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音樂單元作業設計一、單元信息基本信息 學科 年級 學期 教材版本 單元名稱音樂 三年級 第二學期 花城版 感 知 音 樂 節 拍 (二)單元 組織方式 團自然單元 重組單元課時信息 序號 課時名稱 對應教材內容1 欣賞《草原就是我的家》 聽唱《漁光曲片段》 第 5 課第一課時2 學唱《送別》 第 5 課第二課時二、單元分析( 一) 課標要求本章內容是花城出版社出版小學三年級下冊第五課的內容,在安排節拍、節 奏這些內容時,都是從語言、動作入手的,遵循由體驗再到理解音樂節拍的特點 規律,力求讓學生能夠體驗音樂、感受音樂、發現音樂的美。本單元內容按照《義 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 (2011 年版) 》要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以下內 容:1、在模仿語言節奏中,感受語言中的強弱,感知四拍子音樂,了解其強 弱規律。2、能用聲勢律動體驗拍子的強弱規律,并能創編聲勢律動表現《漁光曲》 的強弱規律。3、了解音樂記號“拍號” ,并能夠根據音樂的強弱規律聽辨出二拍子、 三拍子、四拍子的音樂。4、能用優美深情的聲音正確表達歌曲情緒。5、復習旋律線的知識,感知樂句行進方向的異同。(二) 教材分析《草原就是我的家》是一首內蒙古民歌,流傳在我國北方地區,反映了當時 土地改革時期的革命斗爭生活。歌曲為 44 拍,一段體結構。歌曲的旋律明朗豪 放,有著進行曲雄壯有力的特點,節奏較為整齊,使得歌曲簡單、易唱,表現了 小小年紀的蒙古族兒童對草原、家鄉深深的摯愛之情。《漁光曲》是同名影片的主題歌,創作于 1934 年。這首歌旋律抒情、流暢, 節奏從容舒緩,本課節選樂段平靜自然,仿佛遠遠看到蔚藍的大海上漁船在海浪 中微微顛簸。《送別》是電影《城南舊事》中的插曲,由作曲家李叔同創作于 1915 年, 它是朋友之間揮手相送的驪歌。中速、深情,表達了一種依依不舍的誠摯感情。 這首歌曲清新而略帶哀愁,歌詞以長短句結構寫成,語言精練,感情真摯,意境 深邃。(三) 學情分析三年級學生的基本情況活潑好動,對一切新鮮事物都有著濃厚的興趣,對音 樂也不例外,每周音樂課都被他們期待著。經過二年半的學習,學生對音樂有了 初步的感受和體驗,雖然有一小部分同學對樂理知識的掌握不夠扎實,但是模仿 能力比較強,而且也能熟練掌握。在歌唱、舞蹈方面,他們有濃厚的興趣。為了面向全體學生,對于樂于展現自己的學生,給予他們展示的機會,對于 內向不愛表現自己的學生,鼓勵他們表達展示自己。在教學中,學習樂理知識有 時讓學生感到枯燥,甚至有的學生感到厭煩。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在音樂教學 中加入學生感興趣的聲勢律動、手勢舞、課堂小游戲等,把音樂樂理知識融入其 中,做到既有知識性又有趣味性,并鼓勵學生進行音樂創編,激發學生學習音樂 熱情。三、單元學習目標與單元作業目標( 一) 單元學習目標1、在模仿語言節奏中,感受語言中的強弱,感知四拍子音樂,了解其強 弱規律。2、能用聲勢律動體驗拍子的強弱規律,并能創編聲勢律動表現《漁光曲》 的強弱規律。3、了解音樂記號“拍號” ,并能夠根據音樂的強弱規律聽辨出二拍子、 三拍子、四拍子的音樂。4、能用優美深情的聲音正確表達歌曲情緒。5、復習旋律線的知識,感知樂句行進方向的異同。(二) 單元作業目標1、能準確分辨不同四拍子音樂的強弱規律,并能用肢體、 自制樂器等表演 不同的四拍子。2、為今天所學歌曲《漁光曲》片段,進行聲勢律動創編。3、學唱《送別》能用優美深情的聲音表達歌曲的離別之情。4、復習旋律線的知識,為歌曲《送別》畫出能表現樂句走向的旋律線。5、能為歌曲《送別》創編伴奏或手勢舞。四、單元作業設計思路“以美育人” 、“面向全體學生”是《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的教育 理念。本單元作業設計是在“雙減”背景下,依據《音樂課程標準》中“以 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重視音樂實踐和創造、面向全體學生、 注重個性發展”的課程理念,緊緊圍繞學科核心素養展開布置,遵從作業設 計的“整體性”、“科學性”、“趣味性”、“體驗性”、“開放性”、“靈 活性” 、“創造性” 、“層次性”八大原則,分類、分層布置,做到難易適 中、層層遞進,可操作性強,在多種審美實踐活動中增強學生的藝術表現力 以及文化自信,培養核心素養,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根據本單元內容,課 時作業設為三個欄目,分別為:“我能答 (唱) ”“我能做”和“我能創”。每人根據實際情況任選一項,提交作業形式為音頻、圖片、視頻等,并附上 自評星級。“我能答 (唱) ”欄目為基礎題:通過查閱知識、演唱歌曲等不同的形 式,準確掌握音樂基本知識技能,表達歌曲的音樂形象和情感。“我能做”欄目為實踐題:通過自制樂器、為歌曲畫旋律線等多種形式 與科學、美術學科相結合,給音樂作業注入生機和活力,讓音樂課不僅僅是 掌握知識技能,更是激發創造能力。“我能創”欄目為創新題:通過編創手勢舞、創編伴奏深度挖掘學生的 創新能力,使其感受音樂,拓展音樂視野,全面提升音樂素養。單元檢測以“我最閃亮”為主題,設計多種活潑生動、深受學生喜愛的 形式,以節目展演、互動搶答等方式,全面考察本單元課程內容所涉及的三 維目標達成情況,通過學生自評、生生互評、老師評價,深度激發學生對音 樂課的熱愛。五、課時作業第一課時1、作業內容:選擇你感興趣的一項作業,邀請同學合作或獨立完成。我能答:欣賞下列已學歌曲,邊聽音樂邊用雙手有力地拍出強拍,輕輕 地拍出弱拍,感受“2/4、3/4、4/4”節拍的強弱規律,并為其填上正確節拍。 (難度 )1 2/4 ② 3/4 ③ 4/4A、《漁光曲》 ( ) B 、《風鈴》 ( )C、《鳳陽花鼓》 ( ) D、《大海啊,故鄉》 ( )我能做:請自制自己喜歡的打擊樂器 (如下圖) ,嘗試用自制樂器練習下列節奏,并按照節拍強弱規律演奏。 (難度 )節奏練習:1 2/4X X | X X | X X | X - | |● ○ ● ○ ● ○ ● ○②③3/4X X X | X X X | X X X● ○ ○ ● ○ ○ ● ○ ○ 4/4X X X X | X X X X | X X X● ○ ○ ● ○ ○ ● ○ | X - - | |● ○ ○X | X - - - | |○ ● ○ ○我能創:為今天所學歌曲《漁光曲》片段,根據四四拍節拍強弱特點嘗試自己為歌曲創編新的聲勢律動動作,可參考下圖。 (難度 )2、評價設計《漁光曲》評價表自選項目 評價標準 水平 自評 師評我能答 能正確選擇 4 首歌曲 的節拍。 能正確選擇 2-3 首 歌曲的節拍。 能正確選擇 1 首歌 曲的節拍。 我能做 制作樂器精美有創 意; 能夠正確演奏 3 條 節奏,并突出不同節拍的 強弱規律。 制作樂器;能夠流暢演 奏 3 條節奏。 我能創 自主編排、有創新、 節拍和節奏表達準確。 自主編排、節拍 和節奏表達準確 評價說明:本課時作業內容“我能答”為基礎型,評價設計三個等級; “我能做”和“我能創”為提升型,只設置兩個等級,均用星級表示。3、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本課時作業以小組合作或獨立為主體完成,是為了深層激發學生學習的 興趣,營造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通過邀請同學合作探究,培養學生合作創 新意識。我能答:通過一年級下冊感知音樂節拍 (一) 和三年級下冊感知音樂節 拍 (二) 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歌曲的基本節拍,此作業考察學生已學歌 曲節拍的掌握情況。我能做:自制打擊樂器為體驗創造性題目。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用身 邊的物品制作不同的打擊樂器,既能增加本課的趣味性,又能鍛煉學生的動 手、探索創新能力。我能創:通過為《漁光曲》片段創作聲勢律動,讓學生把音樂強弱與肢 體律動相結合,展現學生的創新及表現能力。第二課時1、作業內容選擇你感興趣的一項作業,邀請同學一起或獨立完成。我能唱:請將歌曲《送別》有感情地演唱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聽吧!(難度 )我能做:根據歌曲《送別》的旋律線條,邊唱歌曲邊隨著歌曲的旋律起 伏做一副旋律畫。 (難度)例:圖 1 圖 2:我能創 (任選一項) :①用上節課所自制的打擊樂器為歌曲《送別》創編伴奏。 (難度 )②根據教師手勢律動示范動作,為歌曲《送別》創編手勢舞。 (難度 )① 例:4/4長 亭 外 ,古 道 邊 ,芳草碧連 天 ,X - X - | X - X - |X - X - | 0 X X X X |晚 風 拂 柳 笛 聲 殘, 夕陽山外 山。X - X - | X - X - |X - X - | 0 X X X X |② 例:長 亭 外 —古 道 邊 —2、評價設計《送別》評價表自選項目 評價標準 水平 自評 師評我能唱 歌曲演唱完整、準確, 并富有感情。 歌曲演唱完整、準確。 歌曲演唱完整。 我能做 旋律線條清晰,旋律畫 優美富有創意性。 旋律線條清晰,旋律畫 優美。 我能創 ①創編伴奏,節奏有創 新,演奏流暢完整。 ② 創編手勢 舞優美有 創新,貼合歌曲內容。 ①創編伴奏,演奏流暢 完整。 ② 創編手勢 舞優美完 整。 評價說明:本課時作業內容“我能唱”為基礎型,評價設計三個等級; “我能做”和“我能創”為提升型,只設置兩個等級,均用星級表示。3、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我能唱:為本課學習的基本考察內容,通過讓學生演唱歌曲,真切地表 達自己的情感,激發對歌唱表演的熱愛。我能做:為實踐、體驗性作業,與美術學科相結合。通過讓學生為歌曲 《送別》做旋律畫,引導學生感知旋律的美感,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內涵, 積極探索歌曲中的音樂要素,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美的享受,同時增加學習 的趣味性。我能創:通過引導學生為歌曲創編伴奏、手勢舞,鍛煉學生創新能力的 同時,又能讓學生體驗學習音樂的樂趣,感受音樂的美,激發學生對音樂的 熱愛之情。六、單元質量檢測作業( 一)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內容以班級為單位組織“我最閃亮”主題活動,通過節目展示、現場知識搶 答等形式達到單元質量檢測的目的。活動內容靈活豐富,有表演唱、手勢舞、 展示自制樂器、現場為歌曲創編伴奏等多種形式,增強學生對音樂節拍的感 受體驗,深化學生對音樂基本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激發學生繼續學習音樂的 熱情。我能答:請根據所學音樂知識,搶答以下問題。1、什么是拍號?2、在樂譜中,拍號用兩個阿拉伯數字來表示,下面三個拍號分別表達什 么意思?① 2/4② 3/4③ 4/4 我能唱:請以小組為單位,任選本單元中的一首歌曲,用喜歡的演唱形式邊唱邊 表演。我能做:展示自制樂器,比一比誰制作的樂器更精美更創新。我能創:以小組為單位展示創編手勢舞及歌曲伴奏創編。(二)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屬性表序號 類型 對應單元 作業目標 對應學 難度 來源 完 成 時間感 知 表 現 理 解1 我能答 1 √ 容易 原創 25 分鐘2 我能唱 3 √ √ 中等 原創3 我能做 1、4 √ √ 中等 原創4 我能創 2、5 √ √ √ 較難 原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