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蘇教版2024一年級上冊第二單元《4認識感官》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識別并命名五種基本感官:看(視覺)、聽(聽覺)、聞(嗅覺)、嘗(味覺)、觸(觸覺)。學生能夠了解每種感官的基本功能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通過實踐活動,學生能夠運用感官進行簡單的觀察和描述。過程與方法:采用直觀演示、游戲互動、小組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引導學生通過親身體驗,感受不同感官帶來的不同體驗,培養觀察力和感知能力。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發現,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對自身感官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激發對自然世界的興趣。引導學生珍惜和保護自己的感官,意識到感官健康對生活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感知力,為后續的科學學習打下基礎。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認識五種基本感官及其功能,能夠運用感官進行簡單的觀察和描述。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深入感受每種感官的獨特性,并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發現。三、教學準備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各種感官體驗材料(如彩色圖片、音樂片段、不同氣味的小瓶、各種口味的食物或飲料、不同質地的物品等)。環境準備:確保教室整潔明亮,為學生創造一個安全、舒適的感官體驗環境。預習準備:提前讓學生留意身邊的事物,準備一些與感官相關的小問題或發現。四、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謎語導入:教師說出幾個與感官相關的謎語,如“我有兩只小眼睛,能看東西明又亮”(視覺),“我有兩只小耳朵,能聽聲音真清楚”(聽覺)等,引導學生猜測并引出課題《認識感官》。激發興趣:通過多媒體展示一幅五彩斑斕的畫面和一段悅耳的音樂,讓學生閉上眼睛聆聽和想象,然后分享自己的感受,引出感官的重要性。(二)認識感官視覺:教師展示彩色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并描述圖片中的顏色、形狀等特征,讓學生感受視覺的神奇。提問:“你們還見過哪些美麗的顏色或形狀?”引導學生分享自己的觀察經歷。聽覺:播放不同風格的音樂片段(如歡快的兒歌、悠揚的鋼琴曲等),讓學生閉上眼睛聆聽并猜測音樂類型或場景。提問:“你們還聽過哪些有趣的聲音?”鼓勵學生回憶并分享自己的聽覺體驗。嗅覺:準備幾種不同氣味的小瓶(如花香、果香、醋味等),讓學生逐一聞并描述氣味的特點。提問:“你們還聞過哪些難忘的氣味?”引導學生回憶并分享自己的嗅覺體驗。味覺:準備幾種不同口味的食物或飲料(如甜的糖果、酸的檸檬片、咸的餅干等),讓學生品嘗并描述味道的特點。強調品嘗時的安全注意事項(如小口品嘗、不吞咽異物等)。觸覺:準備幾種不同質地的物品(如光滑的絲綢、粗糙的砂紙、柔軟的棉花等),讓學生觸摸并描述觸感的特點。提問:“你們還摸過哪些有趣的物品?”引導學生分享自己的觸覺體驗。(三)感官綜合運用感官大挑戰:設計一個“感官大挑戰”游戲,讓學生在限定時間內通過感官尋找并識別隱藏在教室內的特定物品(如顏色特定的物品、發出特定聲音的物品等)。鼓勵學生團隊合作,共同完成任務。創意表達:引導學生結合所學感官知識,創作一幅畫或編一個小故事,要求作品中至少包含三種不同的感官體驗。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創作思路。(四)總結與拓展總結本課:回顧本節課學習的五種基本感官及其功能,強調感官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重要性。拓展延伸:布置課外作業:讓學生回家后與家人一起進行一次感官探險活動,記錄并分享自己的發現和感受。鼓勵學生關注并保護自己的感官健康,如保持眼部衛生、避免長時間戴耳機聽音樂等。五、教學反思本節課通過直觀演示、游戲互動、小組討論等多種教學方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認識了五種基本感官及其功能,并通過實踐活動深入感受了每種感官的獨特性。同時,本節課還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感知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然而,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部分學生在感官體驗環節表現得較為害羞或被動,需要教師在未來的教學中更加注重個別指導和鼓勵。此外,教師還可以進一步豐富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如引入更多有趣的感官體驗材料或設計更具挑戰性的感官游戲等,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