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2張PPT)第1課文明的產生與早期發展課程標準:知道早期人類文明的產生;了解各文明古國發展的不同特點,并分析、認識這些特點形成的不同時空條件。重點與難點:重點:早期人類文明的產生;各文明古國發展的不同特點。難點:各文明古國發展的不同特點。476西羅馬帝國滅亡1500前后新航路開辟1917十月革命中外歷史綱要下世界近代史:世界現代史:第八單元 20世紀下半葉世界的新變化第四單元 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全書概覽第一單元 古代文明的產生與發展—世界上古史第二單元 中古時期的世界—世界中古史第三單元 走向整體的世界第五單元 工業革命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第六單元 世界殖民體系與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第七單元 兩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與國際秩序的演變第九單元 當代世界發展的特點與主要趨勢世界古代史:人類各地基本處在相互隔絕和孤立分散狀態,但也通過戰爭、貿易等途徑建立了初步的聯系。世界近代史:西方通過殖民征服,逐步把世界聯結為一個整體。到19世紀末,終于形成了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世界各地均被納入該體系之中。世界現代史:人類社會遭受前所未有的戰爭浩劫和取得空前發展的世界。世界古代史:導入新課古代世界八大奇跡知多少?世界上如此豐富多彩的文明是如何產生的?亞歷山大燈塔金字塔巴比倫空中花園阿爾忒彌斯神廟羅德島太陽神銅像奧林匹亞宙斯神像摩索拉斯陵墓秦始皇陵兵馬俑【教學目標】(1)了解人類起源的過程,理解生產力發展是人類進步的根本動力(2)了解古代四大文明的主要成就,理解它們對人類文明進程的貢獻(3)學習歷史資料的收集、整理與運用的方法【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1.人類起源的過程2.生產力發展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動力3.古代四大文明的主要成就及影響難點:1.人類起源過程的復雜性和連續性特點2.古代四大文明形成條件及成就的異同比較3.從史實資料中歸納總結規律性認識人類的起源1.原始人的進化過程。從猿到人經歷了漫長的進化,分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個階段。2.生產力的發展。從采集漁獵到農業和畜牧業的出現,凸顯生產力發展是人類進步的根本動力。3.氏族社會的建立。隨著生產力的提高,人類進入母系氏族社會,再發展到父系氏族社會。古代四大文明1.古埃及文明(1)形成條件:尼羅河流域肥沃的沖積平原,溫和的氣候條件(2)主要成就: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陽歷、幾何學、紙莎草紙(3)歷史影響:為希臘、羅馬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古巴比倫文明(1)形成條件: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沖積而成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適宜農耕的氣候(2)主要成就:漢謨拉比法典、太陽歷、標準文字、泥版藏書(3)歷史影響:法制開創之功,跨越亞歐非的商業貿易網絡古印度文明(1)形成條件:印度河、恒河沖積而成的平原,熱帶季風氣候(2)主要成就:種姓制度、梵文、十進位計數法、佛教(3)歷史影響:種姓制影響根深蒂固,印度教、佛教廣泛傳播中國古代文明(1)形成條件:黃河、長江中下游沖積平原,溫帶季風氣候(2)主要成就:甲骨文、青銅器、易經、儒家學說、秦統一(3)歷史影響:形成一個統一、廣大的多民族國家知識信息一 人類文明的產生“文明”的特征有哪些?“文明”一詞的含義確切地說,究竟是指什么呢?人類學者指出了將文明與新石器時代的部落文化區別開來的文明的一些特征。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確立的國家的政治權力,納貢和稅收,文字,社會分為階級或等級,巨大的建筑物,各種專門的藝術或科學,等等。——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具備這些特征的前提是什么?農耕畜牧勞動生產率提高階級國家文字農耕生產需要定居城市剩余產品記事管理生產力文明私有制貧富差距1、前提:農業和畜牧業的產生2、標志:階級的產生、國家的形成、文字的出現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3、根本原因:文明的產生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社會分工管理、文化創造農業、手工業交換、貿易奴隸社會原始社會生產力水平社會形態采集漁獵“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生產關系社會分化知識信息一 人類文明的產生30°N中國:黃河和長江流域中華文明西亞兩河流域BC3500年古代西亞文明北非:尼羅河流域約BC3500年古埃及文明歐洲:巴爾干半島南部和愛琴海地區約BC2千紀古希臘文明海洋文明多臨近大河流域,水資源豐富,土地肥沃,陽光充沛,發展種植農業為主的農耕經濟,地區性大國,君主專制的政治統治。發展工商業和對外貿易為主的經濟,城邦民主政治南亞:印度河、恒河流域約BC3千紀古印度文明填圖:結合教材,指出區域名稱及該地域誕生的古代文明。1、誕生區域2、發展狀況3、特征大河文明奴隸主占有生產資料,把持國家權力,剝削奴隸和平民由于生產力發展水平和交通條件的限制,古代各個文明基本獨立發展,表現出明顯的多元特點自然地理環境對文明產生有重要影響,但不是決定性因素知識信息二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公元前2900年蘇美爾城邦時代—一系列城市國家公元3500年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王國統一兩河流域產生最初文明1、地理環境2、發展歷程兩河流域西亞兩河流域。干旱少雨,兩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兩條河流中間圍成了一個肥沃的沖擊平原——美索不達米亞(1)政治 ①制度:建立了君主專制制度,城市……地方行政單位②法律:《漢謨拉比法典》世界上現存最早較完整成文法典3、文明成果(一)古代西亞文明知識信息二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漢謨拉比法典石柱(盧浮宮藏)漢謨拉比王太陽神沙瑪什權柄君權神授,具有神權色彩第6條 如果一個人盜竊了寺廟或商行的貨物,處死刑;接受贓物者也應處死刑。第203/205條 如果貴族階層的人打了貴族出身的人,須罰銀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隸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處割耳之刑。第196/197條 如果一個人傷了貴族的眼睛,還傷其眼。如果一個人折了貴族的手足,還折其手足。保護私有財產維護奴隸主利益同態復仇以下法典條文體現了《漢謨拉比法典》怎樣的特點?如何認識這部法典?《漢謨拉比法典》是維護奴隸主利益的法典。但是它把習慣法歸納為成文法,使得法律更加規范,一定程度上約束了 奴隸主的任意性,有利于維持社會秩序。成文法的出現是國家治理能力提高的表現,是一個歷史的進步。(1)政治 ①制度:②法律:知識信息二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一)古代西亞文明①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②文學:最早的史詩——《吉爾伽美什》③傳說:洪水和方舟傳說④數學:發明了60進位制,用于測量土地、計算糧食產量和人工。⑤建筑:空中花園(2)文化成就:楔形文字六十進位制度《吉爾伽美什》是已知世界最古老的英雄史詩。其中記載了最早的洪水與方舟傳說并傳到古希臘。知識信息二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一)古代西亞文明(3)軍事:蘇美爾人最早使用戰車作戰(繪畫作品)圖片出土自蘇美爾地區重要國家烏爾王室陵墓的壁畫,這是人類使用車輪最早的證據之一,是重要的技術突破。 壁畫還顯示了烏爾軍隊裝備的統一,暗示當時可能有了統一的常備軍組織。知識信息二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一)古代西亞文明(二)古代埃及文明1、地理環境①東北非尼羅河流域的埃及同樣干旱,尼羅河的定期泛濫,有利于農業生產的發展。②尼羅河還提供了連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條件。2、發展歷程埃及文明興起埃及初步實現統一公元前3100年公元3500年3、文明成果(1)政治 ①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官僚系統。②法老被視為神在人間的代表,掌握著……權力,法老之下,設有官員知識信息二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這段話表現了法老怎樣的地位 學思之窗法老被視為神,是法律的來源。古埃及人贊揚他說“威令在你的口中,認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頭可以產生正義。——摘譯自埃及歷史銘文法老是擁有絕對權威的專制君主,是神在人間的代表,王權神授,用“法老”尊稱神化王權,體現國王至高無上的地位。法老掌握著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最重要的權力。古埃及社會階層示意圖知識信息二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二)古代埃及文明(2)文化成就:①文學:神話和文學故事。②文字:③歷法:世界上第一部太陽歷④建筑:⑤造紙:莎草紙⑥宗教:法老作為神權象征象形文字金字塔—法老的陵墓▲胡夫金字塔是古埃及金字塔中最大的金字塔。塔高146.59米,現高136.5米,相當于40層大廈高。金字塔體現了法老至上的權威和埃及人建筑和數學的較高水平世界上第一部太陽歷埃及象形文字埃及莎草紙在干燥的環境下可以千年不腐的特點,一度使其成為法老時期重要的出口商品,遠銷至古希臘、古羅馬等歐洲國家。“事死如生”知識信息二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二)古代埃及文明思考點:古代西亞的兩河流域和埃及的尼羅河流域的自然環境如何影響了它們各自文化的特點?他們的洪水之神尼諾塔不是一位慈善的神,而是一位惡毒的神。——《全球通史》兩河地區天然無屏障,許多古代民族在此演出一部戰爭史。北部大雨常引起特大洪水。河水泛濫的時間和洪水量不可預見。對洪水泛濫的恐懼加之外族人入侵的威脅,人與人之間充滿了不安全感,所以試圖通過編制完備的法典來消除各種潛在的沖突。埃及文明之所以頗為穩固且延續很長時間,主要得益于其地理環境。尼羅河就像一根天然的紐帶,把整個流域地區連接成一個穩定、有效的整體。……自然屏障使它受到特別好的保護,不易遭到外族的侵犯…(與兩河流域不同)尼羅河是一條溫和的、可預測的大河,埃及人把洪水之神看做是“它的到來會給每個人帶來歡樂”的喜神。關心死亡,為來世尤其是國王的來世-做好物質方面的準備,是埃及教信仰的一個主要特征——《全球通史》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埃及的歷法根據尼羅河的漲落規律制定,使用的書寫材料的原料來自尼羅河中的植物。尼羅河還提供了通道,有助于埃及的統一。古埃及政權比較穩固,重視死后世界……兩河流域也依靠境內河流發展農業,早期的國家因征戰逐步被統一起來,因河流泛濫時間不定,所以有洪水和方舟傳說。出現與大洪水斗爭的文學作品,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詩《吉爾伽美什》。兩河流域頻遭外族入侵,兩河流域重視法律同:大河文明。君主專制,君權神授。重視天文歷法、數學等應用科學。知識信息二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三)古代印度文明1、地理環境①喜馬拉雅山以南的南亞次大陸印度河和恒河流域②雨水豐沛、植被茂盛。2、發展歷程古印度文明誕生于印度河流域的大平原上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國家,種姓制度形成。公元前6世紀公元前3千紀恒河流域得到開發,成為印度歷史的中心舞臺鐵器時代來臨3、政治:種姓制度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知識信息二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人生而不平等掌管祭祀地位最高保衛國家地位次之普通勞動者少數富有商人為前三等級服務地位最低眾生皆平等種姓制度沖擊佛教: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覺者”,又稱如來。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終極解脫。貴賤、等級分明法律地位不平等職業世襲統治階級被統治階級思考:印度神話中用人體不同部位比喻不同種姓有何寓意?婆羅門教的說教,為種姓制度提供了理論和宗教基礎。種姓制度自人類產生之初就出現了,強調其神圣不可變動的特性。知識信息二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三)古代印度文明①宗教:佛教②文學:《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并列為印度的兩大史詩③自然科學:天文、歷法、數學、醫學。創造從1到9的數字,發明了“0”,提出按位計值的方法。4、文明成果《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三)古代印度文明知識信息二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四)古代希臘文明1、地理環境2、發展歷程3、文明成果公元前2千紀公元前8——前6世紀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城邦:數量眾多,小國寡民,公民直接參與國家管理。斯巴達和雅典巴爾干半島南部和愛琴海島,多山少平原,陸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區性大國的興起。(1)政治 ① 寡頭政治:斯巴達;少數人掌權② 民主政治:雅典;多數公民掌權【史料閱讀】平民政體指的是貧窮而又占多數的自由人執掌著政權,寡頭政體指的是貴族而又占少數的富人執掌著政權。——亞里士多德《政治學》知識信息二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民主政治:a.表現:公民都有 權利,直接決定城邦的大政方針。b.局限性:古希臘城邦民主政治建立在 基礎之上享有民主權利的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被排斥在公民隊伍之外。奴隸缺少最基本的權利。出席公民大會和擔任公職的奴隸制婦女、外邦人和奴隸成年男性公民如何看待城邦民主政治?“我們的制度之所以稱為民主政治,因為政權是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中”。——伯利克里利:公民直接參政;弊: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是少數人的民主(實質)知識信息二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四)古代希臘文明①文學:神話、悲劇、喜劇②史學:希羅多德;修昔底德③哲學: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學的基礎。(2)文化太陽神阿波羅的愛情故事古希臘神話:神人同形同性——人文色彩古希臘三賢“認識你自己”;“知識即美德”;創立了邏輯學;被譽為“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使哲學真正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理想國”,追求智慧、正義、理性;知識信息二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四)古代希臘文明思考題:1.試述生產力發展在人類起源過程中的作用。2.比較古代四大文明在地理環境、主要成就和歷史影響等方面的異同。3.古代四大文明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為什么?人類文明的產生標志:階級的產生、國家的形成、文字的出現前提:農耕畜牧的產生生產力發展蘇美爾及古巴比倫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臘文明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愛琴海地區君主專制制度;《漢謨拉比法典》比較完善官僚體系;法老至上的權威種姓制度城邦制度楔形文字《吉爾伽美什》史詩、洪水和方舟傳說、60進位制、戰車神話和文學故事、象形文字、世界上第一部太陽歷、建筑和數學、莎草紙佛教;《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詩;在天文、歷法、數學等領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世界文學瑰寶、希羅多德、修昔底德、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生產關系經濟基礎上層建筑文明區域制度文化成就各文明產生和早期發展都受到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但非決定性),因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明,表現出文明多元特征。大河文明政治: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經濟:農業發達海洋文明政治:民主政治經濟:工商業發達課堂小結課堂小結1.生產力的發展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動力2.古代四大文明具有各自不同的地理環境基礎和發展特點3.古代四大文明都曾走在時代前列,為人類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課后習題】一、選擇題1. 人類起源的標志是( )A.制造和使用工具 B.學會用火 C.出現農業 D.出現城市【答案】A。考查知識點:生產力的發展標志。解析: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動力是生產力的發展。原始人制造和使用工具標志著人類社會開始產生。學會用火、出現農業和城市是生產力發展的后續標志。2. 下列遺跡遺址中,不屬于中國古代文明的是( )A.河姆渡遺址 B.二里頭遺址 C.良渚遺址 D.吳哥窟【答案】D。考查知識點:中國古代文明。解析:河姆渡文化、二里頭文化和良渚文化分別代表了中國新石器時代長江下游、黃河中游和長江下游的代表性文化,屬于中國古代文明。吳哥窟屬于高棉帝國的文明遺跡,在現在柬埔寨境內。3. 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中國文明被稱為"古代四大文明"的主要原因是( )A.它們都有發達的農業B.它們都產生于大河流域C.它們代表了文明的最高發展水平D.它們對人類文明進程作出了重大貢獻【答案】D。考查知識點:古代四大文明的歷史地位。解析:古代四大文明之所以能在眾多古代文明中獨樹一幟,關鍵在于它們曾經走在同時代的前列,創造了輝煌的文明成果,對人類歷史發展進程產生了深遠影響。雖然這四大文明都有發達的農業,都產生于大河流域,但并非所有產生于大河流域、擁有發達農業的文明都能被稱為"四大文明"。4. 關于四大古代文明,表述不正確的是( )A.古埃及文明使用金字塔來建造法老的陵墓B.古巴比倫文明開創了成文法的先河C.古印度文明產生了佛教D.中國古代文明早期采用象形文字書寫【答案】D。考查知識點:古代四大文明的主要成就。解析:中國古代文明早期使用的象形文字叫作甲骨文,是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而不是書寫的文字。A項古埃及建造金字塔作為法老陵墓,B項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是最早的成文法典之一,C項佛教產生于古印度,都是正確表述。5. 母系氏族社會的標志是( )A.以男子為中心的血緣關系 B.女子統治地位C.生產資料公有 D.以地緣關系為聯系的氏族組織【答案】B。考查知識點:氏族社會形態。解析:母系氏族社會的標志是以女子為中心的血緣關系和女性的崇高地位。父系氏族社會是以男子為中心的血緣關系。生產資料公有和以地緣為聯系的氏族組織是原始社會普遍的特征。二、材料分析題材料一:在幼發拉底河下游出土的一塊泥板上,由上而下分別繪有日、月、金星等星象圖,下方用楔形文字寫著一些文獻。據推測,這很可能是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一份星象記錄。材料二:古埃及歷法把一年分為三季:泛濫季、播種季和收獲季,每季4個月。后來,他們又增加了第13個月,使歷法和回歸年相符合。他們的歷法為現代歷法奠定了基礎。問題:(1)上述材料反映了古代四大文明中哪兩個文明的歷法成就?這些成就有何意義?(2)比較這兩個文明在歷法方面成就的異同。【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古巴比倫文明的歷法成就,材料二反映了古埃及文明的歷法成就。這些成就的意義有:第一,創制了最早的太陽歷,對后世歷法產生深遠影響。第二,體現了他們在天文、數學等方面的較高成就。第三,準確的歷法有利于農業生產和社會生活的有序進行。(2)異同:相同點:都創制了太陽歷,以回歸年為基礎,把一年劃分為12個月,為后世歷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不同點:古埃及歷法把一年分為三季,增設了閏月;更重視歷法和農業生產的關系。古巴比倫歷法是在大量天文觀測的基礎上制定的,更加科學系統。【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古代四大文明文化成就的認識和理解。第(1)問針對材料直接考查四大文明的代表性成就及意義。古巴比倫文明根據日月星辰的運動周期創制了最早的太陽歷,古埃及歷法則把回歸年劃分為三季十二月,兩者都對后世歷法產生了深遠影響,體現了他們在天文、數學等方面的杰出成就,為農業生產和社會生活提供了時間指南。第(2)問要求比較兩個文明歷法成就的異同。共同點在于都創制了太陽歷,奠定了現代歷法的基礎。不同點在于古埃及更強調歷法和農業的關系,古巴比倫的歷法制定更系統科學。本題難度適中,引導學生對比分析原始材料,歸納總結文明成就的內容、意義和特點,培養歷史思維能力。三、探究題問題:為什么說生產力的發展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動力?請舉例說明。【答案】生產力的發展之所以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動力,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第一,生產力的提高直接推動了人類社會形態的演進。例如,原始人學會制造和使用工具,改善了生存條件,促進了智力的進化,標志人類社會開始產生。農業和畜牧業革命促使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第二,生產力發展創造了社會財富,為社會各方面的進步提供物質基礎。例如,農業的發展為古代四大文明的形成和繁榮提供了富足的糧食。手工業的進步成就了古代文明的物質技術成果。第三,勞動創造了人類,推動了人的全面發展。例如,采集狩獵的勞動實踐使原始人的思維和語言得到發展。農耕畜牧的勞動鍛煉了人的身體,提升了人的智慧和能力。第四,生產力的變革往往導致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的變革,由此推進社會的全面進步。例如,鐵器的廣泛應用促進了春秋戰國時期新的生產關系和思想文化的產生。18世紀的工業革命引發了社會各個方面的巨大變革。綜上所述,生產力的進步改善了人們的生活狀況,豐富了物質財富,發展了人的素質和能力,促進了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的變革。正是在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上,人類社會沿著前進的道路不斷向上發展。【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生產力與人類社會進步關系的理解。生產力的發展是人類社會全面進步的物質前提和動力來源。這主要體現在:其一,它推動了社會形態的發展其二,它創造了促進社會進步的物質財富其三,它推動了人的全面發展其四,它引發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的變革,由此帶動整個社會的變革學生在回答本題時,要緊扣"生產力"與"社會進步"的關系,運用所學知識,從人類起源、古代文明、古代中國等不同歷史階段選取典型事例,多角度、全面地加以論證。對每一論點都要做到言之有物、舉例恰當,論證過程層次清晰、邏輯嚴密。本題難度較大,考查學生運用唯物史觀分析問題的能力,需要在全面把握教材知識的基礎上,提煉歸納出自己的觀點。要拿高分,還需平時多積累各個歷史時期生產力發展推動社會進步的史實素材,這樣論證才能深入透徹、有理有據。四、開放題如果你生活在母系氏族社會,你認為女性應該怎樣行使自己的權力?你贊成還是反對男女平等?為什么?【參考答案】如果我生活在母系氏族社會,作為一名女性氏族成員,我認為要以下面幾種方式行使自己的權力:第一,要在生產和分配中起主導作用。組織采集、狩獵等生產活動,主持財產的分配。因為女性掌握生產資料,對生產生活負有重要責任,行使經濟大權有助于提高女性的權威。第二,要在婚姻家庭中處于統治地位。由女性決定配偶,子女隨母姓并由母系氏族撫養。家長權應該掌握在女性手中,男性要聽從女性的安排。這有利于維護母系家庭的穩定。第三,要積極參與氏族事務的管理。氏族事務如出戰、遷徙等重大問題要由女性來決定。對外代表本氏族,對內組織宗教祭祀。總的來說就是當家作主,成為氏族的最高權力者。第四,要維護女性的尊嚴和權益。制止對女性的欺凌,懲治侵犯女性的行為。照顧老弱婦孺,保障她們的生存權利。用道德輿論樹立尊重女性的風氣。提倡女性參與更廣闊的社會活動。我反對男女平等,理由如下:首先,男女的生理差異決定了他們會承擔不同的社會角色。女性承擔繁衍后代的天職,對氏族的延續負有特殊責任,因而理應獲得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權力。而男性只是充當輔助者的角色。其次,女性對氏族生存發展作出了更大貢獻,付出了更多勞動。是女性創造了原始社會的主要財富,推動了社會的進步。而男性的狩獵活動只是錦上添花,并非不可或缺。支配社會的權力只能掌握在對社會貢獻最大的群體手中。再次,男女的能力稟賦有所不同。女性更具生育哺育能力,在撫養后代、照料家庭方面有獨特優勢。而狩獵、戰斗等需要體力和冒險精神的活動更適合男性。既然男女專長有別,又何必平等對待。最后,男女地位的差異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從人類進化的歷程看,原始人群體能夠生存繁衍,基本功臣是母親和子女組成的母系血緣集團,而不是夫妻小家庭。母權制是人類最早的社會組織形式,反映了當時的生產力狀況和社會現實。在那個年代提出男女平等,違背歷史規律,不可能實現。當然,隨著社會的進步,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細化,男性在生產和社會生活中發揮的作用日益增大。母權制家庭逐漸解體,父權制得到確立。在現代文明社會,男女平等已成為基本人權。只是在原始社會,兩性地位的不平等還有其合理性。站在歷史發展的角度,男女都曾經為人類進步貢獻過力量。【點評】本題從個人代入的角度,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分析母系氏族社會的權力結構。學生在回答前兩個問題時,要注意從政治、經濟、婚姻家庭、社會生活等多個方面闡述女性行使權力的具體方式,體現母系制的顯著特征。每一種權力都要服務于女性主導地位的確立和維護這一核心。在回答是否贊同男女平等時,學生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但必須運用所學知識,從母系社會的生產力狀況、社會分工、氏族組織形式等角度來論證自己的觀點。贊同或反對都要言之有理,擺事實講道理,不能就事論事,更不能用今天的觀念去套古代社會。要注意分析問題要全面,既看到母系制下男女不平等的合理性一面,也要看到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和趨勢。本題難度較大,從母系社會的特殊視角切入,需要學生熟練掌握相關史實,對氏族社會的性質有清晰認識。同時要克服用現代眼光看待歷史的傾向,努力還原歷史情境,體現歷史思維和價值判斷能力。通過以上例題的精心設計,不僅覆蓋了本課的核心知識,而且注重引導學生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學會分析問題、運用知識。選擇題突出基礎知識的考查,材料題側重史料實證能力的培養,探究題強調唯物史觀的方法論指導,開放題著眼能力與價值觀的綜合提升。難易梯度合理,題型豐富多樣,達到了鞏固知識、拓展思維、提高能力的復合型教學目標。學生通過練習,必將全面把握本課的知識體系,真正領悟蘊含其中的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精髓。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