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部分(選擇題)1. B2. A3. D4. D5. A6. A7. D8. B9. C10. A11. C12. D第二部分(非選擇題)13.(1)遠交近攻;大澤鄉;劉邦(2)環節:建立皇帝制度;成立中央政府機構;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影響: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于國家統一;奠定了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對后世影響深遠。(3)統治者應施行仁政,關注民生;要不斷完善制度,加強中央集權;要重視人才等14.(1)水稻。特點:春秋戰國時期鐵制農具使用逐漸增多,戰國中后期數量超過其他工具總和。(2)①內容:廢除井田制,允許土地自由買賣。成效:使人民生活富足,國家富強;百姓樂于效力,諸侯誠心歸順;戰勝他國,占領土地。②措施:統一貨幣。意義:克服了使用、換算困難,便利了商品交換和經濟交流,其形制沿用兩千多年。(3)24個。因素:生產工具的改進;水利工程的修建;政策制度的變革;農業技術的發展等15.(1)世襲制。黃河。目的:為了在更廣闊的領域內迅速建立并鞏固自己的統治。(2)原因:秦國注重水利建設;李冰父子科學規劃、因地制宜。作用:調節水利、灌溉農田、防洪泄洪,使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3)核心:“道”。關系:互相爭鳴、互相吸收。理解:百家爭鳴時期,各派思想學術富有獨創精神,為中國思想文化發展奠定了基礎,影響深遠。(4)措施:統一車軌和道路寬度,修筑貫通全國的道路。名稱:靈渠。主題名稱:古代國家治理智慧的探究,絕密★啟用前coxocoxxxxcoxcc2024一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學業水平測試七年級歷史試題(卷)齡老師真誠地提醒你:1.本試卷共6頁,滿分60分;2.答卷前請將密封線內的項目填寫清楚;3.書寫要認真、工整、規范;卷面干凈、整潔、美觀。如題號二總分得分腳第一部分(選擇題共24分)【選擇題答題欄】題號23569101112長答案一、選擇題(共12道試題,每題2分,計24分。每道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報1.歷史課上提到“磨光和鉆孔技術”“可能已經知道人工取火”“有愛美意識”等關鍵詞。據此可知,本節課學習的內容是()KA.北京人B.山頂洞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2.我國是世界上農業起源地之一。原始農業起源和發展的現象不包括A.家畜飼養B.城市的出現C.定居生活D.農作物的出現將3.河南永城王莊遺址的主體遺存隸屬大汶口文化系統,但帶有中原仰韶文化,南方屈家嶺文叔化、良渚文化等因素。該考古發現體現了中華文明起源和初步發展的特點是()A.世界領先B.源遠流長C.各自發展D.多元一體4.閱讀下面的年代尺,其中③處對應的內容應該是杯約公元前2070年約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0年①②③④A.夏朝建立B.商湯滅夏C.武王滅商D.平王東遷量5.“春秋初年,楚國被視為蠻夷之國;至楚莊王時,其文化已融人華夏文化,楚人也廣泛接受陽了中原的文化觀念。”材料反映的歷史主題是()A.民族交融B.變法改革C.商業發展D.思想繁榮6.孔子曰:“仁者,人也。”他認為應當關愛、尊重他人,有同情心,還主張以愛人之心調節社會人際關系。這體現出孔子的思想主張是()A.仁者愛人B.以法治國C.順應自然D.“兼愛”“非攻”都[七年級歷史期中學業水平測試試題共6頁第1頁]第7.如圖為戰國形勢圖,其反映的政治局面是A.尊王攘夷,拓展疆域B.大國爭霸,戰事不斷C.周室衰儆,諸侯崛起D.群雄并立,戰爭頻繁8.三千年前,中國的名片是青銅器。下列能入選“商周時期青銅文明展”的文物圖片是A,玉豬龍B.司母戊鼎C.元謀人上門齒化石D.蛋殼黑陶杯9.它是我國現存第一部詩歌總集,對后世詩歌創作影響深遠。“它”是A.《離騷》B.《孫子兵法》C.《詩經》D.《黃帝內經10.為了適應全國統一的需要,秦始皇大力推行一系列鞏固統一的措施。在這些措施中,使不同地域的人們能夠順暢溝通,有利于文化交流與發展的是(A.統一文字B.北擊匈奴C.焚書坑儒D.實行郡縣制11.以下是某同學繪制的“秦朝疆域的四至示意圖”,其中“?”處應填入的內容是A.海南長城一帶B.象郡東C.南海西D.南沙12.《漢書》記載,秦朝時期,穿著囚服的人擠滿了道路;監牢里人滿為患,如同市場。這反映了秦朝A.兵役繁重B.賦稅沉重C.徭役繁重D.刑罰嚴苛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36分)二、非選擇題(共3道試題,計36分)13.(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網布圖A秦滅六國形勢圖圖B秦末起義形勢圖[七年級歷史期中學業水平測試試題共6頁第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學業水平測試歷史試卷.pdf 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學業水平測試歷史試卷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