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觀滄海作家作品這是一首漢樂府詩,是曹操詩《步出夏門行》的第一章,是曹操北征烏桓途中經過碣石山時所作,詩題《觀滄海》為后人所加。曹操,字孟德,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代表作有《龜雖壽》《短歌行》《蒿里行》等。體裁:古體詩中漢樂府詩。 表達方式:寫景抒情詩。詩歌精講東臨①碣石②,以觀滄海。譯文:向東行登上碣石山,來遠眺那蒼茫的大海。課下注釋:①臨:到達,登上。②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西北。東漢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征烏桓時曾路經這里。煉字:“觀”字統領全篇,是全詩的線索,引出下文登山所見;體現了全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的特點。“臨”“觀”二字表現了詩人登山望海時的勃勃英姿。作用:開篇點題,交代觀海的方位、地點,引出下文詩人登山的所見所思。水何澹澹③,山島竦峙④。譯文:(海面)水波多么蕩漾,山島高高地聳立著。課下注釋:③澹澹:水波蕩漾的樣子。④竦峙:聳立。竦、峙,都是聳立的意思。寫法:◎動靜結合。“水波蕩漾”是動態,“山島聳立”是靜態,相互映襯,顯示出大海的遼闊和威嚴。◎寫實手法。描寫大海的全景,渲染了大海蒼茫渾然的氣勢。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譯文:碣石山上樹木郁郁蔥蔥,各種草長得很茂盛。海面上吹起蕭瑟的秋風,巨大的波濤不斷涌起。寫法:◎動靜結合。“樹木”“百草”是靜態,“秋風”“洪波”是動態,相互映襯,顯示出大海的驚人力量和宏偉氣象。◎寫實手法。分別描寫山島景色和大海景色。煉字:“涌”本指“翻涌”,詩中生動描繪出大海波瀾壯闊的氣勢。不僅看到了大海波濤連天的形態,而且聽到了驚濤拍岸的聲音。畫面:秋風陣陣,呼呼作響,惹得大海涌起洶涌的波濤。詩人站在遼闊的海邊,心潮與大海一起涌動,感慨萬千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⑤燦爛,若出其里。描述畫面:太陽和月亮每天升起又落下,好像從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一樣;星光燦爛的銀河,斜貫在天空,它那遠遠的一端垂向大海,就好像發源于滄海一樣。課下注釋:⑤星漢:銀河。煉字:兩個“若”字,①本指“好像”,虛中有實,實中有虛。②詩人借助奇特的想象,展現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運萬千的景象的景象。③表現了詩人渴望統一中原,建功立業的遠大抱負。表現手法:①虛實結合,情景交融,想象,夸張,②展現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運萬千的景象的景象。③表現了詩人渴望統一中原,建功立業的遠大抱負。幸甚至哉,歌以詠志⑥。譯文:幸運得很,寫一首詩歌來抒發我的志向吧。課下注釋:⑥最后兩句詩在《步出夏門行》各章末尾都有,應為合樂時所加的套語,與正文內容沒有直接關系。幸,幸運。至,達到極點。主旨本詩用浪漫主義的筆觸勾畫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壯麗景象,表現了詩人博大的胸襟以及統一天下、建功立業的抱負。思維導圖理解性默寫①《觀滄海》主要表達方式是描寫,但也有兩句是敘事,這兩句詩是:東臨碣石,以觀滄海。②《觀滄海》一詩中,表現大海遼闊威嚴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島竦峙。③《觀滄海》一詩中,寫大海水波蕩漾,山島突兀聳立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島竦峙。④《觀滄海》一詩中,描寫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樹木叢生,百草豐茂。⑤《觀滄海》一詩中,寫大海的宏偉景象,表現大海驚人力量的句子是:秋風蕭瑟,洪波涌起⑥《觀滄海》一詩中,表現詩人偉大抱負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⑦詩中以豐富的想象,夸張的寫法,寫大海吞吐日月,含蘊萬千的壯麗景象 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⑧《觀滄海》一詩中,統領全篇的詩句是:東臨碣石,以觀滄海。⑨《觀滄海》一詩中,詩人采用動靜結合的手法描繪景物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島竦峙。1、下列對詩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A)A、“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星漢”指銀河,這四句是詩人仰望天空所見實景,表現了詩人博大的胸懷和遠大的政治抱負。B、“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最后兩句應為合樂時所加的套語,與正文內容沒有直接關系,但在本詩中卻與詩境融為一體了。C、這首詩通過對大海的遼闊壯景的描摹,傳達出詩人博大的胸懷和建功立業的抱負。這種感情在詩中沒有直接體現,而是蘊藏在對景物的描寫中。D、曹操,東漢末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其詩抒寫個人遠大抱負,氣勢雄偉,格調慷慨悲壯。2、下列對詩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A、開頭兩句寫登臨的地點(碣石山)和目的(觀滄海)。“觀滄海”為全詩的詩眼,“觀”字統領全篇,以下十句,皆為觀海所見所想。B、“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通過描寫海水和山島相互映襯的形象,顯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宏偉氣象。C、“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寫詩人通過眼前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偉景象,來抒發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業的政治抱負。D、寫“洪波”,重在動態,顯示了大海的驚人力量和宏偉氣象,這是寫實景。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A、“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開篇點題,交代觀察的方位地點及觀察對象。B詩中海洋摹其形,繪其神,力求表現海洋包容萬物波瀾壯闊的特征。C、全許虛寫、實寫結合,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懷的當是實寫大海的句子。D、詩人借景抒情,把大海的壯闊景象和自己的雄心壯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4.下列對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C )A.“東臨碣石”中的“臨”,寫詩人登高觀滄海,起筆氣勢不凡。 B.“水何澹澹,山島竦峙”用動靜結合的手法描寫水波和山島。 C.詩中描寫了蕭瑟的秋風、洶涌的波濤,營造悲涼傷感的意境。 D.本詩寓情于景,體現詩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業的豪邁情懷。5,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D )A.這首詩通過寫作者在遠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見的壯觀景象,展現了詩人寬廣的胸襟。B.詩歌前四聯寫詩人登上碣石山看見山島聳立,樹木茂盛,大海波瀾壯闊的景象。C.第五、六聯通過豐富的想像,寫出滄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氣派。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壯的樂曲,在最激越處戛然而止,悲從中來,發出感慨。次北固山下作家作品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作者王灣,先天元年(712)中進士后,往來于吳、楚間,不得歸家,故有此作。 詩題中“次”是“停宿”的意思。詩歌精講首聯:客路①青山外,行舟綠水前。譯文:我要走的道路,正從青青北固山向遠方伸展,江上碧波蕩漾,我乘船向前。課下注釋:①客路:旅人前行的路。修辭:對偶。先寫“客路”后寫“行舟”,字里行間流露出詩人人在江南、神馳故里的漂泊羈旅之情。作用:◎點題;◎與尾聯的“鄉書”“歸雁”相照應。頷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譯文:潮水漲滿,兩岸與江水齊平,整個江面十分開闊,順風行船,船帆高高懸掛。內容:寫船上所見之景。煉字:潮“平”,江面才顯得寬闊;風“正”,帆才有高懸的態勢。“闊”①本指“寬闊”,是表現潮平的結果。②描寫出了春潮涌來,江水上漲時江面開闊的景象。③營造了一種恢弘擴大的境界。“懸”①指帆端端正正的懸掛,寫出了此時的風既是順風也是和風,以小景傳大景之神②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的景象。③表現了詩人寬廣的胸懷。畫面:早春時節,江水浩渺,春潮涌漲,放眼望去,江岸齊平,船上人的視野也隨之開闊。順和的江風中,一葉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掛在江天上。表達了詩人寬廣的胸懷。頸聯:海日生殘夜②,江春入舊年。譯文:夜還未消盡,紅日已從海上升起;江上春早,舊年未過新春已來。課下注釋:②殘夜:指夜將盡未盡之時。內容:描寫景物和節令,表現江上行舟,即將天亮時的情景。煉字(修辭):①擬人,“生”“入”將“日”和“春”人格化了,賦予了它們人的意志和情思,②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夜還未消盡,紅日已從海上升起,江上春早,舊年未過,新春以來這種景物之間的自然交替,③蘊含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哲理,④透露出作者樂觀、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尾聯: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譯文:寄出去的家書到哪里了?(寫好的家書如何寄回家園?)希望北歸的大雁捎一封家書到洛陽。寫法:①用典,借“雁足傳書”的典故,②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作者希望北歸的大雁捎一封家書到洛陽,③表達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作用:直抒胸臆,緊承前三聯,呼應首聯,使全詩籠罩著一層淡淡的思鄉愁緒。詩歌主旨詩人通過描寫停宿北固山下時看到的開闊秀麗的早春景色,抒發了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思維導圖理解性默寫1.2024年盛夏,神州大地經濟復蘇,生意盎然,這正如王灣在《次北固山下》所言“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我們正化危為機,勇往直前。2. 詩中描寫漲潮時,水波浩蕩,風順帆懸的圖景的詩句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3. 詩人無意說理,卻在景物與節令的描寫中蘊含新鮮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以及新陳代謝是不可抗拒的規律這一哲理的詩句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4.運用鴻雁傳書的典故,令全篇籠罩著一厚淡淡哀愁的詩句是: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5.《改北固山下》中表現作者無限思鄉之情的詩句是: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6.《次北固山下)立意新穎,構思巧妙,富有哲理,“狀難寫之景如在眼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流傳千古的名句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7. 思親之情,是千百年來人們所吟誦的永恒主題,如王灣的“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次北固山下》)就抒發了對親人的深切眷戀。8.《次北固山下》中表現時序交替,暗示時光流逝的句子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1.對下面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 ) 這是一首觸景生情的寫景詩,在春夏之交作者泊舟北固山下,眼望長江兩岸的風景,抒發思鄉的愁緒,全詩層層相因,渾然一體。 B. 開頭兩句點明題意,“客路”與“行舟”暗含著詩人旅居在外、神馳故里的漂泊情思,與尾聯的“鄉書”“歸雁”遙相呼應。C. 頷聯寫船上所見景色,其中“平”“闊”“正”“懸”四字煉得好,寫出春潮涌漲、江水浩蕩的壯觀景象,為下聯描寫作了鋪墊。 D. 頸聯從煉意著眼,把“日”與“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用擬人化語言賦予它們人的意志和情感,蘊含一種自然的理趣。2.對下列詩句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C )A. 題目《次北固山下》,“次”的意思是“旅途中停宿”。B. 尾聯的“鄉書”“歸雁”讓人感受到一種淡淡的思鄉愁緒。C. 詩人觸景生情,借波瀾壯闊的景色表達壯志未酬的情懷。D. 頷聯中的“闊”寫出了漲潮時長江的氣勢,水面變得遼闊了。“懸”反映了一帆風順,行船平穩。這一聯表現詩人胸襟的開闊和心情的舒坦。3.下列對詩句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A.詩題“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覽”的意思,表明詩人寫詩的地點。B.首聯先寫“客路”后寫“行舟”,神馳故里的漂泊羈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間。C.這是一首五言律詩。詩的頷聯頸聯對仗非常工整,這是律詩的一個重要特征。D.尾聯的“鄉書”“歸雁”讓人感受到一種淡淡的鄉思愁緒。4.“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歷來被人稱道,對這兩句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C )A.在描寫景物、時令之中,蘊含著一種時序交替的自然理趣。B.“日”和“春”作為新生事物的象征,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力量。C.“生”與“入”用了比喻的方法,生動形象,富有情趣。D.兩句詩對仗工整,明人胡應麟稱它“形容景物,妙絕千古”。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作家作品這是一首七言絕句。唐天寶年間,王昌齡被貶為龍標(在今湖南洪江西)尉,李白聽說他的不幸遭遇后,當即寫了此詩,遙寄給他,以帶去慰藉,分擔他的愁苦。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被譽為“詩仙”,作品有《蜀道難》《將進酒》《靜夜思》《望廬山瀑布》,是繼屈原后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杜甫合稱“李杜”,杜甫譽為“詩圣”。三李:李白、李商隱、李賀。 王昌齡,字少伯,唐代詩人。體裁:七言絕句詩歌精講楊花①落盡子規②啼,聞道龍標③過五溪④。譯文:在柳絮落盡、杜鵑啼鳴的時候,聽說你(被貶為龍標尉)路過五溪。課下注釋:①楊花:柳絮。②子規:布谷鳥,又稱“杜鵑”。③龍標:指王昌齡。古代常用官職或任官之地的州縣名來稱呼一個人。④五溪:今湖南西部、貴州東部五條溪流的合稱。內容:首句寫景兼點明時令,次句敘事點題。煉字:“盡”字①本意是“完”,②文中楊花落盡點明時令(暮春時節),含飄零之感,③營造了一種凄清悲惋的氛圍;“啼”字①本意是“啼叫” 聽覺,②文中子規啼叫渲染出悲涼之意(離別之痛),③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遭貶的痛惜與同情。“楊花落盡子規啼”一句描寫有何作用?①點明了時令是暮春時節,②渲染了一種悲涼感傷的離別氣氛。③烘托了詩人悲苦哀愁的心情④包含了飄零之感和離別之恨;(了解)意象:“楊花”象征離散、漂泊,“子規”是凄涼、思歸的象征。“楊花”和“子規”這兩個意象,既點明時令,切合當時情事,又烘托了凄涼悲惋的氛圍,寄寓了詩人嘆飄零、感離恨的特定心境。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⑤西。譯文:我把為你而憂愁的心托付給明月,讓它伴隨著你一直到夜郎的西邊。課下注釋:⑤夜郎:唐代夜郎有三處,兩個在今貴州桐梓,本詩所說的“夜郎”在今湖南懷化境內。修辭:①擬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②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作者把自己的那份對友人的擔憂托付給明月③抒發了詩人對友人的關切與同情。主旨本詩通過對暮春景物的描寫,以景傳情,表達了詩人對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以及對友人的關切之情。思維導圖理解性默寫1.《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飽含詩人深切同情與關懷的句子是: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2.《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既點明了時令又表達了漂泊之感和落寞之情的句子是: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3.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意境新穎,令人回味無窮的一句是: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通過豐富想象,運用擬人手法表達詩人對朋友深切關心的句子是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5、詩中借景抒情蘊含飄零之感、離別之恨、遷謫之遠的詩句是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6.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既點出聞訊的季節,又表達了飄忽不定的感覺和落寞傷感之情的句子: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7.李白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以富于創造力的詩句: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表達對友人的關切和思念之情。8.同是望月,蘇軾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表達了對親人的美好祝愿,而李白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則用: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寄托了對友人的同情、思念和關切之情 。9.把明月人格化,表達對友人不幸遭貶的深切同情與關懷的詩句是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10.韓愈因事被貶,賈島作《寄韓潮州愈》以慰之,詩云:“此心曾與木蘭舟,直到天南潮水頭。”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兩句與其有異曲同工之效。11.詩中與張若虛“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意境相似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1. 對《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該詩理解有誤的一項( A )A.詩歌寫景曠遠,想象豐富,體現了詩人曠達豪放的胸懷。B.“聞道”一句既寫出了詩人乍聽朋友遭貶消息后的震驚與惋惜,也寫出了友人長途跋涉的艱辛和詩人對友人的關心。C.詩人寄愁心與明月,是將自己對友人的同情懷念帶給友人,以慰藉朋友破碎的心。D.三四兩句中詩人展開想象,并運用了擬人的手法。2.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是( B )A.詩歌首句寫景,次句敘事,后兩句抒情。B.“過五溪”說明詩人旅途之艱難,間接地包含了詩人對友人的牽掛和痛惜之情。C.詩中將無知無信的明月當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寄托了詩人對友人的懷念和同情。D.詩歌想像奇特,體現了李白詩的浪漫主義風格。3.對《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B )A、這首詩的前兩句本應先寫問道之事,再寫楊花之句,詩人卻采用了倒轉的技巧,強化了首句,創造了詩境,創造了先聲奪人的筆勢。B、、詩的第三句突然轉筆,撇開對友人的同情,借助想象直寫作者的內心世界,可謂大手筆。C、最后一句詩人給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屬性,讓它隨風逐月到夜郎西。想象驚人,氣概超逸,筆勢靈動。D、這首詩將敘事抒情巧妙的結合起來,充分顯示出李白的藝術個性,也是本詩具有長久藝術魅力的原因所在。4.對這首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D )A.題目中的“左遷”指降職,李白聽說好友王昌齡被貶為龍標縣尉,于是寫了這首詩。B.首句寫“楊花落盡”和“子規啼”,點明時令,融情于景,為后面的抒情作了鋪墊。C.第二句中“過五溪”三字看似平淡,其實是寫出了龍標的荒遠和李白對友人的同情。D.后兩句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方法,表達了詩人的憂愁、無奈及對友人的關切之情。5.下面是對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D )A.首句中,“楊花”且“落盡”是先點時令,這樣的“暮春”在古詩中是一個花與淚同落的季候,這就奠定了全詩傷感的基調。B.次句直敘其事。“聞道”,表示驚惜。“過五溪”,見遷謫之荒遠,道路之艱難。不著悲痛之語,而悲痛之意自見。C.后兩句詩作者大膽想象,直接袒露自己聽到朋友遠謫后的內心情感:對好友 身遭貶謫的同情,是對好友長途跋涉的擔憂;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單的一種情懷……D.“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通過豐富的想象,運用比喻手法,將“愁心”比“明月”,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詩人的憂愁和無奈,以及對友人的關切之情。6.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C )A.“楊花落盡子規啼”情景交融,借楊花飄落和子規啼叫表達飄零之感、離別之恨。B.“聞道龍標過五溪”表現詩人聽說友人被貶之地荒遠、道路艱難,跨五溪才能到達,從中可見詩人對友人的關懷之情。C. 后兩句用議論的表達方式,寄托詩人對友人不幸遭遇的關懷之情,暗含對官場不重用人才的不滿。D. “夜郎”古地名,與成語“夜郎自大”中的夜郎國不是同一個地方。這里用以表現友人被貶之遠和詩人對友人的關切之情。7.對《聞王昌齡左遷龍標要有此寄》賞析正確的一項是(C )A、這首詩是王昌齡為送別好友李白而作,表達了王昌齡對李白深切的同情和關切。B、首句寫景,詩人描寫楊花飄落、子規啼叫烘托無限喜悅之情,情在景中,情景交融。C、過五溪見遷謫之艱難、道路之荒遠,并能從中見出詩人對朋友的關切之情。D、后兩句敘事,借用豐富而奇妙的藝術想象,真切地表達了詩人聽到友人左遷,經受心靈震撼以后的強烈的主觀感情。天凈沙·秋思作家作品這是一首散曲。作者馬致遠,號東籬,戲曲作家、散曲家。“天凈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這首曲的具體名稱。這首散曲是馬致遠羈旅漂泊時所作。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體裁:元曲詩歌精講枯藤老樹昏鴉①,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譯文:干枯的藤、衰老的樹,樹上棲息著黃昏時將要回巢的烏鴉。小小的橋、潺潺的流水,近處坐落著幾戶人家。古舊的道路、蕭瑟的秋風,走來一匹骨瘦如柴的馬。課下注釋:①昏鴉:黃昏時將要回巢的烏鴉。寫景:①運用白描手法,選取“藤”“樹”“鴉”“橋”“水”“家”“道”“風”“馬”九種意象,一字一景,②描繪出一幅蒼涼的秋季暮色圖煉字:“枯”“老”“昏”等詞營造出一種蕭瑟蒼涼的氣氛,襯托了旅人內心的孤獨凄涼。賞析“古道西風瘦馬”中的“瘦”字.(“瘦”為什么用得好 )妙在欲寫人之瘦而不寫人之瘦,由寫馬之瘦而襯托出其人之瘦,其人之清貧和路途跋涉之艱辛,抒發了游子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賞析:①運用了白描、寓情于景、動靜結合、樂景襯哀情和對比的手法。②創造出了蕭瑟凄涼的意境。③營造了凄涼的氛圍,烘托了游子孤寂悲苦的思鄉之情。古道西風瘦馬畫面:在蕭瑟的秋風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飽嘗鄉愁的游子騎著一匹瘦馬,在沉沉的暮色中踽踽獨行夕陽西下,斷腸②人在天涯③。譯文:夕陽從西方落下,傷心斷腸的人還在遠離家鄉的地方。課下注釋:②斷腸:形容悲傷到極點。③天涯:天邊,指遠離家鄉的地方。作用:前句點明特定時間,“夕陽”照應上文的“昏”字,渲染了悲涼的氣氛;后句直接抒發羈旅愁思,卒章顯志。煉字:“斷腸”將“天涯淪落人”無法言傳的辛酸與苦楚表現得淋漓盡致。情感:抒發天涯游子的羈旅之愁和因思念親人而撕心裂肺、肝腸寸斷的情感。夕陽西下的作用:①選取典型景物“夕陽”,點明游子思鄉的特定時間是黃昏;②渲染了蕭瑟悲涼的氣氛;③使全曲情景交融,渾然一體④為下文“斷腸人”做鋪墊,抒發天涯游子的孤寂愁苦和思鄉之情最后一句作用:①直抒胸臆,點明主旨 ②道出天涯游子之悲《天凈沙.秋思》描繪了怎樣的的畫面 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寫下來。幾根枯藤纏繞著幾棵凋零了黃葉的禿樹,樹上鳥鴉發出幾聲凄涼哀鳴,眼前呈現一座小橋,潺潺的流水映出幾處人家。在蕭瑟的秋風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飽嘗鄉愁的游子騎著一匹瘦馬緩緩前進.此時,夕陽正西沉,本是鳥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兒歸家的團圓時刻,而游子卻一人浪跡天涯,心中不禁泛起淡淡的悲涼。主旨真切地抒發了飄零天涯的游子思念家鄉、倦于漂泊的孤寂愁苦之情。思維導圖理解性默寫1.《天凈沙 秋思》中三個名詞性短語連排,抓住毫無生氣的景物,表現深秋傍晚典型特點的句子是: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2.《天凈沙 秋思》中不僅寫景,而且寫人,于暮色蒼茫中,烘托出一個騎著瘦馬、遠離家鄉、羈旅漂泊的旅人形象的句子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3.馬致遠在《天凈沙 秋思》中用夕陽作背景點綴,表現漂泊天涯的旅人愁思的句子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4.馬致遠在天凈沙·秋思中情從景出,情景交融,且點明主旨的句子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5.馬致遠的《天凈沙 秋思)中“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三句與白樸《天凈沙 秋》中“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兩句寫法相同,意境相似。6. 馬致遠的《天凈沙 秋思》被稱為“秋思之祖”,其中直抒胸臆的一句是:斷腸人在天涯。1.對這首曲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 )A.這首曲的題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樹”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給人以蕭條、寂寞、悲涼的感覺。C.“小橋”一句讀來令人親切,可仔細想去,卻更增添了“斷腸人”的愁緒。D.“斷腸人”句中的“斷腸人”是一位“離人”,“天涯”即“極遠的地方”。2.對這首曲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B )A.前三句十八個字,寫了九種景物,有靜有動、有聲有色,而加在名詞前的定語則體現了詩人對那些景物的獨特感受。B.這首小令,寫景由近到遠,感情抒發由淺入深,開頭一句“枯藤老樹昏鴉”是詩眼。C.這是一幅秋景圖,又是一幅絕妙的秋思圖。圖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經過作者精心選擇的,最能表現“秋思”。D.這首小令用極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極豐富的意象;人與物結合,情與景交融,有一種動人心魄的力量。3.對這首曲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D )A.此曲的前三句選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種事物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圖。B.第二句描寫詩人所見異鄉的幽美、恬靜的景象,越發使人感到孤獨。C.從整個構圖來看,前四句寫景,末一句寫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體。寫景是為了烘托人。D.從此曲的題目來看,作者所要表達的是對秋的傷感,而并無思鄉之情。次北固山下作家作品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作者王灣,先天元年(712)中進士后,往來于吳、楚間,不得歸家,故有此作。詩題中“次”是“停宿”的意思。詩歌精講首聯:客路①青山外,行舟綠水前。譯文:我要走的道路,正從青青北固山向遠方伸展,江上碧波蕩漾,我乘船向前。課下注釋:①客路:旅人前行的路。修辭:對偶。先寫“客路”后寫“行舟”,字里行間流露出詩人人在江南、神馳故里的漂泊羈旅之情。作用:◎點題;◎與尾聯的“鄉書”“歸雁”相照應。頷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譯文:潮水漲滿,兩岸與江水齊平,整個江面十分開闊,順風行船,船帆高高懸掛。內容:寫船上所見之景。煉字:潮“平”,江面才顯得寬闊;風“正”,帆才有高懸的態勢。“闊”①本指“寬闊”,是表現潮平的結果。②描寫出了春潮涌來,江水上漲時江面開闊的景象。③營造了一種恢弘擴大的境界。“懸”①指帆端端正正的懸掛,寫出了此時的風既是順風也是和風,以小景傳大景之神②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的景象。③表現了詩人寬廣的胸懷。畫面:早春時節,江水浩渺,春潮涌漲,放眼望去,江岸齊平,船上人的視野也隨之開闊。順和的江風中,一葉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掛在江天上。表達了詩人寬廣的胸懷。頸聯:海日生殘夜②,江春入舊年。譯文:夜還未消盡,紅日已從海上升起;江上春早,舊年未過新春已來。課下注釋:②殘夜:指夜將盡未盡之時。內容:描寫景物和節令,表現江上行舟,即將天亮時的情景。煉字(修辭):①擬人,“生”“入”將“日”和“春”人格化了,賦予了它們人的意志和情思,②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夜還未消盡,紅日已從海上升起,江上春早,舊年未過,新春以來這種景物之間的自然交替,③蘊含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哲理,④透露出作者樂觀、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尾聯: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譯文:寄出去的家書到哪里了?(寫好的家書如何寄回家園?)希望北歸的大雁捎一封家書到洛陽。寫法:①用典,借“雁足傳書”的典故,②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作者希望北歸的大雁捎一封家書到洛陽,③表達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作用:直抒胸臆,緊承前三聯,呼應首聯,使全詩籠罩著一層淡淡的思鄉愁緒。詩歌主旨詩人通過描寫停宿北固山下時看到的開闊秀麗的早春景色,抒發了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思維導圖理解性默寫1.2024年盛夏,神州大地經濟復蘇,生意盎然,這正如王灣在《次北固山下》所言“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我們正化危為機,勇往直前。詩中描寫漲潮時,水波浩蕩,風順帆懸的圖景的詩句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3. 詩人無意說理,卻在景物與節令的描寫中蘊含新鮮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以及新陳代謝是不可抗拒的規律這一哲理的詩句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4.運用鴻雁傳書的典故,令全篇籠罩著一厚淡淡哀愁的詩句是: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5.《改北固山下》中表現作者無限思鄉之情的詩句是: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6. 思親之情,是千百年來人們所吟誦的永恒主題,如王灣的“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次北固山下》)就抒發了對親人的深切眷戀。情境性默寫(1)以詩為友吧!詩中有景,你可以同曹操一道去領略“水何澹澹,山島竦峙”(《觀滄海》)的大海與孤島;詩中有情,你也可以隨著李白一起借月抒懷,用“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表達對朋友的牽掛;詩中有理,你還可以隨王灣一起去感知“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次北固山下》)時序交替的自然理趣,一切都充滿希望。(2)古代詩歌中,借景抒情是作者常用的寫作手法。“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借北歸的大雁寄托作者的思鄉之情;“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秋思》),面對夕陽,直抒胸臆,表達游子浪跡天涯的孤苦悲傷之情。(3)月是古典詩詞中的常見意象,成為古人寄托情感的最佳載體。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的詩句“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明月寄去了李白對被貶友人的同情、擔憂和關切之情;曹操《觀滄海》中的詩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以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蘊萬千的景象,抒發了曹操想要建功立業、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4)鄉愁是一個永久的話題,古人常在詩歌中抒發自己的思鄉之情。王灣《次北固山下》中的詩句“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借“鴻雁傳書”的傳說表達自己對親人的思念之情;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的詩句“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更是直接抒發了令天涯游子肝腸寸斷的思鄉之情。(5).請在下表橫線處填寫相應的古詩文名句,完成積累卡片。主題 古詩文名句送別 李白的“①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借暮春時節凄清的景物,襯托了自己對朋友遭貶的無限憂傷;你還知道:“②海內存知己,③天涯若比鄰 ”也是表達對友人的送別之情的。思鄉 王灣的“④鄉書何處達?⑤ 歸雁洛陽邊。”(《次北固山下》)借“大雁傳書”表達了自己的思鄉之情;馬致遠的“夕陽西下,⑥斷腸人在天涯”(《天凈沙·秋思》)借“落日下山”烘托了游子的思鄉之情。借月抒懷 “月”是詩人喜愛的意象,詩人喜歡借月抒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⑦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曹操在《觀滄海》中想象日月從海平面升起,抒發了自己的博大胸懷;“我寄愁心與明月,⑧隨君直到夜郎西”,李白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詩中借“明月”寄托了他對遠方朋友的牽掛。你還知道哪些借月抒懷的詩句呢?請寫出連續的兩句來:“⑨但愿人長久,⑩千里共嬋娟。”1.對下面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 ) 這是一首觸景生情的寫景詩,在春夏之交作者泊舟北固山下,眼望長江兩岸的風景,抒發思鄉的愁緒,全詩層層相因,渾然一體。 B. 開頭兩句點明題意,“客路”與“行舟”暗含著詩人旅居在外、神馳故里的漂泊情思,與尾聯的“鄉書”“歸雁”遙相呼應。C. 頷聯寫船上所見景色,其中“平”“闊”“正”“懸”四字煉得好,寫出春潮涌漲、江水浩蕩的壯觀景象,為下聯描寫作了鋪墊。 D. 頸聯從煉意著眼,把“日”與“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用擬人化語言賦予它們人的意志和情感,蘊含一種自然的理趣。2.對下列詩句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C )A. 題目《次北固山下》,“次”的意思是“旅途中停宿”。B. 尾聯的“鄉書”“歸雁”讓人感受到一種淡淡的思鄉愁緒。C. 詩人觸景生情,借波瀾壯闊的景色表達壯志未酬的情懷。D. 頷聯中的“闊”寫出了漲潮時長江的氣勢,水面變得遼闊了。“懸”反映了一帆風順,行船平穩。這一聯表現詩人胸襟的開闊和心情的舒坦。3.下列對詩句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A.詩題“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覽”的意思,表明詩人寫詩的地點。B.首聯先寫“客路”后寫“行舟”,神馳故里的漂泊羈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間。C.這是一首五言律詩。詩的頷聯頸聯對仗非常工整,這是律詩的一個重要特征。D.尾聯的“鄉書”“歸雁”讓人感受到一種淡淡的鄉思愁緒。4.“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歷來被人稱道,對這兩句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C )A.在描寫景物、時令之中,蘊含著一種時序交替的自然理趣。B.“日”和“春”作為新生事物的象征,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力量。C.“生”與“入”用了比喻的方法,生動形象,富有情趣。D.兩句詩對仗工整,明人胡應麟稱它“形容景物,妙絕千古”。5.【2023年天津市中考語文真題】下面對《次北固山下》一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D )A.首聯點題,“客路”與“行舟”暗含旅途奔波之意,流露出詩人羈旅漂泊之情。B.頷聯中“平”“闊”“正”“懸”四個字煉得好:“潮平”,兩岸才顯得寬闊;“風正”,帆才有懸空的態勢。C.頸聯用“生”“入”二字將“日”與“春”擬人化,在景物描寫中蘊含著自然的理趣。D.尾聯呼應首聯,寫詩人希望從大雁那里得到友人的消息,悲傷之情溢于言表。6.有關《觀滄海》和《次北固山下》兩首古詩,下列分析與理解有錯的一項是( D )A.《觀滄海》中開頭兩句寫登臨的地點(碣石山)和目的(觀滄海),“觀滄海”是全詩的詩眼,“觀”字統領全篇。B.《觀滄海》中“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通過描寫海水和山島相互映襯的形象,顯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宏偉氣象。C.《次北固山下》中“潮平”指潮水上漲,水與岸平。“風正”指風向既順,風力又不猛。D.《次北固山下》中“歸雁洛陽邊”意即我想學北歸的大雁,回到故鄉洛陽。7.閱讀下面這首詩,選出賞析有誤的一項。( A )A.首聯開篇點題,首先寫“青山”,然后寫“綠水”,寓漂泊羈旅之情于字里行間。B.頷聯寫所見景色。江水浩渺,兩岸開闊,風帆高懸,舟船平順,令人心情昂揚。C.頸聯用“生”“入”二字將“日”與“春”擬人化,在景物描寫中蘊含著自然的理趣。D.尾聯緊承上聯,遙應首聯。故鄉遙遙,書信難達,借鴻雁傳書寄托思鄉之愁。8.下面是班上同學關于《次北固山下》的品詩筆記,不正確的一項是( C. )A.首聯先寫“客路”后寫“行舟”,人在他鄉,神馳故里,漂泊羈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間。B.頷聯是對偶句,它的象征意義是人生旅途充滿期待,心情樂觀昂揚。C.“潮平/兩岸//闊”“海日/生殘//夜”是這兩句的朗讀節奏。D.頸聯中的“海日”和“江春”是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征。9.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B )A.開頭兩句點題。詩人此刻在船上,“客路”即驛道,既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到的,可見這是詩人的想象,表明船到鎮江后,他還要乘驛車到別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B.頷聯既寫景又點明了時令,“平”“闊”“正”“懸”四字煉得好:“潮平”,兩岸才顯得寬闊;“風正”,帆才有懸空的態勢。C.頸聯中的“殘夜”指夜將盡而未盡之際。殘夜而東方海日已升,舊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時間過得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D.詩人離家日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旅食他鄉,見到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歸雁來給他傳遞家書了。10.下面對《次北固山下》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B )A.首聯點題,表明船到此地后,詩人還要到別的地方去,暗含旅途奔波之意。B.頷聯是比喻句,具有深遠象征意義,即人生旅途充滿期待,心情樂觀昂揚。C.頸聯既寫了景又點明了時令,也含有時間過得快,令人生發感慨之意。D.這首詩層層相因,渾然一體,全篇籠罩著一層淡淡的鄉思愁緒。1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A. 首聯點題,“青山”指北固山,詩人此刻在船上,遠望看見在青山之外的“客路”。B.頷聯中,前句描寫江水與岸平之景顯其“闊”;后句則以小景傳神,取象宏大,相得益彰。C. 頸聯中“日”“春”作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鼓舞力量。D.尾聯用“雁足傳書”的典故,表達詩人希望借歸雁來給他傳遞家書,傳達出淡淡的鄉愁。12.對《次北固山下》這首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D )A.這首寫景詩描寫了作者客游他鄉的羈旅之情,表達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寬闊博大的胸襟。B.詩的頸聯“入”和“生”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日”和“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蘊含著新事物必須取代舊事物的生活哲理,表現了詩人樂觀、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C.尾聯運用設問的修辭手法,抒寫了思鄉之情。D.在唐朝的詩人里,王灣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這首五言絕句卻使他留名青史。13.選出對王灣的《次北固山下》賞析有誤的一項。( C )A.首聯中“客路”即驛道,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到的,可見這是詩人的想象,暗含旅途奔波之意。B.頷聯,“正”和“懸”兩字,點出潮平而無浪,寫出了江風的和緩與船的平穩。C.頸聯的意思是,夜幕還沒有褪盡,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新的一年剛剛開始,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氣息。D.全詩的特色在于借助長江風景的描寫,寫出了詩人的鄉愁鄉思,即景生情。14.次北固山下下列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D )A.詩人通過描寫冬末春初在北固山下停泊時所見到的早春壯麗之景,抒發了淡淡的思鄉之情。全詩融寫景、抒情、說理于一爐,調和精美,妙趣橫生。B.“潮平兩岸闊”的“闊”,是表現“潮平”的結果,既寫出了江水之勢,又寫出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濃的景象。C.“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詩人把“日”“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蘊含著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的哲理,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力量。D.尾聯意思是委托北歸的大雁將家信帶到洛陽去,寄理于物,使全詩在清新明快中又籠罩著一層淡淡的鄉思愁緒。15.下列對詩詞句子的品析有誤的一項是( B )A.首聯想象,寫“客路”、“行舟”,字里行間已有人在江南、神馳故里的飄泊之感,與尾聯之“鄉書”、“歸雁”遙相呼應。又暗含旅途奔波之意。B.頷聯運用對偶,表明自己江上行舟所見景色,正、懸點示出潮平而無浪,浪靜而無風,并以小景傳大景,描繪大江直流,平野開闊的景象。C.頸聯運用擬人,寫景又點明時令。既有哲理,又給人積極樂觀向上的鼓舞力量。“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兩句歷來膾灸人口。D.尾聯與首聯呼應,表達了詩人觸景生情,懷有無法抑制的思鄉愁緒之情。16.閱讀下面的唐詩,選出賞析有誤的一項( )A.首聯先寫“客路”,后寫“行舟”,含寓漂泊羈旅之意。B.頷聯寫船上所見春潮涌漲、江水浩蕩的壯觀景象。C.頸聯意蘊豐富,蘊含“珍惜時光”的深刻哲理。D.尾聯借“鴻雁傳書”的典故表達了詩人濃濃的思鄉之情。17.下面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詩以對偶句開頭,點明題意,先寫“客路”而后寫“行舟”,人在江南、神馳故里的漂泊羈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間。B.寫船上所見景色,其中“平”“闊”“正”“懸”四字煉得好,寫出春潮涌漲、江水浩蕩的壯觀景象。C.最后兩句運用反問的修辭手法,抒發了詩人思鄉之情。D.全詩寫景逼真,敘事確切,抒情真摯,首尾呼應,渾然一體。18.下列對《次北固山下》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C )A.首聯的“客路”和“行舟”,點明詩人正漂泊在外,既呼應題目中的“次”,又與尾聯的“鄉書”“歸雁”遙相呼應。B.頷聯以“平”“闊”寫出了長江潮水上漲、江面開闊的景象,以“正”“懸”寫出了小舟順著和風、掛帆而行的景象。C.頸聯寫江上日落、黑夜降臨和江上春來、舊年已過的景象,寄寓了深刻的哲理:新事物在舊事物滅亡后誕生。D.尾聯借“雁足傳書”的故事,寫詩人希望北歸的鴻雁捎一封家書到自己的家鄉洛陽,傳達出詩人的思鄉之情。19.(2024 富平縣一模)下列詩句與次北固山下所描寫的時節最接近的一項是 BA.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曹操《觀滄海》)B.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杜甫《絕句》)C.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D.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20.【2020年新疆自治區中考語文真題】對這首詩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C) A.首聯開篇點題,首先寫“客路”,然后寫“行舟”,寓漂泊羈旅之情于字里行間。B.頷聯寫所見景色。江水浩渺,兩岸開闊,風帆高懸,舟船平順,令人心情昂揚。C.頸聯中“生”和“入”二字化靜為動,寫出了紅日西沉,春色漸濃的江南美景。D.尾聯緊承上聯,遙應首聯。故鄉遙遙,書信難達,借鴻雁傳書寄托思鄉之愁。21.【2018湖南省永州市中考語文真題】古代詩歌閱讀【甲】早寒江上有懷 【乙】次北固山下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1)對【甲】【乙】兩首詩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 A.【甲】詩首聯用落木蕭蕭、鴻雁南飛、北風送寒之景點明已是寒冬時節。B.【甲】詩頷聯用“遙隔”二字表明作者遠離家鄉,因山川阻隔,不能歸去。C.【乙】詩首聯細寫旅途所見之景,點明行船地點,奠定全詩感情基調。D.【乙】詩頸聯寫江上夜退日出、冬去春來的變化,蘊含時序交替的理趣。(2)試比較【甲】【乙】]兩首詩表達的情感有何異同。相同點:都表達了思鄉之情。不同點:[甲]詩懷鄉思州,全詩情感是復雜的。詩人既羨慕田園生活,有意歸隱,但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鴻圖。[乙]詩既抒發了作者思念故鄉的情杯,又表達了詩人樂觀向上,奮發進取的精沖。22.【2023年廣東省中考語文真題】默寫古詩時,“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中的“雁”常被誤寫成“燕”。請你根據詩歌內容和下面的知識卡片解釋為什么要寫作“雁”。知識卡片 《漢書 蘇武傳》記載:“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后以“雁足”或“雁”為書信的代稱。示例:古人曾在雁足上系書信傳遞,后來“雁”成為書信的代稱;“歸雁洛陽邊”意思是希望返回的大雁代自己捎去家書,在詩中作者借“歸雁”表達思鄉之情,故此處應寫作“雁”。23.(2023·云南·統考中考真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次北固山下》(1)對這首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次”有“依次”“停留”“接連”等意思,標題中的“次”指停留、停宿。B.首聯運用互文的修辭手法,寫出了詩人山水兼程、旅途奔波的辛勞。C.頷聯描寫了船行江上、一帆風順、平野開闊、春潮漸退的壯觀景象。D.頸聯蘊含著時序變遷的自然理趣,以及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哲理。(2)杜甫的《春望》和本詩都提到了“書”的意象,請分析其蘊含的情感有何不同。《春望》表達詩人傷時憂國、思念家人的情感;《次北固山下》抒發了作者深深的思鄉之情。24.(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C )A.首聯寫旅途奔波,“客路”“行舟”表明詩人身在異鄉,與尾聯的“鄉書”“歸雁”相呼應。B.頷聯對仗工整,“平”“闊”兩字寫船上所見景色,視野開闊,表現出詩人樂觀、昂揚的心態。C.頸聯運用夸張修辭手法,描述自然時序又蘊含哲理:舊事物中總是孕育新事物,新事物取代舊事物。D.這首詩抒寫詩人泛舟東行,停船在北固山下,而引發懷鄉情思,熔寫景、抒情、說理于一爐。(2)同學們在默寫時,時常將“雁”與“燕”相混淆,請你分析這首詩用“雁”字的理由。詩人常把“燕”當做春天的象征,而“雁”在古詩中卻多為游子思鄉的寄托,傳達惆悵和哀愁之情。在這里,詩人欲借歸雁傳遞家書,抒發思鄉之情。 25.(2024 瓊海二模)古詩閱讀。閱讀古詩《次北固山下》,完成問題。(1)品讀詩文,補全下表內容。歸類摘抄 批注詩句 修辭 內容 主題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王灣《次北固山下》) ①擬人 ②殘夜將盡,旭日從海中孕育而出,舊年未盡,新春已到江邊。 ③描繪了晝夜更替、新舊交替的景象,表達了時光匆匆不可阻擋,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哲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對偶 浩瀚沙漠中孤煙直上,黃河邊上落日渾圓。 以傳神的筆墨描繪了奇美壯麗的塞外風光,也把詩人孤寂的心境巧妙地融入自然景觀,充分體現了王維詩歌“詩中有畫”的特色。(2)尾聯在自問自答中用“雁足傳書”的故事寄托思鄉之情。26.【2022年湖北省黃石市中考語文真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問題。(1)對這首詩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C ) A.首聯寫詩人以游客身份乘舟去“青山”游玩。B.由于潮水上漲、江面開闊,詩人因此感到懸心。C.詩人把“日”與“春”作為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征。D.家鄉的書信從何處傳來,原來是大雁從洛陽捎來。(2)這首詩抒發了哪些情感?這首詩寫的是鄉愁,表達的是詩人的思鄉之情。27.【2018湖北省西寧市中考語文真題】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問題。次北固山下(1)下列選項中,對這首詩解說錯誤的一項是 A.律詩有嚴格的格律要求,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而這首五言律詩除中間兩聯外,第一聯也是對仗的。B.首聯先寫“客路”而后寫“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馳故里的漂泊羈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間,與末聯的“鄉書”“歸雁”,遙相照應。C.頷聯的“潮平兩岸闊”,寫出了春潮涌漲、江水浩渺的情景,放眼望去,江面似乎與岸平了,船上人的視野也因之開闊。D.頸聯把“日”與“春”作為流逝的時光的象征,提到主語的位置加以強調,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擬人化,賦予它們人的意志和情思。(2)請賞析頷聯第二句“風正一帆懸”。“正”是指風順而不猛,“懸”是端端直直高掛著的樣子。“風正一帆懸”,只有既是順風,又是和風,帆才能夠“懸”,寫出了小船在江面上順風前行的樣子。28.【2022年廣西賀州市中考語文真題】古詩詞鑒賞。次北固山下(1)“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詩人借鴻雁傳書的典故,表達思念故鄉的感情。(2)請賞析“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這兩句詩的妙處。示例1:這兩句詩寫“行舟”所見景色,“風正一帆懸”這一詩句有小景傳大景之神,把春潮漲涌,江水浩蕩,江面開闊,波平浪靜的大景表現出來了。示例2:這兩句詩寫“行舟”所見景色,“平”“闊”“正”“懸”四字用得好:“潮平”,兩岸才顯得寬闊;“風正”帆才有懸空的態勢。詩句對仗精準,意境開闊,情緒飽滿。29.【2017四川省南充市中考語文真題】詩歌賞析。(1)下列對這首詩的解說,不正確的兩項是 (B、E ) 。A.“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寫遍布異鄉游子足跡的驛路,從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馳的小船,也飛到綠水前面去了。B.“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寫潮水上漲幾乎與兩岸齊平,詩人站在船頭放眼望去,覺得江面特別寬闊,江風勁吹,船行快速。C.“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寫也還未消盡,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江上春早,舊年未過新春已來。D.“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既承接上聯的“殘夜”“舊年”,又照應首聯的“客路”,寫詩人在眼前景物觸發下希望北歸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陽。E.全詩通過對江南秀麗景色和自己的處境的描寫,表現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家鄉的思念。(2)寫出“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聯所蘊含的哲理。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或:舊事物中孕育著新的生機。)30.【2016福建省三明市中考語文真題】閱讀下面詩歌,回答下列各題。次北固山下 (1)這是一首抒寫思鄉之情(鄉愁、羈旅之思等)的五言律詩。(2)下面對這首詩歌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以對偶句發端,點明詩人出行的方式及途經的地點。B.頷聯“闊”寫出春潮水漲之景,“懸”描寫了舟順風而行之態。C.頸聯在描寫景物、時令之中,蘊含著一代勝過一代的人生哲理。D.全詩寫景逼真,敘事確切,抒情真摯,首尾呼應,渾然一體。31.【2020年貴州省黔東南州中考語文真題】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列各題。(1)詩題“次北固山下”中的“次”的意思是 停宿 。(2)請你展開想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所展現的畫面。(3)“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聯中的“生”和“入”用得精妙,請結合詩意簡要賞析其妙處?(2)春潮上漲,江水與兩岸齊平,江面更顯寬闊;船行江中,春風吹拂,船帆高掛,船行平穩而輕快。(3)“生”“入”采用擬人修辭手法,將“日”和“春”人格化,賦予它們人的意志和情思,無在描述自然的時序更替中,景中含情,景中寓理,給人積極、樂觀向上的力量。32.【2020年江蘇省淮安市中考語文真題】閱讀下面詩歌,回答問題。次北固山下王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1)請體會“潮平兩岸闊”一句中“闊”字的妙處。(2)宋代洪邁《容齋隨筆》中有“語少意足”之說,請結合“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兩句,說說你的理解。(1)“闊”,傳神地表現了長江水波激蕩,春潮涌流,江水幾與岸平,顯得廣闊浩淼。營造了一種恢弘闊大的境界。(2)既是描寫美景,也是揭示哲理。“生”“入”采用擬人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海日”“江春”的生機與活力。表現了詩人樂觀、積極向上的情懷。蘊含了一個哲理: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33.對下面兩首許歌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甲】次北固山下【乙】除夜①作高適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②明朝又一年。注釋:①除夜:除夕之夜。②霜鬢:兩鬢的白發。A.兩首詩都是作者旅居他鄉,在新年來臨之時,有感而發創作的詩篇。B.客路青山外:驛路在青山之外,停船后詩人還要乘驛車到別的地方,暗含游玩的快樂。C.旅館寒燈獨不眠:除夕之夜,詩人遠離家人,身居客舍,眼前那盞燈竟變得“寒”氣襲人了。D.兩首詩表達了一個相同的主題,就是都抒發了作者的思鄉之情。34.閱讀《次北固山下》,完成問題。(1)這首詩首聯點題,“青山”即北固山,交代了地點,“客路”“行舟”傳達出了路途奔波之意。頷聯描寫了詩人在船上所見的景色,“平”“闊”寫出了景色①江水浩蕩 的特點。頸聯既寫景又點明了時令,讓人生發無限感慨。尾聯借歸雁傳書表達了② 思鄉 的情感。(2)請你展開想象,描述“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展現出的畫面。夜還未消盡,紅日已從海上升起;江上春早,舊年未過,新春已來35.【2018北京市中考語文真題】閱讀《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小題。(1)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詩人離鄉遠游,來到北固山下,看到殘夜未盡而旭日已經升起、舊年未逝而春意已經顯現,生發了 寄回家鄉的書信何時才能送達的感慨。他想托鴻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陽,問候家鄉的親人。(2)閱讀畫線詩句,觀察兩幅圖畫,簡要說明哪一幅能夠表現這一聯詩句所描繪的景象。(3)這首詩描寫了長江的風光。在我國古代詩詞中,還有許多含“江”(長江)的詩句,其中,你讀過的兩句詩是“①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和“②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每句詩中允許有一個不會寫的字用拼音替代)36.(2023·湖南益陽·統考二模)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各題。【甲】次北固山下【乙】 月夜憶舍弟杜甫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1)下列對兩首詩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乙】兩詩的作者都是唐代詩人,【乙】詩作者杜甫被譽為“詩圣”,是“唐宋八大家”之一。B.【甲】詩題目中的“次”是“停宿”的意思;【乙】詩題目中的“舍弟”是謙稱,指作者自己的弟弟。C.【甲】詩頷聯妙在于景物描寫之中蘊含哲理;【乙】詩頸聯妙在于景物描寫之中蘊含作者的思鄉之情。D.兩首詩結構上都前后照應,如【甲】詩中“客路”與“鄉書”和【乙】詩中“斷人行”與“未休兵”。(2)【甲】【乙】兩詩中都有“雁”,兩首詩中作者借“雁”抒發的情感有何異同?【甲】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時才能到達,希望北歸的大雁捎到洛陽去。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也表達了詩人思念故鄉和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乙】戍樓上的更鼓聲響起斷了人們夜晚的行跡,秋夜的邊塞傳來了孤雁哀鳴之聲。耳目所及的是一篇蕭瑟凄涼之景,表達人物的懷鄉思親之情。37.【2023年湖南省益陽市中考語文真題】閱讀下面的詩,完成問題。【甲】次北固山下【乙】 月夜憶舍弟杜甫戍鼓①斷人行②,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③未休兵。【注釋】①戍鼓:邊防駐軍的鼓聲。②斷人行:禁止人行走。③況乃:何況,況且。(1)下列對兩首詩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B ) A.【甲】【乙】兩詩都是唐代五言律詩,偶數句押韻,頷聯與頸聯皆為對偶句。B.【甲】【乙】兩詩分別寫到了“歸雁”和“雁聲”,由此可知都是寫秋季景色。C.兩詩中的“書”都指家書、書信:兩詩中的“達”都有“送達、到達”的意思。D.【甲】詩流露出淡淡的思鄉愁緒,【乙】詩除思念親人,還寄予了無限的人生感慨。(2)明代胡應麟在《詩藪 內編》里說,王灣《次北固山下》中“海日”一聯“形容景物,妙絕千古”,請你說說該聯妙在何處。(2)①“生”“入”用了擬人手法,在描寫景物中蘊含理趣。②海日生于殘夜驅盡黑暗,江上景物呈現“春意”闖入舊年,趕走嚴冬,蘊含了新事物孕育于舊事物之中的生活哲理。時序變遷,新舊交替的自然規律,表現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哲理,給人樂觀積極向上的力量。38.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甲】 【乙】次北固山下 夜上受降城聞笛王 灣 李 益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1)下列理解與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甲】詩首聯寫“客路”“行舟”,暗含詩人雖身在江南,而神馳故里,故匆匆趕路,急于歸家之情。B.【甲】詩的頸聯運用對偶的修辭手法,在描述自然的時序交替中蘊含著新事物孕育在舊事物當中的哲理。C.【甲】詩為五律,韻腳有“前”“懸”“年”“邊”,【乙】詩為七絕,韻腳有“霜”“鄉”,兩詩讀來均富有聲韻之美。D.【乙】詩一、二句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大漠似雪,月華如霜,寫出了邊地荒涼和凄冷的特點。(2)請展開想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所展現的畫面。潮水漲滿,兩岸與江水齊平,整個江面十分開闊。順風行船,和風輕拂,船帆高懸,好似掛在江天之上。(3)兩首詩都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你是從哪些詩句中體會出來的?都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次北固山下》中從“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可以看出身在“客路”的詩人的思鄉之情;《夜上受降城聞笛》從“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可以看出戍邊將士聽到蘆笛聲生發出的思鄉之情。39.閱讀下面兩首詩,回答問題。秋夜聞笛 次北固山下[元]薩都剌 [唐]王灣何人吹笛秋風外,北固山前月色寒。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亦有江南未歸客,徘徊終夜倚闌干。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1)兩位詩人分別是在什么季節到北固山的? 薩都剌在秋季;王灣在冬末春初(如寫冬或春亦可)。(2)在誦讀這兩首詩時,該如何把握節奏,有同學拿不準。從整體上比較,你覺得哪首要快一點,哪首要慢一點?談談你的看法,并闡述理由。誦讀《秋夜聞笛》時,要慢一點。詩人徘徊整夜,思歸思親,滿懷濃濃的愁緒,緩慢的朗讀節奏與詩人的心境相契合。誦讀《次北固山下》時,稍稍快一點。江面開闊,白帆高懸,順風行船,平穩快速,感受到詩人旅途的喜悅;鄉思愁緒也是淡淡的,快一點的朗讀節奏,與詩人的心境一致。觀滄海作家作品這是一首漢樂府詩,是曹操詩《步出夏門行》的第一章,是曹操北征烏桓途中經過碣石山時所作,詩題《觀滄海》為后人所加。曹操,字孟德,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代表作有《龜雖壽》《短歌行》《蒿里行》等。體裁:古體詩中漢樂府詩。 表達方式:寫景抒情詩。詩歌精講東臨①碣石②,以觀滄海。譯文:向東行登上碣石山,來遠眺那蒼茫的大海。課下注釋:①臨:到達,登上。②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西北。東漢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征烏桓時曾路經這里。煉字:“觀”字統領全篇,是全詩的線索,引出下文登山所見;體現了全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的特點。“臨”“觀”二字表現了詩人登山望海時的勃勃英姿。作用:開篇點題,交代觀海的方位、地點,引出下文詩人登山的所見所思。水何澹澹③,山島竦峙④。譯文:(海面)水波多么蕩漾,山島高高地聳立著。課下注釋:③澹澹:水波蕩漾的樣子。④竦峙:聳立。竦、峙,都是聳立的意思。寫法:◎動靜結合。“水波蕩漾”是動態,“山島聳立”是靜態,相互映襯,顯示出大海的遼闊和威嚴。◎寫實手法。描寫大海的全景,渲染了大海蒼茫渾然的氣勢。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譯文:碣石山上樹木郁郁蔥蔥,各種草長得很茂盛。海面上吹起蕭瑟的秋風,巨大的波濤不斷涌起。寫法:◎動靜結合。“樹木”“百草”是靜態,“秋風”“洪波”是動態,相互映襯,顯示出大海的驚人力量和宏偉氣象。◎寫實手法。分別描寫山島景色和大海景色。煉字:“涌”本指“翻涌”,詩中生動描繪出大海波瀾壯闊的氣勢。不僅看到了大海波濤連天的形態,而且聽到了驚濤拍岸的聲音。畫面:秋風陣陣,呼呼作響,惹得大海涌起洶涌的波濤。詩人站在遼闊的海邊,心潮與大海一起涌動,感慨萬千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⑤燦爛,若出其里。描述畫面:太陽和月亮每天升起又落下,好像從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一樣;星光燦爛的銀河,斜貫在天空,它那遠遠的一端垂向大海,就好像發源于滄海一樣。課下注釋:⑤星漢:銀河。煉字:兩個“若”字,①本指“好像”,虛中有實,實中有虛。②詩人借助奇特的想象,展現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運萬千的景象的景象。③表現了詩人渴望統一中原,建功立業的遠大抱負。表現手法:①虛實結合,情景交融,想象,夸張,②展現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運萬千的景象的景象。③表現了詩人渴望統一中原,建功立業的遠大抱負。幸甚至哉,歌以詠志⑥。譯文:幸運得很,寫一首詩歌來抒發我的志向吧。課下注釋:⑥最后兩句詩在《步出夏門行》各章末尾都有,應為合樂時所加的套語,與正文內容沒有直接關系。幸,幸運。至,達到極點。主旨本詩用浪漫主義的筆觸勾畫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壯麗景象,表現了詩人博大的胸襟以及統一天下、建功立業的抱負。思維導圖理解性默寫①《觀滄海》主要表達方式是描寫,但也有兩句是敘事,這兩句詩是:東臨碣石,以觀滄海。②《觀滄海》一詩中,表現大海遼闊威嚴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島竦峙。③《觀滄海》一詩中,寫大海水波蕩漾,山島突兀聳立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島竦峙。④《觀滄海》一詩中,描寫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樹木叢生,百草豐茂。⑤《觀滄海》一詩中,寫大海的宏偉景象,表現大海驚人力量的句子是:秋風蕭瑟,洪波涌起⑥《觀滄海》一詩中,表現詩人偉大抱負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⑦詩中以豐富的想象,夸張的寫法,寫大海吞吐日月,含蘊萬千的壯麗景象 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⑧《觀滄海》一詩中,統領全篇的詩句是:東臨碣石,以觀滄海。⑨《觀滄海》一詩中,詩人采用動靜結合的手法描繪景物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島竦峙。1、下列對詩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A)A、“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星漢”指銀河,這四句是詩人仰望天空所見實景,表現了詩人博大的胸懷和遠大的政治抱負。B、“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最后兩句應為合樂時所加的套語,與正文內容沒有直接關系,但在本詩中卻與詩境融為一體了。C、這首詩通過對大海的遼闊壯景的描摹,傳達出詩人博大的胸懷和建功立業的抱負。這種感情在詩中沒有直接體現,而是蘊藏在對景物的描寫中。D、曹操,東漢末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其詩抒寫個人遠大抱負,氣勢雄偉,格調慷慨悲壯。2、下列對詩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A、開頭兩句寫登臨的地點(碣石山)和目的(觀滄海)。“觀滄海”為全詩的詩眼,“觀”字統領全篇,以下十句,皆為觀海所見所想。B、“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通過描寫海水和山島相互映襯的形象,顯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宏偉氣象。C、“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寫詩人通過眼前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偉景象,來抒發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業的政治抱負。D、寫“洪波”,重在動態,顯示了大海的驚人力量和宏偉氣象,這是寫實景。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A、“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開篇點題,交代觀察的方位地點及觀察對象。B詩中海洋摹其形,繪其神,力求表現海洋包容萬物波瀾壯闊的特征。C、全許虛寫、實寫結合,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懷的當是實寫大海的句子。D、詩人借景抒情,把大海的壯闊景象和自己的雄心壯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4.下列對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C )A.“東臨碣石”中的“臨”,寫詩人登高觀滄海,起筆氣勢不凡。 B.“水何澹澹,山島竦峙”用動靜結合的手法描寫水波和山島。 C.詩中描寫了蕭瑟的秋風、洶涌的波濤,營造悲涼傷感的意境。 D.本詩寓情于景,體現詩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業的豪邁情懷。5,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D )A.這首詩通過寫作者在遠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見的壯觀景象,展現了詩人寬廣的胸襟。B.詩歌前四聯寫詩人登上碣石山看見山島聳立,樹木茂盛,大海波瀾壯闊的景象。C.第五、六聯通過豐富的想像,寫出滄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氣派。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壯的樂曲,在最激越處戛然而止,悲從中來,發出感慨。天凈沙·秋思作家作品這是一首散曲。作者馬致遠,號東籬,戲曲作家、散曲家。“天凈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這首曲的具體名稱。這首散曲是馬致遠羈旅漂泊時所作。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體裁:元曲詩歌精講枯藤老樹昏鴉①,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譯文:干枯的藤、衰老的樹,樹上棲息著黃昏時將要回巢的烏鴉。小小的橋、潺潺的流水,近處坐落著幾戶人家。古舊的道路、蕭瑟的秋風,走來一匹骨瘦如柴的馬。課下注釋:①昏鴉:黃昏時將要回巢的烏鴉。寫景:①運用白描手法,選取“藤”“樹”“鴉”“橋”“水”“家”“道”“風”“馬”九種意象,一字一景,②描繪出一幅蒼涼的秋季暮色圖煉字:“枯”“老”“昏”等詞營造出一種蕭瑟蒼涼的氣氛,襯托了旅人內心的孤獨凄涼。賞析“古道西風瘦馬”中的“瘦”字.(“瘦”為什么用得好 )妙在欲寫人之瘦而不寫人之瘦,由寫馬之瘦而襯托出其人之瘦,其人之清貧和路途跋涉之艱辛,抒發了游子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賞析:①運用了白描、寓情于景、動靜結合、樂景襯哀情和對比的手法。②創造出了蕭瑟凄涼的意境。③營造了凄涼的氛圍,烘托了游子孤寂悲苦的思鄉之情。古道西風瘦馬畫面:在蕭瑟的秋風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飽嘗鄉愁的游子騎著一匹瘦馬,在沉沉的暮色中踽踽獨行夕陽西下,斷腸②人在天涯③。譯文:夕陽從西方落下,傷心斷腸的人還在遠離家鄉的地方。課下注釋:②斷腸:形容悲傷到極點。③天涯:天邊,指遠離家鄉的地方。作用:前句點明特定時間,“夕陽”照應上文的“昏”字,渲染了悲涼的氣氛;后句直接抒發羈旅愁思,卒章顯志。煉字:“斷腸”將“天涯淪落人”無法言傳的辛酸與苦楚表現得淋漓盡致。情感:抒發天涯游子的羈旅之愁和因思念親人而撕心裂肺、肝腸寸斷的情感。夕陽西下的作用:①選取典型景物“夕陽”,點明游子思鄉的特定時間是黃昏;②渲染了蕭瑟悲涼的氣氛;③使全曲情景交融,渾然一體④為下文“斷腸人”做鋪墊,抒發天涯游子的孤寂愁苦和思鄉之情最后一句作用:①直抒胸臆,點明主旨 ②道出天涯游子之悲《天凈沙.秋思》描繪了怎樣的的畫面 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寫下來。幾根枯藤纏繞著幾棵凋零了黃葉的禿樹,樹上鳥鴉發出幾聲凄涼哀鳴,眼前呈現一座小橋,潺潺的流水映出幾處人家。在蕭瑟的秋風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飽嘗鄉愁的游子騎著一匹瘦馬緩緩前進.此時,夕陽正西沉,本是鳥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兒歸家的團圓時刻,而游子卻一人浪跡天涯,心中不禁泛起淡淡的悲涼。主旨真切地抒發了飄零天涯的游子思念家鄉、倦于漂泊的孤寂愁苦之情。思維導圖理解性默寫1.《天凈沙 秋思》中三個名詞性短語連排,抓住毫無生氣的景物,表現深秋傍晚典型特點的句子是: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2.《天凈沙 秋思》中不僅寫景,而且寫人,于暮色蒼茫中,烘托出一個騎著瘦馬、遠離家鄉、羈旅漂泊的旅人形象的句子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3.馬致遠在《天凈沙 秋思》中用夕陽作背景點綴,表現漂泊天涯的旅人愁思的句子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4.馬致遠在天凈沙·秋思中情從景出,情景交融,且點明主旨的句子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5.馬致遠的《天凈沙 秋思)中“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三句與白樸《天凈沙 秋》中“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兩句寫法相同,意境相似。6. 馬致遠的《天凈沙 秋思》被稱為“秋思之祖”,其中直抒胸臆的一句是:斷腸人在天涯。1.對這首曲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 )A.這首曲的題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樹”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給人以蕭條、寂寞、悲涼的感覺。C.“小橋”一句讀來令人親切,可仔細想去,卻更增添了“斷腸人”的愁緒。D.“斷腸人”句中的“斷腸人”是一位“離人”,“天涯”即“極遠的地方”。2.對這首曲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B )A.前三句十八個字,寫了九種景物,有靜有動、有聲有色,而加在名詞前的定語則體現了詩人對那些景物的獨特感受。B.這首小令,寫景由近到遠,感情抒發由淺入深,開頭一句“枯藤老樹昏鴉”是詩眼。C.這是一幅秋景圖,又是一幅絕妙的秋思圖。圖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經過作者精心選擇的,最能表現“秋思”。D.這首小令用極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極豐富的意象;人與物結合,情與景交融,有一種動人心魄的力量。3.對這首曲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D )A.此曲的前三句選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種事物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圖。B.第二句描寫詩人所見異鄉的幽美、恬靜的景象,越發使人感到孤獨。C.從整個構圖來看,前四句寫景,末一句寫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體。寫景是為了烘托人。D.從此曲的題目來看,作者所要表達的是對秋的傷感,而并無思鄉之情。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作家作品這是一首七言絕句。唐天寶年間,王昌齡被貶為龍標(在今湖南洪江西)尉,李白聽說他的不幸遭遇后,當即寫了此詩,遙寄給他,以帶去慰藉,分擔他的愁苦。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被譽為“詩仙”,作品有《蜀道難》《將進酒》《靜夜思》《望廬山瀑布》,是繼屈原后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杜甫合稱“李杜”,杜甫譽為“詩圣”。三李:李白、李商隱、李賀。 王昌齡,字少伯,唐代詩人。體裁:七言絕句詩歌精講楊花①落盡子規②啼,聞道龍標③過五溪④。譯文:在柳絮落盡、杜鵑啼鳴的時候,聽說你(被貶為龍標尉)路過五溪。課下注釋:①楊花:柳絮。②子規:布谷鳥,又稱“杜鵑”。③龍標:指王昌齡。古代常用官職或任官之地的州縣名來稱呼一個人。④五溪:今湖南西部、貴州東部五條溪流的合稱。內容:首句寫景兼點明時令,次句敘事點題。煉字:“盡”字①本意是“完”,②文中楊花落盡點明時令(暮春時節),含飄零之感,③營造了一種凄清悲惋的氛圍;“啼”字①本意是“啼叫” 聽覺,②文中子規啼叫渲染出悲涼之意(離別之痛),③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遭貶的痛惜與同情。“楊花落盡子規啼”一句描寫有何作用?①點明了時令是暮春時節,②渲染了一種悲涼感傷的離別氣氛。③烘托了詩人悲苦哀愁的心情④包含了飄零之感和離別之恨;(了解)意象:“楊花”象征離散、漂泊,“子規”是凄涼、思歸的象征。“楊花”和“子規”這兩個意象,既點明時令,切合當時情事,又烘托了凄涼悲惋的氛圍,寄寓了詩人嘆飄零、感離恨的特定心境。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⑤西。譯文:我把為你而憂愁的心托付給明月,讓它伴隨著你一直到夜郎的西邊。課下注釋:⑤夜郎:唐代夜郎有三處,兩個在今貴州桐梓,本詩所說的“夜郎”在今湖南懷化境內。修辭:①擬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②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作者把自己的那份對友人的擔憂托付給明月③抒發了詩人對友人的關切與同情。主旨本詩通過對暮春景物的描寫,以景傳情,表達了詩人對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以及對友人的關切之情。思維導圖理解性默寫1.《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飽含詩人深切同情與關懷的句子是: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2.《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既點明了時令又表達了漂泊之感和落寞之情的句子是: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3.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意境新穎,令人回味無窮的一句是: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通過豐富想象,運用擬人手法表達詩人對朋友深切關心的句子是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5、詩中借景抒情蘊含飄零之感、離別之恨、遷謫之遠的詩句是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6.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既點出聞訊的季節,又表達了飄忽不定的感覺和落寞傷感之情的句子: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7.李白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以富于創造力的詩句: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表達對友人的關切和思念之情。8.同是望月,蘇軾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表達了對親人的美好祝愿,而李白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則用: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寄托了對友人的同情、思念和關切之情 。9.把明月人格化,表達對友人不幸遭貶的深切同情與關懷的詩句是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10.韓愈因事被貶,賈島作《寄韓潮州愈》以慰之,詩云:“此心曾與木蘭舟,直到天南潮水頭。”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兩句與其有異曲同工之效。11.詩中與張若虛“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意境相似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1. 對《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該詩理解有誤的一項( A )A.詩歌寫景曠遠,想象豐富,體現了詩人曠達豪放的胸懷。B.“聞道”一句既寫出了詩人乍聽朋友遭貶消息后的震驚與惋惜,也寫出了友人長途跋涉的艱辛和詩人對友人的關心。C.詩人寄愁心與明月,是將自己對友人的同情懷念帶給友人,以慰藉朋友破碎的心。D.三四兩句中詩人展開想象,并運用了擬人的手法。2.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是( B )A.詩歌首句寫景,次句敘事,后兩句抒情。B.“過五溪”說明詩人旅途之艱難,間接地包含了詩人對友人的牽掛和痛惜之情。C.詩中將無知無信的明月當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寄托了詩人對友人的懷念和同情。D.詩歌想像奇特,體現了李白詩的浪漫主義風格。3.對《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B )A、這首詩的前兩句本應先寫問道之事,再寫楊花之句,詩人卻采用了倒轉的技巧,強化了首句,創造了詩境,創造了先聲奪人的筆勢。B、、詩的第三句突然轉筆,撇開對友人的同情,借助想象直寫作者的內心世界,可謂大手筆。C、最后一句詩人給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屬性,讓它隨風逐月到夜郎西。想象驚人,氣概超逸,筆勢靈動。D、這首詩將敘事抒情巧妙的結合起來,充分顯示出李白的藝術個性,也是本詩具有長久藝術魅力的原因所在。4.對這首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D )A.題目中的“左遷”指降職,李白聽說好友王昌齡被貶為龍標縣尉,于是寫了這首詩。B.首句寫“楊花落盡”和“子規啼”,點明時令,融情于景,為后面的抒情作了鋪墊。C.第二句中“過五溪”三字看似平淡,其實是寫出了龍標的荒遠和李白對友人的同情。D.后兩句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方法,表達了詩人的憂愁、無奈及對友人的關切之情。5.下面是對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D )A.首句中,“楊花”且“落盡”是先點時令,這樣的“暮春”在古詩中是一個花與淚同落的季候,這就奠定了全詩傷感的基調。B.次句直敘其事。“聞道”,表示驚惜。“過五溪”,見遷謫之荒遠,道路之艱難。不著悲痛之語,而悲痛之意自見。C.后兩句詩作者大膽想象,直接袒露自己聽到朋友遠謫后的內心情感:對好友 身遭貶謫的同情,是對好友長途跋涉的擔憂;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單的一種情懷……D.“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通過豐富的想象,運用比喻手法,將“愁心”比“明月”,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詩人的憂愁和無奈,以及對友人的關切之情。6.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C )A.“楊花落盡子規啼”情景交融,借楊花飄落和子規啼叫表達飄零之感、離別之恨。B.“聞道龍標過五溪”表現詩人聽說友人被貶之地荒遠、道路艱難,跨五溪才能到達,從中可見詩人對友人的關懷之情。C. 后兩句用議論的表達方式,寄托詩人對友人不幸遭遇的關懷之情,暗含對官場不重用人才的不滿。D. “夜郎”古地名,與成語“夜郎自大”中的夜郎國不是同一個地方。這里用以表現友人被貶之遠和詩人對友人的關切之情。7.對《聞王昌齡左遷龍標要有此寄》賞析正確的一項是(C )A、這首詩是王昌齡為送別好友李白而作,表達了王昌齡對李白深切的同情和關切。B、首句寫景,詩人描寫楊花飄落、子規啼叫烘托無限喜悅之情,情在景中,情景交融。C、過五溪見遷謫之艱難、道路之荒遠,并能從中見出詩人對朋友的關切之情。D、后兩句敘事,借用豐富而奇妙的藝術想象,真切地表達了詩人聽到友人左遷,經受心靈震撼以后的強烈的主觀感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古詩四首天凈沙秋思知識點兒.docx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古詩四首次北固山下知識點兒.docx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古詩四首觀滄海知識點兒.docx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古詩四首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知識點兒.docx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四課古詩四首知識點.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