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中政治教學設計授 課 人授課框題 必修四8.1文化的民族性與多樣性授課課時 1課時教材分析 1.從本教材來看,《哲學與文化》教材文化模塊主要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文化觀的教育,幫助學生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對中國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有助于我們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文化自信,促進文化發展。 2.從本框題來看,本框題為本教材第三單元《文化傳承與創新》中的框題。第一目“文化的民族性”,闡述了文化民族性內涵及其特征,以及文化與政治經濟的辯證關系;第二目“文化的多樣性”,闡述了文化多樣性的重要作用、以及正確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態度。兩目從內涵、功能兩個方面引導學生理解文化,也為后一框的學習提供了必要準備。學情分析 1.年齡特點分析:上課對象為高二年級學生,學生思維敏捷、求知欲強,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合作的精神。學生在此前學習階段的基礎上有著一定的知識和技能積累,對于身邊社會生活的現象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一定的過程,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探究其內在的本質。 2.學段特點分析:學生在情感上比較傾向于對新出現的事物產生比較濃厚的興趣,高中階段的學生在學習風格上可塑性比較強,邏輯思維不斷發展,具備了較為成熟的自學和判斷的能力。同時本課教學內容與社會生活、家庭生活以及個人生活實踐緊密結合,可以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輔助學習,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理解的難度。核心素養 政治認同: 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科學精神: 科學把握文化多樣性的地位、意義和要求。公共參與: 正確吸收和借鑒外來文化有益成果,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教學重點 鏈接民族文化的地位、作用教學難點 理解文化多樣性的地位、意義和要求教學方法 這一框題本身離學生不遠,知識點容易理解,但內容的概括性較強,缺乏學生情境活動和豐富多彩的學習材料。因此,本課要以議題為引領,以情景為依托,以活動為載體,以問題為導向,在實現教學內容和活動形式有機統一的基礎上,以“大情懷”的基調落實為素養而教的育人目標。采取的主要教學方法有:講授法、問答法、討論法、議題式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教學準備 理解大綱,明確任務,鉆研教材,了解情況,選擇適合當堂課的教法;準備教學課件以及相關的影像視頻資料等。學習準備 讓學生提前對書本進行簡單梳理預習,圈畫出學生認為重要的相關知識點,鼓勵學生嘗試以教材的知識為基礎結合生活實際,思考教材中的閱讀與思考部分的問題。教 學 流 程教學內容 教 學 活 動 設計意圖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分議題一: 各美其美——探民族風格之路 議題二: 美美與共——敲文化多樣之門 議題三: 千年圓夢,文化自信 一、導:導入新課 “要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堅守中華文化立場,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總議題:文化的民族性與多樣性——從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來看 二、學:學生自主學習 1.民族文化的地位、產生、作用 2.民族文化的核心與靈魂是什么?民族文化表現形式有哪些? 3.文化多樣性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4.為什么要進行文化間的交流互鑒? 5.如何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三、展、評:講授新課 情境一:觀看視頻中國動畫百年紀念曲《美美》教師總結: 1.民族文化的地位 是一個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 2.民族文化的產生 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是這個民族歷史發展的產物和人民智慧的結晶,同時也或多或少借鑒融合了其他民族。 3. 知識拓展——民族文化的兩個維度:對內維度與對外維度的區分 情境二: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的四個發展階段 萌芽——1935年上海萬氏兄弟開創了中國第一部長片有聲動畫《鐵扇公主》。影片暗含主題“全國人民聯合起來,爭取抗戰最后勝利。”轉變——1955年《烏鴉為什么是黑的》上映,成了中國第一部國際大獎動畫但卻被貼上了“抄襲”的標簽。為此中國動畫必須“探民族形式之路”。民族化——1956年的中國第一部彩色動畫電影《驕傲的將軍》標志著“中國動畫學派”的形成。興盛——《大鬧天宮》《黑貓警長》等動畫橫空出世,為觀眾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審美體驗,為人民的文化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 教師總結: 4.民族文化的作用 民族文化起著維系社會生活、維持社會穩定、激發民族創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個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根基。 情境三:對比中式動畫理念與西方動畫理念 中式動畫:重家國情懷。視虛虛實實,畫面輕靈優雅,強調寫意留白之美,強調內在的涵養與高尚的人格。 西方動畫:重個人主義。強調色彩的豐富,注重外在美的表達,擅于塑造怪誕或夸張的行為人物,注重外在感性體驗。 教師總結: 5.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價值觀 6.民族文化的表現形式 民族文化體現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思維方式,以及民族節日、民族服飾等方面。 情境四: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在上世紀的90年代左右,越來越多的外資電影廠進入國內,這是得國內大批技術人員紛紛跳槽,真正的國產動畫的身影在那段時間迅速減少,取而代之的是來自外國的各種動畫作品。《聰明的一休》《貓和老鼠》《圣斗士星矢》日漫美漫等外國動畫化被持續大量引進,成熟的外國動漫產業也給國內市場造成巨大沖擊。 教師總結: 7.文化多樣性的含義 文化多樣性表征文化存在的豐富程度。 8.文化多樣性的原因 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國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國和各民族的政治、經濟等社會條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情境五:觀看中國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與日本動漫寶可夢共同制作2024年的中秋特別視頻《但愿夢長久》 9.為什么要進行文化的交流互鑒? ①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 ②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人類實踐創造的成果,都有其獨特魅力和價值。 ③只有保持世界文化多樣性,世界才更加豐富多彩。 10.如何尊重文化多樣性 ①面對文化多樣性,我們要在堅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礎上,尊重差異,理解個性。 ②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③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 三、歸納總結 各美其美:民族文化的內涵、特征、核心、產生、核心與靈魂、表現形式。 美美與共:文化多樣性產生的原因、如何正確對待文化多樣性。 結語: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我們正站在一個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的時代,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學習這節課,老師希望同學們能夠堅定文化自信,并且砥礪自我,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復習鞏固 1.第六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以“溝通世界:文化交流與文明互鑒”為主題,旨在推動沿線國家和地區文化融合、思想融匯、感情融通,為絲路文化交融搭建相通之橋,合力奏響美美與共的華彩樂章。由此可知( B ) ①在推動文化發展中必須保持開放的心態 ②面對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文化要以我為主 ③認同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文化以美美與共 ④絲路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交融而豐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習近平指出:“正如中國人喜歡茶而比利時人喜愛啤酒一樣,茶的含蓄內斂和酒的熱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讀世界的兩種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以茶酒巧喻不同文明之間的關系,旨在強調( A ) ①文化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 ②各種文明之間要和睦相處、交流互鑒 ③不同國家文化之間各具特色,競爭激烈 ④不同國家的文化因相互交流而具有共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花竹帽,是毛南族人世代良俗文化的標志,被譽為毛南族的“族寶”。竹編(毛南族花竹帽編織技藝)已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譚素娟是該項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多年來,譚素娟應邀參加國際國內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屢獲大獎,成功讓毛南文化之花綻放在世界各處。材料說明( A ) ①文化的發展離不開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 ②一個民族的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厚重的歷史積淀是文化發展的根本動力 ④藝術作品的創作需要堅持國際創作導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小組討論: (1)中式動畫體現了中華民族哪些獨特標識? (2)中式動畫為代表的民族文化是如何產生的? 小組討論:中式動畫對于當時社會發揮著什么樣的作用? 小組討論: (1)以上體現了中西價值觀有什么不同?(2)除了價值觀,中華民族文化與其他民族文化還有哪些不同? 小組討論:(1)結合教材,說明文化具有什么特征?(2)為什么會出現這一特征? 小組討論:(1)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為什么要進行動畫間的交流互鑒?(2)談談對待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動畫的正確態度是什么? 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為指引,點明處理好文化民族性與多樣性的重要意義,堅定學生的文化立場的同時,導入總議題。 第(1)問引導學生在視頻動畫中得出民族文化的地位; 第(2)問使學生深刻理解民族文化的產生 該問使學生在感受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的發展歷程中領會文化的作用。 培養學生分析歸納材料的能力,在合作探究中對比分析民族文化的核心與靈魂以及表現形式。 將上美影廠的文化交流方式直觀展現給學生,加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學生自主歸納出文化多樣性的意義和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態度。板書設計作業布置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國動畫源起于20世紀20年代,見證了波瀾壯闊的壯美畫卷、頑強奮斗的偉大跨越、復興偉業的恢宏氣象,迎來了“創作更多彰顯中國審美旨趣、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反映全人類共同價值追求的優秀作品的使命”。 中國學派動畫,作為當代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其中最為代表性的當屬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簡稱“上美影廠”)創作的動畫作品,從早期代表作《大鬧天宮》到近年來的《中國奇譚》等作品。上美影廠始終在每個制作環節都用原汁原味的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式美學去表達和再現。此外,上美影廠在動畫制作技術上也與時俱進,在延續水墨動畫特有韻味的同時,采用新技術在原有基礎上更進一步,使得畫面更加富有視覺沖擊力和豐富度。上美影廠還注重與國際動畫界的交流與合作,注重吸收和借鑒國際先進的動畫制作技術和經驗,重視與國際動畫界的交流與合作,積極參與國際各類電影節和獎項,把中國美學和動畫內容推向全世界。 傳承與創新不僅是中國學派動畫發展的關鍵,也是講好當代中國故事的重要途徑。以上美影廠為代表的一大批文藝工作者肩負傳承中國美學的使命,共同創作更多彰顯中國審美旨趣、向世界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世界觀的優秀作品。 結合材料,運用所學文化的知識,分析上美影廠是怎樣通過中國學派動畫講好中國故事的?教學反思 本節課基本能夠做到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引發學生思考。培育學生主動學習、樂于學習的習慣,增強學生對黨的性質、宗旨的理解能力。在課前,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提前對相關內容做了準備。比如,對不同的群體進行調查采訪并錄制音頻,使得課堂內容豐富,增強學生的積極性和課堂的趣味性,力爭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的融合。從課程內容、知識深度來講,還可以進一步提升,升華部分也可進一步深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