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新課導入面對各種災難,“學、聽、備、察、報、避”六字口訣有利于提高什么能力?9.2 提高防護能力第九課 守護生命安全道德修養:培養學生對生命的尊重和保護意識,以及在自然災害、事故災難面前的互助精神,培養熱愛生命的情感。健全人格:了解安全防護知識,提高防護能力,增強適應社會的能力,在危險發生時能夠保護自己的生命,救助他人的生命。責任意識:提高防護能力,掌握基本的自救自護方法,樹立對生命負責任的態度。教學重難點:如何提高防護能力。核心素養目標0201為什么要提高防護能力?如何提高防護能力?自主學習要求:閱讀教材,在課本上標記問題要點。思考:為什么各地開展活動,強化學生安全教育 提高防護能力的重要性思考:面對上述突發事件,如果我們擁有防護能力,結果會怎樣?1.為什么要提高防護能力?面對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等,我們掌握有效的應對方法,擁有科學的自救和救他的能力,保護自己的生命,救助他人的生命。1.2024年9月5日,貴航三零零醫院陸續接收因嘔吐、腹瀉、發燒等癥狀到醫院就診病例,均為貴州優愛教育有限公司托管的學生及工作人員。截至9月6日16時,共接診28人,部分患者接受治療后已離開醫院,留院觀察治療12人,現留院觀察和治療人員情況平穩。2.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2024年9月8日,菲律賓部分省市因登革熱病例激增,已宣布部分省市進入災難狀態,今年以來,菲律賓全國確診登革熱病例已超13萬例。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發現,已有多國出現急性傳染病登革熱。“全球多地再現登革熱等疫情反彈趨勢,病例數量持續攀升。”9月9日,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林明貴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采訪時提醒,“目前尚無針對登革熱的疫苗、預防藥物或抗病毒治療藥物,對癥醫治是這種傳染病的主要治療措施,我們必須提高警惕,非必要不前往疫區旅行,如果一定要前往,要做好安全防護措施。”除了菲律賓之外,當地時間8月12日,據阿根廷衛生部通報,該國今年以來累計發現566820例登革熱病例,今年阿根廷已有404人因登革熱死亡;當地時間9月7日,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衛生部發表聲明稱,今年以來,該國已累計發現登革熱確診病例1315例,其中死亡病例13例;巴西衛生部當地時間8月28日公布,今年以來,巴西登革熱疑似及確診病例上升至6500034例,死亡病例上升至5219例。公共安全事件思考:如果我們身邊有登革熱病例出現,我們應該知道哪些維護公共衛生安全的知識和做法?2.如何提高防護能力?①提高危險預判能力。原 因①自然災害發生之前,往往有兆可循,危險大多可以預判;②一些人為事故,經過得當考慮,本來可以避免。要 求危險預判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學習安全知識,見微知著,對潛在的危險作出科學判斷,防患于未然。方法與技能地震避險方法首先,要第一時間關閉明火、電源。地震時會發生劇烈搖晃,如果家里有明火存在,或有開著的電源,很容易發生火災。關閉火源和電源是把地震損失降低的重要因素。其次,要尋找合適的躲避位置。比較安全的空間有承重墻的墻根、墻角,衛生間等小房間。再次,要保護好頭部。人蹲下,臉朝下,額頭枕在兩臂上,這樣的姿勢可以在地震時保護好頭部,當然,如果有條件,還應該拿軟靠墊護住頭部,盡可能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灰土和毒氣。方法與技能避險方法分享雷雨天氣時1.避開一切容易導電的物體,如金屬、炭、潮濕的動物和植物等。2.不要在樹下避雨,不要在高大建筑物旁邊避雨;也不要在倒塌的陰濕的老建筑物(如古廟等)旁避雨。3.手中如果有金屬物品(如金屬桿的雨傘、鐵鍬等),要迅速放到較遠的地方。4.在室內,不要靠近暖氣管片和自來水管;不要收看、收聽電視機或收音機。5.雷雨天氣時,盡量不要待在戶外,尤其不要到河流湖泊邊釣魚、游泳、劃船,要盡可能撤離到安全地帶。大風天氣時1.橫向逃離。在野外遭遇大風時,應以最快速度朝與大風前進路線垂直的方向逃離。2.防砸防壓。室外遭遇大風時,應遠離大樹、電線桿、簡易房等,以免被砸、被壓或觸電。3.速趴洼地。來不及逃離時,迅速找低洼地趴下,臉朝下,閉上嘴巴和眼睛,用雙手、雙臂抱住頭部。4.“地下”安全。躲避大風最安全的地方是混凝土建筑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簡易住房內和樓頂上都很危險。5.躲進小房。大風來時,應躲到小房間內抱頭蹲下。6.遠離外墻。如果在室內,要避開門、窗和房子的外墻。火災避險的主要方法1.快速判斷火勢方向,朝相反方向逃生,盡量利用身邊的環境和物品幫助逃生。2.逃生過程中盡可能關閉經過的所有門,以減慢火焰和煙霧蔓延速度,避免進入閣樓、廚房和衛生間,不要乘坐電梯。3.遇到濃煙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壓低身子貼近地面逃生,沿著墻壁邊緣逃生。4.經過火焰區時,先弄濕衣服或用濕棉被包裹身體,迅速通過,若身上著火,不要奔跑,就地打滾撲壓火苗。5.樓梯被煙火封堵時,不要盲目跳樓,可利用繩索、被單、衣物等從窗戶滑下,或尋找其他安全出口。6.若被困室內,關閉門窗,用濕毛巾塞緊門縫,用水澆濕地面等待救援,發出求救信號。方法與技能防災小課堂擁擠踩踏事件的預防與自護方法擁擠踩踏事件的預防和自救方法踩踏自救的二十四字訣緊急側臥 雙手扣頸 護住頭部 蜷縮成團 并腿收攏 全身緊繃方法與技能②提高避險和逃生能力。我們應積極參加安全演練活動。在危險來臨時,我們要保持頭腦冷靜,就近、快速逃離到安全地帶;有效利用各種資源,以便求救和逃生。2.如何提高防護能力? 七(1)班李麗和同學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急救知識培訓活動。通過模擬演練學習了心肺復蘇和止血包扎的正確方法和技能,提升了自我防護和急救能力。③學習防護和急救的知識與技能。學習防護和急救的知識與技能的原因?如果我們能在平時多掌握一些防護和急救的知識與技能,在需要緊急救護時,就不會束手無策,并可以爭分奪秒地施救,為挽救生命贏得寶貴的時間。①提高危險預判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學習安全知識,見微知著,對潛在的危險作出科學判斷,防患于未然。②提高避險和逃生能力。我們應積極參加安全演練活動。在危險來臨時,我們要保持頭腦冷靜,就近、快速逃離到安全地帶;有效利用各種資源,以便求救和逃生。③學習防護和急救的知識與技能。在需要緊急救護時,不會束手無策,并可以爭分奪秒地施救,為挽救生命贏得寶貴時間。2.如何提高防護能力?課堂上結同學們,今天我們共同探究了提高防護能力,我們要時時提高危險預判能力和避險和逃生能力,并學習防護和急救的知識與技能,保護好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提高防護能力提高危險預判能力提高避險和逃生能力學習防護和急救的知識與技能原因做法面對各種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等,掌握有效方法,就能保護和救助生命板書設計達標檢測1.2024年3月,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印發專門通知,決定從3月25日起組織開展“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周”主題活動。響應本次活動號召,我們中學生可以( )A.組織學生開展心理健康和防欺凌專題教育活動B.高溫時一直待在有空調的教室,防止中暑C.參與學校的安全演練活動,提高避險和逃生能力D.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做到知行合一C2.在高溫環境下,人的體溫容易出現調節障礙。遇到高溫天氣,我們應該( )①不要在烈日下暴曬,盡量減少戶外活動②要定時飲水,及時補充水分③在渾身大汗時,立即用冷水洗澡降溫④一直待在空調房內,防止中暑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A3.“我怕他們有危險,你快來救救他們吧!”一名男孩的3個朋友組團下水庫游泳,男孩苦勸無果后直接報警向消防員求助。消防員及時趕赴現場,在男孩的指引下,找到他的朋友們并帶回岸邊。下列對該男孩的做法評價正確的是( )A. 沒有經過朋友的同意而選擇報警是不對的B. 不應該管朋友的事情,要給對方留空間C. 沒必要報警,朋友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D. 能對潛在的危險作出科學判斷,防患于未然D4.【建設平安校園 人人有責】為了增強同學們的安全意識,切實提高同學們面臨突發安全事件時自救自護的能力,某校七年級(1)班決定開展一次安全教育宣傳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以下任務。(1)請你為本次安全教育宣傳活動設計一個活動方式。(2)請你向參加本次宣傳教育活動的同學們介紹發生火災時自救自護的方法。(3)通過參加此次活動,你有哪些收獲?參考答案:(1)主題班會、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宣傳展覽等。(2)①火災發生后,如果被大火圍困,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頭腦清醒,千萬不能慌亂。要爭取時間,盡快逃離現場。②火災發生后,要選擇與火源方向相反的通道迅速逃離。③現場有濃煙時,應盡量放低身體或選擇爬行,千萬不要直立行走,以免吸入濃煙導致窒息。④衣服被燒時不要驚慌,可立即在地上翻滾以使明火熄滅。⑤當各種逃生之路均被切斷時,應退回居室內,采取防煙、堵火措施,關閉門窗,并向門窗上澆水,以延緩火勢蔓延的時間。(3)①增強了自己的安全意識;②提高了自己的防護能力;③認識到了生命的珍貴,知道要敬畏生命、珍愛生命;等等。5.事例一 小華為提高自己的危險預判能力,他學習各種騎行安全知識。放學路上,他仔細觀察信號燈變化及周圍車輛、行人動態,及時發現一輛即將轉彎轎車,他提前減速,成功避免碰撞。事例二 某中學組織全體師生進行緊急避險疏散演練,警鈴拉響后,學生都有序地沿疏散通道快跑,不擠、不推、不搶,所有學生均在三分鐘內撤離,到達指定區域。事例三 上周三,初中生小明和同學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急救知識培訓活動。通過模擬演練學習了心肺復蘇和止血包扎的正確方法和技能,提升了自我防護和急救能力。提高危險預判能力,主動學習安全知識,見微知著,對潛在的危險作出科學判斷,防患于未然。提高學生的避險和逃生能力。通過學習防護和急救的知識與技能,掌握急救的方法。(1)事例一、事例二和事例三分別說明了什么?(2)你從以上三個事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以上三個事例告訴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通過主動學習、參加演練活動等來提高防護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