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年中考語文總復習(吉林專版)專題十一 考點三 古詩文比較閱讀(課標22篇段) 學案(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年中考語文總復習(吉林專版)專題十一 考點三 古詩文比較閱讀(課標22篇段) 學案(含答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5年中考語文總復習(吉林專版)
目錄
第一部分 積累與運用
專題一 字音·字形·書寫
考點一 字音·字形
考點二 漢字書寫
專題二 詞語的理解與運用
專題三 病句辨析與修改
專題四 標點符號的使用與書寫
專題五 常用的修辭手法
專題六 語法知識(詞的分類、短語的結構、單句的成分、復句的類型)
專題七 排序與銜接
專題八 擬寫 仿寫 對聯
專題九 語段基礎綜合
專題十 古詩文默寫(62篇段)
第二部分 閱讀
專題十一 古詩文閱讀
考點一 課標古詩詞曲鑒賞(40首)
考點二 課標文言文閱讀(22篇)
考點三 古詩文比較閱讀(課標22篇段)
考點四 課外文言文閱讀
專題十二 現代文閱讀
考點一 小說閱讀
考點二 散文閱讀
考點三 說明文閱讀
考點四 議論文閱讀
考點五 非連續性文本閱讀
專題十三 名著閱讀
第三部分 綜合性學習與寫作
專題十四 綜合性學習
專題十五 作文
考點一 全命題作文
考點二 材料作文
第四部分 仿真模擬卷
吉林省中考語文模擬測試卷(一)
吉林省中考語文模擬測試卷(二)
吉林省中考語文模擬測試卷(三)
吉林省中考語文模擬測試卷(四)
吉林省中考語文模擬測試卷(五)
考點三 古詩文比較閱讀(課標22篇段)
一、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甲】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雍也》)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論語·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乙】
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選自《送東陽馬生序》)
【丙】
呂文懿勤學,至老不倦。居秘閣①,圖書左右,有得即識之,手錄口誦,自愿至昃②不輟。慕歸,少暇,即為門人誦解書史。退則吾伊③聲復達于外,蓋寢不移時④而起。所修宋元通鑒續編,義例⑤精甚,有先儒所未到者。書成,須發殆白。
【注釋】①秘閣:古代宮中收藏珍貴圖書之處。②昃(zè):指日西斜。③吾伊:伊吾,咿吾。讀書聲。④不移時:不一會兒。⑤義例:闡明義理的事例。
1.乙文作者________,他是________(朝代)文學家。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1)窮冬烈風( ) (2)有得即識之( )
(3)以中有足樂者( ) (4)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丙文中的畫線句。
有得即識之,手錄口誦,自愿至昃不輟。
4.下列對甲文內容理解不當的一項是( )
A.顏回沒有因為物質條件的貧困而憂愁。
B.孔子反對用不正當的手段謀求富貴。
C.“賢哉,回也!”是倒裝句,突出了孔子對顏回高尚品質的贊嘆。
D.“飯疏食”“曲肱而枕之”中的“飯”“曲”意思分別是粗糧、彎著。
5.(1)乙文中作者外出從師求學的艱難有:①自然環境嚴酷;②____________。
(2)丙文呂文懿勤學表現在: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6.甲乙兩文都談到了“苦”與“樂”,孔子、顏回以____________為樂,乙文作者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樂,忘記了生活的艱苦;乙丙兩文都談到了勤學,乙文作者因勤學苦讀終成一代文宗大儒,丙文呂文懿因勤學不倦,編撰的史書達到“ , ”的高度。
7.求學離不開求師。孔子認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宋濂則追隨“鄉之先達”為師,結合選文談談孔子和宋濂的求師之道帶給你怎樣的啟示。
二、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甲]
貶朗州
秋詞(其二)
劉禹錫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①人狂。
[乙]
謫連州
永貞元年,予始以尚書員外郎坐黨累。由補茲郡。居無何,吏議以是遷也不足償其責,故道貶為朗州司馬。后十年,詔書征還,抵京師,俄復前命,佩故印綬②而南。曩之騎竹馬北向相徯③者,咸仕郡縣,巾鞲④來迎。下車之日,私唁且笑。既視事,得前二千石名姓于壁端,宰臣王晙、幸卿劉晃、儒官嚴士元、聞人韓泰僉拜焉。或久于其治,功利存乎人民;或不之厥⑤官,翹顒⑥載于歌謠。馀不佞,從群公之后。肇⑦武德⑧距于今,凡五十有七人,所舉者四君子,猶振裘之于領袖焉。元和十一年七月二十四日,刺史中山劉某記。
(節選自劉禹錫《連州刺史廳壁記》)
[丙]
遷和州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緣,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劉禹錫《陋室銘》)
【注】①嗾sǒu,這里是使的意思。②綬:系印章的絲帶。③徯xī:等待。④巾鞲gǒu:頭巾和單衣,古代士人的盛服。⑤厥:那。⑥翹顒yóng:翹首仰慕。⑦肇zhào:開始。⑧武德: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年號。
7.《陋室銘》作者是_____代(朝代名)_______家劉禹錫。(1分)
8.發揮想象,用生動的語言描繪《秋詞(其二)》前兩句的畫面。(2分)
9.根據提示,完成表格填空。(2分)
文言詞句 方法 解釋
予始以尚書員外郎坐黨累(坐) 查閱字典:A、座位。B、訴,對質。C、因……犯罪,治罪。D、兩膝著地,臀部壓在腳跟上。 ①選第______項
咸仕郡縣(咸) 成語參考:老少咸宜 ②______
凡五十有七人(凡) 語境推斷:聯系上下文推敲 ③______
無案牘之勞形(勞) 語法推斷:根據詞語所在的語法位置推斷它的活用現象。 ④______
1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2分)
(1)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2)居無何,吏議以是遷也不足償其責,故道貶為朗州司馬。
11.結合內容,品讀下面兩句中的“笑”,體會劉禹錫在連、和兩州時的心境變化。(4分)
(1)下車之日,私唁且笑。
(2)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12.閱讀劉禹錫的“生平經歷圖”及詩文,探究其被稱為“詩豪”的原因。(4分)
三、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甲】
己亥雜詩(其五)
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乙】
愛蓮說(節選)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丙】
書詠蘭詩后
白居易①
蘭為國香,東南山澤澗多產之,當春深時,幽巖曲澗,窈然自芳。然往往有蟲嚙之,自其華初生時,輒已被嚙而萎。即幸而能自發榮,亡何②又嚙輒萎。其幸得脫者,僅十二三焉。
歲已未,余讀書山中,每晨起,輒捕蟲投之澗水,漂沒以去,于是蘭遂大盛,每臥苔藉③蘭,蓋幽香未嘗不入吾懷也。而蘭產于遐荒絕壑,不遇好事者④愛惜,而制于毒蟲惡物,以沮⑤其天者,豈少也夫!余既為詩以志之,而復為書其說如此。
【注】①本文寫于白居易尚未入仕又渴望入仕時。他寒窗苦讀,睹蘭發思,感慨成才路艱。②亡何:不久。③藉:枕靠。④好事者:熱心助人的人,此處褒義。⑤沮:阻礙,破壞。
13.《己亥雜詩》的作者是 ;《愛蓮說》的作者是 。 (1分)
14.下列對【甲】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這首詩的詩題“己亥”點明了作詩的年份,詩中的“落紅”進一步點明是在暮春時節。
B.詩歌前兩句真實地反映了詩人復雜的心境:離別的愁緒和回歸的喜悅相互交織。
C.詩歌后兩句從落花到春泥展開聯想,渴望化作春泥培育呵護來年花朵,但壯志難酬,情感消沉。
D.“白日斜”三字勾勒景物,以夕陽西沉、暮色蒼茫的氣氛,強化詩人離京時的眷戀、悵惘之情。
15.結合方法提示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2分)
可愛者甚蕃 【查字典法】①茂盛。②眾多。③繁衍。 A.蕃______
同予者何人 【成語聯系法】予取予求 B.予______
然往往有蟲嚙之 【字源推斷法】會意字,從口,從齒。 C.嚙______
豈少也夫 【課內遷移法】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D.豈______
16.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①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②自其華初生時,輒已被嚙而萎。
17.【甲】詩和【乙】文的作者都以花明志,請分析甲詩中,作者如何用花來表達情懷?(3分)
18.結合文章具體內容,從寫作手法分析【乙】【丙】兩文的相同之處。(4分)
四、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甲】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乙】
三峽
酈道元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 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丙】
二十六日,發大溪口,入瞿塘峽。兩壁對聳,上入霄漢,其平如削成。仰視天,如匹練然。水已落,峽中平如油盎①”。過圣姥泉,蓋石上一罅②。人大呼于旁則泉出,屢呼則屢出。晚至瞿塘關,唐故夔州,與白帝城相連。關西門正對灔澦堆③。堆,碎石積成,出水數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漲時,水又高于堆數十丈。”
(節選自陸游《入蜀記》)
【注釋】①油盎:油瓶。②罅:裂縫。③灔澦堆:在瞿塘峽口,是江心突出的巨石。
19.[甲]文作者是__________時期地理學家__________(人名)。
20.一詞多義是漢語中的常見現象。下列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略無闕處 雄才大略 B.回清倒影 有來無回
C.屬引凄異 引經據典 D.發大溪口 有時朝發白帝
21.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人大呼于旁則泉出,屢呼則屢出。
22.古代文人常借助江水景象表達情感。請結合【甲】【乙】詩文將下面的表格補充完整。
選文 《渡荊門送別》 《三峽》
劃線句景物的狀態 靜態 ①__________
江水形象解讀 “江入大荒流”一句描繪了一幅氣勢磅礴的萬里長江圖,讀出了作者的豪邁之情。詩人順著長江水進入荊門,江水流過的蜀地是曾經養育過他的故鄉,將故鄉水②________化(修辭手法),表達了詩人③ 的情感。 酈道元筆下的三峽之水夏急猛、秋清澈、春富趣,展示了祖國山水的秀麗景象,寄托了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深厚感情。
23.[丙]文段寫出了江水相對于灔澦堆在不同季節水位的高低變化:①作者到瞿塘關時,___________________;②等到夏秋水漲時,____________________。
24.(1)[乙][丙]兩個文段都描寫了三峽的山,請簡要分析畫線句子分別突出了山怎樣的特點。(2)[乙][丙]兩個文段所抒發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這是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
五、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甲】
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乙】
答謝中書書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麟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丙】
送陳經秀才序(節選)
歐陽修
然伊之流最清淺,水濺濺鳴石間。刺舟①隨波,可為浮泛;釣魴擉②鱉,可供膳羞。山兩麓③浸流中,無巖嶄頹怪盤絕④之險。而可以登高顧望。自長夏⑤而往,才十八里,可以朝游而暮歸。故人之游此者,欣然得山水之樂,而未嘗有筋骸之勞,雖數至不厭也。
【注釋】①刺舟:撐船。②擉:刺。③麓:山腳。④巖嶄頹怪:山峰險峻危峭。盤絕:曲折難行。⑤長夏:泛指夏季。
25.《答謝中書書》的作者是南朝齊梁時思想家 (人名)。
26.下列對句中加點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夕日欲頹(墜落) B.曉霧將歇(消散)
C.可供膳羞(美食) D.而可以登高顧望(拜訪)
27.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夕日欲頹,沉麟競躍。
(2)而未嘗有筋骸之勞,雖數至不厭也。
28.下列對詩文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甲】詩和【乙】文寫的是春天景色,【丙】文寫的則是夏天景色。
B.【丙】文和【乙】文中水的特點是清澈,【甲】詩中水的特點是寒冷。
C.【甲】詩和【丙】文觀景角度是仰觀俯察,【乙】文觀景角度是近觀。
D.三篇詩文寫景的角度各有不同,但都運用了動靜結合的寫作方法。
29.【甲】詩以“______”為線索,以“春”為著眼點,選擇了早鶯和新燕、亂花和淺草等早春時節的典型景物表達游湖的喜悅之情;【乙】文中“共談”與“_________”前后呼應,形成對比,隱含自己可以比肩古人和自矜自得之情;【丙】文不僅描寫了可賞之美景,還從“浮泛”“_______”兩方面,突出游玩之樂。
30.【乙】文末提到謝靈運,意蘊豐富,含蓄表達了作者什么情感?三位作者都陶醉在自然美景中,可以用【丙】文中的哪個句子來形容他們的情感寄托和精神追求?
六、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材料二
余自錢塘移守膠西,釋舟楫之安,而服車馬之勞;去雕墻之美,而蔽采椽之居①;背湖山之觀,而適桑麻之野。始至之日,歲比不登②,盜賊滿野,獄訟充斥;而齋廚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樂也。處之期年,而貌加豐,發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樂其風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③也。于是治其園圃,潔其庭宇……而園之北,因城以為臺者舊矣,稍葺而新之。時相與登覽,放意肆志④焉……擷園蔬,取池魚,釀秫酒,瀹⑤脫粟而食之,曰:“樂哉游乎!”
方是時,予弟子由,名其臺曰“超然”,以見余之無所往而不樂者,蓋游于物之外也。
(節選自蘇軾《超然臺記》,有刪改)
【注釋】①采椽之居:簡陋的房屋。②歲比不登:連年收成不好。③拙:笨拙,愚拙。④放意肆志:縱情而無所顧忌。⑤瀹(yuè):煮。
材料三:
江城子 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31.蘇軾,字子瞻,號____________,北宋文學家。(1分)
32.根據語境,參考方法提示,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3分)
文言語句 方法提示 解釋(填文字)
①蓋竹柏影也 查閱詞典法:a.車蓋,傘蓋;b.器物的蓋子。c.遮蔽,掩蓋。d.大概。(摘自《古代漢語詞典》) ①蓋:________
②釋舟楫之安 詞語推斷法:如釋重負 ②釋:_______
③時相與登覽 課內遷移法:相與步于中庭(《記承天寺夜游》) ③相與:__________
33.把材料二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
以見余之無所往而不樂者,蓋游于物之外也。
34.下列對這三篇詩文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材料一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一句,無一“月”字,卻無處不見皎潔的月光。
B.材料二中“以見余之無所往而不樂者,蓋游于物之外也”點明了“超然臺”得名的原因。
C.材料一、材料二兩文均語言清新自然,行文如汩汩流泉,體現了蘇軾文章灑脫自如、縱橫不羈的特點。
D.材料三的上片記敘此次出獵的情況。“為報傾城隨太守”說明蘇軾受到百姓的愛戴;“親射虎,看孫郎”描繪出百姓與蘇軾共同狩獵的盛況。
35.范仲淹《漁家傲·秋思》中“濁酒一杯家萬里”,與材料三“酒酣胸膽尚開張”都寫到了“酒”。請簡要說明兩位詞人分別借“酒”表達了怎樣的情感?(2分)
36.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都有對蘇軾日常生活場景的描寫,所表達的情感有何異同?請結合三個文段簡要分析。(4分)
七、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甲】
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乙】
天時不如地利
①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③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丙】
孟子曰:“桀、紂①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②之聚之,所惡勿施,爾③也。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④也。”
(節選自《孟子·離婁上》)
【注釋】①桀、紂:指夏桀、商紂,古代的暴君。②與:為、替。③爾:而已,罷了。④壙(kuàng):曠野,原野。
37.甲詩的作者是__________(人名);孟子,名軻, 時期思想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之一。
38.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環而攻之而不勝 ________ ②委而去之 ________
③親戚畔之 ________ ④獸之走壙 ________
39.對上述詩文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甲詩是一首詠史詩,詩中的“前朝”是指三國時期。
B.乙文是一篇議論文,第③段緊扣“地利”進行闡述。
C.甲詩與乙文都認為“天時”能在戰爭中發揮其作用。
D.甲詩由“折戟”因小見大,乙文以對比來凸顯觀點。
40.甲詩中的“__________”就是乙文中所說的“天時”,但兩文表現的主旨并不相同,甲詩蘊含的哲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認為,要統一天下,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乙】文作者認為決定戰爭勝利的主要條件是①________,最能體現作者仁政思想(民心向背的重要性)的句子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文中的句子③ (用原文回答)和【乙】文中的“多助之至,天下順之”有密切的相關性。
42.(1)【乙】文中的什么主張與“執政為民”思想是相通的。(2)【乙】文說“得道者多助”,【丙】文說“得天下有道”,這兩個“道”的意思一樣嗎?請說說你的理解。
八、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甲]
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干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選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乙]
上①謂侍臣曰:“治國如治病,病雖愈,猶宜將②護。儻③遽④自放縱,病復作,則不可救矣。今中國幸安四夷俱服誠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懼不終,故欲數聞卿輩諫爭也。”魏征曰:“內外治安,臣不以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選自(資治通鑒》)
[注釋]①上:皇上,指唐太宗。②將:扶,持,③儻:倘若。④遽:迅速。
【丙】
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43.孟子是戰國時期______家代表人物之一;杜甫是 (朝代)詩人。
44.下列各組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實是欲界之仙都(《答謝中書書》)
B.曾益其所不能 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C.上謂侍臣曰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愛蓮說》)
D.故欲數問卿輩諫爭也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孫權勸學》)
45.下列對三則材料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丙】詩從遠景的山河到“中景”的荒草殘木,再到“近景”的花鳥、自身的白發,步步推進。
B.【丙】詩作者杜甫這年剛45歲,“白發”為虛寫,極言其蒼老之態,抒發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
C.【甲】文講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國家的問題,多警句,對后世有志之士起到了很大的激勵作用。
D.【乙】文通過這段對話,我們看到的是一對憂國優民、居安思危的明君賢臣。在那樣一個政治清明、經濟發展、國力強盛、四方臣服的治世,仍能時刻保持憂患意識,實在是難能可貴。
46.比較閱讀是學習古詩文的好方法,請將下面的表格補充完整。
選文 甲 乙
兩文內容的相同點 都談及國家治理之道;都有憂患意識。


點 表達方式不同 側重議論,表達孟子鮮明的觀點。 (1)_______
開頭手法不同 (2)____ 開頭運用比喻,用治病來比喻治國,說明國家雖然強大了,但仍然要居安思危。
47.《禮記》中說:“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結合[甲]文的觀點,說說[乙]文中魏征“唯喜陛下居安思危”的原因。
48.結合【甲】【乙】兩文觀點,說說你得到什么啟示?
九、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甲】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選自《桃花源記》)
【乙】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①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②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③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④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選自《五柳先生傳》)
【注釋】①堵,墻壁。②晏如:安然自若的樣子。③戚戚:憂愁的樣子。④無懷氏:與下面的“葛天氏”都是傳說中的上古帝王。據說在那個時代,人民生活安樂,恬淡自足,社會風氣淳厚樸實。
【丙】 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9.三則材料的作者是______(朝代)詩人、辭賦家 (人名)。
50.下面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仿佛若有光(隱隱約約)
B.此中人語云(告訴漁人說。“語”后省略“之”,代漁人)
C.既醉而退(既然)
D.銜觴賦詩(寫)
51.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2)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52.下列對所選詩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甲】文中“黃發”指老年人,“垂髫”指小孩;【乙】文中的“號”是別號,作者把“五柳”作為自己的別號,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一是讀書,二是飲酒,三是寫文章。
B.【甲】【乙】兩文以“記”和“傳”的形式行文,語言均簡潔凝練,樸素自然,意蘊豐富。
C.【甲】【乙】兩文的內容都是虛構的,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美好社會生活的向往。
D.《飲酒·其五》詩的開頭兩句突出“車馬喧”的官宦往來之“鬧”和“結廬”人境無人問津之“靜”。三四句巧設問答,看出詩人對這種爭名奪利現實的冷漠與疏離態度,詩境自成高格。
53.陶淵明在《桃花源記》和《飲酒》(其五)中追求的理想境界有哪些共同特點?
54.尼采在《悲劇的誕生》中提出現實的悲苦由形象得解脫的觀點。由此可見,陶淵明因為在現實中精神苦悶,找不到出路,于是他意欲通過詩文寫作獲得精神解放。請結合以上三篇古詩文談談陶淵明心目中的理想社會、理想人生與理想生活,任選兩項作答。(提示:三篇詩文分別對應三個角度)
十、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甲】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乙】
小石潭記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丙】
滿井游記
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節后,余寒猶厲。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局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數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提,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于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①面而髻鬟②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③寸許。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④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墮事⑤,瀟然⑥于山石草木之間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適與余近,余之游將自此始,惡能⑦無紀⑧?己亥之二月也。
[注釋]①靧huì:洗臉。②髻jì鬟huán:環形發髻。③鬣lié:獸頸上的長毛,這里形容不高的麥苗。④罍léi,酒杯。⑤墮huī事:耽誤公事。墮,壞、耽誤。⑥瀟然:悠閑自在的樣子。⑦惡wū能:怎能。惡,怎么。⑧紀:通“記”,記錄。
55.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詩歌305篇。
B.《小石潭記》的作者是唐朝的柳宗元,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記”是中國古代一種文體,可以記人、事、山川名勝、器物建筑等。
D.《小石潭記》屬于記人類,《滿井游記》屬于記山川名勝類。
56.一詞多義是漢語中的常見現象。下列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潭中魚可百許頭 不可名狀 B.鱗浪層層 錦鱗游泳
C.水尤清冽 怨天尤人 D.乃記之而去 揚長而去
57.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2)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
58.下面對《蒹葭》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詩歌中主人公在深秋露重霜濃之時,徘徊岸邊,上下求索,尋找“伊人”而不得。
B.每一章開頭寫景起興,烘托清冷氣氛,抒發主人公凄婉惆悵之情。
C.“白露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表明地點的變化,暗示“伊人”難以尋覓。
D.全詩采用重章疊句的形式,有一唱三嘆、回環往復的美感,同時深化了詩歌的意境。
59.乙丙兩文都是情景交融,但抒發的情感有所不同,請簡要分析。
60.自然美景,牽動著文人墨客的悲喜。請你結合上面選文,將下面的表格補充完整。
【甲】 【乙】 【丙】
語句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手法 (1)_________ 情景交融 比喻
作用 用蘆葦、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蕭索凄迷的氛圍,烘托了人物所思不見的惆悵。 用小石潭上景物的幽僻凄清,含蓄地表達了(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句生動形象地描繪了(4)____________,洋溢著作者對北國早春景象的悠然神往之情。
十一、(2024年吉林省中考)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材料二:
故鳥有鳳而魚有鯤。鳳凰上擊九千里,絕①云霓,負蒼天,足亂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②,夫藩籬之鷃③,豈能與之料天地之高哉!鯤魚朝發昆侖之墟④,暴鬐⑤于碣石,暮宿于孟諸⑥,夫尺澤之鯢⑦,豈能與之量江海之大哉!
故非獨鳥有鳳而魚有鯤也,士亦有之。夫圣人瑰意琦行⑧,超然獨處,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為哉!
(節選自《古文觀止卷四·楚辭》)
【注釋】①絕:超越。②足亂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腳踏浮云,翱翔在極高遠的天空。③藩籬:籬笆。鷃:一種小鳥。④墟:山腳。⑤暴(pú):暴露在陽光之下。鬐(qí):魚脊鰭。⑥孟諸:澤名。⑦鯇(ní):一種小魚。⑧瑰意琦行:卓越不凡的思想行為。
材料三: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61. 莊子,名周,戰國時期哲學家,________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62. 下列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 怒而飛 陰風怒號 B. 志怪者也 處處志之
C. 鯤魚朝發昆侖之墟 野芳發而幽香 D. 暮宿于孟諸 暮投石壕村
63. 把下面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
故非獨鳥有鳳而魚有鯤也,士亦有之。
64. 朗讀有助于了解文意,體悟感情。材料二結尾處“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為哉”,應該用下列哪種語氣來讀?請說明理由。
A.平淡 B.祈使 C.反問 D.遲疑
65. 大鵬形象的塑造,是莊子對中國古代文學一個了不起的貢獻。請結合材料,分析這一形象對后世產生深遠影響的原因。
66. 上述三則材料都運用了想象這一寫作手法,請從中任選一例分析其妙處。
十二、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雖有佳肴
【甲】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乙】
雖有嘉肴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丙】
曾參①殺人
昔者曾子處費②,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③者而殺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殺人。”織自若。有頃焉,人又曰:“曾參殺人。”其母尚織自若也。頃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懼,投杼逾墻而走。夫以曾參之賢,與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則慈母不能信也。
(節選自《戰國策》
【注】①曾參:即曾子,戰國時人。②費:魯國的地名。③族:姓。
67.【甲】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____________(人名);【乙】文選自《禮記》,此書為戰國至秦漢間___________家論著的匯編。
68.結合一詞多義積累卡片,完成填空。
編號 01 ①自己,自身。②始。③自然。④原來,本來。⑤介詞。從。 編號 02 ①選擇。②順從。③如同,像。④代詞。你,你的。
自 若
(1)根據【乙】文“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中的“自”的解釋,該句可作為01號卡片中第________(填序號)個義項的例句。
(2)【丙】文中當他人兩次告知曾母“曾參殺人”時,曾母都表現為“織自若”,聯系上下文推斷“自若”可解釋為______________。這一詞義在我們的日常用語中仍然被廣泛使用,如:鎮定自若。
69.用現代漢語翻譯畫線句。
(1)故曰:教學相長也。
(2)投杼逾墻而走。
70.比較【甲】詩和【丙】文,完成下列表格。
人物 面對的情況 人物表現 人物心理
【甲】詩中的老翁 ①“______”(原文) 翻墻逃跑 驚慌
【丙】文中的曾母 有三人告之“曾參殺人” 第一、二人告之曾母,②“______ ”(原文) 第三人告之曾母,③“______ ”(原文)
71.【乙】【丙】兩文都體現了古人的智慧。【乙】文把“至道”比作“①____________”,更通俗易懂地強調了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丙】文借曾母最終相信以賢聞名的曾參殺人的故事,告誡人們:③________________
72.經典古詩文中往往都蘊含著【乙】文談的“至道”,鼓勵著廣大莘莘學子。請你說說“至道”的含義,寫出《望岳》中蘊含“至道”的詩句,并說說你的理解。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至道: 詩句:
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韓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圣朝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①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②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注釋:①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想替皇帝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殘余的生命。弊事:政治上的弊端,指迎佛骨事。肯:豈肯。衰朽(xiǔ):衰弱多病。惜殘年:顧惜。②雪擁藍關馬不前:立馬藍關,大雪阻攔,前路艱危,心中感慨萬分。擁:阻塞。
材料二
馬說
韓愈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 A )其真不知馬也( B )
材料三
韓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無名位。愈生三歲而孤,養于從父兄。念自以孤子,幼刻苦學儒,不俟獎勵。
鳳翔法門寺有護國真身塔,塔內有釋迦文佛指骨一節,其書本傳法,三十年一開,開則歲豐人泰。十四年正月,上令中使杜英奇押宮人三十人,持香花赴臨皋驛迎佛骨。自光順門入大內,留禁中三日,乃送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廢業破產、燒頂灼臂而求供養者。愈素不喜佛,上疏諫之。疏奏,憲宗怒甚。乃貶為潮州刺史。
(節選自《舊唐書》)
73.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馬說》作者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昌黎”,他與《小石潭記》的作者柳宗元并稱“韓柳”,同列唐宋八大家。
B.《馬說》借千里馬的遭遇發不平之音,激起古今許多有才之士的共鳴。
C.《馬說》《小石潭記》《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體裁即文題中的“說”“記”“歌”,都屬于古代文學體裁。
D.“說”是古代一種議論文體,用以陳述作者對某些問題的看法,相當于現在的說明文。周敦頤的《愛蓮說》和韓愈的《馬說》都是借物說理。
74.解釋材料三中加點的詞語。
文言詞語 方法 解釋
策之不以其道 【詞類活用】《齊諧》者,志怪者也。(《《莊子》二則》) (1)______
執策而臨之 【成語推斷】臨危不懼 (2)______
不俟獎勵 課內遷移法:俟其欣悅 (3)__________
百姓有廢業破產 語境推測法:下文“破產”“燒
頂灼臂而求供養” (4)___________
75.把材料二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2)愈素不喜佛,上疏諫之。
76.材料一“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一聯被評價為“景闊情悲,蘊涵深廣”。請根據這首詞的內容,談談你的理解。
77.朗讀文言文時,需要注意句子的語氣,請你閱讀【乙】文下面的句子,在A、B兩處橫線上填上恰當的標點符號,并指出該句應讀出怎樣的語氣。
(1)其真無馬邪(A________) (2)其真不知馬也(B________)
(3)A句語氣:_________ ; B句語氣:
78.請根據上述材料,簡要談談你對下面這段話的理解。
梁衡在《讀韓愈》一文中認為,人生的逆境約分四種,處逆境之心也分四種。韓愈是處在“心境之苦,懷才不遇”“事業受阻,功敗垂成”的逆境,卻選擇了“見心明志,直言疾呼”“泰然處之,盡力有為”的心態。
十四、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節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材料二:
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仲淹二歲而孤,母更適長山朱氏,從其姓,名說。少有志操,既長,知其世家,乃感泣辭母,去之應天府,依戚同文學。晝夜不息,冬月憊甚,以水沃面;食不給,至以糜粥繼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舉進士第,為廣德軍司理參軍,迎其母歸養。……仲淹內剛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時方貧,其后雖貴,非賓客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能自充,而好施予,泛愛樂善。死之日,四方聞者,皆為嘆息。
(節選自《宋史·范仲淹傳》)
材料三:
漁家傲·秋思
范仲淹①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注釋:①范仲淹主要經歷:(1)公元1033—1035年,因力挺年輕的宋仁宗而得罪權貴,被貶出京。又因在蘇州任上治水有功,被調回京。不久因痛斥權相,又被放逐。(2)公元1040年,西夏連年侵宋,范仲淹被啟用承擔西北邊疆防衛重任。《漁家傲·秋思》作于此時。(3)慶歷三年(1043),邊事稍寧,范仲淹被召回京。實施新政,政治局面煥然一新。(4)慶歷五年(1045),遭反對派攻擊被外放,任所百姓皆安居樂業。
79.范仲淹,字希文,謚號 ,他是 (時期)政治家、文學家。(1分)
80.下列加點詞意思不同的一項是( )(2分)
A.予觀夫巴陵勝狀 岳陽樓之大觀也
B.去之應天府 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C.既長,知其世家 即加冠
D.人不寐 乃悟前狼假寐
81.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妻子衣食,僅能自充,而好施予,泛愛樂善。
82.從重音、語氣等角度對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句子進行朗讀設計并簡述理由。(3分)
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83.下列對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范仲淹從小有遠大抱負,學習刻苦,進士及第后也不忘本,對待母親恭敬孝順。
B.范仲淹雖經歷宦海沉浮,但他始終忠于皇帝,心系國家,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C.《漁家傲·秋思》中“衡陽雁去無留意”反映邊塞秋天的寒冷和蕭瑟,暗含傷感。
D.“羌管悠悠霜滿地”寫夜深霜重,將士們仍在營中奏樂,體現了苦中作樂的豪情。
84.小語準備錄制一個關于范仲淹的微視頻,他想從下面A、B兩項中選擇一項作為微視頻結尾字幕,體現范仲淹的形象。請你結合上面詩文材料,給他提出選擇建議并說明理由。(4分)
A.自古一代帝王之興,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仲淹諸賢,無愧乎此。
B.偉大的詩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的痛苦和幸福的根,深深地伸進了社會和歷史的土壤里。
十五、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醉翁亭記
【甲】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乙】
醉翁亭記(節選)
歐陽修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丙】
書上元夜游
蘇軾
己卯上元,余在儋耳①。有老書生數人來過,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從之。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民夷雜糅②,屠沽③紛然,歸舍已三鼓④矣。舍中掩關熟寢,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為得失?過⑤問先生何笑,蓋自笑也;然亦笑韓退之釣魚無得,更欲遠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魚也。
[注釋]①儋耳:今海南儋州,蘇軾被貶之地。②民夷雜糅:漢族人和少數民族人混雜。③屠沽:屠戶和賣酒的人,這里指各種商販。④三鼓:三更。⑤過:蘇軾幼子。
85.【甲】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___________;歐陽修和蘇軾是 時期的文學家。
8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臨溪而漁( ) (2)予欣然從之( )
87.前人評論【甲】詩時曾說:“尾聯看似平淡,實乃點睛之筆,不能忽略”。請賞析尾聯中的“長精神”三字。
88.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1)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
(2)然亦笑韓退之釣魚無得,更欲遠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魚也。
89.下列對古詩文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甲】詩中的“巴山楚水”是指詩人的被貶地。
B.【乙】文中的“山肴野蔌”是指野味野菜。
C.【丙】文作者夜游是因為被“良月嘉夜”吸引,于是邀友人同行。
D.“棄置身” “太守”和“先生”所指的都是所在詩文的作者。
90.【乙】文中寫_____________和太守之宴,描繪了一幅太平祥和的生活場景;【丙】文中的“______________”描繪了小城上元節的繁榮景象和人民安居樂業的畫面。
91.以上三篇古詩文的作者都是被貶謫的官員,但表達的中心各不相同。
【甲】詩中表現了詩人 的人生態度;【乙】文則表達了作者_____________的思想;【丙】文中作者夜游后“放杖而笑”,其中包括“自笑”和“笑人”,“自笑”是表達月夜暢游后的悠然自得,“笑人”是他夜游后得出了一個人生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六、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甲】
①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②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張岱《湖心亭看雪》)
【乙】
①客夏①游黃山白岳,見竹筏行溪林間,好事者栽酒從之,甚適。因想吾家西湖上,湖水清且廣,雅宜此具,歸而與吳德聚謀制之。朱欄青幕,四披之,競與煙水云霞通為一席,泠泠②如也。按《地理志》云:“有梅湖者,昔人以梅為筏,沈③于此湖,有時浮出。至春則開花,流滿湖面。”友人周東音至,遂欣然題之曰“浮梅檻”。
②每花月夜,及澄雪山陰,于時與韻人禪衲,尚羊④六橋。觀者如堵,具嘆西湖千載以來未有,當時蘇白、風流,意想不及。
(節選自黃汝亨《浮梅檻記》有刪改)
【注釋】①客反:去年夏天。客,過去的。②泠泠:清涼凄清的樣子。③沈:同“沉”,沒入水中。④尚羊:同“徜徉”,悠閑地徘徊。
【丙】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92.白居易是______(朝代)詩人;張岱是 (朝代)文學家。
93.根據語境,參考方法提示,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
文言語句 方法提示 解釋
(1)上下一白 詞語推斷法:一路平安 (1)
(2)觀者如堵 查閱詞典法:①墻,墻壁;②堵塞;③筑墻的計量單位。(摘自《古代漢語詞典》) (2) (填序號)
(3)遂欣然題之曰“浮梅檻” 課內遷移法:遂逐齊師。《曹劌論戰》 (3)
94.把甲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觀者如堵,具嘆西湖千載以來未有
95.甲文中“天與云與山與水”中的“與”能否改成頓號?請結合語段內容談談你的看法。
96.下面詩句與“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一句描寫的時令最接近的一項是( )
A.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無題》)
B.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其五>)
C.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D.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次北固山下》)
97.同為游西湖,張岱雪夜“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黃汝亨乘“浮梅檻”泛舟湖上,白居易盡興游玩。請結合具體內容分析三位作者的心境。
九下
十七、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甲】
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
魚我所欲也
①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②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丙】
楊文仲
楊文仲,眉州彭山人。寶祐元年,登進士第。添差通判臺州①。故事,守貳尚華侈②。正月望,取燈民間,吏以白,文仲曰:“為吾然一燈足矣。”牙契③舊額歲為錢四萬緡,累政增至十六萬,開告訐以求羨④。文仲曰:“希賞以擾民,吾不為也。”及元兵渡江,畿甸⑤震動,朝士多棄去者,侍從班⑥唯文仲一人而已。尋以疾改集英殿修撰⑦,知泉州。待次而卒。
【注釋】①添差通判臺州:添差,添加的差遣;通判,官名。②守貳尚華侈:知州、通判等官員崇尚奢華。③牙契:買賣稅。④開告訐以求羨:官府鼓勵告密揭發以求取更多錢款。⑤畿甸:京城地區。⑥侍從班:在朝堂侍班。⑦集英殿修撰:官名。
1.乙文作者孟子是__________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2.解釋下列句中畫線的詞。
(1)留取丹心照汗青( ) (2)尋以疾改集英殿修撰( )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文仲曰:“為吾然一燈足矣。”
4.孟子認為,在“生”與“義”無法兼顧時,應當__________。文天祥和楊文仲同朝為官,他們用自己的言行印證了孟子的觀點。文天祥在甲詩中寫道:“_________,_________”;丙文中楊文仲的行為是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話回答)。
5.丙文敘述了楊文仲為官期間的三件事。通過前兩件事可以看出他還是一個________、__________的官員。
6.下列對詩文的理解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甲詩丙文的作者都是通過敘寫個人的人生經歷來表達自己的人生追求。
B.文天祥和楊文仲具有共同的精神品質,他們就是孟子所說的“賢者”。
C.甲詩乙文皆采用直抒胸臆的寫作手法,充分體現出兩位作者的凜然之氣。
D.三篇詩文都運用了設問、比擬的修辭手法來增強作品主題思想的表達效果。
7.《魚我所欲也》中的這段選文,采用了什么樣的論證方法?文天祥的故事可以證明這篇文章的觀點嗎?
十八、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甲】
行路難 (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乙】
送東陽馬生序(節選)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丙】
凌曉樓先生曙①,嘉慶間江淮大儒也。先生以一孤童,貧而居市,十歲就塾,年馀,讀“四子書”未畢,即去鄉,作雜傭保。然停作輒默誦所已讀書,苦不明詁解。鄰之富人,為子弟延經義師,先生乘夜狙②其軒外,聽講論。數月其師覺之乃閉外戶不納。先生憤甚,求得已離句③之舊籍于市,私讀之達旦,而日中傭作如故。
(選自《郎潛紀聞》,有刪改)
8.【甲】詩作者是 。【乙】文作者是 。
9.下面對《行路難》(其一)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詩的一二句用夸張筆法營造歡樂的宴飲氣氛,與三四句詩人的悲苦情緒形成反差。
B.詩的五六句用“冰塞川”“雪滿山”這樣形象化的語言,寫出了仕途的艱難。
C.詩的七八句用姜尚、伊尹的典故,表達詩人一展宏才的愿望和有為于當世的理想。
D.整首詩始終籠罩在苦悶、惆悵的情緒中,最后兩句表明詩人對前途仍有所期待。
10.下面對【乙】文的理解有誤一項是( )
A.“序”,文體名,本文是一篇贈序,有臨別贈言的性質,內容多推重、贊許或勉勵之辭。
B.天寒抄書,非嗜學者難以如此。“不敢稍逾約”照應“計日以還”,表現了作者的誠信。
C.“窮冬”“烈風”“大雪”,通過描寫惡劣的環境從正面烘托作者從師求學的旅途之艱。
D.“被”“戴”“腰”“佩”“備”動詞連用,寫出“同舍生”生活之奢華,生動傳神。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含義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走送之 老翁逾墻走
B.而日中傭作如故 故天將大任于是人也
C.無從致書以觀 不以物喜
D.先生乘夜狙其軒外 其如土石何
12.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1)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2)然停作輒默誦所已讀書。
13.請用“/”給【丙】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
數月其師覺之乃閉外戶不納
14.請根據【乙】【丙】兩文內容,填寫下表。
共同特點 具體表現(用自己的話概括)
“嗜學” 宋濂: (1)
凌曙: (2)
白天做工,夜晚在窗外聽鄰居家老師講課
(3)
15.面對磨難,【甲】詩作者并未放棄追逐理想,而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勉勵自己。【乙】【丙】兩文中宋濂和凌曙雖然都因“__________”(用文中的一個字來概括)造成求學艱難,但他們都努力克服,一心向學。這三則材料共同啟示我們:__________ (用自己的話概括)。
十九、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出師表》)
【材料二】
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 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曹劌論戰》)
【材料三】
①孫子謂田忌曰:“彼三晉之兵,素悍勇而輕齊,齊號為怯,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兵法:百里而趨利者蹶上將,五十里而趨利者軍半至。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明日為五萬灶又明日為三萬灶。”龐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齊軍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過半矣。”乃棄其步軍,與其輕銳倍日并行逐之。
②孫子度其行,暮當至馬陵。馬陵道狹,而旁多阻隘,可伏兵。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到,曰:“遂成豎子之名!”齊因乘勝盡破其軍,虜魏太子申以歸。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
(《資治通鑒·馬陵之戰》)
【材料四】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16.《出師表》作者是 時期的 (人名)。
17.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誠宜開張圣聽 開誠布公 B.以光先帝遺德 不遺余力
C.再而衰 衰草連天 D.故克之 以柔克剛
18.請你幫小文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
(2)馬陵道狹,而旁多阻隘,可伏兵。
19.學習探究后,小組提煉出英雄之氣的三個內涵,請結合材料,補全空缺內容
內涵 例證
忠 曹劌不顧反對,主動請見。
諸葛亮①_________
智 曹劌從戰指揮,善抓戰機。
孫臏②_________
勇 諸葛亮③ _______
蘇軾④__________
20.小雨對文本四不太理解,請幫他選出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詞描繪冬獵盛況,上片寫出獵場面,極其壯觀,使人有親臨其境之感;下片向朝廷請戰,豪情壯志躍然紙上。
B.詞中運用馮唐持節赦免魏尚的典故,含蓄委婉地表示:希望朝廷能派人來赦免他的罪名,讓他有機會到西北邊防抵抗外敵入侵。
C.寫作此詞時,作者年近不惑,而詞中卻自稱“老夫”,顯然有時不我待、功業未就的遲暮消極之感。
D.季羨林說:“蘇軾是中國文學史和藝術史上最全面的偉大天才。”蘇軾的才能是多方面的,在詞的創作上,他擺脫了婉約派的傳統,創豪放詞派,與辛棄疾并稱。
21.小吉探究文本四發現,這首詞的下片盡顯詞人的豪邁英雄氣。請你結合詞的下片內容,寫一寫作者是如何表現“豪”字的呢?
二十、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甲】
鄒忌諷齊王納諫(節選)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乙】
出師表(節選)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煩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丙】
齊景公游于海上而樂之,六月不歸,令左右曰:“敢有先言歸者,致死不赦。”顏燭趨①進諫曰:“君樂治海上,不樂治國,而六月不歸。彼儻②有治國者,君且安得樂此海也?”景公援戟將斫③之。顏燭趨進,撫衣待之,曰:“君奚不斫也?昔者桀④殺關龍逢⑤,紂⑥殺比干⑦;君之賢,非此二主也;臣之材,亦非此二子也。君奚不斫?以臣叁⑧此二人者,不亦可乎?”景公說,遂歸。
【注釋】①顏燭;春秋時齊國人。②儻:倘若或者。③斫(zhuó):砍。④桀:夏朝末代君王夏桀,相傳是個暴君。⑤關龍逄(páng):夏桀之臣,因諫被殺。⑥紂:商朝末代君王商紂王,相傳是個暴君。⑦比干:商代貴族,因屢次勸諫紂王,被剖心而死。⑧叁:這里指排在第三位。
22.本文選自《__________》,舊傳是西漢 _________(人名)編纂。
2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上書諫寡人者
B.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C.吾與徐公孰美? 明日徐公來,孰視之
D. 君且安得樂此海也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
24.“此所謂戰勝于朝廷”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足以顯出鄒忌進諫之后的成效;“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了諸葛亮出山后面臨的緊急情況。
25.鄒忌、諸葛亮身上都強烈地體現著責任和擔當。《過零丁洋》中也有詩句能展現出詩人對國家、民族的責任和擔當。請寫出該組詩句,并說說你的理解。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詩句:_____
理解:_______
26.“進諫”是指對君主、尊長或朋友進言規勸。進諫的方式有很多種。請結合【甲】【乙】文章內容,說一說鄒忌和諸葛亮的勸諫藝術有哪些高妙之處。
27.根據【丙】文內容,說一說顏燭趨勸諫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二十一、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甲】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乙】
出師表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A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B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丙】
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C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①對于渭南。亮每患糧不繼,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耕者雜于渭濱居民之間,而百姓安堵②,軍無私焉。D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軍,時年五十四。及軍退,宣王案行③其營壘處所,曰:“天下奇才也!”
[注釋]①司馬宣王:司馬懿。②安堵:安居;安定。③案行:巡視。
28.【甲】詞題目中的“破陣子”是________________;【乙】文《出師表》中“表”是 。
29.解釋下面句中的加點詞。
(1)遂許先帝以驅馳( ) (2)及軍退( )
30.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的畫線句,正確的一項是:( )
A.違背自己的身份和意愿 B.每到晚上就會憂傷感嘆
C.用流馬運送(軍糧) D.對峙了近一百天
31.丙文中的“己志”,就是乙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甲詞中的“ ”意思相近。
32.丙文中諸葛亮“分兵屯田”的做法和乙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策略是一樣的,目的是為了_______________。
33.仿照甲詞結尾思想情感的變化、補寫丙文的結尾。
天下奇才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下列對[甲] [乙]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破陣子》首句用一個“醉”字,塑造了一個失意者的形象。
B.《出師表》中追述托付之事,是為這次出師尋找正當的理由。
C.[甲][乙]都表達了作者想要“了卻君王天下事”的雄心壯志。
D.[甲][乙]都表現了作者面對夢境,“夙夜憂嘆”的悲壯之情。
35.假如有甲詞作者的朋友,借用[乙]文中的話來寬慰“可憐白發生”的他。你認為會是哪一句?簡述理由。
二十二、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甲】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乙】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錘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丙】
相見甚歡
王阮亭宦①廣陵,一夕雪甚,漏且三十下,風籟②窈窕,街鼓寂然。燈下簡篋中故書,得吳賓賢詩,且讀且嘆,遂泚筆③為序。明日,走急足④馳二百里寄之。吳感其意,為刺舟⑤來郡城,相見甚歡。
[注釋]①宦:做官。②風籟:風聲。③泚筆:以筆蘸墨。④急足:指快速傳送文書、書信的人。⑤刺舟:撐船。
36.甲詞中“西江月”是____,乙文選自《_____》一書。
37.解釋文中的加點詞。
(1)伯牙破琴絕弦( ) (2)燈下簡篋中故書( )
(3)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 ) (4)舊時茅店社林邊( )
38.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巍巍乎若太山。
(2)吳感其意,為刺舟來郡城,相見甚歡。
39.根據伯牙、鐘子期的傳說,人們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_____________”,用成語“______________”比喻知音難覓或樂曲高妙。
40.甲詞丙文都寫了夜景,從甲詞中_____、稻香、蛙聲和丙文中“一夕雪甚”看出,甲詞丙文的季節不同,甲詞是_____季,丙文是 季;甲詞寫景表達了作者________之情,丙文寫景營造了王阮亭讀書的氛圍。
41.鍾子期死后,伯牙“終身不復鼓琴”的具體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話回答)伯牙的做法和丙文中吳賓賢“為刺舟來郡城”的舉動都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考點三 古詩文比較閱讀(課標22篇段)
一、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甲】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雍也》)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論語·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乙】
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選自《送東陽馬生序》)
【丙】
呂文懿勤學,至老不倦。居秘閣①,圖書左右,有得即識之,手錄口誦,自愿至昃②不輟。慕歸,少暇,即為門人誦解書史。退則吾伊③聲復達于外,蓋寢不移時④而起。所修宋元通鑒續編,義例⑤精甚,有先儒所未到者。書成,須發殆白。
【注釋】①秘閣:古代宮中收藏珍貴圖書之處。②昃(zè):指日西斜。③吾伊:伊吾,咿吾。讀書聲。④不移時:不一會兒。⑤義例:闡明義理的事例。
1.乙文作者________,他是________(朝代)文學家。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1)窮冬烈風( ) (2)有得即識之( )
(3)以中有足樂者( ) (4)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丙文中的畫線句。
有得即識之,手錄口誦,自愿至昃不輟。
4.下列對甲文內容理解不當的一項是( )
A.顏回沒有因為物質條件的貧困而憂愁。
B.孔子反對用不正當的手段謀求富貴。
C.“賢哉,回也!”是倒裝句,突出了孔子對顏回高尚品質的贊嘆。
D.“飯疏食”“曲肱而枕之”中的“飯”“曲”意思分別是粗糧、彎著。
5.(1)乙文中作者外出從師求學的艱難有:①自然環境嚴酷;②____________。
(2)丙文呂文懿勤學表現在: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6.甲乙兩文都談到了“苦”與“樂”,孔子、顏回以____________為樂,乙文作者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樂,忘記了生活的艱苦;乙丙兩文都談到了勤學,乙文作者因勤學苦讀終成一代文宗大儒,丙文呂文懿因勤學不倦,編撰的史書達到“ , ”的高度。
7.求學離不開求師。孔子認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宋濂則追隨“鄉之先達”為師,結合選文談談孔子和宋濂的求師之道帶給你怎樣的啟示。
1.宋濂 明代
2.(1)深(2)得到(3)快樂(4)以……為快樂
3.凡是能夠得到的(圖書)立即就讀,親自抄錄并進行誦讀,從早晨到傍晚從不停止。
4.D 【解析】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和辨析。D.有誤,“飯疏食”中的“飯”意思是“吃”,在這里用作動詞,表示食用的動作;故選D。
5.生活條件艱苦 勤奮刻苦 珍惜時間
6.精神充實 內心有足以快樂的事 義例精甚,有先儒所未到者
7. 示例:孔子認為“三人行必有我師”,強調每個人都有可借鑒之處,我也應該廣泛求師,擇善而從,不斷 完善自我;宋濂追隨“鄉之先達”為師,遇到問題可以及時得到解答,我也應該多向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學習,迅速 提升自己的修養。
參考譯文:【丙】呂文懿勤奮學習,到老年也不倦怠。身居秘閣,到處都是圖書,凡是能夠得到的立即就讀,親自抄錄并進行誦讀,從早晨到傍晚從不停止。(呂文懿)晚上回來,只要稍有空閑,就給門生弟子朗誦講解經史一類的書籍。他 所編修的《宋元通鑒續編》,闡明義理的事例十分精當,有很多古代儒者所沒有闡述到的。《宋元通鑒續編》編 成時,(他的)胡須頭發幾乎全白了。
二、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甲]
貶朗州
秋詞(其二)
劉禹錫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①人狂。
[乙]
謫連州
永貞元年,予始以尚書員外郎坐黨累。由補茲郡。居無何,吏議以是遷也不足償其責,故道貶為朗州司馬。后十年,詔書征還,抵京師,俄復前命,佩故印綬②而南。曩之騎竹馬北向相徯③者,咸仕郡縣,巾鞲④來迎。下車之日,私唁且笑。既視事,得前二千石名姓于壁端,宰臣王晙、幸卿劉晃、儒官嚴士元、聞人韓泰僉拜焉。或久于其治,功利存乎人民;或不之厥⑤官,翹顒⑥載于歌謠。馀不佞,從群公之后。肇⑦武德⑧距于今,凡五十有七人,所舉者四君子,猶振裘之于領袖焉。元和十一年七月二十四日,刺史中山劉某記。
(節選自劉禹錫《連州刺史廳壁記》)
[丙]
遷和州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緣,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劉禹錫《陋室銘》)
【注】①嗾sǒu,這里是使的意思。②綬:系印章的絲帶。③徯xī:等待。④巾鞲gǒu:頭巾和單衣,古代士人的盛服。⑤厥:那。⑥翹顒yóng:翹首仰慕。⑦肇zhào:開始。⑧武德: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年號。
7.《陋室銘》作者是_____代(朝代名)_______家劉禹錫。(1分)
8.發揮想象,用生動的語言描繪《秋詞(其二)》前兩句的畫面。(2分)
9.根據提示,完成表格填空。(2分)
文言詞句 方法 解釋
予始以尚書員外郎坐黨累(坐) 查閱字典:A、座位。B、訴,對質。C、因……犯罪,治罪。D、兩膝著地,臀部壓在腳跟上。 ①選第______項
咸仕郡縣(咸) 成語參考:老少咸宜 ②______
凡五十有七人(凡) 語境推斷:聯系上下文推敲 ③______
無案牘之勞形(勞) 語法推斷:根據詞語所在的語法位置推斷它的活用現象。 ④______
1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2分)
(1)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2)居無何,吏議以是遷也不足償其責,故道貶為朗州司馬。
11.結合內容,品讀下面兩句中的“笑”,體會劉禹錫在連、和兩州時的心境變化。(4分)
(1)下車之日,私唁且笑。
(2)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12.閱讀劉禹錫的“生平經歷圖”及詩文,探究其被稱為“詩豪”的原因。(4分)
7.唐 文學
8.霜降時節,山明水凈,夜晚白露凝結成霜;遠處有多個樹木,有的深紅色,有的淺黃色,耀眼奪目,絢爛繽紛。
9.(1) (2)都(3)總共(4)使……勞累
10.(1)苔痕蔓延到臺階上,使臺階都綠了;草色映入珠簾,使室內染上青色。
(2)過了不久,官吏議論因為這次貶謫不足以償還罪責,所以半路上又被貶為朗州司馬。
11.①句中的“笑”是嘲笑,是指剛到任的那天,連州的人都私下像慰問遭遇喪事者一樣慰問他,嘲笑他。寫出了劉禹錫處 境的艱難,心境的落寞。②句中的“笑”寫出了作者盡管居室簡陋、物質匱乏,但因品德高尚而自有一種超越物質的神奇精神力 量。表現了作者安貧樂道的高雅志趣。
12.詩歌風格:劉禹錫的詩,詩中有理,被貶之后,他創作的古詩更是體現出自己不折不撓,傲岸不屈的精神,比如·斯 是陋室,惟吾德馨”,剛直豪放又不缺清新自然。
政治主張:劉禹錫在政治上是主張革新的,積極地參加永貞革新,他敢于直接諷刺當時朝中權貴,可謂勇敢之至。
個人心境:在劉禹錫被貶后,失敗后,他依然微笑、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是一位少有的豪杰英雄,因此,在后人眼中,劉禹 錫就是“詩豪”。
參考譯文:
【甲】秋天了,山明水凈,夜晚已有開始降下白霜;滿樹的葉枝現在已經有紅有黃。如果你不相信秋景是這樣清雅美麗,可試上高 樓一望,頓時會讓你感到徹骨的清澈,心境澄靜,怎會像繁華濃艷的春天那樣讓人輕狂。
【乙】永貞元年,我起初以尚書員外郎的身份因朋黨的過失而受牽連。因此出京任茲郡的官職。過了不久,官吏議論因為這次貶謫 不足以償還罪責,所以半路上又被貶為朗州司馬。又過了十年,皇帝下詔書征召我回京,到了京師,不久恢復之前的任命,戴上以 前的印章綬帶向南。從前的幼時好友面向北等我的,都是在郡縣做官的士人出來迎接。到任的那天,私下安慰笑笑。到職辦公,在 壁端處發現了二干石官員的姓名,宰相王脧、貴臣劉晃、掌管學務的官員或官學教師嚴士元、有名望的人韓泰金都來拜訪。有的治 理時間長,對百姓有很大好處;有的不就職那官,對歌謠翹首仰慕。我不才,跟隨在這些人之后。從武德開始到現在,總共57人, 推舉的四個人,就好像是表率中的人的核心。元和十一年七月二十四日,刺史中山劉某記。
三、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甲】
己亥雜詩(其五)
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乙】
愛蓮說(節選)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丙】
書詠蘭詩后
白居易①
蘭為國香,東南山澤澗多產之,當春深時,幽巖曲澗,窈然自芳。然往往有蟲嚙之,自其華初生時,輒已被嚙而萎。即幸而能自發榮,亡何②又嚙輒萎。其幸得脫者,僅十二三焉。
歲已未,余讀書山中,每晨起,輒捕蟲投之澗水,漂沒以去,于是蘭遂大盛,每臥苔藉③蘭,蓋幽香未嘗不入吾懷也。而蘭產于遐荒絕壑,不遇好事者④愛惜,而制于毒蟲惡物,以沮⑤其天者,豈少也夫!余既為詩以志之,而復為書其說如此。
【注】①本文寫于白居易尚未入仕又渴望入仕時。他寒窗苦讀,睹蘭發思,感慨成才路艱。②亡何:不久。③藉:枕靠。④好事者:熱心助人的人,此處褒義。⑤沮:阻礙,破壞。
13.《己亥雜詩》的作者是 ;《愛蓮說》的作者是 。 (1分)
14.下列對【甲】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這首詩的詩題“己亥”點明了作詩的年份,詩中的“落紅”進一步點明是在暮春時節。
B.詩歌前兩句真實地反映了詩人復雜的心境:離別的愁緒和回歸的喜悅相互交織。
C.詩歌后兩句從落花到春泥展開聯想,渴望化作春泥培育呵護來年花朵,但壯志難酬,情感消沉。
D.“白日斜”三字勾勒景物,以夕陽西沉、暮色蒼茫的氣氛,強化詩人離京時的眷戀、悵惘之情。
15.結合方法提示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2分)
可愛者甚蕃 【查字典法】①茂盛。②眾多。③繁衍。 A.蕃______
同予者何人 【成語聯系法】予取予求 B.予______
然往往有蟲嚙之 【字源推斷法】會意字,從口,從齒。 C.嚙______
豈少也夫 【課內遷移法】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D.豈______
16.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①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②自其華初生時,輒已被嚙而萎。
17.【甲】詩和【乙】文的作者都以花明志,請分析甲詩中,作者如何用花來表達情懷?(3分)
18.結合文章具體內容,從寫作手法分析【乙】【丙】兩文的相同之處。(4分)
13.龔自珍 周敦頤
14.A【解析】本題考查內容的理解與分析。 A.有誤,“落紅”是作者的聯想,不能點明時令。故選A。
15.A.多B.我C.啃食D.難道
16.①潔凈地挺立在那里,可以從遠處觀賞但不能貼近輕慢地玩弄。②從它們花剛長出時,就已經被蟲子啃食而枯萎了。
17.詩中作者贊揚了落花的奉獻精神,并自比落花,抒發了詩人雖辭官,但仍然關心國家前途命運,仍想為國家貢獻力量的情 懷。
18.兩文都使用“托物言志”手法。《愛蓮說》中“蓮”的生長環境、形態、香氣、風度等,抒發作者雖處濁世,但不慕名利、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與志向。《書詠蘭詩后》中“蘭”的形態、氣味,抒發作者愛惜人才,呵護人才成長的美好期望的志向。
【丙】參考譯文:蘭花很香,在東南一帶的山川溪流邊有很多,每當春意濃郁時,在那深幽的山巖、曲折的小溪邊,幽靜地開放。然而常 常有蟲子會啃食它們,從它們花剛長出時,就已經被蟲子啃食而枯萎了,即使有幸免能長得好的,過不了多久也就枯萎了。這些蘭 花能幸免于難的,僅僅只有十分之二三啊。
在己未年的時候,我在山中讀書,每天早起,就去替蘭花捕蟲并把蟲丟到水中,讓蟲子隨水漂走,于是這樣蘭花就長得很茂 盛,每當我躺在岸邊青苔上,頭靠著青草時,那蘭花的幽香沒有不到我的懷中來的。然而生于遠處的荒野或絕壁上的,如果不遇到 好事的人的愛惜卻被毒蟲惡物阻礙它的天性生長的,難道還少嗎!我已經寫了關于蘭花的詩,現在又寫了這篇文章。
四、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甲】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乙】
三峽
酈道元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 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丙】
二十六日,發大溪口,入瞿塘峽。兩壁對聳,上入霄漢,其平如削成。仰視天,如匹練然。水已落,峽中平如油盎①”。過圣姥泉,蓋石上一罅②。人大呼于旁則泉出,屢呼則屢出。晚至瞿塘關,唐故夔州,與白帝城相連。關西門正對灔澦堆③。堆,碎石積成,出水數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漲時,水又高于堆數十丈。”
(節選自陸游《入蜀記》)
【注釋】①油盎:油瓶。②罅:裂縫。③灔澦堆:在瞿塘峽口,是江心突出的巨石。
19.[甲]文作者是__________時期地理學家__________(人名)。
20.一詞多義是漢語中的常見現象。下列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略無闕處 雄才大略 B.回清倒影 有來無回
C.屬引凄異 引經據典 D.發大溪口 有時朝發白帝
19.北魏 酈道元
20.本題考查對文言文一詞多義的把握。A.皆/方略、計謀。不相同;B.回旋/回去。不相同;C.延長/引用。不相同;D.出發/出發。相同;故選D。
21.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人大呼于旁則泉出,屢呼則屢出。
21.(1)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陽;如果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2)有人在圣姥泉旁大聲喊叫,就會有泉水流出,(人們)多次喊叫(泉水)就會多次流出。
22.古代文人常借助江水景象表達情感。請結合【甲】【乙】詩文將下面的表格補充完整。
選文 《渡荊門送別》 《三峽》
劃線句景物的狀態 靜態 ①__________
江水形象解讀 “江入大荒流”一句描繪了一幅氣勢磅礴的萬里長江圖,讀出了作者的豪邁之情。詩人順著長江水進入荊門,江水流過的蜀地是曾經養育過他的故鄉,將故鄉水②________化(修辭手法),表達了詩人③ 的情感。 酈道元筆下的三峽之水夏急猛、秋清澈、春富趣,展示了祖國山水的秀麗景象,寄托了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深厚感情。
22.①動態 ②擬人 ③對家鄉依依不舍、留戀
23.[丙]文段寫出了江水相對于灔澦堆在不同季節水位的高低變化:①作者到瞿塘關時,___________________;②等到夏秋水漲時,____________________。
24.(1)[乙][丙]兩個文段都描寫了三峽的山,請簡要分析畫線句子分別突出了山怎樣的特點。(2)[乙][丙]兩個文段所抒發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這是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
23. 江水低于澧沔堆(數十丈) 江水高于澧淨堆(數十丈)
24.(1)甲文畫線句子突出了山綿延的特點,從文中所描寫的兩岸群山連綿數百里、沒有缺口可以看出。乙文畫線句子突出了山高峻的特點,從文中所描寫的兩岸懸崖峭壁聳人云霄可以看出。(2)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與贊美之情。
五、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甲】
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乙】
答謝中書書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麟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丙】
送陳經秀才序(節選)
歐陽修
然伊之流最清淺,水濺濺鳴石間。刺舟①隨波,可為浮泛;釣魴擉②鱉,可供膳羞。山兩麓③浸流中,無巖嶄頹怪盤絕④之險。而可以登高顧望。自長夏⑤而往,才十八里,可以朝游而暮歸。故人之游此者,欣然得山水之樂,而未嘗有筋骸之勞,雖數至不厭也。
【注釋】①刺舟:撐船。②擉:刺。③麓:山腳。④巖嶄頹怪:山峰險峻危峭。盤絕:曲折難行。⑤長夏:泛指夏季。
25.《答謝中書書》的作者是南朝齊梁時思想家 (人名)。
26.下列對句中加點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夕日欲頹(墜落) B.曉霧將歇(消散)
C.可供膳羞(美食) D.而可以登高顧望(拜訪)
27.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夕日欲頹,沉麟競躍。
(2)而未嘗有筋骸之勞,雖數至不厭也。
28.下列對詩文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甲】詩和【乙】文寫的是春天景色,【丙】文寫的則是夏天景色。
B.【丙】文和【乙】文中水的特點是清澈,【甲】詩中水的特點是寒冷。
C.【甲】詩和【丙】文觀景角度是仰觀俯察,【乙】文觀景角度是近觀。
D.三篇詩文寫景的角度各有不同,但都運用了動靜結合的寫作方法。
29.【甲】詩以“______”為線索,以“春”為著眼點,選擇了早鶯和新燕、亂花和淺草等早春時節的典型景物表達游湖的喜悅之情;【乙】文中“共談”與“_________”前后呼應,形成對比,隱含自己可以比肩古人和自矜自得之情;【丙】文不僅描寫了可賞之美景,還從“浮泛”“_______”兩方面,突出游玩之樂。
30.【乙】文末提到謝靈運,意蘊豐富,含蓄表達了作者什么情感?三位作者都陶醉在自然美景中,可以用【丙】文中的哪個句子來形容他們的情感寄托和精神追求?
25.陶弘景
26.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D.句意:而且可以登上高處回頭看或遠望。顧,看、望; 故選D。
27.(1)夕陽快要落山了,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躍出水面。
(2)卻不會感到身體的疲勞,即使多次游覽也不會覺得厭倦。
28.D 【解析】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時,全面把握文章內容,將每一個選項放入文本中進行比較辨析。A.“甲詩和乙文寫的是春天景色”表述有誤,根據乙文中“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 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麟競躍”的內容可知,本文描寫的是四季常景,并不是僅僅寫“春天景色”;B.“甲詩中水的特點是寒冷”表述有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二连浩特市| 苍溪县| 嘉兴市| 奈曼旗| 太湖县| 安福县| 宁城县| 仙游县| 伊通| 拜城县| 山东| 清苑县| 清镇市| 从化市| 民勤县| 内乡县| 夏津县| 漳州市| 西乌| 梅州市| 搜索| 宜春市| 孝昌县| 浙江省| 富民县| 阿坝县| 泸水县| 教育| 凌源市| 黄浦区| 抚顺县| 洛浦县| 合山市| 寿宁县| 富阳市| 徐闻县| 白玉县| 苍溪县| 九龙坡区| 聂荣县| 乌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