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家鄉·美景間感悟真情表達·在情境中“起舞”——部編版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葡萄溝》說課尊敬的各位老師,大家好!下面我說一說《葡萄溝》這一課的設計思路。我說課的主題是《家鄉·美景間感悟真情 表達·在情境中“起舞”》,指向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教學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在教學中如何落實?我想通過單元整體教學來實現。下面我圍繞主題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匯報。一、新課標指導思想新課標第一學段要求:“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與單元語文要素“聯系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理解詞句”一致。同時,【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這個任務群提出:誦讀表現自然之美的短小詩文,感受大自然的美景與變化。學習中鼓勵學生發現家鄉的美景,感受祖國的壯美山河,表達對家鄉與祖國熱愛之情。基于此,本單元設計力求在學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真實的單元大任務引領,提高學生核心素養。二、單元整體教學分析本單元是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人文主題是“家鄉”,單元要素:聯系上下文和生活經驗,了解詞句的意思;學習課文的語言表達,積累語言。本單元編排了四篇課文,既有古詩,也有散文,圍繞人文主題,本單元內的課文分別選取了:山西鸛雀樓、江西廬山、安徽黃山、臺灣日月潭、新疆葡萄溝等家鄉美景,雖然這四篇課文內容不同,體裁不同,寫作時代不同,但卻鮮明的表達了“家鄉”這一主題,涵蓋古今,跨越海峽,表現了祖國的遼闊和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感情和認識祖國各地的渴望。三、單元任務群設計基于此,統整單元資源,擴展學生學習活動,我設計了“美麗中國行·我是家鄉代言人”的單元大任務,該任務分為以下四個子任務,“任務一:我為山西做代言”、“任務二:我為江西做代言”、“任務三:“我為安徽做代言”、“任務四:“我為臺灣做代言”、任務五:“我為新疆做代言”。在單元任務的引領下,《葡萄溝》一課通過三個活動來達成:活動一:讀好代言詞,活動二:尋美葡萄溝,活動三:我來做代言。四、教學流程設計因為是第二課時,所以導入部分簡單回顧了整個單元的課文,接著以指導生字進入。然后引入本課時的學習,開始情境導入,進行單元任務——我是小小代言人。本課以詞句積累和表達訓練為重點設計了三個活動。活動一:讀好代言詞即讀好課文,這是后兩個活動的基礎,也由此引出“葡萄溝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這一問題,開啟第二個活動:尋美葡萄溝。活動二:尋美葡萄溝整個活動二從探水果多、賞葡萄美、感老鄉熱情和學葡萄干制作四個部分展開。首先,探水果多。通過補充香梨、沙果等知識,利用表格引導學生觀察總結出葡萄溝的水果品種多。第二,賞葡萄美。重點通過聯系上文、發揮想象、詞語對比,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讓學生積累詞語,感受葡萄的美。再通過“紅的葡萄像瑪瑙,紫的葡萄像什么......”這樣的句子練習,深入體會葡萄之美,練習句子表達,進一步積累詞句。這個地方的句子練習沒有直接用課后題,是根據課后題的句子形式進行了改編,保證了學生思維的連貫性。第三,感老鄉熱情。這里學生通過讀文基本都可以找到描述老鄉熱情的詞句,再利用視頻讓學生更直觀地體會葡萄豐收的喜悅與忙碌,感受維吾爾族老鄉的熱情好客。最后,學葡萄干制作。學生通過讀課文,完成任務單,自己探索葡萄干的制作過程,指導學生用上順序詞來表達。通過加文字適當為學生降低了難度,既引導學生學會了第三自然段又為活動三“我來做代言”做了準備。活動三:我來做代言最后的代言部分選擇了從介紹葡萄干切入,承接了上一部分學生對葡萄干制作過程的探索,在這里既完成代言任務又進一步練習語言表達,所以除了要求學生把葡萄干制作過程講明白,還加了味道上的描述和熱情好客的表現,希望一步步鍛煉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以上是我對本單元以及這節課的設計和思考,感謝大家的傾聽,請多多批評指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