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古人談讀書》教學設計主題 《古人談讀書》 第一課時(共2課時)課型 新授課 章/單元復習課□ 專題復習課□ 習題/試卷講評課□ 學科實踐活動課□ 其他□【學習目標】 1.能通過多種識字方法認識“恥、寢”等4個字,讀準多音字“識”,正確地朗讀課文。 2.能借助注釋,在比較、發現、交流的過程中理解課文大意,有節奏地流利朗讀課文并背誦。 3.能通過觀察會寫“恥、誨”等5個字。【評價任務】 1.能正確認讀本課“恥、寢”4個生字,會寫“恥、誨”等5個生字。(目標1、3) 2.能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誦課文。(目標2) 3.能理解課文大意,準確寫出詞語或課文句子的意思。(目標2)【學習內容】 本文由兩則文言文組成,記錄了古人有關讀書、學習的言論。 第一則選自《論語》,是孔子關于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的六句話。第一句寫要以誠實的態度對待學習,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智慧。第二句寫要聰敏勤學,不以向地位、學問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第三句是說孔子自已讀書的時候多記多背,學習不知滿足,教誨他人不知疲倦。第四句是孔子說明自己求學的態度,他不是生來什么都知道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靠勤勉求得知識的人。第五句是說求學要有進取心,不能懈怠。學習就像追趕什么似的,生怕趕不上,學到了還怕會丟失。第六句寫“學”和“思”的關系。孔子說自己曾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地思考,發現這樣做并沒有什么益處,不如學習。這說明“思”要建立在“學”的基礎上,要將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取得進步。 第二則選自朱嘉《童蒙須知》(一作《訓學齋規》),告訴我們讀書要心想、眼看、口誦。“心到”,是“三到”中最重要的,用心思考了,自然就會看得仔細,也會讀得正確并記憶猶新。【學情分析】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根據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內容要點”。學生在四年級學過“了解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關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學習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怎樣把握長文章的主要內容”。經過了關鍵信息提取的訓練,大部分學生都能按照要求提取信息,但是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有差異。有的學生是文字識別能力弱,有的學生是不能按要求準確提取信息,也有學生是提取信息之后不能再根據要求進行概括。 本課時的具體內容是文言文,學生已經有了學習文言文的經驗,了解了常規的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在理解文言文大意的時候,問題不大。不過,要精準地表達語句的的意思,還需要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去發展。【學習過程】 學生活動教師活動評價要點環節一:趣味故事 激發興趣1.學生分享課前搜集的一些名人讀書的故事。 2.分享對《論語》、孔子、朱熹的了解。 3. 朗讀題目。 導入新課:帶領學生閱讀單元導語,理解“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對本單元的內容進行整體認知。引導學生分享課前搜集的名人讀書的小故事。 出示《論語》、孔子、朱熹圖片,帶學生回憶讀過的《論語》以及朱熹的詩歌。 引導學生根據題目提出疑問。 學生能夠將搜集的資料清楚地表達出來。 學生能否根據題目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活動意圖說明:培養學生的整體意識,了解課文的出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營造讀書是從古至今大家都在追求的目標,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環節二:初讀課文 讀準字音 讀出停頓(指向目標1、3)學生自由指讀課文,借助拼音,注釋,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聽老師范讀課文,注意聽老師在什么地方停頓。 3.同桌二人合作,互相聽讀。同桌互相分享經驗,交流停頓的地方。 4.學生齊讀課文。 5.抽讀課文。讀準: (1)“知”兩個讀音; (2)“敏而好學”的“好”讀四聲; (3)“默而識之”的“識”讀“zhì”; (4)“誨人不倦”的“誨”讀“huì”,部首是言字旁,寫字表中同樣是言字旁的字有“謂、誦”; (5)“眼口豈不到乎”的“豈”下半部分是“己” 1. 大屏幕出示自讀要求。 2. 教師范讀課文。強調在聽的時候注意用/劃出停頓。 (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3)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4)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5)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6)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7)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 提出同桌互讀的要求。 4.提出齊讀要求。 5.教師引導:書讀百遍,其意自見。我們再請一些同學單獨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出節奏的同時隨文學寫字。 自主讀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在課文中標出停頓/節奏。 發音準確,有節奏地朗讀全文。活動意圖說明: 學生在反復朗讀中,了解大意,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環節三:理解語句,讀懂內容。(指向目標2)自主運用此前學過的閱讀文言文的方法,試著說說每句話的意思。不能理解的地方圈出來打上問號。 學生按照自己最感興趣的一句進行分享。再帶著同學們有節奏地朗讀。 學生完成自主評價并核對學習效果。 學生朗讀課文。1.教師出示理解文言文意思的方法:借助注釋、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查找工具書等。 2.教師出示課文內容,在學生分享的時候針對重難點字詞進行指導。 (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智慧。以誠實的態度對待學習。) (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敏”聰明,“好”喜好。聰明好學的人,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請教而覺得恥辱。) (3)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默”默默的。孔子自己讀書默默背誦,學習不感到厭煩,教育他人不知道疲倦。) (4)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我不是生來就知道很多知識的人,而是喜歡古代文化,靠勤勉求得知識的人。) (5)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學習知識就像追趕什么似的,追趕上了又擔心會丟失。) (6)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我曾經一整天不吃飯,一整夜不睡覺,來冥思苦想,這樣沒什么益處,不如去學習啊。) (5)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余嘗謂……”與“吾嘗終日……”的“嘗”都是“曾經”的意思;“漫浪誦讀”隨意朗讀。“決不能記”的“決”是“一定”的意思。) 3.教師出示檢測內容。 4.教師引讀課文。能正確說出課文的意思,尤其是關鍵字詞。 活動意圖說明:在主動實踐、運用中積累并掌握理解文言文的方法。環節四:積累課文(指向目標2)小組交流:學習態度+學習方法。 2.同桌互相背誦課文。 3.根據語境,背誦課文中合適的內容。1.教師帶領學生梳理課文從哪些角度向同學們闡述古人讀書。 2.創設背誦情境。 3.抽背課文。能正確背誦課文,并能在具體語境中選使用正確的語句。活動意圖說明:引導學生關注文本具體的意思,熟讀課文進行積累并能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運用。【板書設計】 (讀通順:節奏讀明白:借助注釋/工具書、聯系上下文/生活……)古人談讀書 態度+方法【教后反思】【作業設計】一、選擇題。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有誤的一項是 ( )A.敏而好學(hào) B.默而識之(shí)C.心既到矣(yǐ) D.終夜不寢(qǐn)2.下列加點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不恥下問(恥:以……為恥。)B.學而不厭 (厭:討厭,厭惡。)C.余嘗謂讀書有三到 (嘗:曾經。)D.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急:要緊,重要。)3.下面句子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A.敏而/好學,不恥下/問B.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C.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D.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4.下面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B《論語》是記載荀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典籍。C.朱熹,南宋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主要著作有《四書章句集注》《楚辭集注》等。D.本課的二則文言文,都記錄了古人有關讀書、學習的言論。二、說說下面加橫線字的意思。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好:( )2.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識: ( ) 誨:( )3.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豈:( )三、用自己的話說說下列句子的意思。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2. 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四、閱讀課文片段,回答問題。①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②學如不及,猶恐失之。③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1.聯系上下文理解畫橫線的字的意思。敏:( ) 猶:( )寢:( ) 益:( )2.用自己的話說說第①句話的意思。。 3.理解句子并填一填。第①句是孔子的“自我鑒定”,他把“ ”作為自己取得成績的重要原因。讀了第②句可以體會到學習要 。第③句中,孔子把“思”和“ ”進行比較,突出了的重要性。五、品讀課文第二部分(朱熹論讀書),梳理信息,把握內容要點。1.“讀書有三到”,“三到”是指 、 、 。2.“三到”之中,“ ”最為重要。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古人談讀書》教學設計主題 《古人談讀書》 第二課時(共2課時)課型 新授課 章/單元復習課□ 專題復習課□ 習題/試卷講評課□ 學科實踐活動課□ 其他□【學習目標】 1.通過資料搜集,閱讀關于古人讀書的古詩文。 2.通過跨學科學習,制作有關于“讀書名言”的書簽。【評價任務】 1.能大聲、有節奏的朗誦關于讀書的古詩文并結合生活談談資料對于自己的啟示。(目標1) 2.能制作一張整潔、美觀的書簽。(目標2)【學習內容】 學生通過上一課時的學習,對古人讀書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課時的學習主要是學生資料搜集后的分享,更考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對文本獨立解讀的能力。2022版《語文課標》特別添加了跨學科學習,通過制作書簽,學生的綜合能力能夠得到更多鍛煉。【學情分析】 學生積累了古詩文學習的經驗,能夠自主運用學習的方法。對于制作書簽,學生非常感興趣,能夠主動嘗試去動手解決過程中遇到的真實問題。學生在搜集、分析文本,動手制作的能力上還有些差異,在進行小組分享的時候,需要老師特別去關注。【學習過程】 學生活動教師活動評價要點環節一:檢測背誦 復習導入1.全班集體朗誦課文。 2.個別朗誦課文。 出示全班朗誦要求:正確、有節奏地朗誦。 出示情境,按要求背誦課文。 你的同桌在位置上思考一道題,想了很久、很久都想不出來,你會對他說…… 早讀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要做到三到……因為…… 出示本課學習任務。學生能否正確課文內容。 學生能夠根據情境朗誦正確的內容。 活動意圖說明:檢測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掌握程度,在具體的語境中使用課文內容。環節二:分享交流 古人讀書(指向目標1)1.小組交流 2.全班分享。 3.全班投票選出班級最喜歡的關于“讀書”的名言,張貼在后墻。1.大屏幕出示小組互學要求: (1)朗讀一句自己認為值得跟大家分享的名言(讀書、學習方法)。 (2)分享這句話的意思。 (3)結合生活談談這句話對自己的啟示。 (4)小組選擇一句大家都覺得很喜歡的跟全班分享。(個別讀-意思-啟示-齊讀) 大屏幕出示全班互學要求: 面向大家,聲音洪亮,主動跟同學互動,名言板書在黑板上。 3.老師指導班級小書法家寫同學們選出來的名言。 語言表達正確、流利、自信。 分享時跟同學主動互動,聽取同學建議,具有審辯思維。活動意圖說明: 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同桌互學,全班交流,拓展學習資源,培養表達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環節三:融合學習 制作書簽(指向目標2)1.獨立完成書簽制作。 2.小組交流。 3.全班評選。 1.出示制作書簽的方法并發放制作工具: (1)裁剪自己喜歡的圖形。 (2)用自己喜歡的字體寫下關于“讀書”的名言。 (3)對書簽進行裝飾。 2.小組進行書簽的分享,并交流自己的設計思路以及書簽的使用方法。 3.組織學生將書簽放到書包柜,全班投票選出最佳書簽、最具創意書簽、最美書簽等。 書簽設計是否合理,學生的書寫是否工整美觀,分享的時候理由是否充分。 活動意圖說明:讓學生通過實踐發展審美能力。環節五:總結學習1.學生自主選擇書簽上的讀書名言進行積累。1.教師為同學們評選出來的獎項頒獎。活動意圖說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后續探究能力。【板書設計】 古人談讀書 思考 批注 請教 …… (根據學生的分享現場生成)【教后反思】【作業設計】1.背誦積累關于“讀書”的名言。2.將自己制作的書簽送給想送的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