資源簡介 第九單元 溶液根據《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24年版)》描述編寫①能從定性和定量的視角,說明飽和溶液、溶解度和溶質質量分數的含義;②能進行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③能根據需要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④能利用物質的溶解性,設計粗鹽提純、水的凈化等物質分離的方案。真題精粹——河南5年真題精選及拓展考向1 溶解度與溶解度曲線1.(2024·河南)硝酸鉀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硝酸鉀的溶解度隨著溫度升高而 (選填“增大”或“減小”);20 ℃時,硝酸鉀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只寫出計算式)。2.(2023·河南)下圖是硝酸鉀、氯化鈉固體的溶解度曲線。(1)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時的溫度是 ℃;30 ℃時,30 g氯化鈉固體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可得到該溫度下氯化鈉的 (選填“飽和溶液”或“不飽和溶液”)。(2)10 ℃時,分別將等質量的硝酸鉀、氯化鈉的飽和溶液升溫到30 ℃,硝酸鉀溶液中溶質的質量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氯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2.1根據下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BC DA.t1 ℃時,50 g甲能完全溶于50 g水B.乙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C.t2 ℃時,丙和丁的溶解度相等D.加壓或升溫能增大戊的溶解度3.(2024·河南)氫氧化鈣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1)由圖可知,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 (選填“增大”或“減小”)。(2)20 ℃時,氫氧化鈣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寫出計算式即可)。4.(2023·河南)下圖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B.t ℃時,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C.30 ℃時,30 g NaCl加入100 g水中可得到飽和溶液D.將40 ℃時一定質量的KNO3的飽和溶液降溫到20 ℃,該溶液中溶質的質量保持不變5.(2022·河南)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 ℃時,甲、乙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C.t2 ℃時,60 g甲的飽和溶液稀釋到20%需加水10 gD.將t1 ℃時相等質量的甲、乙的飽和溶液升溫到t2 ℃,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甲大于乙考向2 溶液的配制6.(2024·河南)某同學在實驗室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若其他操作均正確,量取水時俯視量筒讀數,會導致所配制溶液的質量分數 ( )A.偏大B.偏小C.不變D.無法判斷7.(2023·河南)實驗室用蔗糖配制 50 g質量分數為6%的蔗糖溶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所需蔗糖的質量為 3 g B.蔗糖放在托盤天平的左盤稱量C.量水時仰視讀數會使溶液濃度偏大D.所需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量筒等7.1 實驗室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為6%的NaCl溶液。下列圖示操作正確的是 ( )A.取用NaCl B.稱量NaClC.量取H2O D.溶解NaCl8.(2024·河南)實驗室用氯化鈉固體配制50 g溶質質量分數為6%的溶液,實驗步驟為計算、 、量取、溶解;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 g/cm3,量取水時所選用量筒的規格應為 (選填“10 mL”“50 mL”或“100 mL”)。9.(2023·河南)實驗室選用下列儀器配制50 g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1)所需氯化鈉固體的質量為 g。(2)完成該實驗,上圖中有一種儀器不必用到,請寫出該儀器的名稱。(3)若其他操作正確,量取水時俯視讀數,對結果會造成什么影響 (2022·河南)實驗室配制一定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時,所需氯化鈉固體應該放在托盤天平的 (選填“左盤”或“右盤”)上進行稱量,若所配制溶液的質量分數偏大,則可能是量取水時 (選填“俯視”或“仰視”)量筒讀數所致。回歸教材 —— 河南中考核心考點梳理【單元構建】【知識清單】考點1 溶液的形成 (5年2考) (1)溶液定義 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的 、 的混合物特征 均一性、穩定性組成 由 和 組成質量關系 溶液質量 = 質量 + 質量溶質、溶劑的判斷 ①固體、氣體溶于液體,液體為溶劑; ②液體溶于液體:有水, 為溶劑;無水,量多的為溶劑; ③溶質可以是固體、氣體或液體 ①均一性是指溶液中任何一個部分的組成和性質完全相同。②穩定性是指外界條件(溫度、壓強、溶劑量)不變時,溶質不會從溶劑中分離出來。③均一、穩定、無色、透明的液體不一定都是溶液,如水。 (2)溶解時的熱現象熱現象 定義 舉例吸熱 一些溶質溶解于水后,整個過程中溶液溫度 硝酸銨、氯化銨等放熱 一些溶質溶解于水后,整個過程中溶液溫度 氫氧化鈉、濃硫酸等熱現象不明顯 多數溶質溶解于水后,整個過程中溶液溫度無明顯變化 氯化鈉等考點2 溶解度 (必考) (1)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①定義: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再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作這種溶質的 ;還能繼續溶解的溶液,叫作這種溶質的 。②轉化a.大多數固體不飽和溶液飽和溶液b.熟石灰不飽和石灰水飽和石灰水判斷方法:在外界條件不變時,加入少量同種溶質,觀察是否能繼續溶解。①“飽和”“不飽和”是相對的,隨溶劑質量、溶質質量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②某物質的飽和溶液不能繼續溶解該物質,但還可以繼續溶解其他物質,是其他物質的不飽和溶液。③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不飽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④在一定溫度下,某物質的飽和溶液的濃度一定要比它同溫下的不飽和溶液的濃度大。 (2)溶解度①定義:固體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 g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溶質的質量。理解時注意四要素: 、 、達到 狀態、 質量。②影響因素a.內因:溶質和溶劑本身的性質。b.外因:隨 變化而變化。(溫度不變,溶解度不變)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 ,如硝酸鉀。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 ,如氯化鈉。極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 ,如氫氧化鈣。③在20 ℃下,固體物質溶解度大小與溶解性的對應關系:溶解度/ g 溶解性<0.01 難溶0.01~1 微溶1~10 可溶>10 易溶 ④氣體溶解度的定義:在壓強為101 kPa和一定溫度下,某氣體溶解在1體積水中達到飽和狀態時的氣體體積。影響因素有 和 。如喝汽水后會打嗝,是因為汽水進入人體后,溫度升高,氣體的溶解度 ;打開汽水瓶蓋時,會有大量氣體涌出,原因是壓強減小,氣體的溶解度 。(3)溶解度曲線的意義①點的含義點 曲線上 的點 表示在對應溫度下該物質的 ,如a點、b點,表示B、A兩種物質在t1 ℃時的溶解度分別為 g和 g曲線上 方的點 表示在對應溫度下該物質的飽和溶液中存在不能繼續溶解的固體,如d點表示在t1 ℃時,A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有 g未溶解的固體曲線下 方的點 表示在對應溫度下該物質的不飽和溶液,如d點表示在t1 ℃時,B物質的不飽和溶液中還需要加入 g B物質才能形成飽和溶液曲線交點 表示兩物質在某溫度時的溶解度 ,如c點表示t2 ℃時,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均為 g ②線的含義線,表示物質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趨勢。常見的曲線有以下三種類型(如圖):a.陡升型曲線:圖中A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升高而明顯 ,這種曲線可稱為“陡升型”,如硝酸鉀等大多數固體物質。b.緩升型曲線:圖中B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 ,這種曲線可稱為“緩升型”,如氯化鈉等少數固體物質。c.下降型曲線:圖中C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 ,這種曲線可稱為“下降型”,如氫氧化鈣等極少數固體物質。③面的含義面,表示溶液達到或未達到飽和狀態的區域(如圖):曲線A左上方的區域,表示A物質的過飽和溶液,若 可將多余的固體溶解,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增大;曲線A右下方的區域,表示A物質未達到飽和, 可將接近飽和的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 (4)結晶的方法及適用范圍結晶的方法 適用范圍 舉例蒸發結晶 適用于溶解度隨溫度變化影響 的物質 氯化鈉冷卻熱的飽和溶液(降溫結晶) 適用于溶解度隨溫度變化影響 的物質 硝酸鉀溶解度曲線的應用:①查閱某溫度下指定物質的溶解度;②比較同一溫度下,不同物質的溶解度的大小;③比較不同溫度下,同種物質溶解度的大小;④選擇適宜方法(結晶法)分離混合物。考點3 溶質的質量分數 (必考) (1)溶質的質量分數①定義: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 與 之比。②基本計算a.所有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100%=×100%。b.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100%。(2)有關溶液稀釋的計算①原理:稀釋前后, 質量不變。②基本計算:濃溶液的質量×濃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 稀溶液的質量×稀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加水的質量 = 稀溶液的質量 - 濃溶液的質量(3)計算反應后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①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出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②計算反應后所得溶液的質量。常用的兩種方法:a.溶液組成法:溶液質量=溶質質量+溶劑質量(既要考慮反應前的水,又要考慮新生成的水)b.質量守恒法:溶液質量=反應前物質的總質量-生成的氣體(或沉淀)的質量③代入溶質質量分數的基本計算公式求解。只有溶解了的物質才是溶質,有時需要根據溶解度判斷加入的物質是否完全溶解。【核心突破】重難點一、溶解度與溶解度曲線A、B 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物質 A 的溶解度大于物質 B 的溶解度B.t1 ℃時,把 15 g A 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可得到 65 g溶液C.將 A、B 兩物質的飽和溶液從t2 ℃升溫至t3 ℃時,溶質質量分數:A>BD.物質 A 中混有少量的 B,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 A[思維破冰] 兩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未指明溫度,則無法比較溶解度大小,故A說法錯誤;t1 ℃時,A物質的溶解度為25 g,即100 g水最多溶解25 g A,所以50 g水最多可溶解12.5 g A,則得到的溶液的質量為62.5 g,故B說法錯誤;由 t2 ℃升溫至 t3 ℃時,A、B物質的溶解度均變大,溶液由飽和狀態變為不飽和狀態,溶質質量分數不改變,t2 ℃時,A和B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相等,則升溫后溶質質量分數A=B,故C說法錯誤;由于A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影響較大,所以提純物質A可以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故D說法正確。升溫對飽和溶液的影響對于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質,其飽和溶液升高溫度,溶質質量不變,溶劑不變,溶質質量分數不變,溶液從飽和變為不飽和;對于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的物質,其飽和溶液升高溫度,溶質會結晶析出,溶質減少,溶劑不變,溶質質量分數改變,溶液仍然為飽和狀態。甲、乙兩種不含結晶水的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t1 ℃時,甲物質的溶解度是 g。t2 ℃時,若從甲和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析出等質量的固體,需蒸發掉較多水的是 (選填“甲”或“乙”)物質的飽和溶液。當乙物質中含有少量甲物質時,可以采用 的方法提純乙。重難點二、稀釋濃溶液將100 g 98%的濃硫酸配制成20%的稀硫酸,可加入 ( )A.392 g水B.390 g 20%的稀硫酸C.780 g 5%的稀硫酸D.780 g 10%的稀硫酸[思維破冰] A.由于加水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由此可列關系式:100 g×98%=稀硫酸質量×20%,稀硫酸質量=490 g,加入水的質量=490 g-100 g=390 g,選項A不符合題意。B.濃溶液與稀硫酸混合后溶質和溶液的質量都有改變,找準質量是關鍵。混合后硫酸溶質質量=100 g×98%+390 g×20%=176 g,溶液中硫酸質量分數=×100%≈35.9%,選項B不符合題意。C.混合后硫酸質量=100 g×98%+780 g×5%=137 g,溶液中硫酸質量分數=×100%≈15.6%,選項C不符合題意。D.混合后硫酸質量=100 g×98%+780 g×10%=176 g,溶液中硫酸質量分數=×100%=20%,選項D符合題意。稀釋溶液的相關計算溶液的稀釋問題是近年來的高頻考點,也是學生的易錯點,重難點在于計算,需要學生理清做題思路,即若加水稀釋,則濃溶液和稀溶液中溶質的質量不變,根據濃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可求出溶液的質量,減去濃溶液質量即為加水的質量;若與稀溶液混合,則需計算出濃溶液與稀溶液中溶質質量之和,利用溶質質量與混合后溶液總質量之比求出質量分數。將 60 g 某固體物質放入盛有 50 g 水的燒杯中充分溶解,測得溶液質量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則 t1 ℃時該物質的溶解度為 g;A、B、C 三點所對應的溶液中,一定屬于飽和溶液的是 點處的溶液;將 t3 ℃時的 110 g 溶液稀釋成20%的溶液,需加水的質量為 g。 重難點三、粗鹽的提純小明同學要除去粗鹽樣品中的少量泥沙(已知:20 ℃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36.0 g),實驗過程如下圖所示:請回答:20 ℃時,小明要溶解10.0 g粗鹽樣品,需量取 (選填“15”“30”或“45”)mL的水較為恰當,充分溶解后形成 (選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操作Ⅰ的名稱是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A.蒸發需要的儀器是酒精燈、蒸發皿、溫度計B.溶解和蒸發需要攪拌,目的是防止食鹽飛濺C.蒸發過程就是通過加熱的方法將水汽化除去[思維破冰] 20 ℃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0 g,即100 g水中最多溶解36.0 g氯化鈉,那么溶解10.0 g粗鹽,至少需要水的質量約為27.8 g,則量取30 mL的水較為恰當。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是不飽和溶液,操作Ⅰ后得到食鹽水以及固體物質,可知該操作為過濾。A.蒸發需要的儀器是酒精燈、蒸發皿、玻璃棒,錯誤;B.溶解時攪拌的目的是加速溶解,蒸發時攪拌的目的是防止因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錯誤;C.蒸發過程就是通過加熱的方法將水汽化除去,正確。除雜的一般思路與方法 粗鹽提純問題是中考考試的重點,幾乎每年都考,可見其重要性。但是粗鹽提純問題都大同小異,主要是根據復分解反應的原理來進行除雜,在步驟上也要明確不可調換,最終得到精鹽。通過海水晾曬可得粗鹽,粗鹽除含NaCl外,還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雜質,以下是制備精鹽的實驗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1)在第①⑤⑦步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是 。(2)第⑤步“過濾”操作中得到的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Mg(OH)2、 (填化學式)。(3)在第②步操作中,選擇的除雜試劑不能用Ba(NO3)2代替BaCl2,理由是什么 (4)在利用粗鹽制備精鹽過程的第⑥步操作中,加入適量鹽酸的目的是什么 (5)實驗所得精鹽的質量大于粗鹽中NaCl的質量,請簡述原因。(6)取100 g氫氧化鈉溶液,向其中加入溶質質量分數為7.3%的稀鹽酸100 g,恰好完全反應得到中性溶液。試計算蒸干該溶液可得到的固體的質量。實驗探究 —— 學科核心素養提升【圍繞課標】必做實驗6 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配制【實驗目的】1.學習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方法和過程。2.通過實驗,掌握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配制過程中的基本操作。【實驗過程】實驗用品 實驗儀器 實驗試劑托盤天平(含砝碼)、藥匙、燒杯、量筒、膠頭滴管、玻璃棒等 氯化鈉、蒸餾水實驗內容 實驗步驟 實驗流程圖及實驗注意事項配制50 g溶質質量分數為15%的氯化鈉溶液 1.計算:需要氯化鈉的質量為 g,需要水的體積為 mL。 2.稱量:使用托盤天平稱取氯化鈉之前,先要 ;然后在兩個托盤上分別放一張干凈的大小相同的紙片,用鑷子夾取 g砝碼,置于天平 托盤中,并將游碼調到 (5 g以下用游碼)刻度處。用藥匙向天平 托盤的紙片上加氯化鈉,待天平平衡后,將稱好的氯化鈉倒入燒杯中。 3.量取:用 量筒量取所需的蒸餾水,將其倒入盛有氯化鈉的燒杯中。 4.溶解: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使氯化鈉完全溶解。 5.裝瓶:氯化鈉完全溶解后,將氯化鈉溶液轉移到指定的容器中,貼上標簽備用 實驗流程圖: 注意事項: 用量筒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在讀數時應注意的是 【實驗分析與評價】1.在溶液配制過程中,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 。2.若要加快氯化鈉的溶解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3.在稱量氯化鈉時,發現指針偏右,正確的做法是 。4.若配制的氯化鈉溶液的質量分數偏大,可能的原因有(1) ;(2) ;(3) 。若配制的氯化鈉溶液的質量分數偏小,可能的原因有(1) ;(2) ; (3) ;(4) 。【實驗拓展】1.在實驗室中使用濃硫酸配制一定質量分數的稀硫酸。(1)實驗步驟為 。(2)用10 g 98%的濃硫酸配制1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體積為 mL ;稀釋濃硫酸的正確操作為 ,切不可將水倒入濃硫酸中,原因是 。2.某實驗小組利用圖甲所示儀器進行“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實驗。甲 乙 丙(1)按實驗要求,甲中還缺少的玻璃儀器是 (填儀器名稱)。(2)乙中所示稱取氯化鈉的操作出現了明顯的錯誤,該錯誤操作導致稱量的氯化鈉的實際質量為 g。(3)若依據丙所示的量取蒸餾水的體積推測,該實驗小組原計劃配制的氯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水的密度為1 g/cm3)必做實驗7 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實驗目的】1.學習除去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實驗過程。2.掌握溶解、過濾、蒸發等實驗的操作技能。【實驗過程】實驗儀器 托盤天平(含砝碼)、漏斗、藥匙、燒杯、量筒、膠頭滴管、玻璃棒、鐵架臺(帶鐵圈)、酒精燈、蒸發皿、坩堝鉗、陶土網等實驗試劑 粗鹽(含難溶性雜質)、蒸餾水實驗原理 過濾是將 進行分離的操作實驗裝置實驗步驟 1.溶解 用托盤天平稱取2.0 g粗鹽,并用量筒量取10 mL蒸餾水,將粗鹽和蒸餾水轉移到燒杯中,用玻璃棒攪拌,使粗鹽充分溶解。 2.過濾 制作過濾器,并進行過濾操作。仔細觀察濾紙上的剩余物及濾液的顏色。若濾液渾濁,則應 。 3.蒸發 將過濾后所得溶液轉移到蒸發皿中,將蒸發皿放在鐵架臺的鐵圈上,用酒精燈加熱,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濾液。待 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將濾液蒸干。 蒸發操作結束后,用玻璃棒將固體轉移到濾紙上,比較粗鹽提純前后的狀態注意事項 過濾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1.在組裝過濾器時,濾紙與漏斗內壁要 ,濾紙邊緣要 漏斗邊緣。 2.過濾時,液體應沿玻璃棒注入漏斗中,漏斗末端應 ,漏斗中液體的液面要 。 蒸發操作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1.蒸發時,蒸發皿中的液體量不宜超過蒸發皿容積的 。 2.加熱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溶液,防止 。 3.加熱到蒸發皿中出現 ,停止加熱,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利用余熱將濾液蒸干。 4.熱的蒸發皿應用坩堝鉗夾持,小心地放在 上【實驗分析與評價】1.實驗中多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別如下:在溶解過程中,作用為 ;在過濾過程中,作用為 ;在蒸發過程中,作用為 ;在蒸發操作結束后,作用為 。 2.如果過濾后溶液仍渾濁,其原因可能是 。3.本實驗提取得到的精鹽 (選填“是”或“不是”)純凈物,判斷的理由是 。【實驗拓展】1.精鹽產率=×100%。實驗結束后計算精鹽的產率時,發現產率偏低,其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A.濾紙破損B.粗鹽沒有完全溶解C.過濾時漏斗中的液面高于濾紙邊緣D.蒸發時沒有用玻璃棒攪拌E.蒸發后所得的精鹽很潮濕F.蒸發皿中的精鹽沒有全部轉移到紙上稱量G.蒸發時待水分完全蒸干時才停止加熱,導致食鹽顆粒飛濺2.右圖是采用“鹽田法”進行海水曬鹽的工藝流程。(1)目前從海水中提取食鹽主要是先將海水引入 ,經風吹和日曬使水分部分蒸發,到一定程度后再引入 。繼續風吹和日曬使海水成為食鹽的 溶液,再進一步曬制,當水分再減少時,食鹽晶體就會逐漸從海水中析出,這就得到了 和母液。(2)粗鹽中含有較多不溶性雜質(如泥沙等),提純的主要步驟有 。(3)粗鹽中還含有一些可溶性雜質,如硫酸鈉、氯化鈣,除去它們的方法為取粗鹽樣品加水溶解,加入過量的 除去硫酸鈉,再加過量的 除去氯化鈣和剩余的氯化鋇,過濾,向濾液中加入適量稀鹽酸,加熱濃縮,蒸發結晶。3.生活中利用過濾原理的例子有 ;利用蒸發原理的例子有 。答案真題精粹1.增大 ×100%2.(1)t 不飽和溶液(2)小于2.1 C 【解析】A.由圖示可知,t1 ℃時,甲物質的溶解度為80 g,即該溫度下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80 g甲物質,那么t1 ℃時,50 g甲并不能完全溶于50 g水,最多能溶解40 g,錯誤;B.由圖示可知,乙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因為隨著溫度的升高,剩余固體越來越少),錯誤;C.由圖示可知,t2 ℃時,丙和丁的溶解度相等,正確;D.由圖示可知,加壓或降溫能增大戊的溶解度,錯誤。3.(1)減小(2)×100%4.B 【解析】溫度不確定,無法比較兩物質溶解度的大小;t ℃時,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也相等;30 ℃時,NaCl的溶解度大于30 g ,30 g NaCl加入100 g水中可得到不飽和溶液;將40 ℃時一定質量的KNO3的飽和溶液降溫到20 ℃,有晶體析出,該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減小。5.B 【解析】從圖中可知,溫度小于t1 ℃時,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所以A項不正確;t1 ℃時,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所以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也相等,B項正確;t2 ℃時,60 g 甲的飽和溶液含溶質20 g,設稀釋到20%需加水的質量為x,則20 g/(60 g+x)×100%=20%,解得x=40 g,C項不正確;將t1 ℃相等質量的甲、乙的飽和溶液升溫到t2 ℃,溶解度都增大,溶質和溶劑的量都不發生改變,所以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相等,D項不正確。6.A 7.C7.1 C 【解析】A.取用粉末狀固體試劑時,瓶塞要倒放,應用藥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觸試劑,圖中瓶塞沒有倒放,圖中所示操作錯誤;B.托盤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圖中砝碼與試劑位置放反了,圖中所示操作錯誤;C.量取液體讀數時,視線應與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圖中所示操作正確;D.配制氯化鈉溶液時,溶解操作應在燒杯中進行,不能在量筒內進行,圖中所示操作錯誤。8.稱量 50 mL9.(1)3(2)漏斗(3)溶質質量分數偏大【解析】(1)所需氯化鈉固體的質量為50 g×6%=3 g。(2)用固體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步驟及所需儀器為計算、稱量(托盤天平、藥匙)、量取(量筒、膠頭滴管)、溶解(燒杯、玻璃棒)、裝瓶貼標簽,故不需要漏斗。(3)若其他操作正確,量取水時俯視讀數,讀取數值大于實際數值,會使量取的水的體積偏小,導致溶質質量分數偏大。10.左盤 俯視回歸教材知識清單考點1(1)均一 穩定 溶質 溶劑 溶質 溶劑 ②水(2)降低 升高考點2(1)飽和溶液 不飽和溶液 ②升高溫度 升高溫度(2)①一定溫度 100 g溶劑 飽和 溶質 ②溫度增大 不大 減小 ④溫度 壓強 減小 減小(3)①溶解度 m1 m2 (m4-m2) (m1-m4) 相等m3 ②增大 不大 減小 ③升溫 降溫(4)不大 較大考點3(1)溶質質量 溶液質量(2)溶質核心突破例題1D變式訓練40 乙 蒸發結晶【解析】由溶解度曲線可知,t1 ℃時,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都為40 g;t2 ℃時,甲的溶解度大于乙,說明100 g水中溶解的甲比乙多,若溶解等質量的固體,乙需要更多的水才能完全溶解,則析出等量的甲、乙兩固體時,乙也需要蒸發掉較多的水;由于乙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沒有甲物質隨溫度變化明顯,即選擇蒸發溶劑結晶的方法提純乙。例題2D變式訓練40 A 190【解析】溶解度是一定溫度下,100 g溶劑里達到飽和時,所溶解的溶質的質量。由圖可知,將60 g某固體物質放入盛有 50水的燒杯中充分溶解,t1 ℃時得70 g溶液,說明溶解固體的質量為20 g,則t1 ℃時其溶解度為40 g。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質的溶液叫作該物質的飽和溶液,反之為不飽和溶液。A、B、C 三點所對應的溶液中,一定屬于飽和溶液的是A點處的溶液。t3 ℃時的110 g 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是60 g,溶液的質量分數為×100%,將上述溶液稀釋成20%,根據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設需加水的質量為x,則:110 g××100%=(110 g+x)×20%,x=190 g。例題330 不飽和 過濾 C變式訓練(1)玻璃棒(2)CaCO3和BaCO3(3)用硝酸鋇代替氯化鋇會產生新雜質NaNO3(4)除去過量的NaOH和Na2CO3(5)第②步BaCl2與Na2SO4反應,第③步NaOH與MgCl2反應,第④步Na2CO3與CaCl2、BaCl2反應,第⑥步鹽酸與Na2CO3、NaOH反應,均生成了NaCl,故最終所得精鹽的質量大于粗鹽中NaCl的質量(6)解:設反應生成氯化鈉的質量為x。NaOH+HClNaCl+H2O 36.5 58.5 100 g×7.3% x=x=11.7 g答:蒸干該溶液可得固體的質量為11.7 g。實驗探究必做實驗6 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配制【實驗過程】1.7.5 42.5 2.調節天平平衡 5 右 2.5 左 3.50 mL 視線要與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實驗分析與評價】1.攪拌,加快溶解速率2.攪拌、適當提高溫度、將氯化鈉研碎等3.繼續向左托盤添加氯化鈉至天平平衡4.(1)砝碼生銹(2)量取水時俯視讀數(3)量取的水沒有全部倒入燒杯(合理即可)(1)氯化鈉中混有雜質(2)量取水時仰視讀數(3)配制溶液的燒杯用少量蒸餾水潤洗(4)稱量氯化鈉時將砝碼放在了左盤(合理即可)【實驗拓展】1.(1)計算、量取、混勻(2)88 將濃硫酸沿著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水的密度較小,會浮在濃硫酸上面,溶解時放出的熱能使水立刻沸騰,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飛濺,造成危險2.(1)玻璃棒(2)12(3)18%必做實驗7 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實驗過程】1.不溶于液體的固體與液體 2.重新過濾3.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1.緊貼 低于 2.緊貼燒杯內壁 低于濾紙的邊緣1.三分之二 2.因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 3.較多固體時 4.陶土網【實驗分析與評價】1.攪拌,加快溶解速率 引流 攪拌,防止因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 轉移固體2.濾紙破損 、液面高于濾紙邊緣 、儀器不干凈等3.不是 過濾只能除去不溶性雜質,得到的精鹽中還含有可溶性雜質【實驗拓展】1.BDFG2.(1)蒸發池 結晶池 飽和 粗鹽(2)溶解 、過濾、蒸發(3)氯化鋇溶液 碳酸鈉溶液3.漏勺撈餃子 晾衣服(合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