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道德與法治統編版●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核心素養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內容是部編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五課《和諧的師生關系》第一框《走近老師》內容,是在第一單元的基礎上,圍繞著學生經常交往的人群——老師進行學習。第一框聚焦了解教師職業,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教師的職業;第二框在此基礎上要學會和不同風格的老師相處,增進學生與教師的情感,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珍惜師生間的情誼。學情分析師生關系是初中學生成長過程中需要處理的重要關系之一,對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促進其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在現實生活中,一方面,學生具有向師性,另一方面,隨著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的增長、獲取信息的多元化,學生會對老師的權威性產生懷疑。由于老師和學生的角色差異,師生之間可能產生矛盾和沖突。有些學生不能正確理解老師,不善于與老師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不善于用積極的方式增進與老師的感情,不能正確對待老師表揚與批評,影響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甚至有的學生會討厭老師、討厭學習。正確認識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專業性,尊重并適應不同風格的教師,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師生關系,成為新時代學生的需求。因此,要引導學生理解老師、體諒老師、尊敬老師,從而達成師生和諧、亦師亦友的親密關系,落實以人為本的信念。核心素養分析1.政治認同:真誠接受老師的引領和指導、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尊重并適應不同風格的老師。 2.道德修養:學會正確與老師交往,增強主動與老師交往的能力,樂于與老師交往,培養尊重老師、熱愛老師的道德情感 。 3.健全人格:知道教學相長的含義,懂得師生之間要彼此尊重,感念師恩,做到尊重師長。 4.責任意識:幫助學生了解教師的職業特點和責任使命,增強學生對教師職業的認同感。教學重點懂得教學相長的含義,理解老師的引領作用,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教學難點教學難點:正確看待、處理師生關系中產生的問題,建立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導入新課 觀看視頻:《教師24小時》 思考:回想你與老師交往的場景,在那些場景中,老師又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 引入課題: 珍惜師生情誼 學生思考感悟,教師鼓勵學生積極參與。 通過展示提問,可培養學生觀察學習習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并為新知學習做鋪墊,自然而然的導入新課。二、講授新課 活動一:(一)(PPT圖片+材料呈現) 呈現書本中四幅圖,思考下面場景中,老師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 生:組織者、傾聽者、陪伴者、指導者。 師:我們的成長離不開老師的悉心教導! 開啟回憶:回想你與老師交往的場景,在那些場景中,老師又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 師小結:彼此尊重、教學相長、攜手共進,是師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狀態。 活動二:探究與分享 思考:毛澤東的做法對我們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有何啟示? 教師:我們要主動關心、理解老師。 活動三:(PPT圖片+材料呈現) 思考:1.被老師表揚或批評后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提示: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 活動四:閱讀材料并思考 思考:1.請結合課本P39,談談假如你是小奇,你會如何對待語文老師的表揚和數學老師的批評? 提示: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與批評。老師的表揚意味著肯定、鼓勵和期待,激勵我們更好地學習和發展。對待老師的表揚,我們應戒驕戒躁、再接再歷,爭取做得更好。老師的批評意味著關心、提醒和勸解,幫助我們反省自己、完善自我。對待老師的批評,我們應把注意力放在老師批評的內容上,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 活動四: 小活動:教師模仿秀 模仿我們班的某科老師,用最能體現老師風格特點的動作、語言、表情等,請同學上臺表演,大家一起猜是哪位老師。 (注意:不能說出該老師姓名和所教學科。) 思考:為什么會產生不同風格的老師? 提示:由于年齡、專業、閱歷、性格等差異,每位老師的教育教學方式有所不同,由此呈現出不同的風格。 材料閱讀 思考感悟 各抒己見 思考感悟 各抒己見 置身情境, 結合時代要求,完成任務。 材料閱讀 思考感悟 各抒己見 材料閱讀 思考感悟 各抒己見 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 分享師生親密故事,初步了解師生關系。師生交往既是課堂學習的內容,也是日常生活的再現,以學生自己的親身經歷作為素材,這樣貼近學生生活的設計,才能更好地調動課堂學習興趣。 通過閱讀材料,發現師生交往的不同方面,引教學相長的內容。 通過回憶自身經歷,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教學相長的含義,從而歸納出師生交往中的良好狀態三、課堂練習 【課堂訓練】——掌握怎么樣,我來試一試 課堂練習: 1.“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對于“教學相長”,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 A ) A.與老師交流互動,可以促進老師更好地“教” B.我們的學習離不開課外輔導班 C.師生之間是平等關系,也是利用關系 D.老師在“教學相長”中起決定性作用 2.一位班主任分享自己的管理經驗時說:發現優點重點表揚,發現缺點使勁批評,無論鼓勵還是批評,都是為了讓孩子成長得更加出類拔萃!對于老師的表揚和批評,你的理解是 ①要學會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 ②老師的批評可以幫助我們反省自己,彌補不足 ③對于老師的批評,我們要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 ④對于老師批評錯的地方,我們可以當場頂撞老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 學生樂于學習,老師寓教于樂,師生彼此尊重、相互關心、攜手共進,這是師生交往的良好狀態。下列屬于良好的師生關系的是( D ) A.因班級日常事務繁多,作為班長的小夏經常跟同學抱怨老師 B.小明因為不寫作業,受到了老師的批評,他決定再也不聽課了 C.由于對班級文化周的活動有不同意見,小青和老師爭吵了起來 D.小王課堂上用心傾聽,認真思考發言,課后積極與老師交流討論學習問題 4.實踐探究題 周二的中午,小亞去找班主任,無意間看到了班主任日記中的一段獨白:作為七年級(1)班的班主任,備課、上課、批改作業、進行班級管理,天天如此。但我知道,作為一名教師,如果僅限于此,則無異于放棄了教師最神圣的使命—教育。我要用無私奉獻的愛、平等真誠的愛、充滿責任的愛去塑造千千萬萬個對社會有用之人。 小亞所在的學校連續發生了幾起學生和老師沖突的事件,學生普遍反映不知道如何和老師和諧相處。為此,學校開展了以“感恩教師,和諧校園”為主題的系列活動。 閱讀上述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1)看了班主任的內心獨白,你有什么樣的感受? (2)為響應學校號召,七年級(1)班的同學積極參與活動,可是作為班長的東東為設計班級活動的內容和形式發了愁,請你幫幫他。 (3)在活動中,小亞就如何與老師建立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展開發言,請你幫小亞準備發言稿。 【答案】 (1)感受到教師無私奉獻的愛、平等真誠的愛、充滿責任的愛;感受到教師的偉大和艱辛;教師要擔當學生的長輩、朋友,班級的組織者、管理者等多重角色,在平凡的生活中閃耀出不平凡。 (2)①活動內容如:“老師您辛苦了”,讓學生關注老師一天的工作日程,了解老師的辛苦,對老師心存感激和尊重;“感恩老師見行動”,尊敬老師,不僅僅是語言上的,更多地體現在實際學習、生活中,如見到老師主動問好、自覺遵守課堂紀律、認真聽講等。②活動形式如:開展“感恩教師—師恩永難忘”詩歌朗誦比賽活動;開展“老師,我想對您說”主題班會活動;出一期感恩老師專題黑板報;等。 (3)①學生樂于學習,老師寓教于樂,師生彼此尊重、教學相長、攜手共進,這是師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狀態。②彼此尊重,是我們與老師建立良好關系的開始。③在平等相待、相互促進的師生交往中,我們可以和老師成為朋友。 按照要求完成練習。 課堂練習有助于檢測學習效果,從而針對性的查缺補漏。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師生交往,知道師生交往達到良好狀態的兩個方面,即教學相長和亦師亦友。通過本科學習,我們懂得了教學相長是師生之間相互陪伴、相互促進,共同成長的過程;以及如何達到教學相長的程度,不僅要在老師的引領和指導下,主動參與、勤學好問,還需要學會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與批評。另一方面,我們學習了亦師亦友,呈現出師生之間彼此尊重、相互關心,攜手共進的良好狀態;懂得了通過彼此尊重,平等相待,相互促進和正確處理矛盾三個方面來達成這種狀態。板書設計教學反思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