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屆高中生物學一輪復習:重點強化練68 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穩定性與環境(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屆高中生物學一輪復習:重點強化練68 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穩定性與環境(含解析)

資源簡介

重點強化練68 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穩定性與環境
1.(2023·北京豐臺區高三二模)古詩詞蘊含著豐富的生物學知識,下列能體現生態系統化學信息傳遞的詩句是(  )
A.紅塵霧里醉梳妝,巧戲鮮花品蜜香
B.鳳頭孔雀開屏舞,振羽爭輝競偶歡
C.蜘蛛結網細如絲,不覺飛來蠅蚊時
D.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2.(2023·天津和平區高三二模)科學家發現,植物在干旱脅迫、被砍切和侵害等壓力情況下會發出超聲波(如切斷植株的莖干時,番茄會在每小時內發出25次超聲波;榨干水分時,番茄會在每小時內發出35次超聲波),可被3~5 m距離內的飛蛾等聽覺敏銳的動物感受到,飛蛾聽到植物發出的超聲波,會避免在該植物上產卵。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植物在被砍切等情境下發出的超聲波屬于物理信息
B.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一般是雙向的,也可以是單向的
C.動物可以感受到植物發出的超聲波,人類也可以感受到植物發出的超聲波
D.題干中可體現信息傳遞的功能之一是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與穩定
3.(2024·海南中學高三月考)化感作用是指植物在生長過程中,通過植物、微生物或殘體分解產生的化學物質對該種植物或周圍植物、微生物等產生間接或直接的有害或有利的作用。香豆素是植物產生的一種具有化感作用的物質,具有抗有害微生物、抑制雜草的效應。據此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植物產生的香豆素屬于化學信息
B.香豆素作為信息能夠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
C.對植物產生調節作用的信息源只來自植物自身
D.香豆素的釋放有利于植物在種間競爭中占據優勢
4.極端天氣會使蝗蟲蔓延, 對農業、經濟和環境構成重大威脅。中科院團隊在《自然》發表文章指出:群居蝗蟲釋放的4-乙烯基苯甲醚(4VA)對群居型和散居型飛蝗的不同發育階段和性別都有很強吸引力, 蝗蟲通過定位在錐形感器中的嗅覺受體OR35,能夠快速感應4VA從而聚集。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極端天氣導致蝗蟲數量的上下波動屬于周期性波動
B.信息素4VA對蝗蟲種群密度的影響屬于正反饋調節
C.用人工合成的4VA群聚蝗蟲并將其誘殺, 屬于化學防治
D.用樣方法對蝗蟲幼蟲進行調查, 即可得到蝗蟲種群密度
5.(2023·茂名高三二模)某科研團隊的最新研究:鑒定了1種蛾類昆蟲白眉野草蜈的雄性和雌性信息素,首次揭示了雄性和雌性釋放的性信息素協同調節該蟲的兩性行為。下列不屬于該研究的意義的是(  )
A.可證明化學信息的調節在生態系統中發揮作用
B.信息傳遞對種群的繁衍具有調節作用
C.能夠利用性信息素來對害蟲進行生物防治
D.信息傳遞能夠調節種間關系,維持生態系統穩定
6.化感作用主要指植物產生及釋放的化學物質對自身或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動形成有利或有害作用的現象。研究人員用不同濃度的魚腥草提取液分別處理玉米和黑豆種子,研究它們之間的化感作用關系,結果如圖。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利用農作物的化感作用抑制田間雜草的生長屬于化學防治
B.魚腥草分泌化感物質促進黑豆種子的萌發
C.a點對應濃度的魚腥草提取液對玉米和黑豆種子萌發的影響相同
D.合適比例的魚腥草和玉米進行套種,有利于提高玉米產量
7.(2024·遼寧實驗中學高三模擬)下列有關生態平衡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生態平衡是指生態系統的結構處于相對穩定的一種狀態
B.生態平衡并不是指生態系統一成不變,而是一種動態的平衡
C.資源的消費與更新保持的收支平衡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標志
D.負反饋調節機制是生態系統維持生態平衡的基礎
8.生態系統總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并與周圍的環境有著很密切的關系。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人工濕地生態系統保持穩態不需要外界能量的供應
B.負反饋調節是生態系統具備自我調節能力的基礎
C.環境條件適宜后,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可提高
D.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越簡單,抵抗力穩定性越弱
9.(2024·懷化高三聯考)據報道,在某水域抓住的兩條“怪魚”,經確認系外來物種鱷雀鱔。鱷雀鱔生性兇猛且缺乏天敵,會捕食我國水域中的魚類等本土物種,從而導致水中被魚當作食物的藻類大面積泛濫,在水域中形成單一物種的優勢,使水體缺氧,造成一定范圍內的生態災害。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鱷雀鱔的入侵可能會導致生態系統的物種多樣性降低
B.藻類大面積泛濫會導致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減弱
C.水體缺氧造成魚類等死亡,進而通過負反饋調節使生態災害加劇
D.鱷雀鱔的入侵可能會導致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及收支難以維持平衡
10.(2023·綿陽高三二模)兩個不同的生態系統在同時受到同等強度的干擾(a)后,其結構和功能的曲線變化情況如圖所示。據圖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
A.圖中偏離正常運行范圍的程度可以體現恢復力穩定性的大小
B.若甲生態系統的干擾強度在一定范圍內增大,則C點右移
C.同等強度的干擾下,若乙生態系統干擾提前,則B點左移
D.同等強度的干擾下,乙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比甲強
11.(2023·黃岡高三二模)放牧是影響草原生態系統的首要壓力源。科研人員在內蒙古典型草原區研究放牧強度對草地植物群落的影響,結果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注:多樣性指數與物種多樣性程度成正相關。
A.輕度放牧幾乎不改變草地的物種多樣性
B.重度放牧時會造成草地植物地上生物量減少
C.放養的家畜數量可根據牧草的地上生物量確定
D.長期禁止放牧遵循了生態工程的整體原理
12.(2023·天津蘆臺第一中學高三二模)2018年環境日主題確定為“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即希望人們尊重自然,保護自然,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使我們國家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維持生物圈中碳循環的平衡
B.生物多樣性的形成過程就是新物種形成的過程
C.合理開發和利用野生資源是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有效措施
D.森林具有的保持水土、調節氣候等功能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
13.(2024·廣東深圳市高級中學高三模擬)韶關乳源大橋鎮是典型石灰巖地貌,自然環境惡劣。現通過生態工程的建設,移植填埋表土,種植油茶、果樹、蔬菜、中草藥,培養林菌,林下養殖林禽,打造森林景觀的發展模式,不僅石漠化總體惡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綠化了植被,還提高了農民的收入。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該模式體現了自生、整體等生態學原理
B.林下養殖林禽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生態承載力和生態足跡
C.油茶、藥材合理搭配提高了群落對光等資源的利用率
D.該生態工程的建設改變了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14.(2023·深圳高三二模)20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進入生態超載狀態。與1961年相比,全球生態足跡總量明顯增長,而生態承載力總量只提高了30%。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1961年到1967年生態盈余呈現逐年下降趨勢
B.當生態承載力大于生態足跡就會出現生態赤字
C.汽車尾氣會增大生態足跡,建議人們綠色出行
D.與蔬菜水果相比,食用肉類更能增大生態足跡
15.(2024·中山高三聯考)如圖表示一種“甘薯+奶牛+沼氣+花木+龍蝦+食用菌”的生態農業模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生態系統的結構為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
B.該生態系統的設計遵循了循環、協調、整體、自生等生態學原理
C.圖中“沼渣→甘薯”說明該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是可以循環流動的
D.該生態系統的功能只有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沒有信息傳遞
重點強化練68 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穩定性與環境(解析版)
1.(2023·北京豐臺區高三二模)古詩詞蘊含著豐富的生物學知識,下列能體現生態系統化學信息傳遞的詩句是(  )
A.紅塵霧里醉梳妝,巧戲鮮花品蜜香
B.鳳頭孔雀開屏舞,振羽爭輝競偶歡
C.蜘蛛結網細如絲,不覺飛來蠅蚊時
D.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答案 A
解析 通過花蜜進行的信息交流屬于化學信息,A符合題意;孔雀開屏求偶屬于行為信息,B不符合題意;蜘蛛靠蛛絲的振動來判斷食物的位置,體現了物理信息的作用,C不符合題意;開花受溫度的影響,體現了物理信息的作用,D不符合題意。
2.(2023·天津和平區高三二模)科學家發現,植物在干旱脅迫、被砍切和侵害等壓力情況下會發出超聲波(如切斷植株的莖干時,番茄會在每小時內發出25次超聲波;榨干水分時,番茄會在每小時內發出35次超聲波),可被3~5 m距離內的飛蛾等聽覺敏銳的動物感受到,飛蛾聽到植物發出的超聲波,會避免在該植物上產卵。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植物在被砍切等情境下發出的超聲波屬于物理信息
B.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一般是雙向的,也可以是單向的
C.動物可以感受到植物發出的超聲波,人類也可以感受到植物發出的超聲波
D.題干中可體現信息傳遞的功能之一是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與穩定
答案 C
解析 植物發出的超聲波,動物可以感受到,而人類不能感受到,但可以被一定的儀器檢測到,C錯誤。
3.(2024·海南中學高三月考)化感作用是指植物在生長過程中,通過植物、微生物或殘體分解產生的化學物質對該種植物或周圍植物、微生物等產生間接或直接的有害或有利的作用。香豆素是植物產生的一種具有化感作用的物質,具有抗有害微生物、抑制雜草的效應。據此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植物產生的香豆素屬于化學信息
B.香豆素作為信息能夠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
C.對植物產生調節作用的信息源只來自植物自身
D.香豆素的釋放有利于植物在種間競爭中占據優勢
答案 C
解析 對植物產生調節作用的化學物質可來自植物、微生物或殘體的分解,C錯誤;香豆素具有抗有害微生物、抑制雜草的效應,香豆素的釋放有利于植物在種間競爭中占據優勢,D正確。
4.極端天氣會使蝗蟲蔓延, 對農業、經濟和環境構成重大威脅。中科院團隊在《自然》發表文章指出:群居蝗蟲釋放的4-乙烯基苯甲醚(4VA)對群居型和散居型飛蝗的不同發育階段和性別都有很強吸引力, 蝗蟲通過定位在錐形感器中的嗅覺受體OR35,能夠快速感應4VA從而聚集。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極端天氣導致蝗蟲數量的上下波動屬于周期性波動
B.信息素4VA對蝗蟲種群密度的影響屬于正反饋調節
C.用人工合成的4VA群聚蝗蟲并將其誘殺, 屬于化學防治
D.用樣方法對蝗蟲幼蟲進行調查, 即可得到蝗蟲種群密度
答案 B
解析 極端天氣導致蝗蟲數量的上下波動,屬于非周期性波動,A錯誤;4VA能夠響應蝗蟲種群密度的變化,并隨著種群密度增加而增加,說明4VA讓蝗蟲聚集,然后蝗蟲種群數目增多,又反過來使4VA增多,吸引更多的蝗蟲,為正反饋調節,B正確;用人工合成的4VA群聚蝗蟲并將其誘殺,屬于生物防治,C錯誤;用樣方法對蝗蟲幼蟲進行調查,只能得到蝗蟲幼蟲的種群密度,不能得到蝗蟲種群的種群密度,D錯誤。
5.(2023·茂名高三二模)某科研團隊的最新研究:鑒定了1種蛾類昆蟲白眉野草蜈的雄性和雌性信息素,首次揭示了雄性和雌性釋放的性信息素協同調節該蟲的兩性行為。下列不屬于該研究的意義的是(  )
A.可證明化學信息的調節在生態系統中發揮作用
B.信息傳遞對種群的繁衍具有調節作用
C.能夠利用性信息素來對害蟲進行生物防治
D.信息傳遞能夠調節種間關系,維持生態系統穩定
答案 D
解析 研究團隊只研究了一個物種的信息素,不能證明信息傳遞能夠調節種間關系,維持生態系統穩定,D符合題意。
6.化感作用主要指植物產生及釋放的化學物質對自身或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動形成有利或有害作用的現象。研究人員用不同濃度的魚腥草提取液分別處理玉米和黑豆種子,研究它們之間的化感作用關系,結果如圖。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利用農作物的化感作用抑制田間雜草的生長屬于化學防治
B.魚腥草分泌化感物質促進黑豆種子的萌發
C.a點對應濃度的魚腥草提取液對玉米和黑豆種子萌發的影響相同
D.合適比例的魚腥草和玉米進行套種,有利于提高玉米產量
答案 D
解析 利用農作物的化感作用抑制田間雜草的生長屬于生物防治,A錯誤;分析題圖可知,魚腥草分泌化感物質抑制黑豆種子的萌發,B錯誤;與對照組相比,a點對應濃度的魚腥草提取液對玉米的萌發具有促進作用,對黑豆的萌發具有抑制作用,C錯誤;較低濃度的魚腥草提取液對玉米的萌發具有促進作用,并且能增加葉綠素含量,但較高濃度的魚腥草提取液處理下玉米的萌發率和葉綠素的含量與對照組相比均下降,所以合適比例的魚腥草和玉米進行套種,有利于提高玉米產量,D正確。
7.(2024·遼寧實驗中學高三模擬)下列有關生態平衡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生態平衡是指生態系統的結構處于相對穩定的一種狀態
B.生態平衡并不是指生態系統一成不變,而是一種動態的平衡
C.資源的消費與更新保持的收支平衡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標志
D.負反饋調節機制是生態系統維持生態平衡的基礎
答案 A
解析 生態平衡是指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處于相對穩定的一種狀態,而不是單指結構處于相對穩定,A錯誤。
8.生態系統總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并與周圍的環境有著很密切的關系。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人工濕地生態系統保持穩態不需要外界能量的供應
B.負反饋調節是生態系統具備自我調節能力的基礎
C.環境條件適宜后,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可提高
D.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越簡單,抵抗力穩定性越弱
答案 A
解析 任何一個生態系統的穩定都需要外界的能量輸入,尤其是光能,A錯誤;一般來說,生態系統中的組分越多,營養結構越復雜,抵抗力穩定性越高,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越簡單,抵抗力穩定性越弱,環境條件適宜后,生物種類變多,抵抗力穩定性可提高,C、D正確。
9.(2024·懷化高三聯考)據報道,在某水域抓住的兩條“怪魚”,經確認系外來物種鱷雀鱔。鱷雀鱔生性兇猛且缺乏天敵,會捕食我國水域中的魚類等本土物種,從而導致水中被魚當作食物的藻類大面積泛濫,在水域中形成單一物種的優勢,使水體缺氧,造成一定范圍內的生態災害。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鱷雀鱔的入侵可能會導致生態系統的物種多樣性降低
B.藻類大面積泛濫會導致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減弱
C.水體缺氧造成魚類等死亡,進而通過負反饋調節使生態災害加劇
D.鱷雀鱔的入侵可能會導致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及收支難以維持平衡
答案 C
解析 藻類大面積泛濫會降低物種豐富度,導致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減弱,B正確;水體缺氧造成魚類等死亡,進而通過正反饋調節使生態災害加劇,C錯誤。
10.(2023·綿陽高三二模)兩個不同的生態系統在同時受到同等強度的干擾(a)后,其結構和功能的曲線變化情況如圖所示。據圖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
A.圖中偏離正常運行范圍的程度可以體現恢復力穩定性的大小
B.若甲生態系統的干擾強度在一定范圍內增大,則C點右移
C.同等強度的干擾下,若乙生態系統干擾提前,則B點左移
D.同等強度的干擾下,乙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比甲強
答案 A
解析 圖中偏離正常運行范圍的程度可以體現抵抗力穩定性的大小,A符合題意;若甲的干擾強度增大,則恢復到正常運行范圍所需要的時間延長,C點右移,B不符合題意;從圖中可看出,甲、乙兩個生態系統受到干擾后,甲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恢復原狀所需要的時間長,波動范圍大,說明甲的抵抗力穩定性低,乙的抵抗力穩定性高,D不符合題意。
11.(2023·黃岡高三二模)放牧是影響草原生態系統的首要壓力源。科研人員在內蒙古典型草原區研究放牧強度對草地植物群落的影響,結果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注:多樣性指數與物種多樣性程度成正相關。
A.輕度放牧幾乎不改變草地的物種多樣性
B.重度放牧時會造成草地植物地上生物量減少
C.放養的家畜數量可根據牧草的地上生物量確定
D.長期禁止放牧遵循了生態工程的整體原理
答案 D
解析 輕度放牧組和對照組多樣性指數相同,故輕度放牧幾乎不改變草地的物種多樣性,A正確;重度放牧組和對照組相比,地上生物量減少,B正確;根據家畜的環境容納量,放養的家畜數量可根據牧草的地上生物量確定,C正確;長期禁止放牧沒有遵循生態工程的整體原理,生態系統建設要考慮生態、經濟和社會的整體影響,D錯誤。
12.(2023·天津蘆臺第一中學高三二模)2018年環境日主題確定為“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即希望人們尊重自然,保護自然,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使我們國家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維持生物圈中碳循環的平衡
B.生物多樣性的形成過程就是新物種形成的過程
C.合理開發和利用野生資源是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有效措施
D.森林具有的保持水土、調節氣候等功能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
答案 B
解析 生物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所以生物多樣性的形成過程不僅僅是新物種的形成過程,B錯誤。
13.(2024·廣東深圳市高級中學高三模擬)韶關乳源大橋鎮是典型石灰巖地貌,自然環境惡劣。現通過生態工程的建設,移植填埋表土,種植油茶、果樹、蔬菜、中草藥,培養林菌,林下養殖林禽,打造森林景觀的發展模式,不僅石漠化總體惡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綠化了植被,還提高了農民的收入。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該模式體現了自生、整體等生態學原理
B.林下養殖林禽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生態承載力和生態足跡
C.油茶、藥材合理搭配提高了群落對光等資源的利用率
D.該生態工程的建設改變了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答案 B
解析 通過生態工程打造的森林景觀的發展模式中,有效選擇生物組分并合理布設,考慮了自然生態系統規律以及經濟和社會等系統的影響力,體現了自生、整體等生態學原理,A正確;生態足跡也稱生態占用,生態足跡越大,代表人類需求的資源越多,對環境的影響越大,而林下養殖林禽并未增加生態足跡,B錯誤。
14.(2023·深圳高三二模)20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進入生態超載狀態。與1961年相比,全球生態足跡總量明顯增長,而生態承載力總量只提高了30%。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1961年到1967年生態盈余呈現逐年下降趨勢
B.當生態承載力大于生態足跡就會出現生態赤字
C.汽車尾氣會增大生態足跡,建議人們綠色出行
D.與蔬菜水果相比,食用肉類更能增大生態足跡
答案 B
解析 分析題圖可知,1961年到1967年,生態足跡總量比生態承載力總量增長幅度大,兩者差值為生態盈余,呈現逐年下降趨勢,A正確;當生態承載力大于生態足跡就會出現生態盈余,當生態承載力低于生態足跡就會出現生態赤字,B錯誤。
15.(2024·中山高三聯考)如圖表示一種“甘薯+奶牛+沼氣+花木+龍蝦+食用菌”的生態農業模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生態系統的結構為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
B.該生態系統的設計遵循了循環、協調、整體、自生等生態學原理
C.圖中“沼渣→甘薯”說明該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是可以循環流動的
D.該生態系統的功能只有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沒有信息傳遞
答案 B
解析 該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和營養結構(食物鏈和食物網),A錯誤;該生態系統實現了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物種合理搭配以及自然、社會和經濟效益等,因此該生態系統的設計遵循了循環、協調、整體、自生等生態學原理,B正確;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特點之一是單向流動,能量不能循環流動,C錯誤;該生態系統的功能有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D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蒲城县| 财经| 龙门县| 翁牛特旗| 绍兴市| 南雄市| 武安市| 平阳县| 安溪县| 凤凰县| 江门市| 崇明县| 股票| 宁津县| 娄烦县| 合江县| 乾安县| 安顺市| 福清市| 叙永县| 麻阳| 左权县| 衡阳市| 镇安县| 华池县| 沽源县| 枣庄市| 凤台县| 长宁区| 西和县| 慈利县| 珲春市| 图片| 清镇市| 凤冈县| 河东区| 长海县| 武夷山市| 巴南区| 吴堡县| 黔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