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天津市和平區八上物理期中試卷第Ⅰ卷 選擇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你選擇的答案涂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1.不正確坐姿可能會造成近視眼或頸椎病,正確坐姿距離要求“一尺一寸一拳頭”: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書桌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如圖所示。關于“眼離書本一尺遠”的估算最合理的是( )A.約100cm B.約60cm C.約30cm D.約10cm2.單位換算是學習物理重要的基本功之一,下列單位換算的計算過程正確的是( )A. B.C. D.3.流感病毒具有較強的傳播與復制能力,當人與人之間近距離交流時,飛沫可成為傳播載體,飛沫的直徑大約是。若把電子、原子與流感病毒看成球體,電子半徑的數量級為,原子半徑的數量級為,流感病毒的直徑在100nm左右。它們與飛沫按尺度從大到小的排序是( )A.流感病毒 電子 原子 飛沫B.飛沫 流感病毒 原子 電子C.原子 流感病毒 飛沫 電子D.飛沫 原子 流感病毒 電子4.如圖所示,下列有關長度的測量正確的是( )A.圖甲是測自行車通過的路程,先記下車輪轉過的圈數N,再乘以車輪的直徑LB.圖乙中使用三角板和刻度尺多次測出紀念幣的直徑,取平均值是為了消除誤差C.圖丙中測量地圖上路線的長度,用一根有彈性的棉線與路線重合測量D.圖丁中把金屬絲緊密纏繞在鉛筆上N圈,測出線圈長度L,則金屬絲直徑為5.一輛大卡車和一輛小汽車沿平直公路自東向西行駛,站在路邊的小明先后兩次看到的情景如圖所示,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相對路邊的樹,大卡車是靜止的 B.相對小汽車,大卡車向東運動C.相對大卡車,小汽車向東運動 D.相對大卡車,路邊的樹向西運動6.如圖是小明做的“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實驗,用兩個完全相同的音叉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小槌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的音叉也會發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此實驗主要用到了控制變量法B.此實驗說明聲音的傳播速度是340m/sC.若在月球做此實驗則不能看到乒乓球被彈起D.此實驗說明物體不振動也可以發聲7.如圖所示,是在河南舞陽出土的賈湖骨笛,可以吹奏出七聲音階,已有八千多年的歷史,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管樂器。打孔的鶴骨可以吹奏出音樂,按住不同的孔,吹奏的聲音有不同的( )A.響度 B.音色 C.音調 D.音量8.小明在“比較材料隔聲性能”的跨學科實踐活動中,逐步遠離聲源或者用厚度不同的衣服包裹同一機械鬧鐘,如圖所示,他所聽到的聲音響度都會發生改變。對此同學們提出四個問題,其中較有價值且可探究的問題是( )A.響度會隨離聲源的遠近而改變嗎?B.響度為什么會隨離聲源遠近而改變?C.響度會隨隔聲材料的厚度而改變嗎?D.響度和隔聲材料厚度及離聲源遠近有什么關系?9.如圖所示,常溫下的兩個燒杯分別盛有冰塊和熱水,杯口分別蓋有玻璃片a、b,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玻璃片上有小水珠,小水珠在( )A.a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 B.a的下表面、b的下表面C.a的下表面、b的上表面 D.a的上表面、b的上表面10.固態、液態和氣態是物質常見的三種狀態,某物質通過放熱、吸熱在甲、乙、丙三種物態之間轉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由乙到丙是汽化過程,衣服晾干與該過程相同B.由甲到乙是凝固過程,冰的形成與該過程相同C.由丙到甲是凝華過程,霜的形成與該過程相同D.由乙到丙是升華過程,冰雪消融與該過程相同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3分,共9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均有多個符合題意,全部選對的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不選或選錯的得零分。請將你選擇的答案涂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11.京雄城際鐵路固霸特大橋區段建成全球首個適用于時速350km/h全封閉聲屏障工程的“隔音隧道”,如圖所示,能最大程度降低高鐵通過時產生的噪聲,下列關于聲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A.噪聲的振動頻率高于20000Hz B.噪聲也可以傳遞能量C.“隔音隧道”阻斷噪聲傳播 D.列車通過時產生的噪聲主要是由空氣振動產生的12.早在公元前21世紀左右,我國勞動人民就掌握了青銅器鑄造技術。鑄造青銅器時,工匠將銅料加熱化為銅液注入模具,如圖所示,銅液在模具中冷卻成型,青銅器鑄造初步完成。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銅料化為銅液,屬于熔化現象 B.銅液冷卻成型,屬于凝固現象C.銅液冷卻成型過程中需要吸熱 D.銅料化為銅液過程中溫度不變13.如圖是某同學在參加區中學組百米賽跑的運動過程,下列描述中正確的是( )A.以地面為參照物,該同學是運動的B.裁判員聽到發令槍的聲音才開始計時,得到的結果屬于測量誤差C.圖中同學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8m/sD.圖中運動員在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相等,做變速直線運動第Ⅱ卷 非選擇題注意事項: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的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卷相應的區域上,在草稿紙、本試卷上答題一律無效。三、填空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4分,共24分)14.如圖12所示是小華測量木塊的長度,按照正確方法讀數,木塊的長度為______;如圖13所示溫度計的讀數為______。圖12 圖1315.如圖所示,往7個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樣大小的力敲擊時可發出“1、2、3、4、5、6、7”的音,發出聲音的響度______(選填“相同”或“不同”),最右邊瓶子發出的是______(選填“1”或“7”)音。16.“聲紋鎖”能識別主人說出的“口令”并自動解鎖,而當別人說出同樣的“口令”卻無法讓鎖打開。聲紋鎖主要是依據聲音的______(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來識別主人身份的,這說明聲音可以傳遞______(選填“信息”或“能量”)。17.如圖所示,某同學用小球、斜面、秒表等實驗器材測量小球在斜面上運動的速度,實驗時斜面的傾角應該小一些,目的是便于測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讓小球在A點由靜止開始沿斜面運動,由實驗數據可知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小華在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發現了如圖的甲、乙兩種情形,其中圖______(選填“甲”或“乙”)是水在沸騰時的情況。水沸騰的條件是______,并持續吸熱。19.(1)如圖所示為一種身高測量儀,其頂部的感應器豎直向下發射超聲波信號,經下方物體反射后返回,被感應器接收,某同學站上測高臺,感應器記錄信號從發射到接收所經歷的時間為ts,已知感應器距測高臺的高度為hm,空氣中的聲速為vm/s,則該同學的身高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圖甲是頻率512Hz的音叉的振動波形圖,請在圖乙中畫出響度不變的頻率256Hz的音叉的波形圖。四、綜合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37分)解題中要求有必要的分析和說明,計算題還要有公式及數據代入過程,結果要有數值和單位.20.(7分)由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橋站的某次高速列車,運行信息如下表所示。站序 站名 到時 發時 里程1 北京南 12:00 12:00 0km2 天津南 13:31 12:33 120km3 濟南西 13:33 13:35 406km4 南京南 15:33 15:35 1023km5 上海虹橋 16:38 16:38 1318km(1)列車從天津南站到南京南站的運行時間是______min。(2)列車由北京南站駛往上海虹橋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1.(6分)如圖所示,利用鋼尺探究聲音的特性。(1)實驗中,將鋼尺的______(選填“A點”、“B點”或“AB段”)緊壓在桌面上,用手撥動鋼尺的一端,聽鋼尺振動發出的聲音。(2)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力撥動鋼尺到相同的幅度,是為了探究鋼尺發出聲音的______與______的關系。(3)當鋼尺伸出桌面超過一定長度時,雖然用同樣的力撥動鋼尺,卻聽不到聲,這時鋼尺振動產生的聲波與______(填序號)中涉及的聲波相同。①聲吶 ②監測地震 ③B超 ④監測核爆炸22.(6分)小虎所在的實驗小組設計了如圖20所示的甲、乙兩種裝置來探究“海波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圖20 圖21(1)為了使試管中的海波均勻受熱,小虎應選用______(選填“甲”或“乙”)裝置進行實驗,并按照______(選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順序組裝器材。(2)通過正確實驗,得到了如表所示的實驗數據。時間/min 0 1 2 3 4 5溫度/℃ 40 42 44 46 48 48時間/min 6 7 8 9 10 11溫度/℃ 48 48 48 49.5 51 52.5①請按上述實驗數據在圖21中作出海波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②由圖像可知,在第6分鐘末,海波處于______(選填“固態”“液態”或“固液共存態”)。(3)實驗過程中海波在熔化前、熔化過程中、完全熔化后三個階段,溫度變化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23.(6分)按要求做圖。(1)一輛汽車以108km/h的速度勻速行駛在高速公路上,請在圖中畫出此時汽車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2)如圖甲所示是一物體運動的s-t圖像,請在圖乙中畫出對應的v-t圖像;(3)如圖甲所示是一物體運動的v-t圖像,請在圖乙坐標系中畫出對應的s-t圖像。24.(6分)小明用酒精燈直接對裝有少量固態碘顆粒的密封玻璃容器(簡稱為“碘錘”)加熱,如圖所示,觀察碘的升華。同組小紅同學認為這個實驗中,碘可能經歷了由固態到液態再到氣態的變化過程,對于小紅的疑問,請你閱讀資料,設計一個實驗,證明碘可以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請你完成:資料:碘單質是紫黑色有光澤的固體,熔點是114℃,液態碘的沸點是184℃,酒精燈火焰溫度約500℃。(1)選用的實驗器材;(2)主要的實驗步驟;(3)現象及分析。25.(6分)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想要測量聲音在鋼管中的傳播速度,他們用了下述方法:兩名同學分別站在一根很長的直鋼管的兩端,其中一名同學在鋼管的一端敲一下,在鋼管的另一端的同學聽到了兩次響聲。已知鋼管長度為L,兩次響聲時間間隔為,空氣中的聲速是,則:(1)聲音在鋼管中傳播的時間為多少?(2)聲音在鋼管中傳播的速度為多少?(3)測量結束后,兩名同學勻速直線朝向一面懸崖走去,其間一名同學大喊了一聲,后聽到了回聲,若兩名同學朝向懸崖行走的速度為,則同學大喊時他們到懸崖的距離為多少?溫馨提示:推導過程中需要的物理量請提前設定。八年級物理參考答案第Ⅰ卷 選擇題(共39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B D B C C D A B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3分,共9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均有多個符合題意,全部選對的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不選或選錯的得零分.題號 11 12 13答案 BC ABD ACD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61分)三、填空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4分,共24分)14.2.50cm (不寫單位者不給分,后同)15.相同 1 16.音色 信息 17.小球沿斜面運動所用的時間 0.75m/s18.甲 溫度達到沸點19.四、綜合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37分)20.(共7分)(1)180(2分)(2)已知:求:v(1分)解:根據(1分)(1分)(2分)答:列車由北京南站駛往上海虹橋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84.67km/h。21.(共6分)(1)AB段(1分) (2)音調(2分)振動頻率(1分) (3)②④(2分)22.(共6分)(1)乙(1分)自下而上(1分)(2)①描點1分,圖象1分②固液共存態(1分)(3)熔化前溫度上升,熔化過程中溫度不變,完成熔化后溫度上升。(1分)23.(共6分)(1)(2分)(2)(2分)(3)(2分)24.(共6分)(1)實驗器材:鐵架臺、石棉網、燒杯、酒精燈、水、碘錘(1分)(2)主要的實驗步驟:①用酒精燈給燒杯中的水加熱至沸騰;(1分)②將碘錘放入沸水中加熱;(1分)(3)現象:可以看到紫色碘蒸氣出現;(1分)分析:水的沸點是100℃,而碘的熔點是114℃,沸水的溫度達不到碘的熔點,固態碘不會熔化,所以碘蒸氣是由固態碘直接變為氣態。(2分)25.(共6分)解:(1)由 得(1分)(1分)(2)(2分)(3)設同學大喊時他們到懸崖的距離為根據題意可知,由 得(1分)(1分)答:聲音在鋼管中傳播的時間為;聲音在鋼管中傳播的速度為;同學大喊時他們到懸崖的距離為。說明:以上各題有其他解法,如正確也可給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