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初中科學浙教版 八年級上冊 第三章 第3節 神經調節同步練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初中科學浙教版 八年級上冊 第三章 第3節 神經調節同步練習

資源簡介

初中科學浙教版 八年級上冊 第三章 第3節 神經調節同步練習
一、單選題
1.(2024八上·臨海期末)動物在生活中表現出多種多樣的行為,按行為的獲得方式,可以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后天學習行為兩大類。下列屬于動物的后天學習行為的是(  )
A.猴子投籃 B.鯽魚覓食 C.蜻蜓點水 D.候鳥遷徙
【答案】A
【知識點】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
【解析】【分析】動物行為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先天性行為是指動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種行為方式,是動物的一種本能,由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而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成長的過程中通過環境因素的影響,由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是在先天性行為的基礎上建立的一種新的行為活動,也稱為后天性行為,據此解答。
【解答】A.猴子投籃屬于訓練逐漸建立起來的學習行為,屬于動物的后天學習行為,故A正確;
B.鯽魚覓食是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先天性行為,故B錯誤;
C.蜻蜓點水是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先天性行為,故C錯誤;
D.候鳥遷徙是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先天性行為,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2.(2024八上·嘉興期末)醫生常通過檢測膝跳反射來診斷被測試者神經系統是否受損。如圖是人體膝跳反射活動的示意圖,其中分析錯誤的是(  )
A.該反射活動的神經中樞位于脊髓中
B.敲擊小腿肌肉也能引起膝跳反射
C.若反射弧某一部分受損則無法完成該反射活動
D.正常人測試時若刻意控制,也可不讓小腿彈起
【答案】B
【知識點】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
【解析】【分析】反射是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和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發生的規律性反應。它是通過反射弧來完成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
【解答】A.膝跳反射是比較低級的反射活動,屬于簡單反射,該反射活動的神經中樞位于脊髓中。A正確。
B.進行膝跳反射實驗時,敲擊小腿肌肉不能引起膝跳反射,需要用用橡皮小錘或手掌內側邊緣叩擊膝蓋下方的韌帶。B錯誤。
C.完成反射的神經結構叫反射弧,完成反射的反射弧必須完整,若反射弧中的某一部分受損,反射弧不完整,無法完成反射。C正確。
D.正常人測試時若刻意控制,也可使小腿不彈起,此時參與反射的神經中樞除脊髓外,還有大腦皮層。D正確。
故答案為:B。
3.關于“測定反應速度”的實驗,某班同學提出了下列四個探究問題,最適合在課堂上探究的是…()
A.反應速度與年齡大小有關 B.反應速度與性別有關
C.反應速度與測量的時間有關 D.反應速度與身體健康狀況有關
【答案】B
【知識點】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科學探究中問題的提出應注意的問題,問題的提出是探究實驗最為關鍵的一步,所提問題要合乎實際,不能隨意提出。
【解答】A、除老師外,學生的年齡相差很小;A錯誤;
B、在課堂上測定反應速度,學生有性別之分,可以根據性別分組測試;B正確;
C、每個人體育鍛煉的時間、運動量等也很難界定;C錯誤;
D、人的身體狀況用肉眼不能斷定是否健康;D錯誤;
故答案為:B。
4.下列關于神經元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其基本結構是細胞壁、細胞質、細胞核
B.其遺傳物質位于細胞體中
C.神經細胞是神經元的一部分
D.神經元的長突起稱為神經
【答案】B
【知識點】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神經元;神經元又叫神經細胞;神經元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體和突起兩部分,神經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條長而分支少的軸突和數條短而呈樹枝狀分支的樹突,軸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經纖維,神經纖維末端的細小分支叫神經末梢,神經末梢分布在全身各處;神經元的功能是神經元受到刺激后能產生興奮,并能把興奮傳導到其它的神經元,神經元的細胞體主要集中在腦和脊髓里,神經元的突起主要集中在周圍神經系統里。
【解答】A、神經元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體和突起兩部分,錯誤。
B、其遺傳物質位于細胞體中,正確。
C、神經元又叫神經細胞,錯誤。
D、神經元的長突起稱為軸突,錯誤。
故答案為:B。
5.細胞形態與其功能相適應。從功能推測,大腦細胞的形態最接近于…()
A. B. C. D.
【答案】B
【知識點】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細胞的形態與其功能相適應。圖中A是上皮組織的細胞,B是神經細胞,C是肌細胞,D是精子。
【解答】A、細胞排列緊密,是構成上皮組織的細胞,A不符合題意;
B、大腦主要由神經細胞構成,B符合題意;
C、細胞呈梭形,是肌細胞,C不符合題意;
D、細胞呈蝌蚪形,是精子,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6.如圖為反射弧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反射弧的敘述錯誤的是()
A.采摘玫瑰時手被刺扎到會立即縮回,則3位于脊髓
B.打預防針時雖感疼痛手卻不縮回,則3 有大腦皮層的參與
C.若此圖表示“望梅止渴”的反射弧,則1 代表眼的視網膜
D.若此圖表示“聞風喪膽”的反射弧,則1代表耳的鼓膜
【答案】D
【知識點】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
【解析】【分析】(1)反射弧是指完成反射的神經結構,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反射弧的組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部分。
(2)根據圖中箭頭神經沖動傳導的方向可知:1是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產生興奮能,傳導的興奮就是神經沖動;2是傳入神經能將神經沖動傳至神經中樞;3是神經中樞,能接受神經沖動,產生新的神經沖動,同時低級的神經中樞受大腦的控制如排尿中樞就受大腦的控制;4是傳出神經,能將來自3的神經沖動傳至5,引起反射;5是效應器,能接受刺激并作出反應。
【解答】A、非條件反射的神經中樞在脊髓,采摘玫瑰時手被刺扎到會立即縮回屬于非條件反射,所以[3]位于脊髓,A正確。
B、打預防針時雖感疼痛手卻不縮回,其痛覺是在大腦皮層的痛覺中樞產生的,有大腦皮層的參與,屬于復雜反射,B正確。
C、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能將物像刺激轉化為視覺神經沖動,因此若此圖表示“看見酸梅流口水”的反射弧,則1 代表眼的視網膜,C正確。
D、若此圖表示“聞風喪膽”的反射弧,則[1]代表耳部結構的耳蝸,耳蝸的感覺神經能將震動轉化為聽覺神經沖動而不是鼓膜,鼓膜是將聲音轉化為震動,D錯誤。
故答案為:D。
7.課堂上突然聽到老師表揚自己,心里高興,心跳加快。此過程中()
A.以神經調節為主 B.以激素調節為主
C.只有神經調節 D.只有激素調節
【答案】A
【知識點】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人體的兩種調節方式,其中激素調節屬于體液調節的一種,是體液調節的主要內容。
【解答】人的調節方式主要兩種: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在神經系統的調節控制下,激素通過血液循環也參與調節人體的生命活動。概括地說,人體的生命活動主要受神經系統的調節,但也受激素調節的影響。例如,當你突然發現眼前有蛇時,你會感到心臟怦怦亂跳。當你的情緒激動時,你的大腦皮層會特別興奮,并通過支配腎上腺的神經促使腎上腺分泌較多的腎上腺素等。這些激素能促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并且使皮膚因血管擴張而顯得面紅耳赤。所以課堂上突然聽到老師表揚自己,心里高興,心跳加快。此過程中以神經調節為主。
故答案為:A。
8.校運動會上,當自己班級運動員上場時,同學們會不由自主地加油、吶喊。控制該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
A.大腦 B.小腦 C.腦干 D.脊髓
【答案】A
【知識點】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
【解析】【分析】反射是指人和動物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根據反射的概念,反射必須有神經系統參加,完成膝跳反射的結構是反射弧。神經沖動的傳導途徑是: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
【解答】校運動會上,當自己班級運動員上場時,同學們會不由自主地加油、吶喊。控制該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大腦皮層。
故答案為:A。
9.小麗在摘酸棗時,不小心手被刺扎了一下,迅速縮回,但她又忍痛第二次伸手摘下了酸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被扎后縮手,是條件反射
B.縮手動作是在大腦皮層的參與下完成的
C.小麗忍痛摘酸棗體現了大腦對一些大腦以下的低級神經中樞的控制
D.這個過程中小麗先感覺到痛后再縮手
【答案】C
【知識點】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
【解析】【分析】(1)條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簡單反射的基礎上,經過一定的過程,在大腦皮層參與下完成的,是一種高級的神經活動,是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
(2)非條件反射是指人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種比較低級的神經活動,由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如腦干、脊髓)參與即可完成。
【解答】A、小麗不小心被扎后縮手,是非條件反射而不是條件反射,錯誤;
B、縮手動作的神經中樞在脊髓,而不是在大腦皮層的參與指揮下完成的,錯誤;
C、小麗忍痛摘野果是因為大腦皮層可以控制非條件反射,正確;
D、這個過程中小麗先縮手再感覺到痛,錯誤。
故答案為:C。
10.聾啞人之間用手語交談,必須依賴的神經中樞是()
A.軀體感覺中樞、語言中樞、視覺中樞
B.視覺中樞、語言中樞、軀體運動中樞
C.語言中樞、軀體感覺中樞
D.視覺中樞、軀體感覺中樞
【答案】B
【知識點】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大腦皮層是調節人體生理活動的最高級中樞,可以劃分為若干個功能區,如軀體運動中樞、軀體感覺中樞、視覺中樞、聽覺中樞以及人類特有的語言中樞等。
【解答】聾啞人之間用手語交談,必須有軀體運動中樞協調指揮軀體運動完成手勢動作;要利用視覺中樞看見手勢形成視覺;要有語言中樞理解手語的含義。才能實現聾啞人之間用手語交談。
故答案為:B。
11. ChatGPT(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程序)能自主學習和理解人類語言。據此分析,ChatGPT肯定有功能類似于人類的人工 (  )
A.脊髓 B.腦干 C.大腦 D.小腦
【答案】C
【知識點】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腦位于顱腔內,包括大腦,小腦和腦干三部分,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
【解答】大腦由兩個大腦半球組成,大腦半球的表層是灰質,叫大腦皮層,大腦皮層是調節人體生理活動的最高級中樞,約有140億個神經細胞,具有感覺、運動、語言、聽覺、視覺等多種生命活動的中樞,ChatGPT肯定有功能類似于人類的人工 大腦。
故答案為:C。
12.中小學生課程表的科目都是交替安排的,其主要目的是()
A.使學習內容豐富 B.防止大腦疲勞,提高效率
C.加強學習強度 D.滿足學生需要
【答案】B
【知識點】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用腦衛生要講究勞逸結合,先思后問,動靜交替,更換腦力活動的內容等等,同時還要注意休息,充足睡眠。
【解答】積極休息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按時更換不同的活動內容。消極休息是和積極休息相對比而言,不是指情緒上的消極。
睡眠的確是一種有效的休息方式,但它主要對睡眠不足者或體力勞動者適用。
休息的方式有多種:比如睡覺,聽音樂,看書,散步,聊天…,因此,用積極的休息方式以消除神經系統的疲勞應采以一種活動替換另一種活動。
學校的課程表上午交替安排了語文、數學、體育和生物課,是注意學習內容輪換,是積極的休息方式,可以使腦的一部分得到輪流休息,目的是防止大腦疲勞,提高效率。
故答案為:B。
13.人體神經系統的組成是()
A.大腦、小腦、腦干 B.腦、脊髓和它們發出的神經
C.腦和脊髓 D.腦神經和脊神經
【答案】B
【知識點】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神經系統是由腦、脊髓和它們發出的神經組成的。腦和脊髓是神經系統的中樞部分,叫中樞神經系統;由腦發出的腦神經和由脊髓發出的脊神經是神經系統的周圍部分,叫周圍神經系統。
【解答】神經系統是由腦、脊髓和它們發出的神經組成的。
故答案為:B。
14.小科無意中被碎玻璃扎破食指,立即縮手,卻沒有感覺到痛。如圖,甲、乙、丙、丁表示神經系統部分結構,箭頭表示信息傳導的方向。小科受損傷的結構可能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A
【知識點】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
【解析】【分析】觀圖可知:甲是上行傳導纖維、乙是傳入神經、丙是神經中樞、丁是傳出神經,解答即可。
【解答】根據題意分析可知:當小科無意中被碎玻璃扎破食指時,刺激產生的興奮通過傳入神經傳導到脊髓處的神經中樞,經神經中樞綜合、分析后產生新的興奮,一方面將興奮通過傳出神經傳導到效應器,產生縮手反應,另一方面將興奮通過上行傳導束傳導到大腦。如果上行傳導纖維出現故障,無法將疼痛傳到大腦皮層,形成痛覺,因此,小科無意中被碎玻璃扎破食指,立即縮手,卻沒有感覺到痛,損傷的結構是甲上行傳導纖維。
故答案為:A。
15.(2024八上·南潯期末)某人外傷,造成右下肢運動障礙,但仍有感覺,則其可能傷到了如圖中的(  )
A.①感受器 B.②傳入神經 C.③神經中樞 D.④傳出神經
【答案】D
【知識點】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
【解析】【分析】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須通過反射弧來完成,反射弧的組成:①感受器→②傳入神經→③神經中樞→④傳出神經→⑤效應器。缺少任何一個環節反射活動都不能完成。
【解答】在反射弧中,神經沖動的傳導過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產生神經沖動,然后神經沖動由傳入神經傳導神經中樞,神經中樞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質內(神經元細胞體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經沖動,產生新的神經沖動(即做出指令),傳出神經再將來自神經中樞的神經沖動傳至效應器,最后由效應器接受神經沖動并作出相應的反應。脊髓由灰質和白質組成,灰質里許多可以調節人體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動的中樞,如排便、排尿中樞等,白質由神經纖維組成,具有傳導的功能,是腦與軀體、內臟之間的聯系通道。脊髓通過脊神經與人體大部分器官發生聯系,來自人體大部分器官的神經沖動,先是沿脊神經進入脊髓,然后再沿上行的神經纖維傳達到腦;腦所發出的大部分神經沖動先是沿下行的神經纖維傳達到脊髓,再通過脊神經傳達到人體的大部分器官,從而完成各種生理活動。如果脊髓的某個部位受到損傷,它所控制的身體相應部位就會發生感覺喪失或行動癱瘓。據此可知,人體的傳出神經受損,反射弧不完整,神經沖動就不能由傳出神經傳到效應器,效應器就無法做出反應,即反射活動不能進行。因此,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傷造成右側下肢運動障礙,但有感覺。該病人受傷的部位可能是反射弧的傳出神經。
故選:D。
16.(2024八上·南潯期末)在一個特制的魚缸中,先開燈再投食餌,多次作用于金魚。一段時刻后只要燈一亮,金魚就會游到食餌投放處,此時金魚對燈光的反應屬于(  )
A.本能 B.條件反射 C.非條件反射 D.先天性行為
【答案】B
【知識點】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
【解析】【分析】(1)條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簡單反射的基礎上,經過一定的過程,在大腦皮層參與下完成的,是一種高級的神經活動,是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
(2)非條件反射是指人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種比較低級的神經活動,由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如腦干、脊髓)參與即可完成。
【解答】“先開燈再投食餌,多次作用于金魚。一段時刻后只要燈一亮,金魚就會游到食餌投放處”,此時金魚對燈光的反應是在大腦皮層參與下完成的,因此屬于條件反射。
故選:B。
二、填空題
17.5 月 12 日是我國的“防災減災日”,當天寧波會拉響警報,以增強市民的國防觀念和防空防災意識。某校為提高學生應急避險能力,進行了地震逃生演習。逃生演習時,高層的同學聽到警報聲后迅速躲到課桌底下,同時把雙手交叉放在脖子后,正確姿勢如圖所示。同學做出的這些反應屬于   (填“條件”或“非條件”)反射。其中雙手交叉放在脖子后主要是保護人體的生命中樞——   。
【答案】條件;腦干
【知識點】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
【解析】【分析】根據反射形成的過程可將其分為兩類:非條件反射和 條件反射
(1)非條件反射
非條件反射是指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如縮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和膝跳反射等。它是一種比較低級的神經活動,由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如脊髓、腦干)參與即可完成。
(2)條件反射
條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例如,同學們聽到上課鈴聲會迅速走進教室;行人聽到身后的汽車喇叭聲,就會迅速躲避等。復雜反射(條件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經過一定的過程,在大腦皮層的參與下形成的。因此,復雜反射(條件反射)是一種高級的神經活動,而且是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
【解答】“聽到警報聲,同學們迅速逃生”是在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參與下形成反射,從反射的類型看,這屬于條件反射。腦干的灰質中有調節人體基本生命活動的中樞,如心血管運動中樞和呼吸中樞。所以雙手交叉放在脖子后主要是保護人體的腦干。
18.(2024八上·衢州期末)新交規中的“酒駕禁令”已讓人們的一些生活方式逐漸改變。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已經從宣傳警示語變成了絕大多數人自發遵守的內心約束。但仍有少數人對此置若罔聞,因酒駕或醉駕造成很嚴重的人生悲劇。如圖甲是人眼的結構示意圖,乙是人腦的組成示意圖,丙是反射弧的模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司機對信號燈的關注是行車安全的重要環節,其中形成視覺的部位是在圖乙中的   (填圖中序號)。
(2)司機看到紅燈亮時會踩剎車,這屬于   反射,是通過圖丙中的部分結構完成的,能把神經中樞產生的刺激傳給效應器的是   (填圖中序號)
(3)某人因酒駕造成腰椎受傷,致使下肢癱瘓,肢體不能運動,大小便失禁,這是因為脊髓的   功能喪失。
(4)酒駕的司機在遇到警察時會出現心跳加快、血壓升高的反應,這是因為體內   分泌量明顯增加的緣故。
【答案】(1)I
(2)條件;③
(3)傳導
(4)腎上腺素
【知識點】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眼球的結構與視覺的形成
【解析】【分析】(1)視覺的形成過程:外界物體反射的光線,經過角膜、房水,由瞳孔進入眼球內部,經過晶狀體和玻璃體的折射作用,形成一個倒置的物像。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接受物像的刺激產生神經沖動,然后通過視神經傳到I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形成視覺。
(2)條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經過一定的過程,在大腦皮層參與下完成的,是一種高級的神經活動,是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
(3)根據脊髓的作用解答;
(4)根據激素的作用解答。
【解答】 (1) 司機對信號燈的關注是行車安全的重要環節,其中形成視覺的部位是視覺中樞,在圖乙中的I。
(2)司機看到紅燈亮時會踩利車,這屬于條件反射。是通過丙圖中的部分結構完成的,能把神經中樞產生的刺激傳給效應器的是③傳出神經。
(3)某人因酒駕造成腰椎部受傷,致使下肢癱瘓,肢體不能運動,大小便失禁,則是因為脊髓的傳導功能喪失,排便排尿反射失去了大腦皮層的控制。
(4)喝酒的司機在開車時遇到警察時會出現心跳加快、血壓升高,這是由于大腦促進了腎上腺素的分泌。
19.(2024八上·嘉興期末)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在生活中。如汽車上的自動駕駛技術就是通過傳感器感知路況和周邊情況,然后傳輸到CPU(中央處理器),CPU控制機械裝置操控車輛行駛。CPU功能類似于人體反射弧中的   結構。當汽車處于自動駕駛模式時,紅燈路口汽車會自動剎車停車,該過程類似于人體的   反射活動(選填“條件”或“非條件”)。
【答案】神經中樞;條件
【知識點】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
【解析】【分析】掌握反射弧的結構、功能及反射的類型是解題的關鍵。
【解答】人體反射弧中神經中樞的作用是受傳入神經傳來的信號后,產生神經沖動并傳給傳出神經。汽車上的自動駕駛技術就是通過傳感器感知路況和周邊情況,然后傳輸到CPU(中央處理器),CPU控制機械裝置操控車輛行駛。所以CPU功能類似于人體反射弧中的神經中樞結構。當人駕駛汽車行駛到路口時,發現紅燈立即剎車,此反射類型屬于條件反射,完成此反射活動的神經中樞位于人大腦皮層內。因此當汽車處于自動駕駛模式時,紅燈路口汽車會自動剎車停車,該過程類似于人體的條件反射活動。
20.(2024八上·武義期末)杭州亞運會上,我國運動員王楚欽、孫穎莎奪得了男女乒乓球單打冠軍。
(1)在乒乓球比賽時,運動員骨骼肌產熱增加。體溫上升的信息傳至   中的體溫調節中樞;
(2)體溫調節中樞發出的信息通過傳出神經到達皮膚,引起血管擴張,效應器汗腺   (填圖中字母)分泌汗液,以增加散熱,維持體溫相對穩定;
(3)運動員的動作協調和平衡依靠圖中   (填數字)的作用。
(4)調節體溫的反射和扣球反擊的反射分別屬于____反射。
A.條件、非條件 B.條件、條件
C.非條件、非條件 D.非條件、條件
【答案】(1)下丘腦
(2)E
(3)③
(4)D
【知識點】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體溫的控制
【解析】【分析】 體溫調節靠腦干的體溫調節中樞,注意小腦和腦干,大腦的功能區別;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的主要區別是是否由高級神經中樞控制。
【解答】(1)體溫調節中樞在腦干的下丘腦,所以答案是:下丘腦 ;
(2)反射弧中為A為感受器,B為傳入神經,C為脊髓屬于神經中樞, D傳出神經,E效應器, 所以答案是:E;
(3)小腦控制身體平衡和動作協調性,所以答案為:3號;
(4)體溫調節屬于非條件反射,生來就有,由脊髓控制,扣球反擊是后天學習行為,屬于條件反射,所以答案為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
三、解答題
21.兔的心臟受 A、B兩種神經支配,科學家為了研究 A、B兩種神經對心率的影響,設計了如下實驗:先測定正常情況下兔的心率,然后分別測定阻斷神經 A 或神經B后的心率,實驗結果如表所示。科學家先測定正常情況下兔的心率是為了   ,分析實驗結果可得出結論:   。
實驗處理 心率(次/分)
正常時 90
僅阻斷神經 A 180
僅阻斷神經 B 70
【答案】設置對照組;A神經的作用是減緩心率,B神經的作用是促進心跳加快。
【知識點】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
【解析】【分析】分析表格:正常心率為90次/分,阻斷A神經后,心率顯著加快,說明A神經能抑制心臟跳動;阻斷B神經后,心率減慢,說明B神經能促進心臟跳動。
【解答】心率是指心臟在單位時間(1分鐘)內跳動的次數,即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若心率為75次/分,即心臟每分鐘跳動75次。分析圖中數據可以看出:家兔正常情況下的心率是每分鐘90次,設置對照組,阻斷A時,心率為180次,比正常值高,阻斷B時,心率為70次,比正常值低,則說明A神經的作用是減緩心率,B神經的作用是促進心跳加快。
22.從 2010 年 4 月 1 日起實施的新《道路交通安全法》,提高了對酒后駕車的處罰力度,小英的爸爸對此卻不以為然,為了說服爸爸,小英和爸爸一起做了一個“測定反應速度”的實驗,實驗操作如圖,實驗結果如下表:(單位:厘米)
測定次數 飲酒量 A不飲酒 B飲兩杯啤酒 C飲兩瓶啤酒
第一次 14 19 28
第二次 13 18 29
第三次 13 17 27
平均值 13.3 18 28
(1)圖中   (填“上方”或“下方”)的手是爸爸的。
(2)實驗結果表明,飲酒會影響人的反應速度,且飲酒越多,測量值越   ,說明人的反應速度越   。
(3)小英對爸爸喝不同酒量時都進行了三次測量,這樣做的目的是   ;本實驗只測小英爸爸一人,可以通過增加   來讓更多人信服。
【答案】(1)下方
(2)大;慢
(3)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誤差,提高實驗的準確性;測量對象
【知識點】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
【解析】【分析】(1)視覺形成的過程是:外界物體反射的光線,經角膜、瞳孔(房水)、晶狀體和玻璃體,并經晶狀體的折射,最終在視網膜上形成倒置的物像,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接受物像刺激,將物像信息轉變成神經沖動,然后通過視神經傳到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形成視覺。
(2)從表格中看出喝酒后,測量值明顯增大.因此,實驗結果表明:飲酒會影響人的反應速度,且飲酒越多,測量值越大,人的反應速度越慢。
【解答】(1)表中測量值為小英松開直尺后,爸爸盡快用手夾住直尺時,下方的手是爸爸的。
(2)實驗結果表明,飲酒會影響人的反應速度,且飲酒越多,測量值越大,說明人的反應速度越慢。
(3)小英對爸爸喝不同酒量時都進行了三次測量,這樣做的目的是 減少誤差,增加測量的可信度;本實驗只測小英爸爸一人,實驗誤差太大,具有偶然性。測量數據還缺乏足夠的說服力,可以通過增加 重復次數來讓更多人信服。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酒后駕車的危害性。
23.夏天,當你從空調房進入陽光下,一股股熱浪撲面而來,你頓覺渾身燥熱,熱汗淋漓,長時間后,頭昏眼花。請思考回答下列問題。
(1)接受環境溫度變化刺激的結構主要分布在____。
A.大腦 B.眼睛 C.皮膚
(2)接受環境溫度變化刺激的結構主要是神經元的____。
A.樹突部分 B.細胞體 C.軸突部分
(3)人在高溫環境中容易發生“頭昏眼花”,甚至昏厥的中暑現象,其調節異常應該發生在____信息環節。
A.接受 B.傳導 C.處理
【答案】(1)C
(2)A
(3)C
【知識點】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1)皮膚結構中的真皮內由豐富的血管和感覺神經末梢構成,皮膚是最大的器官。
(2)神經元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體和突起兩部分。神經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條長而分支少的軸突和數條短而呈樹枝狀分支的樹突,軸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經纖維,神經纖維末端的細小分支叫神經末梢,神經末梢分布在全身各處。神經元的功能是神經元受到刺激后能產生興奮,并能把興奮傳導到其它的神經元,神經元的細胞體主要集中在腦和脊髓里,神經元的突起主要集中在周圍神經系統里。
(3)信息獲取指圍繞一定目標,在一定范圍內,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和方式方法獲得原始信息的活動和過程。獲取信息的途徑不是單一的,是多種多樣的,解答即可。
【解答】 (1)皮膚的結構是由表皮和真皮組成的,真皮主要由結締組織構成,真皮內由豐富的血管和感覺神經末梢,能夠接受環境溫度變化刺激。在眼睛、耳朵、皮膚、和腦等四種感受器中,對環境溫度變化刺激最敏感的是皮膚。
故答案為:C。
(2)神經元傳導神經沖動是沿一定方向傳導的,每個神經元可能有很多樹突,但是只有一個軸突,樹突將神經沖動傳向細胞體,軸突則將沖動從細胞體傳出。所以神經沖動的傳導方向是樹突→細胞體→軸突。所以接受環境溫度變化刺激的結構主要是神經元的樹突部分。
故答案為:A。
(3)中暑是在暑熱季節、高溫和(或)高濕環境下,由于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和水電解質丟失過多而引起的以中樞神經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當外部的溫度太高超過人體自身調節能力的時候,人因為身體升高而中暑頭暈或者昏迷,人在高溫環境中發生“頭昏眼花”,甚至昏厥的中暑現象,其調節異常發生在處理信息環節。
故答案為:C。
24. AI(人工智能)機器人,通過大量人工神經元(如圖為一個人工神經元示意圖)連接在一起,能不斷變換輸入數據來處理信息,能和人類交流互動,比如杭州亞運會上能與運動員互動的舞蹈表演機器人。
(1)圖中的B模擬的是神經元中的   。
(2)這些人工神經元中應該不包括類似人類的____。
A.聽覺細胞 B.肌細胞 C.感光細胞 D.上皮細胞
【答案】(1)細胞體
(2)B
【知識點】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1)神經元又叫神經細胞,是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觀圖可知:A模擬突起,B模擬細胞體。
(2)反射弧是指完成反射的神經結構,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部分。
【解答】(1)神經元的功能是神經元受到刺激后能產生興奮,并能把興奮傳導到其它的神經元。觀圖可知:感神經元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體和突起兩部分,突起包括軸突和樹突兩種。圖中A模擬突起,B模擬細胞體。
(2)神經元的功能是神經元受到刺激后能產生興奮,并能把興奮傳導到其它的神經元。感光細胞、嗅覺細胞、上皮細胞都屬于神經元;肌細胞不是神經元。
故答案為:B。
25.如圖所示為反射與反射弧的知識圖解,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①是   ,②是   ,③是   。
(2)若此圖為膝跳反射活動示意圖,且結構完整,能完成膝跳反射活動。但有意識地控制,也可使小腿不彈起。此時,該反射活動屬于   反射,需要   的參與。這個現象說明   。
【答案】(1)反射弧;神經中樞;反射
(2)條件;大腦皮層;高級神經中樞對低級神經中樞有控制作用
【知識點】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
【解析】【分析】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稱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反射必須通過反射弧來完成,反射弧的五部分要完整,缺少任何一個環節反射活動都不能完成。
【解答】(1)反射是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發生縮手反射的反射弧的組成是感受器→傳入神經→②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可見圖中①反射弧,②神經中樞,③反射。
(2)當手受到針的刺激后,感覺到疼,疼痛感形成于大腦皮層的軀體感覺中樞,以后見到針就會有意識的躲避,是在第一次被針扎的基礎上,在大腦皮層的參與下形成的條件反射。這說明高級神經中樞對低級神經中樞有控制作用。
26.如圖表示針刺手指后完成縮手反射并形成痛覺的過程示意圖,其中1~5表示反射弧各部分結構。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針刺能感覺到疼痛,但無法完成縮手,則受損部位可能是   (填數字)。
(2)圖中的5是   ,條件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圖中的   (填數字)。
(3)圖中把刺激轉化為興奮的部位是   (填數字)。
(4)分析圖示過程,說明脊髓的功能包括反射和   。
【答案】(1)4或5
(2)效應器;7
(3)1
(4)傳導
【知識點】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
【解析】【分析】分析圖可知:1感受器、2傳入神經、3神經中樞、4傳出神經、5效應器、6下行傳導束、7大腦皮層、8上行傳導束。
【解答】(1)題圖中縮手反射的傳導途徑是1→2→3→4→5,痛覺產生的傳導途徑是1→2→3→8→7,能感到疼痛,說明1、2、3、8、7結構完整且功能正常,無法完成縮手反射的原因可能是4或5受損。
(2)圖中的5是效應器,的復雜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大腦皮層,即圖中的7。
(3)反射弧的結構中,能夠把刺激轉化為興奮的部位是1感受器。
(4)分析圖示過程,說明脊髓的功能包括反射和傳導。
27.如圖為人腦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各部位名稱:
A.   B.   C.   
(2)其中   特別發達,而   是生命中樞。
(3)大腦表面稱為   ,它的表面凹凸不平,布滿深淺不同的   、   、   ,這使得大腦皮層的   大大增加。
【答案】(1)大腦;小腦;腦干
(2)大腦;大腦皮層
(3)大腦皮層;溝;回;裂;表面面積
【知識點】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觀圖可知:A 大腦、B是小腦、C是腦干。
【解答(1)A是大腦、B是小腦、C是腦干。
(2)大腦特別發達,大腦由兩個大腦半球組成,大腦半球的表層是灰質,又叫大腦皮層,大腦皮層是調節人體生理活動的最高級中樞。
(3)大腦半球的表層是灰質,叫大腦皮質,也叫大腦皮層,大腦的表面凹凸不平,表面具有許多溝、回和裂,從而使大腦表面的面積大大增加。
1 / 1初中科學浙教版 八年級上冊 第三章 第3節 神經調節同步練習
一、單選題
1.(2024八上·臨海期末)動物在生活中表現出多種多樣的行為,按行為的獲得方式,可以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后天學習行為兩大類。下列屬于動物的后天學習行為的是(  )
A.猴子投籃 B.鯽魚覓食 C.蜻蜓點水 D.候鳥遷徙
2.(2024八上·嘉興期末)醫生常通過檢測膝跳反射來診斷被測試者神經系統是否受損。如圖是人體膝跳反射活動的示意圖,其中分析錯誤的是(  )
A.該反射活動的神經中樞位于脊髓中
B.敲擊小腿肌肉也能引起膝跳反射
C.若反射弧某一部分受損則無法完成該反射活動
D.正常人測試時若刻意控制,也可不讓小腿彈起
3.關于“測定反應速度”的實驗,某班同學提出了下列四個探究問題,最適合在課堂上探究的是…()
A.反應速度與年齡大小有關 B.反應速度與性別有關
C.反應速度與測量的時間有關 D.反應速度與身體健康狀況有關
4.下列關于神經元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其基本結構是細胞壁、細胞質、細胞核
B.其遺傳物質位于細胞體中
C.神經細胞是神經元的一部分
D.神經元的長突起稱為神經
5.細胞形態與其功能相適應。從功能推測,大腦細胞的形態最接近于…()
A. B. C. D.
6.如圖為反射弧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反射弧的敘述錯誤的是()
A.采摘玫瑰時手被刺扎到會立即縮回,則3位于脊髓
B.打預防針時雖感疼痛手卻不縮回,則3 有大腦皮層的參與
C.若此圖表示“望梅止渴”的反射弧,則1 代表眼的視網膜
D.若此圖表示“聞風喪膽”的反射弧,則1代表耳的鼓膜
7.課堂上突然聽到老師表揚自己,心里高興,心跳加快。此過程中()
A.以神經調節為主 B.以激素調節為主
C.只有神經調節 D.只有激素調節
8.校運動會上,當自己班級運動員上場時,同學們會不由自主地加油、吶喊。控制該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
A.大腦 B.小腦 C.腦干 D.脊髓
9.小麗在摘酸棗時,不小心手被刺扎了一下,迅速縮回,但她又忍痛第二次伸手摘下了酸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被扎后縮手,是條件反射
B.縮手動作是在大腦皮層的參與下完成的
C.小麗忍痛摘酸棗體現了大腦對一些大腦以下的低級神經中樞的控制
D.這個過程中小麗先感覺到痛后再縮手
10.聾啞人之間用手語交談,必須依賴的神經中樞是()
A.軀體感覺中樞、語言中樞、視覺中樞
B.視覺中樞、語言中樞、軀體運動中樞
C.語言中樞、軀體感覺中樞
D.視覺中樞、軀體感覺中樞
11. ChatGPT(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程序)能自主學習和理解人類語言。據此分析,ChatGPT肯定有功能類似于人類的人工 (  )
A.脊髓 B.腦干 C.大腦 D.小腦
12.中小學生課程表的科目都是交替安排的,其主要目的是()
A.使學習內容豐富 B.防止大腦疲勞,提高效率
C.加強學習強度 D.滿足學生需要
13.人體神經系統的組成是()
A.大腦、小腦、腦干 B.腦、脊髓和它們發出的神經
C.腦和脊髓 D.腦神經和脊神經
14.小科無意中被碎玻璃扎破食指,立即縮手,卻沒有感覺到痛。如圖,甲、乙、丙、丁表示神經系統部分結構,箭頭表示信息傳導的方向。小科受損傷的結構可能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5.(2024八上·南潯期末)某人外傷,造成右下肢運動障礙,但仍有感覺,則其可能傷到了如圖中的(  )
A.①感受器 B.②傳入神經 C.③神經中樞 D.④傳出神經
16.(2024八上·南潯期末)在一個特制的魚缸中,先開燈再投食餌,多次作用于金魚。一段時刻后只要燈一亮,金魚就會游到食餌投放處,此時金魚對燈光的反應屬于(  )
A.本能 B.條件反射 C.非條件反射 D.先天性行為
二、填空題
17.5 月 12 日是我國的“防災減災日”,當天寧波會拉響警報,以增強市民的國防觀念和防空防災意識。某校為提高學生應急避險能力,進行了地震逃生演習。逃生演習時,高層的同學聽到警報聲后迅速躲到課桌底下,同時把雙手交叉放在脖子后,正確姿勢如圖所示。同學做出的這些反應屬于   (填“條件”或“非條件”)反射。其中雙手交叉放在脖子后主要是保護人體的生命中樞——   。
18.(2024八上·衢州期末)新交規中的“酒駕禁令”已讓人們的一些生活方式逐漸改變。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已經從宣傳警示語變成了絕大多數人自發遵守的內心約束。但仍有少數人對此置若罔聞,因酒駕或醉駕造成很嚴重的人生悲劇。如圖甲是人眼的結構示意圖,乙是人腦的組成示意圖,丙是反射弧的模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司機對信號燈的關注是行車安全的重要環節,其中形成視覺的部位是在圖乙中的   (填圖中序號)。
(2)司機看到紅燈亮時會踩剎車,這屬于   反射,是通過圖丙中的部分結構完成的,能把神經中樞產生的刺激傳給效應器的是   (填圖中序號)
(3)某人因酒駕造成腰椎受傷,致使下肢癱瘓,肢體不能運動,大小便失禁,這是因為脊髓的   功能喪失。
(4)酒駕的司機在遇到警察時會出現心跳加快、血壓升高的反應,這是因為體內   分泌量明顯增加的緣故。
19.(2024八上·嘉興期末)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在生活中。如汽車上的自動駕駛技術就是通過傳感器感知路況和周邊情況,然后傳輸到CPU(中央處理器),CPU控制機械裝置操控車輛行駛。CPU功能類似于人體反射弧中的   結構。當汽車處于自動駕駛模式時,紅燈路口汽車會自動剎車停車,該過程類似于人體的   反射活動(選填“條件”或“非條件”)。
20.(2024八上·武義期末)杭州亞運會上,我國運動員王楚欽、孫穎莎奪得了男女乒乓球單打冠軍。
(1)在乒乓球比賽時,運動員骨骼肌產熱增加。體溫上升的信息傳至   中的體溫調節中樞;
(2)體溫調節中樞發出的信息通過傳出神經到達皮膚,引起血管擴張,效應器汗腺   (填圖中字母)分泌汗液,以增加散熱,維持體溫相對穩定;
(3)運動員的動作協調和平衡依靠圖中   (填數字)的作用。
(4)調節體溫的反射和扣球反擊的反射分別屬于____反射。
A.條件、非條件 B.條件、條件
C.非條件、非條件 D.非條件、條件
三、解答題
21.兔的心臟受 A、B兩種神經支配,科學家為了研究 A、B兩種神經對心率的影響,設計了如下實驗:先測定正常情況下兔的心率,然后分別測定阻斷神經 A 或神經B后的心率,實驗結果如表所示。科學家先測定正常情況下兔的心率是為了   ,分析實驗結果可得出結論:   。
實驗處理 心率(次/分)
正常時 90
僅阻斷神經 A 180
僅阻斷神經 B 70
22.從 2010 年 4 月 1 日起實施的新《道路交通安全法》,提高了對酒后駕車的處罰力度,小英的爸爸對此卻不以為然,為了說服爸爸,小英和爸爸一起做了一個“測定反應速度”的實驗,實驗操作如圖,實驗結果如下表:(單位:厘米)
測定次數 飲酒量 A不飲酒 B飲兩杯啤酒 C飲兩瓶啤酒
第一次 14 19 28
第二次 13 18 29
第三次 13 17 27
平均值 13.3 18 28
(1)圖中   (填“上方”或“下方”)的手是爸爸的。
(2)實驗結果表明,飲酒會影響人的反應速度,且飲酒越多,測量值越   ,說明人的反應速度越   。
(3)小英對爸爸喝不同酒量時都進行了三次測量,這樣做的目的是   ;本實驗只測小英爸爸一人,可以通過增加   來讓更多人信服。
23.夏天,當你從空調房進入陽光下,一股股熱浪撲面而來,你頓覺渾身燥熱,熱汗淋漓,長時間后,頭昏眼花。請思考回答下列問題。
(1)接受環境溫度變化刺激的結構主要分布在____。
A.大腦 B.眼睛 C.皮膚
(2)接受環境溫度變化刺激的結構主要是神經元的____。
A.樹突部分 B.細胞體 C.軸突部分
(3)人在高溫環境中容易發生“頭昏眼花”,甚至昏厥的中暑現象,其調節異常應該發生在____信息環節。
A.接受 B.傳導 C.處理
24. AI(人工智能)機器人,通過大量人工神經元(如圖為一個人工神經元示意圖)連接在一起,能不斷變換輸入數據來處理信息,能和人類交流互動,比如杭州亞運會上能與運動員互動的舞蹈表演機器人。
(1)圖中的B模擬的是神經元中的   。
(2)這些人工神經元中應該不包括類似人類的____。
A.聽覺細胞 B.肌細胞 C.感光細胞 D.上皮細胞
25.如圖所示為反射與反射弧的知識圖解,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①是   ,②是   ,③是   。
(2)若此圖為膝跳反射活動示意圖,且結構完整,能完成膝跳反射活動。但有意識地控制,也可使小腿不彈起。此時,該反射活動屬于   反射,需要   的參與。這個現象說明   。
26.如圖表示針刺手指后完成縮手反射并形成痛覺的過程示意圖,其中1~5表示反射弧各部分結構。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針刺能感覺到疼痛,但無法完成縮手,則受損部位可能是   (填數字)。
(2)圖中的5是   ,條件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圖中的   (填數字)。
(3)圖中把刺激轉化為興奮的部位是   (填數字)。
(4)分析圖示過程,說明脊髓的功能包括反射和   。
27.如圖為人腦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各部位名稱:
A.   B.   C.   
(2)其中   特別發達,而   是生命中樞。
(3)大腦表面稱為   ,它的表面凹凸不平,布滿深淺不同的   、   、   ,這使得大腦皮層的   大大增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識點】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
【解析】【分析】動物行為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先天性行為是指動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種行為方式,是動物的一種本能,由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而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成長的過程中通過環境因素的影響,由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是在先天性行為的基礎上建立的一種新的行為活動,也稱為后天性行為,據此解答。
【解答】A.猴子投籃屬于訓練逐漸建立起來的學習行為,屬于動物的后天學習行為,故A正確;
B.鯽魚覓食是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先天性行為,故B錯誤;
C.蜻蜓點水是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先天性行為,故C錯誤;
D.候鳥遷徙是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先天性行為,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2.【答案】B
【知識點】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
【解析】【分析】反射是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和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發生的規律性反應。它是通過反射弧來完成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
【解答】A.膝跳反射是比較低級的反射活動,屬于簡單反射,該反射活動的神經中樞位于脊髓中。A正確。
B.進行膝跳反射實驗時,敲擊小腿肌肉不能引起膝跳反射,需要用用橡皮小錘或手掌內側邊緣叩擊膝蓋下方的韌帶。B錯誤。
C.完成反射的神經結構叫反射弧,完成反射的反射弧必須完整,若反射弧中的某一部分受損,反射弧不完整,無法完成反射。C正確。
D.正常人測試時若刻意控制,也可使小腿不彈起,此時參與反射的神經中樞除脊髓外,還有大腦皮層。D正確。
故答案為:B。
3.【答案】B
【知識點】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科學探究中問題的提出應注意的問題,問題的提出是探究實驗最為關鍵的一步,所提問題要合乎實際,不能隨意提出。
【解答】A、除老師外,學生的年齡相差很小;A錯誤;
B、在課堂上測定反應速度,學生有性別之分,可以根據性別分組測試;B正確;
C、每個人體育鍛煉的時間、運動量等也很難界定;C錯誤;
D、人的身體狀況用肉眼不能斷定是否健康;D錯誤;
故答案為:B。
4.【答案】B
【知識點】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神經元;神經元又叫神經細胞;神經元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體和突起兩部分,神經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條長而分支少的軸突和數條短而呈樹枝狀分支的樹突,軸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經纖維,神經纖維末端的細小分支叫神經末梢,神經末梢分布在全身各處;神經元的功能是神經元受到刺激后能產生興奮,并能把興奮傳導到其它的神經元,神經元的細胞體主要集中在腦和脊髓里,神經元的突起主要集中在周圍神經系統里。
【解答】A、神經元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體和突起兩部分,錯誤。
B、其遺傳物質位于細胞體中,正確。
C、神經元又叫神經細胞,錯誤。
D、神經元的長突起稱為軸突,錯誤。
故答案為:B。
5.【答案】B
【知識點】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細胞的形態與其功能相適應。圖中A是上皮組織的細胞,B是神經細胞,C是肌細胞,D是精子。
【解答】A、細胞排列緊密,是構成上皮組織的細胞,A不符合題意;
B、大腦主要由神經細胞構成,B符合題意;
C、細胞呈梭形,是肌細胞,C不符合題意;
D、細胞呈蝌蚪形,是精子,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6.【答案】D
【知識點】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
【解析】【分析】(1)反射弧是指完成反射的神經結構,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反射弧的組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部分。
(2)根據圖中箭頭神經沖動傳導的方向可知:1是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產生興奮能,傳導的興奮就是神經沖動;2是傳入神經能將神經沖動傳至神經中樞;3是神經中樞,能接受神經沖動,產生新的神經沖動,同時低級的神經中樞受大腦的控制如排尿中樞就受大腦的控制;4是傳出神經,能將來自3的神經沖動傳至5,引起反射;5是效應器,能接受刺激并作出反應。
【解答】A、非條件反射的神經中樞在脊髓,采摘玫瑰時手被刺扎到會立即縮回屬于非條件反射,所以[3]位于脊髓,A正確。
B、打預防針時雖感疼痛手卻不縮回,其痛覺是在大腦皮層的痛覺中樞產生的,有大腦皮層的參與,屬于復雜反射,B正確。
C、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能將物像刺激轉化為視覺神經沖動,因此若此圖表示“看見酸梅流口水”的反射弧,則1 代表眼的視網膜,C正確。
D、若此圖表示“聞風喪膽”的反射弧,則[1]代表耳部結構的耳蝸,耳蝸的感覺神經能將震動轉化為聽覺神經沖動而不是鼓膜,鼓膜是將聲音轉化為震動,D錯誤。
故答案為:D。
7.【答案】A
【知識點】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人體的兩種調節方式,其中激素調節屬于體液調節的一種,是體液調節的主要內容。
【解答】人的調節方式主要兩種: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在神經系統的調節控制下,激素通過血液循環也參與調節人體的生命活動。概括地說,人體的生命活動主要受神經系統的調節,但也受激素調節的影響。例如,當你突然發現眼前有蛇時,你會感到心臟怦怦亂跳。當你的情緒激動時,你的大腦皮層會特別興奮,并通過支配腎上腺的神經促使腎上腺分泌較多的腎上腺素等。這些激素能促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并且使皮膚因血管擴張而顯得面紅耳赤。所以課堂上突然聽到老師表揚自己,心里高興,心跳加快。此過程中以神經調節為主。
故答案為:A。
8.【答案】A
【知識點】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
【解析】【分析】反射是指人和動物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根據反射的概念,反射必須有神經系統參加,完成膝跳反射的結構是反射弧。神經沖動的傳導途徑是: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
【解答】校運動會上,當自己班級運動員上場時,同學們會不由自主地加油、吶喊。控制該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大腦皮層。
故答案為:A。
9.【答案】C
【知識點】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
【解析】【分析】(1)條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簡單反射的基礎上,經過一定的過程,在大腦皮層參與下完成的,是一種高級的神經活動,是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
(2)非條件反射是指人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種比較低級的神經活動,由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如腦干、脊髓)參與即可完成。
【解答】A、小麗不小心被扎后縮手,是非條件反射而不是條件反射,錯誤;
B、縮手動作的神經中樞在脊髓,而不是在大腦皮層的參與指揮下完成的,錯誤;
C、小麗忍痛摘野果是因為大腦皮層可以控制非條件反射,正確;
D、這個過程中小麗先縮手再感覺到痛,錯誤。
故答案為:C。
10.【答案】B
【知識點】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大腦皮層是調節人體生理活動的最高級中樞,可以劃分為若干個功能區,如軀體運動中樞、軀體感覺中樞、視覺中樞、聽覺中樞以及人類特有的語言中樞等。
【解答】聾啞人之間用手語交談,必須有軀體運動中樞協調指揮軀體運動完成手勢動作;要利用視覺中樞看見手勢形成視覺;要有語言中樞理解手語的含義。才能實現聾啞人之間用手語交談。
故答案為:B。
11.【答案】C
【知識點】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腦位于顱腔內,包括大腦,小腦和腦干三部分,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
【解答】大腦由兩個大腦半球組成,大腦半球的表層是灰質,叫大腦皮層,大腦皮層是調節人體生理活動的最高級中樞,約有140億個神經細胞,具有感覺、運動、語言、聽覺、視覺等多種生命活動的中樞,ChatGPT肯定有功能類似于人類的人工 大腦。
故答案為:C。
12.【答案】B
【知識點】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用腦衛生要講究勞逸結合,先思后問,動靜交替,更換腦力活動的內容等等,同時還要注意休息,充足睡眠。
【解答】積極休息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按時更換不同的活動內容。消極休息是和積極休息相對比而言,不是指情緒上的消極。
睡眠的確是一種有效的休息方式,但它主要對睡眠不足者或體力勞動者適用。
休息的方式有多種:比如睡覺,聽音樂,看書,散步,聊天…,因此,用積極的休息方式以消除神經系統的疲勞應采以一種活動替換另一種活動。
學校的課程表上午交替安排了語文、數學、體育和生物課,是注意學習內容輪換,是積極的休息方式,可以使腦的一部分得到輪流休息,目的是防止大腦疲勞,提高效率。
故答案為:B。
13.【答案】B
【知識點】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神經系統是由腦、脊髓和它們發出的神經組成的。腦和脊髓是神經系統的中樞部分,叫中樞神經系統;由腦發出的腦神經和由脊髓發出的脊神經是神經系統的周圍部分,叫周圍神經系統。
【解答】神經系統是由腦、脊髓和它們發出的神經組成的。
故答案為:B。
14.【答案】A
【知識點】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
【解析】【分析】觀圖可知:甲是上行傳導纖維、乙是傳入神經、丙是神經中樞、丁是傳出神經,解答即可。
【解答】根據題意分析可知:當小科無意中被碎玻璃扎破食指時,刺激產生的興奮通過傳入神經傳導到脊髓處的神經中樞,經神經中樞綜合、分析后產生新的興奮,一方面將興奮通過傳出神經傳導到效應器,產生縮手反應,另一方面將興奮通過上行傳導束傳導到大腦。如果上行傳導纖維出現故障,無法將疼痛傳到大腦皮層,形成痛覺,因此,小科無意中被碎玻璃扎破食指,立即縮手,卻沒有感覺到痛,損傷的結構是甲上行傳導纖維。
故答案為:A。
15.【答案】D
【知識點】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
【解析】【分析】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須通過反射弧來完成,反射弧的組成:①感受器→②傳入神經→③神經中樞→④傳出神經→⑤效應器。缺少任何一個環節反射活動都不能完成。
【解答】在反射弧中,神經沖動的傳導過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產生神經沖動,然后神經沖動由傳入神經傳導神經中樞,神經中樞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質內(神經元細胞體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經沖動,產生新的神經沖動(即做出指令),傳出神經再將來自神經中樞的神經沖動傳至效應器,最后由效應器接受神經沖動并作出相應的反應。脊髓由灰質和白質組成,灰質里許多可以調節人體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動的中樞,如排便、排尿中樞等,白質由神經纖維組成,具有傳導的功能,是腦與軀體、內臟之間的聯系通道。脊髓通過脊神經與人體大部分器官發生聯系,來自人體大部分器官的神經沖動,先是沿脊神經進入脊髓,然后再沿上行的神經纖維傳達到腦;腦所發出的大部分神經沖動先是沿下行的神經纖維傳達到脊髓,再通過脊神經傳達到人體的大部分器官,從而完成各種生理活動。如果脊髓的某個部位受到損傷,它所控制的身體相應部位就會發生感覺喪失或行動癱瘓。據此可知,人體的傳出神經受損,反射弧不完整,神經沖動就不能由傳出神經傳到效應器,效應器就無法做出反應,即反射活動不能進行。因此,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傷造成右側下肢運動障礙,但有感覺。該病人受傷的部位可能是反射弧的傳出神經。
故選:D。
16.【答案】B
【知識點】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
【解析】【分析】(1)條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簡單反射的基礎上,經過一定的過程,在大腦皮層參與下完成的,是一種高級的神經活動,是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
(2)非條件反射是指人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種比較低級的神經活動,由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如腦干、脊髓)參與即可完成。
【解答】“先開燈再投食餌,多次作用于金魚。一段時刻后只要燈一亮,金魚就會游到食餌投放處”,此時金魚對燈光的反應是在大腦皮層參與下完成的,因此屬于條件反射。
故選:B。
17.【答案】條件;腦干
【知識點】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
【解析】【分析】根據反射形成的過程可將其分為兩類:非條件反射和 條件反射
(1)非條件反射
非條件反射是指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如縮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和膝跳反射等。它是一種比較低級的神經活動,由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如脊髓、腦干)參與即可完成。
(2)條件反射
條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例如,同學們聽到上課鈴聲會迅速走進教室;行人聽到身后的汽車喇叭聲,就會迅速躲避等。復雜反射(條件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經過一定的過程,在大腦皮層的參與下形成的。因此,復雜反射(條件反射)是一種高級的神經活動,而且是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
【解答】“聽到警報聲,同學們迅速逃生”是在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參與下形成反射,從反射的類型看,這屬于條件反射。腦干的灰質中有調節人體基本生命活動的中樞,如心血管運動中樞和呼吸中樞。所以雙手交叉放在脖子后主要是保護人體的腦干。
18.【答案】(1)I
(2)條件;③
(3)傳導
(4)腎上腺素
【知識點】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眼球的結構與視覺的形成
【解析】【分析】(1)視覺的形成過程:外界物體反射的光線,經過角膜、房水,由瞳孔進入眼球內部,經過晶狀體和玻璃體的折射作用,形成一個倒置的物像。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接受物像的刺激產生神經沖動,然后通過視神經傳到I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形成視覺。
(2)條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經過一定的過程,在大腦皮層參與下完成的,是一種高級的神經活動,是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
(3)根據脊髓的作用解答;
(4)根據激素的作用解答。
【解答】 (1) 司機對信號燈的關注是行車安全的重要環節,其中形成視覺的部位是視覺中樞,在圖乙中的I。
(2)司機看到紅燈亮時會踩利車,這屬于條件反射。是通過丙圖中的部分結構完成的,能把神經中樞產生的刺激傳給效應器的是③傳出神經。
(3)某人因酒駕造成腰椎部受傷,致使下肢癱瘓,肢體不能運動,大小便失禁,則是因為脊髓的傳導功能喪失,排便排尿反射失去了大腦皮層的控制。
(4)喝酒的司機在開車時遇到警察時會出現心跳加快、血壓升高,這是由于大腦促進了腎上腺素的分泌。
19.【答案】神經中樞;條件
【知識點】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
【解析】【分析】掌握反射弧的結構、功能及反射的類型是解題的關鍵。
【解答】人體反射弧中神經中樞的作用是受傳入神經傳來的信號后,產生神經沖動并傳給傳出神經。汽車上的自動駕駛技術就是通過傳感器感知路況和周邊情況,然后傳輸到CPU(中央處理器),CPU控制機械裝置操控車輛行駛。所以CPU功能類似于人體反射弧中的神經中樞結構。當人駕駛汽車行駛到路口時,發現紅燈立即剎車,此反射類型屬于條件反射,完成此反射活動的神經中樞位于人大腦皮層內。因此當汽車處于自動駕駛模式時,紅燈路口汽車會自動剎車停車,該過程類似于人體的條件反射活動。
20.【答案】(1)下丘腦
(2)E
(3)③
(4)D
【知識點】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體溫的控制
【解析】【分析】 體溫調節靠腦干的體溫調節中樞,注意小腦和腦干,大腦的功能區別;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的主要區別是是否由高級神經中樞控制。
【解答】(1)體溫調節中樞在腦干的下丘腦,所以答案是:下丘腦 ;
(2)反射弧中為A為感受器,B為傳入神經,C為脊髓屬于神經中樞, D傳出神經,E效應器, 所以答案是:E;
(3)小腦控制身體平衡和動作協調性,所以答案為:3號;
(4)體溫調節屬于非條件反射,生來就有,由脊髓控制,扣球反擊是后天學習行為,屬于條件反射,所以答案為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
21.【答案】設置對照組;A神經的作用是減緩心率,B神經的作用是促進心跳加快。
【知識點】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
【解析】【分析】分析表格:正常心率為90次/分,阻斷A神經后,心率顯著加快,說明A神經能抑制心臟跳動;阻斷B神經后,心率減慢,說明B神經能促進心臟跳動。
【解答】心率是指心臟在單位時間(1分鐘)內跳動的次數,即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若心率為75次/分,即心臟每分鐘跳動75次。分析圖中數據可以看出:家兔正常情況下的心率是每分鐘90次,設置對照組,阻斷A時,心率為180次,比正常值高,阻斷B時,心率為70次,比正常值低,則說明A神經的作用是減緩心率,B神經的作用是促進心跳加快。
22.【答案】(1)下方
(2)大;慢
(3)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誤差,提高實驗的準確性;測量對象
【知識點】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
【解析】【分析】(1)視覺形成的過程是:外界物體反射的光線,經角膜、瞳孔(房水)、晶狀體和玻璃體,并經晶狀體的折射,最終在視網膜上形成倒置的物像,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接受物像刺激,將物像信息轉變成神經沖動,然后通過視神經傳到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形成視覺。
(2)從表格中看出喝酒后,測量值明顯增大.因此,實驗結果表明:飲酒會影響人的反應速度,且飲酒越多,測量值越大,人的反應速度越慢。
【解答】(1)表中測量值為小英松開直尺后,爸爸盡快用手夾住直尺時,下方的手是爸爸的。
(2)實驗結果表明,飲酒會影響人的反應速度,且飲酒越多,測量值越大,說明人的反應速度越慢。
(3)小英對爸爸喝不同酒量時都進行了三次測量,這樣做的目的是 減少誤差,增加測量的可信度;本實驗只測小英爸爸一人,實驗誤差太大,具有偶然性。測量數據還缺乏足夠的說服力,可以通過增加 重復次數來讓更多人信服。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酒后駕車的危害性。
23.【答案】(1)C
(2)A
(3)C
【知識點】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1)皮膚結構中的真皮內由豐富的血管和感覺神經末梢構成,皮膚是最大的器官。
(2)神經元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體和突起兩部分。神經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條長而分支少的軸突和數條短而呈樹枝狀分支的樹突,軸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經纖維,神經纖維末端的細小分支叫神經末梢,神經末梢分布在全身各處。神經元的功能是神經元受到刺激后能產生興奮,并能把興奮傳導到其它的神經元,神經元的細胞體主要集中在腦和脊髓里,神經元的突起主要集中在周圍神經系統里。
(3)信息獲取指圍繞一定目標,在一定范圍內,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和方式方法獲得原始信息的活動和過程。獲取信息的途徑不是單一的,是多種多樣的,解答即可。
【解答】 (1)皮膚的結構是由表皮和真皮組成的,真皮主要由結締組織構成,真皮內由豐富的血管和感覺神經末梢,能夠接受環境溫度變化刺激。在眼睛、耳朵、皮膚、和腦等四種感受器中,對環境溫度變化刺激最敏感的是皮膚。
故答案為:C。
(2)神經元傳導神經沖動是沿一定方向傳導的,每個神經元可能有很多樹突,但是只有一個軸突,樹突將神經沖動傳向細胞體,軸突則將沖動從細胞體傳出。所以神經沖動的傳導方向是樹突→細胞體→軸突。所以接受環境溫度變化刺激的結構主要是神經元的樹突部分。
故答案為:A。
(3)中暑是在暑熱季節、高溫和(或)高濕環境下,由于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和水電解質丟失過多而引起的以中樞神經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當外部的溫度太高超過人體自身調節能力的時候,人因為身體升高而中暑頭暈或者昏迷,人在高溫環境中發生“頭昏眼花”,甚至昏厥的中暑現象,其調節異常發生在處理信息環節。
故答案為:C。
24.【答案】(1)細胞體
(2)B
【知識點】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1)神經元又叫神經細胞,是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觀圖可知:A模擬突起,B模擬細胞體。
(2)反射弧是指完成反射的神經結構,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部分。
【解答】(1)神經元的功能是神經元受到刺激后能產生興奮,并能把興奮傳導到其它的神經元。觀圖可知:感神經元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體和突起兩部分,突起包括軸突和樹突兩種。圖中A模擬突起,B模擬細胞體。
(2)神經元的功能是神經元受到刺激后能產生興奮,并能把興奮傳導到其它的神經元。感光細胞、嗅覺細胞、上皮細胞都屬于神經元;肌細胞不是神經元。
故答案為:B。
25.【答案】(1)反射弧;神經中樞;反射
(2)條件;大腦皮層;高級神經中樞對低級神經中樞有控制作用
【知識點】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
【解析】【分析】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稱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反射必須通過反射弧來完成,反射弧的五部分要完整,缺少任何一個環節反射活動都不能完成。
【解答】(1)反射是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發生縮手反射的反射弧的組成是感受器→傳入神經→②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可見圖中①反射弧,②神經中樞,③反射。
(2)當手受到針的刺激后,感覺到疼,疼痛感形成于大腦皮層的軀體感覺中樞,以后見到針就會有意識的躲避,是在第一次被針扎的基礎上,在大腦皮層的參與下形成的條件反射。這說明高級神經中樞對低級神經中樞有控制作用。
26.【答案】(1)4或5
(2)效應器;7
(3)1
(4)傳導
【知識點】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
【解析】【分析】分析圖可知:1感受器、2傳入神經、3神經中樞、4傳出神經、5效應器、6下行傳導束、7大腦皮層、8上行傳導束。
【解答】(1)題圖中縮手反射的傳導途徑是1→2→3→4→5,痛覺產生的傳導途徑是1→2→3→8→7,能感到疼痛,說明1、2、3、8、7結構完整且功能正常,無法完成縮手反射的原因可能是4或5受損。
(2)圖中的5是效應器,的復雜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大腦皮層,即圖中的7。
(3)反射弧的結構中,能夠把刺激轉化為興奮的部位是1感受器。
(4)分析圖示過程,說明脊髓的功能包括反射和傳導。
27.【答案】(1)大腦;小腦;腦干
(2)大腦;大腦皮層
(3)大腦皮層;溝;回;裂;表面面積
【知識點】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觀圖可知:A 大腦、B是小腦、C是腦干。
【解答(1)A是大腦、B是小腦、C是腦干。
(2)大腦特別發達,大腦由兩個大腦半球組成,大腦半球的表層是灰質,又叫大腦皮層,大腦皮層是調節人體生理活動的最高級中樞。
(3)大腦半球的表層是灰質,叫大腦皮質,也叫大腦皮層,大腦的表面凹凸不平,表面具有許多溝、回和裂,從而使大腦表面的面積大大增加。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安县| 苏尼特左旗| 滕州市| 泽普县| 五大连池市| 清流县| 商都县| 东兴市| 江西省| 聂拉木县| 烟台市| 巍山| 建昌县| 全椒县| 河池市| 水城县| 香格里拉县| 黄浦区| 全南县| 临猗县| 酉阳| 林芝县| 炎陵县| 平湖市| 北票市| 来宾市| 松溪县| 澎湖县| 县级市| 随州市| 昌黎县| 淄博市| 油尖旺区| 砀山县| 青神县| 来宾市| 上蔡县| 清流县| 尚志市| 玛曲县| 江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