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六單元第2課《一寸山河一寸血--正面戰場的抗戰》【分層作業】-【教學評一體化】大單元整體教學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六單元第2課《一寸山河一寸血--正面戰場的抗戰》【分層作業】-【教學評一體化】大單元整體教學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六單元第2課《一寸河山一寸血--正面戰場的抗戰》
分層作業
考向1.識記淞滬會戰、臺兒莊大捷、武漢會戰、第三次長沙會戰的背景、過程、結果、影響,是重要的考點,考查主要以選擇題為主。
考向2.認識南京大屠殺是日本軍國主義犯下的滔天罪行之一,是重要的考點,考查主要以選擇題為主。
考向3.理解正面戰場抗戰的意義及消極影響,常結合敵后戰場的抗戰考查,以材料題為主。
考向4.體會抗日英雄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認識中國革命的艱難曲折歷程,是重要考點,考查形以選擇題為主。
1.(23-24七年級上·山東煙臺·期末)“我軍悉能以血肉之軀與日軍相抗,其視死如歸之精神可歌可泣。……打破日軍閥三個月征服中國之迷夢。”材料描述的是( )
A.淞滬會戰 B.武漢會戰 C.臺兒莊戰役 D.棗宜會戰
2.(2024·河北石家莊·模擬預測)如圖是一張電影海報。該影片取材于□□□□,講述了1937年,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在謝晉元團長的帶領下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英勇阻擊日軍的故事。“□□□□”應是( )
A.淞滬會戰 B.徐州會戰 C.武漢會戰 D.百團大戰
3.(23-24八年級上·江蘇蘇州·期末)“13日……在南門車站,工兵隊的膽大妄為者刺殺或綁成十字架地刺殺了中國兵70人左下。”“16日……將一部分俘虜押到長江岸邊槍殺。”“17日……將剩下的1萬多人處決。”這是侵華日軍士兵的一些日記內容,這些日記反映的史實是( )
A.南京大屠殺 B.九一八事變 C.盧溝橋事變 D.旅順大屠殺
4.(2023·內蒙古呼倫貝爾·二模)為了更好地了解中國人民的抗戰歷程,有同學繪制了如下圖所示年代尺。若按時間先后順序填入相關事件,依次應是( )
A.九一八事變、西安事變、南京大屠殺
B.九一八事變、盧溝橋事變、南京大屠殺
C.九一八事變、南京大屠殺、盧溝橋事變
D.盧溝橋事變、西安事變、南京大屠殺
5.(23-24八年級上·江蘇南通·階段練習)據日軍《步兵第10團戰斗詳報》記載,臺兒莊中國守軍“決死奮戰之狀歷歷在目”,“士兵依靠塹壕頑強抵抗直到最后”,“睹其壯烈者亦為之感嘆”,臺兒莊中國守軍的總指揮是( )
A.彭德懷 B.佟麟閣 C.楊靖宇 D.李宗仁
6.(23-24八年級上·廣西欽州·期末)武漢會戰,是抗戰時期中國軍隊在武漢同日本侵略軍展開的一場會戰,戰場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的廣大地區。武漢會戰的勝利( )
A.在國內外產生了積極影響 B.使日本迅速滅亡中國的戰略徹底破滅
C.抗戰時期規模最大的戰役 D.取得抗戰以來正面戰場最大勝仗
7.(23-24八年級上·河北滄州·階段練習)一位英國記者在《泰晤士報》中寫道:“這是1941年12月份以來同盟軍唯一的決定性勝利”,還有人評價“這場戰爭的意義絲毫不遜色于臺兒莊戰爭的意義,其指揮官薛岳將軍更是因為這場戰爭得到了日本人的尊重,也得到了國民黨派人士的尊重”。材料中的“戰爭”是指( )
A.臺兒莊戰役 B.淞滬會戰 C.豫湘桂戰役 D.第三次長沙會戰
8.(2024·云南曲靖·二模)下圖所示的會戰持續了三個月,斃傷日軍4萬多人,打破了日軍3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斗志。該會戰是( )
A.淞滬會戰 B.太原會戰 C.武漢會戰 D.第三次長沙會戰
9.(2022·北京順義·二模)在抵抗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中,中國無數英烈用生命鐫刻了不怕犧牲、視死如歸的民族精神。下列屬于近代抗日民族英雄的有( )
①林則徐 ②鄧世昌 ③謝晉元 ④楊靖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1-22八年級上·廣東茂名·期末)桐城某校2021年12月13日,各班舉行了對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的哀悼活動。從圖中,你能獲取的有效信息是( )
A.大屠殺結束于12月13日 B.中國死難者達30萬人以上
C.國共合作實行全面抗戰 D.南京是國民政府的戰時陪都
11.(23-24八年級上·河北滄州·階段練習)1938年5月,美國《生活》雜志報道:“歷史上作為轉折點的小城的名字有很多,比如滑鐵盧、葛底斯堡、凡爾登,今天又增加了一個新的名字——臺兒莊。”對此理解正確的是臺兒莊戰役( )
A.標志著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B.是北伐戰爭中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場勝利
C.打破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
D.是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勝仗
12.(19-20八年級上·江蘇連云港·階段練習)1938年國民政府電文稱:查第二時期抗戰開始以及我備戰區本運動戰、游擊戰相配合積小勝為大勝之最高原則,以攻為守指導作戰,屢遏兇焰,挫敗頑敵,士氣振奮,精神日旺:臺兒莊勝利足為表征。該電文表明 ( )
A.敵后戰場成為抗日的中流砥柱 B.國民黨軍隊的戰略戰術發生重大變化
C.中國軍隊取得抗戰以來首次大捷 D.正面戰場有力地打擊了侵華日軍
13.(23-24八年級上·云南昭通·階段練習)武漢會戰剛剛結束的1938年11月,日本大本營在新制定的《對華處理方略》中即明確寫道:攻占廣州、武漢后“以恢復治安為本,除特別需要外,不應企圖擴大占領區”。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以說明武漢會戰( )
A.是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勝仗 B.滿足了日本的侵略意圖
C.標志日軍軍力由盛轉衰 D.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
14.(22-23八年級下·江蘇蘇州·階段練習)關于武漢會戰日軍傷亡人數,國民政府統計為25.6萬人。日本《戰史叢書·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記載為31486人。1938年至1940年武漢日軍第11軍作戰傷亡統計為650639人。武漢會戰日軍傷亡人數統計( )
A.國民政府官方的數據比較權威 B.日本統計更接近真相
C.無法辨別史料的真偽 D.還需補充其他史料佐證和甄別
15.(17-18八年級上·全國·階段練習)美國海軍部長諾克斯在《告中國人民書》中指出:“數周以來,貴國之長沙偉大之戰績,非僅為中國之勝利,抑且為所有同盟國共同之勝利,而為打擊整個軸心國之勝利。”說明第三次長沙會戰( )
A.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 B.鼓舞了盟國的反法西斯斗爭
C.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第一次勝利 D.宣告日軍“速戰速決”計劃的破產
16.(2020·安徽·三模)1938年12月,日陸軍部制定的《對華處理方略》承認:“對華戰爭本屬于持久戰,對淪為地方政權的蔣政權,與其一味以武力深入窮追,不如保持必要的戰力、向建設新中國邁進。”這說明( )
A.中國抗日戰爭勝利 B.太平洋戰場遏制了日本的侵略
C.戰爭進入相持階段 D.日本放棄了對中國的侵略政策
17.(2021·河北·模擬預測)1943年7月,中共中央發表《為紀念抗戰六周年宣言》指出:“整個中國戰場上,六年來的作戰,實際上是被劃分為正面與敵后兩大戰場,這兩大戰場的作用,是互相援助的,缺少一個,在目前就不能制止法西斯野獸的奔竄,在將來就不能驅逐這個野獸出中國,因此必須增強這兩個戰場互相援助的作用。”這說明( )
A.正面戰場地位遭到削弱 B.正面戰場與敵后戰場相互配合
C.國民黨在抗戰中發揮主導作用 D.正面戰場與敵后戰場抗戰成果顯著
18.(23-24八年級上·江蘇南通·期末) 武漢是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為了研究武漢近現代波瀾壯闊、風云激蕩的歷史,同學們搜集了以下資料:
(1)與以上三則材料相關聯的重大歷史事件分別有哪些?
(2)按史料的表現形式對以上材料進行分類,并對其史料價值加以說明。
(3)人們說“武漢是座英雄的城市”。結合三則材料及所學知識談談你的理解。
19.(19-20八年級上·山東濰坊·期末)民族覺醒、民族團結、民族抗爭是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決定性因素。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936年12月13日,《西安文化日報》刊載了關于西安事變的報道。西安事變發生后,各種社會政治因素合力作用,使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它的解決是中國社會矛盾變化的轉折點,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
(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請簡要說明“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的理由。
材料二 全國和第五戰區轟轟烈烈的團結抗戰局面,為臺兒莊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基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沒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也就不會有臺兒莊戰役的勝利,就連蔣介石也不得不承認這一點,他在臺兒莊戰役捷楗后的電報中說“此役之捷,幸賴我前方將士之不惜犧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奮斗,乃獲此初步之勝利”。
——節選自:董助才《中共在臺兒莊戰役中的地位和作用》
(2)據材料二,請歸納臺兒莊戰役取得勝利的主要因素。結合所學知識,請說明臺兒莊戰役對民族覺醒和民族抗爭的作用。
材料三 東北民眾及未走之東北軍組建抗日義勇軍,僅1932年1月就襲擊日占城市30多次。各地學生開展集會游行,宣傳抗日。盧溝橋事變是中國抗戰的分水嶺,它發生后,各界人民紛紛募捐大批物品,慰勞抗戰將士;800多萬華僑平均每月捐款200多萬元。
——摘編自李宏生主編《歷史》
(3)據材料三,請概括中國民眾抗擊日本侵略的方式。材料中說“盧溝橋事變是中國抗戰的分水嶺”,請你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A B D B D A D B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D D D D B C B
1.A
【詳解】根據材料“打破日軍閥三個月征服中國之迷夢”和結合所學知識,1937年,淞滬會戰持續3個月,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中國軍人頑強抵抗鼓舞全國抗戰,A項正確;武漢會議是抗日戰爭戰略防御階段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殲敵最多的一次戰役,排除B項;臺兒莊戰役是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振奮了中國軍民的精神,堅定了抗戰意志和信念,排除C項;棗宜會戰日軍占領了宜昌,但遭到重創,不符合“打破日軍閥三個月征服中國之迷夢”,排除D項。故選A項。
2.A
【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7年8月13日日軍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國軍隊奮起反擊,淞滬會戰爆發,謝晉元率部堅守蘇州河北岸四行倉庫陣地,與日軍展開血戰,消滅日軍200多人。因此該片取材于淞滬會戰。A項正確;徐州會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日雙方在以江蘇省徐州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隴海(寶雞至連云港)鐵路地區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防御戰役,與材料無關,排除B項;武漢會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在武漢地區同日本侵略軍展開的一場會戰,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百團大戰是彭德懷指揮八路軍在華北地區展開的戰役,排除D項。故選A項。
3.A
【詳解】根據材料“13日……在南京南門車站,工兵隊的膽大妄為者刺殺或綁成十字架地刺殺了中國兵70人左右。”可以判斷出該事件是南京大屠殺。結合所學知識知識可知,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陷南京。國民政府遷往重慶,將其作為戰時的陪都。日軍占領南京后,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達30萬人以上,A項正確;九一八事變發生地是東北,排除B項;盧溝橋事變發生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排除C項;旅順大屠殺發生在甲午中日戰爭時期的大連旅順,排除D項。故選A項。
4.B
【詳解】根據題干結合所學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全面侵華,中國全民族抗戰,1937年12月13日,日軍進占南京城,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B項正確;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與材料無關,排除A項;南京大屠殺并不是全民族抗戰的開始,排除C項;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與材料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
5.D
【詳解】根據材料“臺兒莊中國守軍的總指揮”和結合所學知識,國民黨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他領導了臺兒莊戰役并取得了勝利,D項正確;彭德懷在抗日戰爭中指揮百團大戰,排除A項;佟麟閣將軍在七七事變中抵抗日軍壯烈殉國,排除B項;楊靖宇領導東北抗日聯軍,排除C項。故選D項。
6.B
【詳解】根據所學可知,武漢會戰的勝利使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B項正確;第三次長沙會戰的勝利,在國內外產生了積極影響,排除A項;武漢會戰并不是抗戰時期規模最大的戰役,排除C項;取得抗戰以來正面戰場最大勝仗的是臺兒莊大捷,排除D項。故選B項。
7.D
【詳解】根據題干“‘這是1941年12月份以來同盟軍唯一的決定性勝利’,還有人評價“這場戰爭的意義絲毫不遜色于臺兒莊戰爭的意義,其指揮官薛岳將軍更是因為這場戰爭得到了日本人的尊重,也得到了國民黨派人士的尊重”。材料中的‘戰爭’是指”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1年12月,日軍調集10余萬兵力,以空軍為掩護,對長沙發動第三次進攻,揚言要到長沙過新年。中國軍隊調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在中國軍隊的英勇搏殺下,日軍傷亡慘重,被迫突圍北撤。中國軍隊發起全線反擊,殲滅大批日軍,獲得會戰勝利。第三次長沙會戰時,英美盟軍在太平洋戰場接連敗退。這次會戰的勝利,在國內外產生了積極影響。因此,材料中的“戰爭”是指第三次長沙會戰,D項正確;臺兒莊戰役發生于1937年,與題干時間信息不符,排除A項;淞滬會戰爆發于1937年,與題干時間信息不符,排除B項;豫湘桂戰役發生于1944年且國民政府未取得成功,排除C項。故選D項。
8.A
【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滬會戰結束。淞滬會戰持續3個月,斃傷日軍4萬多人,打破了日本 3 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斗志,A項正確;太原會戰歷時1個多月,是抗戰初期華北戰場上規模最大、戰斗最激烈、持續時間最長、戰績最顯著的一次會戰,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武漢會戰爆發于1938年6月,武漢會戰結束后,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第三次長沙會戰爆發于1941年12月,這次會戰的勝利,在國內外產生了積極影響,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A項。
9.D
【詳解】依據所學知識,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中日戰爭,北洋水師將領鄧世昌在黃海海戰中壯烈殉國,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楊靖宇組織東北抗日聯軍抵抗日本侵略并壯烈殉國,1937年日本發動七七事變,開始全面侵華戰爭,在淞滬會戰中國民黨將領謝晉元堅守四行倉庫,②③④都屬于近代抗日民族英雄;林則徐在鴉片戰爭前夕主持虎門銷煙,打擊了英國的鴉片走私,不屬于近代抗日民族英雄,①錯誤。D項正確,排除ABC項。故選D項。
10.B
【詳解】根據材料所給提示信息可知,在南京大屠殺中,中國死難者達30萬人。圖片顯示了“12月13日”,不能看出來這是開始還是結束的時間,排除A項;材料中也不能體現國共合作,排除C項;重慶是國民政府的戰時陪都,排除D項。故選B項。
【點睛】
11.D
【詳解】根據材料“臺兒莊戰役”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臺兒莊戰役是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勝仗,這一戰役由李宗仁指揮,殲滅日軍1萬余人,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日斗志,也提高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D項正確;標志著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的是1938年10月武漢、廣州的失守,而非臺兒莊戰役,排除A項;北伐戰爭中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場勝利是攻克武昌,而臺兒莊戰役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與北伐戰爭無直接關聯,排除B項;淞滬會戰打破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排除C項。故選D項。
12.D
【詳解】依據題干“1938年國民政府電文稱……臺兒莊勝利足為表征。”結合所學知識,臺兒莊戰役共殲敵1萬余人,是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振奮了中國軍民的精神,堅定了抗戰意志和信念。D選項符合題意;材料中沒有體現出敵后戰場成為抗日的中流砥柱,A選項不符合題意;材料中沒有體現出國民黨軍隊的戰略戰術發生重大變化,B選項不符合題意;1937年,平型關大捷是中國軍隊取得抗戰以來首次大捷。C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D。
13.D
【詳解】據題干“攻占廣州、武漢后‘以恢復治安為本,除特別需要外,不應企圖擴大占領區’不應企圖擴大占領區”和所學知識可知,武漢會戰之后,抗日戰爭進入了相持階段,中國軍隊雖然失去了武漢,但成功地將主力部隊轉移至西部地區,繼續抵抗日軍,同時,日本因長期作戰和資源緊張,無法繼續大規模進攻,選擇了鞏固占領區的戰略,這標志著抗日戰爭進入了相持階段,即敵我雙方力量對比相對均衡,戰爭進入僵持狀態,D項正確;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勝仗是臺兒莊戰役,臺兒莊戰役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堅定了全國軍民堅持抗戰的信心,排除A項;從日本大本營的決策中可以看出,他們在攻占廣州、武漢后,并沒有繼續擴大占領區的意圖,反而轉為以恢復治安為主,這表明他們的侵略并未達到完全滿足的程度,而是受到了某種程度的遏制,排除B項;題干并未反映出日軍軍力的變化,得不出其由盛轉衰的結論,排除C項。故選D項。
14.D
【詳解】根據題干“關于武漢會戰日軍傷亡人數,國民政府統計為25.6萬人。日本《戰史叢書·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記載為31486人。1938年至1940年武漢日軍第11軍作戰傷亡統計為650639人。”并結合所學可知,武漢會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在武漢地區同日本侵略軍展開的一場會戰,因此關于武漢會戰日軍傷亡人數,國民黨和日本統計數字都可能帶有感情,因而武漢會戰日軍傷亡人數統計還需補充其他史料佐證和甄別,D項正確;排除ABC項。故選D項。
15.B
【詳解】依據“數周以來,貴國之長沙偉大之戰績,非僅為中國之勝利,抑且為所有同盟國共同之勝利,而為打擊整個軸心國之勝利。”反映了長沙戰績是所有同盟國的勝利,打擊了軸心國了。結合課本所學可知,第三次長沙會戰時,英美盟軍在太平洋戰場接連敗退。這次會戰的勝利,在國內外產生了積極影響,鼓舞了盟國的反法西斯斗爭。B正確;百團大戰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A排除;平型關大捷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第一次勝利,C排除;武漢會戰宣告日軍“速戰速決”計劃的破產。D排除;故選B。
16.C
【詳解】由題干材料“1938年12月”“持久戰”等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當時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武漢保衛戰后期(1938年6月—10月),日軍占領廣州,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節節敗退,華北、華南和華中大片領土淪入敵手。廣州、武漢失陷后,日軍的兵力已經嚴重不足,物力財力都感覺困難,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所以C項符合題意;A項中國抗日戰爭勝利是在1945年,排除;B項太平洋戰爭發生在1941年,排除;D項日本沒有放棄對中國的侵略政策,排除。故選C。
17.B
【詳解】依據題干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抗日戰爭中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是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的,是國共兩黨在反對日本侵略的統一戰略目標下形成的。兩個戰場的關系不能分割,不能割裂,是一個戰爭中的兩種形態、兩個部分,中國的抗日戰爭少了哪一個戰場的后果都相當嚴重。因此題干材料旨在說明正面戰場與敵后戰場相互配合,B項符合題意;AC項表述不正確,排除;D項與題干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選B。
18.(1)歷史事件:洋務運動、辛亥革命、抗日戰爭。
(2)分類及價值:A.二手文獻史料,是史學家的研究成果,史料價值較高。
B.二手圖像史料,史料價值較低,藝術作品有夸張虛構的成分,但也能反映創作者對歷史的認識。
C.一手口述史料,一手史料價值較高,但受到親歷者的見聞,受其個人情感、立場的影響。
(只要寫到文獻、圖像、口述史料即可,史料價值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理解:武漢是座英雄的城市,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對推動中國現代化進程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洋務運動期間,張之洞創辦軍工與民用企業,漢陽鐵廠等使武漢成為洋務運動的重要基地。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義于武漢,成立湖北軍政府,武漢成為革命中心。
1938年,中國軍隊同日本侵略軍在武漢地區展開會戰,極大地消耗了日軍的人力、物力、財力,再次挫敗了日軍“速戰速決”的企圖,由此抗戰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詳解】(1)歷史事件:根據圖片A“漢陽鐵廠”“張之洞”可知,漢陽鐵廠是洋務運代表人物張之洞創辦的近代民用企業。因此,A是洋務運動;油畫《武昌起義》體現的是1911年爆發的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首義;圖片C武漢會戰說明圖C指的是抗日戰爭。
(2)分類及價值:A.根據所學可知,《張之洞傳》屬于二手文獻史料,是史學家的研究成果,史料價值較高。
B.根據所學可知,繪畫作品《武昌起義》屬于二手圖像史料,史料價值較低,藝術作品有夸張虛構的成分,但也能反映創作者對歷史的認識。
C.根據所學可知,回憶錄屬于一手口述史料,一手史料價值較高,但受到親歷者的見聞,受其個人情感、立場的影響。
(3)理解:根據題意和三則材料,簡述武漢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對推動中國現代化進程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如洋務運動期間,張之洞創辦民用企業漢陽鐵廠,使武漢成為洋務運動的重要基地。辛亥革命時期,1911年10月10日,武漢起義爆發并取得的勝利,之后,成立湖北軍政府,武漢成為革命中心。抗日戰爭時期,1938年,中國軍隊同日本侵略軍在武漢地區展開會戰,使日軍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武漢會戰后,抗戰由此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19.(1)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2)實行全民族抗戰,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前線將士英勇戰斗,后方同胞大力支援;臺兒莊戰役共殲敵1萬余人,是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振奮了中國軍民的精神,堅定了抗戰意志和信念。
(3)武裝斗爭、集會游行、捐款捐物;日本全面侵華的開始,也是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開始。
【詳解】(1)依據題干和結合所學知識,“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的理由是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
(2)依據題干“全國和第五戰區轟轟烈烈的團結抗戰局面,為臺兒莊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基礎,”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為臺兒莊戰役取得勝利的主要因素是實行全民族抗戰;依據題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沒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也就不會有臺兒莊戰役的勝利,”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為臺兒莊戰役取得勝利的主要因素是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依據題干“此役之捷,幸賴我前方將士之不惜犧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奮斗,乃獲此初步之勝利”。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為臺兒莊戰役取得勝利的主要因素是前線將士英勇戰斗,后方同胞大力支援;結合所學知識,臺兒莊戰役對民族覺醒和民族抗爭的作用是臺兒莊戰役共殲敵1萬余人,是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振奮了中國軍民的精神,堅定了抗戰意志和信念。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
(3)依據題干“東北民眾及未走之東北軍組建抗日義勇軍,僅1932年1月就襲擊日占城市30多次。”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為中國民眾抗擊日本侵略的方式是武裝斗爭;依據題干“各地學生開展集會游行,宣傳抗日。”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為中國民眾抗擊日本侵略的方式是集會游行;依據題干“各界人民紛紛募捐大批物品,慰勞抗戰將士;800多萬華僑平均每月捐款200多萬元。”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為中國民眾抗擊日本侵略的方式是捐款捐物;“盧溝橋事變是中國抗戰的分水嶺”的意思是:盧溝橋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
試卷第1頁,共3頁
試卷第1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县| 连州市| 蓝山县| 高碑店市| 枣强县| 丰镇市| 自贡市| 孝感市| 安宁市| 江津市| 噶尔县| 昌都县| 汉中市| 凭祥市| 南京市| 景德镇市| 吴忠市| 江门市| 遵义县| 霍州市| 应城市| 乡宁县| 永安市| 广水市| 靖远县| 内江市| 双牌县| 都江堰市| 威海市| 武汉市| 固原市| 象州县| 宣威市| 昌江| 乡城县| 手机| 京山县| 安乡县| 环江| 普宁市| 哈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