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黑龍江省綏化市海倫市第三中學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黑龍江省綏化市海倫市第三中學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含解析)

資源簡介

2022—2023學年度九年級第二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8小題,每小題3分,共54分。)
1、物質的下列性質中,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
A.顏色、氣味 B.密度、硬度
C.氧化性、可燃性 D.熔點、沸點
2、生活中處處有化學,下列變化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 用水銀體溫計測量體溫 B. 服用堿性藥物治療胃酸過多
C. 用糧食釀酒 D. 純牛奶變酸
3、從試劑瓶中取用NaCl固體、AgNO3溶液,需要用到的器材是(  )
A.甲﹣①,乙﹣① B.甲﹣①,乙﹣② C.甲﹣②,乙﹣② D.甲﹣②,乙﹣①
4、通過實驗,首先得出空氣是由氧氣和氮氣組成的科學家是(  )
A.拉瓦錫 B.道爾頓 C.門捷列夫 D.侯德榜
5、下列選項中關于性質或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鐵在潮濕環境中易生銹 化學性質
B. 酒精揮發 化學變化
C. 氧氣用于急救病人 物理性質
D. 木材燃燒 物理變化
6、下列物質不是空氣成分的是( )
A. 作保護氣的N2 B. 氣球填充氣He(氦氣)
C. 醫療急救用的O2 D. 火箭新型推進劑H2(液氫)
7、下列各組元素中,元素符號的第一個字母不相同的一組是(  )
A.錳、鈦 B.氬、金 C.鉛、鉑 D.氦、汞
8、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
A.潔凈的空氣 B.水泥砂漿 C.液氮 D.汽水
9、運用分類法學習和研究化學物質,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列物質屬于單質的是(  )
A.N2 B.KMnO4 C.KOH D.H2SO4
10、建立宏觀和微觀之間的聯系對學習化學十分重要。下列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  )
A.品紅在水中擴散﹣﹣分子在不斷運動
B.水蒸發由液態變成氣態﹣﹣水分子發生改變
C.NO與NO2化學性質不同﹣﹣構成物質的分子不同
D.10mL H2O與10mL C2H5OH混合后體積小于20mL﹣﹣分子間有間隔
11、下列做法違背節水理念的是(  )
A.防止水龍頭滴漏 B.采用大水漫灌農作物
C.使用節水器具 D.循環利用工業用水
12、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微粒是原子的( )
A.核內中子數 B.核內質子數
C.最外層電子數 D.核外電子數
13、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S+O2SO2,從這個化學方程式獲得的信息錯誤的是(  )
A.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 B.該反應的生成物中含有氧氣
C.該反應的反應物是硫和氧氣 D.該反應發生所需要的條件是點燃
14、在元素周期表中,“鋇”的信息如圖所示,圖中不能直接體現的信息是( )
A. 中子數 B. 元素符號 C. 原子序數 D. 相對原子質量
15、關于2H2+O22H2O的讀法不正確的是(  )
A.氫氣與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水
B.每2個氫分子與1個氧分子完全反應,生成2個水分子
C.常溫下,每2體積的氧氣與l體積的氧氣完全反應,生成2體積的水
D.每4份質量的氧氣與32份質量的氧氣完全反應,生成36份質量的水
1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紅磷在空氣中不能燃燒 B.木炭燃燒后生成黑色固體
C.硫燃燒后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D.鐵絲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劇烈燃燒
17、如圖為某元素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17 B.在該結構示意圖中x=7
C.該元素的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到電子 D.該元素為硫,是一種非金屬元素
18、下列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部分操作示意圖中,正確的是( )
A.檢查裝置氣密性 B.加熱立即收集 C.收滿后移出集氣瓶 D.結束時停止加熱
填空題(本題共4小題,每空2分,共38分。)
19、下列是關于酒精的文字敘述:①酒精是一種無色、透明、具有特殊氣味的液體;②易揮發;③能與水以任意比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多種物質;④易燃燒;⑤常被用作酒精燈和內燃機的燃料,是一種綠色能源;⑥當點燃酒精燈時,酒精在燈芯上汽化;⑦酒精在燈芯燃燒時邊汽化邊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酒精的物理性質有_______________(填序號,下同);
(2)酒精的化學性質有_______________;
(3)酒精發生的物理變化有_______________;
(4)酒精發生的化學變化有_______________;
(5)描述酒精用途的是_______________;
20、用適當的元素符號或元素符號與數字的組合填空:
(1)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____;
(2)2個氮原子________;
21、探秘火星上的化學物質
2021年5月15日,我國自主研制的天問一號搭載祝融號火星車,成功登陸火星。
研究表明,火星上有大氣,但總量很小,密度只有地球空氣的1%左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年平均氣溫﹣55℃,冬季最低至﹣133℃,夏季最高至27℃。火星地表沒有發現水,但地表下發現有水冰的痕跡,并有大量干冰。土壤及巖石中含有的無機鹽跟地球相似,表層土壤主要為氧化鐵。到目前為止,火星上還沒有發現生命跡象。
(1)下表是火星大氣及土壤的部分成分。請你完善下表信息:
成分 二氧化碳 氮氣 氬氣 氧氣 水蒸氣
構成微粒 (寫符號)
體積分數 95.3% 2.7% 1.6% 0.15% 0.03%
22、右圖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的操作是:將導管放入水中,用手緊握集氣瓶,若______說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2)實驗過程中,燃燒匙內盛放的紅磷要過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燃燒匙中的紅磷_____(填能或不能)用硫代替.
(3)冷卻后,松開止水夾,你觀察到的現象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粗略證明:空氣中的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
(4)瓶內剩余的氣體主要是氮氣,由該實驗可得出氮氣 (填“易”或“難”)溶于水和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與磷反應的結論。
(5)某同學實驗時測得氧氣的含量少于1/5,你認為實驗失敗最可能的原因是 。
三、分析與計算(1小題,共8分)
23、在實驗室中做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會生成有毒的SO2氣體。
(1)為防止造成污染,進行實驗時,可在集氣瓶里預先放少量的    吸收SO2。
(2)0.5g硫粉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理論上可生成SO2的質量是多少?(請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
2023—2024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解析試卷
(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8小題,每小題3分,共54分。)
1、物質的下列性質中,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
A.顏色、氣味 B.密度、硬度
C.氧化性、可燃性 D.熔點、沸點
【答案】C
【解析】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叫物理性質,必須由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性質叫化學性質。
顏色、氣味、密度、硬度 、熔點、沸點都是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的性質;是物理性質,氧化性、可燃性都是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是化學性質。故選C。
2、生活中處處有化學,下列變化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 用水銀體溫計測量體溫 B. 服用堿性藥物治療胃酸過多
C. 用糧食釀酒 D. 純牛奶變酸
【答案】A
【解析】A、用水銀體溫計測量體溫,只是物質形狀的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
B、服用堿性藥物治療胃酸過多,酸和堿發生中和反應,有生成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
C、用糧食釀酒生成了酒精,有生成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
D、純牛奶變酸生成了酸性物質,有生成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
故選A。
3、從試劑瓶中取用NaCl固體、AgNO3溶液,需要用到的器材是(  )
A.甲﹣①,乙﹣① B.甲﹣①,乙﹣② C.甲﹣②,乙﹣② D.甲﹣②,乙﹣①
【答案】D
【解析】從試劑瓶中取用NaCl固體,可使用藥匙;從試劑瓶中取用AgNO3溶液,可使用膠頭滴管。故需要用到的器材是甲﹣②,乙﹣①。
故選D。
4、通過實驗,首先得出空氣是由氧氣和氮氣組成的科學家是(  )
A.拉瓦錫 B.道爾頓 C.門捷列夫 D.侯德榜
【答案】A
【解析】A、拉瓦錫是近代化學的奠基人之一,后人稱拉瓦錫為近代化學之父,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最早提出空氣由氮氣和氧氣組成,故正確;
B、道爾頓被稱為現代原子之父,對構成物質的微粒有著特殊的貢獻,故錯誤;
C、門捷列夫發現了元素周期律,沒能得到空氣由氧氣和氮氣組成的結論,故錯誤;
D、侯德榜創立的侯氏制堿法,對我國的制堿工業做出了貢獻,故錯誤。
故選A。
5、下列選項中關于性質或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鐵在潮濕環境中易生銹 化學性質
B. 酒精揮發 化學變化
C. 氧氣用于急救病人 物理性質
D. 木材燃燒 物理變化
【答案】A
【解析】A、貼在潮濕的環境中易生銹,是發生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屬于化學性質,說法正確;
B、酒精揮發,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說法錯誤;
C、氧氣用于急救病人,屬于氧氣的用途,說法錯誤;
D、木材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說法錯誤;答案:A。
6、下列物質不是空氣成分的是( )
A. 作保護氣的N2 B. 氣球填充氣He(氦氣)
C. 醫療急救用的O2 D. 火箭新型推進劑H2(液氫)
【答案】D
【解析】空氣中各成分及體積分數為: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氦、氖和氪等):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氣和雜質:0.03%;氫氣不是空氣的成分,故選D。
7、下列各組元素中,元素符號的第一個字母不相同的一組是(  )
A.錳、鈦 B.氬、金 C.鉛、鉑 D.氦、汞
【答案】A
【解析】A、錳:Mn,鈦:Ti,第一個字母不相同,故A正確;
B、氬:Ar,金:Au,第一個字母相同,故B錯;
C、鉛:Pb,鉑:Pt,第一個字母相同,故C錯;
D、氦:He,汞:Hg,第一個字母相同,故D錯。
故選A。
8、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
A.潔凈的空氣 B.水泥砂漿 C.液氮 D.汽水
【答案】C
【解析】A、潔凈的空氣中也有氧氣、氮氣等,屬于混合物;故選項錯誤;
B、水泥砂漿屬于混合物;故選項錯誤;
C、液氮是一種物質,屬于純凈物;故選項正確;
D、汽水中有碳酸、水等,屬于混合物;故選項錯誤;
故選:C。
9、運用分類法學習和研究化學物質,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列物質屬于單質的是(  )
A.N2 B.KMnO4 C.KOH D.H2SO4
【答案】A
【解答】A、N2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故選項正確;
B、KMnO4是由三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故選項錯誤;
C、KOH由三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故選項錯誤;
D、H2SO4由三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故選項錯誤。故選:A。
10、建立宏觀和微觀之間的聯系對學習化學十分重要。下列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  )
A.品紅在水中擴散﹣﹣分子在不斷運動
B.水蒸發由液態變成氣態﹣﹣水分子發生改變
C.NO與NO2化學性質不同﹣﹣構成物質的分子不同
D.10mL H2O與10mL C2H5OH混合后體積小于20mL﹣﹣分子間有間隔
【答案】B
【解析】A、品紅在水中擴散,是因為品紅分子是在不斷的運動的,運動到水分子中間去了,故選項解釋正確。
B、水蒸發由液態變成氣態,是因為水分子間的間隔發生了改變,故選項解釋錯誤。
C、NO與NO2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它們分子的構成不同,不同種的分子化學性質不同,故選項解釋正確。
D、10mL H2O與10mL C2H5OH混合后體積小于20mL,是因為分子之間有間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會互相占據分子之間的間隔,故選項解釋正確。
故選:B。
11、下列做法違背節水理念的是(  )
A.防止水龍頭滴漏 B.采用大水漫灌農作物
C.使用節水器具 D.循環利用工業用水
【答案】B
【解析】A、防止水龍頭滴漏,節約用水保護了水資源,不符合題意;
B、采用大水漫灌農作物,不利于節約用水,符合題意;
C、推廣使用節水器具,有利于保護水資源,不符合題意;
D、將工業冷卻用水循環利用,可以節約用水,不符合題意。故選B。
12、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微粒是原子的( )
A.核內中子數 B.核內質子數
C.最外層電子數 D.核外電子數
【答案】C
【解析】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微粒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故選C。
13、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S+O2SO2,從這個化學方程式獲得的信息錯誤的是(  )
A.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 B.該反應的生成物中含有氧氣
C.該反應的反應物是硫和氧氣 D.該反應發生所需要的條件是點燃
【答案】B
【解析】A、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正確;
B、該反應的生成物中含有氧元素,錯誤;
C、該反應的反應物是硫和氧氣,正確;
D、該反應發生所需要的條件是點燃,正確。故選B。
14、在元素周期表中,“鋇”的信息如圖所示,圖中不能直接體現的信息是( )
A. 中子數 B. 元素符號 C. 原子序數 D. 相對原子質量
【答案】A
【解析】元素周期表小方格左上方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右上方表示元素符號,下方表示相對原子質量,不能直接體現的信息是中子數,故填:A。
15、關于2H2+O22H2O的讀法不正確的是(  )
A.氫氣與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水
B.每2個氫分子與1個氧分子完全反應,生成2個水分子
C.常溫下,每2體積的氧氣與l體積的氧氣完全反應,生成2體積的水
D.每4份質量的氧氣與32份質量的氧氣完全反應,生成36份質量的水
【答案】C
【解析】A、由2H2+O2 2H2O可知,氫氣和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水,正確;
B、由2H2+O2 2H2O可知,每2個氫分子和1個氧分子在點燃條件下發生反應,生成2個水分子.正確;
C、由2H2+O2 2H2O可知,每1體積的氧氣與2體積的氧氣完全反應,但是由于水常溫下問液體,所以沒法談體積,錯誤;
D、由2H2+O2 2H2O可知:每4份質量的氫氣跟32份質量的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完全反應生成36份質量的水.故選項正確。
故選C。
1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紅磷在空氣中不能燃燒 B.木炭燃燒后生成黑色固體
C.硫燃燒后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D.鐵絲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劇烈燃燒
【答案】C
【解析】A、紅磷在氧氣、空氣中中均能燃燒,錯誤;
B、木炭燃燒后生成氣體,錯誤;
C、硫燃燒后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正確;
D、鐵絲沒有引燃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不能燃燒,錯誤;
故選:C。
17、如圖為某元素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17 B.在該結構示意圖中x=7
C.該元素的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到電子 D.該元素為硫,是一種非金屬元素
【答案】D
【解析】A、由某原子結構示意圖為可以看出:圓圈內的數字是17,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17,故選項說法正確。
B、當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為原子,在該結構示意圖中x=7,x=17﹣2﹣8=7,故選項說法正確。
C、最外層電子數是7,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1個電子而形成陰離子,故選項說法正確。
D、圓圈內的數字是17,為氯元素,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D。
18、下列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部分操作示意圖中,正確的是( )
A.檢查裝置氣密性 B.加熱立即收集 C.收滿后移出集氣瓶 D.結束時停止加熱
【答案】A
【解析】A中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連接裝置,將導管一端插入水槽液面以下,雙手握住試管,若有氣泡冒出,則裝置氣密性良好,A正確;
B中剛加熱時排出的氣體很大一部分是試管和導管中的空氣,固加熱后不能立即收集氣體,應等氣泡連續均勻冒出時再開始收集,故B錯;
C中因氧氣的密度大于空氣,故收集滿氧氣后應在水槽中將玻璃片蓋好再和集氣瓶一同取出水面,故C錯;
D中實驗結束應先將導管從水槽中取出中再移去酒精燈,防止水倒吸引起試管炸裂,故D錯。
二、填空題(本題共4小題,每空2分,共36分。)
19、下列是關于酒精的文字敘述:①酒精是一種無色、透明、具有特殊氣味的液體;②易揮發;③能與水以任意比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多種物質;④易燃燒;⑤常被用作酒精燈和內燃機的燃料,是一種綠色能源;⑥當點燃酒精燈時,酒精在燈芯上汽化;⑦酒精在燈芯燃燒時邊汽化邊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酒精的物理性質有_______________(填序號,下同);
(2)酒精的化學性質有_______________;
(3)酒精發生的物理變化有_______________;
(4)酒精發生的化學變化有_______________;
(5)描述酒精用途的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②③ (2)④ (3)⑥ (4)⑦ (5)⑤
【解析】本題需把握好物質的變化和性質。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在于是否有新物質生成,物理性質是指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包括:顏色、狀態、氣味、密度、硬度、溶解性、揮發性等,化學性質是指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所以無色、透明、有特殊氣味的液體,易揮發,能與水以任意比互溶,都屬于酒精的物理性質;酒精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屬于化學變化,所以酒精易燃燒屬于化學性質。
20、用適當的元素符號或元素符號與數字的組合填空:
(1)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____;
(2)2個氮原子________;
【答案】 (1). A1;(2). 2N;
【解析】(1)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鋁,符號為A1;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故2個氮原子表示為:2N;
21、探秘火星上的化學物質
2021年5月15日,我國自主研制的天問一號搭載祝融號火星車,成功登陸火星。
研究表明,火星上有大氣,但總量很小,密度只有地球空氣的1%左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年平均氣溫﹣55℃,冬季最低至﹣133℃,夏季最高至27℃。火星地表沒有發現水,但地表下發現有水冰的痕跡,并有大量干冰。土壤及巖石中含有的無機鹽跟地球相似,表層土壤主要為氧化鐵。到目前為止,火星上還沒有發現生命跡象。
(1)下表是火星大氣及土壤的部分成分。請你完善下表信息:
成分 二氧化碳 氮氣 氬氣 氧氣 水蒸氣
構成微粒 (寫符號)
體積分數 95.3% 2.7% 1.6% 0.15% 0.03%
【答案】(1)CO2;N2;Ar;O2;H2O;
【解析】(1)下表是火星大氣及土壤的部分成分。請你完善下表信息:
成分 二氧化碳 氮氣 氬氣 氧氣 水蒸氣
構成微粒 (寫符號) CO2 N2 Ar O2 H2O
體積分數 95.3% 2.7% 1.6% 0.15% 0.03%
22、右圖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的操作是:將導管放入水中,用手緊握集氣瓶,若______說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2)實驗過程中,燃燒匙內盛放的紅磷要過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燃燒匙中的紅磷_____(填能或不能)用硫代替.
(3)冷卻后,松開止水夾,你觀察到的現象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粗略證明:空氣中的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
(4)瓶內剩余的氣體主要是氮氣,由該實驗可得出氮氣 (填“易”或“難”)溶于水和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與磷反應的結論。
(5)某同學實驗時測得氧氣的含量少于1/5,你認為實驗失敗最可能的原因是 。
【答案】(1)燒杯中的導管口產生氣泡;(2)使集氣瓶內空氣中的氧氣耗盡;不能;(3)燒杯中的水順著導管進入集氣瓶,集氣瓶水面上升約1/5 ;(4)難;不能;(5)紅磷量不足;裝置氣密性不好(寫出一點即可)。
【解析】(1)瓶內氣體受熱膨脹,若裝置不漏氣,氣體則沿導管從導管口冒出。故填:燒杯中的導管口產生氣泡
(2)該實驗中紅磷需稍過量的目的是使集氣瓶內空氣中的氧氣耗盡;硫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硫是氣體。故填:使集氣瓶內空氣中的氧氣耗盡;不能;
(3)該實驗中紅磷燃燒會將約1/5的氧氣消耗,瓶內氣體體積減小,壓強變小,水回流到集氣瓶內,約占瓶內空氣體積的1/5;故填:燒杯中的水順著導管進入集氣瓶,集氣瓶水面上升約1/5 ;
(4)集氣瓶水面上升約1/5 ,故只是氧氣減少,二氮氣沒有減少,故氮氣沒有溶于水,并且也沒有與磷反應,故填:難;不能;
(5)實驗完畢,若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不到集氣瓶中原空氣總體積的五分之一,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紅磷量不足、裝置氣密性不好、未冷卻到室溫就打開止水夾、紅磷中含有能燃燒生成其他氣體的雜質。故填:紅磷量不足;裝置氣密性不好(寫出一點即可);
三、分析與計算(1小題,共8分)
23、在實驗室中做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會生成有毒的SO2氣體。
(1)為防止造成污染,進行實驗時,可在集氣瓶里預先放少量的    吸收SO2。
(2)0.5g硫粉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理論上可生成SO2的質量是多少?(請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
【答案】(1)水;(2)1g。
【解答】解:(1)二氧化硫有毒,易溶于水,為防止造成污染,進行實驗時,可在集氣瓶里預先放少量的水吸收二氧化硫;
(2)設理論上可生成二氧化硫的質量為x。
S+O2SO2
32 64
0.5g x
x=1g
答:理論上可生成二氧化硫的質量為1g。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桥区| 阿拉善右旗| 滁州市| 谢通门县| 比如县| 通城县| 墨脱县| 雷山县| 噶尔县| 遂昌县| 新竹市| 平罗县| 新野县| 上林县| 娱乐| 浦东新区| 双桥区| 新平| 磐石市| 义马市| 绥阳县| 江城| 普洱| 泊头市| 台安县| 彰化市| 屏东市| 乌恰县| 彝良县| 英山县| 霍州市| 北川| 玉环县| 新和县| 浏阳市| 泸西县| 日土县| 毕节市| 威远县| 茂名市| 阳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