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高一期中調(diào)研試卷物理 2024.11注意事項:1.本調(diào)研卷選擇題11題,非選擇題5題,共16題,滿分為100分,調(diào)研時間75分鐘。2.答卷前,學生務(wù)必將自己的姓名、學校、班級、調(diào)研序列號填在答題卷的相應(yīng)位置。3.將每題的答案或解答寫在答題卷上,在調(diào)研卷上答題無效,調(diào)研結(jié)束,只交答題卷。一、單項選擇題:共11題,每題4分,共計44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下列物理量中,屬于標量的是( )A.彈力 B.速度 C.密度 D.加速度2.如圖所示,游客在蘇州兩景點間獲三條導航行車路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4:44到達”是指時間間隔B.“6.7公里”表示位移大小C.汽車沿三條路線運動平均速度方向相同D.研究汽車輪胎的轉(zhuǎn)動情況時可以把汽車看作質(zhì)點3.有兩個力,一個是10N,一個是5N,它們的合力不可能是( )A.4N B.7N C.10N D.13N4.關(guān)于自由落體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剛下落時,速度和加速度都為零B.物體的質(zhì)量越大,下落時加速度就越大C.不受空氣阻力的運動一定是自由落體運動D.自由落體運動過程中,相同時間內(nèi)速度的變化量相同5.如圖甲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的原木處于靜止狀態(tài),圖乙為其側(cè)視截面圖.M為原木P與水平地面的接觸點,N為P與原木堆的接觸點.關(guān)于原木P受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A.M點受到的支持力豎直向上B.N點受到的支持力豎直向上C.M點受到的靜摩擦力沿MN方向D.假如M、N點接觸處光滑,原木P仍可以保持靜止狀態(tài)6.加速度是初學者不易準確掌握的概念.下列關(guān)于加速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運動的速度小,加速度一定小B.物體可能做加速度正在減小的加速運動C.物體運動的速度正在變大,則加速度也一定在變大D.物體做減速運動時,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變化量的方向相反7.傳送帶是現(xiàn)代生活中應(yīng)用比較廣泛的裝置,如圖所示。相同的物體由靜止被輕輕放在水平勻速轉(zhuǎn)動的傳送帶左端,到達最右端前物體與傳送帶已達到相對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在傳送帶上受到豎直向上的彈力是由物體向下形變產(chǎn)生的B.物體放上傳送帶時,傳送帶受到物體水平向右的摩擦力C.物體在傳送帶上先受到滑動摩擦力,后受到靜摩擦力D.如果只增大傳送帶的轉(zhuǎn)速,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變8.如圖甲描述的是龜兔賽跑故事中兔子和烏龜比賽的位移-時間圖像,圖乙是A和B兩物體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兩幅圖中關(guān)于兔子和烏龜、A和B的運動描述說法正確的是( )A.圖甲中兔子做曲線運動B.圖甲中時刻兔子離出發(fā)點更近C.圖乙時間內(nèi)物體A處于靜止狀態(tài)D.從圖乙中無法知道A、B是否從同一地點出發(fā)9.物理思想和方法是研究物理問題的重要手段,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把一個物體當作“質(zhì)點”進行研究,使用了控制變量法B.“瞬時速度”概念的建立蘊含了極限的思想C.在研究重力的作用點重心的過程中,利用了等效的思想D.伽利略研究自由落體運動采用了推理與實驗相結(jié)合的方法10.一輛汽車在高速公路勻速行駛,突遇緊急情況司機立即剎車,汽車剎車過程中位移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式為:(x的單位是m,t的單位是s).關(guān)于該汽車的運動,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A.剎車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為B.剎車后6s內(nèi)的位移72mC.剎車后,汽車第一個1s內(nèi),第二個1s內(nèi),第三個1s內(nèi)位移之比為D.剎車全過程的平均速度為15m/s11.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平放有36張卡片,每一張卡片的質(zhì)量均為m.用一手指以豎直向下大小為F的力壓第1張卡片,并以一定速度向右移動手指,第1張卡片跟隨手指一起滑出,確保第1張卡片與第2張卡片之間有相對滑動。設(shè)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相同,手指與第1張卡片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卡片之間、卡片與桌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且有,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上一張卡片受到下一張卡片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右B.任意兩張卡片之間均可能發(fā)生相對滑動C.第36張卡片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為D.除第1張卡片,其它任一張卡片下表面受到的摩擦力大于上表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二、非選擇題:共5題,共56分.其中第13~16題解答時請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shù)值計算時,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12.(15分)(1)某同學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實驗中,選出了如圖所示的一條紙帶(每兩點間還有4個點沒有畫出來),紙帶上方的數(shù)字為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打點計時器的電源頻率為50Hz.①根據(jù)紙帶上的數(shù)據(jù),計算打下A、B、C、D、E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并填在表中,B點對應(yīng)的速度為______m/s.(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位置 A B C D E0.61 ______ 1.00 1.18 1.39②以O(shè)點為計時起點,在圖中畫出小車的圖像.③根據(jù)圖像可求出小車運動的加速度______.(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2)某同學用圖甲裝置完成“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guī)律”實驗.①下列有關(guān)該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A.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和用一個彈簧測力計拉時應(yīng)將橡皮筋結(jié)點拉至同一位置B.兩分力的夾角越大越好C.彈簧測力計拉伸時應(yīng)保持和木板平行D.多次實驗驗證時O點需要保持在同一位置②如圖乙所示,圖中______是只用一個彈簧測力計的拉力(選填“”、“”、“F”、“”).13.(6分)乘熱氣球飛行(圖甲)已成為人們喜歡的觀光游覽項目。如圖乙所示,為某次熱氣球豎直升空過程中的圖像,取豎直向上為正方向,求:(1)0~108s內(nèi),熱氣球上升的總位移大小x;(2)時,乘客手機不慎滑落,手機初速度為0,不計空氣阻力,g取,手機落地時的速度大小v.14.(8分)如圖,一個質(zhì)量m為400kg的箱子,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作用下,沿傾角為30°的斜面勻速上滑.已知箱子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3,g取(結(jié)果可以保留).求:(1)箱子受到滑動摩擦力f的大小;(2)拉力F的大小.15.(12分)如圖甲所示,水平輕桿BC固定于豎直墻壁上,輕繩A端固定于墻上,另一端D跨過桿BC右端的光滑定滑輪掛一個質(zhì)量為的物體,;圖乙中輕桿HG一端用鉸鏈連接在豎直墻上,另一端G通過輕繩EG拉住,EG與水平方向也成30°角,在輕桿的G點用輕繩GK拉住一個質(zhì)量為的物體,求:(1)輕繩AC段的張力與輕繩EG的張力之比;(2)輕桿BC對C端的支持力與輕桿HG對G端的支持力大小之比.16.(15分)駕駛汽車平穩(wěn)變道并線是基本且重要的技能,下圖演示了甲車超車并線的過程.已知乙車勻速行駛,速度,甲車速度,甲車車身長,如圖甲所示,甲車在與乙車相距處開始并線,到完成并線進入乙車車道恰好用時.甲車在并線變道過程中,沿前進方向的速度不變,橫向移動速度可忽略,求:(1)甲車剛剛并線結(jié)束時,甲車車尾與乙車車頭之間的距離s;(2)若因前方出現(xiàn)事故,甲車并線后立即以的加速度剎車,而此時乙車來不及反應(yīng),繼續(xù)勻速運動.從甲車剎車開始經(jīng)多長時間甲乙兩車相撞;(3)如圖乙,乙車前方的丙車也以勻速行駛,甲車并道后立刻以的加速度減速剎車,以保證車頭與丙車車尾的距離不小于.甲車開始并線前,乙車車頭到丙車車尾之間距離L至少有多大,甲車才能安全并道成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