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河北省邯鄲市十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3月一調考試歷史試題
1.(2024高二下·邯鄲月考)中華文化中“中”的觀念由來已久。史學家唐蘭認為“中”最初為氏族時代議事場所居中之徽幟,群眾望之而趨附,其所立之地恒為中央,“因更引申為一切之中”。商周以降,“擇天下之中而立國,擇國之中立宮,擇宮之中立廟”成為重要的政治思想。這反映出( )
A.早期政治的中央集權特點 B.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
C.古代建都以地理中心為主 D.中華文明的連續性特征
2.(2024高二下·邯鄲月考) 戰國時期,有位思想家發表主張:“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天下歸之之謂王,天下去之之為亡,故桀紂無天下而湯武不弒君”。該主張體現了 ( )
A.家國情懷 B.民本思想 C.革故鼎新 D.天人合一
3.(2024高二下·邯鄲月考)下圖是地處中原的龍門石窟,它植根于中華民族傳統藝術土壤并收納佛教理念,是我國古代雕塑藝術完整體系的集中表現。據此可知,這種雕塑藝術( )
A.彰顯了中華文化的包容性 B.轉化為中國傳統主流文化
C.融通了中西宗教文化內涵 D.消除了南北文化對峙隔閡
4.(2024高二下·邯鄲月考)漢唐時期佛教文化傳入,唐宋時期阿拉伯文化及波斯文化傳入,中華文化在吸收借鑒外來文化精華的基礎上再創輝煌,并回饋給世界其他國家。這一文化現象的世界意義主要體現在( )
A.輻射其他國家文化 B.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
C.普及中華文化智慧 D.推動文明間的交流融合
5.(2024高二下·邯鄲月考)浮世繪是日本德川幕府統治時期庶民的愛好。下圖是18世紀浮世繪作品《五常·義》,五常即“仁義禮智信”。畫中的日文對“義”的主旨解釋為人與人之間要保持距離,明白事理分寸,真誠相待。該作品可用于說明( )
A.日本貴族漢學造詣精深 B.儒學文化圈的國別風貌
C.“文明開化”成效顯著 D.幕府實行對外開放政策
6.(2024高二下·邯鄲月考)2017 年5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中指出:古絲綢之路跨越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黃河和長江流域 下列選項屬于古絲綢之路跨越的“兩河流域”文明成就的是( )
A.阿拉伯數字 B.象形文字 C.萬里長城 D.楔形文字
7.(2024高二下·邯鄲月考) 阿拉伯人在數學方面為人類作出了重大貢獻。花刺子密是阿拉伯杰出的數學家,他汲取和綜合了古巴比倫和印度數學論著的成果,促進了數學向深度和廣度的發展。他的《積分和方程計算》(后更名為《代數學》) ,直到16世紀一直是歐洲各大學的教科書。據此可知,阿拉伯文化( )
A.反映了東西方的文化沖突 B.成為歐洲代數學的源頭
C.促進世界文明交融和發展 D.直接推動歐洲社會轉型
8.(2024高二下·邯鄲月考)羅馬共和國文化象征的西塞羅,曾經去希臘斯多葛學派開創者芝諾的學校學習;斯多葛派哲學家賽涅卡,也曾做過羅馬皇帝尼祿的老師和高參;羅馬著名的皇帝哈德良和馬可·奧勒留,都一度在斯多葛派哲學家愛比克泰德創辦的學校學習。這表明古羅馬文化( )
A.具有明顯的功利色彩 B.深受希臘文明的影響
C.呈現出多元一體特征 D.影響了歐洲歷史進程
9.(2024高二下·邯鄲月考)中世紀的市民文學代表作《列那狐的故事》告訴人們一個道理:“幸福在今天,幸福在現實生活之中 人要通過自己的機智手段追求自己的幸福”,市民文學在西歐受到了民眾的支持。這反映出市民文學( )
A.成為西歐文化主流 B.挑戰了教會的權威
C.以人文主義為內核 D.緩和西歐社會矛盾
10.(2024高二下·邯鄲月考)13-15 世紀,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先后被十字軍和奧斯曼土耳其人兩次攻破。在此期間,許多拜占庭的工匠西行避難,他們給西歐帶來了當時先進的文化和思想。這一現象( )
A.有利于西歐的社會轉型 B.推動專制制度走向瓦解
C.促進了莊園經濟的解體 D.打破了教會的精神枷鎖
11.(2024高二下·邯鄲月考)在某地文化中,水被看作最易被“污染”、造成“不潔”的媒介。因此在所有村莊中,“賤民”不可以接近公用水井。全村活動時,烹調、取水等工作必須由高種姓承擔,低種姓只能清掃垃圾。這體現的是( )
A.種姓制度影響深刻 B.村莊傳統的生活方式
C.印度獨特的水文化 D.埃及文化落后于時代
12.(2024高二下·邯鄲月考)印歐人生活在東歐平原上,作為游牧民族,他們最先馴養馬匹,發明了馬拉戰車。這從本質上說明( )
A.生活實踐需要推動技術革新
B.印歐人一直重視科技發明
C.印歐人善于吸取其他民族的長處
D.印歐人和農業居民互動頻繁
13.(2024高二下·邯鄲月考) 有學者指出,現代拉美文明是一種多元混合的文明,具有和諧性與不平等并存、開放性與依附性并存、多元文明與不平衡性并存的“悖論”。這主要是由于( )
A.新的美洲文化趨于形成
B.近代殖民侵略及人口跨地域轉移
C.美洲人口及族群的變動
D.拉美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不徹底
14.(2024高二下·邯鄲月考)1831-1840年間,受政府資助來澳的英國自由移民人數為4.3 萬人,是過去40余年的2.8倍;到1851-1860年移民總數達到頂峰。當時的澳大利亞被許多同時代人視為“工人的天堂”。上述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國工人大量移民大洋洲 B.澳大利亞文化多元化
C.澳大利亞成為罪犯流放地 D.英國工業化漸趨放緩
15.(2024高二下·邯鄲月考) 19世紀后期,晚清政府通過承認華僑國民身份、引導華僑回國投資、設置領事館保護與管理僑民、運用外交手段保護華工權益、發展海外華文教育、籌建海外總商會等舉措,推動由禁僑、輕僑向重僑、護僑的政策轉變。這一變化( )
A.表明奴隸貿易規模空前 B.提升了僑民的國家認同感
C.標志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D.擴大了中華文化的影響力
16.(2024高二下·邯鄲月考)據報道,越來越多的亞裔專業人才和技能人才放棄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其他西方國家,轉而移民至亞洲一些主要城市。曼谷大學人口和社會研究學院 Sakkarin博士表示:“20世紀90年代以來亞洲專業型人才,原本打算進入西方勞動力市場,不過卻開始大批來到東亞。”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亞洲產業結構的升級調整 B.冷戰后科學技術革命的推動
C.世界經濟重心完成了轉移 D.東亞改變了人才引進的政策
17.(2024高二下·邯鄲月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3—6世紀,隨著東方匈奴人的不斷南遷,各支日耳曼人紛紛涌入羅馬帝國,其中許多還建立了自己的國家。昔日繁榮的羅馬帝國一去不復返了。在古典文明的廢墟上,形成了一種以基督教文化為載體的、包容希臘羅馬古典文化與東方各民族文化的世界性的、適應時代需求的新文化。……居住在北部和西北部的、大多處于原始部落階段的匈奴、氏、鮮卑等游牧民族,紛紛南遷至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內遷各族相繼經起兵反晉,建立割據政權,歷史上稱為“五胡十六國”。與西歐不同,內徒中原的北方諸族,歷來仰慕漢族禮儀文化,并進行了全面深入學習。
—摘自劉愛蘭《民族大遷徙對中西文化發展的影響》
材料二 游牧民族世世代代生活在草原上,草原為發展畜牧業提供了天然條件。他們隨水草而遷徙,通過放牧而生存。從碣石經龍門西南到天水、隴西一線,為當時種植業與半農半牧的大體分界線,形成了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交錯的局面。游牧民族的天性是不斷地游動,在游動中求得新的生機,然而,游牧民族在游動的過程中喪失了不斷創造的文化,難以使文化沉積下來。因此,游牧文明不可能取代農耕文明,只能主動地同化于農耕文明中。如匈奴沒有打敗漢朝,鮮卑主動漢化,滿人最終被同化,強勢文化以其優秀性而使落后的文化逐漸消失。
——摘編自王玉德《試論游牧民族與中華文明的演進》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公元3-6世紀東西方民族遷徙的共同之處
(2)根據材料二,概括游牧文明的基本特征。
18.(2024高二下·邯鄲月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世界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新時代,人類社會面臨著全球經濟增長乏力、文明沖突、戰爭威脅等諸多難題。習近平懷著高遠的全球視野和深刻的人類情懷,立足于5000年中華優秀文化和對人類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深刻把握,指出中華文化對新時代世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應以中華文化的“和合”價值觀引領新時代世界和平與發展,以中華文化的“公正”價值觀引領新時代全球治理體系改革,以中華文化的“包容”價值觀引領世界多樣文明交流互鑒。在新時代,中華優秀文化重新煥發光彩,為世界的美好未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著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摘編自粟莉《習近平論新時代中華文化的世界意義》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以“中華文化”為主題自擬一個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簡要闡述。(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闡述完整,邏輯清晰)
19.(2024高二下·邯鄲月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大批耶穌會士來華,其中包括利瑪竇、鄧玉函、湯若望等人。他們在接受中國傳統風俗與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傳播西方文化。地理方面,利瑪竇繪制《坤輿萬國全圖》;數學方面,利瑪竇、徐光啟合譯《幾何原本》;物理機械工程方面,鄧玉函、王徽譯繪《遠西奇器圖說》;此外,還涉及天文歷算、水利技術、歐洲古典哲學、美術、音樂、建筑等方面。就其知識水平而言,基本上代表當時歐洲知識界的平均或最高水平。
——摘編自寧欣《中國古代史資料匯編》
材料二 儒家思想在西方傳播較晚,當時近代科學技術特別是印刷術已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16世紀末,耶穌會士來華后翻譯了“四書”“五經”。 當時,中國的綜合國力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中西方之間的對話處在平等的位置上,耶穌會士們的翻譯在西方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伏爾泰說:“孔子不語怪力亂神,真理絕不與迷信混同。”他抨擊天主教的黑暗統治,并把儒家思想占統治地位的中國看作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政體之一。有學者認為,“在歐洲,特別是在法國,17和18世紀的整個思想模式發生了轉變,而轉變之后,在許多方面與孔子思想都很相似”。
——摘編自郝景春《儒家思想在西方的傳播》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明末清初西學東漸的特點。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儒家思想西傳的原因。
20.(2024高二下·邯鄲月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出現新的國際移民浪潮,在20世紀80年代晚期和90年代早期,移民活動之盛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聯合國的數據表明,全球移民總量從1965年的7500萬增長到1990年的1.2億。這一時期,移民的流向發生根本性逆轉,主流是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移居。而勞動移民成為移民主體,其中高素質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移民成為突出現象,同時也形成了一支以大量的難民、非法移民以及女性移民為主體的廉價勞動力移民群體。
——摘編自李其榮《經濟全球化與國際人口遷移》
材料二 幾十年來巴基斯坦社會時局動蕩不穩,大量難民流離失所,避難逃到沙特、伊朗、約旦等周邊國家,難以回到自身原本的家園,造成國際難民問題突出。索馬里內戰在1990年爆發,班圖族人民屬于少數族裔,因此,在內戰中飽受屠殺與苦難,大量難民逃往鄰國,比如,鄰國埃塞俄比亞,這些人民也成為國際難民。
——摘編自黃格《國際難民問題成因及應對方法研究》
(1)根據材料一,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際移民新浪潮的特點。
(2)根據材料二,概括國際難民問題產生的原因,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聯合國保護難民基本人權的努力。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中華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早期政治尚未形成中央權力的高度集中,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指的是多元起源,中原核心,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獨特文化,而這些文化又互相融合,在統一的中華文化中融為一體,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都以地理中心為主”的表述過于絕對,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中”的觀念在氏族時代即已產生,既是方位稱謂更有中心、中央之意。這一觀念在商周及之后的政治社會生活中得以延續和發展,如擇中建都、擇中立宮等,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中華文明發展的特點,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答案】B
【知識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百家爭鳴的主要派別及其思想主張
【解析】【分析】材料描述的是以民為本,與家國情懷無關,A不符合題意;材料側重“立君為民”,“天下”指的是“民心”,得民心謂王,失去民心謂亡,桀紂暴虐喪失民心所以湯武取而代之是順民心,不是弒君,這體現了民本思想,B符合題意;材料未涉及革故鼎新的相關信息,C不符合題意;材料體現不出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張,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是本質類選擇題,時空是戰國時期的中國。本題考查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百家爭鳴的主要派別及其思想主張,關注本題特定的時間背景,深刻領悟材料的內涵;旨在培養學生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的歷史學科素養。
3.【答案】A
【知識點】中華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中“它植根于中華民族傳統藝術土壤并收納佛教理念”可得出龍門石窟這種雕塑藝術融合了中華文明與外來的否叫文化,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包容性,A符合題意;
依據已學可知,中國傳統主流文化仍是儒家思想,并未改變,B不合題意;
材料體現的是中國文化對于外來宗教文化的吸收,融合,并不是中西宗教文化融通,C不合題意;
依據已學可知,無論時代的如何發展,文化之間的差異依然存在,不可能“消除”,D不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理解分析及判斷的能力,解題時需要緊扣“中華民族傳統藝術土壤并收納佛教理念”,通過所學可知佛教文化是外來,這明顯在強調中華文化的包容性。
4.【答案】D
【知識點】中華優秀文化的特點與價值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輻射其他國家文化”只是體現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的影響,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只體現了外來文明對中華文明的影響,與主旨強調文明間的交流融合不符,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普及”表述過于絕對,材料說的是文明間的交流,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中華文化在吸收借鑒外來文化精華的基礎上再創輝煌,并回饋給世界其他國家”可知,中外文明的不斷交流,推動了世界文明間的發展,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5.【答案】B
【知識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雖然浮世繪是庶民的愛好,但不代表貴族漢學造詣精深,材料看不出“精深”,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五常即‘仁義禮智信’”可知,這是儒家學說,從圖畫可知,浮世繪作者將日本服飾、日文與儒家倫理觀念融匯在一起創作這幅作品,體現了日本作為儒家文化圈的國別風貌,故B正確;
C、結合所學知識,幕府在18世紀實行鎖國政策,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文明開化”是明治維新時期的政策,當時是幕府時代,排除D;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儒家文化圈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6.【答案】D
【知識點】古代西亞文明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古印度發明的阿拉伯數字,但是阿拉伯人傳到西方的,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象形文字是古埃及文明,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萬里長城是古中國文明,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兩河流域”文明成就是楔形文字,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識記西亞文明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7.【答案】C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
【解析】【分析】根據材料“他汲取和綜合了古巴比倫和印度數學論著的成果,促進了數學向深度和廣度的發展。他的《積分和方程計算》(后更名為《代數學》) ,直到16世紀一直是歐洲各大學的教科書”并結合所學可知,阿拉伯人汲取和綜合了古巴比倫和印度數學論著的成果,促進了數學向深度和廣度的發展,其中古巴比倫是西亞文明,印度屬于南亞文明,屬于東方文化,根據材料“直到16世紀一直是歐洲各大學的教科書”可知深刻影響歐洲,可見阿拉伯文化促進世界文明交融和發展,C項正確;
材料強調的是文化的交流,而非碰撞沖突,排除A項;
材料不能說明阿拉伯文化成為歐洲代數學的源頭,排除B項;
直接推動歐洲社會轉型的說法過于絕對,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古代文化交流,解答本題需根據古代文明交流的影響進行分析。
8.【答案】B
【知識點】古羅馬文化及其影響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羅馬積極主動向希臘學習,不能說明其具有功利色彩,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題干所示為羅馬共和國時期,羅馬人多次到希臘學習,接受希臘先進文明的熏陶,因此希臘文明對羅馬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故B正確;
C、結合所學知識,題干表達的是羅馬積極接受希臘先進的文化,并沒有多元一體的相關信息,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羅馬積極學習希臘文明,對羅馬歷史發展影響深遠,沒有體現對之后歐洲歷史進程的影響,排除D;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古代羅馬文化的影響,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9.【答案】C
【知識點】中古西歐文化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中世紀市民文學并非西歐文化主流,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市民文學反映了商品經濟發展,但并沒有挑戰教會的權威,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幸福在今天,幸福在現實生活之中”可知,強調現世生活的幸福,據材料“人要通過自己的機智手段追求自己的幸福”可知,強調人的作用和人的價值,由此可見,市民文學體現了人文主義的內涵,故C正確;
D、結合所學知識,市民文學并沒有緩和西歐的社會矛盾,這夸大了市民文學的作用,排除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市民文學的特點,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0.【答案】A
【知識點】拜占庭、俄羅斯文化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許多拜占庭的工匠西行避難,他們給西歐帶來了當時先進的文化和思想”可知,許多拜占庭的工匠到了歐洲,給西歐帶來了當時先進的文化和思想,為文藝復興奠定了思想基礎,有利于西歐的社會轉型,故A正確;
B、結合所學知識,啟蒙運動推動專制制度走向瓦解,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材料強調的是思想層面,與經濟關系不大,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宗教改革打破了教會的精神枷鎖,排除D;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拜占庭文化的影響,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1.【答案】A
【知識點】古代印度文明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印度底層“賤民”地位低下,體現了嚴格的種姓制度下人們貴賤分明的社會生活,故A正確;
B、結合所學知識,材料強調不同等級的差別,與傳統生活方式無關,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材料強調不同等級的差別,水文化與主旨不符,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材料屬于印度,不屬于埃及,排除D;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識記古印度的種姓制度,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2.【答案】A
【知識點】古代手工業工具的演變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作為游牧民族,他們最先馴養馬匹,發明了馬拉戰車”可知,印歐人之所以發明馬拉戰車,是為了滿足其游牧生活的需要,反映了生活時間推動技術革新,故A正確;
B、結合所學知識,材料只反映馬拉戰車的發明,不能說明印歐人“一直重視”科技發明,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材料沒有涉及印歐人發明馬拉戰車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成果,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印歐人發明馬拉戰車是游牧生活的需要,與農業居民沒有直接關系,排除D;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印歐文明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3.【答案】B
【知識點】殖民者入侵對美洲的影響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題意強調的是現代拉美文明的形成原因,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隨著歐洲列強的殖民入侵及人口跨地域轉移,印第安文明獨立發展的進程被打斷,它原有的發展環境也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在經歷了歐洲文明、非洲文明與印第安文明碰撞、交流和融合的過程之后,拉美形成了一種新的混合文明結構,故B正確;
C、結合所學知識,美洲人口及族群的變動主要受近代殖民的影響,不屬于導致材料變化的主要原因,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現代拉美文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近代殖民侵略及人口跨地域轉移,與拉美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不徹底無關,排除D;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近代殖民侵略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4.【答案】D
【知識點】工廠制度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英國工人大量移民大洋洲屬于表象,不屬于原因,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材料強調移民,無法體現澳大利亞文化多元化,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18世紀中后期,英國將澳大利亞作為流放罪犯的場所,19世紀上半葉移民澳大利亞的主要是自由民,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第一次工業革命后期,英國移民澳大利亞的人數不斷增長,這是因為當時工業化逐漸放緩,國內就業崗位減少,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工廠制度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5.【答案】B
【知識點】清末“新政”與預備立憲
【解析】【分析】19世紀后期,晚清政府采取各種措施,由禁僑、輕僑向重僑、護僑政策轉變,從而提升了僑民的國家認同感,B項正確;
僑民不是奴隸貿易,排除A項;
材料反映晚晴政府對待僑民政策的變化,但不能得出晚晴政府外交政策的成熟,排除C項;
材料反映晚晴政府重僑、護僑的各種舉措,涉及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因此不僅僅是中華文化方面的影響,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晚清民族認同,側重考查學生正確概括材料和對所學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較好的培養了學生的愛國情懷,凸顯了對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考查。
16.【答案】A
【知識點】現代科技進步的影響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專業人才和技能人才”“20世紀90年代”得出這一時期亞洲實現了產業結構的升級調整,適應了高端人才的需要,故A正確;
B、結合所學知識,材料主要反映了20世紀90年以來越來越多的亞裔專業人才移民至亞洲,材料不能體現冷戰后科學技術革命的推動,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選項中“世界經濟重心完成了轉移“與史實不符,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材料中沒有體現東亞改變了人才引進策略,排除D;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現代科技發展的影響,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7.【答案】(1)共同之處:都伴隨民族沖突:主要都是游牧民族遷徙,都處于相對落后階段;都滅亡舊政權,建立諸多新政權,使政治格局由統一走向分裂:都促進民族間經濟文化交流。
(2)特征:草原文明;半農半牧;不斷進取;被農耕文明同化。
【知識點】印歐人的遷徙及其影響;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的影響
【解析】【分析】(1)共同之處:根據材料“昔日繁榮的羅馬帝國一去不復返了和居住在北部和西北部的、大多處于原始部落階段的匈奴、氏、鮮卑等游牧民族,紛紛南遷至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可得出都伴隨民族沖突;根據材料“公元3—6世紀,隨著東方匈奴人的不斷南遷,各支日耳曼人紛紛涌入羅馬帝國”,可得出主要都是游牧民族遷徙,都處于相對落后階段;根據材料“其中許多還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可得出都滅亡舊政權,建立諸多新政權,使政治格局由統一走向分裂;根據材料“在古典文明的廢墟上,形成了一種以基督教文化為載體的、包容希臘羅馬古典文化與東方各民族文化的世界性的、適應時代需求的新文化和與西歐不同,內徒中原的北方諸族,歷來仰慕漢族禮儀文化,并進行了全面深入學習”,可得出都促進民族間經濟文化交流。
(2)特征:根據材料“游牧民族世世代代生活在草原上,草原為發展畜牧業提供了天然條件”,可得出草原文明;根據材料“從碣石經龍門西南到天水、隴西一線,為當時種植業與半農半牧的大體分界線,形成了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交錯的局面”,可得出半農半牧;根據材料“游牧民族的天性是不斷地游動,在游動中求得新的生機,然而,游牧民族在游動的過程中喪失了不斷創造的文化,難以使文化沉積下來”,可得出不斷進取;根據材料“如匈奴沒有打敗漢朝,鮮卑主動漢化,滿人最終被同化,強勢文化以其優秀性而使落后的文化逐漸消失”,可得出被農耕文明同化。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公元3-6世紀東西方民族遷徙的共同之處,理解游牧文明的基本特征,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8.【答案】示例:
論題:中華文化在未來世界的發展中將發揮更大的引領作用.
闡述: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華文化不僅維護著中國團結統一的政治局面,維系著中華民族向前發展,也為人類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尤其是在當今世界面臨著大發展大變革和大調整之際,更需要中華文化的引領。中華文化“崇德尚賢”,推崇“天下為公”的精神,突破了狹隘的民族主義的限制。中華文化重視“以人為本”,周公提出的“敬天保民”孔子主張的“仁者愛人”思想符合新時代人類社會發展需求。
中華文化還主張“和而不同”,對當今世界多元文化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自古以來,中華文化博采眾長.生生不息,不僅對周邊國家和地區產生重要影響,逐漸形成以中國為中心的中華文化圈.面且為全球治理體系的建設和人類發展提供了智慧。
綜上所述,中華文化為中國乃至世界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滋養,成為人類文明不斷進步的源頭活水,因此,以中華文化引領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將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制勝法寶。
【知識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中華優秀文化的特點與價值
【解析】【分析】設問是以“中華文化”為主題自擬一個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簡要闡述。首先,根據材料“習近平懷著高遠的全球視野和深刻的人類情懷,立足于5000年中華優秀文化和對人類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深刻把握,指出中華文化對新時代世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應以中華文化的“和合”價值觀引領新時代世界和平與發展,以中華文化的‘公正’價值觀引領新時代全球治理體系改革,以中華文化的‘包容’價值觀引領世界多樣文明交流互鑒。”可得出論題:中華文化在未來世界的發展中將發揮更大的引領作用。其次,由材料“在世界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新時代,人類社會面臨著全球經濟增長乏力、文明沖突、戰爭威脅等諸多難題。”“在新時代,中華優秀文化重新煥發光彩,為世界的美好未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著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及所學可知,中華文化不僅維護著中國團結統一的政治局面,維系著中華民族向前發展,也為人類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尤其是在當今世界面臨著大發展、大變革和大調整之際,更需要中華文化的引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分別從“崇德尚賢”“天下為公”“以人為本”“和而不同”的精神角度說明,例如:中華文化“崇德尚賢”,推崇“天下為公”的精神,突破了狹隘的民族主義的限制。中華文化重視“以人為本”,周公提出的“敬天保民”孔子主張的“仁者愛人”思想符合新時代人類社會發展需求。中華文化還主張“和而不同”,對當今世界多元文化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自古以來,中華文化博采眾長、生生不息,不僅對周邊國家和地區產生重要影響,逐漸形成以中國為中心的中華文化圈,而且為全球治理體系的建設和人類發展提供了智慧。最后,總結升華,明確主旨,中華文化為中國乃至世界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滋養,成為人類文明不斷進步的源頭活水,因此以中華文化引領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將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制勝法寶。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9.【答案】(1)特點:傳播人員眾多,以西方傳教士為主;傳播內容較多,以推介歐洲先進科技知識為主;代表當時歐洲知識界較高水平;中西合作交流,部分中國士大夫積極學習西方自然科學知識。
(2)原因:印刷技術的提高;中國綜合國力較強;耶穌會士的傳播;啟蒙思想家對儒學推崇,促進中西文化交流;儒家思想有利于建立穩定和諧的社會。
【知識點】中華優秀文化的特點與價值;明清時期的西學東漸
【解析】【分析】(1)特點:根據材料“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大批耶穌會士來華,其中包括利瑪竇、鄧玉函、湯若望等人”,可得出傳播人員眾多,以西方傳教士為主;根據材料“ 他們在接受中國傳統風俗與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傳播西方文化。地理方面,利瑪竇繪制《坤輿萬國全圖》;數學方面,利瑪竇、徐光啟合譯《幾何原本》;物理機械工程方面,鄧玉函、王徽譯繪《遠西奇器圖說》”,可得出傳播內容較多,以推介歐洲先進科技知識為主;根據材料“就其知識水平而言,基本上代表當時歐洲知識界的平均或最高水平”,可得出代表當時歐洲知識界較高水平;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西合作交流,部分中國士大夫積極學習西方自然科學知識。
(2)原因:根據材料“儒家思想在西方傳播較晚,當時近代科學技術特別是印刷術已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可得出印刷技術的提高;根據材料“當時,中國的綜合國力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可得出中國綜合國力較強;根據材料“耶穌會士們的翻譯在西方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可得出耶穌會士的傳播;根據材料“伏爾泰說:‘孔子不語怪力亂神,真理絕不與迷信混同’他抨擊天主教的黑暗統治,并把儒家思想占統治地位的中國看作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政體之一”,可得出啟蒙思想家對儒學推崇,促進中西文化交流﹔根據材料“在歐洲,特別是在法國,17和18世紀的整個思想模式發生了轉變,而轉變之后,在許多方面與孔子思想都很相似”,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儒家思想有利于建立穩定和諧的社會。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明末清初西學東漸的特點,理解儒家思想西傳的原因,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0.【答案】(1)特點:移民的主流是從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移居;移民的主體是勞動移民。
(2)原因:社會時局動蕩;民族沖突與矛盾.
努力:成立難民署;制定了《關于難民地位的公約》;制定《關于難民地位的議定書》:確立“世界難民日”。
【知識點】經濟全球化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全球勞動力市場結構演變對人口遷徙的影響;難民與難民救助
【解析】【分析】(1)據史料一“這一時期,移民的流向發生根本性逆轉,主流是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移居”可知,移民的主流是從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移居;據史料一“而勞動移民成為移民主體,其中高素質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移民成為突出現象”可知,移民的主體是勞動移民。
(2)原因,據史料二“幾十年來巴基斯坦社會時局動蕩不穩”可得出,社會時局動蕩;據史料二“索馬里內戰在1990年爆發,班圖族人民屬于少數族裔,因此,在內戰中飽受屠殺與苦難,大量難民逃往鄰國”可得出,民族沖突與矛盾。努力:據所學可知,成立難民署;制定了《關于難民地位的公約》;制定《關于難民地位的議定書》;確立“世界難民日”。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際移民新浪潮的特點,理解國際難民問題產生的原因,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 / 1河北省邯鄲市十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3月一調考試歷史試題
1.(2024高二下·邯鄲月考)中華文化中“中”的觀念由來已久。史學家唐蘭認為“中”最初為氏族時代議事場所居中之徽幟,群眾望之而趨附,其所立之地恒為中央,“因更引申為一切之中”。商周以降,“擇天下之中而立國,擇國之中立宮,擇宮之中立廟”成為重要的政治思想。這反映出( )
A.早期政治的中央集權特點 B.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
C.古代建都以地理中心為主 D.中華文明的連續性特征
【答案】D
【知識點】中華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早期政治尚未形成中央權力的高度集中,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指的是多元起源,中原核心,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獨特文化,而這些文化又互相融合,在統一的中華文化中融為一體,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都以地理中心為主”的表述過于絕對,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中”的觀念在氏族時代即已產生,既是方位稱謂更有中心、中央之意。這一觀念在商周及之后的政治社會生活中得以延續和發展,如擇中建都、擇中立宮等,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中華文明發展的特點,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2024高二下·邯鄲月考) 戰國時期,有位思想家發表主張:“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天下歸之之謂王,天下去之之為亡,故桀紂無天下而湯武不弒君”。該主張體現了 ( )
A.家國情懷 B.民本思想 C.革故鼎新 D.天人合一
【答案】B
【知識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百家爭鳴的主要派別及其思想主張
【解析】【分析】材料描述的是以民為本,與家國情懷無關,A不符合題意;材料側重“立君為民”,“天下”指的是“民心”,得民心謂王,失去民心謂亡,桀紂暴虐喪失民心所以湯武取而代之是順民心,不是弒君,這體現了民本思想,B符合題意;材料未涉及革故鼎新的相關信息,C不符合題意;材料體現不出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張,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是本質類選擇題,時空是戰國時期的中國。本題考查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百家爭鳴的主要派別及其思想主張,關注本題特定的時間背景,深刻領悟材料的內涵;旨在培養學生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的歷史學科素養。
3.(2024高二下·邯鄲月考)下圖是地處中原的龍門石窟,它植根于中華民族傳統藝術土壤并收納佛教理念,是我國古代雕塑藝術完整體系的集中表現。據此可知,這種雕塑藝術( )
A.彰顯了中華文化的包容性 B.轉化為中國傳統主流文化
C.融通了中西宗教文化內涵 D.消除了南北文化對峙隔閡
【答案】A
【知識點】中華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中“它植根于中華民族傳統藝術土壤并收納佛教理念”可得出龍門石窟這種雕塑藝術融合了中華文明與外來的否叫文化,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包容性,A符合題意;
依據已學可知,中國傳統主流文化仍是儒家思想,并未改變,B不合題意;
材料體現的是中國文化對于外來宗教文化的吸收,融合,并不是中西宗教文化融通,C不合題意;
依據已學可知,無論時代的如何發展,文化之間的差異依然存在,不可能“消除”,D不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理解分析及判斷的能力,解題時需要緊扣“中華民族傳統藝術土壤并收納佛教理念”,通過所學可知佛教文化是外來,這明顯在強調中華文化的包容性。
4.(2024高二下·邯鄲月考)漢唐時期佛教文化傳入,唐宋時期阿拉伯文化及波斯文化傳入,中華文化在吸收借鑒外來文化精華的基礎上再創輝煌,并回饋給世界其他國家。這一文化現象的世界意義主要體現在( )
A.輻射其他國家文化 B.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
C.普及中華文化智慧 D.推動文明間的交流融合
【答案】D
【知識點】中華優秀文化的特點與價值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輻射其他國家文化”只是體現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的影響,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只體現了外來文明對中華文明的影響,與主旨強調文明間的交流融合不符,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普及”表述過于絕對,材料說的是文明間的交流,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中華文化在吸收借鑒外來文化精華的基礎上再創輝煌,并回饋給世界其他國家”可知,中外文明的不斷交流,推動了世界文明間的發展,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5.(2024高二下·邯鄲月考)浮世繪是日本德川幕府統治時期庶民的愛好。下圖是18世紀浮世繪作品《五常·義》,五常即“仁義禮智信”。畫中的日文對“義”的主旨解釋為人與人之間要保持距離,明白事理分寸,真誠相待。該作品可用于說明( )
A.日本貴族漢學造詣精深 B.儒學文化圈的國別風貌
C.“文明開化”成效顯著 D.幕府實行對外開放政策
【答案】B
【知識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雖然浮世繪是庶民的愛好,但不代表貴族漢學造詣精深,材料看不出“精深”,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五常即‘仁義禮智信’”可知,這是儒家學說,從圖畫可知,浮世繪作者將日本服飾、日文與儒家倫理觀念融匯在一起創作這幅作品,體現了日本作為儒家文化圈的國別風貌,故B正確;
C、結合所學知識,幕府在18世紀實行鎖國政策,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文明開化”是明治維新時期的政策,當時是幕府時代,排除D;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儒家文化圈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6.(2024高二下·邯鄲月考)2017 年5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中指出:古絲綢之路跨越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黃河和長江流域 下列選項屬于古絲綢之路跨越的“兩河流域”文明成就的是( )
A.阿拉伯數字 B.象形文字 C.萬里長城 D.楔形文字
【答案】D
【知識點】古代西亞文明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古印度發明的阿拉伯數字,但是阿拉伯人傳到西方的,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象形文字是古埃及文明,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萬里長城是古中國文明,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兩河流域”文明成就是楔形文字,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識記西亞文明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7.(2024高二下·邯鄲月考) 阿拉伯人在數學方面為人類作出了重大貢獻。花刺子密是阿拉伯杰出的數學家,他汲取和綜合了古巴比倫和印度數學論著的成果,促進了數學向深度和廣度的發展。他的《積分和方程計算》(后更名為《代數學》) ,直到16世紀一直是歐洲各大學的教科書。據此可知,阿拉伯文化( )
A.反映了東西方的文化沖突 B.成為歐洲代數學的源頭
C.促進世界文明交融和發展 D.直接推動歐洲社會轉型
【答案】C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
【解析】【分析】根據材料“他汲取和綜合了古巴比倫和印度數學論著的成果,促進了數學向深度和廣度的發展。他的《積分和方程計算》(后更名為《代數學》) ,直到16世紀一直是歐洲各大學的教科書”并結合所學可知,阿拉伯人汲取和綜合了古巴比倫和印度數學論著的成果,促進了數學向深度和廣度的發展,其中古巴比倫是西亞文明,印度屬于南亞文明,屬于東方文化,根據材料“直到16世紀一直是歐洲各大學的教科書”可知深刻影響歐洲,可見阿拉伯文化促進世界文明交融和發展,C項正確;
材料強調的是文化的交流,而非碰撞沖突,排除A項;
材料不能說明阿拉伯文化成為歐洲代數學的源頭,排除B項;
直接推動歐洲社會轉型的說法過于絕對,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古代文化交流,解答本題需根據古代文明交流的影響進行分析。
8.(2024高二下·邯鄲月考)羅馬共和國文化象征的西塞羅,曾經去希臘斯多葛學派開創者芝諾的學校學習;斯多葛派哲學家賽涅卡,也曾做過羅馬皇帝尼祿的老師和高參;羅馬著名的皇帝哈德良和馬可·奧勒留,都一度在斯多葛派哲學家愛比克泰德創辦的學校學習。這表明古羅馬文化( )
A.具有明顯的功利色彩 B.深受希臘文明的影響
C.呈現出多元一體特征 D.影響了歐洲歷史進程
【答案】B
【知識點】古羅馬文化及其影響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羅馬積極主動向希臘學習,不能說明其具有功利色彩,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題干所示為羅馬共和國時期,羅馬人多次到希臘學習,接受希臘先進文明的熏陶,因此希臘文明對羅馬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故B正確;
C、結合所學知識,題干表達的是羅馬積極接受希臘先進的文化,并沒有多元一體的相關信息,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羅馬積極學習希臘文明,對羅馬歷史發展影響深遠,沒有體現對之后歐洲歷史進程的影響,排除D;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古代羅馬文化的影響,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9.(2024高二下·邯鄲月考)中世紀的市民文學代表作《列那狐的故事》告訴人們一個道理:“幸福在今天,幸福在現實生活之中 人要通過自己的機智手段追求自己的幸福”,市民文學在西歐受到了民眾的支持。這反映出市民文學( )
A.成為西歐文化主流 B.挑戰了教會的權威
C.以人文主義為內核 D.緩和西歐社會矛盾
【答案】C
【知識點】中古西歐文化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中世紀市民文學并非西歐文化主流,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市民文學反映了商品經濟發展,但并沒有挑戰教會的權威,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幸福在今天,幸福在現實生活之中”可知,強調現世生活的幸福,據材料“人要通過自己的機智手段追求自己的幸福”可知,強調人的作用和人的價值,由此可見,市民文學體現了人文主義的內涵,故C正確;
D、結合所學知識,市民文學并沒有緩和西歐的社會矛盾,這夸大了市民文學的作用,排除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市民文學的特點,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0.(2024高二下·邯鄲月考)13-15 世紀,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先后被十字軍和奧斯曼土耳其人兩次攻破。在此期間,許多拜占庭的工匠西行避難,他們給西歐帶來了當時先進的文化和思想。這一現象( )
A.有利于西歐的社會轉型 B.推動專制制度走向瓦解
C.促進了莊園經濟的解體 D.打破了教會的精神枷鎖
【答案】A
【知識點】拜占庭、俄羅斯文化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許多拜占庭的工匠西行避難,他們給西歐帶來了當時先進的文化和思想”可知,許多拜占庭的工匠到了歐洲,給西歐帶來了當時先進的文化和思想,為文藝復興奠定了思想基礎,有利于西歐的社會轉型,故A正確;
B、結合所學知識,啟蒙運動推動專制制度走向瓦解,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材料強調的是思想層面,與經濟關系不大,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宗教改革打破了教會的精神枷鎖,排除D;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拜占庭文化的影響,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1.(2024高二下·邯鄲月考)在某地文化中,水被看作最易被“污染”、造成“不潔”的媒介。因此在所有村莊中,“賤民”不可以接近公用水井。全村活動時,烹調、取水等工作必須由高種姓承擔,低種姓只能清掃垃圾。這體現的是( )
A.種姓制度影響深刻 B.村莊傳統的生活方式
C.印度獨特的水文化 D.埃及文化落后于時代
【答案】A
【知識點】古代印度文明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印度底層“賤民”地位低下,體現了嚴格的種姓制度下人們貴賤分明的社會生活,故A正確;
B、結合所學知識,材料強調不同等級的差別,與傳統生活方式無關,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材料強調不同等級的差別,水文化與主旨不符,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材料屬于印度,不屬于埃及,排除D;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識記古印度的種姓制度,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2.(2024高二下·邯鄲月考)印歐人生活在東歐平原上,作為游牧民族,他們最先馴養馬匹,發明了馬拉戰車。這從本質上說明( )
A.生活實踐需要推動技術革新
B.印歐人一直重視科技發明
C.印歐人善于吸取其他民族的長處
D.印歐人和農業居民互動頻繁
【答案】A
【知識點】古代手工業工具的演變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作為游牧民族,他們最先馴養馬匹,發明了馬拉戰車”可知,印歐人之所以發明馬拉戰車,是為了滿足其游牧生活的需要,反映了生活時間推動技術革新,故A正確;
B、結合所學知識,材料只反映馬拉戰車的發明,不能說明印歐人“一直重視”科技發明,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材料沒有涉及印歐人發明馬拉戰車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成果,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印歐人發明馬拉戰車是游牧生活的需要,與農業居民沒有直接關系,排除D;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印歐文明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3.(2024高二下·邯鄲月考) 有學者指出,現代拉美文明是一種多元混合的文明,具有和諧性與不平等并存、開放性與依附性并存、多元文明與不平衡性并存的“悖論”。這主要是由于( )
A.新的美洲文化趨于形成
B.近代殖民侵略及人口跨地域轉移
C.美洲人口及族群的變動
D.拉美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不徹底
【答案】B
【知識點】殖民者入侵對美洲的影響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題意強調的是現代拉美文明的形成原因,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隨著歐洲列強的殖民入侵及人口跨地域轉移,印第安文明獨立發展的進程被打斷,它原有的發展環境也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在經歷了歐洲文明、非洲文明與印第安文明碰撞、交流和融合的過程之后,拉美形成了一種新的混合文明結構,故B正確;
C、結合所學知識,美洲人口及族群的變動主要受近代殖民的影響,不屬于導致材料變化的主要原因,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現代拉美文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近代殖民侵略及人口跨地域轉移,與拉美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不徹底無關,排除D;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近代殖民侵略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4.(2024高二下·邯鄲月考)1831-1840年間,受政府資助來澳的英國自由移民人數為4.3 萬人,是過去40余年的2.8倍;到1851-1860年移民總數達到頂峰。當時的澳大利亞被許多同時代人視為“工人的天堂”。上述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國工人大量移民大洋洲 B.澳大利亞文化多元化
C.澳大利亞成為罪犯流放地 D.英國工業化漸趨放緩
【答案】D
【知識點】工廠制度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英國工人大量移民大洋洲屬于表象,不屬于原因,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材料強調移民,無法體現澳大利亞文化多元化,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18世紀中后期,英國將澳大利亞作為流放罪犯的場所,19世紀上半葉移民澳大利亞的主要是自由民,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第一次工業革命后期,英國移民澳大利亞的人數不斷增長,這是因為當時工業化逐漸放緩,國內就業崗位減少,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工廠制度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5.(2024高二下·邯鄲月考) 19世紀后期,晚清政府通過承認華僑國民身份、引導華僑回國投資、設置領事館保護與管理僑民、運用外交手段保護華工權益、發展海外華文教育、籌建海外總商會等舉措,推動由禁僑、輕僑向重僑、護僑的政策轉變。這一變化( )
A.表明奴隸貿易規模空前 B.提升了僑民的國家認同感
C.標志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D.擴大了中華文化的影響力
【答案】B
【知識點】清末“新政”與預備立憲
【解析】【分析】19世紀后期,晚清政府采取各種措施,由禁僑、輕僑向重僑、護僑政策轉變,從而提升了僑民的國家認同感,B項正確;
僑民不是奴隸貿易,排除A項;
材料反映晚晴政府對待僑民政策的變化,但不能得出晚晴政府外交政策的成熟,排除C項;
材料反映晚晴政府重僑、護僑的各種舉措,涉及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因此不僅僅是中華文化方面的影響,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晚清民族認同,側重考查學生正確概括材料和對所學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較好的培養了學生的愛國情懷,凸顯了對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考查。
16.(2024高二下·邯鄲月考)據報道,越來越多的亞裔專業人才和技能人才放棄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其他西方國家,轉而移民至亞洲一些主要城市。曼谷大學人口和社會研究學院 Sakkarin博士表示:“20世紀90年代以來亞洲專業型人才,原本打算進入西方勞動力市場,不過卻開始大批來到東亞。”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亞洲產業結構的升級調整 B.冷戰后科學技術革命的推動
C.世界經濟重心完成了轉移 D.東亞改變了人才引進的政策
【答案】A
【知識點】現代科技進步的影響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專業人才和技能人才”“20世紀90年代”得出這一時期亞洲實現了產業結構的升級調整,適應了高端人才的需要,故A正確;
B、結合所學知識,材料主要反映了20世紀90年以來越來越多的亞裔專業人才移民至亞洲,材料不能體現冷戰后科學技術革命的推動,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選項中“世界經濟重心完成了轉移“與史實不符,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材料中沒有體現東亞改變了人才引進策略,排除D;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現代科技發展的影響,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7.(2024高二下·邯鄲月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3—6世紀,隨著東方匈奴人的不斷南遷,各支日耳曼人紛紛涌入羅馬帝國,其中許多還建立了自己的國家。昔日繁榮的羅馬帝國一去不復返了。在古典文明的廢墟上,形成了一種以基督教文化為載體的、包容希臘羅馬古典文化與東方各民族文化的世界性的、適應時代需求的新文化。……居住在北部和西北部的、大多處于原始部落階段的匈奴、氏、鮮卑等游牧民族,紛紛南遷至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內遷各族相繼經起兵反晉,建立割據政權,歷史上稱為“五胡十六國”。與西歐不同,內徒中原的北方諸族,歷來仰慕漢族禮儀文化,并進行了全面深入學習。
—摘自劉愛蘭《民族大遷徙對中西文化發展的影響》
材料二 游牧民族世世代代生活在草原上,草原為發展畜牧業提供了天然條件。他們隨水草而遷徙,通過放牧而生存。從碣石經龍門西南到天水、隴西一線,為當時種植業與半農半牧的大體分界線,形成了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交錯的局面。游牧民族的天性是不斷地游動,在游動中求得新的生機,然而,游牧民族在游動的過程中喪失了不斷創造的文化,難以使文化沉積下來。因此,游牧文明不可能取代農耕文明,只能主動地同化于農耕文明中。如匈奴沒有打敗漢朝,鮮卑主動漢化,滿人最終被同化,強勢文化以其優秀性而使落后的文化逐漸消失。
——摘編自王玉德《試論游牧民族與中華文明的演進》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公元3-6世紀東西方民族遷徙的共同之處
(2)根據材料二,概括游牧文明的基本特征。
【答案】(1)共同之處:都伴隨民族沖突:主要都是游牧民族遷徙,都處于相對落后階段;都滅亡舊政權,建立諸多新政權,使政治格局由統一走向分裂:都促進民族間經濟文化交流。
(2)特征:草原文明;半農半牧;不斷進取;被農耕文明同化。
【知識點】印歐人的遷徙及其影響;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的影響
【解析】【分析】(1)共同之處:根據材料“昔日繁榮的羅馬帝國一去不復返了和居住在北部和西北部的、大多處于原始部落階段的匈奴、氏、鮮卑等游牧民族,紛紛南遷至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可得出都伴隨民族沖突;根據材料“公元3—6世紀,隨著東方匈奴人的不斷南遷,各支日耳曼人紛紛涌入羅馬帝國”,可得出主要都是游牧民族遷徙,都處于相對落后階段;根據材料“其中許多還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可得出都滅亡舊政權,建立諸多新政權,使政治格局由統一走向分裂;根據材料“在古典文明的廢墟上,形成了一種以基督教文化為載體的、包容希臘羅馬古典文化與東方各民族文化的世界性的、適應時代需求的新文化和與西歐不同,內徒中原的北方諸族,歷來仰慕漢族禮儀文化,并進行了全面深入學習”,可得出都促進民族間經濟文化交流。
(2)特征:根據材料“游牧民族世世代代生活在草原上,草原為發展畜牧業提供了天然條件”,可得出草原文明;根據材料“從碣石經龍門西南到天水、隴西一線,為當時種植業與半農半牧的大體分界線,形成了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交錯的局面”,可得出半農半牧;根據材料“游牧民族的天性是不斷地游動,在游動中求得新的生機,然而,游牧民族在游動的過程中喪失了不斷創造的文化,難以使文化沉積下來”,可得出不斷進取;根據材料“如匈奴沒有打敗漢朝,鮮卑主動漢化,滿人最終被同化,強勢文化以其優秀性而使落后的文化逐漸消失”,可得出被農耕文明同化。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公元3-6世紀東西方民族遷徙的共同之處,理解游牧文明的基本特征,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8.(2024高二下·邯鄲月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世界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新時代,人類社會面臨著全球經濟增長乏力、文明沖突、戰爭威脅等諸多難題。習近平懷著高遠的全球視野和深刻的人類情懷,立足于5000年中華優秀文化和對人類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深刻把握,指出中華文化對新時代世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應以中華文化的“和合”價值觀引領新時代世界和平與發展,以中華文化的“公正”價值觀引領新時代全球治理體系改革,以中華文化的“包容”價值觀引領世界多樣文明交流互鑒。在新時代,中華優秀文化重新煥發光彩,為世界的美好未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著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摘編自粟莉《習近平論新時代中華文化的世界意義》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以“中華文化”為主題自擬一個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簡要闡述。(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闡述完整,邏輯清晰)
【答案】示例:
論題:中華文化在未來世界的發展中將發揮更大的引領作用.
闡述: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華文化不僅維護著中國團結統一的政治局面,維系著中華民族向前發展,也為人類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尤其是在當今世界面臨著大發展大變革和大調整之際,更需要中華文化的引領。中華文化“崇德尚賢”,推崇“天下為公”的精神,突破了狹隘的民族主義的限制。中華文化重視“以人為本”,周公提出的“敬天保民”孔子主張的“仁者愛人”思想符合新時代人類社會發展需求。
中華文化還主張“和而不同”,對當今世界多元文化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自古以來,中華文化博采眾長.生生不息,不僅對周邊國家和地區產生重要影響,逐漸形成以中國為中心的中華文化圈.面且為全球治理體系的建設和人類發展提供了智慧。
綜上所述,中華文化為中國乃至世界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滋養,成為人類文明不斷進步的源頭活水,因此,以中華文化引領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將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制勝法寶。
【知識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中華優秀文化的特點與價值
【解析】【分析】設問是以“中華文化”為主題自擬一個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簡要闡述。首先,根據材料“習近平懷著高遠的全球視野和深刻的人類情懷,立足于5000年中華優秀文化和對人類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深刻把握,指出中華文化對新時代世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應以中華文化的“和合”價值觀引領新時代世界和平與發展,以中華文化的‘公正’價值觀引領新時代全球治理體系改革,以中華文化的‘包容’價值觀引領世界多樣文明交流互鑒。”可得出論題:中華文化在未來世界的發展中將發揮更大的引領作用。其次,由材料“在世界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新時代,人類社會面臨著全球經濟增長乏力、文明沖突、戰爭威脅等諸多難題。”“在新時代,中華優秀文化重新煥發光彩,為世界的美好未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著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及所學可知,中華文化不僅維護著中國團結統一的政治局面,維系著中華民族向前發展,也為人類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尤其是在當今世界面臨著大發展、大變革和大調整之際,更需要中華文化的引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分別從“崇德尚賢”“天下為公”“以人為本”“和而不同”的精神角度說明,例如:中華文化“崇德尚賢”,推崇“天下為公”的精神,突破了狹隘的民族主義的限制。中華文化重視“以人為本”,周公提出的“敬天保民”孔子主張的“仁者愛人”思想符合新時代人類社會發展需求。中華文化還主張“和而不同”,對當今世界多元文化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自古以來,中華文化博采眾長、生生不息,不僅對周邊國家和地區產生重要影響,逐漸形成以中國為中心的中華文化圈,而且為全球治理體系的建設和人類發展提供了智慧。最后,總結升華,明確主旨,中華文化為中國乃至世界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滋養,成為人類文明不斷進步的源頭活水,因此以中華文化引領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將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制勝法寶。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9.(2024高二下·邯鄲月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大批耶穌會士來華,其中包括利瑪竇、鄧玉函、湯若望等人。他們在接受中國傳統風俗與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傳播西方文化。地理方面,利瑪竇繪制《坤輿萬國全圖》;數學方面,利瑪竇、徐光啟合譯《幾何原本》;物理機械工程方面,鄧玉函、王徽譯繪《遠西奇器圖說》;此外,還涉及天文歷算、水利技術、歐洲古典哲學、美術、音樂、建筑等方面。就其知識水平而言,基本上代表當時歐洲知識界的平均或最高水平。
——摘編自寧欣《中國古代史資料匯編》
材料二 儒家思想在西方傳播較晚,當時近代科學技術特別是印刷術已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16世紀末,耶穌會士來華后翻譯了“四書”“五經”。 當時,中國的綜合國力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中西方之間的對話處在平等的位置上,耶穌會士們的翻譯在西方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伏爾泰說:“孔子不語怪力亂神,真理絕不與迷信混同。”他抨擊天主教的黑暗統治,并把儒家思想占統治地位的中國看作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政體之一。有學者認為,“在歐洲,特別是在法國,17和18世紀的整個思想模式發生了轉變,而轉變之后,在許多方面與孔子思想都很相似”。
——摘編自郝景春《儒家思想在西方的傳播》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明末清初西學東漸的特點。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儒家思想西傳的原因。
【答案】(1)特點:傳播人員眾多,以西方傳教士為主;傳播內容較多,以推介歐洲先進科技知識為主;代表當時歐洲知識界較高水平;中西合作交流,部分中國士大夫積極學習西方自然科學知識。
(2)原因:印刷技術的提高;中國綜合國力較強;耶穌會士的傳播;啟蒙思想家對儒學推崇,促進中西文化交流;儒家思想有利于建立穩定和諧的社會。
【知識點】中華優秀文化的特點與價值;明清時期的西學東漸
【解析】【分析】(1)特點:根據材料“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大批耶穌會士來華,其中包括利瑪竇、鄧玉函、湯若望等人”,可得出傳播人員眾多,以西方傳教士為主;根據材料“ 他們在接受中國傳統風俗與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傳播西方文化。地理方面,利瑪竇繪制《坤輿萬國全圖》;數學方面,利瑪竇、徐光啟合譯《幾何原本》;物理機械工程方面,鄧玉函、王徽譯繪《遠西奇器圖說》”,可得出傳播內容較多,以推介歐洲先進科技知識為主;根據材料“就其知識水平而言,基本上代表當時歐洲知識界的平均或最高水平”,可得出代表當時歐洲知識界較高水平;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西合作交流,部分中國士大夫積極學習西方自然科學知識。
(2)原因:根據材料“儒家思想在西方傳播較晚,當時近代科學技術特別是印刷術已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可得出印刷技術的提高;根據材料“當時,中國的綜合國力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可得出中國綜合國力較強;根據材料“耶穌會士們的翻譯在西方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可得出耶穌會士的傳播;根據材料“伏爾泰說:‘孔子不語怪力亂神,真理絕不與迷信混同’他抨擊天主教的黑暗統治,并把儒家思想占統治地位的中國看作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政體之一”,可得出啟蒙思想家對儒學推崇,促進中西文化交流﹔根據材料“在歐洲,特別是在法國,17和18世紀的整個思想模式發生了轉變,而轉變之后,在許多方面與孔子思想都很相似”,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儒家思想有利于建立穩定和諧的社會。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明末清初西學東漸的特點,理解儒家思想西傳的原因,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0.(2024高二下·邯鄲月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出現新的國際移民浪潮,在20世紀80年代晚期和90年代早期,移民活動之盛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聯合國的數據表明,全球移民總量從1965年的7500萬增長到1990年的1.2億。這一時期,移民的流向發生根本性逆轉,主流是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移居。而勞動移民成為移民主體,其中高素質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移民成為突出現象,同時也形成了一支以大量的難民、非法移民以及女性移民為主體的廉價勞動力移民群體。
——摘編自李其榮《經濟全球化與國際人口遷移》
材料二 幾十年來巴基斯坦社會時局動蕩不穩,大量難民流離失所,避難逃到沙特、伊朗、約旦等周邊國家,難以回到自身原本的家園,造成國際難民問題突出。索馬里內戰在1990年爆發,班圖族人民屬于少數族裔,因此,在內戰中飽受屠殺與苦難,大量難民逃往鄰國,比如,鄰國埃塞俄比亞,這些人民也成為國際難民。
——摘編自黃格《國際難民問題成因及應對方法研究》
(1)根據材料一,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際移民新浪潮的特點。
(2)根據材料二,概括國際難民問題產生的原因,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聯合國保護難民基本人權的努力。
【答案】(1)特點:移民的主流是從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移居;移民的主體是勞動移民。
(2)原因:社會時局動蕩;民族沖突與矛盾.
努力:成立難民署;制定了《關于難民地位的公約》;制定《關于難民地位的議定書》:確立“世界難民日”。
【知識點】經濟全球化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全球勞動力市場結構演變對人口遷徙的影響;難民與難民救助
【解析】【分析】(1)據史料一“這一時期,移民的流向發生根本性逆轉,主流是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移居”可知,移民的主流是從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移居;據史料一“而勞動移民成為移民主體,其中高素質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移民成為突出現象”可知,移民的主體是勞動移民。
(2)原因,據史料二“幾十年來巴基斯坦社會時局動蕩不穩”可得出,社會時局動蕩;據史料二“索馬里內戰在1990年爆發,班圖族人民屬于少數族裔,因此,在內戰中飽受屠殺與苦難,大量難民逃往鄰國”可得出,民族沖突與矛盾。努力:據所學可知,成立難民署;制定了《關于難民地位的公約》;制定《關于難民地位的議定書》;確立“世界難民日”。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際移民新浪潮的特點,理解國際難民問題產生的原因,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