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請江市濱江學校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測試八年級道德與法治第I卷共20分一、選擇題(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每小題1分,共20分)1.通過父母的撫育、同伴的幫助、老師的教誨和社會的關愛等,我們逐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這告訴我們A.親近社會是個人成長的唯一途徑B,人在交往中形成樸會關系C.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D.社會發展離不開個人努力2.革命導師馬克思說:“人是最名副其實的政治動物,不僅是一種合群的動物,而且是只有在社會中才能獨立的動物。”這說明A.社會是個人的有機組成部分B.每個人都是獨立存在的C.個人的發展決定社會的進步D.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3.參觀植物園、研學旅行、志愿服務、環保宣傳、社會調查…對于參與這樣的社會活動產生的影響,下列網友的觀點正確的是①皮皮蜘蛛俠:體驗社會生活②旺旺小草:發展和成就自己③菲菲:展現自己的與眾不同④楓:消除成長中的所有困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社會之于人,猶如陽光、空氣和水之于植物。這意味著我們應該①積極融入社會,汲取精神滋養②增強自護意識,謹慎接觸社會③合理利用條件,發展成就自己④放棄學校生活,投身社會實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右圖漫畫啟示我們應該超①辨析網絡信息②學會“信息節食”③增強抗誘惑能力·④遠離網絡生活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6.一些網游公司為追求經濟效益,繞過實名制這一要求,讓未成年入以游客模式充值消費。面對商家的套路,未成年人應該A.遠離網絡生活B.抵制不良誘惑C.加強網絡管理D.完善網絡立法7,全國“兩會”期間,多位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開微博、征民意,許多普通人也通過網絡為“兩會”建言獻策。這說明A.互聯網是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唯一渠道B.我國公民可以通過網絡解決一切問題C.網絡成為匯民智、促發展的重要渠道D.公民通過網絡直接制定國家大政方針八政第1頁共4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描AP8。一個人準備出國游,緊急聯系人寫了母親名字,結果有關部門要求提供材料,證明“你媽是你媽”!對此,你認為A.要積極改進規則B.要自覺遵守規則C.要堅定維護規則D.要參與制定規則9.自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們的向往。我們應該這樣理解自由①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②享受自由可以損轡他人的利益③突破規則是享受自由的前提④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0.圖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間關系的直觀方法。下列各組概念之問的關系與下圖所表示一致的是A.①道德②規則B.①刑罰②罰款C.①犯罪②違法D.①一般違法行為②民事違法行為11.寧波動物園一游客為逃票翻過了兩道三米多高的圍墻、一道鐵絲網和柵欄,進入園內。又無視圍墻外的警告,爬進了老虎散放區,被老虎拖咬身亡。這啟示我們A.要有規則意識,自覺遵守公共規則B.要尊重弱勢群體,維護公平正義C.要珍愛生命,自覺遠離野生動物D.要增強權利意識,積極爭取賠償12.只要掃一掃二維碼,就可以輕松騎走一輛共享單車,方便了市民出行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如亂倍亂放、惡意毀壞…以下觀點正確的是A.遵守規則需要監督、提醒等外在約束B.各項社會規則的遵守依靠自律就可以C.單車管理公司不需要實施有效的管理D.市民要嚴厲查處違規停放車輛的行為13.中學生馬強做事我行我素,他的口頭禪是“自由萬歲”。在馬路上,他橫沖直撞,還闖了紅燈,被蓄察嚴肅地批評了一頓。自習課上他高聲談笑,引起了同學們的不滿和指責。籃球場上,他屢屢犯規,被裁判罰下了場。他遺憾地說:“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真正的自由。”對此認識正確的是A.追求自由是權利,因此可無視規則B.我們要增強規則意識,敬畏規則C.現實生活中存在很多不公平的現象D.自由為社會規則劃定了界限14.對以下古文的理解對應合理的是①不學禮,無以立一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②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一一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③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④敬人者,人恒敬之一一尊重是相互的:要互敬互愛A.①②B.③④C.0③D.②④15.胡某在觀看比賽時因起哄、打鬧被公安機關給予警告。李某違反傳染病防治法,構成妨害傳染病防治罪。胡某、李某的行為分別是A.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B.民事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C.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D.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八政第2頁共4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描Ap江蘇省靖江市濱江學校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道德與法治試題答案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1. C2. D3. A4. B5. B6. B7. C8. A9. C10. D11. A12. A13. B14. D15. C16. D17. D18. C19. B20. A二、簡析題(共2題,共16分)21.(1)情境一:強強應該勸阻皖皖,告訴他這種行為是錯誤的,并且向老師或家長報告此事。理由:①網絡病毒鏈接可能會對同學們的手機造成損害,侵犯他人的財產權利;②在網絡空間中也要遵守道德和法律,不能故意傳播有害信息,損害他人利益。(3分)(2)情境二:強強應該立即停止這種不尊重老人的行為,并向老人道歉。理由:①尊重他人是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每個人都應該得到尊重,我們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不做有損他人尊嚴的事情;②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我們要做到言行舉止文明,以禮待人。(3分)(3)情境三:強強應該遵守考試紀律,誠信考試,不看前排同學的試卷,盡力完成自己的考試。理由:①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考試作弊違背了誠信原則;②我們要自覺遵守考場規則,這是對自己學習成果的真實檢驗,也是對其他考生的公平對待。(2分)22.(1)因為青少年缺乏自律能力,容易沉溺于手機中的網絡游戲,影響學習和身心健康,還可能接觸到不良信息,引發各種問題,如視力下降、社交障礙、價值觀偏差等,所以家長會有這樣的感慨。(2分)(2)①要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②要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學會“信息節食”,不沉迷于網絡;③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自覺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④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⑤利用網絡傳播正能量,積極參與網絡公益活動等。(6分)三、實踐探究題(共14分)23.(1)趙某搶劫、販毒屬于刑事違法行為(犯罪行為)。判斷依據:①趙某的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他從小偷小摸發展到攔路搶劫、販毒,嚴重危害了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秩序;②他的行為觸犯了刑法,刑法對搶劫、販毒等犯罪行為有明確的規定和處罰;③他最終受到了刑罰處罰,被當地人民法院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罰金6萬元,刑罰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4分)(2)①遵守社會規則需要他律和自律。既需要監督、提醒、獎懲等外在約束,又需要自我約束,嚴于律己,不斷自我反省,克服已經發現的不良習慣。②遵守社會規則,需要我們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將規則作為自己行動的準繩。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該將規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③我們要堅定維護規則,一方面要從自己做起,自覺遵守規則;另一方面要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監督、幫助他人遵守規則。④我們要積極參與規則的改進和完善,善于與他人溝通交流、尋求共識,積極為新規則的形成建言獻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會發展的要求。(4分)(3)預防犯罪: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②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③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④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方法:①設法穩住歹徒,機智求助他人;②記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③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等。(6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江蘇省靖江市濱江學校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道德與法治試題.pdf 江蘇省靖江市濱江學校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道德與法治試題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