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4.4 升華和凝華 課件(共32張PPT)+練習(有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4.4 升華和凝華 課件(共32張PPT)+練習(有解析)

資源簡介

(共32張PPT)
4.4 升華和凝華
滬粵版八年級上冊
教學目標
1、知道升華和凝華的概念,
2、了解生活中的升華和凝華現象。
3、知道升華要吸熱,凝華要放熱。
新知導入
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你留意過它們嗎?從物態變化的觀點來看,這是怎么回事呢?
在嚴冬,結冰的濕 衣服也可以晾干
放在衣櫥中的樟腦丸會越來越小,最后“消失”
寒冷的冬天,在窗 玻璃上會有冰花
新知講解
一、升華和凝華
演示實驗:碘的升華和凝華
問題:
(1)燒瓶的內有什么物質?
(2)加熱的過程中燒瓶里面顏色發生了什么變化?
紫色的固態碘顆粒
燒瓶里面顏色變成了紫色
新知講解
(3)里面發生了怎樣的物態變化?
(4)有無液態碘出現?
(5)這個過程是吸熱還是放熱?
碘由固態直接變成了氣體
沒有
吸熱
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現象
升華需要吸熱
凝華需要放熱
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現象
升華:
凝華:
新知講解
二、解釋常見的升華、凝華現象
冬天的雪人會越來越小
固態的雪升華為了水蒸氣
冬天結冰的衣服也能變干
固態的冰升華為了水蒸氣
新知講解
放在衣櫥中的樟腦丸會越來越小,最后“消失”
是樟腦丸升華了
寒冷的冬天,在窗 玻璃上會有冰花
水蒸氣凝華成固態的冰
新知講解
固體空氣清新劑變少了
固體空氣清新劑升華成氣體
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而成的

新知講解
冰棍外表為何有”白粉”
因為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冰棍凝華成的.
霧 淞
因為空氣中的水蒸 氣遇冷凝華成的.
新知講解

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而成的
燈泡怎么變黑了呢?
固態鎢
鎢蒸氣
直接
新知講解
干冰(固態二氧化碳)溫度可達零下78.5℃,當將它放在空氣中時會長出“胡須”,你能解釋形成原因嗎
胡須——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成的小冰晶。
干冰升華成氣態的二氧化碳時要吸收大量的熱,使周圍降溫
用干冰進行食品保鮮
新知講解
舞臺上“煙霧繚繞”的景象
干冰升華吸收大量空氣中的熱空氣中的水蒸氣放熱降溫液化成許多小水珠,便形成了縷縷青云或淡淡薄。
新知講解
人工降雨
新知講解
固態
氣態
熔化(吸熱)
升華(吸熱)
汽化(吸熱)
液化(放熱)
凝華(放熱)
物質狀態的轉變
液態
課堂練習
1、(2023年山東濰坊)標準大氣壓下,液態氮的沸點為-1960C,室溫下將液態氮置于試管中,會看到試管周圍有大量“白氣”產生,并且筷子上有霜形成,如圖所示。下列關于該現象的分析正確的是( )
A. 霜的形成需要吸熱
B. 霜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
C. “白氣”的形成需要吸熱
D. “白氣”是氮氣液化形成的
B
課堂練習
2、關于生活中的熱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夏天超市里用冰塊給食材保鮮利用了冰熔化吸熱
B.水銀體溫計是利用玻璃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
C.夏天從冰箱里取出的飲料瓶外有小水珠出現是凝華現象
D.水沸騰時吸收熱量,溫度升高
A
課堂練習
3、 暑假里,小明從電冰箱的冷凍室內拿出一根棒冰,發現包裝紙上有一層“霜”,撕開包裝紙后,棒冰冒出“白氣”。關于這些現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霜”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
B. “霜”的形成需要吸熱
C. “白氣”是棒冰升華形成的
D. “白氣”的形成需要吸熱
A
課堂練習
4、 下列現象中與物態變化相對應的是(  )
A. 燈泡用久了燈絲變細是汽化現象
B. 曬在太陽下的濕衣服變干是凝固現象
C. 冰變成水是熔化現象
D. 碘顆粒加熱后變成紫色的碘蒸汽是凝華現象
C
課堂練習
5、下列中華古詩中涉及到的有關物質,對它形成的物態變化分析正確的是(  )
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的形成過程是凝華現象
B.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唏”露的形成過程是汽化現象
C. “荷蓑出林春雨細,蘆管臥吹莎草綠”雨的形成過程是升華現象
D.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雪的形成過程是凝固現象
A
課堂練習
6、(2024年江蘇無錫)如圖所示,密封的錘形玻璃泡內裝有少量碘顆粒,碘的熔點約為114℃。打開電吹風熱風擋對玻璃泡加熱,溫度約為60℃,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玻璃泡內彌漫著紫紅色的碘蒸氣,停止加熱,冷卻后玻璃泡內又出現碘顆粒。關于這個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加熱時,碘顆粒熔化
B. 冷卻時,碘蒸氣凝固
C. 加熱時,碘顆粒升華
D. 冷卻時,碘蒸氣液化
C
課堂練習
7、(2024年山東)水是生命之源,節約用水是公民的基本素養。關于水的物態變化說法正確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熔化,需要吸熱
B. 夏天灑水降溫——汽化,需要放熱
C. 秋天細雨綿綿——液化,需要吸熱
D. 冬天大雪紛飛——凝華,需要吸熱
A
課堂練習
8、(2024年成都)小李同學在爸爸指導下,走進廚房進行勞動實踐,他發現廚房里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識,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冷凍室取出的排骨表面有“白霜”,“白霜”是固態
B. 在排骨的“解凍”過程中,排骨中的冰吸熱熔化成水
C. 排骨湯煮沸后冒出大量的“白氣”,“白氣”是液態
D. 排骨湯盛出后不容易涼,是因為湯能夠不斷吸熱
D
課堂練習
9、(2024年四川廣安)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悟生活之理。對下列詩句所蘊含的熱現象分析正確的是(  )
A.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水凝固成冰的過程會放熱,溫度降低
B.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雪的形成是升華現象
C.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
D.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需要吸熱
C
課堂練習
10、(2024年河北) 下圖中的四幅圖,反映的物態變化不屬于凝華的是( )
A、冰錐的形成
B、冰花的形成
C、霧凇的形成
D、霜的形成
A
課堂練習
11、(2024年四川眉山) 水的物態變化使自然界有了雨、露、霧、霜和雪等千姿百態的奇觀。下列關于水的物態變化解釋正確的是( )
A. 露的形成是熔化現象
B. 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
C. 霧的形成是液化現象
D. 冰的形成是凝華現象
C
課堂練習
12、(2024年黑龍江齊齊哈爾)“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反倒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上面的文字節選于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一文。關于文中所涉及的一些現象,用物理知識解釋正確的是(  )
A. “雪”的形成是液化現象
B. “結冰”是凝固現象
C. “熱氣”的形成是升華現象
D. “冰”是非晶體,沒有熔點
B
課堂練習
13、下列與物態變化相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出汗時吹風扇感覺涼快,是因為風降低了室溫
B. 地面上的水消失,與冬天人呼出的“白氣”形成原理相同
C. 放在衣柜里的樟腦丸消失過程中,需要吸熱
D. 因為雪的形成過程中要吸收熱量,所以下雪時天氣變冷
C
課堂總結
升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現象叫升華。
升華吸熱
凝華:物質由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現象叫凝華。
凝華放熱
板書設計
升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現象叫升華。
升華吸熱
凝華:物質由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現象叫凝華。
凝華放熱
作業布置
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第111頁自我評價與作業第1、2、3、4、5題
謝謝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兼職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4.4 升華和凝華
1、(2023年湖北荊州)在研學旅行活動中,某同學運用所學物理知識,將一瓶結了冰的礦泉水與食物一起放在泡沫塑料箱中給食物保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礦泉水結冰是凝華現象
B. 食物保鮮利用了冰熔化放熱
C. 食物外包裝上出現小水珠是液化現象
D. 一段時間后食物外包裝上的小水珠消失了是升華現象
2、(2023年湖南永州)今天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在炎熱的夏天可以吃上遠方的新鮮食品,人們為了防止食品在長時間運輸中腐爛變質,利用干冰固態二氧化碳給食品降溫,這是因為( )
A. 干冰熔化吸熱 B. 干冰液化吸熱 C. 干冰升華吸熱 D. 干冰凝華吸熱
3、(2022齊齊哈爾)下列物態變化過程中,需要吸收熱量的是(  )
A. 冰雪消融 B. 清晨結露
C. 深秋凝霜 D. 潑水成冰
4、下列物態變化現象中屬于升華的是(  )
A. 雪的形成
B. 露珠的形成
C. 冬天結冰的衣服直接變干
D. 鐵塊變成鐵水
5、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以“一朵雪花”為軸線,呈現出詩人李白詩句中描述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的浪漫、夸張場景。北方冬季常見的雪花的形成與下列自然現象的形成屬于相同物態變化的是(  )
A. 露生成 B. 霧產生 C. 霜形成 D. 冰消融
6、如圖所示的物態變化過程中,發生凝華現象的是(  )
A. 初春,冰雪消融 B. 盛夏,驕陽散霧
C. 深秋,鐵網掛霜 D. 寒冬,凍衣變干
7、“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關于節氣中物質狀態
、(2021四川攀枝花) 下列現象中,物態變化相同的一組是(  )
①霧的形成 ②蠟燭滴“淚”③凍衣服晾干④露珠的形成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8、(2024年湖南長沙) “玉階生白露”“人跡板橋霜”,關于水蒸氣遇冷形成露和霜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露的形成是汽化 B. 露的形成需要吸熱
C. 霜的形成是升華 D. 霜的形成需要放熱
9、(2024年內蒙古赤峰)下列關于自然界水循環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敘述正確的是(  )
A. 雨的形成是汽化 B. 雪的形成是凝固
C. 霧的形成是液化 D. 霜的形成是升華
10、(2024年四川南充)用飛機向云層撒干冰進行人工降雨,出現下列物態變化,其中放熱的是( )
A. 干冰迅速升華成二氧化碳氣體 B. 小冰晶在下落過程中熔化為小水珠
C. 小雨滴在下落過程中部分汽化為水蒸氣 D. 云層中的水蒸氣凝華成小冰晶
11、(2024年安徽)我國古代科技著作《天工開物》里記載了鑄造“萬鈞鐘”和“鼎”的方法,先后用泥土制作“模骨”,“干燥之后以牛油、黃蠟附其上數寸”,在油蠟上刻上各種圖案(如圖),然后在油蠟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殼。干燥之后,“外施火力炙化其中油蠟”,油蠟流出形成空腔,在空腔中倒入銅液,待銅液冷卻后,“鐘鼎成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炙化其中油蠟”是升華過程 B. “炙化其中油蠟”是液化過程
C. 銅液冷卻成鐘鼎是凝固過程 D. 銅液冷卻成鐘鼎是凝華過程
12、(2024年甘肅臨夏州)大自然是神奇而多彩的。下列對自然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
A. 冰清玉潔的霧凇,是熱空氣凝華放熱形成的
B. 虛無縹緲的霧,是水蒸氣液化放熱形成的
C. 白如凝雪的冰雹,是水凝固吸熱形成的
D. 晶瑩剔透的露水,是液態水汽化吸熱形成的
13、(2024年山東濱州)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農耕文明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對下列節氣涉及的物態變化分析,正確的是( )
A. 圖甲“寒露”節氣,“露”的形成是凝固現象
B. 圖乙“霜降”節氣,“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
C. 圖丙“大雪”節氣,“雪”的形成是液化現象
D. 圖丁“雨水”節氣,“雨”的形成是凝華現象
14、以下有關現象及應用說法正確的是(  )
A. 夏天,景區用噴霧來降溫是利用蒸發吸熱
B. 夏天,涼爽的空調房間的窗戶玻璃上會形成一層水霧,它的形成過程屬于汽化
C. 冬天,“下雪不冷化雪冷”這句俗語蘊含著“液化放熱”的物理道理
D. 冬天,北方常出現霧凇的美景,它的形成過程是升華
15、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強冷才能發生______現象(填寫物態變化名稱)凝結成小冰晶,雪熔化時會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空氣中的熱量,所以才會有俗語“霜前冷,雪后寒” 。
16、(2023年廣東)如題圖所示,小明在某次觀察晶體升華現象時,用酒精燈加熱裝有某晶體顆粒的錐形瓶,發現錐形瓶內出現有色氣體玻璃板瓶內底部還出現少量液體。氣體形成的過程需要___________(選填“吸熱”或“放熱”);該晶體熔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答 案
1、答案:C
解析:A、水變成冰,是凝固過程,凝固放出熱量,故A錯誤;
B.冰變成水,是熔化過程,熔化吸收熱量,所以食物保鮮是利用冰熔化吸熱,故B錯誤;
C.食物溫度較低,外包裝上的水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低的食物變成的小水珠,這是液化過程,故C正確;
D.一段時間后食物外包裝上的小水珠消失了是汽化現象,故D錯誤。
故選:C。
(1)物質從固態變為液態是熔化過程,熔化吸收熱量;物質從液態變為固態是凝固過程,凝固放出熱量。
(2)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是汽化過程,汽化吸收熱量;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是液化過程,液化放出熱量。
(3)物質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是升華過程,升華吸收熱量;物質從氣態直接變為固態是凝華過程,凝華放出熱量。
判斷一種過程是什么物態變化,一定要分析過程原來和現在的狀態,然后根據六種物態變化的定義進行判斷。
2、答案:C
解析:干冰是極易升華的物質,在干冰升華過程中,要從周圍吸收熱量,從而使周圍的溫度降低,以獲得低溫,從而防止食品腐爛變質。
故選:C。
物質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升華,升華時需要吸收熱量。
本題考查了凝華及吸熱的特點,屬于基礎性題目。
3、答案:A
解析:
A.冰雪消融是熔化現象,熔化過程吸熱,故A符合題意;
B.清晨結露是水蒸氣液化成小水滴,液化過程放熱,故B不符合題意;
C.深秋凝霜是凝華現象,由水蒸氣凝華成冰霜結晶,凝華過程放熱,故C不符合題意;
D.潑水成冰是液體凝固成固體,凝固過程放熱,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4、答案:C
解析:
A.物質直接由氣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華。雪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故A不符合題意;
B.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故B不符合題意;
C.物質直接由固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升華。冬天結冰的衣服直接變干,衣服中的冰直接變成水蒸氣,屬于升華現象,故C符合題意;
D.鐵塊變成鐵水屬于熔化現象,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5、答案:C
解析:雪是空氣中的水蒸氣越冷凝華成的小冰晶。
AB.露、霧都是空氣中是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珠,故AB不符合題意;
C.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越冷凝華成的小冰晶,與雪相同,故C符合題意;
D.冰消融是冰吸熱發生的熔化現象,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6、答案:C
解析:
A.冰雪消融是冰由固態變成液態的水,屬于熔化,故A不符合題意;
B.驕陽散霧是小水珠吸熱后重新變成水蒸氣,屬于汽化,故B不符合題意;
C.鐵網掛霜是空氣中水蒸氣遇冷后直接變成小冰晶形成的,屬于凝華,故C符合題意;
D.凍衣變干是固態的冰吸熱后直接變成了水蒸氣,屬于升華,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7、答案:D
8、【答案】D
【解析】
【詳解】AB.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的小水滴的過程,對外放熱,故AB錯誤;
CD.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態的冰晶,對外放熱,故D正確,C錯誤。
故選D。
9、【答案】C
【解析】
【詳解】A.雨的形成是液化現象,故A錯誤;
B.雪的形成是凝華現象,故B錯誤;
C.霧的形成是液化現象,故C正確;
D.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故D錯誤。
故選C。
10、【答案】D
【解析】
【詳解】A.干冰迅速升華成二氧化碳氣體,是升華現象,升華吸熱,故A不符合題意;
B.小冰晶在下落過程中熔化為小水珠,是熔化現象,熔化吸熱,故B不符合題意;
C.小雨滴在下落過程中部分汽化為水蒸氣,是汽化現象,汽化吸熱,故C不符合題意;
D.云層中的水蒸氣凝華成小冰晶,是凝華現象,凝華放熱,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11、【答案】C
【解析】
【詳解】AB.“炙化其中油蠟”是固態的油蠟變成液態的蠟水,因此是熔化的過程,故AB錯誤;
CD.銅液冷卻成鐘鼎是液態的銅液變成固態的銅,因此是凝固的過程,故C正確,D錯誤。
故選C。
12、【答案】B
【解析】
【詳解】A.冰清玉潔的霧凇,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小冰晶,該過程需要放熱,故A錯誤;
B.虛無縹緲的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珠,該過程放熱,故B正確;
C.白如凝雪的冰雹,是由水遇冷凝固形成的冰晶,該過程放熱,故C錯誤;
D.晶瑩剔透的露水,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珠,該過程放熱,故D錯誤。
故選B。
13、【答案】B
【解析】
【詳解】A.圖甲“寒露”節氣,“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錯誤;
B.圖乙“霜降”節氣,“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化形成的小冰晶,故B正確;
C.圖丙“大雪”節氣,“雪”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化形成的小冰晶,故C錯誤;
D.圖丁“雨水”節氣,“雨”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D錯誤。
故選B。
14、答案:A
15、答案: 凝華 吸收
解析:水蒸氣遇強冷才能發生凝華現象,凝結成小冰晶。
雪熔化時會吸收空氣中的熱量,導致氣溫下降。
16、 答案: ①. 吸熱 ②. 晶體的升華點和熔點很接近
解析:[1]由于用酒精燈加熱晶體顆粒,說明氣體形成的過程需要吸熱。
[2]玻璃板瓶內底部還出現少量液體,該晶體熔化的原因是灑精燈火焰的溫度高于晶體的熔點。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新县| 凤山县| 高要市| 广宗县| 万州区| 商城县| 通海县| 皮山县| 青冈县| 赤城县| 仙游县| 双城市| 出国| 汉寿县| 兴城市| 泰安市| 获嘉县| 梨树县| 镇原县| 上杭县| 阳东县| 保山市| 壶关县| 广平县| 乐陵市| 永靖县| 武功县| 威信县| 米泉市| 西林县| 杨浦区| 五家渠市| 阜宁县| 澄城县| 汪清县| 沙湾县| 朔州市| 朔州市| 怀来县| 武乡县| 兰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