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重點強化練57 生長素的發(fā)現(xiàn)、運輸及作用1.在生長素的發(fā)現(xiàn)過程中,很多科學家進行了實驗來探究生長素的成分和作用。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達爾文的實驗證明了有某種化學物質從胚芽鞘尖端傳遞到了下面B.植物細胞能利用色氨酸在核糖體上合成生長素C.鮑森·詹森的實驗選擇瓊脂片的原因是胚芽鞘尖端產(chǎn)生的“影響”能夠透過瓊脂片D.溫特的實驗必須在單側光下進行,否則不能得出支持達爾文假說的結論2.(2024·深圳福田中學高三月考)《農(nóng)桑輯要》中記載:“苗長高二尺之上,打去‘沖天心’,旁條長尺半,亦打去心,葉葉不空,開花結實。”該操作可以解除植株的頂端優(yōu)勢,合理分配營養(yǎng),提高棉花產(chǎn)量。去除頂端優(yōu)勢、調節(jié)營養(yǎng)物質分配都與生長素有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生長素是由色氨酸轉變而來的小分子化合物B.棉花植株頂芽合成的生長素向下運輸至側芽需要消耗能量C.打去“沖天心”利于“旁條”合成生長素,從而促進“旁條”生長D.適宜濃度的生長素可能促進營養(yǎng)物質向棉鈴運輸,從而促進棉鈴生長3.(2024·北京海淀區(qū)高三期中)為探究0~M mol/L的α-萘乙酸(NAA)對某植物莖生長的影響,根據(jù)實驗結果得出: NAA濃度在0~N mol/L范圍內,該植物莖單位生長長度所需的時間與NAA濃度呈負相關; NAA濃度在N~M m/L范圍內,該植物莖單位生長長度所需的時間與NAA濃度呈正相關。綜上分析,下列所得結論正確的是( )A.M mol/L的NAA對該植物莖的生長具有抑制作用B.NAA濃度為N mol/L時,該植物莖的生長速度最快C.等濃度的NAA要比IAA對該植物莖生長的影響更持久D.該實驗的對照組莖的內源NAA對莖的生長有促進作用4.(2024·海南高三期末)如圖為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煙草生長狀態(tài)的影響。下列關于生長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生長素通過煙草輸導組織進行單向主動運輸B.生長素濃度過高指的是高于適宜濃度的生長素濃度C.生長素濃度不同,對煙草植株生長的作用效果肯定不同D.煙草的根向地生長與其根部有感受重力的物質和細胞有關5.玉米根尖處于垂直狀態(tài)時,莖芽中合成的生長素(IAA)通過中柱運輸?shù)礁猓鶆蚍植荚诟诘母鱾€方向;將玉米幼苗水平放置時,幼根會彎向下方生長。科研人員建立如圖所示模型解釋上述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機理。推測彎曲生長過程中不會發(fā)生的是( )A.含淀粉體的根冠細胞感受重力變化B.根冠細胞中生長素載體重新分布C.根冠中的生長素向伸長區(qū)運輸D.根尖近地側的伸長區(qū)細胞生長更快6.(2024·天津市新華中學高三期末)草莓果實表面有許多瘦果。將生長一致的草莓植株分為四組,對照組 S0 不做處理,S1、S2 和S3 組植株上的幼果去除瘦果,再在 S2 組葉片上及 S3 組幼果上分別噴施一定濃度的生長素(IAA) 溶液,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果實開始發(fā)育后,瘦果內能合成生長素促進果實長大和成熟B.S1 組的果實由于缺少 IAA 無法催化細胞代謝而發(fā)育不良C.S2 組的結果表明噴施到葉片上的外源 IAA 可運輸?shù)焦麑?br/>D.S3 組果實的大小與IAA 溶液的濃度呈正相關7.綠色開花植物受精卵發(fā)育成種子,子房發(fā)育成果實。為研究IAA(生長素)對番茄子房發(fā)育的調節(jié)作用,科研人員將處于花蕾期的番茄花分成4組進行實驗,如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組別 1組 2組 3組 4組實驗處理 受粉 未受粉不涂抹IAA 不涂抹IAA 在子房上涂抹IAA 在花柄上涂抹IAA果實平均重量(g) 4.1 0 5.3 0A.受粉是子房發(fā)育成果實的必要條件B.2、3組實驗結果表明子房發(fā)育成果實需要IAAC.依據(jù)3、4組實驗結果推測IAA不能從花柄運輸?shù)阶臃?br/>D.由此實驗結果推測子房壁細胞不能產(chǎn)生生長素8.(2024·茂名電白一中高三月考)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探究了不同濃度IAA和NAA處理對雙瓣茉莉水培插條生根的影響,實驗結果如表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處理 濃度/(mg·L-1) 根總長/cm 生根率/%IAA 150 17.07 40250 21.63 40350 0.61 40NAA 150 14.25 60250 50.06 100350 34.5 40A.該探究實驗的自變量是生長素及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的種類和濃度B.本實驗缺少空白對照,對照組應向蒸餾水中同時添加IAA和NAAC.實驗中,每支插條的葉片數(shù)及實驗溫度都會影響實驗結果D.正式實驗需縮小NAA濃度梯度,以確定生根的最適NAA濃度9.某實驗小組開展了探究吲哚乙酸(IAA)對月季插條生根作用的活動,結果如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不同濃度的IAA處理月季插條的時間應不同B.IAA促進月季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在10-8~10-7 mol·L-1之間C.要使扦插枝條生出相同數(shù)目的根,所需IAA的濃度一定要相同D.IAA超過一定濃度范圍會抑制扦插枝條生根10.(2024·莆田高三一模)某興趣小組選用茉莉枝條為實驗材料,研究不同濃度的生長素(IAA)對扦插枝條生根數(shù)目的影響,實驗結果如表。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IAA濃度/ (mol·L-1) 0 10-12 10-11 10-10 10-9 10-8 10-7 10-6第一組生根數(shù)(條) 8 23 29 38 35 12 3 4第二組生根數(shù)(條) 9 20 32 34 31 12 10 5第三組生根數(shù)(條) 13 23 28 36 30 15 8 3三組平均生根數(shù)(條) 10 22 30 36 32 13 7 4A.該實驗的自變量是IAA的濃度和不同的實驗組別B.IAA具有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扦插枝條生根的作用C.分成三組進行實驗的目的是提高實驗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D.IAA濃度為0時,扦插枝條生根是內源激素作用的結果11.將燕麥胚芽鞘和大豆下胚軸切段放在含2%蔗糖的培養(yǎng)液中進行實驗,一段時間后向培養(yǎng)液中加入10 μmol/L的生長素,并定時測定切段的延伸速率,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該實驗的自變量是用10 μmol/L的生長素培養(yǎng)的時間B.營養(yǎng)物質蔗糖的濃度過高會使燕麥胚芽鞘細胞失水C.10 μmol/L的生長素是促進大豆下胚軸伸長的最適濃度D.由圖可知,大豆下胚軸切段的延伸速率比燕麥胚芽鞘快且會發(fā)生波動,生長素對大豆下胚軸切段的影響大于對燕麥胚芽鞘的影響12.(2024·福州高級中學高三月考)生長素 (IAA)極性運輸?shù)幕瘜W滲透假說認為, IAA 在植物細胞中有兩種存在形式,酸性環(huán)境下主要呈IAAH,中性環(huán)境下主要呈IAA-。IAA 在細胞壁中主要以IAAH形式存在,在細胞質中主要以IAA-形式存在。細胞膜上有IAAH 輸入載體 AUX1 蛋白和IAAH 輸出載體PIN 蛋白,通過兩種載體的接力轉運,完成生長素的極性運輸。據(jù)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質的pH 呈酸性,細胞壁的pH 呈中性B.H+由細胞質流出細胞壁的過程需要消耗 ATPC.圖中IAA 運輸方向可表示莖基部向莖尖運輸D.該圖解釋了莖向光彎曲生長的機制13.研究發(fā)現(xiàn)有機物X可解除植物的頂端優(yōu)勢。為探究有機物X解除頂端優(yōu)勢的最適濃度,研究人員配制了不同濃度的含有機物X的溶液,并選取若干生長狀況相同的幼苗為材料進行實驗,如圖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以不含有機物X的等量溶劑處理的幼苗為對照組B.實驗前應進行預實驗,為進一步實驗預測濃度范圍C.在①處同時涂抹等量不同濃度的含有機物X的溶液,一段時間后對比各組幼苗的高度D.切除①,在②處同時涂抹等量不同濃度的含有機物X的溶液,一段時間后對比各組幼苗的高度14.(2023·錦州高三二模)PIN2是一種生長素運輸?shù)鞍祝毎ど系腜IN2能將生長素運輸?shù)桨狻Q芯堪l(fā)現(xiàn),光照下擬南芥幼苗根細胞的PIN2集中分布在細胞膜上,將擬南芥幼苗根細胞轉入黑暗環(huán)境后,PIN2集中分布在液泡膜上。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單側光照時,向光側根細胞的生長不發(fā)生變化B.給予光照后,根細胞中生長素的含量升高C.生長素含量升高到一定程度會抑制乙烯合成D.上述根生長的調節(jié)過程需要光敏色素的參與15.(2024·湖南長沙一中高三月考)如圖甲為橫放在地面上植株幼苗的生長狀況,圖乙為不同生長素濃度對某植物部分器官生長的影響曲線。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生長素不能催化細胞代謝、不為細胞提供能量,而是通過給細胞傳達信息起調節(jié)作用B.圖甲中根受重力刺激,造成a側生長素濃度小于c側,生長素對a側細胞的促進作用小于c側,導致根向地生長C.由圖乙可知,同一濃度的生長素對同一植物不同器官作用效果可能相同D.由圖乙可知根對生長素的敏感性高于芽重點強化練57 生長素的發(fā)現(xiàn)、運輸及作用(含解析)1.在生長素的發(fā)現(xiàn)過程中,很多科學家進行了實驗來探究生長素的成分和作用。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達爾文的實驗證明了有某種化學物質從胚芽鞘尖端傳遞到了下面B.植物細胞能利用色氨酸在核糖體上合成生長素C.鮑森·詹森的實驗選擇瓊脂片的原因是胚芽鞘尖端產(chǎn)生的“影響”能夠透過瓊脂片D.溫特的實驗必須在單側光下進行,否則不能得出支持達爾文假說的結論答案 C解析 達爾文的實驗證明了胚芽鞘的尖端受單側光刺激后,向下面的伸長區(qū)傳遞了某種“影響”,造成伸長區(qū)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長快,并沒有證明這種“影響”是化學物質的作用,A錯誤;植物細胞能利用色氨酸經(jīng)過一系列的反應形成生長素,生長素的化學本質不是蛋白質,不在核糖體上合成,B錯誤;鮑森·詹森的實驗證明胚芽鞘尖端產(chǎn)生的“影響”可以透過瓊脂片傳遞給下部,C正確;溫特的實驗不需要單側光,自變量是瓊脂塊是否接觸過胚芽鞘尖端,證明胚芽鞘的彎曲生長確實是由一種化學物質引起的,并把這種物質命名為生長素,能得出支持達爾文假說的結論,D錯誤。2.(2024·深圳福田中學高三月考)《農(nóng)桑輯要》中記載:“苗長高二尺之上,打去‘沖天心’,旁條長尺半,亦打去心,葉葉不空,開花結實。”該操作可以解除植株的頂端優(yōu)勢,合理分配營養(yǎng),提高棉花產(chǎn)量。去除頂端優(yōu)勢、調節(jié)營養(yǎng)物質分配都與生長素有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生長素是由色氨酸轉變而來的小分子化合物B.棉花植株頂芽合成的生長素向下運輸至側芽需要消耗能量C.打去“沖天心”利于“旁條”合成生長素,從而促進“旁條”生長D.適宜濃度的生長素可能促進營養(yǎng)物質向棉鈴運輸,從而促進棉鈴生長答案 C解析 生長素的化學本質是吲哚乙酸,是由色氨酸經(jīng)過一系列反應轉變而來的小分子化合物,A正確;棉花植株頂芽合成的生長素通過極性運輸向下運輸至側芽,極性運輸是一種主動運輸,運輸時需要消耗能量,B正確;打去“沖天心”即去掉頂芽,頂芽產(chǎn)生的生長素不再運輸?shù)絺妊浚瑐妊康纳L素濃度降低,可促進“旁條”即側芽生長,C錯誤;適宜濃度的生長素主要分布在生長旺盛的部位,棉鈴是生長旺盛的部位,生長素能促進營養(yǎng)物質向棉鈴運輸,促進棉鈴生長,D正確。3.(2024·北京海淀區(qū)高三期中)為探究0~M mol/L的α-萘乙酸(NAA)對某植物莖生長的影響,根據(jù)實驗結果得出: NAA濃度在0~N mol/L范圍內,該植物莖單位生長長度所需的時間與NAA濃度呈負相關; NAA濃度在N~M m/L范圍內,該植物莖單位生長長度所需的時間與NAA濃度呈正相關。綜上分析,下列所得結論正確的是( )A.M mol/L的NAA對該植物莖的生長具有抑制作用B.NAA濃度為N mol/L時,該植物莖的生長速度最快C.等濃度的NAA要比IAA對該植物莖生長的影響更持久D.該實驗的對照組莖的內源NAA對莖的生長有促進作用答案 B解析 由于題干未給出M mol/L的NAA處理的莖長度與對照組莖長度的比較情況,因此不能得出M mol/L的NAA對該植物莖的生長具有抑制作用的結論,A錯誤;NAA濃度為N mol/L時,該植物莖單位生長長度所需的時間最短,即該植物莖的生長速度最快,B正確;該實驗未進行等濃度的NAA與IAA的對照實驗,不能得出等濃度的NAA比IAA對該植物莖生長的影響更持久的結論,C錯誤;NAA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植物體不能合成NAA,D錯誤。4.(2024·海南高三期末)如圖為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煙草生長狀態(tài)的影響。下列關于生長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生長素通過煙草輸導組織進行單向主動運輸B.生長素濃度過高指的是高于適宜濃度的生長素濃度C.生長素濃度不同,對煙草植株生長的作用效果肯定不同D.煙草的根向地生長與其根部有感受重力的物質和細胞有關答案 D解析 生長素通過煙草輸導組織進行非極性運輸,既能向上運輸,也能向下運輸,A錯誤;高于適宜濃度的生長素濃度也會促進植物生長,生長素濃度過高指的是抑制植物生長的生長素濃度,B錯誤;在生長素的最適濃度兩側有促進植株生長的兩個不同的生長素濃度,其促進作用效果相同,C錯誤;植物的根中具有感受重力的物質和細胞,能將重力信號轉換成運輸生長素的信號,造成生長素分布不均衡,從而調節(jié)植物的生長方向,D正確。5.玉米根尖處于垂直狀態(tài)時,莖芽中合成的生長素(IAA)通過中柱運輸?shù)礁猓鶆蚍植荚诟诘母鱾€方向;將玉米幼苗水平放置時,幼根會彎向下方生長。科研人員建立如圖所示模型解釋上述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機理。推測彎曲生長過程中不會發(fā)生的是( )A.含淀粉體的根冠細胞感受重力變化B.根冠細胞中生長素載體重新分布C.根冠中的生長素向伸長區(qū)運輸D.根尖近地側的伸長區(qū)細胞生長更快答案 D解析 在水平放置的根中,含淀粉體的根冠細胞感受重力變化,平衡石停留在根冠細胞的近地側,導致根冠細胞中生長素載體重新分布, 近地側生長素濃度高,遠地側生長素濃度低,根對生長素比較敏感,根尖近地側的伸長區(qū)細胞生長慢,遠地側的伸長區(qū)細胞生長快,A、B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在彎曲生長的過程中,根冠中的生長素向伸長區(qū)(極性)運輸,近地側的伸長區(qū)生長素濃度高,遠地側的生長素濃度低,C不符合題意。6.(2024·天津市新華中學高三期末)草莓果實表面有許多瘦果。將生長一致的草莓植株分為四組,對照組 S0 不做處理,S1、S2 和S3 組植株上的幼果去除瘦果,再在 S2 組葉片上及 S3 組幼果上分別噴施一定濃度的生長素(IAA) 溶液,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果實開始發(fā)育后,瘦果內能合成生長素促進果實長大和成熟B.S1 組的果實由于缺少 IAA 無法催化細胞代謝而發(fā)育不良C.S2 組的結果表明噴施到葉片上的外源 IAA 可運輸?shù)焦麑?br/>D.S3 組果實的大小與IAA 溶液的濃度呈正相關答案 C解析 生長素不能促進果實成熟,A錯誤;生長素是植物激素,并無催化作用,只對植物的生長起著調節(jié)作用,B錯誤;S2組的結果表明噴施到葉片上的外源IAA可運輸?shù)焦麑崳龠M果實生長發(fā)育,C正確;生長素具有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的作用特點,濃度過高可能會抑制果實的生長發(fā)育,D錯誤。7.綠色開花植物受精卵發(fā)育成種子,子房發(fā)育成果實。為研究IAA(生長素)對番茄子房發(fā)育的調節(jié)作用,科研人員將處于花蕾期的番茄花分成4組進行實驗,如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組別 1組 2組 3組 4組實驗處理 受粉 未受粉不涂抹IAA 不涂抹IAA 在子房上涂抹IAA 在花柄上涂抹IAA果實平均重量(g) 4.1 0 5.3 0A.受粉是子房發(fā)育成果實的必要條件B.2、3組實驗結果表明子房發(fā)育成果實需要IAAC.依據(jù)3、4組實驗結果推測IAA不能從花柄運輸?shù)阶臃?br/>D.由此實驗結果推測子房壁細胞不能產(chǎn)生生長素答案 A解析 由3組實驗可知,在未受粉子房上涂抹IAA,子房也能發(fā)育成果實,A錯誤;2組和3組的自變量為是否在未受粉的番茄子房上涂抹IAA,3組涂抹后果實平均重量較重,推測子房發(fā)育成果實需要IAA,B正確;3組和4組的自變量為涂抹IAA的部位,3組在子房上涂抹IAA,4組在花柄上涂抹IAA,4組不能形成果實,果實是由子房發(fā)育形成的,因此推測IAA不能從花柄運輸?shù)阶臃浚珻正確;2組(沒有涂抹IAA)和4組(沒有在子房上涂抹IAA)都不能形成果實,但它們都有子房壁細胞,推測子房壁細胞不能產(chǎn)生生長素,D正確。8.(2024·茂名電白一中高三月考)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探究了不同濃度IAA和NAA處理對雙瓣茉莉水培插條生根的影響,實驗結果如表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處理 濃度/(mg·L-1) 根總長/cm 生根率/%IAA 150 17.07 40250 21.63 40350 0.61 40NAA 150 14.25 60250 50.06 100350 34.5 40A.該探究實驗的自變量是生長素及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的種類和濃度B.本實驗缺少空白對照,對照組應向蒸餾水中同時添加IAA和NAAC.實驗中,每支插條的葉片數(shù)及實驗溫度都會影響實驗結果D.正式實驗需縮小NAA濃度梯度,以確定生根的最適NAA濃度答案 B解析 本實驗缺少空白對照,對照組(不加任何處理因素)應只添加蒸餾水,B錯誤;實驗中,插條葉片中含有內源植物激素,實驗溫度會影響酶的活性,因此葉片數(shù)及實驗溫度都會影響實驗結果,C正確;NAA促進生根的最適濃度在250 mg·L-1附近,因此正式實驗需縮小NAA濃度梯度,以確定生根的最適NAA濃度,D正確。9.某實驗小組開展了探究吲哚乙酸(IAA)對月季插條生根作用的活動,結果如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不同濃度的IAA處理月季插條的時間應不同B.IAA促進月季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在10-8~10-7 mol·L-1之間C.要使扦插枝條生出相同數(shù)目的根,所需IAA的濃度一定要相同D.IAA超過一定濃度范圍會抑制扦插枝條生根答案 D解析 根據(jù)實驗應遵循單一變量原則、對照原則,實驗的自變量是IAA的濃度,處理時間為無關變量,故用不同濃度的IAA處理月季插條的時間應相同,A錯誤;IAA促進月季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在10-9~10-7 mol·L-1之間,B錯誤;生長素作用有一個最適濃度,高于或低于最適濃度各有一個使扦插枝條生出相同根數(shù)的IAA濃度,故要使扦插枝條生出相同數(shù)目的根,所需IAA 的濃度不一定要相同,C錯誤;IAA具有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的作用特點,超過一定濃度范圍會抑制扦插枝條生根,D正確。10.(2024·莆田高三一模)某興趣小組選用茉莉枝條為實驗材料,研究不同濃度的生長素(IAA)對扦插枝條生根數(shù)目的影響,實驗結果如表。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IAA濃度/ (mol·L-1) 0 10-12 10-11 10-10 10-9 10-8 10-7 10-6第一組生根數(shù)(條) 8 23 29 38 35 12 3 4第二組生根數(shù)(條) 9 20 32 34 31 12 10 5第三組生根數(shù)(條) 13 23 28 36 30 15 8 3三組平均生根數(shù)(條) 10 22 30 36 32 13 7 4A.該實驗的自變量是IAA的濃度和不同的實驗組別B.IAA具有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扦插枝條生根的作用C.分成三組進行實驗的目的是提高實驗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D.IAA濃度為0時,扦插枝條生根是內源激素作用的結果答案 A解析 該實驗的自變量是IAA的濃度,A錯誤;和對照組相比(IAA濃度為0),IAA濃度≥10-7 mol·L-1時抑制扦插枝條生根,因此該實驗結果可說明IAA具有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扦插枝條生根的作用,B正確;分成三組進行實驗,即增加實驗重復次數(shù),避免實驗中的偶然誤差,目的是提高實驗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C正確;扦插枝條含有的內源激素可以促進插條生根,所以當IAA濃度為0時,扦插枝條生根是內源激素作用的結果,D正確。11.將燕麥胚芽鞘和大豆下胚軸切段放在含2%蔗糖的培養(yǎng)液中進行實驗,一段時間后向培養(yǎng)液中加入10 μmol/L的生長素,并定時測定切段的延伸速率,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該實驗的自變量是用10 μmol/L的生長素培養(yǎng)的時間B.營養(yǎng)物質蔗糖的濃度過高會使燕麥胚芽鞘細胞失水C.10 μmol/L的生長素是促進大豆下胚軸伸長的最適濃度D.由圖可知,大豆下胚軸切段的延伸速率比燕麥胚芽鞘快且會發(fā)生波動,生長素對大豆下胚軸切段的影響大于對燕麥胚芽鞘的影響答案 B解析 該實驗的自變量有兩個,一是用10 μmol/L的生長素培養(yǎng)的時間,二是植物下胚軸切段的種類,A錯誤;本實驗只有一組生長素為10 μmol/L的濃度下的生長情況,沒有其他濃度的數(shù)據(jù)作比較,不能確定促進大豆下胚軸伸長的最適濃度,C錯誤;由題圖可知,大豆下胚軸切段的延伸速率比燕麥胚芽鞘快且會發(fā)生波動,但無二者不添加生長素的自然生長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因此不能確定生長素對二者的影響誰大誰小,D錯誤。12.(2024·福州高級中學高三月考)生長素 (IAA)極性運輸?shù)幕瘜W滲透假說認為, IAA 在植物細胞中有兩種存在形式,酸性環(huán)境下主要呈IAAH,中性環(huán)境下主要呈IAA-。IAA 在細胞壁中主要以IAAH形式存在,在細胞質中主要以IAA-形式存在。細胞膜上有IAAH 輸入載體 AUX1 蛋白和IAAH 輸出載體PIN 蛋白,通過兩種載體的接力轉運,完成生長素的極性運輸。據(jù)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質的pH 呈酸性,細胞壁的pH 呈中性B.H+由細胞質流出細胞壁的過程需要消耗 ATPC.圖中IAA 運輸方向可表示莖基部向莖尖運輸D.該圖解釋了莖向光彎曲生長的機制答案 B解析 細胞質呈中性, H+含量少于呈酸性的細胞壁,因此H+由細胞質流出細胞壁的過程為主動運輸,需要消耗能量,A 錯誤,B 正確;IAA 運輸方向為極性運輸,是指IAA 只能從形態(tài)學上端向形態(tài)學下端運輸,因此圖中IAA 運輸方向可表示莖尖向莖基部運輸,C 錯誤;植物莖向光彎曲生長的主要原理是單側光使生長素從向光側向背光側橫向運輸,使背光側生長素濃度大于向光側;而該圖解釋的是從形態(tài)學上端向形態(tài)學下端運輸?shù)臉O性運輸,因此該圖不能解釋莖向光彎曲生長的機制, D 錯誤。13.研究發(fā)現(xiàn)有機物X可解除植物的頂端優(yōu)勢。為探究有機物X解除頂端優(yōu)勢的最適濃度,研究人員配制了不同濃度的含有機物X的溶液,并選取若干生長狀況相同的幼苗為材料進行實驗,如圖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以不含有機物X的等量溶劑處理的幼苗為對照組B.實驗前應進行預實驗,為進一步實驗預測濃度范圍C.在①處同時涂抹等量不同濃度的含有機物X的溶液,一段時間后對比各組幼苗的高度D.切除①,在②處同時涂抹等量不同濃度的含有機物X的溶液,一段時間后對比各組幼苗的高度答案 D解析 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有機物X解除頂端優(yōu)勢的最適濃度,則實驗的自變量是不同濃度的含有機物X的溶液,實驗設計應遵循對照與單一變量原則,故對照組是含有機物X的等量溶劑處理的幼苗,A正確;實驗前做一個預實驗,目的是確定合適實驗濃度范圍,為正式實驗摸索條件,也可以檢驗實驗設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B正確;頂芽產(chǎn)生的生長素逐漸向下運輸,枝條上部的側芽處生長素濃度較高,側芽發(fā)育受到抑制,植株表現(xiàn)出頂端優(yōu)勢,有機物X可解除植物的頂端優(yōu)勢,則用含有機物X的溶液處理頂芽,側芽應很快發(fā)育成側枝,故實驗應是在①處同時涂抹等量不同濃度的含有機物X的溶液,一段時間后對比各組幼苗的高度,C正確,D錯誤。14.(2023·錦州高三二模)PIN2是一種生長素運輸?shù)鞍祝毎ど系腜IN2能將生長素運輸?shù)桨狻Q芯堪l(fā)現(xiàn),光照下擬南芥幼苗根細胞的PIN2集中分布在細胞膜上,將擬南芥幼苗根細胞轉入黑暗環(huán)境后,PIN2集中分布在液泡膜上。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單側光照時,向光側根細胞的生長不發(fā)生變化B.給予光照后,根細胞中生長素的含量升高C.生長素含量升高到一定程度會抑制乙烯合成D.上述根生長的調節(jié)過程需要光敏色素的參與答案 D解析 根細胞對生長素敏感,生長素濃度高時抑制根細胞的生長,濃度低時促進根細胞的生長,光照一側的細胞內的生長素被PIN2運出,細胞內生長素濃度降低,生長速度會作出相應的改變,A、B錯誤;生長素含量升高到一定程度會促進乙烯合成,C錯誤;植物感光依靠光敏色素的參與,D正確。15.(2024·湖南長沙一中高三月考)如圖甲為橫放在地面上植株幼苗的生長狀況,圖乙為不同生長素濃度對某植物部分器官生長的影響曲線。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生長素不能催化細胞代謝、不為細胞提供能量,而是通過給細胞傳達信息起調節(jié)作用B.圖甲中根受重力刺激,造成a側生長素濃度小于c側,生長素對a側細胞的促進作用小于c側,導致根向地生長C.由圖乙可知,同一濃度的生長素對同一植物不同器官作用效果可能相同D.由圖乙可知根對生長素的敏感性高于芽答案 B解析 由于生長素的橫向運輸,圖甲中根受重力刺激,造成a側生長素濃度小于c側,生長素對a側細胞的促進作用大于c側(c側有抑制),導致根向地生長,B錯誤;由圖乙可知,同一濃度的生長素對同一植物不同器官作用效果可能相同,如圖乙中的C點對于根和芽的促進作用相同,C正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