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四年級科學上冊期末真題匯編(浙江)——填空題(教科版)含答案1.(23-24·浙江金華·期末)用簡易肺活量測量袋可以來測量( );如果不達標,我們可以通過( )、( )等方式來鍛煉。2.(23-24·浙江紹興·期末)( )是指一次盡力吸氣后,再盡力呼氣的氣體總量。3.(22-23·浙江金華·期末)我們根據設計圖制作小車時,第一步是 (選填:選擇材料;組裝調試)。4.(22-23·浙江湖州·期末)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某物體重力時測得重力為3牛,取下物體后發現指針在零刻度以下,則該物體的實際重力是(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牛。5.(22-23·浙江湖州·期末)使用彈簧測力計測一螺母重力時,指針如下圖所示,說明該螺母的重力為( )。6.(23-24·浙江杭州·期末)增大肺活量,能提高我們的心肺功能,讓我們更健康。怎樣能提高肺活量呢?請你給他們提一些建議: 。7.(22-23·浙江杭州·期末)橡皮筋被拉開時會產生一個恢復原來形狀的力,這個力稱為 。8.(21-22·浙江溫州·期末)小科同學觀看了火箭發射的直播畫面,很是激動。畫面中,火箭在達到一定的速度之前,升空過程中一直處于加速的狀態。據此,你認為下列觀點表達正確的是( )(填“觀點一”或“觀點二”)觀點一:火箭在升空過程中處于運動的狀態,具有一定的能量。觀點二:火箭在升空過程中處于運動的狀態,不具有能量。9.(21-22·浙江·期末)春節燃放煙花,使煙花升空的力叫作 。10.(21-22·浙江金華·期末)如圖所示,想讓小車把木塊推得更遠,可以 。11.(22-23·浙江金華·期末)大家玩過射箭游戲嗎?射箭時弓箭靠 力射出去。“用氣球驅動小車”實驗中,小車靠氣球的 力運動。我們背書包,會感到一個向下的力,這個力叫作 。這些力的單位是 ,它是用科學家的名字命名的。12.(22-23·浙江紹興·期末)樹上的蘋果掉下來,水往低處流等都是由于 的作用。13.(23-24·浙江紹興·期末)人的呼吸實際上是在進行著( ),使( )進入血液,同時排出( )。14.(21-22·浙江衢州·期末)糖類是人體最重要的能源物質,它主要從 食物中獲得。15.(21-22六年級上·江蘇·期末)如果出現口腔潰瘍,手指脫皮,身體可能缺乏的是( ),我們可以食用( )、( )等食物來補充這種營養成分。16.(22-23·浙江金華·期末)小科往零食上滴加碘酒后發現零食沒變色,說明這個零食中不含有 。17.(22-23·浙江紹興·期末)任何物體工作都需要 ,它還儲存在 、 和一些化學物質中。18.(22-23·浙江溫州·期末)把碘酒滴在饅頭上,發現饅頭會變成( )色,說明饅頭中含有( )。19.(22-23·浙江溫州·期末)將火腿腸放在白紙上劃,發現白紙上出現( ),說明火腿腸中含有( )。20.(22-23·浙江溫州·期末)在采購零食時,小成觀察了食品包裝袋上的“營養成分表”,如下圖所示。小成選擇了蛋白質含量高的 、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 ; 的營養成分很少,所以小成沒有選擇。(填食品名稱)21.(22-23·浙江溫州·期末)媽媽在整理房間時,發現味精罐子和玉米淀粉罐子上的標簽都沾滿了污漬,無法識別,小成想到用 來鑒別,他從罐子里分別取出味精和玉米淀粉,滴上這種液體,加入后變 色的是玉米淀粉,不變色的是味精。22.(23-24·浙江紹興·期末)弦的音高和弦的粗細、長短、松緊有關,弦越( )、越( )、越( ),發出的聲音越高;反之,弦發出的聲音越低。23.(22-23·浙江金華·期末)在白紙上涂抹食用油,你會看到白紙上留下了油漬。再用肥肉在白紙上涂抹也留下了油漬,這說明肥肉中含有脂肪,我用的實驗方法是 法(選填:類比;概括)。24.(21-22·浙江衢州·期末) 是身體氣體交換的中轉站,這個中轉站的大小決定每次呼吸氣體交換的 。人跑步后呼吸會急促,這是為了給身體提供充足的 。25.(22-23·浙江湖州·期末)劇烈運動后,呼吸次數增加的原因是為了( )。26.(22-23·浙江金華·期末)我們呼吸時,呼出的氣體與吸入的氣體比較, 的含量基本沒有變化,氧氣的含量 了,二氧化碳的含量 了。27.(22-23·浙江嘉興·期末)人的呼吸是在進行著 , 是身體氣體交換的中轉站; 是呼吸的開關。吸氣時,胸腔 ,腹部 ;呼氣時,胸腔 ,腹部 。28.(21-22·浙江金華·期末)肺是身體氣體交換的“中轉站”。我們運動時,要消耗更多的氧氣,所以我們呼吸會更加( )。呼吸時,呼出的氣體與吸入的氣體比較,氮氣的含量基本沒有變化,( )含量增加了,( )含量減少了。29.(21-22·浙江金華·期末)劇烈運動時,需要消耗大量的( ),所以運動時呼吸的次數要比平時多。30.(21-22·浙江金華·期末)吸氣的過程中,胸腔會擴張,腹部會( )。31.(22-23·浙江金華·期末)把手放在肋骨上,我們感受呼吸時胸腔的變化,吸氣時胸腔 ,呼氣時胸腔 。32.(23-24·浙江紹興·期末)耳朵是我們重要的聽覺器官。下圖是人耳的結構圖。其中A是( ),B是( )。聲音通過空氣傳播到耳中,引起( )振動,耳中的聽小骨將振動傳達到內耳,刺激聽覺神經產生信號并傳導到( ),我們便感受到了聲音。33.(21-22六年級下·浙江溫州·期末)順順往開水瓶里倒開水時,他可以根據聲音就知道開水瓶里水量的高低,音調升高,水量 (填“增多”或“減少”),這是為什么? 。34.(22-23·浙江金華·期末)古箏是一種民族樂器,通過彈撥弦發出聲音,當弦發出聲音太低時,我們可以把弦調 些。一般上來說,相同情況下越粗的弦發出的聲音越 。35.(22-23·浙江金華·期末)對著空玻璃瓶口吹氣,會聽到“嗚”聲,這是 振動產生的,當瓶中加入一點水后再吹,聲音會變 。36.(22-23·浙江湖州·期末)如圖,小科輕輕撥動鋼尺,觀察到鋼尺振動的幅度小,發出的聲音弱;用力撥動鋼尺,鋼尺振動的幅度大,發出的聲音強。這說明聲音的強弱與物體的( )有關。37.(22-23·浙江金華·期末)老師叫同學回答問題,說同學的聲音太輕了,這是指聲音比較 (選填:高;低;強;弱)。38.(22-23·浙江溫州·期末)用大小不同的力彈撥同一鋼條,會發現聲音的( )發生了改變。(選填“高低”或“強弱”)39.(22-23·浙江溫州·期末)當我們在教室里考試的時候,能聽到周圍的聲音。這些聲音都是由物體( )產生的,我們常常會用( )、( )這些詞語去描述聲音。40.(23-24·浙江金華·期末)兩位同學通過“土電話”,實現了遠距離通話,這說明( )能傳播聲音,且傳播效果比空氣好。在通話的時候,如果一位同學捏住棉線的某一部分,另一位同學就聽不到聲音了,這是由于聲音的傳播( ),所以,使用土電話時,棉線最好( ) (填“拉直”或“不拉直”)。41.(21-22·浙江金華·期末)小明如果將手放在耳后,并朝向聲音傳來的方向,他聽到的聲音會 (填“增大”或“減小”),因為這相當于增大了 (填耳朵的某個部位),可以收集到更多的聲音。42.(21-22·浙江金華·期末)耳朵(下圖)是我們的聽覺器官,通過耳朵我們能聽到外界的各種聲音。 呈漏斗狀,有收集外來聲音的作用。聲音通過 傳到鼓膜,并使 振動,聽小骨將振動傳到內耳,并刺激聽覺神經,我們就聽到聲音了。43.(21-22·浙江金華·期末)人耳的結構如圖所示。老師講課的聲音,以 的形式傳遞到我們的耳朵,被 (填序號)收集,外耳道將其傳遞至中耳,鼓膜將聲波轉化為振動,再由 (填序號)將振動傳遞至內耳,由 (填序號)將振動轉化為聽覺信號,聽覺神經將信號傳遞到大腦,最終形成聽覺。44.(21-22·浙江金華·期末)“隔墻有耳”這是因為( )能傳播聲音。45.(21-22·浙江金華·期末)聲音是由物體 產生的,它是以 的形式傳播的。在我們學校的每個角落都能聽到鈴聲,是因為聲音是向 傳播的。46.(21-22·浙江金華·期末)把正在發聲的音叉輕輕觸及水面,水面激起了( ),說明發聲的物體在振動。47.(23-24·浙江紹興·期末)人說話的聲音是由( )振動產生的。48.(21-22·浙江金華·期末)老師上課時發出的聲音是靠( )這個器官振動發聲的,我們在教室各個位置都能聽到這個聲音,說明聲音傳播方向是( )。在耳朵的各部分結構中,( )起到收集聲音的作用。49.(21-22·浙江金華·期末)我們能聽到蚊子的嗡嗡聲,這是由于蚊子的翅膀( )產生的。50.(22-23·浙江紹興·期末)我們的喉嚨里有一個能夠發出聲音、控制聲音的器官— ,它就像一根橡皮帶。當我們發聲時,它會變緊,并快速振動,產生聲音。它變得越緊,發出的聲音就會越 。51.(23-24·浙江紹興·期末)滑滑梯是很多小朋友喜愛的游戲。小朋友能從上往下滑,是因為受到( )(填“重力”或“摩擦力”)的作用。從滑梯上滑下來,這樣的運動方式叫( )(填“滑動”或“滾動”)。滑梯做得很光滑,是為了減小滑動時產生的( )(填“重力”或“摩擦力”)。52.(23-24·浙江金華·期末)水往低處流,這是水受到了( )的緣故;利用彈簧、橡皮筋等物體的( ),可以做成( );車子行駛在路上,輪胎與路面之間會產生( )。這些物體在運動過程中,都具有( )。53.(23-24·浙江紹興·期末)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符號( )表示。1牛約等于( )克力。54.(23-24·浙江金華·期末)口腔是人體的( )器官之一:口腔中的牙齒各具功能,主要用來咀嚼食物的是( );主要用來撕碎食物的是( );門齒的作用是( )食物。55.(23-24·浙江紹興·期末)在食物上滴( ),是為了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滴的地方變( ),說明這種食物含有淀粉。56.(23-24·浙江紹興·期末)我們的耳朵可分為( )、( )、( )。57.(22-23·浙江嘉興·期末)鋼筆寫字時,筆尖和紙之間的摩擦是 摩擦;用圓珠筆寫字時,筆尖與紙之間的摩擦是 摩擦。在機器上使用滾珠軸承是為了 摩擦力。58.(22-23·浙江杭州·期末)下圖是小軍用該橡皮筋制作的一個簡易彈簧測力計,并掛上了5N的物體。該測力計是利用“ 越大,彈簧伸得越 ”的原理制成的。如果在該測力計上標上此時的刻度線,應該在 (填“A”或“B”)點較為合適。如果將5N的物體取下,換成4N的物體,橡皮筋的下端會在B點的 。(填“上方”或“下方”)59.(22-23·浙江嘉興·期末)物體都有一個向下的力,這個力叫 。在科學中力的單位是 ,測量力的工具是 。60.(22-23·浙江金華·期末)熟透的蘋果會從樹上掉到地面,這是由于 的作用;與此相同原因形成的日常現象還有: 、 、 等。61.(22-23·浙江金華·期末)用彈簧測力計測量重力。下圖中,三個鉤碼掛在一起時的重力是 牛。測量前,拿起測力計,先檢查 ;讀數時, 。根據觀察和分析,這個測力計最多能測如圖所示的鉤碼 個。62.(22-23·浙江金華·期末)小科同學轉動車輪將橡皮筋纏繞到車軸上,將小車放在地面上并松開手,小車就運動了起來,小車運動方向與橡皮筋纏繞方向 。橡皮筋動力小車是利用橡皮筋產生的 力運動起來的。63.(22-23·浙江金華·期末)為了解饅頭在口腔里發生了什么變化,小科做了如下實驗:將一小塊饅頭慢慢咀嚼2分鐘并吐出一點,然后滴入幾滴稀釋的碘酒,看到顏色變藍;繼續咀嚼3分鐘,又吐出一點,發現滴入碘酒后變淺藍;再咀嚼3分鐘,發現滴入碘酒不變藍了。這個實驗說明饅頭中 淀粉,咀嚼很長時間的饅頭中 淀粉。這說明口腔對食物具有初步 作用。64.(22-23·浙江杭州·期末)在模擬食物消化時,空心直管可以模擬 ,塑料袋可以模擬 ,用手反復揉擠后,食物會變成 ,從而更容易在 中消化吸收。65.(22-23·浙江金華·期末)牙齒是我們身體重要的 。不同形狀的牙齒在消化食物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吃紅燒肉時, 齒發揮著切割的作用, 齒發揮著撕碎的作用。66.(22-23·浙江金華·期末)人的呼吸實際上是進行 。比較人體吸進和呼出的氣體,會發現呼出的氣體中 增多了, 減少了。一口氣吹哨子時,肺活量大的人比肺活量小的人吹的時間相對 。67.(22-23·浙江金華·期末)下圖是模擬人體呼吸的裝置。A模擬的是 ,B模擬的是 ,C模擬的是 ,D模擬的是 。手不停地上下來回移動表示 。68.(22-23·浙江嘉興·期末)聲音的高低叫 ,它是由物體振動的 決定的。物體振動 ,聲音高;物體振動 ,聲音低。69.(22-23·浙江金華·期末)人說話時發出聲音的器官是 ,發聲時我們能用手感受到它在 。“教學樓內請輕聲慢行”,其中“輕聲”是指聲音的 。70.(22-23·浙江嘉興·期末)魚被水下的劃槳聲嚇跑,說明 能傳聲,土電話表明 能傳聲;在月球上由于沒有 ,即使兩個人相隔不遠,也聽不到聲音。71.(22-23·浙江金華·期末)小科同學和妹妹站在距離10米的地方輕聲說話,無法聽見。當用上“土電話”時就聽見了,這時聲音主要是通過 傳播;當小科同學和妹妹由距離10米變為9米時,用同樣的聲音同一個“土電話”說話卻聽不見了,這是 造成的。72.(22-23·浙江金華·期末)將擊打過的音叉輕輕觸及水面,能看到水面會 ,這一現象說明發聲的音叉在 。73.(22-23·浙江金華·期末)在“風雨聲、讀書聲、雷鳴聲、電鈴聲”中,屬于自然界發出的聲音有 ,屬于人類活動發出的聲音有 。參考答案:1.肺活量 跑步 游泳[解析]肺活量是人盡力吸氣后再盡力呼氣所能呼出的氣體量,可以用簡易肺活量測量袋測量肺活量。如果不達標,我們可以通過跑步、游泳等方式來鍛煉增加肺活量。2.肺活量[解析]肺活量是指一次盡力吸氣后,再盡力呼出的氣體總量。肺活量是人體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標,代表了一個人潛在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狀況。3.選擇材料[解析]動手制作小車時,要做好分工,根據設計圖制作小車。繪制小車的設計圖時,要從多個角度畫出小車,更全面地反映它的結構,還需要介紹一下小車的動力方式、各部分所用材料、每種材料的加工方式和使用工具、各部分的連接方式等。設計圖制作小車的先后順序是:第一步,選擇材料和工具;第二步,加工材料;第三步是確定組裝步驟;第四步是組裝小車;最后一步是調試小車。4.小于[解析]使用一個沒調零(指針在“0”刻度以下)的彈簧測力計測量一個物體的重力時,這個彈簧測力計測量的物體的重力比實際重力偏大,測得大小為3牛,則這個物體的實際重力為小于3牛。5.1.8N[解析]彈簧測力計是利用彈簧“受力大,伸長長”的特征制成的。觀察圖中的彈簧測力計,1個大格代表1牛,小格是0.2N,彈簧測力計的指針在1~2之間,占四小格,因此是1.8N。6.多進行有氧運動如跑步、游泳、騎自行車等;進行深呼吸練習,特別是腹式呼吸;制定規律的鍛煉計劃,堅持每天進行。[解析]有氧運動通過持續的身體活動,增強心肺耐力,有效增加肺活量;呼吸練習能加強呼吸肌肉,改善換氣功能;良好的姿勢有助于呼吸更順暢;戒煙限酒減少對肺的損害;堅持鍛煉則能逐步提高身體健康水平和肺功能。7.彈力[解析]像橡皮筋、彈簧這樣的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形狀很容易改變,在形狀改變時它們會產生一個要恢復原來形狀的力,這個力叫彈力,當它們恢復到原來的形狀后,彈力就消失了。8.觀點一[解析]能量處處存在,能量有多種存在形式,如果沒有能量,自然界不會有運動和變化。火箭在升空過程中處于運動的狀態,具有一定的能量。9.反沖力[解析]氣球里的氣體噴出時,會產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這個力叫反沖力。噴氣式飛機、火箭都是運用反沖力運動的。春節燃放煙花,使煙花升空的力叫作反沖力。10.增大斜面的坡度/將小車放得更高[解析]運動物體的能量跟質量和速度有關,速度一定,質量越大,能量就越大;質量相同,速度越大,能量越大。想讓小車把木塊推得更遠,可以增大斜面的坡度或將小車放得更高,這樣可以讓小車的動能更大。11.彈 反沖 重力 牛頓,簡稱牛[解析]射箭時弓箭靠彈力射出去。“用氣球驅動小車”實驗中,小車靠氣球的反沖力運動。我們背書包,會感到一個向下的力,這個力叫作重力。物體都有一個豎直向下的力,這個力叫重力。英國科學家牛頓發現了地球的吸引力,于是在科學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符號N表示。它是以英國著名物理學家牛頓的名字命名的。12.重力[解析]物體都有一個向下的力,這個力就是重力,即地球吸引物體的力。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不會改變。樹上的蘋果掉下來,水往低處流等都是由于重力的作用。13.氣體交換 氧氣 二氧化碳[解析]人類時刻在進行呼吸作用,本質就是氣體交換。通過呼吸,我們將氧氣輸送到體內進入血液,并將體內產生的二氧化碳排出體外。14.糧谷類[解析]食物含有的六種主要營養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和水。不同食物中營養物質的種類和含量不同,糖類是人體最重要的能源物質,它主要從糧谷類食物中獲得。15.維生素 蔬菜 水果[解析]食物含有的六種主要營養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和水。不同食物中營養物質的種類和含量不同,我們每天需要的營養成分主要來自食物,營養均衡才能健康成長。如果出現口腔潰瘍,手指脫皮,身體可能缺乏的是維生素,我們可以食用蔬菜、水果等食物來補充這種營養成分。16.淀粉[解析]淀粉是由葡萄糖組成的糖類大分子,遇到碘會變藍。因為碘分子進入葡萄糖分子后,分子間的作用力使兩者結合地緊密,這樣的結構使得光通過分子時發生散射,呈藍色。淀粉與碘酒會發生化學變化,生成的新物質是藍紫色的,發現零食沒有變藍,說明零食中不含有淀粉。17.能量 食物 燃料[解析]能量是一切活動的源泉,任何物體工作都需要能量。沒有能量,我們無法生活,無法學習,無法工作。沒有能量,植物不會生長,雨水不會降落,太陽也不會光。能量的存在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并以不同的方式儲存和運用,比如食物、燃料和一些化學物質中也有能量,叫化學能。18.藍 淀粉[解析]淀粉有遇碘變藍的特性,常用來檢測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在米飯上滴一滴碘酒,滴碘酒的地方變為藍色,說明米飯里含有淀粉。19.油漬 脂肪[解析]食物中的主要的營養物質有: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維生素、糖類、水。將火腿腸放在紙上壓一壓,劃一劃,白紙上會出現油漬,說明火腿腸中含有較多的脂肪。20.牛肉干 香蕉片 布丁[解析]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包括糖類、蛋白質、脂肪三類供能物質和水,無機鹽、維生素三類非供能物質。分析圖中信息可知,蛋白質含量高的牛肉干、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香蕉片、布丁的營養成分很少。21.碘酒 藍[解析]淀粉遇到碘酒就會變藍,所以我們常常用碘酒來測驗食物中是否有淀粉。味精罐子和玉米淀粉罐子可以用碘酒來鑒別,滴上碘酒,加入后變藍色的是玉米淀粉,不變色的是味精。22.細 短 緊[解析]聲音的高低與發聲體振動快慢有關,物體振動越快,聲音就越高;物體振動越慢,聲音就越低。弦的音高和弦的粗細、長短、松緊有關,弦越細、越短、越緊,發出的聲音越高;反之,弦發出的聲音越低。23.類比[解析]人體需要多種營養支持,食物所含的營養非常豐富,有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水。在白紙上涂抹食用油,你會看到白紙上留下了油漬。再用肥肉在白紙上涂抹也留下了油漬,這說明肥肉中含有脂肪,我用的實驗方法是類比法。24.肺 量 氧氣[解析]人呼吸系統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和肺,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它位于胸腔內,左右各一個,被稱為身體中氣體交換的中轉站,這個“中轉站”的大小 直接決定著每次呼吸氣體交換的量。人跑步后呼吸會急促,這是為了給身體提供充足的氧氣。25.獲得更多氧氣[解析]呼吸系統由呼吸道和肺兩部分組成,呼吸道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肺是氣體交換的器官,主要功能是吸進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劇烈運動會消耗大量的氧氣,呼吸次數增加是為了獲得更多的氧氣。26.氮氣 減少 增加[解析]人體的呼吸器官由呼吸道和肺兩部分組成。肺是身體氣體交換的“中轉站”,這個“中轉站“的大小直接決定著每次呼吸氣體交換的量。我們運動時,要消耗更多的氧氣,所以我們呼吸會更加急促。呼吸時,呼出的氣體與吸入的氣體比較,氮氣的含量基本沒有變化,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氧氣含量減少了。27.氣體交換 肺 肺 擴張 收縮 收縮 擴張[解析]人的呼吸系統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和肺,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它位于胸腔內,左右各一個,被稱為身體中氣體交換的中轉站,這個“中轉站”的大小直接決定著每次呼吸氣體交換的量。吸氣時膈肌收縮,胸廓擴張,肺也擴張,腹部收縮,外界的氣體被吸入;呼氣時,胸廓縮小,肺便收縮,腹部擴大,體內的氣體被呼出。所以,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呼吸,肺是氣體交換的“中轉站”,吸氣時膈肌收縮,胸腔擴張。28.快 二氧化碳 氧氣[解析]人體需要的氧氣由肺吸入后進入血液,再由心臟通過血管送到身體的各個部分,同時收集二氧化碳等廢物,再排出體外。呼吸時,呼出的氣體與吸入的氣體比較,氮氣的含量基本沒有變化,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氧氣含量減少了。伴隨身體運動量的增加,人體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氣,所以肺必須更加賣力地工作,所以人在運動時,每分鐘呼吸次數與平靜時相比會加快。29.氧氣[解析]人體需要的氧氣由肺吸入后進入血液,再由心臟通過血管送到身體的各個部分,同時收集二氧化碳等廢物,再排出體外。伴隨身體運動量的增加,人體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氣,所以肺必須更加賣力地工作,所以人在運動時,每分鐘呼吸次數與平靜時相比會加快。30.收縮[解析]呼氣時,胸廓向內收縮,橫隔向上移,胸腔空間變小,腹部舒張,肺泡里的二氧化碳被排出體外;吸氣時,胸廓向外擴張,橫隔向下移,胸腔空間變大,腹部收縮,吸入了空氣。31.擴大 縮小[解析]人體通過呼氣和吸氣這種呼吸運動,不斷進行著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呼吸時胸廓大小會發生變化。吸氣時,胸廓擴大,肺也擴張,腹部收縮,橫膈膜上提,外界的氣體被吸入;呼氣時,胸廓縮小,肺便收縮,腹部擴大,體內的氣體被呼出。32.外耳道 耳蝸 鼓膜 大腦[解析]耳朵由外耳、中耳、內耳三部分組成。其中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有鼓膜和聽小骨,內耳包括耳蝸和聽覺神經。因此,A是外耳道,B是耳蝸。聲音通過外耳傳遞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動,聽小骨將這種振動傳遞到內耳,刺激聽覺神經產生信號并傳導到大腦,我們便感受到了聲音。33.增多 水量增多,空氣柱變短,振動速度變快,聲音變高[解析]音調指聲音的高低,音調的高低與發聲體振動快慢有關,物體振動越快,音調就越高;物體振動越慢,音調就越低。往開水瓶里倒開水時,我們根據聲音就知道開水瓶里水量的高低。瓶內的水量增多,空氣柱變短,振動速度變快,聲音變高。34.緊 低[解析]聲音高低與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振動越快,聲音越高,振動越慢,聲音越低。物體振動的快慢受物體自身大小、輕重、長短、粗細、松緊等相關。小的、輕的、短的、緊的物體發聲音調較高。當弦發出聲音太低時,我們可以把弦調緊一些。相同情況下越粗的弦發出的聲音越低。35.空氣 高[解析]音調指聲音的高低,音調的高低與發聲體振動快慢有關,物體振動越快,音調就越高;物體振動越慢,音調就越低。對著瓶口吹氣會發出“嗚嗚”的聲音,是空氣發生振動發出的聲音。當瓶中加入一點水后再吹,聲音會變高。36.振動幅度[解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聲音的強弱可以用音量來描述。振動的幅度越大,聲音越強;振動的幅度越小,聲音越弱。鋼尺振動的幅度小,發出的聲音弱;用力撥動鋼尺,鋼尺振動的幅度大,發出的聲音強。這說明聲音的強弱與物體的振動幅度有關。37.弱[解析]聲音的強弱主要是物體振動幅度大小決定的,物體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物體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老師叫同學回答問題,說同學的聲音太輕了,這是指聲音比較弱。 38.強弱[解析]聲音的強弱主要受物體振動幅度大小決定的,物體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因此,用大小不同的力彈撥同一鋼條,會發現聲音的強弱發生了改變。39.振動 高低 強弱[解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我們常常會用高低、強弱、悅耳、刺耳這些詞語去描述聲音。聲音的強弱用音量來表示,音量是由振動物體的振動幅度決定的。聲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來描述,音高是描述物體振動快慢的一個量。40.固體 被阻斷 拉直[解析]兩位同學通過“土電話”實現了遠距離通話,這說明固體(棉線)能傳播聲音。在實驗中,他們發現傳播效果比空氣好,這是因為固體的分子間作用力比氣體強,能夠更有效地傳遞振動。接著,如果在通話的時候,一位同學捏住棉線的某一部分,另一位同學就聽不到聲音了。這是因為聲音的傳播被阻斷了。聲音是通過振動在介質中傳播的,當振動被阻止時,聲音就無法傳播到另一端。因此,使用土電話時,棉線最好拉直。拉直的棉線可以保證振動從一端傳到另一端時不會受到阻礙,從而保證通話的順利進行。41.增大 耳郭[解析]耳是人的聽覺器官,包括外耳、中耳和內耳三部分。耳廓具有收集聲音的作用,為了聽得更清楚,我們經常將手放在耳后,并朝著聲音發出的方向,他聽到的聲音會增大,這是為了增強耳郭的作用,收集更多的聲波。42.耳郭 耳道 鼓膜[解析]我們的耳朵可分為外耳、中耳、內耳。外耳的耳郭把收集到的聲音通過耳道傳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動,這種振動信號傳遞到大腦,通過大腦的加工,我們就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了。43.聲波或者波 ① ④ ⑤[解析]人能聽到聲音需要三個條件:發出聲音的物體振動、傳遞聲音的物質介質、能夠接受聲音的聽覺系統。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向著四面八方傳播的,老師講課的聲音,以波的形式傳遞到我們的耳朵;振動的空氣到達我們的耳朵,引起鼓膜振動。耳中的聽小骨再把振動傳遞給耳蝸,耳蝸把振動轉化為聽覺信號,聽覺神經再把信號傳遞給大腦,這樣我們就感受到了聲音。44.固體[解析]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真空中不能傳播聲音。“隔墻有耳”這是因為墻是固體,固體能傳播聲音。45.振動 波 四面八方[解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停止。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向著四面八方傳播的。在我們學校的每個角落都能聽到鈴聲,是因為聲音是向四面八方傳播的。46.波紋[解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停止。把正在發聲的音叉輕輕觸及水面,水面激起了波紋,說明發聲的物體在振動。47.聲帶[解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我們的喉嚨里有一個能夠發出聲音、控制聲音的器官,叫作聲帶。我們能發出聲音,主要是因為聲帶的振動。48.聲帶 各個方向 耳廓[解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停止。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真空中不能傳播聲音。老師上課時發出的聲音是靠聲帶這個器官振動發聲的,我們在教室各個位置都能聽到這個聲音,說明聲音傳播方向是各個方向。在耳朵的各部分結構中,耳廓起到收集聲音的作用。49.振動[解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根據對不同動物發聲器官的認識,哺乳動物一般靠聲帶的振動發聲,一些昆蟲通過翅膀的摩擦或振動發聲,比如蚊子。50.聲帶 高[解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根據對不同動物發聲器官的認識,哺乳動物一般靠聲帶的振動發聲。所以我們的喉嚨里發聲的器官就是聲帶,它就像一根橡皮帶。當我們發聲時,它會變緊,并快速振動,產生聲音。它變得越緊,振動就會越快,發出的聲音就會越高。51.重力 滑動 摩擦力[解析]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物體的運動狀態包括物體運動速度的快慢和物體啟動或停止。想要改變物體運動的快慢,使物體啟動或停止,需要給物體施加一個足夠的力。小朋友能從上往下滑,是因為受到重力的作用。從滑梯上滑下來,這樣的運動方式叫滑動。滑梯做得很光滑,是為了減小滑動時產生的摩擦力。52.重力 彈力 彈簧測力計 摩擦力 能量[解析]重力是地球對物體施加的吸引力,它的方向總是指向地心。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會從高處流向低處;彈性是指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發生形變后,當外力撤除能夠恢復原狀的性質。彈簧和橡皮筋都具有這種性質。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所受的力成正比。因此,通過測量彈簧的伸長量,可以確定作用力的大小;摩擦力是兩個接觸表面之間相對運動時產生的一種阻力。在車子行駛時,輪胎與路面之間的摩擦力是必要的,因為它提供了車輛前進的動力和制動力。能量是物體做功的能力。在上述現象中,水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彈簧和橡皮筋的彈性勢能在形變和恢復過程中轉化為動能,而車子行駛時的動能部分來源于燃料的化學能轉化。53.N 100[解析]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有方向、大小和作用點三要素。科學技術上統一規定用“牛頓”作力的單位,簡稱“牛”,用“N”表示。1牛約等于100克的力。54.消化 臼齒 犬齒 切割[解析]口腔是人體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是食物初步消化的場所。牙齒是我們身體重要的消化器官,我們的牙齒可分為門齒、犬齒、臼齒三類。不同形狀的牙齒在我們消化食物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門齒有切割食物的作用;臼齒有磨碎食物的作用;犬齒有撕扯食物的作用。55.碘酒 藍[解析]淀粉有遇碘酒變藍的特性,生活中常用滴碘酒觀察是否變色來判斷是否含有淀粉。根據判斷淀粉的方法,在食物上滴加碘酒,觀察顏色變化,如果變藍色,說明含有淀粉,否則不含淀粉。56.外耳 中耳 內耳[解析]耳朵結構分為三個部分,分為外耳、中耳和內耳。外耳是由耳郭和外耳道組成。中耳是由聽小骨和鼓膜組成。內耳是由耳蝸和聽覺神經組成。57.滑動 滾動 減小[解析]當一物體在另一物體表面上滑動時,在兩物體接觸面上產生的阻礙它們之間相對滑動的現象,稱為“滑動摩擦”。當一物體在另一物體表面作無滑動的滾動或有滾動的趨勢時,由于兩物體在接觸部分受壓發生形變而產生的對滾動的阻礙作用,叫“滾動摩擦”。鋼筆寫字時,筆尖和紙之間的摩擦是滑動摩擦;而圓珠筆筆頭具有圓珠,用圓珠筆寫字時,筆尖與紙之間的摩擦是滾動摩擦.在機器上使用滾珠軸承,安裝滾珠軸承的作用是減小摩擦力,變滑動為滾動來減小摩擦力。58.受力 長 B 上方[解析]彈簧測力計就是測量力大小的工具, 它是根據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就越長的特征制成的。小軍用該橡皮筋制作的一個簡易彈簧測力計,并掛上了5N的物體。該測力計是利用“受力越大,彈簧伸得越長”的原理制成的。如果在該測力計上標上此時的刻度線,應該在B點較為合適,因為掛上鉤碼后彈簧伸長。如果將5N的物體取下,換成4N的物體,橡皮筋的下端會在B點的上方,因為測力計是利用“受力越大,彈簧伸得越長”的原理制成的。59.重力 牛 彈簧測力計[解析]在地球上,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使所有物體都受到一個豎直向下的力,這個力就是重力。科學技術上統一規定用“牛頓”作為力的單位,簡稱“牛”,用“N”表示。測量力的工具是彈簧測力計。它是根據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就越長的特征制成的。60.重力 水往低處流 小孩從滑梯上滑下 人跳起來最后會重新回到地面[解析]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壓力就是重力,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熟透的蘋果由于重力的作用,會從樹上掉到地面;由于重力作用的日常現象還有:小孩從滑梯上滑下、水往低處流、人跳起來最后會重新回到地面等。61.1.5 指針是否對準“0”刻度 視線與指針相平 10[解析]彈簧測力計是測量力大小的工具,利用彈簧的伸長與拉力成正比制造的。讀圖可以看出,用彈簧測力計測量鉤碼的重量,一個鉤碼的重力是50g,也就是0.5N,兩個鉤碼的重力是1.0N,三個鉤碼掛在一起時的重力是1.5牛。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前,拿起測力計,先檢查指針是否對準“0”刻度;讀數時,視線與指針相平。根據觀察和分析,這個測力計最多能測如圖所示的鉤碼10個。62.相反 彈[解析]橡皮筋小車是利用橡皮筋的彈力運動的,在一定范圍內,橡皮筋繞的圈數越多,彈力越大,小車運動得也越快。小車行駛的方向與橡皮筋纏繞的方向相反,橡皮筋往后繞,小車前進;橡皮筋往前繞,小車后退。當橡皮筋纏繞的方向與小車車頭方向相同時,即往前纏繞,小車的運動方向是后退。在拉力的作用下,橡皮筋伸長發生形變后會產生恢復原來形狀的力,這個力就是彈力,橡皮筋動力小車是利用橡皮筋產生的彈力運動。63.含有 不含有 消化[解析]饅頭在我們咀嚼的過程中,變得有甜味了,這是因為饅頭中有一種叫淀粉的東西,在被我們咀嚼過程中發生了變化——淀粉變成了麥芽糖。淀粉遇到碘酒顏色會變成藍色,產生了一種藍色的新物質。利用這一特性可以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我們吃饅頭的時候,細細咀嚼后會感到有些甜味,這是因為饅頭中含有淀粉,和唾液反應變成了麥芽糖。咀嚼很長時間的饅頭中不含有淀粉,說明口腔對食物具有初步消化作用。64.食道 胃 食糜 小腸[解析]人體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和肛門,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在模擬食物消化時,空心直管可以模擬食道,塑料袋可以模擬胃,用手反復揉擠后,食物會變成食糜,從而更容易在小腸中消化吸收。65.消化工具 門 犬[解析]牙齒是我們身體重要的消化工具。牙齒可以分為門齒、臼齒、犬齒。不同形狀的牙齒在消化食物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門齒是用來切割食物;臼齒是用來咀嚼食物;犬齒是用來撕碎食物。吃紅燒肉時,門齒發揮著切割的作用,犬齒發揮著撕碎的作用。66.氣體交換 二氧化碳 氧氣 長[解析]人的呼吸實際上是在進行氣體交換,使氧氣進入血液,同時排出二氧化碳。比較人體吸進和呼出的氣體,會發現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增多了,氧氣減少了。肺活量是人體吸入最多空氣后,呼出去空氣的量。一口氣吹哨子時,肺活量大的人比肺活量小的人吹的時間相對長一些。67.氣管 肺 胸廓 膈肌 膈肌收縮與舒張[解析]人類時刻在進行呼吸作用,本質就是氣體交換,吸進去氧氣,呼出來二氧化碳氣體。人體需要的氧氣由肺吸入后進入血液。制作一個肺的模型,在模擬呼吸的過程中,A吸管模擬的是氣管;B氣球模擬的是肺;C塑料瓶模擬的是胸廓;D大氣球皮模擬的是膈肌。吸氣時,胸廓擴大,肺也擴張,腹部收縮,外界的氣體被吸入;呼氣時,胸廓縮小,肺便收縮,腹部擴大,體內的氣體被呼出。手不停地上下來回移動表示膈肌收縮與舒張。68.音高 快慢 快 慢[解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聲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來描述,音高是描述物體振動快慢的一個量。物體振動得越快,發出的聲音就越高;物體振動得越慢,發出的聲音就越低。69.聲帶 振動 強弱[解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一個振動的物體會使它周圍的空氣發生振動,振動的空氣到達我們的耳,引起鼓膜振動。人說話時發出聲音的器官是聲帶,發聲時我們能用手感受到它在振動。聲音有強弱之分,物體振動幅度越大,聲音就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就越弱。“教學樓內請輕聲慢行”,其中“輕聲”是指聲音的強弱。70.水 固體 空氣[解析]魚會被水下的劃槳聲嚇跑,表明水能傳聲;“土電話”表明固體能傳聲。在月球上,由于沒有空氣,即沒有可以傳播振動的物質,即使兩個人相隔不遠,也聽不到聲音、不能互相通話,必須使用無線電設備聯絡。聲音可以向四周傳播。71.棉線 用手捏住棉線阻止了棉線的振動[解析]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利用線繩和紙杯制作的“土電話”,聲音從話筒傳到聽筒主要是通過棉線。聲音是向四面八方傳播的。如果在用“土電話”時,另一個同學用手捏住線上的某一部分,則聽的一方就聽不到聲音了,這是由于用手捏住棉線阻止了棉線的振動,影響了聲音的傳播。72.有波紋 振動[解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振動停止,聲音會立即消失。擊打過的音叉會產生聲音,若將擊打過的音叉輕輕觸及水面,能看到水面會產生波紋,這一現象可以說明發聲的音叉在振動。73.風雨聲、雷鳴聲 讀書聲、電鈴聲[解析]我們周圍的聲音根據發聲體不同,可以分為動物的叫聲、自然界的聲音、人類生產生活發出的聲音。在“風雨聲、讀書聲、雷鳴聲、電鈴聲”中,屬于自然界的聲音是風雨聲、雷鳴聲,屬于人類活動聲音是讀書聲、電鈴聲。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