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化學學科期中試卷答案單選題1 2 3 4 5 6B C B A C C填空題7. (1)常溫下是一種淡藍色氣體(易溶于水、具有類似魚腥味的氣味)(2)化學 (3)乘坐公交出行(合理即可) (4)①8.(1)陶土網 (2)BC (3)偏大9.(1)分子之間的間隔 (2)氫原子、氧原子 (3)分子分裂,原子重組10.(1)檢查注射器的氣密性 (2)提供熱量,引燃白磷(3)先向上移動,后向下移動(4) 40 用溫度過低的水,會導致注射器內溫度降低,壓強減小,會使測量結果偏大三、實驗題11.(1) KMnO4 K2MnO4 +MnO2 + O2 分解 A D在試管口塞一團棉花(2) a 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b端,木條復燃,說明已經集滿(3) b 液面上升12. (1)H2O2 H2O + O2(2)作對照(合理即可)(3)進行干燥、稱重,看質量是否有變化(4)化學性質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九年級化學試卷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事項 填涂樣例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 三.實驗與探究題(1*13=13 分)準考證號 并認真在規定位置貼好條形碼。 正確填涂2.選擇題必須使用 2B 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 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要求字體公整,筆記清楚。 錯誤填涂缺考3.嚴格按照題號在相應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違紀 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裝訂,不要折疊,不要破損。 11、(9 分)(1) ;一.選擇題(2*6=12 分)1、[ A ] [ B ] [ C ] [ D ] 4、[ A ] [ B ] [ C ] [ D ] ; ; ; ;2、[ A ] [ B ] [ C ] [ D ] 5、[ A ] [ B ] [ C ] [ D ]3、[ A ] [ B ] [ C ] [ D ] 6、[ A ] [ B ] [ C ] [ D ]二.填空與簡答題(1*15=15 分) (2) ; ;7、(4分) (1) ;(2) ; (3) ; 。(3) ;(4) 。12、(4分)(1) ;(2) ;8、(3分)(1) ;(2) ;(3) 。 (3) ;(4) 。9、(3分)(1) ;(2) ;(3) 。10、(5分)(1) ;(2) ;(3) ;(4) ;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第 1 頁 共 1 頁2024- -2025年度上學期九年級化學學科期中試卷一、單選題: (本大題共 6小題,共 12. 0分)1. 固體酒精常用于給餐桌上的食物加熱,盛裝固體酒精的桶上應張貼的標志是( )A. B.C. D.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化合反應一定由兩種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B. 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火焰立即熄滅,說明瓶內氣體是二氧化碳C. 空氣質量指數的數值越小,說明空氣的質量越好D. 空氣的成分按體積分數計算,氧氣大約占 78%3. 下列有關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 B.加熱液體 裝入固體粉末C. D.引燃液精燈 量取 9.5 mL液體4. 下列對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 鎂條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體第 1 頁 共 5 頁B.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C.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有大量的白色煙霧生成D. 鐵絲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5. 下列對化學知識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A. 不同種分子構成的物質一定是混合物B. 稀有氣體通電發出有色光,可用于制霓虹燈C.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區別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D. 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反應一定是氧化反應6. 已知“ ”、“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如圖表示的混合物的是( )A. B. C. D.二、填空題(本大題共 5小題,共 15.0分)7. 閱讀資料,回答下列問題。近期,生態環境部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臭氧(化學式 O )已成為影響夏季空氣質量的首要污染物。臭氧常濕下是一種淡藍色氣體,易溶于水,具有類似魚腥味的氣味。地表臭氧并非自然產生的,而是由石油產品(如汽油)等礦物燃料燃燒產生的氮氧化物(如二氧化氫)和揮發性有機物(VOCs)與空氣中的氧氣經過一系列復雜的化學反應生成的。(1)寫出臭氧的一條物理性質:___________________。(2)地表空氣的臭氧形成的過程屬于__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學”)變化。(3)為了減少臭氧污染,請你向市民提出一條生活中可行的倡議:________________。(4)下列不屬于空氣質量指數(簡稱 AQI)中污染物監測范疇的是_______。 (填序號)①二氧化碳 ②二氧化硫 ③一氧化碳 ④臭氧8.(3分)現有下列實驗室常用儀器,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若要給 150mL的水加熱,除了選儀器②④⑦外,還需要的一種儀器是 (填儀器名稱)。第 2 頁 共 5 頁(2)某同學在使用儀器①給液體加熱時發現底部破裂,導致儀器①底部破裂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填字母)。A.用外焰加熱 B.加熱前沒有擦干外壁的水C.加熱時底部觸及燈芯 D.加熱過程中上下移動試管(3)使用儀器⑥量取水時,如果讀數時仰視刻度線,則量取水的體積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9. 分子、原子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在化學的學習中要善于運用微觀的角度看問題。(1)如圖為模擬工業制氧氣的微觀示意圖。從微粒的角度分析,空氣由氣態變為液態時,發生了物理變化,其微觀本質是_____改變。(2)用“ ”和“ ” 分別表示氫原子和氧原子,下圖是氫氣與氧氣在點燃條件下發生反應的微觀模擬圖。請回答下列問題:①此變化中沒有發生改變的粒子是_____ ;②結合圖示從微觀角度解釋化學變化的實質是_____;10.拉瓦錫空氣成分測定在化學發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圖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簡易實驗裝置。資料:白磷在 40℃左右著火。【實驗過程】Ⅰ.用手指頂住空注射器(60mL)末端的小孔,輕輕推動活塞,看活塞是否彈回。Ⅱ.取下注射器的活塞,在底部放一枚圓形銅片,銅片上放足量的白磷,推入活塞使其停在第 3 頁 共 5 頁50mL刻度處,并用橡膠塞封閉注射器管口。Ⅲ.將注射器放入80℃熱水中,片刻后白磷開始燃燒,待白磷熄滅后,取出注射器放入室溫水中冷卻。(1)步驟Ⅰ的實驗目的是 。(2)實驗中熱水的作用是 。(3)白磷從燃燒至熄滅的過程中,可觀察到注射器活塞的運動情況是 。(4)注射器的活塞最終停在 mL處:注射器冷卻時不能用溫度過低的水,其原因是 。三、實驗題(本大題共 1小題,共 14.0分)11. 某興趣小組利用下列裝置進行實驗室制取和收集氣體的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屬于________反應(填“化合”、“分解”)。選用的氣體發生裝置是__________(填裝置序號,下同),選用_________裝置可以收集到比較純凈的氧氣。發生裝置有一處需要改進,你的改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用 F裝置進行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氧氣應從_____________(填“a”、“b”)口通入,這時檢驗氧氣是否收集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明用圖 3中左圖的方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但沒有看到氣泡,其原因可能是下列選項中的_________。a.先將導管一端放入水中,后用手捂住試管一段時間;b.先用手捂住試管一段時間,后將導管一端放入水中。第 4 頁 共 5 頁接著,用右圖方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先將注射器活塞緩慢向右拉,看到儀器 a下端有氣泡逸出,再將注射器活塞向左推,看到儀器 a下方_______________(填現象),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12. 某化學興趣小組閱讀課外資料得知:過氧化氫制氧氣除了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還可以用氧化銅、馬鈴薯、鐵銹、紅磚粉末等物質作催化劑。于是他們想檢驗生活中的馬鈴薯是否能作為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查閱資料】馬鈴薯中含有過氧化氫酶,過氧化氫酶對過氧化氫的分解起催化作用。【設計實驗】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們設計了一系列實驗:實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驗木 條 沒 有1 取 5%的過氧化氫溶液 5mL,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口復燃取 5%的過氧化氫溶液 5mL,加入 0.5g馬鈴薯(切成豆粒大小),用帶火Ⅱ 木條復燃星的木條伸入試管口待實驗Ⅱ中沒有氣泡放出后,繼續加入 5%的過氧化氫溶液,用帶火星Ⅲ 木條復燃的木條伸入試管口(1)寫出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2)設計實驗Ⅰ的目的是與實驗Ⅱ_______________。(3)要得出馬鈴薯可以作為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還需要做的一步實驗是對參加反應的馬鈴薯________________。【反思】(4)驗證物質是否為催化劑需要設計三個方面的實驗:①驗證該物質具有催化作用;②驗證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不變;③驗證反應前后物質的_____________不變。第 5 頁 共 5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化學學科期中試卷答案.docx 化學期中試卷.pdf 化學試題答題卡.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