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云南省昆明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云南省昆明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含答案)

資源簡介

機密★考試結束前
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階段評估卷(一)
歷史試題卷
(全卷兩個大題,共29個小題,共8頁;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
注意事項:
1.本卷為試題卷。考生必須在答題卡上解題作答。答案應書寫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上,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
2.考試結束后,請將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
1.《航拍中國》第三季第一集中,有這樣一段解說詞:約170萬年前,他們生活在這塊土地上,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類之一。據此判斷,這一集介紹的省份是( )
A.陜西 B.湖北 C.云南 D.山東
2.下圖是2024年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第6頁的一幅插圖。這幅圖反映了( )
A.北京人已經懂得了人工取火 B.北京人正在燒烤水牛等家畜
C.北京人學會了用火改善生活 D.北京人燒烤的食物中有甘薯
3.2024年1月,四川資陽濛溪河遺址成功入選“2023年中國考古新發現”。據考證,它距今約5萬—7萬年,是罕見的同時發現大量石器、動物與植物遺存的舊石器時代綜合性遺址。下列早期人類中,與其生活年代最接近的是( )
A.元謀人 B.鄖縣人 C.北京人 D.山頂洞人
4.史料是人們了解過去、認識歷史的重要依據和基礎。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生產具有悠久的歷史。如果要了解中國原始農業發展狀況,最可靠的史料應是( )
A.神話傳說 B.甲骨卜辭 C.遺跡遺存 D.史書記載
5.右圖是根據遠古人類考古遺址繪制的建筑復原想象圖。至今,我國云南省一些少數民族還在采用這種古老的建筑形式。修建這種房屋的遠古居民是( )
A.元謀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6.小麗同學為河姆渡博物館寫了一篇“河姆渡歷史文化之旅”的模擬導游解說詞,涉及以下文物內容,其中正確的是( )
A.牙雕蠶 B.玉豬龍
C.刻符龜甲和骨笛 D.帶藤條殘木柄骨耜
7.20世紀50年代,陜西西安發現了一處我國仰韶文化典型代表的母系氏族聚落遺址。其居民是( )
A.北京人 B.半坡人 C.山頂洞人 D.炎黃部落
8.右圖是陜西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文物。該文物說明當時的人們已掌握( )
A.種植技術 B.制陶技術
C.鑿井技術 D.紡織技術
9.位于中原地區的仰韶文化以彩陶最有特色,山東大汶口文化的陶器在色彩以及紋飾方面就包含了仰韶文化的因素;而仰韶文化遺址中出土的鼎、罐、高柄杯等陶器,有的器形與大汶口文化遺物近似甚至相同。以上材料說明( )
A.炎帝教民耕種,制作陶器 B.金屬冶煉技術的產生及其發展
C.不同文化間存在借鑒現象 D.大汶口原始居民擁有私有財產
10.考古發現證實中華文明有著5000多年的歷史。那么,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標志是( )
A.早期城市的形成 B.學會使用火燒烤食物、照明
C.原始農業的出現 D.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產生
11.良渚文化屬于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考古學文化,分布于長江下游一帶,共發現了136個遺址。良渚古城遺址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具有杰出代表性的東亞地區史前大型聚落遺址,被譽為“中華第一城”。據此可知( )
A.良渚文化早于河姆渡文化 B.中華文明起源早于其他文明
C.良渚文化對世界影響巨大 D.中華文明光輝燦爛源遠流長
12.陶寺古城遺址位于山西襄汾,距今約4300—4000年。城內有多處墓地,大型墓葬集中分布,墓中往往隨葬陶鼓、石磬、玉鉞、陶盤等器物,表明墓主人的尊貴身份。很多小型墓沒有任何隨葬品,城內在有的貴族墓地還發現用人殉葬的現象。這說明( )
A.長江流域最早進入文明社會 B.私有制出現與階級分化嚴重
C.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誕生 D.化石是了解歷史的重要證據
13.下表為我國不同地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器物,這些器物均有“龍”的元素。這說明( )
三星塔拉遺址 紅山玉龍(內蒙古) 陶寺遺址 彩繪龍紋陶盤(山西) 齊家文化遺址 凸堆龍紋紅陶罐(甘肅) 良渚遺址 龍首玉鐲(浙江)
A.地理環境影響人類文明發展 B.器物的生活化功用加強
C.中華文明具有多元一體特點 D.當時社會階級分化明顯
14.兩岸同胞同根同源。2024年4月4日上午,馬英九率臺灣青年在陜西省黃陵縣參加“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活動。被后人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的傳說人物是( )
A.黃帝和炎帝 B.黃帝和大禹 C.黃帝和蚩尤 D.炎帝和蚩尤
15.“華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來,諸族錯居,接觸交通,各去小異而大同,漸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謂諸夏是也。”從梁啟超的這段話中可以看出,華夏民族( )
A.發祥地是黃河流域 B.雜居相處,在不斷交往中融合而成
C.由炎帝和黃帝創立 D.交通便利,創造了眾多的文明成就
16.“夏傳子,家天下。”古時《三字經》這樣描述是因為夏朝創立了( )
A.禪讓制 B.分封制 C.世襲制 D.郡縣制
17.據學者考證,歷史上的商朝曾多次遷都,直到遷徙到殷后才保持了相對的穩定,并創造了輝煌的文明成果。這次遷徙的組織者是( )
A.商湯 B.武丁 C.盤庚 D.商紂
18.現在常用的公元紀年,將100年稱為一個世紀。據此,武王伐紂的公元前1046年,應該表述為( )
A.公元前10世紀中期 B.公元前10世紀末期
C.公元前11世紀初期 D.公元前11世紀中期
19.如圖是北京琉璃河出土的銅罍,其內壁有“令(命)克(召公之子)侯于匽(燕)”的銘文。《史記·燕召公世家》中有“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于北燕”的記載。《史記》的記載與考古發現互相印證了( )
A.禪讓制的出現 B.夏朝的建立
C.武王伐紂 D.分封制的實行
20.夏、商、西周時期是中國王朝產生和發展的重要階段。夏、商、西周三個王朝滅亡的共同原因是( )
A.諸侯的反叛 B.統治者殘暴,失去民心
C.“國人暴動” D.少數民族的進攻
21.范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中寫道:“周桓王死,因為窮,七年才得以埋葬……周朝最后一代的王周赧王,他無地無民,窮到向人民借貸,不能償還,藏在臺上避債,周人稱這臺為‘避債臺’。”這反映出( )
A.禮崩樂壞 B.王室衰微 C.政治腐敗 D.賦稅沉重
22.下列與“退避三舍”“秦晉之好”“臥薪嘗膽”等成語相關的史實,出現在同一時期的是( )
A.大禹治水 B.盤庚遷殷 C.武王伐紂 D.春秋爭霸
23.大事年表是把重要歷史事件按年代排列起來的一種參考資料。下面是春秋時期某位國君的大事年表,據此推斷這位國君是( )
時間 事件
公元前685年 繼任國君,任用管仲為相,推行改革
公元前663年 率軍大破山戎,解燕國之危
公元前651年 在葵丘會盟諸侯,確立中原霸主地位,成為春秋第一位霸主
A.周武王 B.齊桓公 C.晉文公 D.楚莊王
24.春秋初期,列國對吳國以蠻夷視之;直到春秋晚期,晉國開始拉攏吳國抗楚,吳國才真正進入中原人的視野,列國也逐漸承認其諸夏的身份。這表明,春秋爭霸戰爭( )
A.導致了政局動蕩 B.造就了文化繁榮
C.推動了民族認同 D.削弱了周王威信
25.古書上記載,春秋時期,人們已經用鐵制農具耕種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蘇等地的春秋墓葬中,發掘出一批鐵制農具。這體現了( )
A.考古發現可以證實文獻記載 B.古書上的記載都真實可信
C.鐵制農具和牛耕已廣泛使用 D.楚國在諸侯國中最為強盛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26題12分,第27題14分,第28題14分,第29題10分,共50分)
26.(12分)七年級某歷史學習小組在學習完“第一單元 史前時期:原始社會與中華文明的起源”后,開展探究學習,搜集到以下材料,請你據此完成下列要求。
【遺址中的歷史】
材料一
圖1 中國主要古人類遺址分布圖
【文物中的歷史】
材料二
圖2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雙鳥朝陽紋象牙雕刻器 圖3 半坡遺址出土的陶紡輪
【史書中的歷史】
材料三 古者舜耕歷山,陶河濱,漁雷澤。堯得之服澤之陽,舉以為天子,與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
——摘自《墨子·尚賢》
(1)材料一圖1中A、B、C三處涉及四個古人類遺址。結合所學知識,分別寫出其對應的古人類名稱。(4分)
(2)材料二出土的文物分別說明了什么?(4分)
(3)材料三記述了我國部落聯盟時期,推選部落聯盟首領的什么制度?了解歷史的途徑有很多,除了上述材料所示的途徑外,請再舉出一例。(4分)
27.(14分)中華文明極大豐富了世界文明百花園。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萬年農業史】
材料一 我國是世界上農業起源地之一。距今約1萬年,我國南北方都出現了人工栽培的農作物。水稻、粟和黍的人工栽培,是我們的祖先為人類文明作出的重要貢獻。
——摘編自統編教材《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
【五千年文明史】
材料二 良渚古城遺址概況
位置 浙江余杭
時間 距今約①_________
結構 由②_________、內城和外城組成
水利工程 城的北部和西北部有一個復雜的水利系統,由人工修建的水壩和自然山體組成,是同時期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大型建筑 內城中部,有一個人工堆筑的高臺,上面建有大型廣場和多組高等級建筑
農業 發現了約20萬千克炭化稻谷
墓葬 城內外的貴族墓地里,隨葬有數十件至上百件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軍事指揮權的玉鉞。這和城外隨葬品稀少的普通墓地對比鮮明
——整理自統編教材《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
【中華文明獨樹一帆】
材料三 習近平指出,良渚遺址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實證,是世界文明的瑰寶。在悠遠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文明以獨樹一幟的創新創造、一脈相承的堅持堅守,樹立起一座座文明高峰。
——摘自新華網《習近平向首屆“良渚論壇”致賀信》
(1)根據所學知識回答,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和黍均發現于那一國家?請分別列舉一例我國栽培水稻和種植粟的原始居民。(6分)
(2)請將材料二表格內容補充完整。良渚古城遺址發現了約20萬千克炭化稻谷,這反映了什么?良渚古城遺址墓地隨葬品對比鮮明,這說明了什么?(6分)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良渚古城的考古發現證實了什么?(2分)
28.(14分)夏、商、西周是我國早期國家產生和發展的時期,社會經濟和文化取得了巨大飛躍,給后世留下了寶貴的財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夏、商、西周三代更迭表
朝代 建立時間 開國君主 都城 亡國君主
夏 ① 禹 陽城 ②
商 約公元前1600年 湯 ③ 商紂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④ 鎬京 周幽王
材料二
二里頭遺址一號宮殿復原想象圖
材料三 中國西周時期國王稱天子,全天下土地歸天子所有,受封的諸侯享有管理封地和征收賦稅的權利。但諸侯也必須服從天子命令,朝見天子,交納貢物,服從調兵。諸侯在自己領地還可以再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士,這樣層層分封,形成了嚴密的統治網絡。
——摘編自《世界通史》
(1)請將材料一的表格補充完整。(4分)
(2)某班級將舉辦“夏、商、西周的燦爛文化”歷史圖片展。材料二是同學們為展板設計搜集到的圖片。請你為其續寫解說詞(解說詞的開頭已給出)。(4分)
解說詞:考古學家在洛陽附近發掘出年代相當于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遺址——二里頭遺址。遺址中有大型宮殿建筑群……
(3)與材料三相關的制度是什么?根據材料,指出諸侯對天子應盡的義務。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一制度的作用。(6分)
29.(1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時期已有鐵農具出土,如陜西雍城秦故都春秋中期貴族墓出土鐵镈(鐵鏟),湖南長沙楚墓出土鐵鏟、鐵口鋤等。但出土的農具數量不多,器類也很簡單。
——摘編自鄭學檬《簡明中國經濟通史》
材料二
春秋時期青銅犧尊 這件春秋時期的酒器青銅犧尊,整體為牛形,上面刻有精美紋飾。值得注意的是,牛鼻上穿有一環,說明當時人們已經開始用穿鼻的方法來馴服牛了。
——摘編自統編教材《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
材料三 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促進了農業生產力的飛躍,使廣大荒野、森林的開墾成為可能。
——摘編自楊寧一《歷史學習新視野新知識》
根據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請你圍繞“鐵制農具和牛耕”這一主題,自擬題目,寫一篇歷史小短文。(10分。要求:史論結合,表述清晰,不少于120字)
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階段評估卷(一)
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C C D B B C D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C A B C C D D B
題號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D B C A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26題12分,第27題14分,第28題14分,第29題10分,共50分)
26.(12分)
(1)A:元謀人(1分) B:藍田人(1分) C:北京人,山頂洞人(2分)
(2)圖2:說明河姆渡人會運用雕刻等技術,用象牙等制成古樸的藝術品。(2分)
圖3:說明半坡人已會紡織。(2分)
(3)制度:禪讓制。(2分)
舉例:參觀博物館;上網查詢資料;等等。(答出一例即可,2分)
27.(14分)
(1)國家:中國。(2分)原始居民:栽培水稻——河姆渡人;(2分)種植粟——半坡人。(2分)
(2)①5300—4300年(1分) ②宮殿區(1分)
反映了良渚社會較高的經濟發展水平。(2分)
說明了當時社會的階級分化已經相當明顯。(2分)
(3)證實:距今約5000年,長江下游地區已經出現早期國家(或證實中華文明有著5000多年的歷史)。(2分)
28.(14分)
(1)①約公元前2070年 ②夏桀(或桀) ③亳 ④周武王(每空1分,共4分)
(2)續寫解說詞示例:考古學家在洛陽附近發掘出年代相當于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遺址——二里頭遺址。遺址中有大型宮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為王室服務的手工業作坊,還有貴族和平民的生活區、墓葬群。這里還出土了用于祭祀等禮儀的精美玉器和樂器、青銅酒器、鑲嵌綠松石的龍形器,它們大都是王室使用的高貴禮器,反映了夏朝時期的文明發展水平。(4分)
(3)制度:分封制。(2分)
義務:諸侯必須服從天子命令,朝見天子,交納貢物,服從調兵。(2分)
作用:穩定了周初的政治形勢;鞏固了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擴大了統治范圍。(2分)
29.(10分)
示例 題目:鐵制農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小短文:春秋時期的一些考古發現,證實春秋后期,鐵制農具和牛耕開始出現,鐵制農具和牛耕的出現,使農業的深耕細作、山林的開發、耕地的擴大都具備了條件(或使廣大荒野、森林的開墾成為可能),糧食產量有了明顯增長,人口也不斷增多。鐵制農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時期農業生產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標志之一。
綜上所述,鐵制農具和牛耕的使用,促進了農業生產力的飛躍,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10分)
注:非選擇題部分的答案,意思相近即可。如有其他答案,符合題意,言之有理,亦可酌情評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东县| 景德镇市| 三都| 铁力市| 宁城县| 蓬溪县| 精河县| 鄂托克旗| 武平县| 东安县| 新闻| 新源县| 镇雄县| 六盘水市| 长子县| 杂多县| 长葛市| 阿克苏市| 广南县| 汾阳市| 云南省| 连山| 沧州市| 通许县| 武隆县| 手游| 凤台县| 长乐市| 江永县| 武陟县| 唐河县| 扬州市| 灵石县| 藁城市| 麻江县| 吉首市| 兴海县| 长垣县| 攀枝花市| 田东县| 夏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