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八上科學4.3物質的導電性與電阻一.知識歸納1. 物質的導電能力(1)導體:容易導電的物質。金屬、石墨(碳)、人體、大地和鹽類的水溶液都是導體。(2)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質。橡膠、玻璃、瓷、塑料、干木頭、油和干燥的空氣都是絕緣體。(3)半導體:有一些材料(如硅、鍺)的導電性能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常常稱為半導體。半導體的特性是導電性能易受溫度、光照、雜質等因素的影響。半導體是制造電子元件的重要材料,二極管、三極管都是由半導體制成的。導體和絕緣體不是絕對的,特殊條件可以相互轉化。(4)導體導電、絕緣體不導電的微觀解釋①導體能夠導電的原因是導體中有大量能夠自由移動的電荷。這些自由電荷可以是電子,也可以是正離子和負離子,但不可能是質子。②絕緣體不導電是因為絕緣體中幾乎沒有自由移動的電荷。2. 電阻(1)定義:電阻是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2)對電阻的理解,要從“性質”和“阻礙作用”兩個角度分析。①導體的電阻越大,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對于同一電路,在電路兩端電壓不變的情況下,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電阻)越大,電路中的電流越小。②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電阻由導體自身情況決定,不管這個導體是否連入電路,是否有電流通過,也不管它兩端的電壓是否改變,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電阻)總是存在的。無電流通過時,這種阻礙作用僅僅是沒有體現出來而已。(3)符號:電阻通常用字母R表示。(4)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電阻的單位是歐姆,簡稱歐,符號是Ω。常見的單位還有千歐(kΩ)、兆歐(MΩ),它們的換算關系是:1MΩ=103kΩ,1kΩ=103Ω。(5)影響導體電阻的因素①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與導體的長度、橫截面積、材料和溫度等因素有關。同種材料的導體越長、橫截面積越小,電阻越大。②導體電阻還受溫度影響。一般情況下,溫度越高,導體的電阻越大。超導現象:某些材料的溫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時,電阻突然消失的現象(如水銀在-269℃時,電阻會突然消失)。3.歐姆定律(本部分不要求使用,只需認識)(1)歐姆定律的內容: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2)歐姆定律的表達式:I=。U-電壓-伏特(V) R-電阻-歐姆(Ω) I-電流-安培(A)(3)理解歐姆定律的注意事項①適用范圍:歐姆定律適用于從電源正極到負極之間的整個電路或其中某一部分電路,并且是純電阻電路。②由歐姆定律的公式I=可推出:U=IR、R=。 U=IR:表示導體兩端的電壓等于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其電阻的乘積。因電壓是由電源提供的,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所以不能說成電壓與電流成正比。 R=:表示導體的電阻在數值上等于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與通過導體的電流的比值。因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給定的導體的電阻是不變的,所以不能說電阻與電壓成正比,與電流成反比。二.課堂練習題型一.物質的導電性例1.超導體,又稱超導材料,是指在某一溫度下電阻為零的導體?,F有超導材料大多需要在極低溫度下才能工作,這大大限制了其廣泛應用,研發出室溫超導材料一直是全球物理學界尋求突破的方向。下列選項不能用超導材料制作的是( ?。?br/>A.電磁鐵 B.電熱絲C.輸電導線 D.電動機線圈題型二.電阻的影響因素例1.根據歐姆定律公式I=,也可變形得到R=。對此,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流過導體的電流越大,導體電阻越小B.某段導體兩端電壓為0時,其電阻為0C.導體兩端的電壓跟通過導體電流的比值等于這段導體的電阻D.導體電阻的大小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通過導體的電流成反比例2.甲變阻器標有“50Ω 1.5A”,乙變阻器標有“10Ω 2.5A”,兩變阻器的瓷筒的粗細、長度一樣,電阻線由同種合金材料制成,則( ?。?br/>A.甲的電阻線較粗B.乙的電阻線較粗C.兩變阻器的電阻線粗細相同D.無法判定例3.如圖所示,A、B是由同種材料制成的長度相同,橫截面積不同的兩段導體,將它們串聯后接入電路中,比較這兩段導體的電阻及通過它們的電流,正確的是( )A.RA<RB、IA<IB B.RA<RB、IA=IBC.RA>RB、IA=IB D.RA=RB、IA<IB例4.有一塊長方體鐵塊,如圖所示,分別沿不同方向接入電路,則( )A.沿AB方向接入電路時電阻最大B.沿CD方向接入電路時電阻最大C.沿EF方向接入電路時電阻最大D.沿各個方向接入電路時電阻一樣大例5.不考慮溫度對電阻的影響,白熾燈的燈絲斷了一截,若搭接上后仍能使用,則燈絲的電阻將( ?。?br/>A.增大 B.減小C.和原來一樣 D.都有可能變式訓練1.想增大一根鎳鉻合金絲的電阻,下列方法可行的是(不考慮溫度變化)( ?。?br/>A.將鎳鉻合金絲對折后接入電路中B.將鎳鉻合金絲拉長后接入電路中C.增大鎳鉻合金絲兩端的電壓D.使通過鎳鉻合金絲的電流變小變式訓練2.一根粗細均勻的電阻絲,其電阻為R。將它均勻拉長為原來的2倍,則其電阻變為( ?。?br/>A.0.5R B.R C.2R D.4R變式訓練3.某興趣小組采用如圖所示電路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長度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AB間接入的待測導體材料是導電能力超強的超導材料B.AB間接入的待測導體材料是導電能力較差的合金線C.小燈泡越亮,說明被研究導體的電阻越大D.該實驗只需控制導體的橫截面積相同變式訓練4.某線路板如圖,用該裝置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實驗中通過比較電流表的示數來比較電阻的大小B.探究電阻的大小是否跟導體的橫截面積有關,應選擇電阻絲①和②C.選擇電阻絲②和③探究得出的結論,可解釋“導線大多是用銅做的,很少用鐵做導線”D.用該線路板不能探究電阻的大小是否跟導體的材料有關變式訓練5.根據歐姆定律公式I=,可變形得到公式R=,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導體電阻的大小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B.導體電阻的大小跟導體中的電流成反比C.當導體兩端的電壓為零時,導體的電阻也為零D.導體電阻的大小跟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導體的電流無關變式訓練6.小明和小華做“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長度關系”的實驗。他們準備在圖中的A、B兩點間接入待研究的電阻絲,電源電壓恒定,忽略燈絲電阻隨溫度變化的影響,待用電阻絲的規格如表。回答下列問題:序號 材料 長度 橫截面積1 碳鋼合金絲 L S2 碳鋼合金絲 L 2S3 鎳鉻合金絲 L S4 鎳鉻合金絲 L 2S5 鎳鉻合金絲 2L S(1)他們應選擇 的兩根電阻絲來探究。(2)正確選擇后,他們將所選電阻絲分別接入A、B兩點間,閉合開關,通過觀察燈泡的亮暗或電流表的示數來比較電阻絲電阻的大小。實驗中,兩次電流表指針均有偏轉,但第二次的示數小于第一次的示數,說明第二次接入電路的電阻絲的阻值較大,同時小華發現第二次實驗中燈泡不亮,你認為 。(3)以上(2)中判斷電阻大小關系的方法在初中科學中經常用到,以下描述中能體現這種方 。A.水壓使水管中形成水流,類似地,電壓使電路中形成電流B.根據物質在常態下的形狀和體積是否固定,可將物質分為三態C.通過觀察木塊被運動物體撞后移動距離的大小,可比較運動物體動能的大小D.研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的關系,應控制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變式訓練7.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學習《電阻》時發現,有的電阻會隨溫度、壓力等外界因素的改變而發生變化。那么熱敏電阻的阻值大小與溫度有什么關系呢?為此他們在實驗室找來如圖1所示的熱敏電阻進行探究:(1)熱敏 (選填“導體”、“超導體”或“半導體”)材料制成。經過討論,同學們組裝了如圖2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實驗 反映電阻的大小。(2)點燃酒精燈,閉合開關進行實驗,電源電壓不變,記錄的數據如下表所示。分析實驗數據可知該熱敏電阻的阻值隨溫度 (選填“增大”或“減小”);溫度t/℃ 10 20 30 40 50 60 70電流I/A 0.13 0.16 0.21 0.27 0.34 0.43 0.55(3)為了得到這個熱敏電阻在不同溫度下的具體阻值,實驗還需要增加的 ;(4)實驗結束后,大家一起動手用這個熱敏電阻和一個電壓表改裝成了一個指針式溫度計,設計的電路如圖3所示,若要使電壓表示數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則應 (選填“ab”、“bc”或“ac”)兩端接入電壓表,定值電阻的 。變式訓練8.實驗小組在實驗時,不慎將燈泡L2的玻璃外殼碰碎。他們驚奇地發現L2幾乎不發光,與其串聯的燈泡L1不僅沒有熄滅,反而更亮。開關斷開后的電路如圖甲,L1和L2都標有“2.5V 0.3A”字樣。針對上述現象,探究下列問題:玻璃破碎后,L2的燈絲電阻發生了什么變化?玻璃外殼究竟起什么作用?(1)玻璃外殼破碎前L2的電壓和電流分別為1.20V和0.20A;玻璃外殼破碎后,兩端的電壓變為0.40V,通過的電流變為如圖乙所示,則 A。初步分析可知:玻璃破碎后,L2電阻變小。(2)實驗中,對著L2吹氣,發現L2兩端電壓突然變小、電流突然變大,說明吹氣加快L2燈絲表面空氣流速,加快其散熱速度,從而使燈絲電阻變小。由此推斷,燈絲的電阻 有關,玻璃外殼可 的作用。變式訓練9.小潯為了比較蘿卜、土豆、番薯的導電能力,將它們切成大小相同的長方條,分別接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a、b之間。(1)該實驗的探究目的類似于課本中“探究導體電阻 的關系”。(2)實驗設計中,小潯想通過觀 來比較三者導電能力的大小,這種研究 (填“等效替代法”或“轉換法”)。(3)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小潯發現實驗現象不明顯,無法達到實驗目的。他通過查閱資料發現,有一種電波感應器(如圖乙所示),能向物體發射電波,并根據物體反射回來的電波強弱來判斷物體的導電能力,物體對電波反射越弱,則導電能力越強。若向蘿卜、土豆、番薯發射相同強度的電波,反射回來的電波結果如表所示(“+”號越多表示電波越強),則蘿卜、土豆、番薯中導電能力最 。實驗材料 感應器接收到反射回來的電波強弱蘿卜 ++++土豆 +++++++番薯 ++三.課后作業1.小明用如圖所示的器材,探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a、b為長度一樣的鎳鉻合金絲,b比a的橫截面積大,關于此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小燈泡越亮,表示接入的合金絲電阻越大B.利用此裝置只能探究導體電阻大小和橫截面積的關系C.利用此裝置能探究導體電阻大小和橫截面積、材料的關系D.為了準確比較兩條合金絲的電阻,可在電路中串聯一個電流表2.下列做法能使鎳鉻合金絲電阻變小的是( ?。?br/>A.把鎳鉻合金絲均勻拉長B.把鎳鉻合金絲對折成兩段后并聯使用C.給鎳鉻合金絲加熱D.取同規格二根的鎳鉻合金絲串聯使用3.有甲、乙、丙三根銅導線,甲和乙粗細相同,但甲比乙長一些,乙和丙長度相同,但乙比丙細一些,則三根導線的電阻大小關系是( ?。?br/>A.R甲=R乙=R丙 B.R甲>R乙>R丙C.R甲>R丙>R乙 D.無法確定4.如圖所示將白熾燈的燈絲與小燈泡串聯接入電路,使小燈泡發光?,F用酒精燈給燈絲加熱,觀察到小燈泡亮度變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燈絲兩端的電壓變小B.燈絲電阻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升高C.加熱使燈絲內的電荷變少D.若把燈絲換成玻璃芯,小燈泡不會發光5.如圖所示,將兩根鉛筆芯并列接入電路中時,發現比單獨接入一根鉛筆芯電流更大,小燈泡更亮。導致鉛筆芯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小的主要因素是( )A.材料 B.長度 C.溫度 D.橫截面積6.(多選)下列有關電阻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電阻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B.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長度、橫截面積和材料有關C.根據R=,可知導體的電阻與電壓成正比,與電流成反比D.燈泡中鎢絲的電阻會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7.某實驗小組在探究“電阻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老師提供的器材如圖所示,實驗板上固定了A、B、C、D四根金屬絲,S表示金屬絲的橫截面積,A、B、D長度相同。實驗時,將金屬絲分別接入電路中的M、N兩點之間,請你回答下列問題。(1)將 分別接入M、N兩點間,可探究電阻的大小與導體橫截面積的關系。(2)將B、C兩根金屬絲分別接入M、N兩點間, 。8.圖1是研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的實驗裝置。實驗中用四根電阻絲作被測導體,將電阻絲兩端接入電路后,通過調節滑動變阻器,保持電阻絲兩端電壓相同,進行測量并記錄,數據列于下表。實驗組 電阻絲 材料 長度(厘米) 直徑(毫米) 電流(安)1 a 康銅絲 57.20 0.50 待填2 b 鎳鉻絲 57.20 0.50 0.143 c 鎳鉻絲 57.20 0.70 0.264 d 鎳鉻絲 28.60 0.70 0.54請回答:(1)將電阻絲a的兩端接入電路,閉合開關后,電流表指針位置如圖2所示,其 安。(2)為研究導體電阻大小與橫截面積的關系,可選擇 進行對比。(3)實驗得出,導體電阻大小與導體的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有關。此外,導體電阻還與溫度有關。①科學研究發現某種金屬電阻和溫度的關系如圖3所示。描述該金屬電阻在降溫過程中 。②探索新材料是高科技研究領域中永恒的主題之一。若常溫下某種新材料的電阻為零,該新材料可用 (寫出一種),以減少能量損耗。9.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們用如圖所示的液體電阻演示器來探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裝置中的儲存容器內裝有同種導電液體,通過調節可移動電極板可以改變注射器內導電液的長度。(1)該裝置中電阻R的 。(2)該小組的同學們通過實驗得到左邊注射器中的電流與導電液體長度的關系如表所示:L/厘米 1 2 3 4 5I/毫安 4.2 3.1 3.0 2.6 2.3分析可知,液體的電阻和液體長度的關系為:在材料和橫截面積 。(3)當兩個注射器中的液柱長度相同時,實驗 ,由此得到的結論是:在材料和長度相同時,液體的橫截面積越大,電阻越小。(4)若小組同學還想探究液體的電阻和材料的關系,它們只 即可。10.小明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探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圖乙是備用的幾種導體(A、B、C、D代表導體,S代表導體的橫截面積)。請你回答以下問題:(1)為了探究導體的電阻與導體長度的關系,M,N之間應接入圖 (選填導體的代表字母)。該實驗運用的科學 。(2)若在M、N之間接入導體A、B可探究導體的 的關系。(3)實驗中,如果接入M,N之間的導體電阻阻值比較接近而無法通過燈泡的亮暗判斷電阻大小,你的解決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八上科學4.3物質的導電性與電阻一.知識歸納1. 物質的導電能力(1)導體:容易導電的物質。金屬、石墨(碳)、人體、大地和鹽類的水溶液都是導體。(2)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質。橡膠、玻璃、瓷、塑料、干木頭、油和干燥的空氣都是絕緣體。(3)半導體:有一些材料(如硅、鍺)的導電性能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常常稱為半導體。半導體的特性是導電性能易受溫度、光照、雜質等因素的影響。半導體是制造電子元件的重要材料,二極管、三極管都是由半導體制成的。導體和絕緣體不是絕對的,特殊條件可以相互轉化。(4)導體導電、絕緣體不導電的微觀解釋①導體能夠導電的原因是導體中有大量能夠自由移動的電荷。這些自由電荷可以是電子,也可以是正離子和負離子,但不可能是質子。②絕緣體不導電是因為絕緣體中幾乎沒有自由移動的電荷。2. 電阻(1)定義:電阻是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2)對電阻的理解,要從“性質”和“阻礙作用”兩個角度分析。①導體的電阻越大,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對于同一電路,在電路兩端電壓不變的情況下,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電阻)越大,電路中的電流越小。②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電阻由導體自身情況決定,不管這個導體是否連入電路,是否有電流通過,也不管它兩端的電壓是否改變,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電阻)總是存在的。無電流通過時,這種阻礙作用僅僅是沒有體現出來而已。(3)符號:電阻通常用字母R表示。(4)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電阻的單位是歐姆,簡稱歐,符號是Ω。常見的單位還有千歐(kΩ)、兆歐(MΩ),它們的換算關系是:1MΩ=103kΩ,1kΩ=103Ω。(5)影響導體電阻的因素①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與導體的長度、橫截面積、材料和溫度等因素有關。同種材料的導體越長、橫截面積越小,電阻越大。②導體電阻還受溫度影響。一般情況下,溫度越高,導體的電阻越大。超導現象:某些材料的溫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時,電阻突然消失的現象(如水銀在-269℃時,電阻會突然消失)。3.歐姆定律(本部分不要求使用,只需認識)(1)歐姆定律的內容: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2)歐姆定律的表達式:I=。U-電壓-伏特(V) R-電阻-歐姆(Ω) I-電流-安培(A)(3)理解歐姆定律的注意事項①適用范圍:歐姆定律適用于從電源正極到負極之間的整個電路或其中某一部分電路,并且是純電阻電路。②由歐姆定律的公式I=可推出:U=IR、R=。 U=IR:表示導體兩端的電壓等于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其電阻的乘積。因電壓是由電源提供的,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所以不能說成電壓與電流成正比。 R=:表示導體的電阻在數值上等于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與通過導體的電流的比值。因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給定的導體的電阻是不變的,所以不能說電阻與電壓成正比,與電流成反比。二.課堂練習題型一.物質的導電性例1.超導體,又稱超導材料,是指在某一溫度下電阻為零的導體。現有超導材料大多需要在極低溫度下才能工作,這大大限制了其廣泛應用,研發出室溫超導材料一直是全球物理學界尋求突破的方向。下列選項不能用超導材料制作的是( ?。?br/>A.電磁鐵 B.電熱絲C.輸電導線 D.電動機線圈【分析】(1)電流具有熱效應,在通過電阻時,會將電能轉化為內能;(2)超導體是指電阻為0的導體。【解答】解:A、電磁鐵線圈是利用電流的磁效應工作的,電流通過線圈產生的熱量會增大對電能的消耗,所以電磁鐵線圈適合用超導體制作,故A不符合題意;B、電熱絲是利用電流的熱效應工作的,利用超導體制成電熱絲,在電流通過時不會產生熱量,所以電熱絲不適合用超導體制作,故B符合題意;C、因電流的熱效應,電流在通過輸電導線時,大量電能轉化為內能消散在空氣中,采用超導體制成輸電導線,可以減少電能的損耗,所以輸電導線適合用超導體制作,故C不符合題意;D、電動機是利用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電流通過線圈產生的熱量會增大對電能的消耗,甚至會損壞電動機,所以電動機線圈適合用超導體制作,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題型二.電阻的影響因素例1.根據歐姆定律公式I=,也可變形得到R=。對此,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流過導體的電流越大,導體電阻越小B.某段導體兩端電壓為0時,其電阻為0C.導體兩端的電壓跟通過導體電流的比值等于這段導體的電阻D.導體電阻的大小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通過導體的電流成反比【分析】(1)電阻是導體本身所具有的性質,只與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有關,與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無關;其大小等于導體兩端的電壓與通過導體的電流之比;(2)歐姆定律的內容是:電阻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當導體兩端的電壓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解答】解:ABD.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只與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溫度有關,與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無關,故ABD錯誤;C.公式R=表示,導體兩端的電壓跟通過導體電流的比值等于這段導體的電阻,故C正確。故選:C。例2.甲變阻器標有“50Ω 1.5A”,乙變阻器標有“10Ω 2.5A”,兩變阻器的瓷筒的粗細、長度一樣,電阻線由同種合金材料制成,則( )A.甲的電阻線較粗B.乙的電阻線較粗C.兩變阻器的電阻線粗細相同D.無法判定【分析】導體的電阻受材料、長度、橫截面積等因素的影響,由題意可知兩個變阻器的電阻線材料和長度是相同的,由于它們的橫截面積不同,導致最大電阻值不同。【解答】解:由變阻器的銘牌可知,甲變阻器的最大阻值較大,乙變阻器的最大阻值較?。?br/>由題知,兩變阻器的瓷筒的粗細、長度一樣,電阻線由同種合金材料制成;若甲的電阻線較粗(橫截面積大),則甲線圈的匝數較少,導致甲電阻線的長度較短,由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可知,甲變阻器的最大阻值較小,不符合題意;若乙的電阻線較粗(橫截面積大),則乙線圈的匝數較少,導致乙電阻線的長度較短,由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可知,乙變阻器的最大阻值較小,符合題意;故選:B。例3.如圖所示,A、B是由同種材料制成的長度相同,橫截面積不同的兩段導體,將它們串聯后接入電路中,比較這兩段導體的電阻及通過它們的電流,正確的是( )A.RA<RB、IA<IB B.RA<RB、IA=IBC.RA>RB、IA=IB D.RA=RB、IA<IB【分析】(1)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其大小只與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有關,故在分析時用控制變量的思維來考慮;(2)對于串聯電路,電流是處處相等的。【解答】解:對于A和B是由同種材料制成的長度相同的兩段導體,由于B段的橫截面積小,A段的橫截面積大,故B段的電阻大于A段的電阻;且此兩段電阻串聯,據串聯電流處處相等的關系可知,這兩段導體中的電流是相等的。故選:B。例4.有一塊長方體鐵塊,如圖所示,分別沿不同方向接入電路,則( ?。?br/>A.沿AB方向接入電路時電阻最大B.沿CD方向接入電路時電阻最大C.沿EF方向接入電路時電阻最大D.沿各個方向接入電路時電阻一樣大【分析】影響電阻的大小因素有長度、材料以及橫截面積;當材料一定時,電阻與長度成正比,與橫截面積成反比。【解答】解:已知導體的材料一定時,電阻與長度成正比,與橫截面積成反比;由圖示可知,沿CD方向接入電路時,長度最短,橫截面積最大,因此電阻最小;沿EF方向接入電路時,長度介于AB,CD之間,橫截面積介于AB、CD之間,電阻小于RAB大于RCD;沿AB方向接入電路時,長度最長,橫截面積最小,電阻最大。故選:A。例5.不考慮溫度對電阻的影響,白熾燈的燈絲斷了一截,若搭接上后仍能使用,則燈絲的電阻將( ?。?br/>A.增大 B.減小C.和原來一樣 D.都有可能【分析】根據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導體的材料、長度、溫度和橫截面積)去分析即可。【解答】解:白熾燈燈絲斷了一截,但搭接上后,其長度比原來變短,而材料、橫截面積都沒有改變,所以電阻減小。故選:B。變式訓練1.想增大一根鎳鉻合金絲的電阻,下列方法可行的是(不考慮溫度變化)( )A.將鎳鉻合金絲對折后接入電路中B.將鎳鉻合金絲拉長后接入電路中C.增大鎳鉻合金絲兩端的電壓D.使通過鎳鉻合金絲的電流變小【分析】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電阻的大小與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溫度有關,與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導體的電流無關;①導體的材料、長度一定,橫截面積越大電阻越小;②導體的材料、橫截面積一定,越短電阻越小。【解答】解:A、把導體對折,導體的長度變短、橫截面積變大,所以導體的電阻變小,故A錯誤;B、將鎳鉻合金絲均勻拉長,導體的長度變長、橫截面積變小,所以導體的電阻變大,故B正確;CD、電阻與通過導體的電流和兩端的電壓無關,改變電流和電壓,電阻不變,故CD錯誤。故選:B。變式訓練2.一根粗細均勻的電阻絲,其電阻為R。將它均勻拉長為原來的2倍,則其電阻變為( ?。?br/>A.0.5R B.R C.2R D.4R【分析】在電阻絲溫度不變的條件下,電阻的影響因素是材料、長度、橫截面積,當導線被拉長后,長度變長的同時,橫截面積變小,但導體的整個體積不變。【解答】解:當導體的長度拉長到原來的2倍時,其材料和體積均不變,則橫截面積變為原來的;而導體的電阻與長度成正比,與橫截面積成反比,所以此時導體的電阻變為原來的4倍,即4R。故選:D。變式訓練3.某興趣小組采用如圖所示電路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長度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B間接入的待測導體材料是導電能力超強的超導材料B.AB間接入的待測導體材料是導電能力較差的合金線C.小燈泡越亮,說明被研究導體的電阻越大D.該實驗只需控制導體的橫截面積相同【分析】電阻的大小與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有關;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長度的關系時,需要控制導體的材料、橫截面積相同,并要求接入導體在長度變化時其電阻變化較大。【解答】解: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長度的關系時,要求接入導體在長度變化時其電阻變化較大;A、導電能力超強的超導材料,電阻為零,不能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長度的關系,故A錯誤;B、導電能力較差的合金線,在長度變化時其電阻變化較大,適合做電阻絲,能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長度的關系,故B正確;C、小燈泡越亮,表明通過小燈泡的電流越大,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電路的電阻越小,即被研究導體的電阻越小,故C錯誤;D、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長度的關系時,需要控制導體的材料、橫截面積相同,故D錯誤。故選:B。變式訓練4.某線路板如圖,用該裝置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實驗中通過比較電流表的示數來比較電阻的大小B.探究電阻的大小是否跟導體的橫截面積有關,應選擇電阻絲①和②C.選擇電阻絲②和③探究得出的結論,可解釋“導線大多是用銅做的,很少用鐵做導線”D.用該線路板不能探究電阻的大小是否跟導體的材料有關【分析】(1)電流表串聯在電路中,電源電壓一定,導體電阻越大,電路電流越小,導體電阻越小,電路電流越大,可以通過電流表示數大小判斷導體電阻大小,這用到了轉換法;(2)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導體的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在研究電阻與其中某個因素的關系時,要采用控制變量法的思想,要研究導體的電阻大小與一個量之間的關系,需要保持其它量不變。【解答】解:A、該實驗中,通過觀察電流表的示數可以判斷導體的電阻的大小,運用了轉換法,故A正確;B、探究電阻的大小是否跟導線的橫截面積有關時,應該控制導體的材料、長度相同,而橫截面積不同,由圖可知應選擇電阻線①和②,故B正確;C、導線多是用銅做的,很少用鐵來做導線,說明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材料有關;而②和③電阻線的材料相同,橫截面積相同,長度不同,不能得出電阻與材料的關系,也就不能解釋“導線多是用銅做的,很少用鐵來做導線”,故C錯誤;D、線路板上的電阻線都是鎳鉻合金,不能改變材料,所以不能探究電阻的大小是否跟導線的材料有關,故D正確。故選:C。變式訓練5.根據歐姆定律公式I=,可變形得到公式R=,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導體電阻的大小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B.導體電阻的大小跟導體中的電流成反比C.當導體兩端的電壓為零時,導體的電阻也為零D.導體電阻的大小跟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導體的電流無關【分析】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與兩端的電壓和通過電流無關,R=這個導出公式只說明導體電阻的大小是導體兩端的電壓與通過導體的電流大小的比值。【解答】解:因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只與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有關,與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無關,所以,當電壓為0時,導體的電阻不變(不為0),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變式訓練6.小明和小華做“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長度關系”的實驗。他們準備在圖中的A、B兩點間接入待研究的電阻絲,電源電壓恒定,忽略燈絲電阻隨溫度變化的影響,待用電阻絲的規格如表?;卮鹣铝袉栴}:序號 材料 長度 橫截面積1 碳鋼合金絲 L S2 碳鋼合金絲 L 2S3 鎳鉻合金絲 L S4 鎳鉻合金絲 L 2S5 鎳鉻合金絲 2L S(1)他們應選擇序號為 3、5 的兩根電阻絲來探究。(2)正確選擇后,他們將所選電阻絲分別接入A、B兩點間,閉合開關,通過觀察燈泡的亮暗或電流表的示數來比較電阻絲電阻的大小。實驗中,兩次電流表指針均有偏轉,但第二次的示數小于第一次的示數,說明第二次接入電路的電阻絲的阻值較大,同時小華發現第二次實驗中燈泡不亮,你認為原因是 燈的實際功率太小 。(3)以上(2)中判斷電阻大小關系的方法在初中科學中經常用到,以下描述中能體現這種方法的是 C 。A.水壓使水管中形成水流,類似地,電壓使電路中形成電流B.根據物質在常態下的形狀和體積是否固定,可將物質分為三態C.通過觀察木塊被運動物體撞后移動距離的大小,可比較運動物體動能的大小D.研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的關系,應控制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分析】解決此類題目要知道導體的電阻跟導體的長度、橫截面積和材料有關,當研究電阻與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時,應控制其它的因素不變;該實驗過程可以通過觀察電燈的亮暗或電流表的示數判斷電阻的大小,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轉換法。【解答】解:(1)要保持導體的材料、橫截面積一定,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長度關系。3、5兩根導線材料和橫截面積一樣,長度不同,所以可用3、5兩根導線來探究電阻與長度關系。(2)當導體兩端的電壓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所以電流大的,電阻大,電流小的,電阻大;且燈泡的亮度由燈泡的實際功率決定,燈泡越暗,燈泡的實際功率越小;(3)通過觀察燈泡的亮暗或電流表的示數來比較電阻絲電阻的大小,這在物理學中稱之為“轉換法”。而A屬于“類比法”,B屬于歸納法,C屬于轉換法,D屬于“控制變量法”,故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1)3、5;(2)燈的實際功率太??;(3)C。變式訓練7.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學習《電阻》時發現,有的電阻會隨溫度、壓力等外界因素的改變而發生變化。那么熱敏電阻的阻值大小與溫度有什么關系呢?為此他們在實驗室找來如圖1所示的熱敏電阻進行探究:(1)熱敏電阻由 半導體?。ㄟx填“導體”、“超導體”或“半導體”)材料制成。經過討論,同學們組裝了如圖2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實驗中通過 電流表示數 反映電阻的大小。(2)點燃酒精燈,閉合開關進行實驗,電源電壓不變,記錄的數據如下表所示。分析實驗數據可知該熱敏電阻的阻值隨溫度升高而 減小 (選填“增大”或“減小”);溫度t/℃ 10 20 30 40 50 60 70電流I/A 0.13 0.16 0.21 0.27 0.34 0.43 0.55(3)為了得到這個熱敏電阻在不同溫度下的具體阻值,實驗還需要增加的器材是 電壓表?。?br/>(4)實驗結束后,大家一起動手用這個熱敏電阻和一個電壓表改裝成了一個指針式溫度計,設計的電路如圖3所示,若要使電壓表示數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則應在圖中 ab (選填“ab”、“bc”或“ac”)兩端接入電壓表,定值電阻的作用是 保護電路 。【分析】(1)熱敏電阻是由半導體材料制成的;實驗中通過電流表示數反映電阻的大??;(2)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得出結論;(3)因為電路中已經有一個電流表,則再增加一個測熱敏電阻兩端電壓的電壓表,利用“伏安法”測出電阻的具體阻值;(4)因為熱敏電阻的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而題中要求電壓表的示數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根據串聯分壓原理可判斷電壓表的接入位置;定值電阻的作用是保護電路。【解答】解:(1)熱敏電阻是由半導體材料制成的;根據轉換法可知,實驗中通過電流表示數反映電阻的大小;(2)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可知,溫度升高時,通過熱敏電阻的電流變大,熱敏電阻的阻值變小,所以熱敏電阻的阻值隨溫度升高而減??;(3)因為電路中已經有一個電流表,想知道這個熱敏電阻在不同溫度下的具體阻值,由歐姆定律可知需要測量電阻兩端的電壓,需要增加一個電壓表;(4)由前面分析可知熱敏電阻的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所以溫度升高時,電流增大,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變大,熱敏電阻兩端的電壓變小,要使電壓表的示數增大,因此電壓表應該并聯在定值電阻兩端,即ab兩端;定值電阻的作用是保護電路,防止發生短路而燒死電源。故答案為:(1)半導體;電流表示數;(2)減?。唬?)電壓表;(4)ab;保護電路。變式訓練8.實驗小組在實驗時,不慎將燈泡L2的玻璃外殼碰碎。他們驚奇地發現L2幾乎不發光,與其串聯的燈泡L1不僅沒有熄滅,反而更亮。開關斷開后的電路如圖甲,L1和L2都標有“2.5V 0.3A”字樣。針對上述現象,探究下列問題:玻璃破碎后,L2的燈絲電阻發生了什么變化?玻璃外殼究竟起什么作用?(1)玻璃外殼破碎前L2的電壓和電流分別為1.20V和0.20A;玻璃外殼破碎后,兩端的電壓變為0.40V,通過的電流變為如圖乙所示,則電流為 0.22 A。初步分析可知:玻璃破碎后,L2電阻變小。(2)實驗中,對著L2吹氣,發現L2兩端電壓突然變小、電流突然變大,說明吹氣加快L2燈絲表面空氣流速,加快其散熱速度,從而使燈絲電阻變小。由此推斷,燈絲的電阻大小與 溫度 有關,玻璃外殼可能起到 隔熱保溫 的作用。【分析】(1)電流表讀數前要弄清楚它的零刻度、量程和分度值;(2)燈泡的燈絲電阻與溫度有關;玻璃外殼可以隔熱保溫。【解答】解:(1)玻璃外殼破碎前,燈絲的電阻為:R2===6Ω,由圖乙可知,電流表所選的量程為0~0.6A,分度值為0.02A,示數為0.22A;(2)吹氣加快L2燈絲表面空氣流速,加快其散熱速度,從而使燈絲電阻變小,由此推斷,燈絲的電阻大小與溫度有關,溫度越低,電阻越??;玻璃外殼可能起到隔熱保溫的作用。故答案為:(1)0.22;(2)溫度;隔熱保溫。變式訓練9.小潯為了比較蘿卜、土豆、番薯的導電能力,將它們切成大小相同的長方條,分別接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a、b之間。(1)該實驗的探究目的類似于課本中“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 材料 的關系”。(2)實驗設計中,小潯想通過觀察比較 燈的亮度 來比較三者導電能力的大小,這種研究方法叫 轉換法 (填“等效替代法”或“轉換法”)。(3)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小潯發現實驗現象不明顯,無法達到實驗目的。他通過查閱資料發現,有一種電波感應器(如圖乙所示),能向物體發射電波,并根據物體反射回來的電波強弱來判斷物體的導電能力,物體對電波反射越弱,則導電能力越強。若向蘿卜、土豆、番薯發射相同強度的電波,反射回來的電波結果如表所示(“+”號越多表示電波越強),則蘿卜、土豆、番薯中導電能力最強的是 蕃薯 。實驗材料 感應器接收到反射回來的電波強弱蘿卜 ++++土豆 +++++++番薯 ++【分析】(1)該實驗設計中導體的長度和橫截面積相同,但材料不同,根據類比法回答;(2)通過觀察比較燈的亮度來判斷導電能力大小;(3)根據表中數據,結合物體對電波吸收越大,導電能力越強分析回答。【解答】解:(1)該實驗設計中導體的長度和橫截面積相同,但材料不同,故思路類似課本中“研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與材料有關”;(2)通過觀察比較燈的亮度來判斷導電能力大小,運用了轉換法;(3)因物體對電波吸收越大,導電能力越強,由表中數據知,蕃薯反射回來的電波最弱,蕃薯對電波吸收最強,土豆反射回來的電波最強,土豆對電波吸收最弱,因物體對電波吸收越大,導電能力越強,故蘿卜、土豆、蕃薯的導電能力強弱關系為:蕃薯>蘿卜>土豆。故答案為:(1)材料;(2)燈的亮度;轉換法;(3)蕃薯。三.課后作業1.小明用如圖所示的器材,探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a、b為長度一樣的鎳鉻合金絲,b比a的橫截面積大,關于此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小燈泡越亮,表示接入的合金絲電阻越大B.利用此裝置只能探究導體電阻大小和橫截面積的關系C.利用此裝置能探究導體電阻大小和橫截面積、材料的關系D.為了準確比較兩條合金絲的電阻,可在電路中串聯一個電流表【分析】(1)在此實驗裝置中,運用轉換法,電阻的大小通過比較小燈泡的亮度來判斷,但是現象不是很明顯,效果不好,為了準確比較電阻的大小,可以在電路中串聯一只電流表;(2)因為兩根電阻絲的材料一樣,故運用控制變量法,可以探究導體的電阻大小和橫截面積、長度的關系。【解答】解:A、小燈泡越亮,說明電路中的電流越大,表示接入的合金絲電阻越小,故A錯誤;B、利用此裝置中的一根電阻絲,用移動夾子來改變接入電阻絲的長度,也可以探究導體電阻大小和長度的關系,故B錯誤;C、已知a、b為長度一樣的鎳鉻合金絲,b 比a的橫截面積大,所以利用此裝置能探究導體電阻大小和橫截面積的關系;根據B項分析可知,該裝置也可以探究電阻大小與長度的關系,不能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材料的關系,故C錯誤;D、為了準確比較兩條合金絲的電阻,可在電路中串聯一個電流表,根據電流的大小來判斷電阻的大小,故D正確。故選:D。2.下列做法能使鎳鉻合金絲電阻變小的是( )A.把鎳鉻合金絲均勻拉長B.把鎳鉻合金絲對折成兩段后并聯使用C.給鎳鉻合金絲加熱D.取同規格二根的鎳鉻合金絲串聯使用【分析】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特性,與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有關。在材料和溫度相同時,長度越長、橫截面積越小,電阻越大。金屬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解答】解: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特性,與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有關。在材料和溫度相同時,長度越長、橫截面積越小,電阻越大。A、把鎳鉻合金絲均勻拉長,長度變長、橫截面積變小,則電阻變大,故A錯誤。B、把鎳鉻合金絲對折成兩段后并聯使用,則電阻的長度變短、橫截面積變大,則電阻變小,故B正確;C、金屬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給鎳鉻合金絲加熱,電阻變大,故C錯誤;D、取同規格二根的鎳鉻合金絲串聯使用,相當于長度增加,故電阻變大,故D錯誤。故選:B。3.有甲、乙、丙三根銅導線,甲和乙粗細相同,但甲比乙長一些,乙和丙長度相同,但乙比丙細一些,則三根導線的電阻大小關系是( ?。?br/>A.R甲=R乙=R丙 B.R甲>R乙>R丙C.R甲>R丙>R乙 D.無法確定【分析】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是: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溫度,其他條件相同,導體越長,橫截面積越小電阻越大。【解答】解:甲、乙、丙三根銅導線,材料相同,甲和乙粗細相同,但甲比乙長一些,則甲的電阻大于乙的電阻;乙和丙長度相同,但乙比丙細一些,則乙的電阻大于丙的電阻,可知甲的電阻最大,丙的電阻最小。故選:B。4.如圖所示將白熾燈的燈絲與小燈泡串聯接入電路,使小燈泡發光?,F用酒精燈給燈絲加熱,觀察到小燈泡亮度變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燈絲兩端的電壓變小B.燈絲電阻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升高C.加熱使燈絲內的電荷變少D.若把燈絲換成玻璃芯,小燈泡不會發光【分析】(1)(2)燈絲電阻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升高,根據串聯電路分壓原理進行分析;(3)導體之所以容易導電,是因為其內部存在大量的自由電荷;(4)玻璃的電阻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據此進行分析。【解答】解:AB、白熾燈的燈絲與小燈泡串聯接入電路,用酒精燈給燈絲加熱,燈絲電阻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升高,根據串聯電路分壓原理,可知燈絲兩端電壓變大,故A錯誤,B正確;C、加熱使燈絲內的自由電荷變少了,但并沒有使燈絲內的電荷變少,故C錯誤;D、若把燈絲換成玻璃芯,用酒精燈給玻璃芯加熱,因為玻璃的電阻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因此小燈泡會發光,故D錯誤。故選:B。5.如圖所示,將兩根鉛筆芯并列接入電路中時,發現比單獨接入一根鉛筆芯電流更大,小燈泡更亮。導致鉛筆芯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小的主要因素是( ?。?br/>A.材料 B.長度 C.溫度 D.橫截面積【分析】導體電阻的大小與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有關,根據實驗現象分析。【解答】解:將兩根鉛筆芯并列接入電路中時,導線的橫截面積變大,長度、材料、溫度不變,發現比單獨接入一根鉛筆芯電流更大,小燈泡更亮,這說明電路中的電流更大,電阻更小,所以導致鉛筆芯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小的主要因素是橫截面積。故選:D。6.(多選)下列有關電阻的說法正確的是( )A.電阻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B.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長度、橫截面積和材料有關C.根據R=,可知導體的電阻與電壓成正比,與電流成反比D.燈泡中鎢絲的電阻會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分析】(1)電阻指的就是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2)(3)(4)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有:導體材料、長度、橫截面積,以及溫度;導體電阻的大小與導體兩端的電壓、通過導體的電流無關。【解答】解:A、電阻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電阻越大,電流越小,故A正確;B、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有關,故B正確;C、導體的電阻與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電流大小無關,可以利用公式R=計算一個導體電阻的大小,但導體的電阻不隨電壓或電流的變化而變化,故C錯誤;D、燈泡中鎢絲的電阻會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故D正確。故選:ABD。7.某實驗小組在探究“電阻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老師提供的器材如圖所示,實驗板上固定了A、B、C、D四根金屬絲,S表示金屬絲的橫截面積,A、B、D長度相同。實驗時,將金屬絲分別接入電路中的M、N兩點之間,請你回答下列問題。(1)將金屬絲 B、D 分別接入M、N兩點間,可探究電阻的大小與導體橫截面積的關系。(2)將B、C兩根金屬絲分別接入M、N兩點間,可探究 電阻的大小與導體長度的關系 。【分析】電阻大小與導體長度、橫截面積、材料和溫度有關,實驗時利用控制變量法進行探究。【解答】解:(1)探究電阻的大小與導體橫截面積的關系,需控制材料、長度相同,改變橫截面積,故選B、D兩電阻絲;(2)B、C兩電阻絲材料和橫截面積相同,長度不同,故可探究電阻的大小與導體長度的關系。故答案為:(1)B、D;(2)電阻的大小與導體長度的關系。8.圖1是研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的實驗裝置。實驗中用四根電阻絲作被測導體,將電阻絲兩端接入電路后,通過調節滑動變阻器,保持電阻絲兩端電壓相同,進行測量并記錄,數據列于下表。實驗組 電阻絲 材料 長度(厘米) 直徑(毫米) 電流(安)1 a 康銅絲 57.20 0.50 待填2 b 鎳鉻絲 57.20 0.50 0.143 c 鎳鉻絲 57.20 0.70 0.264 d 鎳鉻絲 28.60 0.70 0.54請回答:(1)將電阻絲a的兩端接入電路,閉合開關后,電流表指針位置如圖2所示,其示數為 0.32 安。(2)為研究導體電阻大小與橫截面積的關系,可選擇實驗組 2、3 進行對比。(3)實驗得出,導體電阻大小與導體的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有關。此外,導體電阻還與溫度有關。①科學研究發現某種金屬電阻和溫度的關系如圖3所示。描述該金屬電阻在降溫過程中的現象: 該金屬的電阻隨溫度降低而減小,在﹣268.95℃時,電阻變成了0 。②探索新材料是高科技研究領域中永恒的主題之一。若常溫下某種新材料的電阻為零,該新材料可用于制造 輸電線?。▽懗鲆环N),以減少能量損耗。【分析】(1)根據電流表的量程、分度值以及指針的位置讀出電流表的示數;(2)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長度、橫截面積、材料和溫度有關,當研究電阻與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時,應控制其它的因素不變;(3)①某些物質在很低的溫度時,電阻就變成了0,這就是超導現象;②在發電廠發電、輸送電能方面若能采用超導材料,就可以大大降低由于電阻引起的電能損耗。【解答】解:(1)根據圖2可知,電流表選擇0~0.6A量程,每一個大格代表0.2A,每一個小格代表0.02A,電流為0.32A;(2)為了研究導體電阻大小與橫截面積的關系,即應該選擇導體材料、長度相同,但橫截面積不同的電阻絲,故選2和3進行對比;(3)①根據圖3圖象可知,該金屬降溫過程中,電阻隨溫度降低而減小,在﹣268.95℃時,電阻變成了0;②若常溫下某種新材料的電阻為零,該新材料可用于制造輸電線,以減少能量損耗。故答案為:(1)0.32;(2)2、3;(3)①該金屬的電阻隨溫度降低而減小,在﹣268.95℃時,電阻變成了0;②輸電線。9.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們用如圖所示的液體電阻演示器來探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裝置中的儲存容器內裝有同種導電液體,通過調節可移動電極板可以改變注射器內導電液的長度。(1)該裝置中電阻R的作用是 保護電路 。(2)該小組的同學們通過實驗得到左邊注射器中的電流與導電液體長度的關系如表所示:L/厘米 1 2 3 4 5I/毫安 4.2 3.1 3.0 2.6 2.3分析可知,液體的電阻和液體長度的關系為:在材料和橫截面積相同時, 導體越長,電阻越大 。(3)當兩個注射器中的液柱長度相同時,實驗時發現 電流表A1的示數小于電流表A2的示數 ,由此得到的結論是:在材料和長度相同時,液體的橫截面積越大,電阻越小。(4)若小組同學還想探究液體的電阻和材料的關系,它們只需更換 左邊注射器中的導電液 即可。【分析】(1)定值電阻串聯在電路中可以保護電路;(2)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得出結論;(3)當兩個注射器中液柱長度相同時,根據橫截面積的大小和電流的大小得出結論;(4)導體的電阻的大小與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有關。【解答】解:(1)實驗中,R串聯接入電路中,能起到保護電路的作用;(2)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可知,在材料和橫截面積相同時,導體越長,通過導體的電流越小,則導體的電阻越大;(3)當兩個注射器中液柱的材料和長度相同時,導體的橫截面積不同,左邊導體的橫截面積要小于右邊導體的橫截面積,實驗中發現電流表A1的示數小于電流表A2的示數,則表明導體的橫截面積越大,通過的電流越大,導體的電阻越小;(4)斷開開關,更換左邊注射器中的導電液,導體的材料是不同的,橫截面積相同,當液柱長度與表中某次長度相同時,比較更換前后電流表A1的示數,根據控制變量法可知,可探究液體的電阻和導體材料的關系。故答案為:(1)保護電路;(2)導體越長,電阻越大;(3)電流表A1的示數小于電流表A2的示數;(4)左邊注射器中的導電液。10.小明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探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圖乙是備用的幾種導體(A、B、C、D代表導體,S代表導體的橫截面積)。請你回答以下問題:(1)為了探究導體的電阻與導體長度的關系,M,N之間應接入圖乙中的 B、D?。ㄟx填導體的代表字母)。該實驗運用的科學方法有 控制變量法、轉換法 。(2)若在M、N之間接入導體A、B可探究導體的電阻與 材料 的關系。(3)實驗中,如果接入M,N之間的導體電阻阻值比較接近而無法通過燈泡的亮暗判斷電阻大小,你的解決辦法是 在電路中串聯一個電流表 。【分析】(1)(2)電阻的大小在不考慮溫度的前提下,有三個決定因素: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因此要研究電阻的大小與每一個因素的具體關系時,要用到控制變量法,即研究電阻的大小與哪個因素有關,就要讓這個因素變化,其余的因素都相同去做實驗;M、N之間的電阻越大,電路中的電流越小,燈泡亮度越?。ò担?,故可以通過燈泡的亮度來判斷M、N之間接入的導體的電阻大小,這是轉換法;(3)電流表可以精確反映電路中電流的大小。【解答】解:(1)探究導體的電阻與導體長度的關系,應該控制材料、橫截面積相同,長度不同,故應該選擇B、D來探究導體長度對電阻的影響,這種探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M、N之間的電阻越大,電路中的電流越小,燈泡亮度越?。ò担?,故可以通過燈泡的亮度來判斷M、N之間接入的導體的電阻大小,這是轉換法的應用;(2)A、B的長度、橫截面積相同,材料不同,故可以探究導體的材料對電阻的影響。(3)當M、N之間接入的導體電阻比較接近,人眼無法分辨燈泡的亮暗,可以增加一個電流表串聯接入到電路中,通過電流表讀數大小來判斷。故答案為:(1)B、D;控制變量法、轉換法;(2)材料;(3)在電路中串聯一個電流表。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教版科學八上4.3物質的導電性與電阻學案原卷版.doc 浙教版科學八上4.3物質的導電性與電阻學案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