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惠州中學2023級高二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 化學試卷本試卷分第I卷和第II卷兩部分,共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第I卷(選擇題 共44分)注意事項: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等信息填寫在答題紙上。答案必須填寫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答案寫在試題卷上無效。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Ni:59一、選擇題 (本題共16小題,共44分。第1~10題,每小題2分;第11~16題,每小題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廣東省博物館館藏集嶺南文物之大成,匯聚諸多種類于一體,下列文物不含硅酸鹽材料的是( )A.南朝波斯鎏金器 B.明萬歷款黃釉五彩雙龍紋盤 C.清起降款青花船形碟 D.清康熙宜興紫砂象生瓜形壺2.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花生油、牛油、石蠟油分子中均含有酯基B.泡沫滅火器中所用硫酸鋁、碳酸氫鈉溶于水后,溶液均顯酸性C.用激光筆照射淀粉溶液、雞蛋白溶液均能觀察到丁達爾效應D.計算機芯片、硅太陽能電池、光導纖維的主要材料均為高純硅3.能使反應的反應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的是( )A.及時分離出氣體 B.增大的濃度 C.適當降低溫度 D.選擇高效催化劑4.勞動創造美好生活,下列物質的應用與所述的化學知識無關聯性的是( )選項 生活實踐或勞動項目 化學知識A 實驗老師用稀硝酸清洗做過銀鏡反應的試管 硝酸具有強氧化性B 用“84”消毒液進行消毒 NaClO溶液顯堿性C 校醫開紫外燈給教室消毒 紫外線可以使蛋白質變性D 使用碳酸氫鈉作食品膨松劑 碳酸氫鈉在加熱條件下分解產生CO25.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在25℃時,1LpH為12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數目為0.01NAB.0.1 L 0.5 mol·L-1乙醇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數為0.05NAC.一定條件下,32 g SO2與足量O2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NAD.的溶液中的數目為6.有關熱化學方程式書寫與對應表述均正確的是( )A.;,則有B.稀硫酸與溶液反應:C.在下的燃燒熱為,則水分解的熱化學方程式:D.已知的燃燒熱為,則有:7.下列實驗裝置使用不正確的是( )A. 圖①裝置用于二氧化錳和濃鹽酸反應制氯氣 B. 圖②裝置用于標準酸溶液滴定未知堿溶液C. 圖③裝置用于測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 D. 圖④裝置用于制備乙酸乙酯8.下表為六種短周期元素的部分性質,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元素代號 X Y Z Q R T原子半徑/ 0.77 0.74 0.75 1.17 0.99 1.10主要化合價 +4,-4 -2 +5,-3 +4,-4 +7,-1 +5,-3A.X與Y可以形成陰離子 B.元素R的氧化物對應水化物一定為強酸C.化合物和的化學鍵類型相同 D.最簡單氫化物的沸點Z比T高9.工業上將含NO2廢氣通入氫氧化鈉溶液中可獲得NaNO3和NaNO2,也可向廢氣中通入NH3在催化劑的條件轉化為無毒無害的氣體排放。下列裝置用于實驗室制NO2并回收硝酸銅,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用裝置甲制取NO2 B.用裝置乙除NO2中的少量HNO3C.用裝置丙收集NO2 D.用裝置丁蒸干Cu(NO3)2溶液制Cu(NO3)2·6H2O10. 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 使甲基橙顯黃色的溶液:Fe2+、Cl﹣、Mg2+、B.在0.1 mol·L-1氯化鈉溶液中:Fe3+、I-、Ba2+、HCOC. =1.0×10﹣12的溶液:Na+、[Al(OH)4]-、、S2﹣、D. 常溫下,由水電離產生c(H+)=10﹣12molL﹣1的溶液中:Na+、Cl﹣、、11.氯、硫元素的價類二維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與反應可能生成B.分別與反應,產物中鐵元素的化合價相同C.工業制備得的i濃溶液常溫下不與鐵反應D.的水溶液在空氣中久置,溶液酸性均減弱12.將氯化氫轉化為氯氣的技術是近年科學研究的熱點。剛性容器中發生反應,投料濃度比分別為1∶1,7∶1時,HCl平衡轉化率隨溫度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曲線a對應投料比7∶1 B.該反應的C.平衡常數: D.反應速率:13. 化學中常用圖象直觀地描述化學反應的進程或結果。下列圖象描述正確的是( )A. 圖①表示壓強對可逆反應2A(g)+2B(g) 3C(g)+D(s)的影響,乙的壓強大B. 圖②可表示甲酸溶液中通入氨氣至過量過程中溶液導電性的變化C. 圖③是在0.1mol·L﹣1的Na2CO3溶液中加水稀釋,隨著加入水的體積的增大,溶液中c()的變化曲線,Na2CO3的水解程度:A點小于B點D. 圖④是鎂條與鹽酸反應的反應速率隨反應時間變化的曲線,t1時刻溶液的溫度最高14.在常溫下,有關下列4種溶液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編號 ① ② ③ ④溶液 氨水 溶液 醋酸 溶液PH 11 11 3 3A.水電離出的:①=②=③=④B.分別取稀釋至,四種溶液的:①>②>④>③C.將溶液①、④等體積混合后,溶液中:D.若將溶液④和溶液②混合后,則15.甲醇—水催化重整可獲得H2;其主要反應為 H= +49.4kJ/mol H= +92kJ/mol在1.01×105Pa下,將一定比例CH3OH和H2O的混合氣體以一定流速通過裝有催化劑的反應管,CH3OH轉化率及CO、CO2的選擇性隨溫度變化情況如圖所示。 已知: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壓強,CH3OH的平衡轉化率增大B.甲醇—水催化重整制H2應選擇反應溫度為280~290℃C.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可以提高平衡時H2產率D.其他條件不變,在270~290℃溫度范圍,隨著溫度升高,出口處CO2的量不斷減小,CO、H2的量不斷增大16.對反應(I為中間產物),相同條件下:①加入催化劑,反應達到平衡所需時間大幅縮短;②提高反應溫度,增大,減小。基于以上事實,可能的反應歷程示意圖為 (------為有催化劑) ( )A. B. C. D.第II卷(非選擇題 共56分)17.下表是幾種常見弱酸的電離平衡常數(25 ℃),回答下列各題:酸 CH3COOH HCN H2C2O4電離平衡常數(Ka) 1.8×10-5 5×10-10 Ka1=1.0×10-1.2 Ka2=6.0×10-4.2(1)下列能使CH3COOH溶液中CH3COOH的電離程度增大,而電離平衡常數不變的操作是 (填字母)。A.升高溫度 B.加水稀釋 C.加少量的CH3COONa固體 D.加少量冰醋酸(2)常溫下,用0.10 mol·L-1 NaOH溶液分別滴定20.00 mL 0.10 mol·L-1鹽酸和20.00 mL 0.10 mol·L-1 CH3COOH溶液,得到兩條滴定曲線,如圖所示:①上圖中表示NaOH溶液滴定鹽酸的曲線是 (填“圖1”“圖2”),NaOH溶液滴定醋酸時,應該選擇的指示劑為 。②a與b的大小關系是a b(填“>”“<”或“=”)(3)判斷NaCN溶液呈________性,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溫下,將等物質的量濃度的HCN與NaCN混合,判斷混合溶液顯____(填“酸”“堿”或“中”)性。(4)草酸廣泛分布在植物、動物和真菌體內。某小組同學從菠菜中提取了粗草酸晶體,配制成溶液。用酸性溶液滴定,測其純度(雜質不參加反應)。①當最后半滴溶液滴入錐形瓶, (填實驗現象),且半分鐘不變色,說明反應達到終點。②三次實驗數據如下:實驗序號 錐形瓶中草酸溶液體積 滴定管初始讀數 滴定管終點讀數ⅰ 25.00ml 0.22ml 20.24mlⅱ 25.00ml 0.25ml 21.75mlⅲ 25.00ml 0.20ml 20.18ml該粗品中草酸晶體的質量分數為 (保留3位有效數字,已知H2C2O4·2H2O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6)③下列操作使得測定結果偏高的是 (填標號)。a.錐形瓶水洗后未用待測草酸溶液潤洗b.滴加溶液時,少量液體掛在錐形瓶內壁,未用洗瓶沖下c.滴定管滴定前尖嘴無氣泡,滴定結束后發現尖嘴有氣泡18.氮的化合物廣泛應用于工業、航天、醫藥等領域。(1)氨氣可作為脫硝劑,在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和NH3,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6NO(g) + 4NH3(g) 5N2(g) + 6H2O(g)。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的標志是 。a.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 b.容器內N2的物質的量分數不再變化c.12molN-H鍵斷裂的同時生成5molN≡N鍵 d.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改變(2)肼(N2H4)是火箭的高能燃料,該物質燃燒時生成水蒸氣和氮氣,已知某些化學鍵的鍵能如表:化學鍵 O-H N-N N-H O=O N≡N鍵能kJ·mol-1 467 160 391 498 945則1molN2H4(g)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 。(3)一定條件下,在5L密閉容器內,反應2NO2(g)N2O4(g),NO2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如表:時間/s 0 1 2 3 4 5n(NO2)/mol 0.40 0.20 0.10 0.05 0.05 0.05①用N2O4表示0~2s內該反應的平均速率為 mol·L 1·s 1.達平衡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 。②為加快反應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升高溫度 b.恒容時充入He(g) c.恒壓時充入He(g) d.恒容時充入NO2(4)已知:2N2O = 2N2 + O2 ,不同溫度(T)下,N2O分解半衰期隨起始壓強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圖中半衰期指任一濃度N2O消耗一半時所需的相應時間),則T1 T2(填“>”、“=”或“<”)。當溫度為T1、起始壓強為p0,反應至t1min時,此時體系壓強p= (用p0表示)。19.氫氧化氧鎳(NiOOH)有良好的電化學活性,是合成鋰離子電池材料的前驅體。某化工廠用含鎳廢料(主要成分為NiO,雜質為Fe3O4、CaO、CuO)制備NiOOH的工藝流程如圖。已知幾種金屬離子沉淀的pH如表:金屬離子 Fe3+ Fe2+ Ni2+開始沉淀的pH 1.5 6.5 7.2沉淀完全的pH 3.2 9.7 9.2(1)為了提高“酸浸”中原料的浸出效率,除粉碎外,還可采取的措施有 。(寫一條)(2)料渣1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學式)。(3)“除銅”中生成S單質的離子方程式為 。(4)“除鐵”中NaOH用于調節溶液的pH,應調節pH的范圍是 。若在加入NaOH前不加入H2O2,會造成的影響是 。(5)“氧化”中會有SO生成,則反應中n(S2O):n(Ni2+)= 。(6)若用2.0 t廢料(NiO質量分數為75%)制得NiOOH 1.38 t,則NiOOH的產率為 。(已知:NiOOH的產率=×100%)20.氯化鐵是一種很重要的鐵鹽,主要用于污水處理、印染工業、電子工業、建筑工業等。氯化鐵有吸水性,遇水極易水解。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實驗制備氯化鐵并探究其性質。回答下列問題:I.氯化鐵的制備:(1)圖1為濕法制備的裝置。儀器A的名稱為_______,燒杯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2)圖2為干法制備的裝置。反應前后都要鼓入氮氣,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氮氣和氯氣都必須經過濃硫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氯化鐵的性質探究:(3)查閱資料:氯化鐵在水溶液中分多步水解,生成凈水性能更好的聚合氯化鐵[]。已知聚合氯化鐵極易溶于水,寫出氯化鐵水解反應的總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為了探究外界條件對氯化鐵水解平衡的影響,該興趣小組設計實驗方案(FeCl3的濃度為1mol·L-1 ,忽略溶液體積的變化),獲得如下數據:實驗 V(FeCl3)/mL V(H2O)/mL n(NaCl)/mol n(Na2SO4)/mol 溫度/℃ pH1 10.00 0 0 0 25 0.742 10.00 90.00 0 0 25 1.623 10.00 90.00 0 0 35 1.474 10.00 90.00 a 0 25 x5 10.00 90.00 0 b 25 y①由實驗1和2可知,稀釋FeCl3溶液,FeCl3水解平衡 (填“正”或“逆”)向移動;結合表中數據,給出判斷理由: 。②實驗2和實驗3的目的是 ,實驗2和實驗3說明FeCl3的水解是 (填“吸熱”或“放熱”)反應。③查閱資料:加入強電解質后,由于溶液中離子總濃度增大,離子間的相互牽制作用增強,水解離子的活性會改變。該興趣小組同學利用計算機手持技術得到實驗4和實驗5的結果分別如圖3和圖4所示。i.根據上述實驗數據和結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填標號)。A.實驗過程中量取FeCl3溶液時應選用酸式滴定管B.實驗4和實驗5中a與b的關系式為b=aC.根據圖3與圖4結果可知,離子的水解活性強弱還受離子種類的影響ii.根據實驗現象,提出假設:a.氯離子對鐵離子的水解活性有促進作用;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設計其他簡單實驗證明假設a成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實驗操作、現象和結論)。惠州中學2023級高二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 化學試卷 答案第I卷(選擇題 共44分)一、選擇題 (本題共16小題,共44分。第1~10題,每小題2分;第11~16題,每小題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A C B B A A C B C B A C C C C D第II卷(非選擇題 共56分)(共14分,除特殊說明外,其余每空2分 )(1)B (1分)(2)①圖1 (1分) 酚酞 (1分) ② >(3)堿 (1分) CN-+H2O HCN+OH-(沒有用可逆符號沒分) 堿 (1分)(4)溶液恰好由無色變粉紅色 84.0 % b(1分)18.(共13分,除特殊說明外,其余每空2分)(1)bd(2)N2H4(g) + O2(g)N2(g)+2H2O(g) H= 591kJ/mol(3)①0.015 ; 350 ②ad(4) > (1分); 1.25p019、(共12分,除特殊說明外,其余每空2分)(1)升溫、攪拌、適當增大硫酸濃度等(除粉碎外,任寫一條)(1分)(2)CaSO4(1分)(3) (沒有沉淀符號不扣分)(4) 3.2~7.2或3.2≤pH<7.2或[3.2,7.2)當Fe2+沉淀完全時,Ni2+也沉淀完全,無法實現分離(或當Ni2+開始沉淀時,Fe2+未沉淀完全,無法實現分離)(5)1:2(6)75%20.(共17分,除特殊說明外,其余每空2分)(1) 分液漏斗 (1分) (2分)(2)反應前排盡空氣,反應后趕出氯氣 (1分) 氯化鐵遇水極易水解 (1分)(3)(2分)(4) ① 正 (1分)實驗1相較于實驗3,FeCl3溶液稀釋了10倍,而實驗1的pH增大值小于1 (2分)②探究溫度對水解平衡的影響 (1分) 吸熱 (1分)③B (1分) 硫酸根離子對鐵離子的水解活性有抑制作用(2分) 在25℃下,向0.05mol/L的Fe2(SO4)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鈉固體,若pH減小,說明假設a正確(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化學試卷.docx 高二化學期中試卷評分標準.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