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屆高中生物學一輪復習:重點強化練71 植物細胞工程的原理和應用(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屆高中生物學一輪復習:重點強化練71 植物細胞工程的原理和應用(含解析)

資源簡介

重點強化練71 植物細胞工程的原理和應用
1.華北地區某蘭花產業園每年可利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培育成品花125萬株,暢銷海內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該技術的原理是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
B.外植體需要依次經歷再分化和脫分化過程
C.用X射線照射愈傷組織可獲得新的蘭花突變體
D.以莖尖為外植體進行組織培養可培育脫毒蘭花苗
2.(2024·北京大興區高三期中)馬鈴薯在種植過程中會因感染病毒而逐漸退化(產量降低、品質變差),脫毒技術是解決馬鈴薯退化的主要技術措施。下列關于運用微型繁殖技術培育馬鈴薯脫毒苗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由于馬鈴薯的莖尖所含病毒很少,所以可不經消毒直接將頂芽接種在培養基上
B.莖尖的大小對脫毒效率有較大影響,莖尖越大,攜帶病毒的概率越大
C.培養基中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濃度配比對馬鈴薯的莖尖培養影響很大
D.必須對試管苗進行病毒檢測,在確認試管苗不帶病毒后,才可繼續擴繁試管苗
3.(2024·武漢高三檢測)柑橘類水果深受人們喜愛,但大多種類多籽。利用“默科特”橘橙二倍體葉肉原生質體和“早金”甜橙單倍體愈傷組織培育三倍體柑橘,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用鹽酸解離獲得“默科特”橘橙二倍體葉肉原生質體
B.用花藥離體培養獲得“早金”甜橙單倍體愈傷組織
C.用電融合法或秋水仙素均可誘導兩種原生質體融合
D.三倍體柑橘可通過有性繁殖擴大種植面積
4.(2024·合肥高三調研)高寒藏藥——川西獐牙菜能有效治療肝炎,其野生資源匱乏且難以建立快速繁殖系。紫外線照射能隨機破壞染色體結構,使之發生斷裂,使染色體上某些片段轉移到其他染色體上。研究人員利用胡蘿卜與川西獐牙菜進行體細胞雜交,流程如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過程②中可用PEG誘導兩個親本原生質體的融合
B.過程③雜種細胞經脫分化、再分化形成愈傷組織
C.此種體細胞雜交技術可以克服遠緣雜交不親和的障礙
D.此種方法存在變異的不定向性,可在③④過程中進行篩選
5.(2023·廈門高三一模)花椰菜(2n=18)易患黑腐病導致減產,黑芥(2n=16)則有較好的黑腐病抗性。科研人員基于如圖所示過程,培育出抗性花椰菜植株m、n和s,它們均含有花椰菜的全部染色體。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獲得原生質體時需用纖維素酶和膠原蛋白酶處理
B.融合的原生質體中來自黑芥的染色體介于0~8之間
C.植株m、n、s中的抗性基因來自黑芥的染色體
D.植株s中來自黑芥的染色體一定構成一個染色體組
6.人參是一種名貴中藥材,其有效成分主要是人參皂苷,利用植物細胞培養技術生產人參皂苷的大致流程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單細胞或小細胞團懸浮培養的原理是細胞增殖
B.誘導得到的①的分化程度低于人參根細胞
C.可用射線處理①獲得人參皂苷高產的細胞
D.獲得人參皂苷的過程體現了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7.(2024·天津耀華中學高三聯考)鐵皮石斛是我國名貴中藥,生物堿是其有效成分之一。應用組織培養技術培養鐵皮石斛擬原球莖(簡稱 PLBs,類似愈傷組織)生產生物堿的實驗流程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實驗前需對外植體新生營養芽進行消毒處理
B.選用新生營養芽的原因是其分裂能力強、全能性高且幾乎不含病毒
C.過程①為脫分化,PLBs 細胞也具有呈無定形狀態的特點
D.過程②為再分化,需將 PLBs 培養成完整植株后才能從中提取生物堿
8.(2023·海南華僑中學高三二模)甲品種青花菜具有由核基因控制的多種優良性狀,另一遠緣植物乙的細胞質中存在抗除草劑基因,欲將乙細胞質中的抗性基因引入甲中。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操作過程中生物材料、培養基、培養環境都要嚴格的滅菌
B.過程a中取頂芽細胞進行體細胞雜交有利于獲得脫毒苗
C.過程b中可以用物理法或化學法誘導原生質體融合
D.過程c中只有活性部位互補的融合細胞才可以正常生長
9.(2024·三明高三統考)為提高中藥材人參的人參皂苷產量,研究者利用60Co-γ對其愈傷組織進行輻射誘變,以期獲得性狀優良的突變株,大致過程如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①過程應保持黑暗以誘導外植體再分化
B.②③過程所用培養基的成分及比例相同
C.完成③過程后就能得到高皂苷產量的人參
D.①②③過程都要嚴格做好消毒、滅菌工作
10.(2024·重慶江北區高三聯考)在草莓生產上,傳統的繁殖方式易將草莓植株所感染的病毒傳給后代,導致產量降低、品質變差。微型繁殖技術可以培育出無毒幼苗,其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外植體愈傷組織芽和根―→植株
A.過程①與過程②的培養基中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比例一般不同
B.利用微型繁殖技術培育無毒草莓時常選取草莓植株的莖尖或根尖分生區作為外植體
C.過程②培養期間要進行光照,其作用是促進葉綠素的合成
D.植物微型繁殖技術僅能實現種苗的大量繁殖,但不能保持優良品種的遺傳特性
11.(2024·河南實驗中學高三模擬)人參皂苷具有抗腫瘤等作用,科研人員設計如圖1所示流程制備人參皂苷Rg3,并研究了過程③生物反應器中人參細胞產量、人參皂苷Rg3產量隨培養時間的變化情況,結果如圖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1中過程①為脫分化,體現了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B.圖1中過程②常需用纖維素酶或果膠酶處理將愈傷組織分散成單個細胞
C.圖1中過程③采用靜置培養,并加入適量蔗糖有利于維持滲透壓
D.由圖2可知,人參細胞產量和培養時間等因素會影響人參皂苷Rg3產量
12.(2024·四川綿陽中學高三期末)紫杉醇是存在于紅豆杉屬植物體內的一種次生代謝物,主要存在于紫杉的樹皮和樹葉中,具有高抗癌活性,現在已被廣泛應用于乳腺癌等癌癥的治療。通過植物細胞工程技術獲得紫杉醇的途徑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③過程細胞進行的是有絲分裂
B.該過程發生了細胞的脫分化和再分化
C.①過程中生長素的用量要低于細胞分裂素的用量
D.紫杉醇可能不屬于紅豆杉基本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物質
13.(2024·太原高三期末)某興趣小組擬用組織培養繁殖一種名貴花卉,其技術路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
A.消毒的流程為酒精消毒→無菌水沖洗→次氯酸鈉溶液處理→無菌水清洗
B.過程①的目的是讓外植體細胞失去特有的結構和功能,轉變成未分化的細胞
C.過程②的實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過程①~④體現了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D.過程①和②均需在培養基中添加植物激素,且均必須在光照下進行
14.(2024·安徽合肥二中高三月考)紫花苜蓿是常用的豆科牧草,但易使家畜患鼓脹病;百脈根富含物質X,X可與紫花苜蓿中特定蛋白結合,抑制鼓脹病的發生。為培育抗鼓脹病的新品種,科學家以紫花苜蓿和百脈根為材料進行了實驗,主要流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①過程用到纖維素酶和果膠酶,得到a、b兩種原生質層
B.為確保最終得到f植株,可對②過程形成的c進行篩選和鑒定
C.③過程中c的高爾基體活動性增強,d的形成是植物體細胞雜交完成的標志
D.④過程不需要進行光照處理,將細胞培養至f階段才可研究物質X的作用
15.(2024·昆明高三聯考)從紫草細胞內提取到的紫草寧具有抗炎、抑制癌細胞增殖的作用。如圖表示獲得紫草寧的兩種工藝途徑,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為防止培養過程中出現病毒污染,可選擇紫草的莖尖作為外植體
B.推測經紫草植株途徑所得的紫草寧提取量小于經細胞培養物途徑所得的紫草寧提取量
C.細胞培養物途徑不占用耕地,不受季節、天氣限制,生產更靈活
D.紫草寧是從紫草細胞中提取的一種藥物和色素,屬于紫草細胞的初生代謝物
重點強化練71 植物細胞工程的原理和應用(解析版)
1.華北地區某蘭花產業園每年可利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培育成品花125萬株,暢銷海內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該技術的原理是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
B.外植體需要依次經歷再分化和脫分化過程
C.用X射線照射愈傷組織可獲得新的蘭花突變體
D.以莖尖為外植體進行組織培養可培育脫毒蘭花苗
答案 B
解析 外植體需要依次經歷脫分化和再分化過程,B錯誤。
2.(2024·北京大興區高三期中)馬鈴薯在種植過程中會因感染病毒而逐漸退化(產量降低、品質變差),脫毒技術是解決馬鈴薯退化的主要技術措施。下列關于運用微型繁殖技術培育馬鈴薯脫毒苗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由于馬鈴薯的莖尖所含病毒很少,所以可不經消毒直接將頂芽接種在培養基上
B.莖尖的大小對脫毒效率有較大影響,莖尖越大,攜帶病毒的概率越大
C.培養基中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濃度配比對馬鈴薯的莖尖培養影響很大
D.必須對試管苗進行病毒檢測,在確認試管苗不帶病毒后,才可繼續擴繁試管苗
答案 A
解析 植物組織培養時,為了防止污染,選取的外植體都需要消毒處理,A錯誤;莖尖分生區無病毒或病毒極少,但莖尖的大小對脫毒效率有較大影響,莖尖越大,攜帶病毒的概率越大,所以需要選擇較小的莖尖,B正確;生長素用量與細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高時,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比值低時,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比值適中時,促進愈傷組織的形成,C正確;通過植物組織培養獲得的馬鈴薯不一定100%脫毒,所以必須對試管苗進行病毒檢測,在確認試管苗不帶病毒后,才可繼續擴繁試管苗,D正確。
3.(2024·武漢高三檢測)柑橘類水果深受人們喜愛,但大多種類多籽。利用“默科特”橘橙二倍體葉肉原生質體和“早金”甜橙單倍體愈傷組織培育三倍體柑橘,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用鹽酸解離獲得“默科特”橘橙二倍體葉肉原生質體
B.用花藥離體培養獲得“早金”甜橙單倍體愈傷組織
C.用電融合法或秋水仙素均可誘導兩種原生質體融合
D.三倍體柑橘可通過有性繁殖擴大種植面積
答案 B
解析 制備植物原生質體的方法是酶解法,即利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去除細胞壁,若用鹽酸處理會將細胞殺死,不能獲得原生質體,A錯誤;植物原生質體融合的方法有電融合法或PEG融合法,秋水仙素可以使染色體數目加倍,不能使原生質體融合,C錯誤;三倍體柑橘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聯會紊亂,不能形成正常配子,故不能通過有性繁殖擴大種植面積,D錯誤。
4.(2024·合肥高三調研)高寒藏藥——川西獐牙菜能有效治療肝炎,其野生資源匱乏且難以建立快速繁殖系。紫外線照射能隨機破壞染色體結構,使之發生斷裂,使染色體上某些片段轉移到其他染色體上。研究人員利用胡蘿卜與川西獐牙菜進行體細胞雜交,流程如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過程②中可用PEG誘導兩個親本原生質體的融合
B.過程③雜種細胞經脫分化、再分化形成愈傷組織
C.此種體細胞雜交技術可以克服遠緣雜交不親和的障礙
D.此種方法存在變異的不定向性,可在③④過程中進行篩選
答案 B
解析 ②是原生質體融合的過程,該過程可用PEG(聚乙二醇)誘導融合,A正確;過程③表示脫分化,是雜種細胞形成愈傷組織的過程,B錯誤;此種體細胞雜交技術可以克服遠緣雜交不親和的障礙,使遠緣雜交成為可能,C正確。
5.(2023·廈門高三一模)花椰菜(2n=18)易患黑腐病導致減產,黑芥(2n=16)則有較好的黑腐病抗性。科研人員基于如圖所示過程,培育出抗性花椰菜植株m、n和s,它們均含有花椰菜的全部染色體。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獲得原生質體時需用纖維素酶和膠原蛋白酶處理
B.融合的原生質體中來自黑芥的染色體介于0~8之間
C.植株m、n、s中的抗性基因來自黑芥的染色體
D.植株s中來自黑芥的染色體一定構成一個染色體組
答案 C
解析 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為纖維素和果膠,根據酶的專一性,獲得原生質體時需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處理,A錯誤;“融合的原生質體”可能是兩個黑芥原生質體融合形成的,也可能是兩個花椰菜原生質體形成的,故“融合的原生質體中”來自黑芥的染色體介于0~32之間,B錯誤;結合題干信息“黑芥(2n=16)則有較好的黑腐病抗性”可知,植株m、n、s中的抗性基因來自黑芥的染色體,C正確;一個染色體組指細胞中的一組非同源染色體,融合的原生質體中來自黑芥的染色體條數為2或7或8,可知植株s中來自黑芥的染色體不一定構成一個染色體組,D錯誤。
6.人參是一種名貴中藥材,其有效成分主要是人參皂苷,利用植物細胞培養技術生產人參皂苷的大致流程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單細胞或小細胞團懸浮培養的原理是細胞增殖
B.誘導得到的①的分化程度低于人參根細胞
C.可用射線處理①獲得人參皂苷高產的細胞
D.獲得人參皂苷的過程體現了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答案 D
解析 植物細胞懸浮培養技術的原理是細胞增殖,A正確;誘導得到①的過程是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的過程,愈傷組織的分化程度低于人參根細胞,B正確;①為愈傷組織,可用射線處理誘導其發生基因突變,以獲得人參皂苷高產的細胞,C正確;獲得人參皂苷的過程是利用細胞株得到細胞產物,沒有體現植物細胞的全能性,D錯誤。
7.(2024·天津耀華中學高三聯考)鐵皮石斛是我國名貴中藥,生物堿是其有效成分之一。應用組織培養技術培養鐵皮石斛擬原球莖(簡稱 PLBs,類似愈傷組織)生產生物堿的實驗流程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實驗前需對外植體新生營養芽進行消毒處理
B.選用新生營養芽的原因是其分裂能力強、全能性高且幾乎不含病毒
C.過程①為脫分化,PLBs 細胞也具有呈無定形狀態的特點
D.過程②為再分化,需將 PLBs 培養成完整植株后才能從中提取生物堿
答案 D
解析 植物組織培養時,在接種細胞前,需要對外植體進行消毒,A正確;過程①為脫分化形成PLBs(類似愈傷組織),PLBs細胞具有呈無定形狀態的特點,C正確;過程②為植物細胞培養,可使細胞大量增殖,可直接從細胞代謝產物中提取生物堿,不需要培養成完整植株后才從中提取生物堿,D錯誤。
8.(2023·海南華僑中學高三二模)甲品種青花菜具有由核基因控制的多種優良性狀,另一遠緣植物乙的細胞質中存在抗除草劑基因,欲將乙細胞質中的抗性基因引入甲中。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操作過程中生物材料、培養基、培養環境都要嚴格的滅菌
B.過程a中取頂芽細胞進行體細胞雜交有利于獲得脫毒苗
C.過程b中可以用物理法或化學法誘導原生質體融合
D.過程c中只有活性部位互補的融合細胞才可以正常生長
答案 A
解析 操作過程中生物材料需要進行消毒,培養基、培養環境需要滅菌,A錯誤;若想獲得脫毒苗,應選用莖尖或芽尖(分生組織)進行培養,因此利用頂芽細胞進行體細胞雜交有利于獲得脫毒苗,B正確;過程b為誘導原生質體融合,誘導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學法,如聚乙二醇融合法、離心法等,C正確;過程c中只有活性部位互補的融合細胞具有完整的細胞結構,才可以正常生長,D正確。
9.(2024·三明高三統考)為提高中藥材人參的人參皂苷產量,研究者利用60Co-γ對其愈傷組織進行輻射誘變,以期獲得性狀優良的突變株,大致過程如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①過程應保持黑暗以誘導外植體再分化
B.②③過程所用培養基的成分及比例相同
C.完成③過程后就能得到高皂苷產量的人參
D.①②③過程都要嚴格做好消毒、滅菌工作
答案 D
解析 ①為脫分化過程,該過程中不需要光照,應保持黑暗以誘導外植體脫分化,A錯誤;誘導愈傷組織、誘導生芽和誘導生根的培養基中植物激素的比例不同,②是愈傷組織誘導生芽過程,③是誘導生根過程,故②③過程所用培養基的成分及比例不相同,B錯誤;研究者利用60Co-γ對其愈傷組織進行輻射誘變,這種變異是不定向的,因此完成③過程后不一定能得到高皂苷產量的人參,還需要進一步篩選,C錯誤;①②③過程都要嚴格做好消毒、滅菌工作,以避免雜菌污染,影響實驗結果,D正確。
10.(2024·重慶江北區高三聯考)在草莓生產上,傳統的繁殖方式易將草莓植株所感染的病毒傳給后代,導致產量降低、品質變差。微型繁殖技術可以培育出無毒幼苗,其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外植體愈傷組織芽和根―→植株
A.過程①與過程②的培養基中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比例一般不同
B.利用微型繁殖技術培育無毒草莓時常選取草莓植株的莖尖或根尖分生區作為外植體
C.過程②培養期間要進行光照,其作用是促進葉綠素的合成
D.植物微型繁殖技術僅能實現種苗的大量繁殖,但不能保持優良品種的遺傳特性
答案 D
解析 圖中過程①為脫分化,而過程②為再分化,培養基中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比例會影響細胞分化的方向,因此這兩個過程的培養基中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比例不同,A正確;由于莖尖或根尖病毒少,甚至無病毒,因此利用微型繁殖技術培育無毒草莓時常選取草莓植株的莖尖或根尖分生區作為外植體,B正確;過程②為再分化,即由愈傷組織形成芽或根時需要進行照光培養,其作用是促進葉綠素的合成,C正確;植物微型繁殖技術利用的是植物自身的組織或細胞,可以高效、快速地實現種苗的大量繁殖,其本質是無性繁殖,因而可以保持優良品種的遺傳特性,D錯誤。
11.(2024·河南實驗中學高三模擬)人參皂苷具有抗腫瘤等作用,科研人員設計如圖1所示流程制備人參皂苷Rg3,并研究了過程③生物反應器中人參細胞產量、人參皂苷Rg3產量隨培養時間的變化情況,結果如圖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1中過程①為脫分化,體現了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B.圖1中過程②常需用纖維素酶或果膠酶處理將愈傷組織分散成單個細胞
C.圖1中過程③采用靜置培養,并加入適量蔗糖有利于維持滲透壓
D.由圖2可知,人參細胞產量和培養時間等因素會影響人參皂苷Rg3產量
答案 D
解析 圖1中過程①表示脫分化,該過程沒有體現植物細胞的全能性,整個實驗的目的是利用細胞株得到細胞產物,其原理是細胞增殖,沒有體現細胞的全能性,A錯誤;過程②為細胞增殖,不需要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去除細胞壁,B錯誤;過程③通常采用振蕩培養獲得大量組織細胞,該方法既有利于增加溶解氧,還能防止細胞聚集,C錯誤;由圖2可知,生物反應器中人參細胞產量和人參皂苷Rg3產量增加趨勢基本一致,因而可推測,影響人參皂苷Rg3產量的因素有人參細胞產量和培養時間,D正確。
12.(2024·四川綿陽中學高三期末)紫杉醇是存在于紅豆杉屬植物體內的一種次生代謝物,主要存在于紫杉的樹皮和樹葉中,具有高抗癌活性,現在已被廣泛應用于乳腺癌等癌癥的治療。通過植物細胞工程技術獲得紫杉醇的途徑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③過程細胞進行的是有絲分裂
B.該過程發生了細胞的脫分化和再分化
C.①過程中生長素的用量要低于細胞分裂素的用量
D.紫杉醇可能不屬于紅豆杉基本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物質
答案 C
解析 題圖中的單個細胞屬于體細胞,經過③過程即有絲分裂產生大量的子細胞群,A正確;圖中①表示脫分化過程,紫杉醇主要存在于紫杉的樹皮和樹葉細胞中,說明愈傷組織形成紫杉醇需經過再分化,B正確;在愈傷組織的形成過程中,生長素的用量和細胞分裂素的用量比約為1或略高于1,C錯誤;一般認為次生代謝物不是植物基本的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產物,因此紫杉醇可能不屬于紅豆杉基本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物質,D正確。
13.(2024·太原高三期末)某興趣小組擬用組織培養繁殖一種名貴花卉,其技術路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
A.消毒的流程為酒精消毒→無菌水沖洗→次氯酸鈉溶液處理→無菌水清洗
B.過程①的目的是讓外植體細胞失去特有的結構和功能,轉變成未分化的細胞
C.過程②的實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過程①~④體現了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D.過程①和②均需在培養基中添加植物激素,且均必須在光照下進行
答案 D
解析 對外植體的消毒流程為先用酒精消毒30 s,立即用無菌水清洗2~3次,再用次氯酸鈉溶液處理30 min,立即用無菌水沖洗2~3次,A正確;過程①為脫分化,目的是讓外植體細胞失去特有的結構和功能,轉變成未分化的細胞,B正確;過程②表示再分化,實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過程①~④體現了植物細胞的全能性,C正確;過程①和②均需在培養基中添加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但過程①脫分化不需要光照,D錯誤。
14.(2024·安徽合肥二中高三月考)紫花苜蓿是常用的豆科牧草,但易使家畜患鼓脹病;百脈根富含物質X,X可與紫花苜蓿中特定蛋白結合,抑制鼓脹病的發生。為培育抗鼓脹病的新品種,科學家以紫花苜蓿和百脈根為材料進行了實驗,主要流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①過程用到纖維素酶和果膠酶,得到a、b兩種原生質層
B.為確保最終得到f植株,可對②過程形成的c進行篩選和鑒定
C.③過程中c的高爾基體活動性增強,d的形成是植物體細胞雜交完成的標志
D.④過程不需要進行光照處理,將細胞培養至f階段才可研究物質X的作用
答案 B
解析 ①過程用到纖維素酶和果膠酶,得到a、b兩種原生質體,A錯誤;兩種原生質體融合過程中僅考慮兩兩融合的情況,有紫花苜蓿-百脈根型、百脈根-百脈根型、紫花苜蓿-紫花苜蓿型,為確保最終得到f植株,可對②過程形成的c進行篩選和鑒定,B正確;③過程為融合原生質體再生出細胞壁,細胞壁的形成與高爾基體有關,故③過程c的高爾基體活動性增強;植物體細胞雜交完成的標志是形成新植株,C錯誤;④為脫分化過程,脫分化一般不需光照,將細胞培養至e(愈傷組織階段)即可研究物質X的作用,D錯誤。
15.(2024·昆明高三聯考)從紫草細胞內提取到的紫草寧具有抗炎、抑制癌細胞增殖的作用。如圖表示獲得紫草寧的兩種工藝途徑,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為防止培養過程中出現病毒污染,可選擇紫草的莖尖作為外植體
B.推測經紫草植株途徑所得的紫草寧提取量小于經細胞培養物途徑所得的紫草寧提取量
C.細胞培養物途徑不占用耕地,不受季節、天氣限制,生產更靈活
D.紫草寧是從紫草細胞中提取的一種藥物和色素,屬于紫草細胞的初生代謝物
答案 D
解析 植物頂端分生區附近(如莖尖)的病毒極少,甚至無病毒,因而可選擇紫草的莖尖作為外植體獲得無毒苗,A正確;細胞增殖速度較快,因而高產細胞培養物產生的紫草寧更多,B正確;紫草寧不是紫草細胞的初生代謝物,而是次生代謝物,D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川县| 贺州市| 景洪市| 垫江县| 边坝县| 莎车县| 武安市| 河曲县| 巴里| 南平市| 麻栗坡县| 中宁县| 云龙县| 兖州市| 太仓市| 汉中市| 太仓市| 巧家县| 邹平县| 稻城县| 特克斯县| 将乐县| 虹口区| 平远县| 合作市| 沁水县| 定州市| 柳林县| 广西| 榆中县| 通江县| 花垣县| 姜堰市| 卓尼县| 尼玛县| 杭锦后旗| 开鲁县| 宝应县| 衡南县| 淳化县| 保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