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生物水平調(diào)研試題第I卷(選擇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共50分。1.我國明代著名的藥學家李時珍在藥學巨著《本草綱目》中記載藥物 1892 種。附圖 1109 幅,收入藥方 11096 服。李時珍在研究藥物時,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 觀察法 B. 調(diào)查法 C. 分類法 D. 實驗法2.大雨過后,菜地里爬出許多蚯蚓,幾只鴨子忙著享受“美食”。以上沒有體現(xiàn)的生物特征是()A. 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 B. 生物能進行呼吸C. 生物能排出體內(nèi)產(chǎn)生的廢物 D. 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3.草原上,一只老鼠發(fā)覺老鷹在上空盤旋便緊張而迅速地鉆進附近的巢穴內(nèi)。老鼠的這種行為體現(xiàn)了生物()A. 具有遺傳變異的特性 B. 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C. 能適應環(huán)境并影響環(huán)境 D. 具有生長和繁殖的特性4.下列四種自然現(xiàn)象中,未直接體現(xiàn)生命現(xiàn)象的是 ( )A. 生石花開花 B. 鐘乳石長大 C. 鯨噴出水柱 D. 饅頭上發(fā)霉5.用顯微鏡觀察臨時裝片時,發(fā)現(xiàn)視野中有一污點,這個污點不可能存在于 ( )A. 目鏡上 B. 物鏡上 C. 載玻片上 D. 反光鏡上6.黑藻的細胞內(nèi),細胞質(zhì)沿著細胞膜以一定的速度和方向循環(huán)流動。如圖所示為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物像,則實際上葉綠體在細胞內(nèi)的位置及細胞質(zhì)的流動方向為()A. 位于細胞右下方,逆時針 B. 位于細胞右下方,順時針C. 位于細胞左上方,順時針 D. 位于細胞左上方,逆時針7.在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胞的過程中,視野里的物像不清晰。我們的正確操作是()A. 轉動細準焦螺旋 B. 轉動轉換器換低倍鏡C. 轉動粗準焦螺旋 D. 轉動反光鏡換平面鏡8.新鮮紅莧菜的葉片呈紅色。將其浸泡在涼水里,涼水不會變紅;若將其浸泡在沸水里,則沸水會變紅。被沸水破壞的結構是()A. 細胞壁 B. 細胞質(zhì) C. 細胞膜 D. 細胞核9.“從容歲月帶微笑,淡泊人生酸果花”。山楂果實中的酸味物質(zhì)主要儲存在()A. 細胞膜 B. 細胞質(zhì) C. 液泡 D. 細胞核10.動物細胞形態(tài)多樣,不規(guī)則且易變形,這都是由于細胞結構中沒有( ?。?br/>A. 細胞壁 B. 細胞膜 C. 液泡 D. 葉綠體11.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使用0.9%的生理鹽水,其目的是()A. 防止細菌在裝片中繁殖 B. 使細胞保持正常形態(tài)C. 迅速殺死細胞以便觀察 D. 利用生理鹽水粘住細胞12.小明在實驗室利用光學顯微鏡觀察一些細胞,當他看到某些細胞結構時立刻判斷出這是植物細胞,這些結構是()A. 葉綠體和液泡 B. 細胞核和細胞膜 C. 細胞核和線粒體 D. 細胞膜和細胞質(zhì)13.下列各組物質(zhì)均能為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的是()A. 水、糖類 B. 糖類、脂質(zhì) C. 無機鹽、維生素 D. 二氧化碳、糖類14.細胞內(nèi)不同的結構具有不同的功能,下列結構與功能匹配錯誤的是 ( )A. 細胞膜——控制物質(zhì)進出細胞 B. 葉綠體——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C. 線粒體——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D. 細胞核——保護細胞內(nèi)部結構15.《愛蓮說》云“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檢測發(fā)現(xiàn),蓮花池中有重金屬元素,但蓮花細胞中卻沒有發(fā)現(xiàn)該種物質(zhì),則細胞中起關鍵作用的結構是()A. 細胞壁 B. 細胞膜 C. 細胞質(zhì) D. 細胞核16.警察在破案過程中,提取指紋是常用方法之一。決定人指紋信息的遺傳物質(zhì)存在于細胞結構中的()A. 細胞膜 B. 細胞質(zhì) C. 細胞核 D. 線粒體17.一只“毛毛蟲”能長成美麗的蝴蝶,是因為()A. 細胞的分裂 B. 細胞的分化C. 細胞的生長 D. 細胞的生長、分裂和分化18.在細胞分裂過程中,對生物遺傳穩(wěn)定性具有重要意義的變化是()A. 細胞質(zhì)分成兩等份B. 一個細胞變成兩個細胞C. 染色體復制并且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D. 細胞核一分為二19.人們觀看健美運動員的展示時,運動員上肢肌肉產(chǎn)生的隆起是由于()A. 上皮組織具有分泌功能 B. 肌肉組織具有傳導興奮功能C. 肌肉組織具有收縮功能 D. 上皮組織具有保護功能20.海蛞蝓是一類生活在淺海的軟體動物,具有較強的“再生”能力。下列關于海蛞蝓結構層次的描述中,從微觀到宏觀順序正確的是()A. 細胞→系統(tǒng)→組織→器官→個體 B. 組織→細胞→系統(tǒng)→器官→個體C. 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個體 D. 個體→系統(tǒng)→器官→組織→細胞21.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和心肌細胞分別構成的組織類型是()①結締組織 ②上皮組織 ③肌肉組織 ④神經(jīng)組織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22.植物體的各種組織中,具有運輸功能的是( )A. 分生組織 B. 輸導組織 C. 薄壁組織 D. 結締組織23.西瓜是人們喜愛的水果。從植物體的結構層次來看,西瓜、西瓜瓤、西瓜籽分別屬于()A. 組織、器官、器官 B. 器官、組織、器官 C. 器官、組織、細胞 D. 器官、細胞、器官24.在“觀察草履蟲”實驗中,有可能看到的現(xiàn)象是()A. 草履蟲遇到障礙物時會避開 B. 有的草履蟲正在進行出芽生殖C. 草履蟲靠兩根鞭毛的擺動,旋轉前進 D. 草履蟲正通過口溝排出食物殘渣25.為了探究草履蟲對刺激作出的反應,某同學在載玻片兩端分別滴一滴草履蟲培養(yǎng)液,用解剖針把兩滴培養(yǎng)液連通起來,在草履蟲培養(yǎng)液左側放少許食鹽(如圖所示)。用放大鏡觀察,大多數(shù)草履蟲( )A. 停止運動 B. 從左向右運動 C. 向食鹽方向運動 D. 從右向左運動第II卷(非選擇題)二、綜合探究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50分。26.(8分)制作裝片是顯微觀察的重要手段。甲圖是“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實驗的操作步驟,乙圖是繪制的細胞模式圖。請據(jù)圖回答:(1)圖甲中制作臨時裝片的正確順序是 ______ 。(用字母和箭頭表示)(2)環(huán)節(jié)C中滴加的液體是 ______ ,目的是 ______ 。(3)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細胞的結構圖應該是圖中的 ______ (填A或B)。(4)如果將口腔上皮細胞改為洋蔥表皮細胞進行觀察,洋蔥表皮細胞完全浸潤在清水中也不會因過度吸水而漲破,這是因為植物細胞的外面具有 ______ 的緣故。(5)山楂素有“開胃第一果”之稱,吃起來酸甜可口。這些酸甜物質(zhì)主要存在于圖乙A細胞的[ ______ ] ______ 內(nèi)。(在[]中填序號)27.(8分)綜合實踐課程已全面深入實施,某學習小組以“白菜種植”為例進行了種植和栽培實踐活動。分析問答下列問題:(1)白菜屬于雙子葉植物,其種子包括 ______ 和胚兩部分,胚是由 ______ 發(fā)育來的。(2)育苗時,同學們會言先測定發(fā)芽率。做法是:隨機取50粒種子均勻放入鋪有濕潤紗布的培養(yǎng)皿中,置于適合種子萌發(fā)的溫度條件下,每天噴灑適量的水并記錄萌發(fā)的種子數(shù),持續(xù)一定周期后計算得出結論。這種檢測種子發(fā)芽率的方法叫 ______ ;檢測時,他們隨機選取種子、而且選取較多數(shù)量的種子進行檢測,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苗移栽種植時,往往選擇下午5點以后,且每株幼苗根部都帶一個小土坨。這樣做的好處是:①降低幼苗的 ________ ;②保護根尖的主要部位—— ________ 。(4)同學們模仿“無土栽培”的方式栽植A、B兩組白菜苗(初期,白菜苗大小、數(shù)量及長勢均相同。)。定期給A組白菜苗澆灌土壤浸出液,給B組白菜苗澆灌相同量的蒸餾水。一段時間后,觀察到A組白菜苗長勢良好且蔥綠,而B組白菜苗長勢弱小且發(fā)黃。由此得出的結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7分)雛鷹小組的同學參加了“探究動植物細胞”的綜合實踐活動,如圖是他們繪制的動植物細胞的結構示意圖。(1)其中,屬于植物細胞的是圖 ______ ,屬于動物細胞的是圖 ______ 。(2)切洋蔥時,淘淘同學聞到了強烈的刺激性氣味,產(chǎn)生該氣味的物質(zhì)來自洋蔥細胞中液泡內(nèi)的 ______ 。(3)在光學顯微鏡下,植物細胞內(nèi)不易看清楚的基本結構是 ______ (填結構名稱)。(4)請幫助小明選擇適合的材料制作洋蔥鱗片葉內(nèi)表皮細胞的模型: ______ (填序號)。制作細胞模型可供選擇的材料:①塑料袋——細胞膜;②綠豆——葉綠體;③方紙盒——細胞壁;④瓊脂和水——細胞質(zhì);⑤鮮葡萄——細胞核;⑥裝滿水的透明袋——液泡。(5)若雛鷹小組的同學用圖甲表示洋蔥鱗片葉內(nèi)表皮細胞,則圖中不該出現(xiàn)的結構是 ______ (填字母和名稱)。29.(8分)如圖是制作并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示意圖,請根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一中制作臨時裝片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______ (用字母表示)。(2)圖C中滴在載玻片中央的液體是 ______ 。(3)如果將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改為洋蔥表皮細胞進行觀察,則洋蔥表皮細胞完全浸潤在清水中也不會過度吸水脹破,這是因為植物細胞的最外層具有 ______ 的緣故。(4)在蓋蓋玻片時,應使蓋玻片的一側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液滴,然后輕輕放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避免產(chǎn)生 ______ 而影響觀察。(5)從結構層次上分析,口腔上皮屬于 ______ 組織,是細胞分裂和 ______ 的結果。(6)圖二是口腔上皮細胞模式圖,其中控制物質(zhì)進出細胞的結構是 ______ (填數(shù)字);有“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之稱的是 ______ (填結構名稱)。30.(9分)嚼食檳榔是一種在我國臺灣、海南、廣西等檳榔原產(chǎn)地都有的習俗,而湖南人卻把檳榔產(chǎn)業(yè)發(fā)展壯大,據(jù)統(tǒng)計湖南人嚼食檳榔的比例高達到39%。經(jīng)常嚼食檳榔會造成口腔潰瘍、牙齦退變、黏膜下纖維化,檳榔纖維反復摩擦造成口腔黏膜局部損傷,檳榔內(nèi)容易引起致癌的檳榔堿滲入黏膜組織,引發(fā)黏膜組織變性,進而導致口腔癌變。網(wǎng)上有順口溜“檳榔加煙早早升天,檳榔配酒閻王招手,一天三包小檳榔黑白無常坐身旁;檳榔嚼得久,你比大爺要先走”。早在2003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中心就已經(jīng)將檳榔認定為一級致癌物。某探究小組為了探究檳榔中的粗纖維對口腔的傷害,把嚼食后的檳榔渣擠出汁液放在顯微鏡下觀察。(1)探究小組在顯微鏡下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檳榔渣汁液中有很多脫落的粗纖維,粗纖維周圍有大量的口腔上皮細胞。說明了在嚼食檳榔時,檳榔中的粗纖維對口腔內(nèi)表皮黏膜有很大傷害,這種具有保護和支持功能的粗纖維主要是________組織。A.分生組織 B.機械組織 C.上皮組織 D.營養(yǎng)組織(2)探究小組在制作此臨時玻片時,在載玻片上滴加的液體是( ?。?br/>A.清水 B.稀碘液 C.生理鹽水 D.0.9%酒精(3)為了觀察更清晰,在制作臨時玻片要染色,染色后觀察發(fā)現(xiàn),上皮細胞有一個結構顏色很深很醒目,這是上皮細胞的( ?。?br/>A.細胞質(zhì) B.細胞壁 C.細胞核 D.線粒體(4)探究小組在顯微鏡下發(fā)現(xiàn)一個口腔上皮細胞位于視野左下方,要把它移到視野正中觀察,應該把玻片往( ?。┮苿?。A.左下方 B.右上方 C.左上方 D.右下方(5)探究小組還查閱了大量資料,發(fā)現(xiàn)在生活中經(jīng)常嚼食檳榔的導致患口腔癌、牙齦癌、舌癌的人很多,青少年要學會拒絕這種“軟毒品”,你覺得應該怎么從自身做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9分)小明同學使用顯微鏡對草履蟲進行觀察,結果記錄如下。(1)制作臨時裝片時應吸取表層的培養(yǎng)液進行觀察,這是因為草履蟲生活需要 ______,所以在表層分布更多。(2)若想最大范圍內(nèi)觀察到草履蟲及它們的運動軌跡,選用的鏡頭組合更合理的是 ______。A.①和⑤B.②和④C.②和③D.①和③(3)如圖1,為將箭頭所指的草履蟲移到視野中央進一步觀察,應將裝片向 ______方向移動。(4)觀察發(fā)現(xiàn),草履蟲體表有 ______,有助于它的運動。食物會隨著水流通過口溝進入草履蟲體內(nèi),形成 ______,食物在其中被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殘渣則由胞肛排出體外。(5)小明在顯微鏡下觀察到圖2所示的情景。一段時間后,圖中的兩部分完全分開,變成兩個獨立的個體,這說明草履蟲正在進行 ______________。(6)學生進行了草履蟲的應激性實驗后,發(fā)現(xiàn)草履蟲會趨向牛肉汁、蔗糖等有利刺激,躲避食鹽、冰塊等有害刺激。現(xiàn)有冰塊和牛肉汁兩種物質(zhì),若想讓草履蟲從培養(yǎng)液液滴中移向A處,可以采取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 A 2. C 3. B 4. B 5. D 6. A 7. A 8. C 9. C 10. A 11. B 12. A 13. B 14. D 15. B 16. C 17. D 18. C 19. C 20. C 21. C 22. B 23. B 24. A 25. B 26. C→A→D→B 生理鹽水 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tài),方便觀察 B 細胞壁 5 液泡 27. (1)種皮;受精卵;(2)抽樣檢測;避免偶然性,減小實驗誤差;(3)①蒸騰作用; ②成熟區(qū);(4)植物(白菜)的生活需要無機鹽。 28. 甲 乙 細胞液 細胞膜 ①③④⑤⑥ E葉綠體 29. (1)cadb;(2)生理鹽水;(3)細胞壁;(4)氣泡;(5)上皮;分化;(6)③;細胞核。 30. (1)B(2)C(3)C(4)A(5)不嚼檳榔(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不要有不良嗜好,合理即可) 31. (1)氧氣(2)A(3)左上方(4)纖毛; 食物泡(5)分裂生殖(6)在B處滴加冰塊(有害刺激),在A處滴加牛肉汁(有利刺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