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博羅縣華僑中學2023-2024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10月份質量檢測生物學科
參考答案:
1-5.CABCA 6-10.DADAB 11-15.BABDC 16-20.DABBD 21-24.CCDB
25.(每空1分,共8分)(1) 大腸桿菌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洋蔥表皮細胞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沒有細胞結構
(2) 擬核 甲 支原體沒有細胞壁
(3)統一性
(4) 種群 生態系統
26.(每空2分,共10分)(1)自由水
(2) 減小 氣溫低,植物體內的自由水下降可防止結冰而損害自身,抗寒能力逐漸增強,有利于植物度過不良環境
(3)細胞內良好的溶劑@參與各種生物化學反應@ 使細胞浸潤在以水為基礎的液體環境@運輸營養和代謝廢物
(4)纖維素
27.( 每空2分,共14分) 淀粉 斐林試劑 磚紅 磷酸化酶溶液 雙縮脲 實驗組不呈紫色,對照組呈紫色 實驗組和對照組都呈紫色
28.(每空2分,共16分)(1)缺鎂
(2) A 蘋果小葉病是由缺鋅引起的 蘋果小葉病是由缺鎂引起的 蘋果小葉病與缺鋅和缺鎂都有關 蘋果小葉病與缺鋅與缺鎂都無關
(3) 在缺鋅的培養液B中加入一定量的含鋅的無機鹽 一段時間后小葉病消失,幼苗恢復正常生長(
裝
訂
線
班級:
姓名:
考號:
座位號:
)博羅縣華僑中學2023年秋季學期高一10月份質量檢測
生物答題卡
一、選擇題(1-20題每題2分,20-24題每題3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題號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二、非選擇題(共6小題,共70分)
25.(本題8分,每空1分) (1) , (2) (3) (4)
26.(本題10分,每空2分) (1) (2) (3)
27(本題14分,每空2分) 方法步驟① 預期結果 ,
28.(本題16分,每空2分) (1) (2)① ② , , , (3) ,博羅縣華僑中學2023年秋季學期高一10月份質量檢測
生物 試 卷
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和學號填寫在答題卡和答卷密封線內
2、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在答卷紙上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卷紙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的相應位置上,超出指定區域的答案無效;
3、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和平整。
一、單項單選題(1-20題每題2分,20-24題每題3分)
1.一段朽木,上面長滿了苔蘚、地衣,朽木凹處聚積的雨水中還生活著水蚤等多種生物, 樹洞中還有老鼠、蜘蛛等。下列各項中,與這段朽木的“生命結構層次”水平相當的是( )
A.一塊稻田里的全部害蟲 B.一個池塘中的全部鯉魚
C.一間充滿生機的溫室大棚 D.一片松林里的全部生物
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大腸桿菌和藍細菌在結構上有統一性,具體體現在它們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及相同類型的遺傳物質等
B.藍細菌與變形蟲結構上的根本區別是前者營養方式為自養,后者營養方式為異養
C.顫藍細菌與發菜的共同點是都能進行光合作用,但顫藍細菌含光合色素,而發菜細胞含葉綠體
D.細胞學說揭示了動物和植物統一性和生物體結構多樣性
3.在細胞學說創立的過程中,有很多科學家做出了貢獻。下列說法不符合科學史實的是( )
A.列文虎克用自制的顯微鏡觀察到了不同形態的細菌、原生動物和精子等
B.列文虎克最終建立了細胞學說
C.施萊登和施旺共同證明了植物和動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D.魏爾肖的著名論斷是對細胞學說的重要補充
4.基于對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理解,敘述正確的是( )
A.原核細胞結構簡單,所以不具有多樣性
B.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之間不具有統一性
C.原核生物中既有自養生物,又有異養生物
D.原核生物是單細胞生物,真核生物是多細胞生物
5.如圖所示,下列有關生命系統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圖中所有細菌組成一個種群
B.光能、CO2、H2O、N2也是圖中生命系統重要的組成部分
C.圖中所示的生物都具有細胞膜和細胞質,體現了細胞的統一性
D.與細菌相比,綠色植物特有的生命系統結構層次是組織、器官
6.如圖所示,甲圖中①②表示目鏡,③④表示物鏡,⑤⑥表示物鏡與載玻片之間的距離,乙和丙分別表示不同物鏡下觀察到的圖像。下面描述正確的是( )
A.普通光學顯微鏡放大倍數實質是放大細胞面積的倍數
B.把視野里的標本從圖中的乙轉為丙時,應選用③,同時為了避免壓碎載玻片應先提升鏡筒
C.從圖中的乙轉為丙,正確調節順序:轉動轉換器→調節光圈→移動標本→轉動細準焦螺旋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數最大,甲圖中的組合一般是②③⑤
在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實驗中,對實驗材料的選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常用梨、白蘿卜等組織樣液作為檢測植物組織內還原糖的實驗材料
B.甘蔗莖和甜菜塊根都含有較多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用于還原糖的鑒定
C.檢測還原糖的試劑可直接用來檢測蛋白質
D.檢測蛋白質時,雙縮脲試劑的兩種溶液需要臨時等量混勻使用
8.某研究小組的同學用相關試劑與甲、乙兩種溶液混合進行成分鑒定,實驗處理及現象如下表。據表可推測( )
溶液 雙縮脲試劑 碘液 斐林試劑(水浴加熱)
甲 + — —
乙 — ++ —
甲、乙混合 + + +
注:“+";顯色,“+ +”;顯色很深,“-”;不顯色。
A.甲溶液含有淀粉 B.乙溶液含有還原糖
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 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蛋白質)
9.如圖1是細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圖,圖2是有活性的細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地殼與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a,因此說明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具有統一性
B.若圖2表示組成人體細胞的元素含量,則a、b、c依次是O、C、H
C.若圖1表示細胞鮮重,則A、B化合物依次是H2O、蛋白質
D.若圖1表示細胞完全脫水后化合物含量,則A化合物是蛋白質
10.生命的物質基礎是組成細胞的元素和化合物,下圖中序號代表不同的化合物,面積大小不同代表含量不同,其中Ⅰ和Ⅱ代表兩大類化合物。請據圖分析,下列正確的是( )
A.若Ⅴ和Ⅵ分別代表蛋白質和脂質,則Ⅶ代表無機鹽
B.細胞干重和鮮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分別是Ⅴ和Ⅲ
C.醫用生理鹽水和糖溶液中的溶質分別屬于Ⅳ和Ⅴ
D.干旱環境下的植物細胞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Ⅴ
11.玉米細胞和人體細胞內含量較多的化學元素的種類及其含量(干重,質量分數)如下表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元素 C H O N P Ca S
玉米細胞 43.57 6.24 44.43 1.46 0.20 0.23 0.17
人體細胞 55.99 7.46 14.62 9.33 3.11 4.67 0.78
A.兩種細胞所含化學元素的種類差異很大
B.兩種細胞內S元素含量很少,卻具有重要的作用
C.玉米細胞O元素含量高于人體細胞是因為其含水量高
D.哺乳動物缺乏Ca2﹢時會引發肌肉酸痛、無力
12.英國醫生塞達尼 任格對離體蛙心進行實驗中發現,用不含鈣和鉀的生理鹽水灌注蛙心,收縮不能維持。用含少量鈣和鉀的生理鹽水灌注時,蛙心可持續跳動數小時。實驗說明鈣鹽和鉀鹽( )
A.對維持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 B.是細胞中某些復雜化合物的重要組成部分
C.對維持細胞的形態有重要作用 D.為蛙心的持續跳動提供能量
13.水是構成細胞的重要成分,也是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下列關于水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所有生物的生命依賴水,生物種類不同,生物體內的含水量有所差別
B.水是良好的非極性溶劑,帶有正電荷或負電荷的分子(或離子)都容易與水結合
C.由于氫鍵不斷斷裂,又不斷重新形成,使水在常溫下能夠維持液體狀態,具有流動性
D.升高溫度時水分子運動加劇,但氫鍵的存在會束縛水分子的運動,這需要提供更多的能量才能“克服”氫鍵,因此水具有較高的比熱容
14.漢堡包制作的原料有雞胸肉、面包糠、雞蛋、生菜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面包糠中含有淀粉,淀粉作為儲能物質廣泛存在于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中
B.生菜中含有的纖維素能夠被人體吸收利用
C.雞胸肉中含有的脂肪是動物細胞主要的能源物質
D.淀粉、糖原、纖維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
15.一位患糖尿病的韓奶奶因食用“無糖月餅”而被“甜暈”,還好搶救及時脫離危險。部分商家廣告語存在科學性錯誤,容易誤導消費者。你認為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某品牌無糖餅干沒有甜味,屬于無糖食品
B.某品牌口服液含有豐富的N、P、Zn等微量元素
C.某品牌魚肝油,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有助于寶寶骨骼健康
D.某地大棚菜,天然種植,不含任何化學元素,是真正的綠色食品
16.脂質普遍存在于生物體內,具有獨特的生物學功能,下列敘述與脂質相符的是( )
A.構成脂質的主要化學元素為 C、H、O、N 四種
B.磷脂是構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質,但并不是所有的細胞膜中都含磷脂
C.相同質量條件下,脂肪比糖類在氧化分解時耗氧量少,產生的能量多
D.固醇類物質對生物的生命活動的維持起重要作用
17.下列生物行為或人類行為與其主要目的對應不正確的是( )
A.黑熊在越冬休眠前大量進食,以增加蛋白質的儲備
B.北京烤鴨出欄前大量填喂谷物,以增加皮下脂肪含量
C.給幼年雌性金魚注射雌性激素,以促進金魚生殖器官的發育
D.兒童、老人科學地曬太陽,可增加維生素D的合成,以促進鈣、磷的吸收
18.英國BBC推出的一部紀錄片《油糖陷阱》中認為,如果是單獨地攝入“糖”、“油”類食物,短時間內可以達到減重的效果,而引起肥胖的最主要原因是廉價且美味的“糖油混合物”。糖油混合物是將糖類和脂類經過人工混合進行精制的一類食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飲食要“減油”、“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組成脂肪的化學元素與葡萄糖相同
B.糖類是細胞的能源物質,脂肪是細胞的儲能物質,所有糖類和脂肪均可供能
C.檢測還原糖時常用斐林試劑使用時需注意現配現用和水浴加熱
D.高糖飲食容易肥胖,糖類在供應充足的情況下可以大量轉化為脂肪
19.開心果已成為世界第五大堅果作物,它具有耐旱、抗熱等特性,含有豐富的有機物、無機鹽(如鉀、鈉、鐵、鈣)等。下列關于開心果的元素與物質組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無機鹽在細胞中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少數以離子形式存在
B.細胞中鉀、鈉、鈣元素含量遠多于鐵元素,鐵屬于微量元素
C.細胞中自由水/結合水越大,以利于其耐受干旱
D.糖類是主要的能源物質,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糖類
20.下列關于細胞中水和無機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自由水有較強的流動性,其在無機鹽運輸中發揮重要作用
B.活細胞中水含量相對穩定,但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值會受到溫度變化的影響
C.細胞吸收的一些無機鹽會參與細胞中有機物的合成,如Mg參與構成葉綠素
D.細胞中的無機鹽都必須轉化為相應化合物才可發揮作用,如鐵參與構成血紅素
21.脂滴(LD)是所有真核細胞中負責存儲脂質的結構,主要儲存甘油三酯和膽固醇等。最新研究發現,抗生素和抗病毒蛋白組裝成的復合物可存在于LD表面協同對抗病原體。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脂滴既可存儲脂質,也有抗菌抗病毒作用
B.脂滴能為細胞提供信號分子和組成膜的成分
C.脂滴中膽固醇在人體內只參與血液中脂質的運輸
D.脂滴中氧元素的含量少于同質量糖類中氧元素的含量
22.善于觀察,勤于思考,解決問題是三中學子良好的習慣。下列是小王同學在三中校園內看到的幾種狀況和他做出的處理辦法,其中不太恰當的是( )
A.學校桂花樹葉片泛黃,他告訴學校管理人員需施用一定濃度的Mg2+溶液
B.學校櫻花樹越冬,他告訴學校管理人員減少灌溉以抵抗寒冷
C.室友擔心長胖,小王告訴室友要多吃米飯少吃肉因為米飯只有糖
D.三水區高中籃球聯賽上運動員大量流汗時,他告訴運動員要喝淡鹽水
23.下圖是將HIV(艾滋病病毒)、顫藍細菌、草履蟲和水綿四種生物按不同的分類依據分成四組的示意圖。下列選項中,錯誤的是( )
甲與乙的分類依據可以是能否進行光合作用
丁組的生物細胞核中都具有染色質
丙與丁的分類依據可以是有無細胞核
四種生物的共同之處是都具有核糖體
24. 為探究干旱脅迫對不同種源赤皮青岡松幼苗葉片自由水和結合水含量的變化,某科研小組開展了相關研究,結果如下表(CK:對照組;T1:輕度干旱脅迫;T2:中度干旱脅迫;T3:重度干旱脅迫),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地區 指標 CK T1 T2 T3
浙江 慶元 自由水含量 47.94 48.38 40.61 30.15
結合水含量 25.60 28.47 30.63 38.97
自由水/結合水 1.87 1.70 1.33 0.77
湖南 洞口 自由水含量 51.61 49.79 39.17 31.08
結合水含量 19.75 24.26 26.23 32.43
自由水/結合水 2.61 2.05 1.49 0.96
A.隨干旱脅迫加劇,葉片中的部分水分失去流動性和溶解性
B.隨干旱脅迫加劇,葉片中自由水含量均下降
C.隨干旱脅迫加劇,葉片中細胞代謝均逐漸減弱
D.隨干旱脅迫加劇,幼苗對低溫的適應能力可能逐漸增強
二、非選擇題
25.回答下列問題:
(1)大腸桿菌的細胞結構(如圖甲所示)和洋蔥表皮的細胞結構(如圖乙所示)相比,最主要的區別是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和它們在結構上的最主要區別是新型冠狀病毒 。
(2)原核細胞的DNA主要存在于 ,圖中能表示生命系統個體層次的是 (填甲或乙),支原體與甲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
(3)大腸桿菌細胞和洋蔥表皮細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和遺傳物質,這體現了不同種類細胞之間的 。
(4)從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來看,一個湖泊中所有的念珠藍細菌構成 ,整個湖泊構成 。
26.組成細胞中的化合物可分為無機物和有機物兩大類。請結合相關知識,回答問題:
I、在冬季來臨過程中,隨著氣溫的逐漸降低,植物體內發生了一系列適應低溫的生理生化變化,抗寒能力逐漸增強。下圖表示某種植物在不同時期含水量的變化,請據圖分析:
II、有些同學有不吃早餐的不良習慣,早餐是一日三餐中很重要的一餐。健康合理的早餐搭配有助于保持身體的健康,讓人精力充沛,提高課堂效率。一種常見的早餐配餐如下:豬肉包子、雜糧粥、多種蔬菜、豆漿、全麥面包、牛奶、雞蛋。請回答下列問題:
(1)9~12月期間,植物的含水量隨氣溫下降而下降,這主要與 含量減少有關。
(2)9~12月期間,植物的自由水與結合水含量的比值逐漸 (填“增大”或“減小”),試分析植物體內發生的這一變化如何與低溫相適應? 。
(3)自由水的功能有 (至少寫出2點)。
(4)該早餐中富含的人類難以消化但可作為第七類營養素的植物多糖是 。
27.下圖表示小麥開花數天后測定種子中主要物質的變化,根據圖回答問題。
(1)小麥成熟種子中主要的營養物質是 。
(2)檢測還原糖的試劑是 ,可溶性還原糖的多少可通過 色的深淺來判斷。
(3)種子成熟時,淀粉形成與一種磷酸化酶的活性有密切關系,為驗證磷酸化酶是否是蛋白質,某科研小組開展了如下實驗:
①方法步驟:實驗過程中實驗組試管中加入2mL ,對照組試管中加入2mL蛋清液,然后兩組依次加入等量的 試劑,搖勻,觀察現象。
②預期結果:如果 ,則證明磷酸化酶不是蛋白質;
如果 ,則證明磷酸化酶是蛋白質。
28.華北某地區經常出現蘋果小葉病,有人認為是土壤中缺鋅引起的,有人認為是土壤中缺鎂引起的。現有如下材料,請你完成下列實驗,證實上面的猜測哪個正確。
材料用具:三組長勢相同的蘋果幼苗、蒸餾水、含有植物必需元素的各種化合物。
實驗原理:任何一種必需元素在植物體內都有一定的作用,一旦缺乏,就會表現出相應的癥狀。根據完全培養液、缺鋅的培養液和缺鎂的培養液對蘋果生長發育的比較,判斷小葉病的病因。
(1)方法步驟:
①首先配制完全培養液、缺鋅培養液和 培養液,分別放入三個培養缸并編號為A、B、C。
②將三組長勢相同的幼苗分別培養在上述三種培養液中。
③放在適宜的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觀察蘋果幼苗的生長發育狀況。
(2)結果預測和分析:
① 培養缸內的蘋果幼苗正常生長。
②若B缸內蘋果幼苗表現出小葉病,而C缸沒有,則說明 ;若C缸內蘋果幼苗表現出小葉病,而B缸沒有,則說明 ;若B、C兩缸內的幼苗都表現為小葉病,則說明 ,若B、C兩缸內幼苗都不表現為小葉病,則說明 。
(3)若實驗證明蘋果小葉病是由缺鋅引起的,從科學研究的嚴謹角度出發,還應增加的實驗步驟是: ,增加步驟后的實驗結果是 。
展開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