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教育集團教學質量監測六年級科學試題題號 -- 二 三 四 五 總分得分卷首語:親愛的同學們,在答題時注意字跡工整,保持卷面整潔喲!第一部分 基礎知識一、選擇題(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寫在括號內)1.夢陽發現生活中很多物品具有放大的作用,下列物體沒有放大作用的是 ( )。A. 裝滿水的透明圓柱形礦泉水瓶B.厚度為4厘米 正方形冰塊C. 下雨天. 屋檐滴落的小水滴2. 夢陽用放大鏡觀察指紋,覺得指紋圖像太小,為使圖像大一些,正確的方法是( )。A. 眼睛和手指不動,讓放大鏡離手指稍遠些B. 眼睛和手指不動,讓放大鏡離手指稍近些C. 放大鏡和手指不動,讓眼睛離放大鏡遠些3.用肉眼觀察青苔像是一片綠茸茸的“地毯”,在( )下觀察簡直就是一片“叢林”。A. 平面鏡 B.顯微鏡 C.放大鏡4.科學家受( )的啟發,研制出蠅式氣味分析監視儀,將它安裝在宇宙飛船的密封艙里,不僅可以凈化空氣,而且在空氣泄露時能立即發出警報。A.蒼蠅復眼 B.蒼蠅觸角 C.蝙蝠耳朵5.冠狀病毒是引發新冠肺炎的病原體,病毒的個頭非常小,直徑約為60~220納米(1納米等于一千萬分之一厘米) 。科學家在觀察它時,用的工具是 ( )。A.放大鏡 B.電子顯微鏡 C.光學顯微鏡6.為了更細致地觀察,科科想要自制一個簡易顯微鏡。其制作步驟按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將調整好距離的兩個放大鏡固定 ②準備兩個放大鏡③找到物體最清晰的圖像 ④調整好兩個放大鏡間的距離A .②③④① B. ②①③④ C. ②④③①7.夢陽取少量水藻作成水藻葉肉細胞標本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如果想觀察到更多的葉肉細胞,他應該選擇( )的目鏡和物鏡組合 8.下列關于細胞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紅細胞只能運輸氧氣B.只要形態相似的細胞功能一定相同C.保衛細胞可以控制氣孔的開合9.草履蟲是水里常見的一種微生物,不能作為草履蟲是生物的證據是 ( )A.在培養液里加入爛稻草,草履蟲會聚集覓食因.草履蟲形狀像一只鞋子C.一個草履蟲從中間分裂,變成兩個草履蟲D.在培養液里加入鹽后草履蟲四處逃竄10.回顧從古到今人類觀察工具的發展,以下發展順序正確的是( )A. 眼睛→光學顯微鏡→放大鏡→電子顯微鏡B. 眼睛→放大鏡→電子顯微鏡→光學顯微鏡C. 眼睛→放大鏡→光學顯微鏡→電子顯微鏡D. 眼睛→光學顯微鏡→電子顯微鏡→放大鏡11.夢陽的爺爺患有糖尿病,他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到人們利用( )能在短期內大量繁殖的優勢,生產胰島素用于治療糖尿病。A.動物 B.植物 C.微生物 D.草履蟲12.北京天文館的傅科擺擺起來之后,刻度盤上的指針朝右偏轉的現象說明( )A.地球圍繞太陽公轉 B.地球自轉 C.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同時也在自轉13.建筑設計師在規劃住宅樓群時,要保證底層房屋在全年正午都能照到陽光,因此樓間距應依據( )這一天的樓影來計算。A.夏至 B. 秋分 C. 冬至14. 下列3個節日中,白晝時間最短的是 ( )。A.勞動節 B.兒童節 C.國慶節15. 電影《流浪地球》中,流浪計劃的第一步是讓地球停止自轉。假如地球停止自轉,那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地球上的物體不再受到重力的作用B.地球上沒了四季變化C.太陽不再每天東升西落16. 晝夜和四季變化對生物的影響非常大,下列不屬于這類影響的是 ( ).A.大雁南飛 B.青蛙冬眠 C.鴨子戲水17.5月8日下午2時,狀狀的爸爸坐飛機前往美國紐約出差,飛行約12小時后到達目的地,此時美國機場顯示的時間竟然還是5月8日下午2時。對此現象的合理解釋是( )。A. 地球在不停地自東向西自轉B. 美國機場的時鐘在12小時之前停止了工作C. 美國當地時間比北京時間晚12小時18.南極考察的最佳季節是北半球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9.下列動物的習性和蝙蝠不同的是 ( )。A.蝴蝶 B.猛頭鷹 C.夜鷹20. 廣東的球迷陽陽凌晨起床收看德國當地下午舉行的一場足球現場直播,造成兩地時間差異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轉 B.地球公轉 C. 太陽直射點位置不同二、判斷題(對的打“ ”, 錯的打“×”。)1.人的最高視力只能看清約1毫米大小的微小物體。 ( )2.放大鏡的放大倍數與鏡片的凸度有關。 ( )3. 我們的組合凸透鏡相當于顯微鏡中的目鏡和物鏡。 ( )4.蠶蛾的觸角是棒狀的。 ( )5.列文虎克是世界上首次在顯微鏡下發現微生物的人。 ( )6.“地心說”和“日心說”都認為地球是球形的。 ( )7.地球自轉一周每個地方只能迎來一次黎明。 ( )8.日影變化與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有關。 ( )9.四季變化和地球與太陽的距離變化無關。 ( )三、填空題1.放大鏡又叫凸透鏡,特點是中央 、邊緣 。2.除病毒外,絕大多數生物體都是由 組成的。3.地球內部的結構分為 、 和 三部分。4. 晝夜交替是地球 形成的,四季變化是地球 形成的。5. 是我國古代測量正午時刻的日影長度、定節氣用的天文儀器。第二部分 科學探究四、探究題夢陽在用顯微鏡觀察“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時遇到了問題,請你幫忙。1.制作洋蔥表皮臨時裝片實驗操作的正確順序是 。2.下圖是夢陽使用顯微鏡的幾個操作步驟,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A.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③①④②3.用顯微鏡進行觀察時,夢陽在顯微鏡中觀察到一個污點,他移動玻片標本并轉動物鏡后,污點仍然在原來的地方,請你幫忙判斷這個污點應該在( )。A.目鏡上 B.物鏡上 C.玻片標本上4.如圖,甲、乙兩圖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兩個視野,使用低倍鏡觀察的圖是 ( ) (填“甲”或“乙”) 。5.如果A表示標本的同一位置,則從甲圖到乙圖的操作步驟是 。①將玻片向右上方移動使A移至視野中央②將玻片向左上方移動使A移至視野中央③轉動轉換器,把低倍物鏡換成高倍物鏡④轉動轉換器,把高倍物鏡換成低倍物鏡⑤調節細準焦螺旋至物像清晰6. 夢陽在使用顯微鏡時用左眼來觀察顯微鏡中的圖像,這樣觀察的好處是( )。A.左眼看得更清楚 B.左眼的視野范圍更開闊 C.方便一邊觀察一邊記錄7.初次使用顯微鏡,夢陽希望用顯微鏡觀察周圍的一切物體。但很多物體都無法在顯微鏡下直接成像,如一片樹葉、文具盒等,這是因為 。8.夢陽對微生物也很感興趣,于是他決定自己培養微生物,然后用顯微鏡觀察。他設計了以下幾種培養方法。①號燒杯中,加入30毫升純凈水,用黑盒蓋住放在室內:②號燒杯中,加入30毫升池塘里的水,用黑盒蓋住放在室內;③號燒杯中,加入30毫升池塘里的水,并放人一些千稻草,用黑盒蓋住放在室內;④號燒杯中,加入30毫升池塘里的水,并放入一些干稻草,用黑盒蓋住放在冰箱冷藏室。一星期后夢陽用滴管從4個燒杯中各取了一滴水,分別用顯微鏡觀察,最有可能觀察到較多微生物的是 號燒杯里的水。9.觀察水中微生物時,夢陽先在載玻片上放一些脫脂棉纖維,其目的是( )。A.控制微生物的運動 B.吸收多余的水分 C.增加水的營養10. 夢陽經過調整顯微鏡成功觀察到了水中的微生物,亞平把顯微鏡移動到自己面前時卻只能看到一片漆黑。他想要看到微生物,首先要做的是 ( )。A.重新進行對光 B.移動玻片標本 C.轉動調節旋鈕 D.換一個物鏡11.在顯微鏡下,夢陽觀察到了如右圖中的一種微生物,這是 ( )。A.草履蟲 B.變形蟲 C.喇叭蟲12. 夢陽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這種微生物,屬于 ( )生物。A.單細胞 B.雙細胞 C.多細胞13.夢陽“研究哪種方法能培養出微生物”的實驗屬于 ( )。A.對比實驗 B.模擬實驗 C.測量實驗第三部分 實踐應用五、綜合運用夢陽的叔叔是一名科考隊員,正位于北極圖內的“黃河站”進行科學考察。夢陽的堂哥受到父親的影響,喜歡戶外運動。2024年6月21日,堂哥和大學同學一起在外野營,入夜后,大家圍坐在一起,暢談天文地理。1.2024年6月21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這一天,太陽直射在( )。A.赤道 B.北半球 C.南半球2.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周期分別是( )。A.一天 一年 B.一天 一個月 C.一個月 一年3.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分別是( )。A.自西向東 自東向西 B.自東向西 自西向東 C.自西向東 自西向東4.在學習地球的運動這個單元時,經常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A.模擬實驗 B.對比實驗 C.驗證實驗5.量哥給在北極的父親打電話,他們的談話不符合事實的是( )。A.“黃河站”出現了極晝現象B.“黃河站”外企鵝頻繁出現C.“黃河站”處于科學考察的最佳時節6.如果在野外迷路了。晴朗的夜空中,我們可以借助始終位于北方的 來確定方向。7.堂哥在野外露營的時候,曾經觀察到夜空中劃過一顆亮星,它拖著長長的尾巴,這可能是一顆( )。A.恒星 B.行星 C.衛星 D.彗星8.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地球上各國發射了越來越多的人造衛星到太空中,而地球也有一顆天然衛星,那就是 。六年級科學參考答案與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40分)1—5 BBBBB6—10 ADCBC11—15 CBCCC16—20 CCDAA二、判斷題(每題1分,共9分)1—5 × × 6—9 三、填空題(每空1分,共9分)1. 厚薄 2. 細胞 3. 地殼 地幔 地核 4. 自轉 公轉 5.圭表四、探究題(每空2分,共26分)1.②③④⑤① 2. C3. A 4.甲 5. ①③⑤6. C 7.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的物體需薄而透明 8. ③ 9. A 10. A11. A 12. A 13. A五、綜合運用 (共16分)1-5 BACAB 6.北極星 7. D 8.月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