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題型一 選擇題 高考歷史二輪復習題型歸納與解題技巧(共59張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題型一 選擇題 高考歷史二輪復習題型歸納與解題技巧(共59張PPT)

資源簡介

(共59張PPT)
選擇題——高考歷史二輪復習題型歸納與解題技巧
二輪復習
目錄
因果關系類
比較變化類
概念類
04
05
06
情境史實類
材料主旨類
圖表數據類
01
02
03
情境史實類
PART 1
題型解讀
1.材料來源:題干或選項中引入教材以外的歷史現象,如歷史故事、歷史傳說、歷史典故等。
2.命題特點:創設新的問題情境,要求遷移所學知識加以分析判斷,然后得出結論,具有試題新穎、遷移運用能力強、具體歷史情境中解決歷史問題的特點。
3.考查能力:主要考查遷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判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解答技巧



情境史實類
1.[2024年全國高考真題]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微,諸侯爭當“盟主”。齊國、晉國、楚國接續爭雄,吳越爭霸。諸侯成為“盟主”可以( )
A.取代周天子獲得分封權力 B.成為諸侯國的“大宗”
C.免除向周王室納稅的義務 D.號令各諸侯國的行動
對接高考
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春秋時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進步,部分諸侯成為“盟主”,其自身的號召力不斷增強,盟主可以在周王的加持下,號令諸侯,比如著名的歷史事件“葵丘會盟”,D項正確;春秋時期,周王室權力式微,但在宗法和禮樂制度之下,各諸侯即使力量壯大,也不可取代周室,排除A項;成為“大宗”是宗法,尤其是血緣關系的直接結果,這是諸侯國君不能自己主動改變的,排除B項;諸侯受周天子分封,具有向其納稅,貢賦等義務,排除C項。故選D項。
2.[2024年全國高考真題]唐代宗大歷初年,國子司業歸崇敬上疏提出,明經科考試“不求其文義,及第先取于帖經”,士子為了應試,多死記硬背儒家經典,不從師不問道,遂使“專門業廢”“傳受義絕”。其所強調的是( )
A.明經科考試改革的必要性 B.復興儒學的緊迫性
C.進士科考試內容的合理性 D.官學教育的重要性
對接高考
解析:根據材料“明經科考試‘不求其文義,及第先取于帖經’,士子為了應試,多死記硬背儒家經典,不從師不問道,遂使‘專門業廢’‘傳受義絕’。”并結合所學可知,所謂帖文,又稱帖經,主要考經文的記憶,及第是指科舉考試考中。明經科考試,側重考查識記背默的內容,這不利于對學問的深入研究和思考,機械默寫使得學問逐漸走向僵化,故材料所述強調的是明經科考試改革的必要性,A項正確;明經科考試內容依然屬于儒家思想的范疇,并非復興儒學,排除B項;材料的主旨信息是在闡述明經科考試的弊端,并沒有提到進士科考試的內容,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官學教育和民間教育的內容,排除D項。故選A項。
3.[2024年甘肅高考真題]20世紀初的英國倫敦居民,可能身獲英制襯衫,戴著瑞士手表,端著中國茶杯,喝著印度紅茶,打電話訂購美洲煙草,倫敦居民之所以能享有如此豐富的物質生活。原因是( )
A.倫敦工業制造業高度發達 B.英國社會福利制度很完善
C.英國流行奢靡的消費觀念 D.倫敦是全球重要貿易中心
對接高考
解析:根據材料可知,20世紀初的英國正在進行第一次工業革命,英國成為世界工廠,倫敦成為全球重要的貿易中心,故倫敦居民可以享受到全球的各種物種,D項正確;英國倫敦居民享用的物質并非都是倫敦本土制造生產的,故無法得出倫敦工業制造業高度發達,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英國對社會的救濟,無法得出其福利制度非常完善,排除B項;享受到全球各地的物質并不等同于其流行奢侈的消費觀念,排除C項。故選D項。
4.[2024年貴州高考真題]戰國時期,官員酬報大多是年俸,而地位較低的胥吏則主要由官府根據其職事功績,按月發俸。到漢代,以往主要針對胥吏的酬報方式得到普遍推廣,百官皆考核功過,按月食俸。這一變化體現漢代( )
A.社會矛盾得到緩和 B.官僚體制逐步發展
C.胥吏待遇明顯改善 D.政府財政收入增加
對接高考
5.[2024年福建高考真題]魏晉時期,地方撰寫的有關名士和豪強的人物傳記,是州郡長官了解地方社會的重要信息來源,也是中正評定士人資品的主要依據之一。這反映了該時期( )
A.士人社會地位的提高 B.歷史書寫對象的轉移
C.地方豪強勢力的興起 D.國家治理方式的調適
對接高考
材料主旨類
PART 2
題型解讀
1.材料來源:歷史典籍碑刻類(如經典著作、歷史文獻、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或名言、報紙雜志、銘文碑刻等)、文學作品類(如詩歌、小說、劇本、楹聯、歌謠)以及最新的考古報告等。
2.命題形式:一是在題干上引人史料創設新情境,并根據材料配置備選項;二是在題干中設置歷史概念、歷史事實、歷史結論、階段特征等觀點,在備選項中設置材料,要求學生根據史料的內容和題干的要求進行甄別判斷。
3.命題特點:具有史料來源廣、原始性強、命題思路新、考查能力強、歷史主旨鮮明的特點。
4.考查能力:考查對圖文材料信息解讀、獲取、分析、比較、判斷的能力。


解答技巧


1.[2024年江蘇高考真題]1924年2月,周恩來等人決定,將旅歐共產主義青年團在巴黎創辦的機關刊物改名為《赤光》,并在改刊宣言中強調:“我們所認定的唯一目標便是:反軍閥政府的聯合,反帝國主義的國際聯合。”他們這樣做是為了( )
A.策應國內革命形勢的發展 B.拓寬馬克思主義的傳播途徑
C.促成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 D.探索獨立開展武裝斗爭的道路
對接高考
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周恩來等人在1924年將機關刊物改名為《赤光》,并強調反軍閥和反帝國主義的聯合,這反映了他們積極響應國內的革命形勢,此時國內正處于大革命時期,國共開始合作,北伐即將開始,故他們的行動是為了與國內革命形勢相呼應,A項正確;該刊物改名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無直接關系,排除B項;革命統一戰線此時已經確立,排除C項;大革命失敗后,中共開始探索獨立開展武裝斗爭的道路,排除D項。故選A項。
2.[2024年江蘇高考真題]1930年,蘇聯《共青團真理報》以“每個工人都需要強壯的肌肉和敏銳的眼睛”為題刊發文章,號召青年積極參加體育運動。在政府鼓勵下,成千上萬的蘇聯人學會了射擊、游泳、滑雪、跳傘等運動技能。此時,蘇聯重視體育旨在( )
A.彌補技術人才的不足 B.沖破帝國主義的經濟封鎖
C.增強國家的綜合國力 D.爭取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對接高考
解析:據材料可知,20世紀30年代,蘇聯處于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期。重視體育可以提高民眾的身體素質,培養堅韌的意志品質,提升勞動者的工作效率和創造力。通過鼓勵民眾參與體育運動,能夠增強整個國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進社會的團結和穩定。良好的國民體質和精神風貌有助于推動經濟的發展和國防建設,從而提升國家的綜合國力,C項正確;重視體育主要不是為了彌補技術人才的不足,體育活動與技術人才的培養并非直接相關,排除A項;沖破帝國主義的經濟封鎖主要依靠的是經濟政策和工業發展,體育在這方面的作用相對較小,排除B項;此時距離反法西斯戰爭還有較長時間,排除D項。故選C項。
3.[2024年海南高考真題]《人民日報》對海南建省設經濟特區三十年來的報道,勾勒出主流媒體對海南記憶的歷史圖景。建省初期主要聚焦于軍隊(武警)邊防、金融保險、招商引資、人才等方面;進入新世紀,旅游、生態環保、教育、體育、醫療健康等方面獲得了更多關注和報道。報道主題的變化反映了( )
A.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揚帆起航
B.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
C.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確立
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更加完善
對接高考
4.[2024年安徽高考真題]1311年,朝廷遣官至江浙議海運事。嘗令海船自揚子江逆流而上,至江東寧國、池、饒、建康等處運糧,然航道險阻,“糧船俱壞,歲歲有之。又湖廣、江西之糧運至真州(今江蘇儀征、六合一帶)泊入海船,船大底小,亦非江中所宜”。于是將嘉興、松江秋糧,及江淮、江浙財賦都總管府歲征之糧一并海運。這說明,元代( )
A.江南糧食商品化程度高 B.稅糧北運促進海運發展
C.長江流域經濟趨于平衡 D.財賦重心沿江逐漸西移
對接高考
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元朝政府為了解決糧食北運的問題,開始海運的嘗試,但初期并非一帆風順,而是遇到很多困難,如曾經嘗試用海船到長江沿岸將稅糧通過長江運輸,但航道險阻,損失較大;湖廣、江西的稅糧運輸同樣也遇到問題,于是最終將嘉興、松江秋糧,及江淮、江浙財賦都總管府歲征之糧一并海運,海運雖然遇到一定困難,但為了解決北方糧食賦稅運輸的問題,反而促進海運發展,這體現了稅糧北運促進海運發展,B項正確;材料主旨是南方稅糧的運輸,和江南糧食商品化無關,排除A項;長江流域經濟趨于平衡說法絕對化,排除C項;財賦重心沿江逐漸西移不符合史實,這時重心還是在東南地區,排除D項。故選B項。
5.[2024年湖北高考真題]《岳麓書院藏秦簡》記載:“丞相其以制明告郡縣……毋令吏以苛徭奪黔首春夏時。令皆明焉,以為恒。不從令者,貲(處罰)丞、令、令史、尉、尉史、士吏、發弩各二甲(甲胄)。”這表明秦朝( )
A.相權挑戰皇權 B.延續秦國耕戰國策
C.統治殘暴嚴苛 D.崇尚儒家民本思想
對接高考
解析:根據材料“丞相其以制明告郡縣……毋令吏以苛徭奪黔首春夏時”可知,秦朝時期,中央要求地方官員不能實行苛刻的徭役搶奪百姓春夏農時,這說明秦朝建立后依然很重視農業生產,延續秦國耕戰國策,B項正確;材料主要是強調秦朝重視農業生產,沒有涉及相權挑戰皇權的相關信息,排除A項;材料體現的是統治比較合理,不實行苛刻的徭役,排除C項;秦朝尚法,非崇儒,排除D項。故選B項。
圖表數據類
PART 3
材料來源
以大量的統計資料為依據,用表格、坐標圖(曲線圖、柱狀圖)、餅狀圖、扇形圖等計量手段為呈現方式,考查某一歷史階段(時期)歷史現象變化的表現、原因、特征及趨勢。
命題特點
該類試題充分體現立意、情境、設問三要素的統一,關注社會現實,注意熱點問題與學科知識的有機聯系;試題取材廣泛,涉及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的內容,經濟史統計資料是取材的主體;統計數據呈現方式靈活多樣,表格形式最為常見,也可以變形為坐標圖、結構圖或其他統計圖。
題型解讀
數據計量類
命題形式
主要分表格類、坐標圖類、餅狀圖類、扇形圖類等四類;形式多為圖文結合方式,考查歷史事物的數據特征:靜態特征、動態特征;數據關系;數據成因等。一般在題干中都有某一時期或者地區,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某一方面的統計或者變化圖等提示語,其求答限制詞主要有“反映出”“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結論是”“解讀正確的是”等。
考查能力
一般根據相關統計數據考查歷史事件發生原因、邏輯推理獲得歷史結論和分析概括歷史事物的特征,既考查歷史學科內綜合,又考查跨學科綜合能力。
題型解讀
數據計量類
數據計量類
解答技巧
數據計量類
解答技巧
數據計量類
解答技巧
01
材料來源
以歷史文物、人物、事件的歷史照片、圖片為載體。
02
命題特點
具有新穎直觀、內涵豐富、信息含量大、形象理解與抽象思維巧妙地結合等特點。
03
考查能力
考查學生獲取圖片歷史信息、判斷分析和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也有分析歷史原因的闡釋能力及認識歷史發展特征和邏輯推理能力。
圖片信息類
題型解讀
“三看”
一看圖片的時間、空間,界定答題范圍;二看圖片反映的問題實質,確定答題方向;三看圖片的關鍵信息,明確內涵和外延。
“三思”
一思考每一個備選項是否符合歷史事實,排除不符合圖片反映的史實的選項;二思考是否符合題干要求,排除不符合題干要求的;三思考是否與題干有必然的遼輯聯系,排除與題干無關緊要的。
圖片信息類
解答技巧
運用“三看”“三思”的方法解答
命題形式
一是在題干上點明漫畫反映的時代、國別、漫畫標題及反映的簡單現象等,并根據漫畫材料配置解讀選項;
二是在題干中沒有設置任何提示信息,純粹是一幅漫畫,要求學生根據漫畫上隱含的歷史信息,通過解讀挖掘、判斷漫畫反映的歷史主題或本質現象。
考查能力
考查對漫畫隱含信息解讀、獲取、分析、比較、判斷的能力。
材料來源
反映某一歷史時期重要時代特征或某一歷史現象的時政漫畫。
命題特點
情景新、直觀性強、能力考查層次高。
題型解讀
漫畫圖片類
“讀”:解讀漫畫時空信息,挖掘蘊含的歷史現象。
1
“定”:通過歷史漫畫直觀形象的圖畫形態,確定作者對歷史事物的認識,明確其贊揚或諷刺的主題。
2
“聯”:根據漫畫,確定題目考查的主干知識點及解答關鍵要求,關聯所學知識,分析思考圖文史料的有效信息。
3
“判”:據題干圖文信息,遷移歷史知識或結論,分析備選項是否符合題干圖文漫畫和題意要求,分析出漫畫的本質主題寓意,最后確定出符合題意的答案。
4
解答技巧
漫畫圖片類
運用“讀、定、聯、判”四步法解答
1.[2024年貴州高考真題]下表為我國某時期北方部分政權主要官員的族屬狀況。這可用于說明( )
A.各政權之間經濟差距逐漸縮小 B.十六國時期官員構成利于民族交融
C.內遷民族高度認同中原文化 D.五代十國時期的官員群體胡漢雜糅
人數 【族屬】漢 【族屬】匈奴 【族屬】鮮卑 【族屬】其他
【政權】前趙 131 114 —— 18
【政權】夏 26 31 4 5
【政權】后燕 151 —— 95 22
對接高考
2.[2024年貴州高考真題]下圖是1964—1976年間貴州省累計完成的基本建設投資占比情況。據此可知,該時期貴州( )
A.農業現代化進程加快 B.貫徹八字方針成效突出
C.輕重工業的協調發展 D.落實國家戰略布局調整
對接高考
3.[2024年貴州高考真題]下圖是某學者統計的1750—1900年間某國在世界貿易總額中的占比。據此判斷,該國最有可能是( )
A.美國 B.英國 C.日本 D.荷蘭
對接高考
4.[2024年福建高考真題]明嘉靖(1522—1566)后期,官方調查了沿海衛所的軍戶情況。有學者據此統計出當時沿海各地衛所軍隊實際人數占應有員額的比例,如圖所示。該圖反映的現象主要緣于( )
A.倭寇問題嚴重 B.戶籍制度缺乏彈性
C.衛所管理混亂 D.沿海經濟發展不均
對接高考
5.[2024年海南高考真題]據1984年世界銀行統計顯示,撒哈拉以南非洲部分出口商品的數量與價格的年均增長情況(%)如表所示。導致其中數據變化的關鍵因素是( )
A.不平等的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 B.交通條件改善推動了經濟發展
C.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初步確立 D.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團結與合作
產品 數量 價格
1961—1970 1970—1982 1961—1970 1970—1982
銅 2.7 —0.3 9.5 —7.2
咖啡 4.3 1.0 0.3 1.8
花生油 5.4 —7.1 0.1 —4.0
棕櫚油 —9.7 —6.7 —2.3 —3.2
對接高考
因果關系類
PART 4
因果關系類
題型解讀
1.命題特點:考查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的原因與結果的選擇題,既能考查知識的記憶,又能考查歷史知識的聯系。
2.命題形式大致有兩種:一是題干列出了某一歷史結果,備選項中列出原因,在試題中常出現的標志性詞語有“原因題是”“目的”“是為了”“是因為”等,而在考查原因時又多進行細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歷史原因”“主觀原因”等;另一種是題干列出的是歷史原因,備選項列出的是結果,在試題中常出現的標志性詞語有“影響”“結果”等。
3.考查能力:考查因果關系的辨別及分析能力。
因果關系類
解答技巧
因果關系類
解答技巧
1.[2024年海南高考真題]下圖是《東坡笠屐圖》。其文本故事最早的敘事是東坡在儋耳→觀閔客草舍—偶得一箬笠戴歸→女小兒皆笑,邑犬皆吠,此后陸續增加了“遇雨”“從農家借箬笠穿屐而回”“東坡向海南友人黎子云借閱柳宗元文集”“東坡看過其笠屐像后自為題詠”等情節。《東坡笠屐圖》的故事不斷演繹的主要原因是( )
A.文人通過藝術創作還原真實歷史場景
B.民眾借助歷史人物故事表達精神訴求
C.理學思想強化了社會的倫理道德秩序
D.重視家族背景的門第觀念仍根深蒂固
對接高考
2.[2024年廣西高考真題]在寫于1549年的《關于英格蘭王國公共福利的對話》中,商人抱怨“所有的食物都是那樣昂貴或者更加昂貴,而就我所知,這里并無貨物方面的原因,因為我從來未見過我們擁有比現在更多的糧食、牧草和各種牲畜”。此現象產生的原因是( )
A.英國壟斷了全球海上貿易
B.貴金屬大量流入歐洲市場
C.貿易中心轉到大西洋沿岸
D.封建領主的經濟地位下降
對接高考
時間 戶口數(萬) 人口數(萬)
東漢永和五年(140) 64.98 281.32
西晉太康初年(280-289) 14.23 85.39
南朝宋昇明三年(479) 4.19 33.48
3.[2024年湖南高考真題]下表為史籍所載東漢至南朝時期官府掌握的湖南地區戶口數和人口數。其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大規模的瘟疫流行 B.戰亂異常頻繁
C.豪強大族勢力膨脹 D.官府組織移民
對接高考
解析:據材料可知,從東漢永和五年到南朝宋昇明三年,湖南地區官府掌握的戶口數和人口數下降幅度很大,結合所學可知,從東漢末年開始,北方戰亂不斷,北方人民為躲避戰亂,大量流亡南下,南方人口相對來說,下降幅度較小,而材料中的官府掌握的戶數和人口數十不存一,這說明部分戶數和人口數被地方豪強大族掌握,C項正確;大規模的瘟疫流行不是官府控制人口大幅減少的主要原因,排除A項;此時期南方相對安定,排除B項;官府組織移民可能會使人口在地區間發生流動,但通常不會導致總體數量如此大幅度的減少,排除D項。故選C項。
4.[2024年山東高考真題]宋元時期,畜牧獸醫專著記述最多的是馬,并以醫馬、相馬的書為多;明清時期,最主要的記述對象是牛,各種相牛、養牛、醫牛的書占畜牧獸醫專著總數的50%以上。這是因為明清時期( )
A.政府強化了軍事資源控制
B.土地兼并進一步加劇
C.政治相對穩定促進了經濟發展
D.游牧文明與農耕文明交融加強
對接高考
解析: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明清時期政治相對穩定,農業經濟有所發展,人們對與農耕密切相關的牛關注逐漸增多,而減少了與農業關系不大的馬的關注,導致關于牛的相牛、養牛、醫牛等方面的專著增多,C項正確;與軍事資源控制關系不大,材料主要強調的是與農業生產相關的牛,排除A項;土地兼并下,導致小農經濟遭到破壞,因此人們可能會減少對牛的關注,與材料觀點相反,排除B項;游牧文明與農耕文明交融加強不能解釋在農耕生產中對牛的重視,排除D項。故選C項。
5.[2024年浙江高考真題]明朝萬歷年間,浙江人李樂致仕回鄉(嘉湖地區)后,感慨道:“昨日到城郭,歸來淚滿襟。遍身女衣者,盡是讀書人。”“余鄉二三百里內,自丁酉至丁未,若輩皆好穿絲綢縐紗湖羅,且色染大類婦人。”李樂感慨的主要原因是( )
A.儒生的生活觀念發生改變
B.江南絲織業發展高度繁榮
C.讀書人經商成為新的時尚
D.男女平等觀念日益普遍化
對接高考
解析:根據材料“遍身女衣者,盡是讀書人”“余鄉二三百里內,自丁酉至丁未,若輩皆好穿絲綢縐紗湖羅,且色染大類婦人。”可知,明朝讀書人穿著絲綢,服飾華美艷麗,不像以前穿著樸素,反映了儒生的生活觀念發生改變,A項正確;李樂感慨的主要原因是儒生的生活觀念發生改變,與江南絲織業發展高度繁榮無關,排除B項;材料反映了明朝讀書人服飾華美艷麗,未體現讀書人經商成為新的時尚,排除C項;在封建社會,男女平等觀念不可能普遍化,排除D項。故選:A。
比較變化類
PART 5
命題形式
比較類選擇題就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具有可比性的歷史概念、事件、人物或觀點等放在一起,找出其相同點或不同點。題干中常用的提示語有“不同”“相同”“共同”“相似”等。從形式上看,比較型選擇題有隱性和顯性之分,顯性比較題在題干中一般有“相同點”“不同點”“共同之處”“相似之處”“最大的不同點”“最根本的不同點”“本質上的相似處”等詞語出現;隱性比較型選擇題則沒有明確的提示語。
命題類型
一般分成兩大類:一是要求比較出歷史事物的共同點,稱為“求同型”;另一類是要求比較出歷史事物的不同點,可稱為“識異型”。
題型解讀
比較變化類
考查能力
主要考查分析、比較、判斷歷史現象及透過現象看歷史本質的能力。
審讀題目類型
首先弄清題意是“求同型”還是“識異型”,運用不同解答思路解答。一般說來,對“求同型”比較選擇題,可采用找反例法(也稱排除法)來解答,即選項只要不符合比較對象中的任意一個,即可排除,只有都符合的才可以選擇;對“識異型”的比較選擇題,則要按照題目要求仔細辨別判斷,找出正確的選項。
明確比較對象
找準比較角度,比較歷史事件一般從背景、性質、方式、特點、結果、影響等方面思考。歸納出它們的相同點或不同點,進行肯定或排除。
解答技巧
比較變化類
運用歷史理論分析判斷
如共性與個性原理、矛盾的特殊性與普遍性關系原理、量變與質變關系原理等。
1.[2024年山東高考真題]13世紀以前,西歐的行會具有明顯的開放性,學徒、幫工不論家庭出身,只要合乎資格就可以成為行會成員;13世紀以后,掌握著資本和生產的富人階層控制了行會,出身貧寒的學徒、幫工面臨著更高的入會門檻,行會成員逐漸成為世襲身份。這反映出( )
A.技術革新速度加快
B.市場競爭日益加劇
C.城市管理體制逐步完善
D.王權對城市的控制加強
對接高考
解析:根據材料內容可知,13世紀以前,西歐的行會具有開放性,普通人能成為會員,13世紀之后,富人階層控制了行會,入會門檻提高,這是因為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市場競爭日益加劇,普通人無法在競爭中勝出,掌握著資本和生產的富人階層便逐漸控制了行會,B項正確;這一時期并沒有明顯的技術革新,排除A項;材料主要體現的行會準入門檻提高,與城市管理體制關系不大,排除C項;這一時期,中世紀城市實現城市自治,王權并未加強對城市的控制,排除D項。故選B項。
2.[2024年浙江高考真題]研究發現,內有帳篷形象(遺物或壁畫)的墓葬,東漢時分布于當時邊疆地區的內蒙古、遼寧、山西及甘肅等地;魏晉南北朝時期數量增多,分布范圍擴大,但集中在北方及西北地區,中原地區也有少數發現,隋唐時期主要分布在關中及中地區。據此可知( )
A.游牧文化與農耕文化逐步交融 B.經濟重心逐漸南移
C.北方的主要民居類型發生變化 D.邊疆和內地一體化
對接高考
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內有帳篷形象(遺物或壁畫)的墓葬從東漢至魏晉到隋唐時期的分布范圍不斷擴大,可見少數民族地區和漢族地區的溝通和往來日益增多,游牧文化與農耕文化逐步交融,A項正確;材料未涉及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內容,無法得出經濟重心的變化,排除B項;傳統民居一般分為六種類型:窯洞式、合院式、天井院落式、土樓式、干欄式、碉樓式等,材料未涉及相關內容,排除C項;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的墓葬分布范圍的擴大,不等同于邊疆和內地一體化,該說法過于夸大,排除D項。故選A項。
3.[2024年湖北高考真題]近代中國第一代外交官郭嵩燾等多是傳統科舉出身,不諳外語,了解西方有限;第二代外交官陸征祥等基本出身于同文館、廣方言館等,外語能力尚可,相對了解西方;第三代外交官顧維鈞等基本都有海外留學經歷,外語嫻熟,非常了解西方。這種演變( )
A.受益于民主革命思想的深化 B.促成近代中外關系的平等
C.體現中國外交的近代化趨向 D.適應晚清政治體制的變革
對接高考
解析:根據材料“近代中國第一代外交官郭嵩燾等多是傳統科舉出身,不諳外語,了解西方有限;第二代外交官陸征祥等基本出身于同文館、廣方言館等,外語能力尚可,相對了解西方;第三代外交官顧維鈞等基本都有海外留學經歷,外語嫻熟,非常了解西方。”可知,這種演變體現了中國近代對世界的了解逐漸增多、認識逐步深入,體現了中國外交逐漸近代化的趨勢,C項正確;由第一代到第二代的演變體現的是清政府洋務運動的成果,和民主革命思想的深化無關,排除A項;促成近代中外關系的平等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第三代外交官顧維鈞等,他們外交活動的主要時期是民國時期,清朝已經滅亡,排除D項。故選C項。
4.[2024年山東高考真題]下表為1846—1905年英國建筑師在上海、漢口、天津、北京等四地的分布情況統計。這體現了( )
A.晚清外交的不斷退讓 B.英國勢力范圍的擴展
C.列強侵略方式的轉變 D.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
城市
年份
人次 上海 漢口 天津 北京
1846—1860 14 3 0 0
1861—1875 120 19 0 0
1876—1890 193 10 2 0
1891—1905 353 20 67 14
對接高考
解析:據本題表格材料可知,從1846年到1905年,上海、漢口、天津、北京等四地英國建筑師的數量在不斷地上漲,且分布呈現伴隨著列強侵略中國的進程,不斷深入中國內地和腹地特點,體現了不平等條約的陸續簽訂,晚清外交的不斷退讓,半殖民地化色彩日益濃厚,A項正確。英國建筑師在上海、漢口、天津、北京等四地的分布不能代表英國勢力范圍的擴展,且英國的勢力范圍主要在長江流域,排除B項;鴉片戰爭之后列強侵略方式主要是商品輸出,直到甲午中日戰爭之后,列強侵略方式轉變為資本輸出,排除C項;僅憑四地英國建筑師的分布,不能簡單得出中西文化交流深入的結論,排除D項。
5.[2024年湖南高考真題]元朝圣旨多采用蒙古語法糅合漢語詞匯的形式,開篇曰“長生天氣力里,大福蔭互助里,皇帝圣旨”。漢族文臣潤色為“上天眷命,皇帝圣旨”。明朝又改為“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說明( )
A.明朝保留蒙古文化元素 B.元朝民族矛盾逐漸緩和
C.明朝重塑儒家正統地位 D.元朝全面吸收了漢文化
對接高考
解析:根據材料“元朝圣旨形式‘上天眷命,皇帝圣旨’,明朝改為‘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由此可以看出明朝的圣旨形式保留了蒙古文化元素,A項正確;材料沒有民族矛盾的相關信息,排除B項;材料主要強調的是明朝保留蒙古文化元素,無法由此看出明朝重塑儒家正統地位,排除C項;元朝全面吸收了漢文化,不符合史實,排除D項。故選A項。
概念類
PART 6
題型解讀
概念類
解答技巧
1
2
3
4
概念類
26.[2024年浙江高考真題]文化是民族的血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下列項中,由老子提出且體現樸素唯物觀的是( )
A.“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B.“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C.“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對接高考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由老子提出,意思是:人類的生活行為的運行是以地球物理運行的法則為法則,地球運行的法則是以這整個宇宙運行的法則為法則,宇宙運行的是以道的法則為法則,道的運行是以自然而然為法則。簡言之,道的運作是以宇宙本來自然的規律為規律,體現了樸素唯物觀,D項正確;“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意思是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意思是宇宙不停運轉,人應效法天地,永遠不斷地前進。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的意思是大自然的運行有其自身規律,這個規律不會因為堯的圣明而就存在,也不會因為桀而就不存在。該主張由荀子提出,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故選D項。
27.[2024年江西高考真題]1855年,在華外商共1038人,比1837年增加了3倍,分屬于219家洋行。西方商人還在開放口岸投資辦廠,由此產生了依附于外國商人的特殊階層一一買辦。據此推知,買辦階層是( )
A.自然經濟解體的結果 B.西方經濟發展的產物
C.西方殖民滲透的工具 D.商品交易安全的保障
對接高考
28.[2024年江西高考真題]明代前期,百姓需要親身應役,“甚至父子當差,則一日不讓,兄弟應役,則移時不甘”。18世紀以后,江南與東南沿海“販夫牧緊,優游于光天化日之下,無征輸之苦”;邊遠地區“赤貧無田、持手而食之夫,悉得免于追呼”。能夠解釋這一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白銀貨幣的大量使用 B.農業生產技術的提高
C.戶籍政策的不斷調整 D.國內統一市場的形成
對接高考
29.[2024年浙江高考真題]2024年5月3日,某外國媒體刊文稱:“歷史上,世界主要大國以武力行事已是慣例,然而中國卻顛覆了這些國家行為方式的許多細節。……從20世紀50年代起,中國就恪守著一套處理國際關系的原則。……美國永遠無法理解,中國作為世界上邊界線最長的國家之一是如何與鄰國保持和睦關系的。”該文旨在贊揚中國倡導的( )
A.“一邊倒”方針 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C.“求同存異”方針 D.“真實親誠”理念
對接高考
解析:根據材料“從20世紀50年代起,中國就恪守著一套處理國際關系的原則。……美國永遠無法理解,中國作為世界上邊界線最長的國家之一是如何與鄰國保持和睦關系的。”并結合所學可知,為發展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1953年,中國提出、確定并倡導“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新中國成立初期提出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不僅長期指導中國的外交實踐,為我國同世界各國建立友好合作關系提供規范支持,同時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B項正確;新中國成立后實行的“一邊倒”外交方針是指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斗爭中,將堅定地站在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一邊,排除A項;“求同存異”是周恩來在1955年4月在印尼萬隆召開的亞非會議上,針對某些國家針對中國、制造矛盾的行徑,為推動會議順利進行、增強與會國的團結、表明中國的立場而提出的一項基本方針,求同存異即要尋求大家的共同利益,保留自己的不同意見,與材料不符,排除C項;2022年10月,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所做的報告再次表達了“秉持真實親誠理念和正確義利觀加強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的美好愿景和“維護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的堅定決心,與材料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
30.[2024年浙江高考真題]1875年,《申報》評論某經濟實體時寫道:“夫貿易可以設立公司者,其需本總在數百萬與數十萬也,故無論至富之家可以與分,即中下之產亦可以與分。蓋每股份出銀多則千兩,少則百兩,必須數百十人以共集成。”次年,又評論“其生意之興隆幾將與西船并駕齊驅”。該經濟實體是( )
A.上海平準股票公司 B.先施百貨公司
C.輪船招商局 D.福州船政局
對接高考
解析:據本題材料可知,材料提到這一經濟實體可以設立公司,所需資本在數百萬與數十萬,且股份出銀多則千兩,少則百兩,需要數百十人共同集成,根據材料“其生意之興隆幾將與西船并駕齊驅”可得,材料中的企業屬于航運業,輪船招商局是洋務派創辦的民用企業,采用股份制,符合題目中對資本和股份的描述,C項正確;1882年9月,上海平準股票公司成立,這個公司除了提供買賣股票的業務,還提供股票抵押、企業介紹等業務,不符合題干描述,排除A項;先施百貨公司成立時間較晚,不符合1875年的時間背景,排除B項;福州船政局是洋務派創辦的軍事工業,不是以盈利為目的,且資金來源主要是政府撥款,不符合股份制的特點,排除D項。故選C項。
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木林县| 临清市| 云梦县| 锦州市| 建湖县| 崇左市| 江孜县| 定边县| 墨脱县| 塔城市| 汤原县| 松桃| 大方县| 北票市| 呈贡县| 沁阳市| 正宁县| 白城市| 津市市| 加查县| 赤峰市| 连平县| 琼结县| 米脂县| 隆尧县| 宁城县| 四子王旗| 临颍县| 崇明县| 浮山县| 留坝县| 颍上县| 天水市| 晴隆县| 无锡市| 阳朔县| 子洲县| 深水埗区| 古交市| 介休市| 石家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