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重點強化練69 傳統發酵技術的應用1.葡萄桑葚復合果醋含有大量有機酸,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其工藝流程為:原料清洗→攪拌、榨汁→酶解→過濾→酒精發酵→加入活化的醋酸菌→醋酸發酵→過濾→消毒→裝罐→成品果醋。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酶解步驟,可用果膠酶處理以提高出汁率B.酒精發酵步驟,可利用人工篩選的優良酵母菌種C.醋酸發酵步驟,低氧可促進醋酸菌的生存和繁殖D.消毒步驟,可使用巴氏消毒法殺死絕大部分微生物2.(2024·天津楊村第一中學高三開學考)被譽為“嶺南佳果”的荔枝,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其鮮果是釀酒的良好材料。下列關于制作荔枝果酒的敘述,錯誤的是( )A.工業發酵前需蒸煮荔枝汁,可除去荔枝中的雜菌,利于酵母菌繁殖B.在荔枝汁發酵液中添加適量蔗糖,有利于酵母菌繁殖和代謝C.為增加荔枝果酒的產量,將發酵液裝入發酵瓶時應盡可能裝滿D.對荔枝果酒產品進行裝罐前需要殺菌,應在63~65 ℃消毒30 min3.(2024·金昌高三聯考)蘇軾的《超然臺記》中提到“擷園蔬,取池魚,釀秫(谷物)酒,瀹(煮)脫粟而食之,曰:‘樂哉游乎!’”。下列有關利用秫釀造酒的敘述,正確的是( )A.秫釀造酒前要對釀酒器具和秫進行嚴格滅菌處理B.秫釀造酒的釀酒酵母的最適生長溫度約為30~35 ℃C.秫釀造酒后期密封不嚴會促進醋酸菌發酵產生乙酸D.秫釀造酒過程中全程要制造無氧環境,以利于酒精發酵4.(2023·西安高三二模)成熟的紫皮百香果果皮中富含花色苷,果汁色澤金黃、香氣馥郁、酸甜可口,富含多酚、類胡蘿卜素等活性成分,有“果汁之王”的美稱。以紫皮百香果全果和果汁為原料發酵,所得百香果酒的香氣深受消費者的喜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百香果酒制作過程中酵母菌始終進行無氧呼吸B.從釀酒殘渣中篩選培養醋酸菌時,在缺少糖源的液體培養基中可加入乙醇作為碳源C.可利用酸性的重鉻酸鉀遇酒精變黃的特點,檢測發酵液是否開始進行酒精發酵D.家庭制作百香果酒時,要每隔12小時打開瓶蓋使多余的二氧化碳排出5.《齊民要術》是我國古代的一部有很高科學價值的“農業百科全書”,其在記敘釀酒方法時指出蒸軟的米要“舒(攤開)使極冷,然后納之(下釀甕中去)”,釀酒完成的標志是“味足沸定”。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舒使極冷,然后納之”可避免高溫殺死發酵所需的菌種B.將米蒸軟既有助于殺滅雜菌,又能加速淀粉糖化C.釀酒時,向釀甕中持續通入足量空氣有利于縮短發酵時間D.“沸定”說明大部分菌種不再進行細胞呼吸釋放CO2,發酵完解析 6.(2024·廣東湛江一中高三開學考)果醋飲料是一種新型的健康飲料,果醋對健康養生、美容養顏的功效顯著,是新時代的健康飲品。下列有關果醋制作的敘述,錯誤的是( )A.果醋制作利用的醋酸菌是一種進行有氧呼吸的原核生物B.在果醋制作的過程中,應將發酵溫度嚴格控制在30~35 ℃C.可在酒精發酵完成后,打開瓶蓋蓋上一層紗布進行醋酸發酵D.果汁發酵后是否有醋酸產生,可用酸性重鉻酸鉀溶液檢測7.在《詩經》中有“中田有廬,疆場有瓜。是剝是菹,獻之皇祖。”的描述,據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解釋:“菹菜者,酸菜也。”由此可見,我國制作酸菜的歷史頗為悠久。下列有關酸菜制作的敘述,錯誤的是( )A.酸菜壇中的乳酸菌數量會逐漸增加至最高峰B.制作酸菜初期,酸菜壇中的氧氣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C.制作酸菜利用了植物體表面的乳酸菌來進行發酵D.酸菜壇中的亞硝酸鹽會隨著發酵時間的延長,先增加后減少8.(2024·懷化高三期末)我國制作泡菜歷史悠久。《中饋錄》中記載:“泡鹽菜法,定要覆水壇。此壇有一外沿如暖帽式,四周內可盛水;壇口覆一蓋,浸于水中,……則所泡之菜不得壞矣。泡菜之水,用花椒和鹽煮沸,加燒酒少許……如有霉花(泡菜表面的白膜),加燒酒少許……壇沿外水須隔日一換,勿令其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泡菜之水,用花椒和鹽煮沸”的目的是徹底滅菌B.“霉花”形成的原因可能是乳酸菌沒有成為優勢菌群,不足以抑制雜菌繁殖C.“壇沿外水須隔日一換,勿令其干”是為了保證壇內適宜濕度D.可采用稀釋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劃線法對泡菜汁中的乳酸菌進行計數9.(2024·綿陽高三聯考)據《周禮》記載酸菜又稱為“菹”,漢代劉熙《釋名·釋飲食》解釋道:“菹,阻也。生釀之,遂使阻于寒溫之間,不得爛也。”這就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保藏蔬菜使其不壞的一種方法——腌藏法。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生釀之”指的是將新鮮的蔬菜和合適的材料,制作成酸菜B.“遂使阻于寒溫之間”保持適宜溫度,有利于微生物的發酵C.食鹽用量過低、腌制時間過短,容易造成某些細菌大量繁殖D.發酵過程中適量氧氣和產酸的環境,有助于酸菜“不得爛也”10.(2024·華南師大附中高三模擬)《齊民要術》記載了一種稱為“動酒酢(‘酢’同‘醋’)法”的釀醋工藝:“大率酒一斗,用水三斗,合甕盛,置日中曝之。七日后當臭,衣(指菌膜)生,勿得怪也,但停置,勿移動,撓攪之。數十日,醋成。”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該方法依據的原理是醋酸菌在氧氣、糖源充足時將酒精轉化為乙酸B.加水的目的是對酒進行稀釋,避免滲透壓過高殺死醋酸菌C.“衣”位于變酸的酒表面,是由原酒中的醋酸菌大量繁殖形成的D.“撓攪”有利于酒精與醋酸菌充分接觸,還可以增加溶液中的溶解氧11.(2023·深圳高三一模)泡菜在我國“食材譜系”中已有數千年歷史,其中廣東泡菜以爽脆出名,而且口味酸甜。各種應季的蔬菜,如白蘿卜、紅蘿卜、小黃瓜、高麗菜等均可作為泡菜的原料,經發酵后,在口感上比新鮮蔬菜更爽脆,既好吃,又助消化。下列關于泡菜制作的敘述,錯誤的是( )A.熱水短時處理原料可抑制果膠酶活性,使成品泡菜口感較脆B.腌制方法、時間長短和溫度高低均影響泡菜中亞硝酸鹽含量C.利用水密封泡菜壇的目的是給泡菜壇內創造無氧環境D.壇蓋邊沿的水槽“泡”中的氣體是乳酸菌經細胞呼吸產生的12.(2024·重慶高三模擬)利用油桃釀造果酒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油桃去核前清洗,目的是防止雜菌污染B.為提高發酵速率,成分調整環節可加入大量葡萄糖C.前發酵階段需要通氧氣,后發酵階段需要密封D.在果酒的制作過程中,發酵液pH逐漸降低13.(2024·景德鎮高三聯考)如圖裝置既可用于制作葡萄酒,也可用于制作葡萄醋。下列關于該裝置的分析,正確的是( )A.可使用同一菌種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B.制作葡萄酒時要持續關閉閥a和閥bC.制作葡萄醋時要持續打開閥a和閥bD.增加菌種接種量可提高葡萄醋的產量14.(2024·海口高三期中)人類利用微生物發酵制作果酒、果醋的歷史源遠流長。無論是果酒還是果醋,都具有一定的保健養生功效。如圖為制作果酒、果醋的發酵裝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進行果酒發酵時,打開開關2并不斷轉動攪拌器,可提高酒精產量B.進行果醋發酵前,不需要檢查整個裝置的氣密性,但應該關閉開關1C.管口3處取樣,可用酸性重鉻酸鉀溶液檢測果酒發酵過程是否產生CO2D.若要檢測果醋發酵是否成功,可以檢測發酵前后pH、菌種數量的變化15.(2023·大連高三三模)藍莓酒和藍莓醋被稱為“液體黃金”“口服化妝品”等。如圖是以鮮藍莓為原料天然發酵制作藍莓酒和藍莓醋的過程簡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在此發酵過程中需要先后接種酵母菌和醋酸菌B.過程①需要在去除藍莓枝梗后進行沖洗C.為防止雜菌污染,過程②獲得的藍莓汁需要經過高壓蒸汽滅菌D.過程⑤中酒精可作為醋酸菌的碳源和能源重點強化練69 傳統發酵技術的應用(解析版)1.葡萄桑葚復合果醋含有大量有機酸,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其工藝流程為:原料清洗→攪拌、榨汁→酶解→過濾→酒精發酵→加入活化的醋酸菌→醋酸發酵→過濾→消毒→裝罐→成品果醋。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酶解步驟,可用果膠酶處理以提高出汁率B.酒精發酵步驟,可利用人工篩選的優良酵母菌種C.醋酸發酵步驟,低氧可促進醋酸菌的生存和繁殖D.消毒步驟,可使用巴氏消毒法殺死絕大部分微生物答案 C解析 制作果汁時,可以使用果膠酶、纖維素酶等提高水果的出汁率和澄清度,A正確;醋酸菌是好氧細菌,充足的氧氣可促進醋酸菌的生存和繁殖,C錯誤;巴氏消毒法是一種利用適宜的溫度既可以殺死絕大多數微生物,又可以基本不破壞營養成分的消毒法,D正確。2.(2024·天津楊村第一中學高三開學考)被譽為“嶺南佳果”的荔枝,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其鮮果是釀酒的良好材料。下列關于制作荔枝果酒的敘述,錯誤的是( )A.工業發酵前需蒸煮荔枝汁,可除去荔枝中的雜菌,利于酵母菌繁殖B.在荔枝汁發酵液中添加適量蔗糖,有利于酵母菌繁殖和代謝C.為增加荔枝果酒的產量,將發酵液裝入發酵瓶時應盡可能裝滿D.對荔枝果酒產品進行裝罐前需要殺菌,應在63~65 ℃消毒30 min答案 C解析 工業發酵時所需的菌種可通過篩選后培養,故發酵前需蒸煮荔枝汁,可除去荔枝中的雜菌,有利于酵母菌繁殖,A正確;制作荔枝果酒的過程中,把荔枝汁裝入發酵瓶,發酵液不要超過2/3,既可為酵母菌大量繁殖提供適量的氧氣,又可防止發酵旺盛時產生CO2而造成汁液溢出,C錯誤;發酵好的荔枝果酒裝罐前需要在63~65 ℃消毒30 min,目的是殺死絕大多數微生物,同時防止果酒的營養物質被破壞,D正確。3.(2024·金昌高三聯考)蘇軾的《超然臺記》中提到“擷園蔬,取池魚,釀秫(谷物)酒,瀹(煮)脫粟而食之,曰:‘樂哉游乎!’”。下列有關利用秫釀造酒的敘述,正確的是( )A.秫釀造酒前要對釀酒器具和秫進行嚴格滅菌處理B.秫釀造酒的釀酒酵母的最適生長溫度約為30~35 ℃C.秫釀造酒后期密封不嚴會促進醋酸菌發酵產生乙酸D.秫釀造酒過程中全程要制造無氧環境,以利于酒精發酵答案 C解析 秫釀造酒前不需要對釀酒器具和秫進行嚴格滅菌處理,釀酒過程中的無氧和酸性環境會抑制大部分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A錯誤;釀酒酵母的最適生長溫度約為28 ℃,B錯誤;醋酸菌是好氧細菌,可利用酒精生成乙酸,秫釀造酒后期密封不嚴會促進醋酸菌發酵產生乙酸,C正確;秫釀造酒過程中初期需要氧氣,有利于釀酒酵母的繁殖,后期要制造無氧環境,有利于酒精發酵,D錯誤。4.(2023·西安高三二模)成熟的紫皮百香果果皮中富含花色苷,果汁色澤金黃、香氣馥郁、酸甜可口,富含多酚、類胡蘿卜素等活性成分,有“果汁之王”的美稱。以紫皮百香果全果和果汁為原料發酵,所得百香果酒的香氣深受消費者的喜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百香果酒制作過程中酵母菌始終進行無氧呼吸B.從釀酒殘渣中篩選培養醋酸菌時,在缺少糖源的液體培養基中可加入乙醇作為碳源C.可利用酸性的重鉻酸鉀遇酒精變黃的特點,檢測發酵液是否開始進行酒精發酵D.家庭制作百香果酒時,要每隔12小時打開瓶蓋使多余的二氧化碳排出答案 B解析 在制作百香果酒時,開始先通入一段時間的空氣,目的是讓酵母菌先進行有氧呼吸而大量繁殖,快速增加酵母菌的數量,此時不產生酒精,因為在有氧呼吸的情況下酵母菌將有機物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當氧氣耗完后,酵母菌進行無氧呼吸,才將有機物分解為酒精和二氧化碳,A錯誤;從釀酒殘渣中篩選培養醋酸菌時,在氧氣充足缺少糖源時,醋酸菌直接將乙醇轉化為乙醛,再將乙醛變為乙酸,故可以加入乙醇作為碳源,B正確;在酸性條件下,重鉻酸鉀與酒精反應呈現灰綠色,利用此特點可檢測發酵液是否開始進行酒精發酵,C錯誤;家庭制作百香果酒時,要每隔12小時擰松瓶蓋使多余的二氧化碳排出,不可打開瓶蓋,D錯誤。5.《齊民要術》是我國古代的一部有很高科學價值的“農業百科全書”,其在記敘釀酒方法時指出蒸軟的米要“舒(攤開)使極冷,然后納之(下釀甕中去)”,釀酒完成的標志是“味足沸定”。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舒使極冷,然后納之”可避免高溫殺死發酵所需的菌種B.將米蒸軟既有助于殺滅雜菌,又能加速淀粉糖化C.釀酒時,向釀甕中持續通入足量空氣有利于縮短發酵時間D.“沸定”說明大部分菌種不再進行細胞呼吸釋放CO2,發酵完解析 酒精發酵需要在無氧條件下進行,故需要密封釀甕,因此不需要向釀甕中持續通入足量空氣,C錯誤。6.(2024·廣東湛江一中高三開學考)果醋飲料是一種新型的健康飲料,果醋對健康養生、美容養顏的功效顯著,是新時代的健康飲品。下列有關果醋制作的敘述,錯誤的是( )A.果醋制作利用的醋酸菌是一種進行有氧呼吸的原核生物B.在果醋制作的過程中,應將發酵溫度嚴格控制在30~35 ℃C.可在酒精發酵完成后,打開瓶蓋蓋上一層紗布進行醋酸發酵D.果汁發酵后是否有醋酸產生,可用酸性重鉻酸鉀溶液檢測答案 D解析 酸性重鉻酸鉀溶液可以用于檢測酒精,不能用于檢測乙酸,D錯誤。7.在《詩經》中有“中田有廬,疆場有瓜。是剝是菹,獻之皇祖。”的描述,據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解釋:“菹菜者,酸菜也。”由此可見,我國制作酸菜的歷史頗為悠久。下列有關酸菜制作的敘述,錯誤的是( )A.酸菜壇中的乳酸菌數量會逐漸增加至最高峰B.制作酸菜初期,酸菜壇中的氧氣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C.制作酸菜利用了植物體表面的乳酸菌來進行發酵D.酸菜壇中的亞硝酸鹽會隨著發酵時間的延長,先增加后減少答案 B解析 隨著乳酸菌的發酵,酸菜壇中乳酸濃度越來越高,逐漸抑制乳酸菌數量,所以乳酸菌的數量先增加后減少,故酸菜壇中的乳酸菌數量會逐漸增加至最高峰,之后開始減少,A正確;乳酸菌是厭氧型微生物,制作酸菜時需隔絕空氣,酸菜壇中的氧氣不利于乳酸菌的繁殖,B錯誤。8.(2024·懷化高三期末)我國制作泡菜歷史悠久。《中饋錄》中記載:“泡鹽菜法,定要覆水壇。此壇有一外沿如暖帽式,四周內可盛水;壇口覆一蓋,浸于水中,……則所泡之菜不得壞矣。泡菜之水,用花椒和鹽煮沸,加燒酒少許……如有霉花(泡菜表面的白膜),加燒酒少許……壇沿外水須隔日一換,勿令其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泡菜之水,用花椒和鹽煮沸”的目的是徹底滅菌B.“霉花”形成的原因可能是乳酸菌沒有成為優勢菌群,不足以抑制雜菌繁殖C.“壇沿外水須隔日一換,勿令其干”是為了保證壇內適宜濕度D.可采用稀釋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劃線法對泡菜汁中的乳酸菌進行計數答案 B解析 “泡菜之水,用花椒和鹽煮沸”的目的是提升泡菜風味、減少水中的溶氧量和消毒殺菌防止雜菌污染,A錯誤;“霉花”是酵母菌產生的,而泡菜制作的菌種主要是乳酸菌,由此可見,“霉花”形成的原因可能是乳酸菌沒有成為優勢菌群,不足以抑制雜菌繁殖,因此需要加少許白酒以抑制雜菌的生長,B正確;“壇沿外水須隔日一換,勿令其干”是為了保證壇內無氧的環境,保證乳酸菌的無氧呼吸,C錯誤;平板劃線法無法對培養的微生物進行計數,D錯誤。9.(2024·綿陽高三聯考)據《周禮》記載酸菜又稱為“菹”,漢代劉熙《釋名·釋飲食》解釋道:“菹,阻也。生釀之,遂使阻于寒溫之間,不得爛也。”這就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保藏蔬菜使其不壞的一種方法——腌藏法。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生釀之”指的是將新鮮的蔬菜和合適的材料,制作成酸菜B.“遂使阻于寒溫之間”保持適宜溫度,有利于微生物的發酵C.食鹽用量過低、腌制時間過短,容易造成某些細菌大量繁殖D.發酵過程中適量氧氣和產酸的環境,有助于酸菜“不得爛也”答案 D解析 發酵過程中主要起作用的菌種是乳酸菌,乳酸菌為厭氧細菌,故應保持無氧環境,D錯誤。10.(2024·華南師大附中高三模擬)《齊民要術》記載了一種稱為“動酒酢(‘酢’同‘醋’)法”的釀醋工藝:“大率酒一斗,用水三斗,合甕盛,置日中曝之。七日后當臭,衣(指菌膜)生,勿得怪也,但停置,勿移動,撓攪之。數十日,醋成。”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該方法依據的原理是醋酸菌在氧氣、糖源充足時將酒精轉化為乙酸B.加水的目的是對酒進行稀釋,避免滲透壓過高殺死醋酸菌C.“衣”位于變酸的酒表面,是由原酒中的醋酸菌大量繁殖形成的D.“撓攪”有利于酒精與醋酸菌充分接觸,還可以增加溶液中的溶解氧答案 A解析 題中所述方法的原理是醋酸菌在氧氣充足、缺少糖源時直接將乙醇轉化為乙醛,再將乙醛變為乙酸,A錯誤。11.(2023·深圳高三一模)泡菜在我國“食材譜系”中已有數千年歷史,其中廣東泡菜以爽脆出名,而且口味酸甜。各種應季的蔬菜,如白蘿卜、紅蘿卜、小黃瓜、高麗菜等均可作為泡菜的原料,經發酵后,在口感上比新鮮蔬菜更爽脆,既好吃,又助消化。下列關于泡菜制作的敘述,錯誤的是( )A.熱水短時處理原料可抑制果膠酶活性,使成品泡菜口感較脆B.腌制方法、時間長短和溫度高低均影響泡菜中亞硝酸鹽含量C.利用水密封泡菜壇的目的是給泡菜壇內創造無氧環境D.壇蓋邊沿的水槽“泡”中的氣體是乳酸菌經細胞呼吸產生的答案 D解析 果膠酶可以水解果膠,進而使原料柔軟,因此利用熱水短時間處理原料,可通過抑制果膠酶活性使成品泡菜口感較脆,A正確;乳酸菌無氧呼吸產生乳酸,沒有氣體產生,壇蓋邊沿的水槽“泡”中的氣體是發酵初期酵母菌、大腸桿菌等經細胞呼吸產生的,D錯誤。12.(2024·重慶高三模擬)利用油桃釀造果酒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油桃去核前清洗,目的是防止雜菌污染B.為提高發酵速率,成分調整環節可加入大量葡萄糖C.前發酵階段需要通氧氣,后發酵階段需要密封D.在果酒的制作過程中,發酵液pH逐漸降低答案 B解析 成分調整環節加入大量葡萄糖,會使發酵液濃度過高,可能會導致酵母菌失水甚至死亡,影響酵母菌的生長,不利于發酵的進行,B錯誤;前發酵階段需要通氧氣,使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而大量繁殖,后發酵階段需要密封,創造無氧條件,促進酵母菌進行酒精發酵,C正確;在果酒的制作過程中,酵母菌進行細胞呼吸產生的CO2溶于水中,會導致發酵液pH逐漸降低,D正確。13.(2024·景德鎮高三聯考)如圖裝置既可用于制作葡萄酒,也可用于制作葡萄醋。下列關于該裝置的分析,正確的是( )A.可使用同一菌種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B.制作葡萄酒時要持續關閉閥a和閥bC.制作葡萄醋時要持續打開閥a和閥bD.增加菌種接種量可提高葡萄醋的產量答案 C解析 制作果酒的菌種為酵母菌,制作果醋的菌種為醋酸菌,A錯誤;利用該裝置制作果酒時,由于制作果酒利用的是酵母菌的無氧呼吸,故發酵過程中需保持無氧環境,操作時應一直關緊閥a,該過程還會產生二氧化碳,需要適時打開閥b,排出二氧化碳,B錯誤;果醋發酵利用的是醋酸菌,醋酸菌是好氧細菌,發酵過程中需要提供有氧環境,此時閥a、閥b要持續打開,C正確;增加菌種接種量能加快發酵速度,但不能提高葡萄醋的產量,D錯誤。14.(2024·海口高三期中)人類利用微生物發酵制作果酒、果醋的歷史源遠流長。無論是果酒還是果醋,都具有一定的保健養生功效。如圖為制作果酒、果醋的發酵裝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進行果酒發酵時,打開開關2并不斷轉動攪拌器,可提高酒精產量B.進行果醋發酵前,不需要檢查整個裝置的氣密性,但應該關閉開關1C.管口3處取樣,可用酸性重鉻酸鉀溶液檢測果酒發酵過程是否產生CO2D.若要檢測果醋發酵是否成功,可以檢測發酵前后pH、菌種數量的變化答案 D解析 果酒發酵時應在無氧條件下進行,故進行果酒發酵時,需要營造無氧環境,不能打開開關2,A錯誤;醋酸菌為好氧細菌,因此進行果醋發酵時,需要打開開關1通入無菌空氣,B錯誤;管口3處取樣,可用酸性重鉻酸鉀溶液檢測果酒發酵過程是否產生酒精,酒精與酸性重鉻酸鉀反應可使溶液由橙色變為灰綠色,C錯誤;果醋發酵后產生的醋酸使培養液pH下降,可檢測發酵前后發酵液的pH變化判斷醋酸的生成情況,此外也可通過菌種數量的變化進行檢測,D正確。15.(2023·大連高三三模)藍莓酒和藍莓醋被稱為“液體黃金”“口服化妝品”等。如圖是以鮮藍莓為原料天然發酵制作藍莓酒和藍莓醋的過程簡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在此發酵過程中需要先后接種酵母菌和醋酸菌B.過程①需要在去除藍莓枝梗后進行沖洗C.為防止雜菌污染,過程②獲得的藍莓汁需要經過高壓蒸汽滅菌D.過程⑤中酒精可作為醋酸菌的碳源和能源答案 D解析 在此發酵過程中不需要先后接種酵母菌和醋酸菌,菌種來自藍莓表面的野生菌種,A錯誤;過程①需要先沖洗再去除藍莓枝梗,目的是防止雜菌污染,B錯誤;過程②獲得的藍莓汁要利用藍莓上的野生酵母菌,因此藍莓汁不需要高壓蒸汽滅菌,C錯誤;在氧氣充足、缺少糖源時,醋酸菌可以直接將乙醇轉化為乙醛,再將乙醛變為乙酸,過程⑤中酒精可作為醋酸菌的碳源和能源,D正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