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上·物理(省命題) (十六)名校調研系列卷·八年上期中測試 物理(人教版)題 號 一 二 三 四 五 總 分得 分得分 評卷人1.下列物體的長度最接近4cm的是 ( )A.物理書的長度 B.乒乓球的直徑C.手指的寬度 D.中學生走一步的距離2.寒冬的早晨,西藏高海拔地區教室玻璃窗內側常能見到美麗的冰花。冰花形成的過程對應的物態變化是 ( )A.凝華 B.凝固 C.升華 D.熔化3.2023年4月 20 日,天空出現日食奇觀,本次日食出現了日全環食現象,給人們帶來難得一見的天文盛宴。下列光現象中,與該現象成因相同的是 ( )A.水中倒影 B.如影隨形 C.鏡花水月 D.空中彩虹4.一件濕衣服按下列四種方式晾曬,最容易晾干的是 ( )5.下列做法中,不屬于在聲源處減弱噪聲的是 ( )A.不高聲喧嘩 B.調低跳舞音響設備的音量C.在學校周圍植樹 D.在公路上不鳴笛6.視力檢測時要求被測的人與視力表的距離為5m。如圖所示,視力表與平面鏡的距離是3.5m,為滿足檢測要求,人與平面鏡的距離應為 ( )A.1mB.1.5mC.2.5mD.3.5m得分 評卷人7.吹奏嗩吶時,嗩吶聲是由空氣 產生的,用更大的力吹嗩吶時發出聲音的 (填聲音的特性)會變大。8.聲和光中, 的傳播需要介質。從空氣傳播到水中, 的傳播速度會變小。(選填“聲”或“光”)9.電梯門上的傳感器通過 (選填“紅外線”或“紫外線”)感知乘客并判斷是否可以關門。乘客乘坐電梯上升時,以電梯為參照物,乘客是 的。物理試卷 第1頁 ( 共4 頁)八年上·物理(省命題) (十六)10.2020年5月7日,我國首次開展太空3D打印試驗,成功打印出兩個樣件。3D打印技術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打印材料的粉末會吸收熱量, (填物態變化名稱)成液態,然后再 熱量凝固成型。11.如圖所示,金灣區金湖公園湖面上立著一只白鷺,水中的“白鷺”是由光的 形成的。當白鷺飛離水面時,其像的大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12.物理課上,老師講到利用超聲波可以打碎人體內的結石,這是利用聲波傳遞 ;回到家,小林想到自己的電動牙刷,通過查看牙刷參數(如圖所示)可以發現,他的牙刷工作時發出的聲波 (選填“是”或“不是”)超聲波。13.如圖是一條盤山公路,為了讓司機看到對向車道的情況,應該在 (選填“A”“B”或“C”)位置安裝一面鏡子。雙向車道的司機能通過鏡子彼此看見對方,這是由于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是 的。14.在學校“雙減”活動中,某同學進行炒菜實踐活動時,不小心將水滴入燒熱的油鍋中,頓時“油花四濺”,產生該現象的原因是油的沸點比水的沸點 (選填“高”或“低”);炒熟的菜會冒“白氣”,“白氣”實質上是 (選填“小水滴”或“水蒸氣”)。15.唐朝詩人韓愈的《叉魚招張功曹》中記載:“深窺沙可數,靜接水無搖。刃下那能脫 波間或自跳。”當語文老師翻譯到“魚叉擲下,哪有逃脫得了的魚 可它們卻仍在波浪中跳躍”時,勤思好問的小晉同學想:人看到的是魚的 (選填“虛”或“實”)像,若要叉到魚,人應該向看到的魚的 (選填“上方”或“下方”)叉去。得分 評卷人16.小燦家到學校的距離是2 400m.若步行回家需要40min,而他騎自行車的平均速度是12km/h。求:(1)他步行的平均速度。(2)他騎自行車回家的時間。物理試卷 第2頁 ( 共4 頁)八年上·物理(省命題) (十六)17.張先生駕車從A地到 C地旅游,汽車以 80km/h的平均速度行駛0.4h到達B地,再以62km/h的平均速度行駛0.5h到達C地。求:(1)汽車從 A 地行駛到 B地的路程。(2)汽車從 A地行駛到 C地的平均速度。得分 評卷人18.夏日酷暑難耐,小明從冰箱中拿出一罐飲料解渴,他發現飲料罐的外表面很快變得濕漉漉的,這是為什么 19.夜間行車,小轎車駕駛室內禁止開燈,這樣做有什么道理 五、作圖、實驗與探究題(第20題每小題2分、第21~24題每空1分,共24分)20.(1)如圖甲所示,畫出圖中反射光線OA 的入射光線,并標出入射角的大小。(2)如圖乙所示,一束光線從空氣中入射到半球形玻璃磚中的O點,請畫出光線經過O點后,折射到空氣中的大致方向。(3)如圖丙所示,物體AO放在平面鏡前,不透光的木板放在平面鏡后,請畫出物體AO在平面鏡中的像A'O'.21.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中。(1)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所示,此時水的溫度是 ℃;(2)觀察氣泡可判斷圖中的水處于 (選填“沸騰前”或“沸騰時”)的狀態,溫度計的示數 (選填“上升”“下降”或“不變”);(3)實驗測得水的沸點為98℃,可見當地的大氣壓 (選填“等于”或“不等于”)標準大氣壓。物理試卷 第3頁 (共4頁)八年上·物理(省命題) (十六)22.在“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中:(1)如圖甲所示,把一面鏡子M平放在平板上,把一個白色硬紙板豎立在鏡面上,ON垂直于鏡面。先使E、F兩塊紙板成為同一平面,讓入射光線沿紙板方向射向鏡面上的O點,觀察到反射光線的傳播方向與入射光線的傳播方向 (選填“相同”或“不同”);在教室不同位置的同學都能觀察到紙板上的光束,是因為光在紙板表面發生了 .(2)使入射光線遠離ON,發現反射光線隨著 (選填“遠離”或“靠近”)ON。(3)把紙板F向前折或向后折,如圖乙所示,不能看到反射光線,由此可知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 .23.小麗選擇蜂蠟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態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設計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1)如圖甲所示,組裝器材時,先將酒精燈放置在鐵架臺上,接下來調節 (選填“a”或“b”)的高度。(2)圖乙是小麗繪制的海波的熔化圖像,則海波在熔化過程中,溫度 (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第10min時海波處于 (選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態。(3)圖丙是小麗繪制的蜂蠟的熔化圖像,根據圖像可知,蜂蠟屬于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24.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小剛同學用兩個大小相同的“F”字樣物體a和b、白紙、刻度尺、薄玻璃板(帶支架)進行如下探究:(1)將白紙對折后展開鋪于水平桌面上,沿折痕畫一條直線MN,再將玻璃板 于紙面放置,且底邊與MN重合。物體a置于玻璃板前方,如圖甲所示;(2)在探究物與像的大小關系時,應在玻璃板前觀察物體a的像,將物體b按圖乙中 (選填“①”或“②”)置于玻璃板后,不斷移動物體b的位置,直至與物體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得出初步結論: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的大小 .(3)在探究像與物的位置關系時,將物體a旋轉一個角度放置,再次調整物體b使其與a的像完全重合,記錄下此時兩物體的位置。在a的位置上標出A、B、C三點,再在 b的位置上標出對應點A′、B′、C′,如圖丙所示。測量并比較A、B、C三點以及對應點到MN 的距離,并得出結論:平面鏡成像,像和物到平面鏡的距離 .(4)移去后面的物體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在光屏一側 (選填“能”或“不能”)承接到物體a的像,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選填“實”或“虛”)像。物理試卷 第4頁 (共4頁)名校調研系列卷·八年上期中測試 物理(人教版)參考答案一、1. B 2. A 3. B 4. D 5. C 6. B二、7.振動 響度 8.聲 光 9.紅外線 靜止 10.熔化 放出 11.反射 不變12.能量 不是 13. B 可逆 14.高 小水滴 15.虛 下方三、16.解:17.解:(2四、18.夏天,當空氣中熱的水蒸氣遇到冷的飲料罐時,馬上放熱液化成小水珠附在飲料罐上,故飲料罐的外表面變得濕漉漉的。19.夜間行車,駕駛室內如果開燈,車內光線比車外強,這時汽車前擋風玻璃相當于平面鏡,會因光的反射使車內物體在車前成像,干擾司機視線,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答案合理即可)五、20.如圖所示21.(1)94 (2)沸騰時 不變 (3)不等于22.(1)不同 漫反射 (2)遠離 (3)在同一平面內23.(1)b (2)不變 固液共存 (3)非晶體24.(1)垂直 (2)① 相等 (3)相等 (4)不能 虛一 (十六) 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