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新課導入學習目標1.了解西歐中世紀城市興起的背景和發展過程,知道自由和自治是中世紀城市的典型特征,對比分析中外城市的異同。2.了解市民階級的形成過程,知道中世紀城市是工商業者的聚集地,正確認識西歐城市重新興起的歷史意義。3.了解大學的興起、特點及其開設的主要課程。知道中世紀大學也是相對自治的共同體。第 部分壹自由城市和自治的城市一·自由城市和自治的城市1.概況:背景:時間:代表: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在此后長達400多年的時間里,西歐的農業、工商業普遍衰落,羅馬時代的很多城市變成廢墟。公元10世紀起意大利(佛羅倫薩、威尼斯)、法蘭西(巴黎)、英格蘭(倫敦)、德意志(科隆)合作探究:依據材料和課本第一段,小組討論下城市興起的原因?材料一:從1000年開始,到14世紀中期,歐洲的總人口從約3500萬增加到約8000萬。……重型犁、馬頸軛的發明和改善……農業上從兩田制種植到三田制種植的變化。 ——《中世紀盛期的歐洲》隨著鐵犁等先進工具的廣泛使用……由于大片荒地和森林被開墾,耕地面積明顯擴大,農產品總量顯著增加,在滿足農村人口需要的同時還出現了剩余……脫離農業的手工業生產已不再是為了滿足領主和生產者自身的需要,其目的在于追求交換價值,各類商人遂應運而生,商品交換日趨活躍。為了更方便地購買原料、組織生產和銷售產品,手工業者和商人自發聚集到港灣、河口、城堡、寺院、交通樞紐和行政中心附近。 ——王斯德主編《世界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農業技術提高,農業剩余產品增加,商業貿易發展,人口增長。農業技術提高剩余產品增加人口增長商業貿易發展舊城市復興新城市形成生產力的提高新興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對安全、能夠吸引人們聚集的地區,如道路的交會處、港口、海灣、主教駐地等。當商人、手工業者、農民不斷被吸引到這些地方以后,市場和居民區逐漸擴大,最后形成了城市。歐洲中世紀城市的規模很小,人口一般在5000以下。13世紀時,英格蘭最大的城市倫敦只有4萬人左右,像法蘭西的巴黎、意大利的米蘭和威尼斯等人口超過5萬的城市屈指可數。根據相關史事,思考點:西歐城市復興的特點①交通便利,相對安全②規模小,人口少,自由、自治③以手工業、商業為中心的城市發展更快思考探究:同時期中國和歐洲封建社會城市有何不同?據統計,汴京人口最高達150萬以上,比唐朝首都長安的人口多1 3;臨安人口最多達120萬。現代學者在論文《元大都人口考》中認為,元朝中后期元大都,城中人口超過了110萬。中世紀歐洲城市 中國古代城市思想 神權至上 王權至上目的 發展商業 作為政治軍事據點作用 便利商品流通,產生商業聚合效應 國家都城或地方行政中心,以控制周邊地區布局 呈開放式格局 布局較規整,有中軸線定位二·城市爭取自由和自治的斗爭1.原因:由于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領主領地上。隨著城市的繁榮,領主大肆盤剝城市的財富。城市居民采取各種方式反抗,爭取城市自由或自治。合作探究:根據視頻內容和材料思考以下問題?相關史實:瑯城是法蘭西東北部的一個城市,主教也是這里的領主,控制著城市。瑯城居民募集金錢,贖買了自治權,并建立了自治機構。但主教揮霍了贖金后,背信棄義,擅自取消了瑯城的自治權。 1112年,憤怒的市民舉行起義,殺死主教此后又堅持斗爭多年,瑯城終于取得了自治地位。1.瑯城市民通過什么途徑獲得自治權?2.城市取得自治權的形式是什么?金錢贖買;武力斗爭從國王或領主手里取得特許狀自治特許狀名稱 取得自由和自治的形式 自由城市和自治城市的權利自由城市 從國王或領主手里取得“特許狀” 國王與城市代表共同管理。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財產權,領主不得非法剝奪市民的財產和任意征稅。自治城市 從國王或領主手里取得“特許狀” 市民選舉產生的市議會是最高權力機構。部分城市還有權選舉市長、市政官員,設立城市法庭。2.斗爭結果:思考點:兩者關系及其局限性?城市與王權之間存在怎樣的利益關系?關系:自治城市一定是自由城市,自由城市不一定是自治城市。自治城市的權力大于自由城市局限性:不能完全擺脫國王和領主的控制,城市貴族一般是國王的支持者。國王與城市是雙贏的關系第 部分貳城市居民的身份一·城市居民的身份合作探究:結合課本43頁-44頁回答以下問題?1、城市的基本居民都是哪些人?手工工匠和商人,他們一般是從周圍農村的農民或農奴轉變而來2、他們要多久才能成為市民?農奴逃離莊園進入自由城市,居住滿一年零一天,就獲得了市民身份商人手工工匠“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城市的發展使越來越多的農奴為了擺脫封建奴役逃離莊園。農奴進入城市,促進了城市的發展。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市民階層形成富裕大手工業作坊主和商人和銀行家,成為了早期資產階級②工商業的繁榮階層分化①城市的發展閱讀材料分析西歐城市自治帶來了什么影響?材料一:城市“表明了人口、生產工具、資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在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和工商業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市民階層形成了,商人和銀行家作為市民階層的上層,發展為早期的資產階級。——摘編自《世界中古史》材料二:市民反對封建割據,反對領主特權,支持國家統一和王權強化。而建立新城市符合國王們削弱諸侯勢力的政治考慮,因而國王成為城市的長期盟友。市民階級開始參與政治。——摘編自《世界中古史》材料三:城市的興起和繁榮,產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文化教育不再為教士所壟斷,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摘編自《世界中古史》城市經濟發展,市民階層形成,推動資本主義產生發展促使城市與王權結盟,促進國王的統一事業打破教會對文化教育的壟斷;促使大學興起。P44相關史事為了避免同行之間的惡性競爭,維護行業的共同利益,同時防止封建領主的侵犯,城市中都有行業組織,如商人行會和手工業行會。商人行會的行規嚴格限制外地人在城內經商,強制執行統一的商品價格,禁止囤積居奇。手工業行會的行規也禁止外地手工業者及其產品進入,規定本行業產品的制造工藝、規格、原料和用量,還規定工人的人數、工資與勞動時間。手工業行會的正式成員一般是作坊主,行會招收的學徒沒有報酬,學徒期滿后成為幫工,才可得到報酬。幫工通過行會組織的考核后可以取得師傅的資格,獨立開設作坊。釀酒裁縫面包師佛羅倫薩羊毛行會標志第 部分叁大學的興起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一·大學的興起時間:原因:代表:歷程:12世紀11世紀后,隨著經濟的發展,許多希臘、羅馬古典著作開始在西歐傳播,阿拉伯文化也傳入歐洲。博洛尼亞大學、巴黎大學、牛津大學巴黎大學①12世紀,巴黎出現了許多教會學校和教師私人辦的學校,必須從教會取得授課許可證。②巴黎的教師組成教師行會,選舉會長管理學校。③13世紀,巴黎教師行會得到羅馬教皇和國王的支持,自治權利得到保證。1.基礎課程:七藝2.專業課程:法學、醫學、神學文法修辭音樂邏輯算術幾何天文巴黎大學部分年份的各科教師人數表當時的大學在培養怎樣的人?西歐大學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主要培養實用性和職業性人才。年份 藝學 神學 法學 醫學1283 183人1348 514人 32人 18人 46人1362 441人 25人 11人 25人可以看出大學有什么特點?一方面仍受基督教會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二·大學的課程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中世紀的城市中世紀的大學興起:爭取自由自治的斗爭:城市居民:10世紀金錢贖買、武力斗爭手工業者、商人興起:發展:自治權利:課程設置:12世紀“最美好的花朵”教會和國王的支持免賦稅特權、司法特權、教育自主權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市民階層形成(早期資產階級)課堂小結思考:西歐中世紀城市興起的意義?(經濟、政治、文化)1、經濟上,商品經濟發展,瓦解封建經濟。2、政治上,自治城市成為新的力量,他們與國王聯盟,共同對抗封建大貴族,加速了國家的統一。市民階層不斷壯大,成為近代資產階級的前身。3、思想文化上,為日后文藝復興奠定了基礎。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形成了市民階層,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文化教育的發展,最終促成了大學的興起。中世紀城市興起大學的興起孕育促進發展合作探究隨堂訓練1.“中世紀西歐城市向封建領主納稅,封建主放棄對城市的統治權和司法權……城市管理人員由市民選舉產生。”材料反映了中世紀西歐城市( )A.封建社會等級森嚴 B.初步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C.完全擺脫了封建統治 D.是一個相對自治的共同體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