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州市從化區(qū)聯(lián)考模擬卷:八年級物理上冊期中考試一.選擇題A 2.A 3.B 4.D 5.C 6.D 7.A 8.B 9.B 10.C二.填空題3.15 B 337.510 不能 1530變速 3:5 5:3不會 能 不能液化 吸 凝華 液化響度 2 聲源處乙 大于 等于作圖題18.實驗題19.(1)秒表 (2)98 低于 吸熱,溫度保持不變 (3)液化 (4)陶土網(wǎng)的溫度仍高于水的沸點,水還能吸熱 (5)丙20.(1)秒表 (2)v= (3)小 時間 (4)40.0 2 0.2 (5)加速 (6)大21.(1) 介質(zhì)的種類 溫度 (2)固體 氣體 5000 鋁計算題22.解:(1)G310從重慶北站到北京西站的時間為t=22:09-09:39=12h30min=12.5h(2)G310從重慶北站到華山北站的路程為所用的時間為39=7h,則G310從重慶北站到華山北站的平均速度為:G310列車通過隧道的速度為:完全通過隧道的時間為列車完全通過隧道行駛的路程為已知列車長度為,則隧道的長度為答:略綜合能力題(1)低 高 (2)D (3)B (4)升高 汽化 增大(1)機械鬧鐘 (2)B 控制不同材料的厚度相同 (3)泡沫塑料廣州市從化區(qū)聯(lián)考模擬卷:八年級物理上冊期中考試(時間:80分鐘 滿分:10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以下物理量估測中,符合實際的是( )A.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2m/sB.一塊橡皮從課桌掉到地上的時間約為5sC.讓人感覺溫暖而舒適的房間溫度約37℃D.任何情況下,水的沸點都是100℃2.下列關(guān)于聲音的產(chǎn)生,說法正確的是( )A.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B.只要物體振動,就一定能聽到聲音C.聽不到物體發(fā)出聲音,物體一定沒有振動D.物體停止振動后,還會發(fā)出很弱的聲音3.下列措施中,屬于在聲源處控制噪聲的是( )甲 乙 丙 丁A.圖甲:飛機旁的工作人員戴有耳罩的頭盔B.圖乙:摩托車的消聲器C.圖丙:街頭設(shè)置的噪聲監(jiān)測儀D.圖丁:在高架路某些路段兩側(cè)設(shè)置的透明板墻4.如圖所示,將剛從冰箱冷凍室拿出的冰棍貼緊舌頭(請勿模仿),舌頭會被“凍”在冰棍上,這是舌頭上的水發(fā)生了某種物態(tài)變化,其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大致圖像是( )A B C D5.在探究蠟的熔化特點和觀察碘錘中物態(tài)變化的兩個活動中,采用水浴法加熱的主要目的是 ( )都是為了受熱均勻 B.都是為了控制溫度C.前者是為了受熱均勻,后者是為了控制溫度 D.前者是為了控制溫度,后者是為了受熱均勻6.如圖所示,根據(jù)煙囪中冒的煙和甲、乙兩小車上小旗飄動的情況,有關(guān)甲、乙兩小車相對于房子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乙兩小車一定向左運動B.甲小車可能運動,乙小車向右運動C.甲、乙兩小車一定向右運動D.甲小車可能靜止,乙小車向左運動小明同學從家出發(fā),以1.2m/s的速度走路到學校時,到學校了發(fā)現(xiàn)自己的語文課本忘帶了,于是又匆匆忙忙以1.8米每秒的速度往家走,則小明在家與學校來回運動的平均速度是( )A.1.44m/s B.1.5m/s C.1.54m/s D.2m/s8.如圖所示聲波的波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甲 乙 丙 丁A.甲和乙音調(diào)不同 B.甲和丙響度相同 C.甲、丙、丁音色不同 D.甲和丙音調(diào)相同如圖是手機內(nèi)置的超聲波識別系統(tǒng),手機發(fā)出超聲波遇到手指上凹凸不平的指紋A、B、C、D、E五個位置,測得回收信號的時間分別為0.27ms、0.41ms、0.27ms、0.41ms、0.19ms,可求出手指與手機平面的距離,則該處指紋的大致形狀是( )A BC D10.固態(tài)、液態(tài)和氣態(tài)是物質(zhì)常見的三種狀態(tài),某物質(zhì)通過放熱、吸熱在甲、乙、丙三種物態(tài)之間轉(zhuǎn)化七,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為固態(tài),由甲到乙是凝華過程B.乙為液態(tài),由乙到丙是汽化過程C.丙為氣態(tài),由丙到甲是液化過程D.丙為液態(tài),由乙到丙是熔化過程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空1分,共23分)11.如圖甲所示,物體的長度為 cm, (選填“A”或“B”)同學的讀數(shù)方法正確;圖乙秒表的示數(shù)為 s;光年是 單位。甲 乙12.蝴蝶的翅膀每分鐘振動600次,那么蝴蝶的翅膀振動時所發(fā)出聲音的頻率為 Hz;人耳 (選填“能”或“不能”)聽到這個聲音。利用聲吶系統(tǒng)向海底垂直發(fā)射聲波,經(jīng)2s后收到回波。已知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為1530m/s,則此處海水的深度為 m。13.我們常用“頻閃照片”來研究物體的運動。如圖所示記錄了甲、乙兩球分別從a處豎直下落到b處的過程中每隔1s所處的位置。該照片顯示甲球做 直線運動,該過程中甲、乙兩球的運動時間之比為 ,平均速度之比為 。(第13題圖) (第14題圖)14.將裝有水的試管放入裝有水的燒杯中,用酒精燈對燒杯進行加熱,如圖所示,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燒杯中的水沸騰,而試管中的水 (選填“會”或“不會”)沸騰,原因是試管中的水 (選填“能”或“不能”)到達沸點, (選填“能”或“不能”)從燒杯中的水繼續(xù)吸熱。15.如圖是水循環(huán)示意圖。圖中過程①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 ,同時伴隨著 (選填“吸”或“放”)熱;過程②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 和 。16.(1)在馬路旁我們可以看到如圖甲所示的噪聲監(jiān)測裝置,該裝置上顯示了噪聲的 (選填“音調(diào)”“響度”或“音色”)。如圖乙中 (選填“1”或“2”)是這種聲音的波形;(2)圖丙是馬路上常見的控制噪聲的標志,該措施是提醒司機從 減弱噪聲。甲 乙 丙17.在學校操場直跑道上進行遙控小車比賽,甲、乙兩車從t=0S 時由同一起點同方向運動,兩者運動的路程一時間圖像分別如圖中的甲、乙所示,則5~10s 內(nèi)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車。前5s的時間內(nèi),甲車的速度 乙車的速度。前10s時間內(nèi),甲車通過的路程 乙車通過的路程。三、作圖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6分)18.(1)小李同學在探究水沸騰特點的實驗中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畫出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線。若小明僅減少水的質(zhì)量再次實驗,請在圖中畫出大致能體現(xiàn)這次實驗的圖線。(2)用大小不同的力分別敲擊同一個磬,并將聲音輸入至同一設(shè)置的示波器中,若圖甲為用較大的力敲擊磬時磬振動的波形圖,請在圖乙中畫出用較小的力敲擊磬時磬振動的大致波形圖。甲 乙四、實驗題(本大題共3小題,19題7分,20題9分,21題5分,共21分)19.圖甲是探究“水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特點”的實驗裝置。甲 乙丙 丁(1)該實驗除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器材以外,還需要的測量儀器是 。(2)某小組用相同的裝置先后做了兩次實驗,繪制出如圖乙所示的a、b 兩條圖線,由圖乙可知,水沸騰時的溫度為 ℃,低于100℃,那么,此時氣壓 (選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標準大氣壓。水沸騰時的特點是 。(3)實驗中發(fā)現(xiàn)溫度計上部出現(xiàn)許多小水滴,這些小水滴是水蒸氣 (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形成的。(4)撤去酒精燈后,水仍能繼續(xù)沸騰一小段時間,其原因是 。(5)圖 (選填“丙”或“丁”)能反映水沸騰前產(chǎn)生氣泡的情形。20.小明同學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1)該實驗的器材有木板、木塊、小車、金屬片、刻度尺和 。(2)該實驗的原理是: 。(3)實驗中,應(yīng)使斜面的坡度較 。(選填“大”或“小”),這樣做的目的是便于測量 。。(4)請根據(jù)圖中信息回答 m/s。(5)由實驗看出,小車在下滑過程中是在做 (選填“勻速”或“加速”)運動。(6)實驗前必須學會熟練使用電子表,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后才開始計時,則會使所測AC段的平均速度偏 (選填“大”或“小”)。21.下面是某些介質(zhì)中的聲速v。(1)根據(jù)上述表格分析資料信息,推斷聲速大小可能跟 有關(guān)。(2)在長為850m的金屬管的一端敲擊一下,在另一端先后聽到兩個聲音,第一聲是通過 傳來的,再經(jīng)過2.33s聽到第二聲,這是通過 (前兩空均選填“固體”“液體”或“氣體”)傳來的。聲音在金屬管中的傳播速度是多大? m/s。該金屬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此時氣溫約為15℃)五、計算題(本大題共1小題,22題19分)22.京渝首趟高鐵列車G310,最快時速可達到200km/h以上,以下是其部分時刻表。(1)G310從重慶北站到北京西站的時間為多少小時?(2)G310從重慶北站到華山北站的平均速度為多少?(3)若G310列車全長200m,當以速度180km/h通過某隧道時,從車頭開始進入隧道到車尾完全通過隧道所需時間為1min,隧道長為多少?六、綜合能力題(本大題共2小題,23題7分,22題4分,共11分)23.汽車防凍液汽車在行駛時,發(fā)動機的溫度會升得很高。為了確保安全,可用水循環(huán)進行冷卻。實際上,水中往往還要加入不易揮發(fā)的防凍液(原液),加入防凍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長時間開車也不容易沸騰。有關(guān)資料表明,防凍液與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點、沸點不同,具體數(shù)值參見下表(表中防凍液含量是指防凍液在混合液中所占體積的百分比)。在給汽車水箱中加防凍液時,宜使混合液的凝固點比本地常年最低氣溫低10~15℃。考慮到混合液比例不當會影響散熱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凍液的含量不宜過高。(1)在嚴寒的冬天,水箱里注入防凍液。這是因為防凍液的凝固點比水的凝固點 ,沸點比水的沸點 。(均選填“高”或“低”)(2)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凍液含量由30%逐漸增大到90%,則混合液凝固點的變化情況是 。A.逐漸升高 B.逐漸降低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3)若某地常年最低氣溫為-15℃,對該地區(qū)汽車來說,在下列不同防凍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選 。A.30% B.40% C.60% D.90%長時間使用后,汽車水箱中的混合液會減少,與原來相比,混合液的沸點 (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其原因是水由于 而減少,防凍液的含量 。24.比較幾種材料(衣服、錫箔紙、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1)準備的實驗器材除了待檢測的材料外,還有音叉、機械鬧鐘、鞋盒。其中最適合做聲源的是 。(2)將聲源放進鞋盒,在其四周塞滿待測填充材料,設(shè)計了以下A、B兩種實驗方案,你認為最佳的是方案 ,鞋盒的作用是 。A.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離處,比較聽見聲音的響度B.一邊聽聲音,一邊向后退,直至聽不見聲音為止,比較此處距鞋盒的距離(3)實驗得到的結(jié)果如表所示,則待測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年物理 期中考試(典型題、難題編成卷).docx (答案)八年物理 期中考試(典型題、難題編成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