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本節課程信息學科 物理 年級 八年級 學期 2024秋課題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理解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知道凸透鏡成放大、縮小實像和虛像的條件。 過程與方法: 能在探究活動中,初步獲得提出問題的能力。 通過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過程,體驗科學探究的主要過程與方法。 學習從物理現象中歸納科學規律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樂于參與觀察、實驗、制作等科學實踐。 通過探究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規律。教學重難點理解凸透鏡成像規律。 知道凸透鏡成放大、縮小實像和虛像的條件。 教學難點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并通過實驗數據分析和論證得出成像規律。教學準備透鏡、光屏、蠟燭、刻度尺教學過程前提測評 凸透鏡、凹透鏡對光各有什么作用? 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 什么是焦點?什么叫焦距?光心有什么特點? 焦點:平行于凸透鏡主軸的光線經過凸透鏡折射后會聚的點。 焦距: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 光心:凸透鏡的中心點,通過光心的光線方向不變。 導入新課 通過回顧上節課生活中的透鏡成像情況,提出問題: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是什么? 新課講解 凸透鏡成像的基本概念 物距:物體到透鏡的距離,用u表示。 像距:像到透鏡的距離,用v表示。 焦距:用f表示 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準備 實驗器材:焦距f為10cm的透鏡、光屏、蠟燭、刻度尺。 注意事項: 蠟燭、透鏡、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調節光屏找出最清晰的像。 提出問題與猜想 提出問題:照相機、投影儀和放大鏡成像的差異與什么因素有關? 學生猜想:可能與物距有關。 學生實驗 實驗步驟 根據猜想,改變物距,由大到小進行幾次實驗。 觀察并記錄成像的大小、倒正和虛實。 測量物距和像距,并記錄在表格中。 實驗結果 學生討論、觀察投影儀、照相機和放大鏡成像情況,做出猜想與假設。 學生閱讀、討論、作答,舉手發言。其他同學評估、改進實驗方法。 教師指導 帶領學生分析數據,找出所有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的數據,將其物距與焦距f、二倍焦距2f對比。 培養學生分析數據的能力,進而得出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分析實驗數據 學生分組討論,分析實驗數據,找出成像規律。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歸納出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當物距u>2f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于照相機和攝像頭。 當物距u=2f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此時像距v也等于二倍焦距。 當物距f2f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因此,焦距f應小于8厘米,選項B正確。 一物體經凸透鏡成像在焦點附近,則( )。 A. 所成的像一定是實像 B. 像與物大小一定不同 C. 物體一定在離透鏡很遠處 D. 像總是正立的 解析:物體在焦點附近時,可能成實像也可能成虛像,取決于物距與焦距的關系。因此,選項A和B正確,選項C和D錯誤。 簡答題 請簡述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及其應用。 解答: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包括倒立、縮小、放大和虛像等幾種情況,具體取決于物距與焦距的關系。其應用包括照相機、投影儀和放大鏡等。 課堂小結 請學生小結本節課的收獲,教師同時用Flash動畫展示凸透鏡成像規律。 重點小結凸透鏡成像規律和科學探究方法,讓知識和方法系統化。 課后作業 完成物理課本后的本節練習內容。 寫出凸透鏡成像時各種的規律,并嘗試解釋生活中的一些透鏡成像現象。 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實驗探究的方法,讓學生親身體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通過分析實驗數據,學生逐步得出了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并學會了從物理現象中歸納科學規律的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正確猜想和實驗設計,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