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墨玉縣 2024-2025 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九年級歷史試題卷(閉卷)學校: ; 年級 班 ;姓名:考生須知: 1.本試卷分為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試題卷共 4 頁,答題卷共 2 頁。2.滿分 100 分,考試時間為 60 分鐘。3.考試時,遵守考場紀律,獨立完成考試。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 16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48 分。請按照答題卷中的要求作答)1.古埃及金字塔的斜度都是 52 度,每一石塊密切連接,難以找到縫隙,連刀尖都插不進。古埃及的測量及工程技術令人佩服。材料反映了金字塔A.凝聚了古埃及人的智慧 B.呈現了古埃及經濟的發展C.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D.是法老的陵墓2.“倘自由民購買奴婢,未滿月而該奴即患癲癇,則買者得將其退還賣者而收回其所付之銀。”以上條文來自迄今 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該法典維護的是A.奴隸的利益 B.奴隸主的利益C.地主階級的利益 D.婆羅門的利益3.從下列圖片展示的內容中,我們可以知道其介紹的主題知識是A.古代人民的勤勞與智慧 B.大河流域人類文明的搖籃C.古代王國疆域不斷擴展 D.區域之間的交往不斷密切4.作為古代文明古國之一,古代印度文明有其獨特的魅力。下列屬于古代印度文明的有①象形文字 ②楔形文字 ③阿拉伯數字④佛教 ⑤60 進制 ⑥金字塔 ⑦種姓制度A.3 個 B.4 個 C.5 個 D.6 個5.阿伊·哈努姆遺址是迄今為止在中亞地區發現的唯一完整的希臘式城市。它不僅是亞歷山大征服中亞的見證, 還是東西方文明在該地區交流融合的產物。由此可知亞歷山大東征A.具有侵略性質 B.打到印度河流域C.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 D.讓地中海成為了帝國的“內湖”6.據不完全統計,古希臘的城邦總數達到 300 多個。這些城邦都是土地和人口十分有限的彈丸小國。這反映出古希臘城邦的突出特點是A.相互攻伐 B.法律體系完備 C.商品經濟發達 D.“小國寡民”7.民主政治制度是人類幾千年文明積淀的精華,是人類社會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羅馬帝國時期,屋大 維首創的政治形式是A.元首制 B.中央集權制度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D.多黨合作的政治協商制度8.古希臘哲學家,提出求得知識的最好辦法是有系統的問和答,他還主張人應該“認識你自己”。該哲學家 是A.蘇格拉底 B.亞里士多德 C.德謨克利特 D.柏拉圖9.下面是某同學在學完世界古代史之后制作的有關歐洲國家演變的示意圖。其中,①②③處應填A.東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波蘭 B.阿拉伯帝國波斯帝國英格蘭C.亞歷山大帝國阿拉伯帝國德意志 D.東羅馬帝國查理曼帝國德意志10.“中世紀的騎士,很少出現必須付錢購買某種物品的情形,因為他們的莊園里能夠生產滿足家人需要的 一切生活物品。”據此可知,莊園經濟的特征是A.商品經濟發達 B.基本自給自足C.嚴格禁止競爭 D.自耕農為主體11.中世紀的歐洲除了貴族世襲,各行業也基本上子承父業,各階層之間流動受阻。大學改變了這一狀況, 學位使得任何階層的人都有了社會晉升的希望。這表明,中世紀歐洲的大學A.推動了教育的不斷發展 B.培養了大批高素質人才C.促進了社會一定程度的公平 D.消除了社會森嚴的等級觀念12.歷史評價是對歷史現象或事件進行態度與價值的評判。下列屬于歷史評價的是A.4 世紀末,羅馬帝國分裂 B.476 年,西羅馬帝國滅亡 C.奧斯曼帝國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為伊斯坦布爾,拜占庭帝國最終滅亡 D.拜占庭文化兼收并蓄,為后來西歐的文藝復興提供了豐富的精神營養13.7 世紀前期,古代日本貴族為了兼并土地,爭戰不休,社會上出現了“老者啖草根,而死于道垂。”幼 者含乳,與母共死”的慘狀,人民開始了反抗,于是日本政府開始學習先進進行改革,他學習的對象是古代 中國A.秦朝 B.漢朝 C.唐朝 D.宋朝14.中世紀晚期,歐洲社會處于轉型時期,生產組織逐漸資本主義化,出現雇傭與被雇傭的關系。這種現象主要 體現在A.基督教的傳播 B.西歐莊園的出現C.城市大學的興起 D.租地農場的產生15.但丁被譽為“舊時代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這里的“舊時代”、“新時代”分別指A.奴隸時代、封建主義時代 B.奴隸時代、資本主義時代C.資本主義時代、社會主義時代 D.封建主義時代、資本主義時代16.恩格斯說:“意大利是一個典型的國家,自現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個時代以來,它產生過許多偉大人 物。”這里的“現代世界的曙光”是指A.西歐城市的興起 B.新航路的開辟C.文藝復興 D.基督教的創立 二、非選擇題(本答題共三小題,其中第 17 題 17 分,第 18 題 16 分,第 19 題 19 分)17.閱讀下列材料, 回答問題。材料一 公元前 3100 年左右, 古埃及初步實現了統一 古埃及的國王稱“法老” 在宗教上,法老被 認為是“神之子”,具有無上的權威。——摘自人教版《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材料二 在引言部分,漢謨拉比宣揚君權神授,頌揚其功績,說他制定法典是為了在全國發揚正義與公道 法典明確規定,凡拐騙、藏匿他人或宮廷奴隸者處死刑;理發師未經奴隸主許可而剃掉奴隸發式標記,應處 砍手之刑……奴隸打自由人的嘴巴或不承認自己的主人,將遭受割耳之刑。——齊濤主編《世界通史教程》材料三 由于雅利安人有強烈的種族優越感,所以他們極力避免與受鄙視的臣民混合,并專門發展起四大世 襲種姓的制度,前三個種姓是由雅利安人自己享有的職業等級,第四種姓則留給達塞人(當地土著)。達塞人不準 參加宗教儀式,也不能擁有征服者所享有的種種社會權利。——摘編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的“古代埃及”有哪些文明成果 試舉兩例說明。(6 分) (2)如何評價材料二的這部法典。(4 分) (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指出這種種姓制度的實質。(3 分)(4)請指出材料一、二、三中三個文明發源的共同特點,并歸納這一特點出現的原因有哪些。(4 分)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我們的制度之所以被稱為民主政治,是因為政權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中。”材料二:(1)材料一中的這句話出自誰之口 “我們”指的是古代希臘的哪一個奴隸制城邦 (6 分) (2)這個奴隸制城邦最重要的國家機構有哪些 (4 分) (3)材料二圖示中的“其余居民”包括哪些人 (寫出至少 2 個)(6 分)19.閱讀下列材料并回答問題。材料:6 世紀下半葉,日本國內出現統治危機。公元 646 年(大化二年)元旦,日本統治者任用一些 從中國歸來的留學生,針對日本的政治、經濟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西羅馬帝國于公元 476 年滅亡后,拜占庭帝國依然保持著它的繁榮。公元 6 世紀,皇帝查士丁尼西 征,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劇了帝國的政治危機。而拜占庭帝國仍陶醉于已有的輝煌成就,不屑于學 習和吸納其他文明的優點和長處。(1)參照以上信息,說一說日本和拜占庭帝國出現統治危機后各是如何應對的?分別造成了怎樣的影響?(8 分)(2)概括說明日本和拜占庭帝國對待其他先進文明各持什么態度。(6 分)(3)日本和拜占庭帝國不同的歷史命運給了我們什么啟示?(5 分)一、單項選擇題1. A2. B3. B4. A5. C6. D7. A8. A9. D10. B11. C12. D13. C14. D15. D16. C二、非選擇題17.(1)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陽歷等(任舉兩例)。(2)《漢謨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3)種姓制度實質是維護雅利安人對當地土著的統治,是一種嚴格的等級制度。(4)共同特點:都發源于大河流域。原因:大河流域地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有利于農業生產和人類生存發展。18.(1)伯利克里。雅典。(2)公民大會、五百人議事會、陪審法庭等。(3)外邦人、奴隸、婦女等。19.(1)日本:進行大化改新。影響:使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拜占庭帝國:皇帝查士丁尼西征,加劇政治危機,且陶醉于已有輝煌,不屑學習吸納其他文明。影響:逐漸衰落。(2)日本:積極學習吸收其他文明。拜占庭帝國:不屑學習吸納其他文明。(3)啟示:要善于學習和吸收其他文明的優秀成果,不斷改革創新,與時俱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墨玉縣2024-2025學年部編版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期中歷史試題.docx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墨玉縣2024-2025學年部編版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期中歷史試題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