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湘教版一年級科學上冊全冊知識點總結第一單元 走進科學1 讓我們從觀察開始一、觀察的定義和意義觀察是用眼睛、耳朵、鼻子、舌頭、手等感覺器官去感知事物。例如:用眼睛看天上的白云形狀,用耳朵聽小鳥的叫聲。觀察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周圍的世界。像觀察校園里的植物在不同季節的變化。二、觀察工具的初步認識簡單介紹放大鏡可以讓我們看到物體更細微的部分。用放大鏡觀察樹葉的紋理。望遠鏡能讓我們看到遠處的物體。用望遠鏡看遠處的高樓。三、觀察的方法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如從整體到局部。觀察一只小狗,先看它的整體外形,再看它的眼睛、鼻子等局部。對比觀察,發現事物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對比兩個蘋果的大小、顏色。四、觀察動物觀察動物的外形特征,如身體的顏色、形狀、大小。觀察小兔子的長耳朵、短尾巴。觀察動物的生活習性,比如動物的飲食、活動時間。了解小雞喜歡吃什么,什么時候睡覺。五、觀察植物認識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等部分。觀察一棵向日葵,指出它的各個部分。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比如種子發芽、開花結果。種一顆豆子,觀察它是如何長大的。六、觀察天氣認識不同的天氣現象,如晴天、陰天、雨天、雪天。看看天空的樣子,判斷是什么天氣。觀察天氣對人們生活的影響。雨天要打傘,晴天可以出去玩。2 找物體的相同和不同一、相同點和不同點的概念相同點是指物體在某些方面具有的相似之處。例如:兩個紅色的氣球,顏色相同。不同點是物體之間存在的差異。比如一個氣球大,一個氣球小,大小不同。二、通過形狀找相同和不同認識常見的形狀,如圓形、方形、三角形等。像足球是圓形,書本是方形。比較物體的形狀,找出相同和不同。圓形的盤子和圓形的碗形狀相同,圓形的盤子和方形的手絹形狀不同。三、通過顏色找相同和不同認識基本的顏色,如紅色、藍色、綠色等。紅旗是紅色,大海是藍色。依據顏色區分物體的相同和不同。紅色的蘋果和紅色的草莓顏色相同,紅色的蘋果和綠色的西瓜顏色不同。四、通過大小找相同和不同理解大小的概念。大象很大,老鼠很小。比較物體的大小。大書包和小書包大小不同,兩個大蘋果大小可能相同。五、通過用途找相同和不同了解物體的常見用途。勺子用來吃飯,筆用來寫字。依據用途判斷物體的相同和不同。勺子和筷子用途不同,鉛筆和鋼筆用途相同都是用來書寫。六、綜合比較多個方面找相同和不同同時考慮形狀、顏色、大小等多個因素。一個紅色的大皮球和一個藍色的小皮球,在顏色、大小上都不同,但都是皮球,用途相同。培養觀察和分析的能力。給出一組物品,如玩具車、玩具飛機、積木等,讓學生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3 給物體分類一、分類的概念分類是按照一定的標準將物體分組。例如:把水果放在一起,把玩具放在一起。二、分類的依據按物體的顏色分類比如把紅色的積木放在一堆,藍色的積木放在另一堆。按物體的形狀分類像把圓形的球放在一起,方形的盒子放在一起。按物體的大小分類把大的玩偶放在一處,小的玩偶放在另一處。按物體的用途分類如把學習用品(鉛筆、本子等)歸為一類,生活用品(杯子、毛巾等)歸為另一類。按物體的材質分類塑料玩具放一起,木質玩具放一起。三、分類的方法先確定分類標準。決定是按照顏色、形狀還是其他因素分類。逐個觀察物體,根據標準進行分類。四、分類的意義讓物品更整齊,方便尋找和使用。整理書包時,把書本、文具分類放好。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物體的特點。通過分類,發現不同物體在某些方面的共同特征和差異。培養條理和邏輯思維能力。五、實際應用整理自己的書桌、玩具箱。按照分類方法把物品擺放整齊。在超市中觀察商品的分類擺放。比如食品區、文具區、服裝區等。4 讓我們發現更多一、激發好奇心認識到世界充滿了未知和新奇的事物,激發探索的欲望。例如:看到天空中奇怪的云彩,引發對天氣的好奇。二、觀察周圍環境留意身邊的自然現象,如日出日落、四季變化。觀察春天樹木發芽,秋天樹葉掉落。關注生活中的小細節,像不同的建筑風格、人們的穿著打扮。發現不同地區的房屋形狀有所不同。三、提出問題學會對觀察到的現象提出疑問。為什么月亮有時圓有時彎?鼓勵大膽猜想可能的答案。也許是被擋住了一部分。四、探索和嘗試對于感興趣的問題,通過簡單的實驗或調查來尋找答案。比如種一顆豆子,觀察它的生長,探究植物的生長條件。動手操作,親身體驗發現的過程。用小鏡子反射陽光,看看光的變化。五、交流和分享把自己的發現和想法與同學、老師、家人交流。告訴小伙伴自己看到的有趣的小動物。傾聽他人的發現,豐富自己的知識。聽同學分享他們的觀察經歷。六、培養持續探索的精神明白發現是一個不斷的過程,鼓勵堅持探索。即使一次沒有找到答案,也不放棄繼續尋找。形成積極主動探索世界的態度。第二單元 探訪大自然1 初識大自然一、大自然的組成認識大自然中的生物,包括動物和植物。例如:知道兔子、小鳥是動物,花朵、樹木是植物。了解大自然中的非生物,如石頭、土壤、水等。像河邊的石頭、花園里的土壤。二、大自然中的四季感受不同季節的氣候特點。春天溫暖、夏天炎熱、秋天涼爽、冬天寒冷。觀察四季中植物的變化。春天開花、夏天茂盛、秋天落葉、冬天凋零。了解四季中動物的活動。候鳥在不同季節遷徙。三、大自然中的天氣認識常見的天氣現象,如晴天、陰天、雨天、雪天、風等。晴天太陽高照,雨天會下雨。感受不同天氣對生活的影響。晴天適合外出游玩,雪天可以堆雪人。四、大自然中的聲音傾聽大自然中的聲音,如風聲、雨聲、鳥鳴聲等。風吹樹葉沙沙響,鳥兒唱歌喳喳叫。辨別不同聲音的來源。五、大自然中的色彩觀察大自然中豐富的色彩。藍天、白云、綠草、紅花。感受色彩的美麗和變化。六、愛護大自然明白大自然對人類的重要性。提供食物、空氣、水等。學會愛護大自然的方法,如不隨意采摘花朵、不傷害小動物。2 考察大自然-從校園開始一、校園里的植物認識常見的校園植物,如桂花樹、樟樹、小草等。了解它們的形態特征,比如桂花樹的葉子是橢圓形的,樟樹的樹干比較粗壯。觀察不同植物的顏色,如綠色的葉子、紅色的花朵。植物的生長環境知道有些植物喜歡陽光充足的地方,有些植物則在陰涼處生長得更好。例如,向日葵總是朝著太陽生長,而苔蘚一般長在潮濕陰暗的角落。二、校園里的動物常見的小動物觀察螞蟻、蝴蝶、小鳥等。了解它們的活動方式,比如螞蟻會排隊搬運食物。動物的棲息地明白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棲息場所,小鳥在樹上做窩,蚯蚓在土里生活。三、校園里的自然現象四季的變化感受校園在不同季節的樣子,春天花開,夏天綠樹成蔭,秋天落葉紛飛,冬天可能會有積雪。舉例:春天能看到校園里的桃花綻放,秋天能撿到金黃的落葉。天氣的變化觀察晴天、陰天、雨天等不同的天氣狀況。知道在雨天要打傘,晴天可以在操場上玩耍。四、保護校園自然環境不隨意采摘花朵和踐踏草坪。不亂扔垃圾,保持校園的整潔。3 大自然中的發現一、觀察大自然的事物認識各種自然物體如石頭、樹葉、花朵、果實等。了解它們的形狀、顏色和大小。例如,楓葉是掌狀的,顏色多為紅色或黃色;石頭有圓形、方形等不同形狀。觀察自然中的生物常見的昆蟲,像蜜蜂、蜻蜓。小動物,如兔子、松鼠。二、大自然的變化晝夜交替知道白天有太陽,夜晚有月亮和星星。舉例:白天可以看到人們在活動,夜晚大多數人在睡覺。季節變換感受春夏秋冬的特點,春天溫暖花開,夏天炎熱多雨,秋天涼爽果實成熟,冬天寒冷可能下雪。比如,春天可以看到柳樹發芽,冬天會看到河流結冰。三、天氣現象晴、雨、雪、風等常見天氣了解不同天氣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比如,下雨天要打傘穿雨衣,下雪天可以堆雪人。彩虹的出現知道彩虹一般在雨后出現。四、大自然中的聲音風聲、雨聲、雷聲感受不同聲音的特點。例如,大風時呼呼作響,小雨時滴答滴答。動物的叫聲分辨不同動物的聲音,如公雞打鳴、小鳥唱歌。五、大自然中的規律太陽東升西落每天都是如此。月亮的陰晴圓缺第三單元 認識天氣1 多樣的天氣一、常見的天氣類型晴天天空湛藍,陽光明媚。人們可以外出玩耍、曬太陽。比如:在晴天可以去公園放風箏。陰天天空多云,光線較暗。可能感覺比較涼爽。例如:陰天有時適合在家里看書。雨天有雨滴落下。分為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小雨時,雨滴細小,像牛毛;大雨時,雨勢猛烈,可能會形成水流。比如:雨天要打傘或穿雨衣出門。雪天會有雪花飄落。大地會被雪覆蓋,變得白茫茫一片。可以堆雪人、打雪仗。風微風讓人感覺舒適,大風可能會吹倒東西。例如:大風天要注意關好窗戶。二、天氣對生活的影響晴天適合戶外活動和晾曬衣物。雨天出行需要攜帶雨具,道路可能會濕滑。雪天要注意保暖,交通可能會受到影響。大風天要防止被吹落的物品砸到。三、如何觀察天氣看天空的顏色和云的形狀。感受溫度和風力。收聽天氣預報。四、簡單的天氣符號認識表示晴天、陰天、雨天、雪天等的符號。能夠通過符號識別簡單的天氣情況。2 天氣的影響一、對人們活動的影響晴天適合外出游玩、運動,如野餐、踢球。利于農民伯伯在田地里勞作。例如:小朋友們可以在晴天的操場上盡情奔跑。雨天人們需要打傘或穿雨衣出行。不太適合戶外活動,可能會選擇在家中玩游戲、看書。雨水多的時候會影響交通,道路可能會積水。雪天可以進行堆雪人、打雪仗等有趣的活動。但出行要注意防滑,開車要小心。比如:下雪天學校可能會停課。大風天放風箏會很有趣,但要注意安全。可能會吹倒樹木和廣告牌,對出行造成一定危險。二、對動植物的影響晴天花朵盛開,蜜蜂忙著采蜜。一些動物會在陽光下曬太陽。雨天蚯蚓會鉆出泥土。青蛙叫得更歡。雪天有些動物會冬眠,如熊。候鳥會飛到溫暖的地方。三、對衣物穿著的影響晴天熱,穿輕薄的衣服。雨天涼,需要穿雨衣或厚一點的外套。雪天很冷,要穿厚棉衣、戴帽子手套。四、對農作物的影響晴天光照充足,利于農作物生長和成熟。適量的雨水可以滋潤莊稼,但過多的雨水可能會導致莊稼被淹。第四單元 常見的材料1 生活中的材料一、常見的材料類型金屬例如鐵、銅、鋁等。特點是堅硬、能導電、有光澤。常見物品:鐵鍋、銅鑰匙、鋁制易拉罐。塑料輕巧、色彩多樣、不易破碎。如塑料玩具、塑料盆、塑料袋。木材來自樹木,有天然的紋理。用于制作桌椅、木床等家具。玻璃透明、光滑。像窗戶玻璃、玻璃杯。紙可以用來寫字、畫畫、折紙。書、報紙、衛生紙都是紙制品。二、材料的用途金屬可以制作工具和廚具。比如用鐵制成錘子,用不銹鋼做餐具。塑料輕便,用于包裝和制作生活用品。塑料瓶用來裝水,塑料梳子梳頭。木材溫暖舒適,適合打造家具。家里的木地板、木門都是木材做的。玻璃能讓我們看到外面,又能擋風。商店的櫥窗用玻璃展示商品。紙能傳遞信息和記錄。我們在紙上寫信、做作業。三、材料的特點金屬比較堅硬,但容易生銹。塑料防水,但不易降解。木材易燃,需要防火處理。玻璃易碎,要小心使用。紙怕水,容易撕破。四、材料的選擇做椅子選擇堅固的木材或金屬。裝水用塑料瓶或玻璃瓶,因為它們不漏水。2 紙一、紙的來源紙通常是由樹木制成的。樹木被砍伐后,經過一系列的加工處理變成紙漿。二、紙的種類衛生紙柔軟、吸水性強。用于清潔。書寫紙表面較光滑,適合寫字、畫畫。比如作業本、筆記本里的紙張。卡紙比較厚、硬。可以用來制作手工、賀卡。報紙上面有新聞和各種信息。三、紙的用途寫字、畫畫小朋友可以在紙上寫下自己的名字,畫出喜歡的圖案。折紙能折出小船、飛機、千紙鶴等各種有趣的形狀。包裝把禮物用彩紙包裝起來會更漂亮。印刷書籍和雜志四、紙的特點輕便很容易拿起來和攜帶。能折疊可以改變形狀。容易撕破使用時要小心。吸水性衛生紙能吸收水分。五、節約用紙一張紙兩面用。用舊的本子可以用來做草稿。3 塑料一、塑料的來源塑料是由石油經過加工制成的。二、塑料的種類聚乙烯(PE)常見于塑料袋、保鮮膜。聚丙烯(PP)比如塑料餐盒、水杯。聚苯乙烯(PS)用于制作泡沫塑料,如快餐盒。三、塑料的特點輕便拿起來很輕松,不費力。例如塑料盆比鐵盆輕得多。防水水不容易滲進去。像塑料雨衣能讓人在雨中不被淋濕。耐腐蝕不容易被酸、堿等物質腐蝕。色彩豐富可以制成各種顏色的物品。柔韌性好能彎曲、折疊。四、塑料的用途生活用品塑料杯子用來喝水,塑料牙刷刷牙。玩具很多玩具是塑料做的,如塑料積木。電器外殼電視、電腦的外殼可能是塑料的。包裝材料用來包裝食品、藥品等。五、塑料的問題不易降解埋在地下很久都不會腐爛,會污染環境。燃燒會產生有害氣體第五單元 常見的工具1 剪子和刀具一、剪子和刀具的種類剪子裁縫剪:用于裁剪布料,刀刃較長。剪紙剪:專門用來剪紙,小巧且鋒利。園林剪:修剪花草樹木,手柄較長。刀具菜刀:用于切菜、切肉。水果刀:削水果皮。美工刀:用于切割紙張、塑料等。二、剪子和刀具的構造剪子由兩個刀刃和一個連接軸組成。刀刃通常是金屬材質,鋒利且堅硬。刀具包括刀刃和刀柄。刀刃部分負責切割,刀柄方便手持和操作。三、剪子和刀具的用途剪子剪紙做手工。修剪頭發。剪斷繩子、電線等。刀具做飯時處理食材。制作手工藝品時切割材料。四、使用剪子和刀具的注意事項要在大人的陪同下使用。不能拿著玩耍,避免傷到自己和他人。使用后要及時收好,放在安全的地方。五、剪子和刀具的保養使用后要擦拭干凈,防止生銹。定期檢查刀刃是否鋒利,如有損壞及時修理或更換。2 其他常見工具一、錘子用途敲打釘子,將釘子釘入木板或墻壁。拆除舊的物件,如敲碎磚塊。構造由錘頭和錘柄組成。錘頭通常是金屬材質,堅硬沉重;錘柄一般是木質或塑料的,方便手持。二、螺絲刀種類一字螺絲刀:頭部是扁平的一字型。十字螺絲刀:頭部是十字型。用途擰緊或松開螺絲。三、扳手作用用來擰動螺母,調整螺母的松緊程度。類型活動扳手:可以調節開口大小,適應不同尺寸的螺母。固定扳手:有特定的尺寸,對應特定規格的螺母。四、卷尺功能測量物體的長度、寬度和高度。使用方法拉出卷尺,將起點對準測量的一端,讀取終點對應的刻度。五、鉗子分類尖嘴鉗:頭部較尖,適合在狹小空間操作。老虎鉗:鉗口較大,夾持力強。用途夾持、剪斷金屬絲或其他硬物。六、這些工具的共同特點都是由特定的材料制成,如金屬、塑料、木材等。設計上符合人體工程學,方便人們手持和操作。每種工具都有其專門的用途,能幫助人們完成不同的任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