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年秋學期七年級期中學情調查生物學試題(考試時間:45分鐘滿分:30分)第一部分選擇題(共15分)注意: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的要求。(每小題0.5分)36,下列各項屬于生物學研究范疇的是A.潮汐的變化規律B.鐵生銹的原因C.校園內綠植品種的選擇D.水結冰的條件37.一只野兔發現狼后迅速鉆進附近的洞穴內,野兔的這種行為體現了生物A.具有遺傳、變異的特性B.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C.能適應并影響環境D.能生長和繁殖38。觀察是科學探究常用方法,下列描述錯誤的是A.準確記錄觀察結果B.觀察必須實事求是C.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D.只有肉眼觀察到的結果才是正確的39.某興趣小組為了探究溫度對鼠婦生活的影響,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不合理的是鼠婦數量濕度溫度光照20只潮濕10℃陰暗20只干燥25℃陰暗A.鼠婦數量B.濕度C.溫度D.光照40.以下關于科學探究中“假設”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假設是對發現問題的一種任意的解釋B.要通過實驗來驗證假設是否正確C.假設要以實驗觀察和知識、經驗為依據D.假設與結果不一致,可重新作出假設41.某校的同學為研究PM2.5(可吸入顆粒物,對人體危害極大)變化情況,他們分組對廣場周邊不同時段的空氣進行采樣并記錄。為減小實驗誤差,應對各組數據A.取最大值B.取最小值C.求平均值D.求和42.為研究冷藏時間是否影響食物的營養成分,興趣小組將生理狀態相似的3組桔子分別進行冷藏0小時、冷藏24小時、48小時處理,然后檢測桔子中維生素C的含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實驗變量是冷藏時間B.一次實驗就一定能得出正確結果七年級生物學第1頁(共6頁)■Q夸克掃描王極速掃描,就是高效C.冷藏溫度要保持相同D。選擇多種食物進行實驗結果更科學43.某同學使用顯微鏡觀察黃瓜果肉細胞臨時裝片時視野較暗,要使視野變亮應該選擇A.大光圈、平面鏡B,小光圈、平面鏡C.大光圈、凹面鏡D.小光圈、凹面鏡44、某同學利用放大鏡、棄用光盤、平面鏡和升降支架自制了簡易顯微鏡(如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放大鏡a-CA.放大鏡a相當于物鏡B.光盤上的圓孔相當于通光孔升降放大鏡b○/支架C.玻片標本應放置在放大鏡b的中央光盤D.大幅度升降支架相當于調節細準焦螺旋平面鏡人45.下列生物與棲息地搭配不合理的是A.仙人掌一干旱的沙漠B.企鵝—寒冷的極地C.鯨魚—浩瀚的海洋D.大熊貓松林果園46.蘇轍有“苦寒壞我千竿綠,好雨還催眾筍長”的詩句。下列選項中,與該詩句體現的生物與環境關系一致的是A.全球變暖導致珊瑚蟲死亡B.處境危險時象鼻蟲從樹葉上落地裝死C.荒漠中生活的駱駝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長很多D.沙漠環境中生活的駱駝,當體溫升高到40.7℃時才會出汗47.生物的生活離不開一定的環境。大雨過后蚯蚓爬到地面上,橘樹適合生活在溫暖的環境,文竹不能放在太陽底下暴曬。造成這些現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分別是A.陽光、溫度、水B.空氣、溫度、陽光C.陽光、水、溫度D.水、陽光、溫度48.某興趣小組探究不同植被對環境濕度的影響,得到如下實驗數據,以下判斷正確的是A.該探究實驗中裸地組是對照組組別裸地草坪灌木叢B.該探究實驗的變量是環境濕度環境濕度的平C.草坪對環境濕度的影響大于灌木叢均值(%)55.963.769.7D.干濕表置于灌木叢頂部測得的數據更準確49.下列關于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敘述錯誤的是A.生態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B,北極熊皮下脂肪特別厚體現了生物能適應環境七年級生物學第2頁(共6頁)口 Q夸克掃描王極速掃描,就是高效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