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Ⅰ卷 選擇題1. B2. B3. D4. C5. A6. A7. C8. C9. D10. D11. A12. A13. A14. C15. B16. C17. C18. B19. B20. A第Ⅱ卷 非選擇題21.(1)①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材料中數字技術創新能力持續提升,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領域技術創新應用取得積極進展,體現了網絡推動科技創新,進而推動經濟發展。②網絡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國家電子政務外網覆蓋范圍持續擴大,“互聯網 + 督查”深入推進,成為覆蓋面最廣、影響力最大、社會參與度最高的政府監督平臺,體現了網絡對民主政治的促進作用。(2)①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而不是沉迷其中。②學會“信息節食”,避免過度沉迷短視頻,合理安排上網時間。③要學會辨別網絡信息,自覺抵制不良信息的影響。④遵守網絡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負責任的網絡參與者。(3)①要理性參與網絡生活,不發布不實信息。②要傳播正能量,積極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22.(1)①民事違法行為。②行政違法行為。(2)①遵守法律法規,不做違法的事情,是我們行為的底線。②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我們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③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增強法律意識,學會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也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④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通過合法途徑解決問題,而不是采取違法手段。(3)①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②附加刑: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4)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違法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高官也不例外。②我們要增強法律意識,自覺遵守法律法規,不做違法犯罪的事情。③我們要從身邊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做一個守法的好公民。道德與法治期中練習題(考試時間 90分鐘 滿分 100分)注意事項:1.本試題分為Ⅰ、Ⅱ卷,第Ⅰ卷為選擇題,40分; 第Ⅱ卷為非選擇題,60分。全卷滿分100分。2.將第Ⅰ卷的答案答在第Ⅱ卷卷首相應的答題欄內或涂在答題卡上,第Ⅱ卷的答案做在試卷上。3.考試終了,只交第Ⅱ卷第Ⅰ卷 選擇題(40分)一、單項選擇題(下列每小題所給的4個選項中,只有1個是最符合題意的。每小題2分,共40分)1.親社會行為又叫利社會行為,是指符合社會希望并對行為者本身無明顯好處,而行為者卻自覺自愿給行為的受體帶來利益的一類行為。下面能夠體現這種行為的是①參加社區志愿者活動 ②自覺排隊進行安全檢查③在街頭進行交通文明宣傳 ④在電影院觀看電影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假期里,“走進紅色基地、緬懷革命先烈”、 “重走長征路,訪傳統古村落”、 “體驗活字印刷術,爭做發明傳承人”等精彩紛呈的研學活動深受廣大中小學生歡迎。中小學生積極參加研學活動A.是中學生的法定義務,必須參加B.有利于在社會課堂中培養親社會行為C.能夠獲取知識開闊視野,代替學校學習D.是了解社會生活、快速提升社會實踐能力的唯一方式3.作為中學生,我們之所以要養成親社會行為是因為①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②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③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塑造健康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④我們只有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在議題學習活動中,同學們紛紛說出了自己使用網絡的經歷。小林:利用網絡,我查找到很多學習資料,提高了學習成績。小麗:昨天,我和遠在上海的奶奶打了視頻電話,“距離不再是難題”。小美:咱們班上周演小品所用的衣服,都是在網絡上購頭的。根據上述學生的經歷,你認為這次學習的議題可能是A.網絡改變人際關系 B.網絡推動經濟發展C.網絡豐富日常生活 D.網絡創造生活方式5.近日,由中央網信辦主辦的中國正能量網絡精品征集展播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活動以“凝聚強國力量、共鑄復興偉業”為主題,征集遴選展播一批網民認可、社會認同、影響廣泛的網絡正能量精品,開展此次活動有利于①培養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②消除網絡中不良信息帶來的負面影響③弘揚主旋律,營造和諧的網絡公共空間④杜絕網絡不文明現象,提升公民道德水平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6.當前,一些人通過網絡買賣個人信息、詐騙、侵犯隱私、散布謠言甚至進行人身攻擊,不僅危害了國家信息安全,影響了社會安定,也給公眾帶來了巨大困擾。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有①網絡信息良莠不齊,要理性辨別②網絡世界中,個人隱私容易被侵犯③網絡充滿了負能量,應遠離網絡④網絡是可以擺脫約束、為所欲為的場所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7.近期,“AI詐騙”沖上了熱搜。隨著人工智能的迅猛發展,詐騙團伙的詐騙手段越來越科技化。為警惕新型電信詐騙,某中學開展了“謹防電信網絡詐騙,法治進校園”的活動。給學生解析了如何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的安全常識及遭遇電信網絡詐騙后的自救方法。預防電信網絡詐騙,我們要①遠離手機,避免上當受騙 ②增強法治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③提高警惕,拒接陌生電話 ④學習防詐知識,明辨網絡信息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8.社會秩序是社會生活的一種有序化狀態。下列行為與社會秩序對應正確的是①機床工人按操作規程工作——生產秩序②人們在機場排隊進行安全檢查——交通秩序③人們在商場、車站保持安靜——公共場所秩序④行人、自行車、機動車各行其道——交通秩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 “斑馬線就是生命線,你平安才有全家歡”,“你擠我擠,道路更擁擠; 你讓我讓,心寬路自暢”等公德宣傳標語,時刻提醒人們要規范自己的行為。這表明A.遵守社會規則主要依靠他律 B.社會秩序明確社會規則的內容C.自由劃定了社會規則的邊界 D.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10.有些人在自己熟悉的團體內謙恭有禮,一旦置身于陌生環境就不再遵守規則。如在眾人面前講衛生,獨自一人時就隨地吐痰; 有警察時遵守交通規則,一旦路口無人值守就闖紅燈。這些現象告訴我們①他律比自律作用大 ②規則限制了我們的自由③應該將規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④應增強規則意識,自覺遵守規則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1.新修訂的《鐵路旅客運輸規程》打破了以往“以身高論票價”的規定,區分車票實名制和非實名制的情形,分別按照年齡和身高銷售兒童票。這說明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應該①自覺遵守規則 ②堅定維護規則 ③自行改變規則 ④勇于對抗一切規則A.①② B.①③ C.①③ D.②③12.在學習中,小王同學用圖表示概念之間的關系。下列圖示中正確的是13. “情緒價值”表現為給予他人關心、理解、支持和鼓勵的情緒感受,已成為影響人們交往的重要因素。當我們的“情緒價值”得到滿足時,會感到被重視、被認可,從而提升自我價值感和幸福感。為他人提供“情緒價值”,我們可以選擇①考慮他人感受,增進相互理解 ②積極溝通,化解矛盾沖突③真誠關心,回應情感需求 ④尊重他人,力求全面認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別人眼中靚麗的風景線,換一種眼光,換一種心情去看待周圍的事物,你就會有新的發現,承認維納斯的缺陷美,不是比緊緊盯住她那對殘缺的雙臂更好嗎 這主要啟示我們A.發現他人的長處比短處更重要 B.尊重是社會文明的重要特征C.要換位思考,學會欣賞他人 D.遵守道德是人類交往的起點15.專家建議:父母要教育孩子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如”您好、請、謝謝、對不起”等;同時,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文明舉止,見人要熱情打招呼,并有禮貌地傾聽回答,保持服裝整潔,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專家提出上述建議①是因為語言文明、儀表端莊、與人為善是文明有禮的重要表現②是因為文明有禮是個人道德素質、文化、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③是因為文明有禮能創造億萬財富,讓我們享用一生,榮華富貴④要求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做學禮、明禮、守禮的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對人真誠與尊重他人隱私是我們經常碰到的一對沖突,面對這一兩難選擇,應該正確把握二者的關系。下列理解正確的是A.社會生活是簡單的,要學會運用誠信的智慧B.誠實與尊重他人隱私之間不能共存,水火不容C.應遵循倫理原則和法律要求,既恪守誠實,又尊重他人隱私D.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說謊,不管遇到什么問題,都要絕對誠實17.法律如影隨形,伴隨我們的一生。以下關于法律說法正確的是①法律是評價人們行為是否合法有效的準繩②法律僅僅依靠人們自覺遵守便可發揮作用③法律是全體社會成員都要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④法律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違法行為是指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危害社會的行為。對違法行為理解不正確的是①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②違法行為可分為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③未成年人違法不必承擔法律責任 ④任何違法行為都必將受到刑罰處罰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④19.網絡世界動動手指方便快捷,但也出現了一些“按鍵傷人”現象。為此,國家發布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指導性案例,以公益訴訟推動網絡平臺落實監管責任,懲治網絡暴力犯罪,維護公民人格權益和網絡秩序。這告誡我們①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 ②網絡亂象治理的關鍵靠公益訴訟③預防網絡犯罪,從杜絕上網行為開始④增強法治觀念,自覺學法、守法、用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見義勇為作為高尚的品質,歷來受到全社會的褒揚和敬佩。但是,身為未成年人,在面對違法犯罪時,要善于斗爭,見義智為。下列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的常見方法中,對中學生來說哪些是可取的①及時撥打110報警 ②記住違法犯罪分子體貌特征③了解違法犯罪分子的去向 ④直接沖上去控制住違法犯罪分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八年級道德與法治練習題成績統計欄題號 一 二 總分21 22 23 24得分第Ⅰ卷答題欄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第Ⅱ卷非選擇題 (60分)二、非選擇題(60分)21. (18分) 世界因互聯網而絢麗多彩,我們應理性使用互聯網,做網絡生活的主人。【網絡改變世界】2024年,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3年)》指出:▲國家電子政務外網覆蓋范圍持續擴大, 已連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實現地市、縣級全覆蓋,鄉鎮覆蓋率達到97.1%。“互聯網+督查”深入推進,平臺累計訪問量上億次,成為覆蓋面最廣、影響力最大、社會參與度最高的政府監督平臺。 ▲數字技術創新能力持續提升。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領域技術創新應用取得積極進展。關鍵數字技術研發應用取得積極進展。我國5G實現技術、產業、同絡、應用的全面領先, 6G加快研發布局. 我國在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高性能計算、電子設計自動化(BD人) 、數據庫、操作系統等方面都取得重要進展。(1) 結合材料及所學,談談兩則材料體現了“網絡推動社會進步”中的哪兩個觀點 (6分)【防范短視頻沉迷】近年來,短視頻受到互聯網用戶青睞。青少年上網看短視頻也愈發普遍,然而,由于內容特點、算法推薦、心理機制等多方面原因,不少人感覺刷短視頻會“上癮”,短視頻沉迷極易造成青少年視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后果,一些不良信息還會產生誤導,進而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危害不容小覷。(2) 結合所學,說說上述材料警示青少年應如何合理使用網絡 (8分)【文明上網我有責】(3) 同學們決定制定“中學生網絡文明公約”,在網絡傳播正能量,請你補充完整。 (4分)中學生網絡文明公約要誠信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自護意識, 不隨意約會網友①②22.(21分) 某校八年1班開展了“做守法的公民”主題實踐活動,學校邀請了該區人民法院的張法官。以下是活動的部分內容,請你參與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務。【以案說法一析違法】張法官給同學們做普法專題講座。以下表格中的內容是張法官在講座中提到的違法案例。案例 違法行為案例一 李某與鄰居吳某產生糾紛且協商無果后,便將吳某的照片發布在抖音平臺上, 企圖通過“曝光”的方式解決矛盾, 后被吳某以侵權為由訴至法院。最終,法院判決李某侵害了吳某的肖像權. ①違法行為案例二 2023年9月29日, 王某乘坐從南寧飛往西安的飛機,在飛行過程中, 王某因對機組服務不滿, 謊稱自己攜帶有炸彈, 這一行為立即引發了機組和乘客的恐慌。接到報警后,機場公安迅速趕到現場,對王某進行調查,機場公安對其作出了行政拘留7日的決定. ②違法行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2024-2025學年(五四學制)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道德與法治試題.docx 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2024-2025學年(五四學制)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道德與法治試題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