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重點強化練16 細胞呼吸的影響因素及應用一、選擇題1.下列有關細胞呼吸的敘述,正確的是( )A.零上低溫、無氧、干燥的環境細胞呼吸最弱,有利于果蔬儲藏B.馬拉松比賽中人體主要是從分解有機物產生乳酸的過程中獲得能量C.選用透氣性好的“創可貼”,可保證人體細胞的有氧呼吸,增強免疫能力D.用玉米經酵母菌發酵產生酒精來替代汽油,主要利用了酵母菌的無氧呼吸2.(2024·東莞實驗中學高三月考)下列關于細胞呼吸的敘述,正確的是( )A.可用濃硫酸配制的重鉻酸鉀檢驗酵母菌細胞呼吸是否有酒精產生B.真核生物進行有氧呼吸,原核生物進行無氧呼吸C.細胞呼吸產生的 NADH 只能在線粒體內膜上被消耗D.作物長期淹水使根系的無氧呼吸強度降低,導致酒精積累產生毒害3.玉米根部細胞中既含有乳酸脫氫酶又含有乙醇脫氫酶,能催化不同類型的無氧呼吸。如圖是玉米根部細胞在無氧和氧氣充足時細胞呼吸生成二氧化碳的速率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A.ad段和de段細胞呼吸所需的酶和發生的場所不完全一樣B.消耗等量葡萄糖時,ab段和bd段細胞釋放的能量是相同的C.cd段二氧化碳產生速率下降可能與細胞呼吸產物的積累有關D.ab段細胞只進行產生乳酸的無氧呼吸,bd段只進行產生酒精的無氧呼吸4.將石榴果實置于密閉包裝、23 ℃條件下儲藏,每隔20 h測定包裝中的O2和CO2含量,結果如圖。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A.0~60 h間石榴細胞呼吸速率逐漸升高B.將溫度降低至4 ℃,兩條曲線的交點將左移C.70 h后呼吸速率突然上升可能與微生物有關D.實驗測得的CO2含量即為細胞呼吸的釋放量5.(2024·廣東茂名一中高三月考)在最適溫度條件下,測得植物的細胞呼吸情況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b點代表細胞無氧呼吸強度和有氧呼吸強度相等B.適于儲藏蔬菜水果的氧濃度為b點對應的氧濃度C.圖中虛線代表植物細胞呼吸釋放的CO2量D.適當提高溫度,c點將上移6.(2024·福建寧德一中高三檢測)細胞呼吸為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能把生物體的糖代謝、脂類代謝、蛋白質代謝等連成一個整體,成為體內各種有機物相互轉化的樞紐。為研究影響有氧呼吸耗氧速率的因素,按圖示順序依次加入線粒體及相應物質,測定氧氣濃度的變化,結果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過程①中沒有水生成B.過程②比③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ADP不足C.過程②比⑤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H]不足D.提高環境中O2濃度,耗氧速率一定增大7.(2023·天津河北區高三二模)為研究低氧狀態對青瓜根細胞呼吸的影響,某研究小組用a、b兩個青瓜品種進行實驗研究,圖示結果為一周后測得的根系中酒精的相對含量。據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低氧條件下,a品種的根細胞只可能進行無氧呼吸B.根細胞中丙酮酸分解為酒精的過程也要產生ATPC.正常通氣時青瓜根細胞產生的CO2來自線粒體和細胞質基質D.低氧時根細胞通過無氧呼吸產生的CO2,b品種比a品種多8.(2024·海南儋州洋浦中學高三月考)某小組同學為延長蘋果的儲存時間,對不同溫度和O2含量條件下新鮮蘋果的CO2釋放量進行測量,結果如表所示(表中數據為相對值)。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溫度/℃ CO2釋放量O2含量 0.1% O2含量 1% O2含量3% O2含量10% O2含量20% O2含量40%3 6.2 3.6 1.2 4.4 5.4 5.310 31.2 27.5 5.9 21.5 33.3 32.920 46.4 35.2 6.4 38.9 65.5 66.230 59.8 41.4 8.8 56.6 100.0 101.6A.本實驗的自變量為溫度和CO2釋放量B.O2含量為1%時釋放的CO2來自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C.3 ℃、O2含量為3%是測試條件下儲存蘋果的最佳環境條件D.儲存蘋果需要控制溫度和氧含量的主要目的是抑制細胞呼吸9.(2024·東莞高三期末)細胞的呼吸強度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通過控制這些因素可以改變細胞呼吸強度,有利于生物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呼吸熵(RQ=CO2釋放量/O2吸收量)可作為描述細胞利用不同底物呼吸過程中O2供應情況的一種指標。圖甲、乙表示相關因素對細胞呼吸的影響,圖丙表示某植物非綠色器官在不同氧分壓下的呼吸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由圖甲可知,冬季適當升高室內溫度可以升高人體溫度,從而促進人體細胞呼吸B.若圖乙D點開始只進行有氧呼吸,則D點后呼吸作用CO2釋放量和O2吸收量不一定相等C.據圖丙分析,c點以后細胞呼吸的強度不再隨氧分壓的增大而變化D.綜上分析,種子萌發時應在溫度高、氧氣充足的條件下進行10.(2024·云南曲靖第一中學高三月考)長期浸水會導致樹根變黑腐爛。樹根從開始浸水到變黑腐爛的過程中,細胞呼吸速率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Ⅰ階段根細胞的有氧呼吸速率下降B.Ⅱ階段根細胞的無氧呼吸速率上升C.Ⅲ階段曲線下降的主要原因與Ⅰ階段不同D.細胞在a時的有氧呼吸強度小于在b時的有氧呼吸強度11.(2023·惠州高三二模)某實驗小組為探究細胞中ROCK1(一種蛋白激酶基因)過度表達對細胞呼吸的影響,通過對體外培養的成肌細胞中加入不同物質檢測細胞耗氧率(OCR,可一定程度地反映細胞呼吸情況),設置對照組:Ad-GFP組,實驗組:Ad-ROCK1(ROCK1過度表達)兩組進行實驗,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注:寡霉素為ATP合酶抑制劑;FCCP作用于線粒體內膜,為線粒體解偶聯劑,不能產生 ATP;抗霉素A為呼吸鏈抑制劑,完全阻止線粒體耗氧。A.加入寡霉素后,OCR 降低值代表機體用于 ATP 合成的耗氧量B.FCCP 的加入使細胞耗氧量增加,細胞產生的能量均以熱能形式釋放C.ROCK1過度表達只增加細胞的基礎呼吸,而不增加 ATP的產生量D.加入抗霉素A后,成肌細胞只能進行無氧呼吸,無法產生[H]和 CO212.(2024·福建莆田一中高三期中)將一批生理狀況相近的新鮮藍莓果實隨機均分為兩組,甲組(處理組)用高濃度的CO2處理48 h,乙組(對照組)不作任何處理,然后均儲藏在溫度為1 ℃的冷庫內。每10天定時定量取樣一次,測定其單位時間內CO2釋放量和O2吸收量,計算兩者的比值,得到如圖所示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第10天時,甲組與乙組呼吸速率相同B.儲存時間越短,甲組處理條件對藍莓的儲存優勢就越明顯C.第40天甲組用于無氧呼吸的葡萄糖比例是乙組的4/5D.如果實驗在光照條件下進行,會對實驗結果產生顯著影響二、非選擇題13.(2024·廣東實驗中學高三月考)草莓果實含有多種有機物且含水量高,深受人們的喜愛。為了在運輸途中做好草莓果實的保鮮,某生物研究小組探究了不同儲藏溫度對草莓果實細胞呼吸強度的影響,結果如圖。回答下列問題:(1)該實驗根據CO2使________________溶液由藍變綠再變黃的時間長短為檢測指標,檢測細胞呼吸強度,但不能用是否有CO2的釋放作為判斷草莓果實細胞呼吸類型的指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研究表明,隨儲藏溫度的升高,草莓果實的鮮重逐漸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利用細胞呼吸的原理,請提出有利于草莓果實物流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兩條即可)。(4)另一研究小組通過查閱資料發現:用一定的低溫處理果實可以延遲果實在常溫保鮮過程中的后熟作用(由采收成熟度向食用成熟度過度的過程),從而延長保鮮時間,這種低溫效應稱為“冷激反應”。為探究草莓果實保鮮技術,請根據以上信息擬定一個探究實驗,并簡要說明實驗思路。實驗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點強化練16 細胞呼吸的影響因素及應用(解析版)一、選擇題1.下列有關細胞呼吸的敘述,正確的是( )A.零上低溫、無氧、干燥的環境細胞呼吸最弱,有利于果蔬儲藏B.馬拉松比賽中人體主要是從分解有機物產生乳酸的過程中獲得能量C.選用透氣性好的“創可貼”,可保證人體細胞的有氧呼吸,增強免疫能力D.用玉米經酵母菌發酵產生酒精來替代汽油,主要利用了酵母菌的無氧呼吸答案 D解析 低溫、低氧、濕度適宜的環境細胞呼吸最弱,有利于果蔬儲藏,A錯誤;馬拉松比賽中人體主要是從分解有機物產生二氧化碳和水的過程中獲得能量,也能從產生乳酸的過程中獲得少量能量,B錯誤;用透氣性好的“創可貼”可防止厭氧菌繁殖,C錯誤;用玉米經酵母菌發酵產生酒精來替代汽油,主要利用了酵母菌的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D正確。2.(2024·東莞實驗中學高三月考)下列關于細胞呼吸的敘述,正確的是( )A.可用濃硫酸配制的重鉻酸鉀檢驗酵母菌細胞呼吸是否有酒精產生B.真核生物進行有氧呼吸,原核生物進行無氧呼吸C.細胞呼吸產生的 NADH 只能在線粒體內膜上被消耗D.作物長期淹水使根系的無氧呼吸強度降低,導致酒精積累產生毒害答案 A解析 橙色的重鉻酸鉀溶液在酸性條件下與酒精發生化學反應,變成灰綠色,可用于檢驗酵母菌細胞呼吸是否有酒精產生,A正確;有的原核生物也能進行有氧呼吸,生物進行哪種呼吸方式與細胞中所含有的酶的種類有關,B錯誤;有氧呼吸產生的NADH在線粒體內膜上和氧氣反應生成水并釋放大量能量,無氧呼吸產生的NADH在細胞質基質中與丙酮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者生成乳酸,C錯誤;作物長期淹水使根系的無氧呼吸強度增加,導致酒精積累產生毒害,D錯誤。3.玉米根部細胞中既含有乳酸脫氫酶又含有乙醇脫氫酶,能催化不同類型的無氧呼吸。如圖是玉米根部細胞在無氧和氧氣充足時細胞呼吸生成二氧化碳的速率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A.ad段和de段細胞呼吸所需的酶和發生的場所不完全一樣B.消耗等量葡萄糖時,ab段和bd段細胞釋放的能量是相同的C.cd段二氧化碳產生速率下降可能與細胞呼吸產物的積累有關D.ab段細胞只進行產生乳酸的無氧呼吸,bd段只進行產生酒精的無氧呼吸答案 D解析 無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第一階段所需的酶一樣,玉米是真核生物,有氧呼吸場所是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基質和線粒體內膜,無氧呼吸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A正確;無論無氧呼吸生成酒精還是乳酸,都只在第一階段釋放少量的能量,而第一階段是完全相同的,消耗等量葡萄糖時,釋放的能量相同,B正確;cd段產生酒精,酒精積累可能使細胞呼吸速率降低,C正確;ab段不產生二氧化碳,說明細胞只進行產生乳酸的無氧呼吸,bd段產生二氧化碳,說明細胞進行產生酒精的無氧呼吸,但無法確定是否進行產生乳酸的無氧呼吸,D錯誤。4.將石榴果實置于密閉包裝、23 ℃條件下儲藏,每隔20 h測定包裝中的O2和CO2含量,結果如圖。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A.0~60 h間石榴細胞呼吸速率逐漸升高B.將溫度降低至4 ℃,兩條曲線的交點將左移C.70 h后呼吸速率突然上升可能與微生物有關D.實驗測得的CO2含量即為細胞呼吸的釋放量答案 C解析 0~60 h之間,包裝中O2含量減少趨勢較小,CO2含量增加趨勢較大,說明有氧呼吸速率在減弱,無氧呼吸速率逐漸加快,A錯誤;兩條曲線的交點表示包裝中O2和CO2含量相等,由于O2含量是逐漸減少的,CO2含量是逐漸增加的,溫度降低至4 ℃,酶活性減弱,呼吸強度減弱,則兩曲線交點將右移,B錯誤;隨細胞呼吸進行,釋放熱量增加,代謝產生水,滋生微生物,70 h后呼吸速率突然上升可能與微生物的代謝有關,C正確;實驗測得的CO2含量為包裝中原本所含CO2量和細胞呼吸的CO2釋放量之和,D錯誤。5.(2024·廣東茂名一中高三月考)在最適溫度條件下,測得植物的細胞呼吸情況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b點代表細胞無氧呼吸強度和有氧呼吸強度相等B.適于儲藏蔬菜水果的氧濃度為b點對應的氧濃度C.圖中虛線代表植物細胞呼吸釋放的CO2量D.適當提高溫度,c點將上移答案 C解析 圖中b點只進行有氧呼吸,A錯誤;儲藏蔬菜水果需要呼吸強度最低,有機物消耗最少,不是b點對應的氧氣濃度,B錯誤;圖中虛線代表植物細胞呼吸釋放的CO2量,包括無氧呼吸和有氧呼吸,C正確;圖中曲線是在最適溫度條件下的檢測結果,所以適當提高溫度,細胞呼吸會降低,c點下移,D錯誤。6.(2024·福建寧德一中高三檢測)細胞呼吸為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能把生物體的糖代謝、脂類代謝、蛋白質代謝等連成一個整體,成為體內各種有機物相互轉化的樞紐。為研究影響有氧呼吸耗氧速率的因素,按圖示順序依次加入線粒體及相應物質,測定氧氣濃度的變化,結果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過程①中沒有水生成B.過程②比③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ADP不足C.過程②比⑤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H]不足D.提高環境中O2濃度,耗氧速率一定增大答案 C解析 加入線粒體后,過程①O2濃度略有下降,說明在線粒體中進行了有氧呼吸第三階段生成水,A錯誤;加入呼吸底物丙酮酸后,耗氧速率明顯增加,故過程②比③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底物丙酮酸不足,B錯誤;加入ADP后,過程②O2濃度下降較慢,加入丙酮酸后,過程③O2濃度下降加快,而丙酮酸可以分解為二氧化碳與[H],由于O2可以與[H]結合形成水,[H]增多,O2濃度下降較快,因此限制過程②O2濃度降低的因素可能是[H];加入ADP后,過程⑤O2濃度降低的速度加快,說明該過程[H]充足,限制O2與[H]結合的因素是ADP的量,因此過程②比⑤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H]不足,C正確;影響耗氧速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ADP、丙酮酸、[H]等因素,若只提高環境中O2濃度,耗氧速率不一定增大,D錯誤。7.(2023·天津河北區高三二模)為研究低氧狀態對青瓜根細胞呼吸的影響,某研究小組用a、b兩個青瓜品種進行實驗研究,圖示結果為一周后測得的根系中酒精的相對含量。據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低氧條件下,a品種的根細胞只可能進行無氧呼吸B.根細胞中丙酮酸分解為酒精的過程也要產生ATPC.正常通氣時青瓜根細胞產生的CO2來自線粒體和細胞質基質D.低氧時根細胞通過無氧呼吸產生的CO2,b品種比a品種多答案 C解析 在低氧條件下,a品種的根細胞進行無氧呼吸產生的酒精比b品種多,但不能確定a品種的根細胞只能進行無氧呼吸,A錯誤;根細胞中丙酮酸分解為酒精的過程發生在無氧呼吸第二階段,不會產生ATP,B錯誤;正常通氣時,測得的根系中有少量的酒精,說明青瓜根細胞既進行有氧呼吸也進行無氧呼吸,所以產生的CO2來自線粒體和細胞質基質,C正確;在低氧條件下,a品種的根細胞進行無氧呼吸產生的酒精比b品種多,說明在低氧條件下,a品種的根細胞進行無氧呼吸產生的CO2比b品種多,D錯誤。8.(2024·海南儋州洋浦中學高三月考)某小組同學為延長蘋果的儲存時間,對不同溫度和O2含量條件下新鮮蘋果的CO2釋放量進行測量,結果如表所示(表中數據為相對值)。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溫度/℃ CO2釋放量O2含量 0.1% O2含量 1% O2含量3% O2含量10% O2含量20% O2含量40%3 6.2 3.6 1.2 4.4 5.4 5.310 31.2 27.5 5.9 21.5 33.3 32.920 46.4 35.2 6.4 38.9 65.5 66.230 59.8 41.4 8.8 56.6 100.0 101.6A.本實驗的自變量為溫度和CO2釋放量B.O2含量為1%時釋放的CO2來自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C.3 ℃、O2含量為3%是測試條件下儲存蘋果的最佳環境條件D.儲存蘋果需要控制溫度和氧含量的主要目的是抑制細胞呼吸答案 A解析 本實驗的自變量包括氧氣濃度和溫度,因變量為新鮮蘋果的二氧化碳釋放量,A錯誤;O2含量為1%時釋放的CO2來自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當氧氣濃度增加時,二氧化碳的釋放量減少,說明無氧呼吸受到抑制,但無氧呼吸依舊存在,B正確;溫度為3 ℃、O2含量為3%時,釋放的二氧化碳量最少,細胞呼吸速率最低,此時有機物消耗最少,是儲存蘋果的最佳環境條件,C正確;溫度通過影響酶的活性來影響呼吸速率,所以儲存蘋果的溫度和氧含量應控制在零上低溫和低氧條件下,從而降低細胞呼吸強度,減少有機物的消耗,D正確。9.(2024·東莞高三期末)細胞的呼吸強度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通過控制這些因素可以改變細胞呼吸強度,有利于生物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呼吸熵(RQ=CO2釋放量/O2吸收量)可作為描述細胞利用不同底物呼吸過程中O2供應情況的一種指標。圖甲、乙表示相關因素對細胞呼吸的影響,圖丙表示某植物非綠色器官在不同氧分壓下的呼吸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由圖甲可知,冬季適當升高室內溫度可以升高人體溫度,從而促進人體細胞呼吸B.若圖乙D點開始只進行有氧呼吸,則D點后呼吸作用CO2釋放量和O2吸收量不一定相等C.據圖丙分析,c點以后細胞呼吸的強度不再隨氧分壓的增大而變化D.綜上分析,種子萌發時應在溫度高、氧氣充足的條件下進行答案 B解析 人是恒溫哺乳動物,外界溫度變化時,機體可通過自身調節維持體溫穩定,A錯誤;細胞呼吸一般以葡萄糖為底物,但底物也可能是脂肪等其他物質,消耗脂肪時,CO2產生量小于氧氣消耗量,所以若圖乙D點開始只進行有氧呼吸,D點后CO2釋放量和O2吸收量不一定相等,B正確;RQ=CO2釋放量/O2吸收量,當RQ=1時,CO2釋放量等于O2吸收量,若底物為葡萄糖,則RQ=1時,說明細胞只進行有氧呼吸,一定范圍的氧氣濃度下,有氧呼吸強度會隨著氧氣濃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c點以后細胞呼吸的強度會隨氧分壓的增大而變化,C錯誤;種子萌發應該在適宜的溫度下、氧氣充足的條件下進行,D錯誤。10.(2024·云南曲靖第一中學高三月考)長期浸水會導致樹根變黑腐爛。樹根從開始浸水到變黑腐爛的過程中,細胞呼吸速率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Ⅰ階段根細胞的有氧呼吸速率下降B.Ⅱ階段根細胞的無氧呼吸速率上升C.Ⅲ階段曲線下降的主要原因與Ⅰ階段不同D.細胞在a時的有氧呼吸強度小于在b時的有氧呼吸強度答案 D解析 Ⅰ階段,由于樹根浸水,土壤中氧氣濃度降低,細胞有氧呼吸的速率下降,A正確;Ⅱ階段,隨氧氣濃度的進一步降低,對無氧呼吸的抑制作用減弱,細胞的無氧呼吸速率上升,B正確;Ⅰ階段呼吸速率下降是由于氧氣濃度降低,Ⅲ階段呼吸速率下降是由于無氧呼吸產生的酒精對根細胞產生毒害作用,二者下降的主要原因不同,C正確;a點氧氣濃度高于b點,有氧呼吸強度比b點大,無氧呼吸速率則小于b點,D錯誤。11.(2023·惠州高三二模)某實驗小組為探究細胞中ROCK1(一種蛋白激酶基因)過度表達對細胞呼吸的影響,通過對體外培養的成肌細胞中加入不同物質檢測細胞耗氧率(OCR,可一定程度地反映細胞呼吸情況),設置對照組:Ad-GFP組,實驗組:Ad-ROCK1(ROCK1過度表達)兩組進行實驗,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注:寡霉素為ATP合酶抑制劑;FCCP作用于線粒體內膜,為線粒體解偶聯劑,不能產生 ATP;抗霉素A為呼吸鏈抑制劑,完全阻止線粒體耗氧。A.加入寡霉素后,OCR 降低值代表機體用于 ATP 合成的耗氧量B.FCCP 的加入使細胞耗氧量增加,細胞產生的能量均以熱能形式釋放C.ROCK1過度表達只增加細胞的基礎呼吸,而不增加 ATP的產生量D.加入抗霉素A后,成肌細胞只能進行無氧呼吸,無法產生[H]和 CO2答案 A解析 圖中加入寡霉素前可代表細胞的正常耗氧率,寡霉素是ATP合酶抑制劑,加入寡霉素后,OCR降低值代表細胞用于ATP合成的耗氧量,間接反映細胞此時的ATP產量,A正確; FCCP加入后,OCR值升高,細胞耗氧量增加,FCCP作用于線粒體內膜,不能產生 ATP,故線粒體內膜上產生的能量均以熱能形式釋放,而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基質中的能量還可儲存在 ATP中,B錯誤;ROCK1 過度表達不僅增加細胞的基礎呼吸,還會增加細胞 ATP 的產生量,C錯誤;抗霉素 A加入成肌細胞后阻止線粒體耗氧,無法產生ATP,但細胞質基質中進行的反應不受影響,能產生[H],D錯誤。12.(2024·福建莆田一中高三期中)將一批生理狀況相近的新鮮藍莓果實隨機均分為兩組,甲組(處理組)用高濃度的CO2處理48 h,乙組(對照組)不作任何處理,然后均儲藏在溫度為1 ℃的冷庫內。每10天定時定量取樣一次,測定其單位時間內CO2釋放量和O2吸收量,計算兩者的比值,得到如圖所示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第10天時,甲組與乙組呼吸速率相同B.儲存時間越短,甲組處理條件對藍莓的儲存優勢就越明顯C.第40天甲組用于無氧呼吸的葡萄糖比例是乙組的4/5D.如果實驗在光照條件下進行,會對實驗結果產生顯著影響答案 C解析 第10天時,兩組藍莓的CO2釋放量和O2吸收量的比值等于1,說明都只進行有氧呼吸,藍莓有氧呼吸過程中氧氣的吸收量與二氧化碳的釋放量相等,但不能說明甲組與乙組呼吸速率相同,A錯誤;由圖可知,儲存時間越長,甲組處理條件對藍莓的儲存優勢就越明顯,B錯誤;第40天,對照組CO2釋放量和O2吸收量的比值等于2,設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為x,無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為y,則有關系式(6x+2y)÷6x=2,解得x∶y=1∶3。處理組CO2釋放量和O2吸收量的比值等于1.5,解得x∶y=2∶3,甲組(處理組)用于無氧呼吸的葡萄糖為3/5,乙組(對照組)用于無氧呼吸的葡萄糖為3/4,甲組用于無氧呼吸的葡萄糖比例是乙組的4/5,C正確;新鮮藍莓果實幾乎沒有光合色素,如果實驗在光照條件下進行,不會對實驗結果產生顯著影響,D錯誤。二、非選擇題13.(2024·廣東實驗中學高三月考)草莓果實含有多種有機物且含水量高,深受人們的喜愛。為了在運輸途中做好草莓果實的保鮮,某生物研究小組探究了不同儲藏溫度對草莓果實細胞呼吸強度的影響,結果如圖。回答下列問題:(1)該實驗根據CO2使________________溶液由藍變綠再變黃的時間長短為檢測指標,檢測細胞呼吸強度,但不能用是否有CO2的釋放作為判斷草莓果實細胞呼吸類型的指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研究表明,隨儲藏溫度的升高,草莓果實的鮮重逐漸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利用細胞呼吸的原理,請提出有利于草莓果實物流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兩條即可)。(4)另一研究小組通過查閱資料發現:用一定的低溫處理果實可以延遲果實在常溫保鮮過程中的后熟作用(由采收成熟度向食用成熟度過度的過程),從而延長保鮮時間,這種低溫效應稱為“冷激反應”。為探究草莓果實保鮮技術,請根據以上信息擬定一個探究實驗,并簡要說明實驗思路。實驗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溴麝香草酚藍 草莓果實細胞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都產生CO2 (2)隨著溫度的升高,草莓果實有機物氧化分解加快,水分散失增多(3)適當降低溫度;通入CO2或N2,減少氧氣含量(4)探究低溫處理時間對草莓果實后熟時間的影響 將生理狀況相近的草莓果實平均分成若干組,一組不作低溫處理,其他組分別用相同低溫處理不同時間,記錄不同組草莓果實后熟所需時間(其他思路合理對應目的也可)解析 (1)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藍溶液由藍變綠再變黃,根據溴麝香草酚藍溶液變成黃色的時間長短,可以檢測草莓果實細胞呼吸的強度;但草莓果實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都能產生CO2,故不能用是否有CO2的釋放作為判斷草莓果實細胞呼吸類型的指標。(2)隨著溫度的增加,草莓果實細胞呼吸強度升高,消耗有機物增多,同時,隨著溫度的升高,水分散失增多,故隨儲藏溫度和時間的增加,草莓果實的鮮重逐漸下降。(4)要研究草莓保鮮技術,可以探究低溫處理時間對草莓果實后熟時間的影響(或探究不同溫度的低溫對草莓后熟時間的影響或探究能夠延遲草莓果實后熟作用的最適溫度等),其具體操作為:將生理狀況相近的草莓平均分成若干組,一組不處理,其他組分別用相同低溫處理不同時間,觀察不同組草莓后熟所需時間,從而根據實驗結果得出相應的結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