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年秋期川維中學教育集團期中考試初一道德與法治試題道德與法治試題卷共4頁。滿分50分。政治歷史合堂考試、考試時間90分鐘。一、單項選釋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2024年9月1日,中央電視臺《開學第一課》如約與全國中小學生相見,從這天開始,升入七年級的我們正式成為一名中學生,開始了中學生活。中學時代()①是人生最重要的時期,比任何成長階段都有意義②見證著我們超負荷的學習能力③努力讓自己成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中學生④是我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初步形成的重要時期,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中唐》中的這句話啟示我們()A.生活需要規劃B.規劃就能成功C:在擔當中歷練D.積極追求進步3.下圖中的數據,給我們的啟示是(時間去原兒了15%15形-30%重50%-60%有計劃、有自神20倍-30筑不要5%50路60%、無計劍、無自律5%15%要不緊急不急緊急普通人士的時問安排高效率人士的時間安掛①分清主次,合理規劃②提高做事效率,按計劃行事③依據興趣分配時間④只做重要的,不重要的不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班主任又寫我家兒子課堂中經常開小差,作業上粗心大意…”一位媽媽說,兒子的期末報告單上的成績全是A,就是這期末評語看著挺不是滋味的。對此,正確的認識是(①客觀對待老師評價,用理性心態面對②老師評價很重要,要掩飾自己的缺點③接受他人的一切評價,不斷完善自我④要重視老師評價,全面準確認識自己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袁隆平少年立志,一生追夢,把“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們”作為畢生事業,為中國人民端穩自己的飯碗作出了杰出的貢獻。這告訴我們(①做有夢想的少年,應當樹立遠大志向②志向是人生的航標,是奮斗的原動力③我們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長志④有夢,就一定能實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24年秋期川維中學教有集團期中考試初一道德與法治試題6.在學習了《認識自己》后,小陽同學整理了一些名言整句,對這些名言警句的解讀正確的是(選項名言警句解讀A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認識自已就能完全掌控自己B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明天的我一定是最優秀的C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要善于通過他人來了解和認識自己D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人無法認識自己,總是被事物所迷惑7.以下情境告訴我們(情境一小強利用課余時間廣泛閱讀課外書籍,充實了自己的頭腦情境二小李利用假期時間搞了許多模型實驗,拓寬了自己的視野情境三小莫放學回家后,自覺復習功課,做好課前預習①學習課本知識不如多閱讀課外書籍,充實自己②學習不僅表現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現為探究和感悟③學習需要自覺、主動的態度④應該到社會大課堂去讀“無字之書”,放棄書本知識學習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③8.。火遍全網的某首兒歌被改編成各種版本,在七年級學生中傳唱。“在快樂的學習中挖呀挖,挖出了興趣發展它:在同學的交往中挖呀挖,挖出了友誼呵護它;在發現自己的路上挖呀挖,挖出了潛能激發它:在少年的夢想中挖呀挖,挖出了目標踐行它…”下列對這段改編歌詞的評論不合理的有()A要發現并保持對學習的興趣B交友是七年級學生最重要的任務C個人的潛能需要挖掘D實現夢想就要付出實際行動9,漢字“家”最早見于審骨文,上半部分是房屋的象形,意為遮風擋雨,下半部分是豕,意為豐衣足食。由此我們能夠感受到()①家是生命的居所②家就是一處房屋、一個住所③在家里我們的物質才能得到保障④我們的成長離不開家庭的哺育和支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0。家庭聚餐時,小亮看見餐桌上擺著自己最愛吃的烤雞翅,他用手抓起來就吃。爸爸看見連忙制止并教育他“長輩不動筷,晚輩不動筷”,對小金爸爸的做法認識正確的是()①父母是子女成長中的第一任老師②家風對子女成長都會起積極作用③好的家風利于子女形成正確的價值觀④這種方式傷害了孩子的自尊A.②④B.①②C.①③D.③④11.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推動家庭文明建設,提高市民的幸福感和歸屬感,某市決定舉行“美好家庭”評選活動,為全市樹立良好的家庭榜樣。以下適合作為本次活動宣傳口號的是()A.傳承優良家風、營造幸福家庭B.分擔家庭責任、優化人際關系C.增進相互理解、統一價值觀念D.學會包容差異、維護社會和諧12.古往今來,尊重老師是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美德下列典故中能體現這一美德的是()2024年秋期川維中學散育集團期中考試初一道德與法治試題2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 D。2. A。3. A。4. B。5. A。6. C。7. D。8. B。9. B。10. C。11. A。12. C。13. A。14. C。15. C。二、非選擇題16.- (1)此觀點片面。正確認識自己需要重視他人評價,他人評價有助于我們形成對自己更為客觀、完整、清晰的認識。但要正確認識自己,還需自我評價,對自己的行為特征、心理狀態等進行觀察和分析,從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同時,要以理性心態對待他人評價,客觀冷靜分析,既不盲從也不忽視,還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不斷完善自我認識。- (2)做更好的自己,要學會接納自己,接納自己的全部,包括優點和不足;要欣賞自己,欣賞自己的獨特、優點、努力和為他人的奉獻;要揚長避短,善于利用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最大限度地展現才華;要主動改正缺點,不斷完善自我;要不斷激發自己的潛能,通過珍視興趣愛好、廣泛參與活動、積極合作等途徑;要在和他人共同生活中成長,為他人、為社會帶來福祉。17.- (1)家是我們身心的寄居之所,我們的成長離不開家庭的哺育和支持;家是我們心靈的港灣,家里有親人,家中有親情,春節回家能感受家庭溫暖;在中國人心中,家是代代傳承、血脈相連的生活共同體,是甜蜜、溫暖、輕松的避風港,歸家是對家文化和親情的追尋。- (2)中秋節、元宵節、清明節、重陽節等。- (3)在家庭中,要做到家和萬事興,家庭成員之間要相互理解、信任、體諒和包容,有效交流和溝通,以良好心態面對家庭問題;積極參與家務勞動,培養獨立能力,為家庭貢獻力量;感恩父母,用行動表達孝心,如關心父母、努力學習讓父母欣慰、為父母分擔家務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參考答案.pdf 重慶市長壽川維中學校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道德與法治試題.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