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初二期中陽光調研試卷道德與法治2024.11本試卷分第1卷(客觀題)和第Ⅱ卷主觀隨)兩部分.共3大題25小題,滿分50分.開卷考試。考試時間5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學校、班級、姓名、考試號填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2.答客觀題必須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日的答案標號涂黑;答主觀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寫在答題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題區城內的答案一律無效,不得用其他筆答題.3.考生答題必須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和草稿紙上一律無效。第卷(客觀題,共22分)一、單項選擇:以下每題都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最符合題意的。(每小題1分,共22分)1.古希臘哲學家愛比克泰德曾說過:正像一只離開了人的軀體的腳再也不能稱其為腳一樣,人如果與人群相脫離,也不能稱其為人。這段話主要說明了A.社會是個人的有機組成部分B.人的身份是在經濟關系中確定C.人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社會D.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離不開個人2.2024年學雷鋒活動期間,某中學志愿者走上街頭清除小廣告,走近福利院幫扶老弱病殘…他們在服務社會中獲得成長,展現了青春的風采和力量。這告訴我們①服務和奉獻社會能夠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②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③青少年健康成長離不開社會的關愛和幫助④培養親社會行為要有賴于志愿者服務活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蘇州市教育局舉辦了2024年“勞動周”主題實踐活動、青少年暑期法治社會實踐活動等,以拓展同學們的視野,豐富知識,提升實踐能力。這表明A,人能在社會活動中獲得精神滋養B.人的成長是不斷理想化的過程C.要成長就必須參加社會研學活動D.親社會行為在價值實現中養成初二道德與法治第1頁共8頁4.右側漫畫警示我們青少年要祥裝熟人A.學會“信息節食”同學,向你借點錢實施詐躺B.提高信息辨析能力C.自覺抵制人工智能D.營造清朗網絡空間注:A指人工智能5.“2024奧運會全球有超過一半人口觀看奧運,成為史上最受關注的一屆奧運會,也是科技含量最高的一屆奧運。”來自中國阿里云支撐的云技術首次超越衛星成為主要轉播方式,A1技術廣泛應用更提升了觀看體驗。這體現了A.網絡為經濟發展和共同富裕注入強大的活力B.網絡打破了人際交往在時間、空間上的限制C.網絡促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D.網絡積極為文化傳播、科技創新搭建新平臺6.江蘇公安機關認真貫徹落實公安部“凈網2024”統一部署,切實維護網絡空間秩序和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截至9月16日已偵辦網絡謠言類案件1670起。下列行為中需要我們予以抵制的是A.學會辨析網絡信息,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B.注意相關信息的出處,及時關注官方的澄清信息C.上網搜索信息中的關鍵詞,對信息進行多方的驗證D.轉發、評論、臆測來源不明、未經證實的網絡信息7.2024年4月,由中央網信辦主辦的2023年中國正能量網絡精品征集展播活動揭曉結果,550件謳歌新時代、唱響主旋律、傳遞正能量的網絡精品脫穎而出。舉辦這樣的活動旨在A.提高傳播速度,促進網絡高質量發展B.提供便捷渠道,豐富日常生活C.善用網絡建言獻策并有序參與決策D.培育積極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8.“不以規矩,不成方圓。”生活中,我們總能看到各種各樣的標志。下列標志提示我們電動自行車1過馬路禁入電梯禁止走人行橫道高空拋物A.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B.遵守規則只能靠他律C.公民的規則意識偏低D,規則總是一成不變的9.近日,于某為吸引眼球,在網上進行網絡直播時,發表了涉31受難者的不當言論。該不當言論造成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目前,于某已被衡陽市公安局石鼓分局依法處以行政拘留十日的處罰。這說明A.規則與自由不可分B,自由劃定規則邊界C.網絡世界自由無限D.自由就是為所欲為初二道德與法治第2頁共8頁第1卷(客觀題,共22分)一、單項選擇1. C2. A3. A4. B5. D6. D7. D8. A9. A10. C11. D12. B13. C14. A15. C16. A17. D18. B19. D20. D21. D22. C第II卷(主觀題,共28分)二、簡要回答23.(1)①2019 - 2023年我國農村社會消費品總額和網絡零售額總體呈上升趨勢,網絡零售額增長迅速;②2020 - 2023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也呈上升趨勢。這些都表明我國網絡經濟發展迅速,在農村消費和跨境貿易等方面都有良好表現。(2)這種觀點是錯誤的。①《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的實施是為了保障未成年人健康的網絡生活,避免受到不良信息等的傷害,這是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而不是限制自由;②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必須在法律和道德允許的范圍內行使。網絡生活也需要遵守規則,這樣才能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權益。24.三、分析說明25.(1)“ ”處應擺放“公訴人”的臺簽。陳某的案件應適合“法庭二”開展審理,因為陳某犯搶劫罪,屬于刑事犯罪案件。(2)①陳某雖然是未成年人,但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犯搶劫罪屬于應當負刑事責任的八種犯罪之一;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違反法律都要受到相應的懲罰。(3)①要謹慎交友,避免結交不良朋友;②要增強自律意識,自覺抵制不良誘惑;③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遵守法律法規,珍惜學習機會,不要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道德與法治試題.pdf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道德與法治試題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