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 綜合練2025年高考生物一輪復習備考一、單選題1.不同植物根尖分生區(qū)組織細胞的細胞周期及分裂期時長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植物品種 細胞周期/h 分裂期/h甲 38 5.8乙 23 4.0丙 32 3.5丁 16 3.1A.植物根尖分生區(qū)組織細胞分裂旺盛,進行有絲分裂的細胞具有細胞周期B.分裂間期只發(fā)生DNA的復制,且分裂間期時長比分裂期長C.觀察根尖分生區(qū)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時需選取根毛區(qū)域的細胞D.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時需用雙縮脲試劑作為染色劑2.某精原細胞中m、n為一對同源染色體,其中m為正常染色體。該對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后發(fā)生的特殊過程如圖所示,其中A~E表示染色體片段,染色體橋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時會在兩著絲粒之間隨機斷裂,后續(xù)的分裂過程正常進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m、n聯(lián)會時發(fā)生交換的位點在基因B/B和C/C之間B.該精原細胞減數(shù)分裂形成的精子中染色體數(shù)目會減少C.僅考慮B基因,該精原細胞減數(shù)分裂后可形成基因型為BB的精子D.該精原細胞經(jīng)減數(shù)分裂形成的含異常染色體的精子占1/23.下列關于利用模型模擬生物學現(xiàn)象的敘述,錯誤的是( ?。?br/>A.制作的真核細胞三維結構模型是實物模型或計算機模型等,且兼具科學性與美觀B.解釋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模擬實驗中,細胞的大小與物質(zhì)擴散效率呈負相關C.模擬生物體維持pH的穩(wěn)定時,自來水組的pH變化幅度大于肝勻漿組D.在“建立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的模型實驗”中,雙手分別抓住著絲粒,使紅色和黃色染色體分別移向細胞兩極模擬的是減數(shù)分裂Ⅱ后期染色體的行為4.除草劑乙草胺能被棉花根系吸收,高濃度乙草胺抑制棉花細胞呼吸,干擾核酸和蛋白質(zhì)合成,造成DNA損傷和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異。圖1為棉花細胞染色體橋顯微圖,圖2為染色體橋示意圖,染色體橋會在著絲粒移向兩極時,在兩著絲粒間的任意位置斷裂。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高濃度乙草胺能使棉花根尖分生區(qū)細胞周期變短B.若高濃度乙草胺干擾DNA的合成,則可能導致棉花根尖分生區(qū)間期細胞增多C.觀察棉花細胞有絲分裂染色體異常時,制作裝片的流程為:解離→染色→漂洗→制片D.染色體橋的斷裂發(fā)生在后期,所產(chǎn)生的子細胞會出現(xiàn)染色體結構和數(shù)目變異5.某興趣小組將培養(yǎng)獲得的二倍體和四倍體洋蔥根尖,分別制作有絲分裂的臨時裝片進行觀察。下圖為二倍體洋蔥根尖細胞的照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植物細胞有絲分裂臨時裝片的制作步驟為解離—染色—漂洗—制片B.細胞②處于有絲分裂前的分裂間期,視野中細胞②的數(shù)量比①、③多C.處于①狀態(tài)的細胞完成分裂后,細胞內(nèi)染色體數(shù)目是體細胞的一半D.四倍體洋蔥處于有絲分裂中期的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是②、③的4倍6.如圖是研究人員以榴花秋舞月季根尖為材料進行核型分析的結果,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圖1是榴花秋舞月季有絲分裂中期圖像,DNA數(shù)是染色體數(shù)的兩倍B.圖2是依據(jù)染色體的大小、形態(tài)、著絲粒位置等分析的結果C.通過雜交選育的月季新品種可采用扦插的方式保持親本優(yōu)良性狀D.結果表明榴花秋舞月季是四倍體,著絲粒都位于染色體的中部或近中部7.當轉錄因子E2F與去磷酸化的Rb蛋白結合后,無法激活與細胞分裂相關基因的表達,從而抑制細胞增殖。乳腺細胞的增殖受雌激素和p16、p21蛋白等的共同調(diào)節(jié),其作用機制如圖1所示。該調(diào)節(jié)過程的平衡一旦被打破,細胞易發(fā)生癌變。圖2為細胞周期中各檢驗點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有( ?。?br/>A.Rb基因可能是一種抑癌基因,該基因突變導致蛋白質(zhì)活性降低有可能發(fā)生癌變B.若雌激素與乳腺癌細胞內(nèi)受體結合,形成的復合物會促進cyclinD基因表達上調(diào)C.若p16、p21基因突變,細胞因G合成減少無法通過圖2中的檢驗點1而停止分裂D.用靶向藥物選擇性抑制CDK4/6的活性,能抑制癌細胞分裂的一種思路8.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存在SAC蛋白與APC(后期促進因子)的監(jiān)控機制。初期SAC位于染色體的著絲粒上,當染色體與紡錘絲正確連接并排列在赤道板上之后,SAC會失活并脫離著絲粒,進而激活APC,促進細胞正常完成后續(xù)的分裂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br/>A.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上時,染色體和核DNA數(shù)目之比為1:2B.連續(xù)分裂的細胞中,SAC會不斷地與著絲粒結合和脫離C.推測SAC的功能是使細胞進入分裂后期D.推測每條染色體著絲粒上的SAC都失活后APC才具有活性9.栽培馬鈴薯為同源四倍體,育性偏低。GBSS基因(顯隱性基因分別表示為G和g)在直鏈淀粉合成中起重要作用,只有存在G基因才能產(chǎn)生直鏈淀粉。不考慮突變和染色體互換,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相比二倍體馬鈴薯,四倍體馬鈴薯的莖稈粗壯,塊莖更大B.選用塊莖繁殖可解決馬鈴薯同源四倍體育性偏低問題,并保持優(yōu)良性狀C.Gggg個體產(chǎn)生的次級精母細胞中均含有1個或2個G基因D.若同源染色體兩兩聯(lián)會,GGgg個體自交,子代中產(chǎn)直鏈淀粉的個體占35/3610.單親二體(UPD)是指正常二倍體的體細胞(2n)中某對同源染色體都來自父方或母方的現(xiàn)象。下圖表示某種UPD的發(fā)生機制:減數(shù)分裂出現(xiàn)錯誤的二體卵子(n+1)和正常精子(n)結合形成三體合子(2n+1),三體合子在有絲分裂過程中會失去一條染色體,從而使染色體數(shù)目恢復正常(2n)。在不考慮其他變異的情況下,敘述錯誤的是( ?。?br/> A.圖中所示的二體卵子可由減數(shù)分裂Ⅰ異常形成B.圖中甲、乙、丙可發(fā)育為性別相同的個體,且丙為UPDC.表型正常雙親生出UPD血友病女孩,可能是母方減數(shù)分裂Ⅰ異常所致D.即使母方的卵子中無12號染色體,仍可能形成12號染色體的UPD11.人類的雙眼皮基因?qū)窝燮せ蚴秋@性,位于常染色體上。一個色覺正常的單眼皮女性(甲),其父親是色盲:一個色覺正常的雙眼皮男性(乙),其母親是單眼皮。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甲的一個卵原細胞在有絲分裂中期含有兩個色盲基因B.乙的一個精原細胞在減數(shù)分裂Ⅰ中期含四個單眼皮基因C.甲含有色盲基因并且一定是來源于她的父親D.甲、乙婚配生出單眼皮色覺正常女兒的概率為1/412.下列關于高中生物學實驗操作或現(xiàn)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用黑藻葉片上表皮在高倍鏡下觀察葉綠體的形態(tài)B.觀察植物細胞質(zhì)壁分離和復原現(xiàn)象時,只用低倍鏡即可觀察到C.剪取洋蔥根尖,解離、染色和漂洗后制成臨時裝片D.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藍溶液檢測酵母菌是否進行無氧呼吸產(chǎn)生酒精13.SSR是DNA中的簡單重復序列,非同源染色體上的SSR不同,不同品種的同源染色體上的SSR也不相同,可用于基因定位。為確定水稻長?;蛟冖蛱栠€是Ⅲ號染色體上,科研人員以水稻長粒單基因突變體為父本,正常粒為母本,雜交得到F1,F(xiàn)1全為正常粒,F(xiàn)1自交得到F2共有正常粒326株、長粒106株。科研人員進一步特異性標記、擴增親本和F2部分個體有關染色體上的SSR序列,電泳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A.長粒性狀為隱性性狀,正常?;虬l(fā)生堿基對的增添突變成長?;?br/>B.若SSR序列標記的染色體來自同一品種,其同源染色體上的SSR不相同C.若粒形基因與SSR序列位于同一染色體上,減數(shù)分裂時二者通常進入同一配子D.圖b中F2的1-8號個體電泳結果說明長粒基因位于Ⅲ號染色體上14.某動物(2N=4)的一個精原細胞所有核DNA 分子的一條鏈均被32P標記,在含31P的培養(yǎng)液中完成減數(shù)分裂,得到4個精細胞。下列有關這4個精細胞放射性含量及其原因的分析,錯誤的是( )A.若只有 1個精細胞有放射性,可能是MⅠ后期一對同源染色體移向同一極B.若只有2個精細胞有放射性,可能是MⅡ后期2個次級精母細胞含有32P標記的 2條染色體均移向同一極C.若只有3個精細胞有放射性,可能是MⅡ后期1個次級精母細胞含有32P標記的 2條染色體移向同一極D.若4個精細胞均有放射性,則每個精細胞的1個核DNA 分子的一條鏈被32P標記15.泛素化是指泛素分子(一類低分子量的蛋白質(zhì))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將細胞內(nèi)的蛋白質(zhì)分類,從中選出靶蛋白分子,并對靶蛋白進行特異性修飾的過程。最新研究表明,核蛋白UHRF1在有絲分裂中催化驅(qū)動蛋白EG5泛素化,進而調(diào)控細胞周期轉換與細胞增殖,該研究揭示了UHRF1調(diào)控有絲分裂紡錘體結構和染色體行為的新機制,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br/>A.UHRF1蛋白參與調(diào)控組裝紡錘體和維持染色體正常行為B.UHRF1蛋白缺失可能會導致細胞有絲分裂過程被阻滯C.TPX2確保有絲分裂后期EG5在紡錘絲上的正確分布D.該研究為UHRF1作為潛在抗癌藥物靶點提供理論依據(jù)二、非選擇題16.在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若細胞周期進程出現(xiàn)異常情況時,細胞周期檢查點機制會被激活以及時中斷細胞周期的運行,當細胞進行相應修復后可使周期恢復運轉。如圖是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各檢查點的功能,S期為DNA復制期,M期為分裂期。(1)下列選項中正常情況下可以發(fā)生圖示過程的有_______(填編號)。A.根尖生長點細胞 B.神經(jīng)細胞 C.胚胎干細胞D.葉肉細胞 E.肌細胞 F.小腸上皮細胞(2)與G1期細胞相比,G2期細胞中染色體及核DNA 數(shù)量的變化是 。(3)根據(jù)題圖信息, 檢查點和 檢查點有利于維護細胞中基因組的穩(wěn)定性。細胞周期正常運行依賴于細胞周期檢查點機制,若檢查點失控,則細胞可能發(fā)展為癌細胞。(4)細胞核內(nèi)的染色體(質(zhì))易被 性染料(如 或醋酸洋紅溶液)染成深色。(5)一個處于細胞周期中的細胞,如果堿基T與U被大量利用,則該細胞可能處于細胞周期的 期。(6)基因型為AaBb的二倍體細胞在有絲分裂后期時細胞有 個染色體組,移向其中一極的基因為 。參考答案:1.AA、植物根尖分生區(qū)組織細胞分裂旺盛,進行有絲分裂的細胞具有細胞周期,A正確;B、 分裂間期發(fā)生DNA的復制和相關蛋白質(zhì)的合成,并且細胞適度生長,B錯誤;C、觀察根尖分生區(qū)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時需選取分生區(qū)的細胞,C錯誤;D、 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時需用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紅液作為染色劑,D錯誤。2.AA、據(jù)圖可知,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fā)生了交叉互換,且染色體片段缺失,根據(jù)染色體橋的特點,可判斷發(fā)生交換的位點在基因B/B和C/C之間,A正確;B、依據(jù)題干信息,染色體橋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時會在兩著絲粒之間隨機斷裂,后續(xù)的分裂過程正常進行,可知,該精原細胞減數(shù)分裂形成的精子中染色體數(shù)目不會減少,B錯誤;C、依據(jù)減數(shù)分裂的過程和特點,可判斷,僅考慮B基因,該精原細胞減數(shù)分裂后不會形成基因型為BB的精子,C錯誤;D、由于圖中同源染色體發(fā)生變異后,相連的片段隨機斷裂,所以該精原細胞產(chǎn)生含有正常染色體的精子比例為1/4,含異常染色體的精子占3/4,D錯誤。3.DA、制作的真核細胞三維結構模型是實物模型或計算機模型等,且兼具科學性與美觀,A正確;B、細胞模型越大,其表面積和體積的比值越小,物質(zhì)運輸效率越低,而物質(zhì)在細胞模型中的擴散速率是一定的,所以細胞的大小與物質(zhì)擴散效率呈負相關,B正確;C、由于肝勻漿和緩沖液都含緩沖物質(zhì),在一定范圍內(nèi),這兩組的pH的變化都較小,而自來水組的pH變化最大,C正確;D、在“建立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的模型實驗”中,雙手分別抓住著絲粒,使紅色和黃色染色體分別移向細胞兩極模擬的是減數(shù)分裂Ⅰ后期染色體的行為,D錯誤。4.BA、高濃度乙草胺抑制棉花細胞呼吸,干擾核酸和蛋白質(zhì)合成,故能使棉花根尖分生區(qū)細胞周期變長,A錯誤;B、DNA合成在分裂間期,若高濃度乙草胺干擾DNA的合成,則可能導致棉花根尖分生區(qū)間期細胞增多,B正確;C、觀察棉花細胞有絲分裂染色體異常時,制作裝片的流程為:解離→漂洗→染色→制片,C錯誤;D、染色體橋的斷裂發(fā)生在后期,所產(chǎn)生的子細胞會出現(xiàn)染色體結構變異,不會導致數(shù)目變異,D錯誤。5.BA、觀察細胞有絲分裂實驗的步驟:解離(目的是使細胞分離) →漂洗(洗去解離液,便于染色) →染色(用龍膽紫、醋酸洋紅等堿性染料) →制片→觀察(用顯微鏡觀察時要求遵循先低倍鏡觀察后高倍鏡觀察的原則),A錯誤;B、細胞①處于有絲分裂前的分裂后期,細胞②處于有絲分裂前的分裂間期,細胞③處于有絲分裂前的分裂前期,因為在一個細胞周期中,分裂間期持續(xù)的時間遠遠長于分裂期,因此視野中細胞②的數(shù)量比①、③多,B正確;C、細胞①處于有絲分裂前的分裂后期,由于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成為染色體,使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該細胞分裂后形成的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與體細胞相同,C錯誤;D、四倍體洋蔥處于有絲分裂中期的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是②、③的2倍,D錯誤。6.AA、中期是觀察染色體數(shù)目的最佳時期,核DNA數(shù)是染色體數(shù)的兩倍,A錯誤;B、圖2為核型分析的結果,核型分析是根據(jù)染色體的大小、形態(tài)、著絲粒位置等分析的結果,B正確;C、扦插屬于常見的植物無性生殖的方式,無性繁殖沒有經(jīng)過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的過程,因而后代一般不會出現(xiàn)變異,后代性狀較為一致,所以利于保持親本的優(yōu)良性狀,C正確;D、由圖2可知,榴花秋舞月季是四倍體,圖3可知榴花秋舞月季著絲粒在染色體的中部或近中部,D正確。7.CA、細胞癌變的原因很多,除了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基因突變,某些基因的乙?;健⒓谆蕉加锌赡芤鸢┳?,Rb基因可能是一種抑癌基因,該基因突變導致蛋白質(zhì)活性降低有可能發(fā)生癌變,A正確;B、依題意可知,雌激素的受體在細胞內(nèi)部,且雌激素與乳腺癌細胞內(nèi)受體結合后,形成的復合物會促進cyclinD基因表達,B正確;C、p16、p21的表達產(chǎn)物抑制CDK4/6蛋白合成,P16、P21基因突變,則CDK4/6蛋白合成增加,G合成隨之增加,不會出現(xiàn)無法通過檢驗點的情況,C錯誤;D、用靶向藥物選擇性抑制CDK4/6的活性,是能抑制癌細胞分裂的一種思路,D正確。8.CA、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上時,染色體已在間期完成了復制,每條染色體上有兩條單體,染色體和核DNA數(shù)目之比為1:2,A正確;B、由題意可知,在連續(xù)分裂的細胞中,SAC會不斷地與著絲粒結合和脫離,促進細胞完成分裂過程,B正確;C、由題意可知,SAC會失活并脫離著絲粒,進而激活APC,促進細胞正常完成后續(xù)的分裂過程,可推測SAC的功能是抑制細胞進入分裂后期,C錯誤;D、由題意可知,每條染色體著絲粒上的SAC都失活后教會激活APC,使APC才具有活性,D正確。9.CA、相比二倍體馬鈴薯,四倍體馬鈴薯的莖稈粗壯,塊莖更大,所含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也更多,A正確;B、植物可進行無性繁殖,可保持母本的優(yōu)良性狀,選用塊莖繁殖可解決馬鈴薯同源四倍體育性偏低問題,并保持優(yōu)良性狀,B正確;C、Gggg細胞復制之后為GGgggggg,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故Gggg個體產(chǎn)生的次級精母細胞含有2或0個G基因,C錯誤;D、若同源染色體兩兩聯(lián)會,GGgg個體自交,GGgg產(chǎn)生的配子為1/6GG、4/6Gg、1/6gg,只有存在G基因才能產(chǎn)生直鏈淀粉,故子代中產(chǎn)直鏈淀粉的個體占1—1/6×1/6=35/36,D正確。10.CA、圖中二體卵子的染色體顏色不同,為同源染色體,說明二體卵子的產(chǎn)生是減數(shù)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體為分離所致,A正確;B、由圖可知,精子中染色體形態(tài)與卵子中染色體形態(tài)相同,則其為常染色體或X染色體,若為常染色體,則甲、乙、丙中所含性染色體組成可能都為XX或都為XY,若為性染色體,則甲、乙、丙中性染色體組成均為XX,三者性別可能相同,丙中兩條顏色不同的同源染色體可能均來源于卵子,則為UPD,B正確;C、血友病為伴X隱性遺傳,若用a代表其致病基因,UPD血友病女孩基因型為XaXa,其雙親正常,母親基因型為XAXa,則可能是母方減數(shù)分裂Ⅱ后期形成的兩條Xa染色體移向同一級產(chǎn)生XaXa的卵子所致,C錯誤;D、即使母方產(chǎn)生了沒有12號染色體的卵子,但可能與父方產(chǎn)生的含兩條12號染色體的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染色體組成正常,體細胞(2n)中某12號同源染色體都來自父方,符合UPD的定義,D正確。11.BA、假設人類的雙眼皮基因?qū)窝燮せ蛴肁、a表示,A表示雙眼皮,B、b表示紅綠色盲,一個色覺正常的單眼皮女性(甲),其父親是色盲,則該甲的基因型為aaXBXb,一個色覺正常的雙眼皮男性(乙),其母親是單眼皮,乙的基因型為AaXBY,甲的卵原細胞在有絲分裂中期,DNA進行了復制,有2個b,A正確;B、乙的基因型為AaXBY,減數(shù)分裂前,DNA進行復制,減數(shù)分裂Ⅰ中期含2個單眼皮基因,B錯誤;C、甲不患紅綠色盲,一定有一個B,其父親患紅綠色盲,有b基因,遺傳給甲,所以甲的基因型為aaXBXb,甲含有色盲基因并且一定是來源于她的父親,C正確;D、甲的基因型為aaXBXb,乙的基因型為AaXBY,甲、乙婚配生出單眼皮色覺正常女兒的概率為1/2×1/2=1/4,D正確。12.BA、用高倍鏡觀察葉綠體形態(tài),實驗材料可以選擇黑藻小葉,但黑藻葉片上表皮細胞不含葉綠體,不適合作為材料觀察,A錯誤;B、由于成熟的植物細胞個體較大,因此觀察植物細胞質(zhì)壁分離和復原現(xiàn)象時,只用低倍鏡即可觀察到,B正確;C、漂洗的目的是洗去多余的解離液,防止解離過度,所以漂洗應在解離之后,染色之前,C錯誤;D、重鉻酸鉀能在酸性條件下與酒精反應變成灰綠色,溴麝香草酚藍溶液可用來檢測二氧化碳的生成,D錯誤。13.CA、長粒突變型父本與野生型母本雜交,子代全為野生型,說明野生型對長粒為顯性;由電泳結果可知,控制粒形的基因位于Ⅱ號染色體上,且長粒基因長度小于正常粒基因長度,長?;蚴怯烧A;虬l(fā)生堿基對的缺失導致,A錯誤;B、根據(jù)題意,來自同一品種的同源染色體上的SSR序列相同,B錯誤;C、若粒形基因與SSR序列位于同一染色體上,則二者連鎖遺傳,不考慮染色體互換,減數(shù)分裂時二者會進入同一配子,C正確;D、長粒屬于隱性性狀,則表現(xiàn)為長粒的個體基因型應相同,均為隱性純合子,電泳結果應相同,圖b中1、3、6長粒個體電泳結果不同,說明長?;虿晃挥冖筇柸旧w上,D錯誤。14.AA、一個精原細胞經(jīng)過分裂形成4個精細胞,說明該精原細胞經(jīng)過一次完整的減數(shù)分裂,DNA復制一次,若MⅠ后期有一對同源染色體移向同一極,兩個次級精母細胞都含放射性,所以至少有2個精細胞有放射性,A 錯誤;BCD、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得到的兩個次級精母細胞中都有一條姐妹染色單體含有32P標記,正常情況下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著絲粒分裂,得到的四個精細胞中含有標記的情況不一定:若只有2個精細胞有放射性,可能是MⅡ后期2個次級精母細胞含有32P標記的2條染色體均移向同一極;若只有3個精細胞有放射性,可能是MⅡ后期1個次級精母細胞含有32P標記的2條染色體移向同一極,另一個次級精母細胞含有32P標記的2條染色體進入不同子細胞;若4個精細胞均有放射性,2個次級精母細胞中含有32P標記的2條染色體進入不同子細胞,則每個精細胞的1個核DNA 分子的一條鏈被32P標記,BCD正確。15.CA、UHRF1蛋白在有絲分裂期催化驅(qū)動蛋白EG5泛素化,從而促進TPX2紡錘體裝配因子發(fā)出紡錘絲,形成紡錘體,牽引染色體移動,正常執(zhí)行正常功能,參與調(diào)控組裝紡錘體和維持染色體正常行為,A正確;B、UHRF1蛋白缺失,EG5無法泛素化,可能導致TPX2紡錘體裝配因子無法正常執(zhí)行正常功能,可能會導致細胞有絲分裂期發(fā)生阻滯,B正確;C、據(jù)圖可知,TPX2紡錘體裝配因子確保有絲分裂中期EG5在紡錘絲上的精確分布,C錯誤;D、如果缺少UHRF1蛋白,將不能催化EG5的泛素化,抑制其活性會阻礙雙極紡錘體裝配,導致細胞阻滯在有絲分裂期,無法正常進行分裂,該研究為UHRF1作為潛在抗癌藥物靶點提供理論依據(jù),D正確。16.(1)AC(2)染色體數(shù)量不變,DNA數(shù)量加倍(3) G1~S S(4) 堿 甲紫溶液(5)間(6) 4/四 A、a、B、b(1)圖示過程要發(fā)生的前提是細胞能進行有絲分裂,一般而言,高度分化的細胞不再進行有絲分裂,神經(jīng)細胞、葉肉細胞、肌細胞和小腸上皮細胞均為高度分化的細胞,不再分裂,而根尖生長點細胞、胚胎干細胞分化程度較低,能進行有絲分裂,AC正確。故選AC。(2)G1時,核DNA并未復制,而G2時期,核DNA復制已經(jīng)結束,故與G1期細胞相比,G2期細胞中染色體及核DNA 數(shù)量的變化是染色體數(shù)量不變,DNA數(shù)量加倍。(3)根據(jù)題圖信息,G1~S檢查點能防止損傷DNA分子進入S期,S期檢查點可防止受損DNA的復制,二者均有利于維護細胞基因組的穩(wěn)定性。細胞周期正常運行依賴于細胞周期檢查點機制,若檢查點失控,則細胞可能發(fā)展為癌細胞。(4)細胞核內(nèi)的染色體(質(zhì))(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質(zhì))易被堿性染料(如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紅溶液)染成深色。(5)一個處于細胞周期中的細胞,如果堿基T與U被大量利用,T用于DNA的復制,U用于合成RNA,與蛋白質(zhì)的合成有關,故該細胞可能處于細胞周期的間期(主要特點是進行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zhì)的合成)。(6)有絲分裂后期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體單體分開,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基因型為AaBb的二倍體細胞在有絲分裂后期時細胞有4個染色體組,有絲分裂得到的子細胞與親代細胞基因型相同,故移向其中一極的基因為A、a、B、b。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