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8課 革命先行者孫中山教學內容教材第40~43頁。教材分析孫中山是中國近代民族民主主義革命的開拓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三民主義的倡導者。他首舉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兩千年封建帝制”。本冊教材將孫中山單獨作為一課來介紹,體現了對革命偉人的重視程度。本課主要介紹了孫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動及思想主張,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孫中山的大致情況,以及他早年成立興中會、發展革命組織、為革命做準備的經歷。第二部分介紹了同盟會的形成經過、大致情況、政治綱領及意義等,在課后的“知識拓展”部分,對“三民主義”進行了較為詳細的介紹。本課的重點是同盟會及三民主義,對三民主義內涵及作用的理解是難點。核心素養了解孫中山的早期的活動,樹立成為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志向,涵養家國情懷。教學目標1.創設歷史情境,了解孫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動,思考孫中山走上革命道路與時代背景的內在聯系。(時空觀念)2.查找、搜集和運用史料,知道中國同盟會成立的過程和作用,理解三民主義的內容和含義。(歷史解釋、史料實證)3.學習孫中山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幸福不懈斗爭的精神,樹立為民族的復興而矢志努力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家國情懷)教學重難點及突破重點中國同盟會成立的過程和作用。難點三民主義的內涵及作用。教學突破對于三民主義內涵及作用的理解,要與同盟會的政治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結合起來,并參考“知識拓展”中對它的講解,引導學生細細研讀,解疑釋惑。教學設想本課教學時擬先讓學生回顧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的思想主張及結果,使學生認識到制度改良的道路在中國行不通,從而引出革命先驅孫中山。在教學“早年的革命活動”這一部分時,要結合“人物掃描”的內容,認識到孫中山的認知有一個轉變過程。該部分的重點是興中會的宗旨及活動。同盟會的成立與革命思想的迅速傳播分不開,教材中提及的幾部著作及作者需要學生識記,可以以列表的方式進行歸納。另外,同盟會的構成、綱領、領導、報刊等基本情況,也可以用表格來指導學生清晰記憶。其綱領可以拿來與興中會進行比較,以感受其進步之處。教學過程一、回顧舊知,導入新課1.師:同學們,在中國近代史上,出現了兩次近代化運動,它們是什么 代表人物有哪些 結果怎樣 學生回顧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的基本情況。2.師: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都失敗了,這說明依靠封建統治者的制度改良來實現自強根本不可能,要想救中國,只有進行一場徹底的革命,推翻腐朽的清朝統治。而孫中山,就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3.出示習近平總書記在孫中山誕辰15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一生以革命為己任,立志救國救民,為中華民族做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4.師:時代造就偉大人物,偉大人物又影響時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第8課《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去感受偉大人物的偉大歷史。二、教授新課(一)孫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動1.教師展示孫中山的照片及簡介:孫中山,名孫文,號逸仙。在日本從事革命活動時,曾化名中山樵,后來便以“中山”名世。少年時愛聽太平天國的故事,稱洪秀全是“反清英雄第一人”,并自命為“洪秀全第二”。2.師:請大家讀讀“人物掃描”的內容,想一想,孫中山早年的人生規劃有何改變 為什么會有這種改變 學生閱讀后回答,孫中山早年想學醫,受西方教育和國外生活求學經歷的影響,他逐漸認識到“醫術救人,所濟有限”,“醫國”比“醫人”重要,因此走上革新政治、反清革命的道路。設計意圖:讓學生找出孫中山人生規劃的改變,能夠進一步了解孫中山的革命經歷,知曉其思想轉變過程,從而更深入地把握人物精神。3.教師帶領學生根據注釋了解香山縣(廣東中山市)、檀香山(美國夏威夷)的具體位置。4.師:孫中山早年的救國主張也有個轉變過程,為什么會有這種轉變 請大家讀一讀教材內容,說一說。生閱讀后回答:孫中山起先主張變法救國,遭到李鴻章的拒絕,使其認識到只有推翻清朝統治才能拯救中國,因此走上革命道路。5.師:孫中山走向革命道路后積極活動,并于1894年11月在檀香山聯合華僑成立興中會,這是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這個革命團體的宗旨是什么 革命綱領是什么 學生據教材內容回答:革命宗旨是“振興中華”,革命綱領是“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6.師:“韃虜”是歷史上漢人對中國北方少數民族如蒙古族、滿族等的稱呼。這里的意思實際上就是要推翻清朝統治。為了實現振興中華的革命宗旨,1895年孫中山等革命黨人在香港成立了興中會總會,并準備在廣州發動武裝起義,后因泄密導致廣州起義失敗,孫中山斷發改裝(此處可以提醒學生觀察孫中山頭像的著裝與前面的人有什么不同),流亡海外。他在海外放棄了革命活動嗎 主:他先后在日本、美國、英國等考察社會實際,發展革命組織,為繼續革命做準備。7.師:我們一起來看看“相關史事”,從中可以看出孫中山為了宣傳革命而付出的努力。指導閱讀“相關史事”,教師可以補充介紹當時情況,以感受其在困境中為中華復興而奔走呼號的愛國精神。(二)同盟會與三民主義1.師:《辛丑條約》簽訂后,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國內革命情緒日趨高漲,資產階級思想得到迅速傳播。請同學們閱讀教材,說一說《辛丑條約》后出現了哪些資產階級革命著作和革命團體 有什么影響 師生共同梳理相關內容,并以列表的形式展現出來。著作 革命團體 影響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 華興會 號召人們推翻清朝統治,建立民主共和國制度,使得資產階級革命思想得到傳播,革命量逐漸壯大。鄒容:《革命軍》 光復會 陳天華:《猛回頭》《警世鐘》 興中會設計意圖;利用表格來歸納教材信息,做到清晰明確,一目了然。2.師: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孫中山的主張逐漸得到其他革命黨人的認同,成為革命黨公認的領袖。同時,各式各樣革命團體的出現,讓孫中山認識到建立統一的革命組織的必要性。就這樣,1905年8月,孫中山聯合各團體在日本東京成立了全新的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請同學們閱讀教材,列表總結中國同盟會的基本情況。師生共同梳理相關內容,填寫表格。時間 1905年8月組成 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等政治綱領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領導 孫中山為總理,建立領導機構。刊物 《民報》性質 中國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3.組織討論:同盟會的政治綱領與興中會的政治綱領相比較有哪些進步 興中會: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同盟會: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通過具體內容的比較要讓學生感知,同盟會的政治綱領突出了要建立一個民國政府(創立民國), 實同時還強調注重解決民生問題,提出了平均地權的政治綱領,是一個巨大的進步。4.師:中國同盟會的成立,使全國資產階級革命派有了一個統一的領導和明確的奮斗目標,大大推動了全國革命運動的發展。孫中山在《民報》的發刊詞中,將同盟會的政治綱領闡發,為什么 生:民族、民權、民生,合稱“三民主義”。5.師:民族、民權、民生,它們各有什么內涵 請大家先讀一讀“知識拓展”中對它們的介紹,看看你能理解多少。學生閱讀“知識拓展”中對三民主義的介紹,對其形成初步認識。6.師生共同梳理三民主義的內涵內容 民族主義 民權主義 民生主義對應內容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 創立民國 平均地權內涵 推翻清王朝統治,反對民族壓迫 推翻君主專制政體,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核定全國地價,逐步實現土地國有地位 核心7.師:三民主義是對同盟會政治綱領的具體闡述,它提出來以后,成為孫中山領導資產階級革命的指導思想,推動著中國民主革命的進一步發展。三、鞏固新知(一)教材習題1.教材第43頁“課后活動”第1題:康有為、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歷史人物。請你查閱相關資料,談談對他們的看法。【講評】康有為和孫中山,他們分別是維新派和資產階級革命派的代表,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都做出了重要貢獻。康有為主張封建統治者對政治制度進行改良,孫中山提出了資產階級革命的要求,要求建立共和國。這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都有一定的進步作用。本題要求學生查閱資料后談談對他們的看法,能從總體上正確把握即可。2.教材第43頁“課后活動”第2題;三民主義與同盟會政治綱領的關系是什么 【答案】三民主義是孫中山對同盟會政治綱領的闡述和概括,也是同盟會政治綱領的另一種表述方式,二者并無原則上和實質上的區別。(二)同步課堂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夷之長技三:一戰艦,二火器,三養兵練兵之法……是書何以作 曰:以夷制夷而作……為師夷長技以制夷而作。材料二:要救中國,只有維新;要維新,只有學外國。材料三:我們革命的目的,是為中國謀幸福,因不愿少數滿洲人專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專制,故要政治蘋命;不愿少數富人專制,故要社會革命。(1)根據所學知識,說明上述材料分別是近代中國哪一派別的政治主張。(2)請分別寫出每個派別的一位代表。【講評】材料一中的“師夷長技以制夷”是洋務派的主張,教材沒有提到這一點,但由“戰艦”“火器”“養兵練兵之法”可知這些人主張學習西方的軍事技術,由此可推斷出答案。材料二明確提出了“維新”,比較容易判斷。材料三提出了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會革命,是資產階級革命派的主張。【答案】(1)洋務派、維新派(資產階級改良派)、資產階級革命派(2)洋務派:奕訴、曾國藩、張之洞、李鴻章、左宗棠等;維新派:康有為、梁啟超等;資產階級革命派:孫中山等。2.有的史學家認為:“從實力來講,孫中山比起洪秀全來,相差不知幾千萬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國不亡于洪、楊,卻被孫文的幾個口號叫垮了,何哉 主題使然也。孫中山把主題摸對了,幾顆炸彈一丟,滿清帝國就土崩瓦解了、”孫中山摸到的時代主題是( ).A.師夷長技以制夷 B.反對外國侵略C.主張耕者有其田 D.實行三民主義【講評】“師夷長技以制夷”是洋務派的主張;反對外國侵略對洪秀全和孫中山來說,都沒有當成時代主題;“主張耕者有其田”是孫中山提出的,只是思想的一部分,太平天國也有“均田地”的思想;“三民主義”的提出才是時代所需,在它的指導下推翻了滿清帝國。【答案】D3.大大推動了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的組織是( )。A.強學會 B.興中會 C.中國同盟會 D.華興會【答案】C四、課堂小結孫中山先生是中國革命的先行者,面對腐敗不堪的清王朝政府,為了實現民族獨立和解放,他毅然走上革命道路,成立興中會,舉行起義,宣傳革命思想者,發展革命力量,直到成立中國同盟會,提出三民主義的革命綱領,中國革命就此進入新的歷史時期。板書設計革命先行者孫中山興中會:時間:1894年11月地點:檀香山宗旨:振興中華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同盟會:時間:1905年8月組成: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政治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領導:孫中山為總理,建立領導機構刊物:《民報》性質:中國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三民主義:內容 民族主義 民權主義 民生主義對應內容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刷 創立民國 平均地權內涵 推翻清王朝統治,反對民族壓迫 推翻君主專制政體,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核定全國地價,逐步實現土地國有地位 核心教學探討與反思本節課主要講述的是孫中山先生早年的思想主張和革命事跡,從興中會的成立到同盟會的創建、最后以三民主義結束,本課的教學要凸顯三民主義思想理論確定的實踐性和曲折性,可通過圖片、列表等形式,讓學生理清事件之間的關系,著重培養學生借助列表來進來歸納整理的能力。補充資料孫中山在倫敦被誘捕1896年9月23日,孫中山自紐約赴英國。早在當年6月,清政府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聽說孫中山準備轉往歐洲,就電令駐美公使楊儒,查明孫中山行蹤,電告駐英公使龔照瑗。龔照瑗在得知孫中山來英消息后,立即與英國政府外交部交涉引渡,遭到拒絕,龔照瑗即雇用莢國偵探社的偵探,計劃監視孫中山。9月30日孫中山到利物浦上岸,英國偵探立即跟蹤盯梢。10月11日,孫中山在行經清廷駐英使館時被誘入館內拘留。龔照瑗決定將他秘密用船押回國內處理,孫本人也作了中途跳海或被送回廣州后縱是嚴刑拷打,寧死也決不出賣同志的準備,在使館工人科爾和女管家霍維夫人的幫助下,孫中山的老師康德黎得到訊息,采取赴警署及向英國外交部報告等多項營救行動。10月19日,英國首相兼 外相沙士勃雷侯爵決定干預。10月22日,英國政府以強硬措辭照會清公使館,要求釋放孫中山,當地《地球報》同時刊發號外,報道孫中山被囚消息,引起倫敦全城轟動。10月23日,孫中山獲釋。至此,孫中山共被囚12天,死里逃生。孫中山被釋后,于10月24日致函倫敦各報主筆,對英國政府、報界和英國人民表示感謝,函稱“我對立憲政府和文明國民意義的認識和感受愈加堅定,促使我更積極地投身于我那可愛而受壓迫之祖國的進步、教育和文明事業。”他在接受《每日新聞》記者采訪時特別說明,和舊式的“白蓮教”不同,“我們的運動是新的,限于受過教育的中國人,他們大部分在國外”。除英國各報刊外,美國、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中國香港以及上海的《萬國公報》《時務報》等紛紛發表報道和評論,孫中山的國際知名度因此大為提高。- 1 -- 7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