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探索史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務運動地主階級洋務派技術1898年戊戌變法資產階級改良派制度1911年辛亥革命資產階級革命派制度失敗失敗未完成革命任務未改變社會性質“辛亥革命之后的巨大希望,同民國初年的中國社會的黑暗產生了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就產生了巨大的浪潮,于是就有了新文化運動。” ——陳旭麓民國元年欲效仿歐美實行民主共和民國四年袁世凱稱帝,改國號中華帝國。民國六年張勛率領辮子軍入北京,擁戴溥儀“登基”,北京遺老遺少紛紛支持。思想啟蒙的補課?第四單元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第12課 新文化運動2022年課程標準:了解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知道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認識新文化運動在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中的地位和作用。學習目標:1.了解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歷史背景。(歷史解釋)2.通過閱讀教材掌握新文化運動興起的狀況。(史料實證、歷史解釋)3.評價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和局限,形成歷史的、辯證的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歷史解釋、唯物史觀)4.了解陳獨秀、胡適、魯迅等人在新文化運動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鋒作用,激發學生勇于創新、積極進取的精神,增強歷史使命感,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愛國情懷)數年以來,創造共和、再造共和的人物,也算不少。說良心話,真心知道共和是什么,腦子里不裝著帝制時代舊思想的,能有幾人?要帝制不再發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穩……非先將國民腦子里所有反對共和的舊思想,一一洗刷干凈不可。——陳獨秀《舊思想與國體問題》據材料,說說陳獨秀的革命目標指向何方?陳獨秀資產階級 改良政治制度資產階級 思想啟蒙運動新文化運動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里的繼續洋務運動地主階級 器物(技術)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資產階級 辛亥革命君主立憲制民主共和制一、新文化運動的背景1.背景:(1)辛亥革命后,中華民國政治混亂,民主共和名存實亡1913年3月“宋案”宋教仁遇刺1913年7月“二次革命”爆發1914年1月袁世凱廢除《臨時約法》1914年5月1915年5月9日袁世凱接受“二十一條”袁世凱下令解散國會無量頭顱無量血,可憐購得假共和。——蔡濟民《書憤》孔子之道,自古常新,與天無極……本大總統躬膺重任,早做夜思,恢復孔教,立國之根本。—1914年《大總統祭圣告令》(2)袁世凱(北洋政府)在思想文化領域掀起尊孔復古逆流一、新文化運動的背景1.背景:(3)先進知識分子(陳獨秀等),認識到必須進行一場 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運動。吾國之維新也,復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黨與在野黨之所主張抗斗,而國民若觀對岸之火,熟視而無所動心。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凱復辟帝制,使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認識到我們中國多數國民口里雖然不反對共和,腦子里實在是裝滿了帝制時代的舊思想,如今要鞏固,非先將國民腦子里所有反對共和的舊思想,一一洗刷干凈不可。---陳獨秀一、新文化運動的背景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西方列強忙于歐洲戰事,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中國民族工業獲得了迅速發展的良機,出現了“短暫的春天”。其中發展最快的是紡織業和面粉業。——人教部編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第121頁(4)中國民族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推動資產階級力量壯大《青年雜志》和《新青年》封面二、新文化運動的概況1.興起:(1)開始標志: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后改名《新青年》),發表《敬告青年》一文。陳獨秀(1879-1942年)自主的而非奴隸的;進步的而非保守的;進取的而非隱退的;世界的而非鎖國的;實利的而非虛文的;科學的而非想象的。——陳獨秀《敬告青年》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指出陳獨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二、新文化運動的概況2.代表人物:陳獨秀、蔡元培、胡適、李大釗、魯迅等蔡元培陳獨秀 早年留學日本 1917年任北京大學文科學長胡適 1910年 赴美留學 1917年任北京大學教授李大釗 1913年 赴日本留學 1918年任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后兼任教授魯迅 1902年 留學日本 1920年任北京大學教授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二、新文化運動的概況3.主陣地:蔡元培北大紅樓1916年任北京大學校長,著力營造“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學術研究氛圍。1916年第二卷第一號改名《新青年》,1917年初,《新青年》編輯部遷到北京。《新青年》和北京大學北京大學校徽由魯迅先生于1917年8月設計完成。"北大"兩個篆字的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構成背對背的兩個側立的人像,而"大字"構成了一個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的理念在于,要"以人為本";校徽的象征意義在于,北大當肩負開啟民智的重大使命。“北大者,為囊括大典,包羅萬眾之最高學府。” “無論何種學派,茍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效,……即使彼此相反,也聽他們自由發展。”原名《寬容》,現名《北大鐘聲》北京大學為什么會成為新文化運動的活動基地?鼓勵新文化的倡導者占領封建文化的陣地1917年,他們齊聚北大,北大一時間成為大師云集的場所,“新潮”與“故國”對壘,白話與文言相爭,流派紛呈,百家爭鳴,故名“北大鐘聲”。三、新文化運動的內容1.內容:誰,害死了唐氏?民國初年,北京《中華新報》曾登了一則新聞,有一女子唐氏19歲,許配張家 ,還未嫁過門,未婚夫就死了,為了做烈女,唐氏選擇自殺殉夫,歷盡了喝符灰水、吞金、上吊、投河及三次絕食,最后服用砒霜結束了年輕的生命。舊道德扼殺人性“余之抨擊孔子,非抨擊孔子之本身,乃抨擊孔子為歷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權威也;非抨擊孔子,乃抨擊專制政治之靈魂也。”——李大釗《自然的倫理觀與孔子》(1)抨擊舊道德和舊文化思考:什么是舊道德?舊道德:指以孔子學說為代表的儒家傳統道德。核心內容是“三綱五常”。三綱:君為臣綱: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為子綱:子女一切得聽從長輩安排夫為婦綱:嫁雞隨雞五常:仁·義·禮·智·信提倡新道德男女平等個性解放人格獨立權利平等新文化運動把斗爭矛頭指向什么?為什么?新文化運動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合理嗎?意義:對于反對袁世凱專制獨裁及促進思想解放,有進步意義。局限:全盤否定中國傳統文化,是偏激的。態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批判繼承的基礎上求得發展。“正因為二千年吃人的禮教法制都掛著孔丘的招牌,故這塊孔丘的招牌——無論是老店,是冒牌——不能不拿下來,捶碎,燒去!”---胡適《吳虞文錄序》打倒孔家店想一想三、新文化運動的內容1.內容:西洋人因為擁護德、賽兩先生,……流了多少血…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陳獨秀《新青年》民主Democracy科學Science民主制度民主思想(反專制)科學知識科學思想(反愚昧、迷信)民主科學(2)提倡民主與科學材料一 孫中山:中國自革命以后,成立民權政體,凡事都是應該由人民作主的,所以現在的政治又可以叫做‘民主政治’。——張磊《孫中山思想研究》材料二 辛亥革命以后,我們中國多數國民口里雖然不反對共和,腦子里實在是裝滿了帝制時代的舊思想,如今要鞏固共和,非先將國民腦子里所有反對共和的舊思想,一一洗刷干凈不可。——陳獨秀《舊思想與國體問題》》新文化運動倡導的“民主”與辛亥革命時期的“民主”有何區別?民主=民主制度+民主思想民主=民主制度鏡頭:魯迅的《藥》描述的“人血饅頭”思想封建、愚昧、迷信、冷漠 華老栓是市鎮市民,夫妻辛勤操持著一個小茶館,是普通的勞動人民,他的兒子華小栓患有嚴重的癆病,他不去求醫,卻相信別人說的人血饅頭可以治病。于是他千方百計去找人血,他拼命積攢銅錢,只想著盡快把人血饅頭取到手,好醫治他兒子的癆病。至于流血的是誰?為什么被殺以及人血饅頭到底能不能治病?他不用也根本沒有想過這些問題。思考:用“人血饅頭”治病說明什么?想一想三、新文化運動的內容1.內容:(3)倡導文學革命舊文學、舊政治、舊倫理本是一家眷屬,固不得去此而取彼。——陳獨秀、胡適《論〈新青年〉之主張》胡適《文學改良芻議》陳獨秀《文學革命論》魯迅《狂人日記》為什么主張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文言文晦澀難懂 不易普及白話文新鮮 通俗易懂 易于傳播有個秀才閑來無事,在媒婆處看到一 則征婚信息:“烏黑頭發無麻子腳不大周正”,秀才覺得這姑娘不錯,就把她娶回家了,回家一看秀才差點暈死過去,為什么?秀才:烏黑頭發,無麻子,腳不大,周正現實:烏黑,頭發無,麻子,腳不大周正新文化運動提倡白話文,能夠使語言和文字更緊密地統一起來,為廣大民眾所接受,從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與繁榮。思想革命決定了文學革命的方向文學革命擴大了思想革命的影響三、新文化運動的內容1.內容:(4)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后期)1920.9-1926.71918.1-1920.91920年9月1日,《新青年》開始作為宣傳共產主義的機關刊物出版新文化運動為五四運動起到了思想宣傳和鋪墊作用青年覺醒,思想解放1918年,李大釗在《新青年》上接連發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在中華大地上第一次高高舉起了馬克思主義的旗幟。三、新文化運動的內容1.主要成就:人物 作品 內容或評價魯迅胡適陳獨秀《狂人日記》以新文學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號召人民起來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會。《文學改良芻議》主張以白話文作為新文學的語言《文學革命論》推倒陳腐、雕琢、艱澀的舊文學建設新鮮、平易、通俗的新文學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魯迅《狂人日記》一曰須言之有物;二曰不模仿古人;三曰須講求文法;四無病呻吟;五曰務去陳詞濫調;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講對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語。——胡適《文學改良芻議》余甘冒全國學究之敵、高張“文學革命軍”大旗……曰,推倒雕琢的阿諛的貴族文學,建設平易的抒情的國民文學;曰,推倒陳腐的鋪張的古典文學,建設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學;曰,推倒迂晦的艱澀的山林文學,建設明了通俗的社會文學。——陳獨秀《文學革命論》三、新文化運動的影響我沒見過他,怎么能愛他?我沒有愛他,又怎么能嫁他?這簡直是一件買賣,拿人去當牛馬罷了。我要保全我的人格,還怎么能承認什么禮教呢? ——1919年的《新詩年選》摘錄:《自覺的女子》①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序號 被崇拜者 票數1 孔子 1572 孟子 613 孫中山 17序號 被崇拜者 票數1 孫中山 4732 陳獨秀 1733 蔡元培 15314 孔子 11913年江蘇第一師范大學“最崇拜的人物”問卷調查統計表1924年北京大學“最崇拜的人物”問卷調查統計表儒家思想民主共和民主共和儒家思想(一).進步性:三、新文化運動的評價(一).進步性:聚集在《新青年》周圍的知識分子的重要性是很難估價的。他們的著作鑄成了一代年輕學生的信仰和態度。1919年五四運動后,這些學生是政治上的生力軍,并成為現代中國革命的領導者。——美國學者莫里斯②為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性質: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1922年11月8日《新浙江》登載了大詩人徐志摩和妻子張幼儀的離婚聲明。徐志摩愛上了林徽因,于是選擇和張幼儀離婚。離婚后的張幼儀開始學習德語,后單擔任蘇州大學德語教授,并投身金融界,成為中國銀行第一位女總裁。④打開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閘門;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運動)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又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它促使人們更迫切追求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摘編自李侃《中國近代史》③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二).局限性:材料1:“無論政治學術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國的法子,絕對是兩樣,斷不可調和遷就。”“若是決計革新,一切都應該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國粹、國情的話來搗亂。”——陳獨秀《今日中國之政治問題》材料2:新文化運動局限在知識分子的圈子內,新思想沒有普及到工農群眾中。——李時岳1、全盤肯定西方文化,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看法帶有一定的片面性 。2、沒有與群眾運動相結合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傳統文化?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偉大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要結合新的實際發揚光大。——2020年9月28日,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合作探究】中國近代化的探索歷程及特點近五十年來,中國人漸漸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從器物上感覺不足……第二期,是從制度上感覺不足……第三期,便是從文化根本上感覺不足。——1923年梁啟超《五十年中國進化概論》19世紀60年代1898年1911年1915年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特點:①都引進、學習和借鑒西方成果(都向西方學習);②學習內容由先進技術,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層層遞進。學習程度由淺入深,由表及里;③學習道路曲折,多以失敗告終;④參與階級廣泛;【合作探究】中國近代化的探索歷程及特點事件名稱 洋務運動 戊戌變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運動領導階級 地主階級洋務派 資產階級維新派 資產階級革命派 先進的知識分子學習內容 器物、技術 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口號 自強、求富 民主科學主張 君主立憲 民主共和指導思想 “中體西用” 三民主義新文化文化背景:思想、政治、經濟、階級力量概況:開始標志:主要陣地:代表人物:主要內容:評價:進步性、局限性1915年 陳獨秀 上海《青年雜志》《新青年》、北京大學蔡元培、陳獨秀、胡適、李大釗、魯迅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化提倡民主與科學提倡新文學(白話文)宣傳馬克思主義(后期)課堂總結課堂鞏固1.“女學生已經開始覺悟,抵制學校開設的‘列女傳’。在操場的樹蔭下,在宿舍里,他們常常聚在一起,爭得面紅耳赤,后來由爭論變成抗婚、逃婚,以實際行動反抗舊禮教,爭取婚姻自由。”這則材料反映的是( )A.維新思想開始傳播 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C.民主科學思想沖擊封建禮教 D.近代學校開設修身課程2.前期新文化運動與資產階級維新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是“新”在( )A、傳播了資產階級民權平等思想B、較為徹底批判了封建正統思想C、絕對肯定了西方文化的進步性D、深入研究和傳播了馬克思主義CB課堂鞏固3.1916年5月,李大釗在《民彝與政治》一文中疾呼:“民與君不兩立,自由與專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則國民死,專制活則自由亡。”材料表明李大釗主張( )A.提倡科學,反對迷信 B.提倡人性,反對神學C.提倡民主,反對專制 D.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4.1923年,梁啟超曾說:“革命成功將近十年……覺得社會文化是整套的,要拿舊心理運用新制度,決計不可能,漸漸要求全人格的覺醒。”這句話揭示了( )A.維新派主張建立共和國B.新文化運動的歷史必然性C.國民革命結束了君主專制制度D.辛亥革命具有堅實的群眾基礎CB謝謝觀看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新文化運動“新”在哪里?新文化運動 中國人追求民主與科學雖不始于新文化運動,但卻是從新文化運動開始,中國人才將民主與科學作為近代新文化的核心觀念或基本價值加以追求和崇尚,比較徹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統思想。—— 來源:近代中國研究網它是宣傳資產階級思想文化,批判封建文化的運動,其核心是民主與科學。想一想思想革命文學革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