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第三單元 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第11課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前期: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后期:項羽、劉邦起義秦亡(前207年)秦末農民起義楚漢之爭秦的暴政回顧史上最兇險的飯局——鴻門宴雙方:公元前206—前202年(4年)爭奪國家統治權項羽戰敗,自刎于烏江。劉邦勝利,建立西漢。垓下之戰1.楚漢之爭:時間:目的:結果:決戰:一,楚漢之爭與西漢建立項羽劉邦雖勢力強大,卻剛愎自用,一味依賴武力。注重收攬民心,善用人才,力量逐漸由弱變強。【教材研讀】閱讀教材P65第一段,歸納劉邦戰勝項羽的重要原因。相關史事:劉邦在談到如何戰勝項羽時說:運籌帷幄,我不如張良;治理國家,我不如蕭何;統軍作戰,我不如韓信。這三個都是杰出的人才,我重用他們,這就是我得勝的原因。一、楚漢之爭與西漢建立【探究學習】楚漢之爭與秦末農民起義有何不同?戰爭目的 代表階級 戰爭性質秦末農民戰爭楚漢之爭推翻秦朝統治農民階級農民戰爭爭奪帝位封建統治階級統治階級內部爭奪帝位斗爭一、楚漢之爭與西漢建立2. 西漢建立:【教材研讀】閱讀教材閱讀教材P63第二段,概況西漢建立的信息。時間建立者都城公元前202年劉邦(漢高祖)長安(今陜西西安)為了紀念劉邦戰勝項羽,統一天下、建立漢朝而專門制作一、楚漢之爭與西漢建立▲“漢并天下”瓦當▲“與天長久”瓦當二、漢高祖的休養生息政策1. 背 景:【任務二】根據材料概括西漢建立時的社會景象。材料1:(漢初)民失作業,而大饑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東漢·班固《漢書·食貨志》材料2:(漢初)自天子不能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所蓋藏。——西漢·司馬遷《史記·平準書》①田地荒蕪②人口銳減④人民流離失所③國庫空虛首要問題:如何恢復和發展社會生產,鞏固新的王朝。原因:秦的殘暴統治和秦末的戰亂。二、漢高祖的休養生息政策2. 治國理念:劉邦朕的天下是靠騎在馬上南征北戰打出來的,哪里用得著《詩》《書》!您在馬上取得天下,難道也在馬上治理天下嗎 如果秦朝實行仁義之道,陛下又怎么取得天下呢?陸賈方法就是清凈無為,采用休養生息政策,秦朝因暴政而亡,繼起的漢朝要立穩根基就必須反其道而行之!二、漢高祖的休養生息政策2. 治國理念:休養:休息保養;生息:人口繁殖體現道家思想休養生息:戰爭或社會大動蕩之后,通過減輕人民負擔,安定生活,以達到恢復社會經濟、穩定統治的政策。【想一想】漢高祖為什么要采取休養生息政策?鞏固政權和穩定社會局勢,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訓【教材研讀】閱讀教材P64第二段,結合表格材料,總結漢高祖劉邦采取怎樣的措施。材料 措施 影響“兵皆罷歸家”“民以饑餓自賣為人奴婢者,皆免為庶人”“今天下已定,令(流民)各歸其縣,復故爵田宅”“減田租,復十五稅一”、“令士卒從入蜀、漢、關中者皆復終身”①讓士兵回鄉務農②將一些奴婢釋放為平民,增加農業勞動力④采取輕徭薄賦的政策,減輕農民的賦稅,相應地減免徭役及兵役③鼓勵農業生產西漢經濟從戰亂中逐步恢復,國家局勢穩定下來。3. 治國措施:二、漢高祖的休養生息政策⑤對匈奴采取和親政策內容:將宗室女子嫁給匈奴首領單于,每年還要送給匈奴大量糧食和布匹。結果:緩和雙方的關系,為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營造了和平的環境。二、漢高祖的休養生息政策三、文景之治三、“文景之治”1. 統治措施:材料1:夫農,天下之本也,朕親率天下農耕以供粢盛,皇后親桑以奉祭服,其具禮儀。——《漢書·文帝紀第四》材料2:農,天下之本也。黃金珠玉,饑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國務勸農桑,益種樹可得衣食物。——《漢書·景帝紀第五》措施1:注重農業生產,提倡以農為本【任務四】為什么要實行以農為本的政策?①農業是主要生產部門,農業收入是國家收入的主要來源。②農業保障人民基本生存,有利于社會安定和鞏固統治。田賦秦朝三分之二漢高祖十五稅一文帝二年三十稅一文帝十三年免除賦稅徭役秦朝17歲起,每年數次文景帝時期20歲起,3年一次措施2:輕徭薄賦景帝元年三十稅一三、“文景之治”措施3:勤儉治國,反對奢侈浮華。相關史實:漢文帝在位20多年,生活簡樸,宮室、園林以至車騎都沒有增加。有人進獻千里馬,他拒絕接受,還下詔宣布不接受獻禮。修建陵墓時,漢文帝要求不許用金、銀、銅等裝飾,只可用瓦器。三、“文景之治”【想一想】對比秦始皇和漢文帝的作為,你有何啟示?啟示:成由勤儉敗由奢馬王堆出土的溙器根據教材結合下面文物,說一說文景時期的社會經濟有什么變化?T型帛畫長安城平面示意圖乘云繡1、紡織、漆器等有較大發展。4、一些商人依靠經營煮鹽、冶鐵等成為富商大賈;3、漢景帝時開通邊境貿易,各族往來更加頻繁。2、長安城已初具規模,布局規整。陶倉三、“文景之治”三、“文景之治”【材料研讀】漢興,掃除煩苛,與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儉,孝景遵業,五六十載之間,至于移風易俗,黎民醇厚。——《漢書·景帝紀》閱讀材料,結合所學,說一說:文景時期出現了怎樣的局面?出現這樣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局面:出現了政治清明,經濟發展,人口增長,人民生活安定的治世局面“文景之治”原因:漢初統治者吸取秦亡教訓,實行休養生息政策。三、“文景之治”試著比較秦兵馬俑與漢陽陵陶俑的表情有何不同?說明了什么呢?漢陶俑面帶笑意,再現文景之治的繁榮,堪稱“東方蒙娜麗莎”秦兵馬俑的面部表情很嚴肅;漢陽陵陶俑的面帶笑意,表情比較柔和。這說明了漢景帝時期,政治清明,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安定,人民對社會生活感到滿足。漢初,統治者減輕農民的徭役、兵役和賦稅負擔,注重發展農業生產的原因是( )①西漢建立之初,到處是殘破荒涼的景象②吸取秦亡的教訓③為了鞏固統治,保證剝削來源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三、“文景之治”A封建社會的統治者調整政策的目的是鞏固統治,所謂“盛世”也是建立在剝削和奴役人民的基礎之上,只是人民所受剝削相較于其它時期輕。課堂小結1.楚漢之爭:雙方、時間、結果2.西漢建立:時間、建立者、都城楚漢之爭與西漢建立1.背景2.治國理念3.治國措施4.影響漢高祖的休養生息1.統治措施2.發展表現3.結果“文景之治”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清靜無為關注民主鼓勵農桑 解甲歸田輕徭薄賦 釋奴為民繼續實行休養生息政策2.漢文帝和漢景帝時期,減輕賦稅徭役,重視“以德化民”,提倡勤儉治國。這一時期,政治清明,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安定。歷史上稱之為(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興 C.貞觀之治 D.開元盛世1.西漢建立之初,社會殘破不堪,人民流離失所,人口銳減。到了文景時期,“吏安其官,民樂其業,畜積歲增,戶口寢息(人口逐漸增加)”。這一變化主要得益于( )A.休養生息 B.尊崇儒術 C.鹽鐵專賣 D.版圖拓展AA課堂檢測3.據史料記載,劉邦率軍到咸陽后,不僅對百姓毫無侵犯,還與百姓約法三章;而項羽進入關中后,燒殺搶掠。由此可知,劉邦最終獲勝的原因是( )A.項羽一味依賴武力 B.項羽生性驕傲自大C.劉邦注重收攬民心 D.劉邦能夠善用人才C課堂檢測4.漢文帝時,大臣賈誼上書建議“驅民而歸之農,皆著于本”。大臣晁錯提出“務民于農桑,薄賦斂”。這反映了他們主張( )A.以農為本 B.戒奢從簡C.興修水利 D.重農抑商A課堂檢測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1課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pptx 鴻門宴.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