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靖遠一中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高一試卷化 學考生注意: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3.本卷命題范圍:人教版必修第一冊第一章~第二章第二節。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一、選擇題(本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只含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是單質C.非金屬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D.由同種分子構成的物質一定是純凈物2.使用含氯泡騰片【主要成分為二氧化氯()】可有效殺死病毒。下列關于二氧化氯()的說法正確的是( )A.屬于有機物 B.屬于酸 C.屬于鹽類 D.屬于氧化物3.很多人喜歡逛超市,走進超市可以看到飲料區的貨架上放有碳酸飲料,顧名思義,碳酸飲料就是飲料中溶解了碳酸;人身體有汗時容易發生觸電事故;把一個橘子,插入電極接入電路,也能導電。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碳酸是電解質,而碳酸飲料是電解質溶液B.身體有汗容易發生觸電事故,是因為人的汗液中含有自由移動的無機鹽離子C.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能導電,所以二氧化碳是電解質D.橘子能導電,是因為橘子汁中存在自由移動的離子4.同種物質中,同一價態的元素部分被氧化、部分被還原的氧化還原反應是( )A. B.C. D.5.推理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確的是( )A.酸堿發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B.堿中都含有,所以堿中一定含有氫元素C.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變紅,所以是酸D.堿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所以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的都是堿6.下列關于膠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A.膠體區別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質特征是分散質的微粒直徑在1~100nmB.用平行光照射溶液和膠體,可以加以區分C.把飽和溶液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中,以制取膠體D.早晨樹林中的晨曦與丁達爾效應有關7.實驗室有一瓶失去標簽的無色溶液,測其pH為強酸性,則該溶液中還可能大量存在的離子組是( )A.,,, B.,,,C.,,, D.,,,8.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純凈的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B.當金屬鈉著火時,需要用干燥的沙土來滅火C.能與酸反應,可用于制作蓬松的糕點D.將鈉投入盛有溶液的小燒杯中,既有氣體生成又有白色沉淀產生9.構建知識網絡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有關物質之間的部分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其中“—”表示物質之間能發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質X是一種常見的酸性氧化物B.反應②一定有鹽參加反應C.向溶液中加入CaO反應后恢復至反應溫度,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增大D.圖中的部分反應可能是置換反應10.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鋁與鹽酸反應:B.固體與水反應:C.溶液與溶液反應:D.氫氧化鎂與稀硫酸反應:11.已知氧化還原反應:①②③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氧化性:B.還原性:C.不能與Zn反應D.在反應②中是氧化產物,在反應③中是還原產物12.部分含氯物質的分類與相應化合價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的水溶液有刺激性氣味,說明其易揮發B.c可用于自來水消毒C.d→e的轉化需要加入堿D.e或f分別與a的濃溶液反應均可制得b13.根據下列實驗操作和現象所得到的結論錯誤的是( )選項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A 把蘸有某溶液的潔凈鉑絲放在酒精燈外焰上灼燒 火焰呈黃色 該溶液中含有B 將少量氯氣通入KI-淀粉溶液中 溶液變藍(碘單質遇淀粉顯藍色) 還原性:C 用玻璃棒蘸取氯水滴到藍色石蕊試紙上 試紙先變紅,隨后褪色 氯水中含有酸性物質和漂白性物質D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稀鹽酸 有白色沉淀產生 該溶液中一定含有14.高鐵酸鉀()是一種暗紫色固體,低溫堿性條件下比較穩定。高鐵酸鉀微溶于濃KOH溶液,能溶于水,且能與水反應放出氧氣,并生成膠體,常用作水處理劑。高鐵酸鉀有強氧化性,酸性條件下,其氧化性強于,等。工業上濕法制備的流程如下:A.過濾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普通漏斗、玻璃棒和燒杯B.與水反應,每生成1個轉移4個電子C.將與鹽酸混合使用,會降低其殺菌消毒的效果D.“反應I”中,氧化劑和還原劑的個數之比為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8分)15.(14分)I.A、B、C、D四種可溶性物質,它們的陽離子可能分別是,,,中的某一種,陰離子可能分別是、、、中的某一種。①若把四種物質分別溶解于盛有蒸餾水的4支試管中,均得澄清溶液,只有B溶液呈藍色。②若向①的4支試管中分別加鹽酸,C溶液中有沉淀產生,A溶液中有無色無味氣體逸出。(1)根據①②的實驗事實推斷B、C的化學式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2)寫出少量D溶液與小蘇打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II.為了探究溶液導電性與離子濃度的關系,某課題小組設計了如圖實驗:取一定質量溶液做導電性實驗,往燒杯中滴加稀硫酸,裝置如圖1所示,測得溶液導電強度如圖2所示。圖1 圖2(3)根據組成分類,將鹽分為正鹽(如)、酸式鹽(如)、堿式鹽[如堿式碳酸銅等]。屬于________(填標號)。A.鈉鹽 B.含氧酸 C.酸式鹽 D.氧化物(4)往燒杯中滴加稀硫酸的過程中,觀察到燈泡變化:________,還可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寫出A→B過程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14分)氧化還原反應與離子反應在生產生活與科學實驗中有重要作用,回答下列問題。(1)過氧化氫俗名雙氧水,醫療上利用它的殺菌消毒作用來清洗傷口。A.B.C.D.①上述反應中,僅體現氧化性的反應是________(填標號,下同),既體現氧化性又體現還原性的反應是________。②某酸性反應體系中發生的一個氧化還原的離子反應,反應物和生成物共六種微粒:、、、、、,則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2)有反應I.,II.。①兩反應中的氧化劑的氧化性強弱順序為________,還原劑的還原性強弱順序為________。②反應II中氯化氫表現出的性質是________(填標號)。a.還原性 b.酸性 c.氧化性(3)指出(2)中反應II的氧化劑是________,氧化產物是________,用雙線橋標出反應II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17.(15分)我國化學家侯德榜發明了聯合制堿法,對世界制堿工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實驗室中利用侯氏制堿法制備和的流程如下:回答下列問題:(1)氣體N是________,氣體M是________。(2)生成的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3)通過操作①得到固體和溶液A。①對固體充分加熱,產生的氣體恢復至室溫后通過足量澄清石灰水增重0.22g,則固體的質量為________g。②向溶液A中加入NaCl粉末,存在,過程。為使沉淀充分析出并分離,根據NaCl和的溶解度曲線,需采用的操作為_________、________、洗滌、干燥。(4)關于上述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標號)。a.可循環使用b.副產物可用作肥料c.溶液B中一定含有、、d.操作①②③為過濾(5)該實驗得到的純堿中含有氯化鈉。某同學設計的測定樣品純堿含量的方法如圖所示。①該設計方案會造成誤差,其原因可能為________(寫一種即可)。②若讀取量筒中水的體積時俯視,其他操作正確,由此會造成實驗結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影響”)。18.(15分)亞氯酸鈉()是一種高效漂白劑,在酸性條件下生成NaCl并放出,有類似的性質。某化學興趣小組探究的制備與性質,裝置如圖所示。(已知:遇淀粉溶液變藍色)回答下列問題:I.制備亞氯酸鈉。關閉止水夾②,打開止水夾①,從進氣口通入足量,充分反應(該反應放出大量的熱)。(1)儀器a的名稱為________,儀器b的作用是________。(2)裝置A中反應生成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3)實際反應中發現消耗的NaOH比理論值偏少,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II.探究亞氯酸鈉的性質。停止通入氣體,再通入空氣一段時間后,關閉止水夾①,打開止水夾②,向A中滴入稀硫酸。(4)已知增大反應物濃度、升高溫度或加入催化劑等會加快反應的進行。開始時A中反應緩慢,稍后產生氣體的速率急劇加快。反應急劇加快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5)實驗完成后,為防止裝置中滯留的有毒氣體污染空氣,可以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6)在殺菌消毒過程中會產生副產物亞氯酸鹽(),需將其轉化為除去。下列試劑中,可將轉化為的是________(填標號)。A. B. C. 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