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4課中國歷代變法和改革 學案(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4課中國歷代變法和改革 學案(含解析)

資源簡介

第4課 中國歷代變法和改革
【課標解讀】
課標要求 素養解讀
了解中國歷代重要變法和改革,認識改革在推動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1.掌握中國歷代變法和改革的內容,理解變法和改革的歷史條件,培養唯物史觀等學科核心素養。 2.分析中國歷代變法和改革的影響,認識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性。 3.從家國情懷的角度,認識改革家堅強不屈的改革意志,增強對社會的歷史責任感。
【重點難點】
重點:中國古代政治改革的背景、內容、影響
難點:理解新中國成立以來重大改革的歷史意義
【時空定位】
【知識解讀】
均田制: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的土地制度。太和九年(485年),馮太后接受李安世的建議,頒布均田令。主要內容:男子十五歲以上,授露田四十畝、桑田二十畝;婦女授露田二十畝。年滿七十歲,還田于官。桑露田均不得買賣,“但盈者得賣其盈,不足者得買所不足”。奴婢授田數量、辦法與農民相同,地方官吏在職的給予公田。均田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征收賦稅和調發徭役,并為三長制和戶調制奠定了基礎。
三長制:北魏孝文帝接受漢族地主李沖的建議,于太和十年(公元486年)廢除宗主督護制,創立三長制,以抑制豪強隱匿戶口和逃避租調徭役,并直接控制基層政權組織。三長制即五家立一鄰長,五鄰立一里長,五里立一黨長。其職責是檢查戶口,監督耕作,征收租調,征發徭役和兵役。三長享有一定的優待,得免除一人到三人的官役。此制度有利于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統治,增加了國家的賦稅收入,同時也打擊了世家大族地主的利益。
一條鞭法:1581年,明代嘉靖時期的內閣首輔張居正,為保證政府財政收入,推行“一條鞭法”。規定將原來的田賦、徭役、雜稅,“并為一條”,折成銀兩,按人丁和田畝的多寡來征收。賦役征銀,是商品經濟發展的結果,有利于農產品的商品化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由于大地主的反對,后被廢止,但用銀兩收稅的辦法保留下來。張居正改革以世界連成一個整體的全球化開端為歷史大背景,與全球市場的初步形成,白銀成為世界貨幣,即經濟全球化有著密切的聯系,也是以實物為主向以白銀貨幣為主的新財政體系的全面轉型,是中國兩千多年財政體系的根本轉型。
清末新政:廣義上的清末新政:1901-1911年,這10年清政府所進行的改革都稱之為新政。是中國現代化的重大事件之一。狹義上的清末新政:指1901-1905年間,面臨內外交困之危局,為實現王朝之自我救贖,晚清政府進行的一場自上而下的涉及經濟、文化教育、軍事等方面的改革運動。又稱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晚清改革、光緒新政。
幣制改革:1934年,美國為擺脫經濟危機,提高白銀收購價格,導致中國白銀大量外流。1935年,國民政府實行法幣政策,宣布禁止白銀流通,一律使用法幣。法幣政策對防止白銀外流,穩定金融市場,刺激生產復蘇起到一定作用。
【主干知識】
一、中國古代的重要變法和改革
★學習聚焦:中國自古就有改革的傳統。順應時代潮流的改革,推動生產力的發展,促進社會進步和民族交融。但改革過程充滿曲折與艱辛。
(一)奴隸制到封建制的變法改革。
1.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商鞅變法
(1)背景:政治:周王室衰微,諸侯勢力逐漸強大;兼并戰爭頻繁;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壞。
經濟:鐵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產力,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漸確立
階級:新興地主階層壯大,要求廢除舊貴族的世襲特權,發展地主經濟。
思想:法家學說為各國的變法提供了理論指導。
(2)目的:富國強兵。
(3)內容:①廢除井田制,獎勵耕織②廢除世卿世祿制,獎勵軍功③實行什伍連坐④建立縣制
(1)政治: ①建立縣制,主要官員由君主任免。(綱上P11)
②實行什伍連坐,互相糾察告發。(綱上P11)
(2)經濟: ①廢除井田制,授田于百姓。(綱上P11)
②重農抑商,(綱上P11)獎勵耕織。
(3)軍事: 廢除世卿世祿制,獎勵軍功,剝奪和限制貴族特權。(綱上P11)
(4)社會: 強制大家庭拆散為個體小家庭。(綱上P11)
(4)影響:打擊了貴族特權,促進了封建政治、經濟、軍事的發展,為秦成就統一霸業奠定了基礎。推動社會轉型,逐步建立君主專制政治制度。(綱上P11)
2、兩晉南北朝時期——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①鮮卑族建立北魏政權,統一北方。 ②民族交融成為歷史發展的潮流。
③北魏社會矛盾激化,統治面臨危機
(2)內容:①實行俸祿制,推行均田制、三長制等。
②孝文帝親政后,遷都洛陽、易服裝、改漢姓、說漢話、通婚姻。
(3)作用 ①政治:有效地鞏固了北魏政權,促進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
②經濟:縮小了南北差距,促進了北方社會經濟的發展。
③民族關系: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
④加速了北魏政權封建化的進程。
(二)促進封建制度鞏固的變法改革
3.北宋——王安石變法
(1)背景:①北宋中期存在著冗官、冗兵、冗費,積貧積弱的三冗兩積問題。
②范仲淹的慶歷新政雖然失敗,但為變法提供了經驗教訓。
③為了改變積貧積弱的局面,實現富國強兵,鞏固封建統治,宋神宗支持王安石推行變法。
(2)目的:富國強兵。
(3)內容:富國之法:①青苗法:限制了豪強之家和高利貸者對農民的剝削,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
②募役法:保證了農民的生產時間,限制了官僚地主的特權,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
③理財新法還包括農田水利法、均輸法、方田均稅法、市易法等。
強兵之法:①內容:實行“省兵”措施,精簡軍隊,縮減編制,推行強兵措施,如保甲法、
保馬法,將兵法等。②作用:節省了軍費開支,使宋軍的戰斗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取士之法:①內容:改革科舉制度,主要是改革科舉考試的內容;批評“恩蔭”制度,貫徹擇優錄用的原則。 ②作用:為變法選拔了一批人才,推動了變法的進行。
[辨析比較] 商鞅變法和王安石變法的異同點
相同點 直接目的都是富國強兵,都得到了統治者支持;變法內容都觸動了舊勢力的利益,并遭到他們的激烈反對;變法都對生產關系進行了調整
不同點 根本目的 前者是廢除舊制度,建立新制度;后者是挽救北宋統治危機
性質 前者是一場封建化運動;后者是緩和社會矛盾的局部調整
結果 前者成功;后者失敗
4.明朝——張居正改革
(1)背景: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敗,統治危機不斷加深。
(2)內容①大力整肅吏治,加強官吏考核。②裁減開支,清丈土地。③改革稅制。
(3)影響:國家財政收入增加,社會矛盾相對緩和。(張居正死后,變法內容只保留一條鞭法)
二、中國近代的改革探索
★學習聚焦:戊戌變法失敗了,但它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作用,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清末新政和民國時期的改革,也大都沒有成功。
1.戊戌變法:背景 政治:甲午戰后,民族危機嚴重;“救亡圖存”成為當時最迫切的需求。
經濟: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初步發展,資產階級力量壯大。
思想:西方近代思想傳播和維新思想影響
實踐: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志士,創學會、辦報刊、興學堂,宣傳維新思想。
戊戌變法:
(1)時間:1898年6-9月。
(2)影響①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封建制度。
②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作用,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
③戊戌變法的失敗,證明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是行不通的。
清末新政(1901—1911)
(1)背景:統治危機日益嚴重。
(2)內容:改革教育、派遣留學生、編練新軍、振興商務、獎勵實業等。
(3)影響: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但新政并沒有使清政府擺脫內外困境
清末梁啟超在《變法通議》引用《周易》中的話“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強調變法要因時而變,與時俱進。(摘自教材P22導語)據此我們可以獲取哪些信息?
信息:“求變”“求新”是中國歷史的傳統,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傳承精神;變法應該與時俱進,適應時代的要求,才能促進社會的發展。
維新變法觸動了很多人的利益,社會上反對勢力很大。裁撤閑差衙門后,大批丟了烏紗帽的庸官極端仇視變法,他們或造謠惑眾,或上書恫嚇。(摘自教材P24歷史縱橫)據此指出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
原因:變法觸犯了封建頑固派的利益,遭到他們的破壞和阻礙。
三、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重要改革
★學習聚焦: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改革開放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1.社會主義制度確立:時間(1956年)
①背景:中國共產黨推行土地改革和各項民主改革。
②作用:恢復了國民經濟,鞏固了新生政權,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
2.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1)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停止“以階級斗爭為綱”,把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
(2)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確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
(3)2013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
(4)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將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列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并載入黨章。
(5)2019年,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對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進一步作出部署。中共中央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
(一)社會主義革命
措施 影響
第一階段 1949-1953 ◆土地改革 1.背景:新中國成立時,全國約2/3農民被束縛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綱上P157) 2.概況:①1950年夏,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綱上P157) ②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在全國大陸基本完成(綱上P157) 3.意義:農民擺脫封建土地制度束縛,解放農村生產力,為實現工業化掃除障礙(綱上P157) ◆穩定物價 1.背景:新中國成立時,國家財政困難,投機商人囤積居奇,拒用人民幣,倒賣銀元,加劇物價上漲(綱上P157) 2.概況:①“銀元之戰”和“米棉之戰”(綱上P157) ②統一全國財政收支管理、物資管理、現金管理(綱上P157) 3.結果:①到1950年春,全國物價趨于穩定(綱上P157) ②到1952年底,國民經濟全面恢復(綱上P157) ◆剿匪鎮反 1.背景:新中國成立時,國民黨殘余軍隊還盤踞在華南、西南地區(綱上P157) 2.概況:人民解放軍進行人民解放戰爭后期作戰,肅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裝(綱上P157) ◆抗美援朝 1.背景: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武裝干涉朝鮮內戰,嚴重威脅中國國家安全(綱上P158) 2.過程:①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綱上P158) ②1953年7月,美國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綱上P158) 3.意義:①打出國威和軍威,提高新中國國際地位(綱上P158) ②鍛造偉大抗美援朝精神,鼓舞人民為保衛和建設祖國而團結奮斗(綱上P158) 1.恢復國民經濟 2.鞏固新生政權
第二階段 1953-1956 1.經濟:◆過渡時期總路線 ①背景:1953年,中共根據國內經濟、政治條件及國際形勢變化提出(綱上P160) ②內容:逐步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逐步實現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 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綱上P160) ◆一五計劃 ①概況:1953-1957年,開展有計劃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綱上P160) ②意義:開始改變工業落后面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綱上P160) ◆三大改造 ①內容:1953-1956年,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 (綱上P160) ②意義:初步建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綱上P160) 2.政治:◆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 ①內容:1954年9月,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綱上P160) ②意義:初步構成社會主義政治制度體系(綱上P160) 1.完成社 會主義革 命,確立 社會主義 基本制度 2.實現中 國歷史上 最深刻最 偉大的社 會變革
(二)社會主義建設
良好開端 ◆《論十大關系》(1956年4月) 1.內容:①論述社會主義建設中應正確處理的十個方面關系 ②強調對蘇聯在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暴露的缺點和錯誤,要引以為戒 2.意義:標志著中共對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有了新的重要認識,對當時和以后的社會主義建設都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理論指導意義 ◆中共八大(1956年9月) 1.背景:社會主義工業化取得重大進展,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已經建立起來(綱上P162) 2.內容:①主要矛盾: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之間的矛盾 (綱上P162) ②主要任務:集中力量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綱上P162) 3.意義:標志著中共探索自己建設社會主義道路取得初步成果(綱上P162)
嚴重曲折 1.原因:缺乏經驗,急于求成,犯了“左”傾錯誤 2.概況:“三面紅旗”(1958年) ①理論:總路線:“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綱上P163) ②實踐:“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綱上P163) 3.評價:①積極性:反映廣大人民迫切要求改變經濟文化落后狀況普遍愿望(綱上P163) ②局限性:對社會主義建設經驗不足,追求經濟建設高速度,忽視客觀經濟規律(綱上P163) 4.后果:1959-1961年,經濟發生嚴重困難(綱上P163)
建設成就 1.概況 ◆工業 ①建成一批門類比較齊全的基礎工業項目,建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國民經濟進一步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綱上P165) ②三線建設,增強國防力量,改善工業布局(綱上P165) ◆國防 成功爆炸原子彈、氫彈,試制并成功發射中遠程彈道導彈和人造衛星(綱上P165) ◆農業 興修水利、開展農田基本建設、培育推廣良種、提倡科學種田,提高糧食生產水平和抵御自然災害能力(綱上P165) ◆外交 20世紀70年代中國外交打開新局面,迎來新中國成立以來與世界各國建交的又一次高潮,改善中國的安全環境,拓展外交活動的舞臺(綱上P166) ◆教育醫療 文化教育事業取得長足進步,醫療衛生事業得到蓬勃發展(綱上P166) ◆精神文明 ①代表人物:王進喜、焦裕祿、雷鋒、李四光、錢學森、鄧稼先、華羅庚等(綱上P166) ②勞模精神:崇尚勞動、敬業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創新(綱上P166) 2.意義 初步建立起進行現代化建設所必需的物質技術基礎,培養經濟文化建設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積累黨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經驗
(三)社會主義改革
進程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12月) 1.內容:①中心轉移:停止“以階級斗爭為綱”,把全黨工作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 ②恢復路線:重新確立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恢復黨的民主集中制(綱上P169) ③撥亂反正:審查解決歷史上遺留一批重大問題和一些重要領導人功過是非問題(綱上P169) 2.意義:實現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綱上P169) ◆中共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1982年) 鄧小平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重大命題(綱上P171) ◆中共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1987年) ①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綱上P171) ②確立“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基本路線(綱上P171) ③制定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綱上P171) ◆鄧小平發表南方談話(1992年) 為中共十四大召開作了重要思想理論準備(綱上P171) ◆中共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1992年) 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綱上P171) ◆中共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1997年) 鄧小平理論被寫入黨章,并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綱上P176) ◆中共十五屆五中全會(2000年10月) 提出實施“走出去”戰略,后來發展成為“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開放戰略(綱上P171) ◆中共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2002年)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被寫入黨章,并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綱上P176) ◆中共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2007) 科學發展觀被寫入黨章(綱上P177) ◆中共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2012年11月) ①確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 ②科學發展觀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綱上P177) ◆中共第十八屆三中全會(2013年) 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總部署、總動員,提出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 ◆中共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2017年10月) ①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②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綱上P177) ③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中國共產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綱上P177) ④將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列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并載入黨章 ◆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2019年) 對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進一步作出部署,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 ①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顯成效 ②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③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鞏 固、優越性充分體現
內容 ◆改革 1.農村 ①實行家庭聯產承包 ②鄉鎮企業異軍突起 ③取消農業稅 ④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 ⑤打贏脫貧攻堅戰 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2.城市 ①搞好國營大中小企業 ②發展個體私營經濟 ③深化國資國企改革 ④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3.體制 ①單一公有制→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和堅持“兩個毫不動搖” ②計劃經濟體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③從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主到全面深化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 ◆開放 ①興辦經濟特區:1980年5月,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設立經濟特區(綱上P171) ②開放沿海沿邊沿江沿線和內陸中心城市:1984年,開放14個沿海港口城市(綱上P171) ③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01年12月,加入,更深層次地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參與國際規則制定 (綱上P171) ④共建“一帶一路” ⑤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 ⑥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⑦“引進來”到“走出去” ⑧形成從沿海到沿江,從沿邊到內陸,多層次、多渠道、多種形式的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綱上P171)
成就 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綱上P175)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實踐的理論結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行動指南(綱上P175) ②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綱上P178) 國民經濟保持快速增長,基礎建設走在世界前列,國防和軍隊改革取得歷史性突破(綱上P178) ③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綱上P181) 中國全方位外交布局彰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新輝煌(綱上P181)
認識 ①改革開放極大改變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 ②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深化拓展】
一、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內容。
1、均田制:把國家控制的荒地分配給農民,農民向政府交納租稅,承擔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2、三長制:是北魏基層行政組織,廢除宗主督護制,設鄰長、里長和黨長,三長直屬于州郡。
3、整頓吏治,實行俸祿制度和任期考核制。
4、遷都洛陽,促進了胡漢民族融合。
5、移風易俗:行漢制,穿漢服,改漢姓,說漢語,與漢族通婚,促進鮮卑族的封建化,鞏固了北魏的統治。
二、理解:民族交融。是指不同民族之間不同生產方式、風俗習慣、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響和滲透,是民族之間的自然融合。既包括少數民族漢化的過程,又有漢族對少數民族優秀文化的吸收。從整體社會發展角度講,民族交融就是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過程。
三、了解:王安石變法的內容。
1、理財措施(富國之法,中心措施)
(1)青苗法:每年青黃不接時,政府貸款或谷物給農民,收獲以后償還,加收20%的利息。
(2)募役法:政府向應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戶,收取免役錢,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交免役錢。
(3)農田水利法:政府鼓勵興修水利,開墾荒地。
(4)方田均稅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稅。
(5)市易法:政府設立市易務,出錢收購滯銷貨物,市場短缺時再賣出。
(6)作用:有利于減輕人民的負擔,發展生產,增加財政收入。
2、軍事措施(強兵之法)
(1)保甲法:十家為一保,農閑時練兵、生產,戰時編入軍隊。
(2)將兵法:禁軍固定轄區,有固定將領訓練。
(3)作用:節省了政府開支,提高了軍隊戰斗力,增加了武器裝備。
3、教育措施(取士之法)
(1)改革科舉:廢除明經科,專考經義和時務策。
(2)整頓太學:重新編纂教科書,內容為儒家經典;考試成績優秀者,直接受官。
(3)作用:培養人才,發揮其才干,為變法起了輿論宣傳作用。
四、了解:一條鞭法。1581年,明代嘉靖時期的內閣首輔張居正,為保證政府財政收入,推行“一條鞭法”。規定將原來的田賦、徭役、雜稅,“并為一條”,折成銀兩,按人丁和田畝的多寡來征收。賦役征銀,是商品經濟發展的結果,有利于農產品的商品化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由于大地主的反對,后被廢止,但用銀兩收稅的辦法保留下來。張居正改革以世界連成一個整體的全球化開端為歷史大背景,與全球市場的初步形成,白銀成為世界貨幣,即經濟全球化有著密切的聯系,也是以實物為主向以白銀貨幣為主的新財政體系的全面轉型,是中國兩千多年財政體系的根本轉型。
五、整體認識清末“新政”和“預備立憲”
①主觀目的反動性:為取悅列強,遏制革命形勢和消除統治危機。
②活動本質的封建落后性:仍未超出“中體西用”范疇。
③客觀影響的進步性:清政府的這些讓步,符合社會發展的趨勢和資產階級的愿望,有利于中國的近代化。
④實際作用的背離性:清政府努力的結果適得其反,從直接影響看,這引起人民的反抗和滿漢地方之間及資產階級立憲派的離心,不但削弱了自身統治,還促進了革命形勢的高漲;從根本影響看,派遣的留學生成為反清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者;編練的新軍成為武昌起義的主力;獎勵實業,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不僅為辛亥革命奠定了經濟和階級基礎,而且還從根本上瓦解了封建經濟的基礎。
⑤認識:
新政、立憲均是清政府為鞏固統治而采取的自上而下的改革,這是世界資本主義潮流沖擊下的產物。但結果都失敗了,其根本原因是本質上的落后性。
六、了解:幣制改革。1934年,美國為擺脫經濟危機,提高白銀收購價格,導致中國白銀大量外流。1935年,國民政府實行法幣政策,宣布禁止白銀流通,一律使用法幣。法幣政策對防止白銀外流,穩定金融市場,刺激生產復蘇起到一定作用。
七、了解:國民政府發起的運動。
1、1928年開始,發起“改訂新約運動”。從列強手中收回關稅自主權等部分權利,使中國一些長期喪失的主權得到了恢復,限制和減少了一些帝國主義的在華特權,增加了國家收入,否認了領事裁判權的合法性
2、1934年開始,發起“新生活運動”。主要內容:以“禮、義、廉、恥”為基本準則,以“整齊、清潔、簡單、樸素、迅速、確實”為具體標準,以“國民生活軍事化、生產化、藝術化”為目標,從改造國民的衣食住行日常生活做起,如規定要拔上鞋跟,扣齊鈕顆;走路靠左,胸部挺起;和洽鄰里,同謀公益等。新生活運動的影響卻一直持續到今日,如我們大力推廣的集體婚禮,升降旗儀式,軍訓制度等。
3、1935年開始,發起“國民經濟建設運動”,旨在“發展經濟以改善民生”、“自救救國”,鼓勵發展工農業、交通運輸業。在國內經濟殘破、日寇侵略,中日矛盾日益上升為主要矛盾的歷史背景下,此運動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為全面抗戰做了戰前的經濟總動員(為抗戰勝利奠定一定的物質基礎),對近代化產生了深遠影響。
八、知道:當代中國改革過程中的五個轉變。從“以階級斗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單一公有制經濟發展轉變為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優先發展重工業到國民經濟平衡協調地穩步發展,從學習蘇聯模式到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九、了解: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指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農戶承包權、土地經營權“三權”分置并行。改革開放之初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所有權歸集體,承包經營權歸農戶,稱為“兩權分離”。現在順應農民保留土地承包權、流轉土地經營權的意愿,將土地承包經營權再分為承包權和經營權,形成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的格局,是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農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創新,有利于農業現代化和增加農民收入。
十、新中國成立以來三次經濟體制轉型
(1)新中國成立——1956年年底
①特點: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多種經濟成分并存到建立起公有制為絕對主體的計劃經濟體制。
②表現: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排斥市場調節,以指令性計劃和行政管理為主。
(2)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20世紀90年代初
①特點:從單一的公有制經濟轉變為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成分并存,屬于半計劃半市場的經濟體制。
②表現: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發展鄉鎮企業;城市進行國有企業改革;積極對外開放,逐步形成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新格局。
(3)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和中共十四大以來
①特點:逐步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②表現:資源配置方式的轉變,即改變過去以行政配置資源的方式,而以市場作為配置資源的主要方式;企業進行產權制度改革,實施“走出去”戰略,逐步融入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大潮中去。
十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的綜合認識
(1)歷史轉折: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
(2)一個目標:中共十四大指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3)兩個領域:對內改革(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開展國有企業改革)和對外開放。
(4)五個轉變:從“以階級斗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單一公有制經濟發展轉變為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優先發展重工業到國民經濟平衡協調地穩步發展;從學習蘇聯模式到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十二、了解: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指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
十三、規律總結:改革的一般背景。
1、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或社會發展趨勢。
2、舊的生產關系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3、統治階級面臨嚴重的統治危機,為抑制土地兼并、緩和階級矛盾、增加財政收入而進行改革。
4、為達到某種政治目的,實現富國強兵。
5、少數民族加速本民族封建化的改革
十四、規律總結:決定改革成敗的因素。
1、是否順應歷史發展的趨勢,與時俱進,因時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2、改革者是否有遠見卓識和堅定的政治魄力。
3、當時的內外環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開展進行。
4、改革與反改革之間的力量對比,改革的阻力可以從內外兩方面,政治、經濟、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5、改革措施是否符合當時實際,是否全面徹底和行之有效。
十五、規律總結:從改革中得到的啟示。
1、改革的必要性。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要發展進步,必須與時俱進,敢于改革。改革是革除弊政、促使國家富強的重要手段,是歷史發展的要求和產物。
2、改革的曲折性。改革必然會涉及某些人或集團的利益而遭其反對,因而具有艱巨性和復雜性,不可能一帆風順。在勇于改革的同時,要具備堅決的斗爭精神,要堅信新事物一定能夠戰勝舊事物。
3、對改革的具體要求。改革措施必須行之有效,過程中要用人得當,改革家要有遠見卓識和堅定的政治魄力。
4、改革的模式。沒有固定的模式,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教材問答】
1.教材P24思考點:為什么戊戌變法會失敗?
維新派在思想、政治、組織、策略上均不成熟。沒有真正認識到造成民族危機的原因和挽救民族危機的路徑,未能提出明確的反帝反封建主張,而是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實權的皇帝。缺乏可靠的社會基礎,也沒有嚴密的組織。缺乏實際的政治操作能力,在推行改革的過程中操之過急,舉措失當,也很少做分化、瓦解敵對陣營的工作,使得特權和利益遭到觸犯的守舊勢力迅速團結起來抵制變法。
2.教材P26學思之窗:談談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經過先易后難、由淺入深的漸進式改革,中國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當前,改革進入了攻堅期和深水區,利益格局更加復雜多樣,既有安于現狀、不愿改革的群體,也存在擔心風險、不敢改革的心態,還有急功近利、貿然推進的現象。改革的復雜性、艱巨性前所未有,改革進入了不進則退的關鍵時期。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以更大決心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廣泛凝聚社會共識,向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開刀,做到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
3.教材P27思考點:40多年來,改革開放取得了偉大成就,它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積累了哪些寶貴經驗?
①必須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②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
③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
④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⑤必須堅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發揮和增強我國制度優勢。
⑥必須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不斷增強我國綜合國力。
⑦必須堅持擴大開放,不斷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⑧必須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
⑨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
4.教材P28問題探究:結合上述重要論斷,談談為什么說兩次三中全會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進程中都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
這兩次三中全會,都是在重大歷史關頭召開的,都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沖破長期“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批評“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充分肯定必須完整、準確地掌握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高度評價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果斷結束“以階級斗爭為綱”,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總部署、總動員,深刻剖析中國改革、發展、穩定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闡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和未來走向,實現改革理論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凝聚全黨全社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識和行動力量,對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啃下不少硬骨頭,闖過不少急流險灘,改革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縱深推進的局面。
5.教材P28學習拓展:閱讀上述內容,搜集有關變法改革的杰出人物的言論,談談改革家應具有怎樣的精神品質。
改革是具有開拓性的事業,也是一場深刻的社會革命。它不僅是一種治國方略的重新選擇,也是一種利益關系的重新調整,因此改革必然會遇到各種阻力,充滿曲折。這就需要改革家有遠見卓識、大無畏的犧牲精神,還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堅定改革必勝的信心和決心。
【知識脈絡】
【課堂達標】
1、荀子游歷至秦國時曾發出感慨:“入境,觀其風俗,其百姓樸……甚畏有司而順,古之民也。……觀其朝廷,其朝閑,聽決百事不留,恬然如無治者,古之朝也。”秦國出現上述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
A.文化傳統的差異 B.商鞅變法的影響
C.儒家思想的傳播 D.外來移民的涌入
【答案】B【解析】商鞅變法使秦國出現簡樸無華的民風、行政效率提高及社會和諧安定的景象,故選B項;材料強調商鞅變法的積極作用,而不是文化傳統導致,排除A項;“甚畏有司而順”體現法家思想的傳播,排除C項;外來移民的涌入與秦國民風淳樸無關,排除D項。
2、有學者統計,北朝正史記載的男女雙方均有 姓名可考的族際通婚共241起,僅北魏一朝就有121起,其中鮮卑與漢族通婚占絕大多數。這一現象(  )
A.是北魏改行漢制的結果 B.屬于純粹的政治聯姻
C.加快了民族交融的進程 D.解決了民族歧視問題
【答案】C【解析】通過題干中“北朝正史記載”、“族際通婚”、“北魏一朝就有121起”、“鮮卑與漢族通婚占絕大多數”,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進了民族之間的交融,故選C 項;民族之間通婚不等于改行漢制,排除A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鮮卑貴族與漢族士族之間的聯姻大部分是政治性的結合,但題干并沒有提及族際通婚的雙方,排除B項;族際通婚不能完全解決民族歧視問題,排除D項。
3、自宋之后到明清數百年間,人們提及王安石頂多說他的詩歌散文,對其變法卻諱莫如深。1908年梁啟超撰寫《王安石傳》,自此,王安石成為主流意識形態中無可爭議的大改革家。這一變化說明( )
A.王安石綜合成就較高 B.時代背景影響歷史評價
C.認識歷史要全面客觀 D.個人立場決定歷史認識
【答案】B【解析】材料體現了不同時時期對王安石歷史貢獻的評價,近代梁啟超重視王安石變法與近代社會變革思潮相關,故選B項;“綜合成就較高”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A項;材料體現了不同時期的評價差異,與全面認識歷史無關,排除C項;個人立場影響并非決定歷史的認識,排除D項。
4、“百日維新”前,梁啟超任教于湖南時務學堂,“所言皆當時一派之民權論”,又竊印《明夷待訪錄》《揚州十日記》等禁書,“加以案語,秘密分布,傳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眾”,于是“湖南新舊派大哄”。這反映出,當時( )
A.革命已成為主要思潮 B.維新派變法策略未能統一
C.變法思想的根本轉變 D.維新派側重動員民眾變法
【答案】B【解析】根據“所言皆當時一派之民權論”“加以案語,秘密分布,傳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眾”湖南新舊派大哄”等內容可得出,當時維新派并沒有統一的思想與策略,有人宣揚新的思想,便大家起哄,B項正確;當時維新思想是主流,排除A項;C項太絕絕對,排除C項;材料中沒有體現對群眾的動員,排除D項。故選B項。
5、維新變法期間,湖南巡撫陳寶箴推行變法改革,但在上《請厘正學術造就人才折》中稱“康有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書……其徒和之,持之愈堅,失之愈遠,囂然自命,號為‘康學’,而民權平等之說熾矣”,并奏請銷毀《孔子改制考》。這種主張
A.推動了新舊勢力的合流 B.試圖突破“中體西用”束縛
C.有助于減少變法的阻力 D.意在徹底否定變法理論基礎
【答案】C【解析】維新變法時期,地方大員陳寶箴推行變法改革,但是認為康有為所著的《孔子改制考》內容激進,容易導致變法偏離,激化矛盾,奏請銷毀《孔子改制考》。陳寶箴是支持變法的,而且他還向朝廷推薦過康有為、楊銳、劉光第等維新人士。我查了這篇奏疏,緣起就是康有為的學說引發了朝野很大的爭論,影響了維新運動。陳寶箴從大局考慮,希望不要因為這種爭論影響變法的推行,因此奏請銷毀《孔子改制考》,是為了減少變法的阻力,C項正確。頑固派和維新派的矛盾并未化解,因此“推動了”不符合史實,A項錯誤。“中體西用”指以中國綱常制度為根本,以西方技術為手段。陳寶箴雖然反對“民權平等之說”,但變法也學習西方制度,已突破了“中體西用”,B項錯誤。陳寶箴支持變法,“徹底否定”一詞不當,D項錯誤。
6、表是中國歷史上三位著名人物的言論。其言論意在說明(  )
人物 言論
商鞅 三代不同禮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
王安石 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
譚嗣同 各國變法無不流血而成
A.封建勢力是阻礙變法的重要因素 B.改革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
C.杰出人物是決定改革成敗的關鍵 D.改革過程充滿著曲折和艱辛
【答案】B【解析】材料中三位歷史人物均認為社會狀況變化,治理社會的制度和政策也要相應變化,因此必須通過改革來推動社會發展,故選B項;材料的重點是應該根據社會狀況的變化適時進行改革,并未反映封建勢力是阻礙變法的重要因素,排除A項;杰出人物對改革能起到重要作用,但是“決定”一詞過于絕對,排除C項;材料反映的是要適時進行改革,與改革過程無關,排除D項。
7、1956年,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報告中指出“最近蘇聯方面暴露了他們在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的一些缺點和錯誤,他們走過的彎路,你還想走?過去我們就是鑒于他們的經驗教訓,少走了一些彎路,現在當然更要引以為戒。”這表明(  )
A.蘇聯社會主義道路已宣告失敗
B.中共開始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
C.中國放棄“一邊倒”外交方針
D.中共已停止“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口號
【答案】B【解析】“過去我們就是鑒于他們的經驗教訓,少走了一些彎路,現在當然更要引以為戒”意為我們不能照搬蘇聯的道路,要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故選B項;1956年蘇聯還未解體,排除A項;50年代中國仍堅持“一邊倒”外交方針,排除C項;“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是“文革”期間的口號,而1956年“文革”還未開始,排除D項。
8、下圖是1978年與1986年北京郊區男戶主職業占比變化情況。這一變化的產生主要是由于( )
A.城市經濟體制改革開始醞釀 B.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深化
C.城鄉之間的差異呈縮小趨勢 D.城市產業結構日益完善
【答案】B【詳解】依據材料圖示可以看出,農業占比減少,工商業、運輸業等的占比有所增長。20世紀80年代,隨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廣,農業勞動力逐步從土地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形成了日益龐大的農村富余勞動力群體,加上此時農村改革進入市場化改革探索階段(1985~1991),更多農民選擇從事別的職業,因此有了個體工商、物流運輸等迅速發展,B項正確;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是國有企業改革,排除A項;材料不能看出城鄉之間的差距,排除C項;材料反映的郊區的發展,排除D項。故選B項。(參考百度百科 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深化)
9、1992年中共十四大做出了“積極建立待業、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制度”的決定。1993年十四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進一步健全失業保險制度。“待業保險”正式更名為“失業保險”。這一變化反映了
A.經濟改革引發失業現象 B.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
C.社會保障制度已經完善 D.思想解放推動經濟體制改革
【答案】D【詳解】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待業保險”制度是一種覆蓋范圍僅限于國營企業且保障層次很低的失業救濟制度,僅僅是為了解決失業者最基本的生活困難,實行“失業保險”制度表明我國已能實事求是地面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出現的失業現象,擺脫了舊有觀念的束縛,依照市場經濟的內在規律尋找多種可行的解決辦法,從而使失業保險真正發揮應有的功能,可見思想解放推動了經濟體制改革,D項正確;并不是經濟改革引發失業現象,是國家對失業現象的界定變了,排除A項;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確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21世紀初,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建立,排除B項;材料主旨不是社會保障制度完善,且“已經”的說法夸大了,排除C項。故選D項。
10.1898年,某書商慨嘆廢八股將使自己損失慘重,后來發現“經學書猶有人買”,其損失并不如以前估計之大,而該書商對新學書籍的投資不久又面臨虧損。這可以反映出該時期
A.儒學地位顛覆 B.列強侵略加劇 C.政局變化迅速 D.西學深入民心
【答案】C【解析】書商慨嘆廢八股將使自己損失慘重是因為1898年的戊戌變法中有廢除八股取士的主張,對新學書籍的投資不久又面臨虧損則是由于很快戊戌變法就失敗了,所以該書商的對書籍銷量的預判跟當時政局變化太快有關,故選C項;儒學地位遭到顛覆性打擊最早是在新文化運動時期,與題干所述時間不符,排除A項;列強侵略從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開始就不斷加劇,據此沒法解釋該書商所面臨的困境,排除B項;西學深入民心無法說明“對新學書籍的投資不久又面臨虧損”,排除D項。
11.近代一位外國人這樣評價戊戌變法:“如果認為維新是要從頂端而不是從基礎上開始的話,在這一張變法的清單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條條都很健全,條條都打中一個顯著的弊端,并且條條都是可以付諸實施的;但是這種以上諭變法的整套結構就是一個倒置的金字塔。”他認為變法的缺陷在于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 B.變法措施貪大求全
C.缺乏充分的思想動員 D.沒有得到廣泛的社會支持
【答案】D【解析】題干材料強調的是“以上諭變法的整套結構就是一個倒置的金字塔”,也就是說上諭變法缺乏足夠的社會基礎,也就是沒能得到廣泛的社會支持,故選D項;由“如果認為維新是要從頂端而不是從基礎上開始的話,在這一張變法的清單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說明自上而下的方式并不是其缺陷,排除A項;題干中“是從基礎上開始”、“一個倒置的金字塔”說明評價者認為這場變法是從基礎開始的,而實際上卻缺乏足夠的社會支持,而不是強調變法措施問題,排除B項;缺乏充分的思想動員是導致變法缺陷的原因,而不是變法的缺陷,排除C項。
12.王安石在變法中“募饑民修水利”,以“賑救食力之農”“興陂塘溝港之廢”。與“煮粥賑災”“開倉放糧”等賑災方式相比,王安石此舉力圖
A.盡量減輕政府的救災負擔 B.穩定災區的社會秩序
C.從長遠上解決災民生計問題 D.建立政府抗災救荒體系
【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募饑民修水利”“賑救食力之農”“興陂塘溝港之廢”等關鍵信息可知這一措施既可以救濟受災農戶,又可以修建水利設施,促進農業生產發展,給農戶創造就業機會,從長遠上解決災民生計問題,故選C項;根據材料“賑救食力之農”“興陂塘溝港之廢”等關鍵信息可知這一措施既可以救濟受災農戶,又可以修建水利設施,促進農業生產發展,給農戶創造就業機會,未涉及“減輕政府的救災負擔”,排除A項; “募饑民修水利”與“煮粥賑災”“開倉放糧”“煮粥賑災”“開倉放糧”都有利于穩定災區的社會秩序,并非其與其他賑災方式相比的不同點,排除B項;材料僅涉及“募饑民修水利”,未涉及其他抗災救荒措施,無法得出“建立政府抗災救荒體系”,排除D項。
13、材料 商鞅變法,嚴懲百姓私相斗毆行為,獎勵軍功,授以爵位田宅,養成“民勇于公戰,怯于私斗”的風氣,秦國的軍隊幾乎戰無不勝,統治區域不斷擴大,被當時六國人稱為“虎狼之國”。荀子曾訪問秦國,他認為秦國管理有效,承認秦國軍隊戰斗力強悍:“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但他認為按商鞅之法組建的秦國軍隊,“隆勢詐,尚功利”,無禮義教化,“干賞蹈利”(求賞逐利),只能稱之為“盜兵”,“尚功利之兵,則勝、不勝,無常”,不能與春秋時齊桓公的軍隊相比,更不能與商湯王、周武王那樣的仁義之師相提并論。
——摘編自《荀子》等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荀子稱商鞅變法后的秦國軍隊為“盜兵”的原因。(9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價商鞅的軍事改革。(6分)
【答案】(1)原因:商鞅變法使百姓勇于公戰,軍隊戰斗力強;秦國軍隊過于注重功利;秦國軍隊無禮義教化,不是仁義之師;秦國軍隊戰斗是“獨夫”行為,沒有紀律約束;荀子的儒家立場。
(2)評價:
積極:提高了軍隊戰斗力,壯大了軍事力量;沉重的打擊了奴隸主舊貴族,促進了新興地主階級的崛起;促進了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為后來秦國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為后世軍事改革提供借鑒;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秦國國內秩序的安定,保證農業和社會經濟的發展。
消極:尚功利、輕教化,軍隊的整體素質不高,不敵仁義之師,為后來秦國二世而亡埋下隱患。
【解析】
(1)原因:根據材料“商鞅變法,嚴懲百姓私相斗毆行為,獎勵軍功,授以爵位田宅,養成‘民勇于公戰,怯于私斗’的風氣,秦國的軍隊幾乎戰無不勝”可知商鞅變法使百姓勇于公戰,軍隊戰斗力強;根據材料“隆勢詐,尚功利”可知秦國軍隊過于注重功利;根據材料“無禮義教化”可知秦國軍隊無禮義教化,不是仁義之師;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秦國軍隊戰斗是“獨夫”行為,沒有紀律約束。
(2)評價: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要辯證看待,主要可從軍事、政治、經濟、后世等角度分析,具體分析可得積極:提高了軍隊戰斗力,壯大了軍事力量;沉重的打擊了奴隸主舊貴族,促進了新興地主階級的崛起;促進了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為后來秦國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為后世軍事改革提供借鑒;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秦國國內秩序的安定,保證農業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消極:尚功利、輕教化,軍隊的整體素質不高,不敵仁義之師,為后來秦國二世而亡埋下隱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彰化市| 郓城县| 镇康县| 新乡县| 禄丰县| 开封县| 张家川| 高要市| 工布江达县| 海晏县| 怀集县| 锦屏县| 平阳县| 阿鲁科尔沁旗| 锡林郭勒盟| 尉氏县| 镇沅| 临颍县| 辛集市| 赣榆县| 开阳县| 酉阳| 桐乡市| 陕西省| 富川| 灵丘县| 乐清市| 海盐县| 黎川县| 万源市| 伊吾县| 基隆市| 乌海市| 长海县| 昆山市| 武宁县| 亳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巩留县| 关岭| 石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